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STYLEREF標準文件_文件編號錯誤!未定義樣式。團體標準《鱷蜥人工飼養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一、項目來源根據《廣西標準化協會關于下達2023年第十九批團體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桂標協〔2023〕73號)文件精神,由廣西師范大學提出,廣西師范大學、廣東曲江羅坑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廣西淥金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單位共同起草的團體標準《鱷蜥人工飼養技術規程》(項目編號:2023-1906)。二、項目背景及目的意義我國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國家對于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與利用非常重視,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21年3月,國務院發布“十四五”規劃,規劃要求我國將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2023年5月1日實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提出國家加強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對野生動物實行保護優先、規范利用、嚴格監管的原則,鼓勵和支持開展野生動物科學研究與應用,秉持生態文明理念,推動綠色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高度重視地方野生動物放歸保護,2021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48號修正《廣西壯族自治區陸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規定》,規定鼓勵對陸生野生動物進行馴養繁殖、科學研究工作。扶持具備資金、場地、技術、種源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開展陸生野生動物的馴養繁殖及科學研究工作。鱷蜥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鱷蜥地理分布狹窄,全球僅分布在廣西、廣東及越南等區域。鱷蜥的研究價值在于,它們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之一,對于研究爬行動物的起源,有著極大的研究價值,同時,對于爬行動物的演化之謎,也會給出很多的參考。由于鱷蜥的分布范圍不同,它依賴特定且分布不均的水生棲息地,因此擴散能力有限,而且由于估計最大的中國亞種群約占中國國總量的36%,因此全球數量為被認為是嚴重碎片化的。鱷蜥不太可能在已經失去它的地區重新定居,或者亞種群規模過小可能會導致近期滅絕。自從1928年在廣西金秀大瑤山發現了鱷蜥以后,很長時間內缺乏對鱷蜥種群數量進行過詳細調查。直至1977~1978年間,廣西師范大學的張玉霞教授才首次對鱷蜥種群數量進行了調查,當時全國鱷蜥種群估計為5900~6000只(未包含廣東地區種群)。1984~1985年、1987~1988年兩次對鱷蜥數量進行了統計,此時種群數量已經下降到3500~3600只,1992年廣西科學院對桂平市大藤峽的鱷蜥種群進行了調查,估算大藤峽的種群數量為500只;1997~1999年在廣西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中,對鱷蜥進行了專項調查,鱷蜥數量下降到1978年鱷蜥總數的1/8左右;2001~2002年曾志鋒對廣西金秀縣、昭平縣和賀州市的鱷蜥種群數量進行了調查,數據顯示鱷蜥已銳減到499~664只。2004年國家林業局開展的鱷蜥專項調查結果表明,即使增加了廣東新發現的種群數量,全國的鱷蜥野生種群數量仍只有950只左右。在2009年的鱷蜥專項調查中,全國的鱷蜥數量為1360~1625只,在2012年的全國鱷蜥調查中估算全國鱷蜥種群數量為1080~1249只。在數十年間,由于棲息地的破壞和人為的捕捉,鱷蜥的數量急劇下降,并且在一些原先的分布區如廣西金秀和廣西桂平已經難覓鱷蜥的蹤影。因此通過人工飼養繁殖鱷蜥,然后放歸自然來壯大野生種群成為保護鱷蜥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國家政策和資金的資助下,在各林業單位、各保護區和歷代科研人員的努力下,目前我國對于鱷蜥人工繁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在廣東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廣西大桂山鱷蜥自然保護區保有了300只以上人工飼養的鱷蜥。研究鱷蜥的飼養技術,對其保育工作有著重要作用。通過制定團體標準《鱷蜥人工飼養技術規程》,以標準為要求,統一規范鱷蜥人工飼養技術要求,規范選擇場址,明確水源要求、養殖池結構、養殖池的規模和密度,給出投食方法、養殖管理具體指導意見。對加強鱷蜥保護,確保鱷蜥的人工繁育順利進行,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讓大自然保持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三、項目編制過程(一)成立標準編制工作組團體標準《鱷蜥人工飼養技術規程》項目任務下達后,廣西師范大學成立了標準編制工作組,起草單位制定了起草編寫方案與進度安排,明確任務職責,確定工作技術路線,開展標準研制工作。具體標準編制工作由廣西師范大學、廣東曲江羅坑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廣西淥金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起草單位負責。編制工作組下設三個組,分別是資料收集組、草案編寫組、標準實施組。資料收集組負責國內外有關鱷蜥人工飼養技術的文獻資料的查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閱前人對鱷蜥人工飼養技術研究情況和目前科學界對此的研究進展。草案編寫組負責起草標準草案、征求意見稿和標準編制說明、送審稿及編制說明的編寫工作,包括后期召開征求意見會、網上征求意見,以及標準的不斷修改和完善。標準實施組負責《鱷蜥人工飼養技術規程》團體標準發布后,組織鱷蜥人工飼養相關單位開展標準宣貫培訓會,對標準進行詳細解讀,讓飼養等相關人員了解標準,并根據標準對鱷蜥人工飼養技術的飼養場建設、飼養設施準備、飼養管理、衛生防疫等進行規范化操作,保證鱷蜥人工飼養技術,并對標準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分析,不斷對團體標準提出修正意見。(二)收集整理文獻資料標準編制工作組收集了國內有關鱷蜥人工飼養相關文獻資料。主要有:LY/T1565陸生野生動物飼養場通用技術條件兩棲、爬行類鱷蜥人工飼養條件優化及疾病防控研究(結題)2022年羅坑疾病調查預警報告莫大穎,武正軍,何明先,何南,劉海洋,黎永泰.一種鱷蜥餌料自動投食裝置[P].廣西壯族自治區:CN208317978U,2019-01-04.武正軍,莫大穎,何南,黎永泰,劉海洋.一種鱷蜥人工飼料及其配制方法[P].廣西:CN107853485A,2018-03-30.(三)研討確定標準主體內容標準編制工作組在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研究之后,標準編制工作組召開了標準編制會議,對標準的整體框架結構進行了研究,并對標準的關鍵性內容進行了初步探討。經過研究,標準的主體內容確定為術語和定義、飼養場建設、飼養設施準備、飼養管理、衛生防疫、飼養檔案。(四)調研,形成草案、征求意見稿2023年5月—6月,標準起草工作小組深入廣東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工作,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資料,對鱷蜥人工飼養技術的前人研究成果進行系統總結。形成了標準的基本構架,對主要內容進行了討論并對項目的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編制完成了《鱷蜥人工飼養技術規程》(草案)。2023年7月—2023年8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之上,通過理清邏輯脈絡,整合已有的參考資料中有關鱷蜥人工飼養技術要求,并結合廣西師范大學等起草單位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按照簡化、統一等原則編制完成團體標準《鱷蜥人工飼養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四、標準制定原則1、實用性原則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關資料和文獻,分析鱷蜥人工飼養當前現狀,調研鱷蜥保護情況,在現有國家、行業標準相關技術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廣西師范大學多年的鱷蜥人工飼養經驗、試驗而總結起草的。符合當前鱷蜥人工飼養技術發展的方向與保護需求,有利于加強鱷蜥保護,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讓大自然保持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協調性原則本文件編寫過程中注意了與鱷蜥人工飼養技術相關法律法規的協調問題,在內容上與現行法律法規、標準協調一致。3、規范性原則本文件嚴格參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要求和規定編寫本標準的內容,保證標準的編寫質量。4、前瞻性原則本文件在兼顧當前區內鱷蜥人工飼養技術現實情況的同時,還考慮到了鱷蜥保護的趨勢和需要,在標準中體現了個別特色性、前瞻性和先進性條款,作為對鱷蜥人工飼養技術的指導。標準主要內容及依據來源團體標準《鱷蜥人工飼養技術規程》主要章節內容包括術語和定義、飼養場建設、飼養設施準備、飼養管理、衛生防疫、飼養檔案。(一)術語和定義明確了“鱷蜥”的定義,主要依據鱷蜥形態特性確定。(二)飼養場建設主要在參考《LY/T1565-2015陸生野生動物飼養場通用技術條件兩棲爬行類》結構的基礎上結合《鱷蜥人工飼養技術》等起草單位發表的論文確定。明確了場址選擇、場區布局的要求,主要考慮到鱷蜥的生存生境及生活習性,在《羅坑鱷蜥生境調查分析報告》《羅坑自然保護區鱷蜥種群資源調查及棲息地質量評價》等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了“環境”“氣候條件”的要求。場區布局主要按《LY/T1565-2015陸生野生動物飼養場通用技術條件兩棲爬行類》的規定執行。(三)飼養設施準備主要在參考《LY/T1565-2015陸生野生動物飼養場通用技術條件兩棲爬行類》結構的基礎上結合《鱷蜥人工飼養技術》等起草單位發表的論文確定。鱷斯養殖池分為兩種:一種為露天養殖池,一種為室內養殖缸。室外池為磚、水泥、石塊混凝結構。本標準明確了鱷蜥露天養殖池建設要求及各養殖池規模及飼養密度的要求。主要依據《鱷蜥人工飼養技術》等起草單位發表的論文確定。圖鱷蜥養殖池(四)飼養管理主要依據《鱷蜥人工飼養技術》《鱷蜥人工飼養條件優化及疾病防控研究(結題)》等相關研究確定。野生鱷蜥馴化:成體鱷蜥適應能力強,但野生鱷蜥一般須馴化,方法是:先將野生鱷蜥放置于室內養殖缸靜養2~3d,然后再人工投食,持續3~4d最后轉移到室外飼養池。這樣目的是使其逐步適應新的環境,消除對人的恐懼,令其盡早開食。餌料與喂食方法:(1)人工飼料的配置實驗于2017年6月-8月在廣東省韶關市羅坑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繁育中心進行。實驗開始前,須準備好所需的人工飼料和活體飼料。為了得到更好的實驗效果,測定前將所有鱷蜥禁食2d,使其處于空腹狀態,減少實驗誤差,使用電子天平稱量鱷蜥體重,作為實驗前鱷蜥的初始體重,單位:(g),并使用電子計數游標卡尺測量其體長,作為實驗前鱷蜥的初始體長,單位為:(mm),然后將待實驗20條鱷蜥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0條,分別放置在A、B兩個飼養池中,其中A池的鱷蜥使用人工飼料進行投喂,為人工飼料喂養組。B池鱷蜥使用活體飼料(蚯蚓、小魚)進行投喂,為活體飼料喂養組。A、B兩池飼料投喂時間皆為上午9:00,投食頻率為次/2d。每次投喂食物重量相同,均為2g,飼養時間為60d。60d后同樣將所有鱷蜥禁食2d,使其再次處于空腹狀態,而后馬上對20只亞成體鱷蜥樣本體重進行稱量,作為60d后重,單位:(g),同時測量鱷蜥體長,作為60d后體長,單位:(cm)。此外表格還需記錄增重量、增重比及體長增長量、體長增長比。增重了即為實驗喂養后增加的重量,以公式(60d后重-初始體重)計算得出。增重比為增重量占初始體重的百分比,以公式(增重量/初始體重)*100%計算得出,組均增重比則是整組增重比的平均值。體長增長量為實驗喂養后增加的長度,以公式(60d后體長-初始體長)計算得出,體長增長比為體長增長量占初始體長的百分比,以公式(體長增長量/初始體長)*100%得出,平均體長增長比則是整組體長增長量的平均值。人工飼料的配方如表1所示,人工飼料的制作方法為:按表中比例分別稱取蚯蚓粉、黃粉蟲干,維生素片,葡萄糖酸鋅顆粒等原始材料放入粉碎機進行粗粉處理,若量太少不便操作,可使用研磨皿手動磨成粉。待所有成分形成粉末后將各成分混合,將所有配料全部置入攪拌機,開始攪拌,使所有配料混合均勻,5min后倒出盛入密封器皿,加入干凈的自來水,使粉末與自來水比例為1:1.2,順時針攪拌混合物,不斷揉搓直至飼料粉末粘合完全形成飼料團塊。取出飼料團塊,投入面條機,在面條機的壓制下做成細條狀,每條長約3cm,直徑0.2cm,并使用干凈的容器盛放,之后置入烘干機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35-40℃,時間為60-120S,使表面沒有明顯的水分為止。表3-1鱷蜥人工飼料配制清單項目所占百分比地龍粉70%黃粉蟲干5%淡水蝦粉2.5%獸用奶粉3%蜂蜜1%復合維生素1%葡萄糖3%玉米面7%高筋面粉7%葡萄糖酸鋅顆粒0.5%合計100%(2)飼料的投喂方法A池的投喂方法較為復雜:將配置并烘干好的細條狀飼料放置于固定在A池的震動投食盤(青蛙投食機)上,此投食盤以5r/min速度順時針旋轉以模擬運動的昆蟲,且固定投食盤的位置要明顯,鱷蜥可自己進行取食。也可把飼料放在其正前方靠近嘴巴處,在1米外使用長桿觸碰飼料,使飼料出現輕微的抖動,此時鱷蜥即會視之為活物并且進食。若實驗途中遇到不主動進食的個體,即采用人工填喂法(輕輕抓起鱷蜥,使用右手拇指和食指輕輕擠壓嘴巴側面,使鱷蜥把嘴巴張開。左手用使用喂食夾輕夾起餌料,緩慢送入鱷蜥嘴巴中,待嘴巴其自然閉合,放回飼養池飼養);B池的投喂方法較為簡便:取出活蚯蚓和活小魚,拋投至鱷蜥前方或其他可見的位置,由于鮮活的蚯蚓或小魚會活動,鱷蜥較易發現從而主動捕食。a.實驗器械本次研究用到的器材見表2。器材名稱型號生產廠家電子計數游標卡尺IP540-150寧波大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電子天平SF-400A寧波甬衡計量有限公司全自動小型多功能面條機HR2332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GPS數字定位儀T-11鹽城美格多公司皮質卷尺L田島公司b.數據處理數據采用軟件Excel2007及統計軟件SPSS22.0軟件包進行處理,使用excel計算人工飼料飼養組和活體飼料飼養組的增重比及體長增長比,利用單因素方差檢驗比較人工飼料和活體飼料鱷蜥體重增長率以及體長增長率的差異,顯著性水平設置為α=0.05。c.研究結果1.鱷蜥使用不同飼料飼養的成長不同池號中的鱷蜥在人工條件下食用不同的飼料,一段時間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長。表3-3記錄的是不同池號所喂養鱷蜥的體重數據,表3-4記錄的是不同池號所喂養鱷蜥的體長數據。在喂食頻率、喂食量、喂食時間一樣的情況下,就增重比這一因素來說,人工飼料飼養組中體重增長最快的鱷蜥與初始體重相比,增重68.42%,增長最慢的鱷蜥與其初始體重相比,只增長15.92%,全組平均體重增長了41.98%;而活體飼料組中體重增長最快的個體,此值為34.29%,增長最慢的個體此值僅為10.99%,全組平均體重增長了23.59%。這表明使用人工飼料喂養的鱷蜥增重更快。就體長增加的百分比來說,人工飼料組增加最快的個體比初始體長增加13.92%,最慢的個體增加5.32%,全組平均體長增加8.11%;而活體飼料組中體長增加最快的個體此值為10.16%,最慢的個體此值僅為3.66%,全組平均體長增加6.92%。綜合來看,人工制作的鱷蜥飼料比傳統的活體飼料飼養的效果更佳,主要體現在促進增重方面。表3-3人工飼料及活體飼料的飼養結果(體重)池號編號初始體重(g)60d后重(g)增重量(g)增重比組均增重比A118.522.33.820.54%41.98%215.518.42.918.71%37.610.63.039.47%48.111.43.340.74%513.618.54.936.03%612.315.93.629.27%79.312.43.133.33%813.718.24.532.85%93.86.32.668.42%1013.617.33.727.21%B112.914.81.914.73%23.59%211.615.23.631.03%310.613.12.523.58%416.019.73.723.13%518.220.22.010.99%610.514.13.634.29%77.29.32.129.17%813.315.11.813.53%91114.33.330.00%1016.120.24.125.47%表3-4人工飼料及活體飼料的飼養結果(體長)池號編號初始體長(cm)60d后體長(cm)體長增長量(cm)體長增長比平均體長增長比A1207.01225.1118.108.74%8.11%2190.41210.3319.9210.46%3165.80176.0610.266.19%4173.05185.3812.337.13%5191.46203.8912.436.49%6182.65193.6911.046.04%7165.81189.6523.0813.92%8195.95207.2011.255.74%9132.18146.5814.4010.89%10191.46201.6510.195.32%B1172.60192.1319.5310.16%6.92%2183.09190.457.363.86%3179.55186.386.833.66%4189.51203.1813.676.73%5196.65216.2819.639.08%6175.30191.7016.408.56%7154.65167.7613.117.81%8177.66190.2112.506.57%9179.17189.6110.445.51%0190.05204.9814.937.28%2.飼料價格成本對比這種鱷蜥人工飼料配方以地龍粉為主,而且各種成分價格不同,故按100g粉料來計算成本(表3-5)。其中葡萄糖酸鋅顆粒的價格最高,但由于用量少,其價格成本并不高;而地龍粉用量大、價格較高,故價格成本最高。其他原料中,黃粉蟲干、淡水蝦粉的價格成本不足0.2元;獸用奶粉、蜂蜜、維生素、葡萄糖、玉米面和面粉的價格成本都不足0.1元。每100g粉料的價格成本為12.45元活體飼料只有活蚯蚓和小魚,以蚯蚓占70%計算,蚯蚓價格成本不足3元,小魚價格成本不足1元,每100g活體飼料的成本為3.35元(表3-6)。以每條鱷蜥每次攝入相當于自身體重10%-20%重量的食物計算,每條鱷蜥每次(2d)進食2g飼料。就人工飼料來說,每100g粉料可做200g人工飼料,每條鱷蜥每日喂養的成本為0.062元;而以活體飼料喂養的鱷蜥,每條鱷蜥每日喂養價格成本僅為0.035元。人工飼料價格成本略高于活體飼料。表3-5鱷蜥人工飼料各成分成本一覽表項目價格(元)以100g粉料所用比例計算成本(元)地龍粉15.7/100g10.99黃粉蟲干3.7/100g0.185淡水蝦粉6.3/100g0.158獸用奶粉2.8/100g0.084蜂蜜3.4/100g0.034復合維生素2.58/100g0.026葡萄糖3/100g0.015玉米面0.5/100g0.035高筋面粉0.9/100g0.063葡萄糖酸鋅顆粒1.2/70mg0.86合計-12.45表3-6活體飼料喂養價格成本一覽表項目價格(元/100g)以每100g活體飼料蚯蚓占比70%計算成本(元)活體蚯蚓3.8/100g2.66鮮活小魚2.3/100g0.69合計-3.35d.討論與分析本研究的結果顯示,亞成體鱷蜥在食用人工飼料后,其生長情況與食用傳統活體飼料相比,更迅速,更健壯,而其健康狀況與使用傳統活體飼料相比,更健康,抵抗力更強。飼養期間,人工飼料組的鱷蜥活動明顯較活體飼養組的多,而且無疾病產生。食物對動物來說意義重大,影響著動物的生長、發育、繁殖、分布及壽命(巫英燕,2016;程賽賽等,2018;龔仿,1985)。自然條件下的鱷蜥能獲得的食物極少,而且相對其他爬行綱生物來說,鱷蜥的捕食能力較差,這就造成了野外鱷蜥生長極慢、幼體成活率低、個體抵抗力較低的狀況。在野外,鱷蜥會捕食落入水中的直翅目(蟋蟀、螽斯、蚱蜢)、雙翅目(蒼蠅、牛虻)、同翅目(蟬)、螳螂目(螳螂)、蜚蠊目(褐斑大蠊、黑胸大蠊)、廣翅目(魚蛉)、鱗翅目(蝶、蛾類、幼蟲)等昆蟲以及在水源附近活動的澤蛙,沒有食物的情況下會捕食小魚,但蚯蚓等行動力弱,容易捕食的小型昆蟲才是它們的主要食物(于海等,2006)。蚯蚓中含有蛋白質、粗脂肪、灰分、粗纖維及其他鈣、鎂、鐵等元素(張洪志等,1984)。在此飼料的配方中同樣含有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和其他微量元素。配方中地龍粉占比70%。其有兩個優點,一是使飼料更其符合鱷蜥的口味,也不至于改變它的食性。二是與活蚯蚓相比,地龍粉為粉末狀,碎化程度高,更利于鱷蜥攝入和消化吸收。飼料中需添加5%黃粉蟲干粉末,由于黃粉蟲干除了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能滿足鱷蜥機體生長對于蛋白質的需求,而且其磷元素的含量遠高于蚯蚓(申紅等,2004)。由于鱷蜥的進食機制屬于視覺為主嗅覺為輔(蔣潔等,2009)。在飼料中需添加2.5%淡水蝦粉,蝦粉中鎂元素和鈣元素含量遠高于蚯蚓(徐吟梅等,2010),且其具有腥味,可充當誘食劑,利于鱷蜥捕食。同時具有一定的腥味也能夠調節飼料口味,增加鱷蜥的食欲,使進食量增多,減少飼料的浪費。飼料中添加了1%蜂蜜。蜂蜜具有促進消化的作用,能有效防止攝食飼料后因不消化造成的肚子脹大,影響下次進食,(李琦智2004)。飼料中添加了3%獸用奶粉,營養較為均衡,全面促進其生長。飼料中也需添加0.5%的葡萄糖酸鋅顆粒能夠為其補充其硒、鋅等微量元素,防止微量元素攝入過少而造成的疾病(梁明振等,2004)。高筋面粉和玉米面在配方中各占7%,二者粗纖維含量極高,除了補充能量外,能極大提高鱷蜥的消化和吸收速率,還能讓飼料更容易成型,大大提高進食的效率。飼料中還需添加葡萄糖3%,獸用復合維生素1%,葡萄糖用以補充能量,獸用復合維生素能夠滿足其生長對維生素的需求,增強免疫力,加速生長,避免缺乏維生素從而發生疾病,提高幼崽的存活率等。投喂傳統活體飼料,價格成本較低,但活體飼料難以大量獲取,且在采挖活體蚯蚓過程中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時間;投喂人工飼料,雖價格成本較高,但其容易大量獲取,并且制作方便,能節省人力及時間成本。與此同時,人工飼料的價格成本較高但其人力及時間成本較低,在促進鱷蜥增重方面優勢也非常明顯。活體飼料的價格成本較低,但其人力及時間成本較高,在促進生長方面也比不上人工飼料。關于人工飼料促進鱷蜥生長的效果目前還處在觀察階段,但已取得了初步預期的成果,若能大量應用至各個自然保護區,鱷蜥保育工作的難度自然會大大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合作合同》
- 混凝土攪拌站代加工的合同范本(3篇)
- 2025人才租賃合同協議樣本
- 全新停車場地租賃協議合同二零二五年
- 業務提成協議合同
- 二零二五版離婚申請書范例
- 舉升機設備采購合同樣本
- 二零二五國際貨物運輸的項目六租船合同
- 擔保個人借款合同范例
- 建筑工程設計終止協議模板二零二五年
- 公司搬遷方案(3篇)
- 飛控系統講解
- 五年級勞動課件收納
- MOOC 通信原理-南京郵電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政策評估的理論、模型與方法
- (正式版)YBT 6328-2024 冶金工業建構筑物安全運維技術規范
- 《紙質文物修復與保護》課件-11書畫的裝裱品式
- 2022年袋鼠數學競賽真題一二年級組含答案
- 市場營銷策劃(本)-形考任務一(第一 ~ 四章)-國開(CQ)-參考資料
- 精神病學(中南大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人民版四年級下冊勞動教案全冊202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