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企業用工情況調查研究報告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論文導讀::為了深入了解當前企業用工情況、招工計劃以及企業在用工和招工方面遇到的困難及建議,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力資源市場司的委托,承擔了“人力資源市場一線觀察”項目的企業用工情況專項調查,并在此基礎上完成了本報告。本報告的主要結論如下:
論文關鍵詞:企業用工情況調查研究報告
一、2011年以來,企業人工成本呈持續上升的態勢,并且企業經營者預計三季度人工成本上漲壓力依然較大。調查發現,2011年以來,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企業人工成本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其中三成左右的企業二季度人工成本比一季度大幅上升。從企業工人的工資情況來看,目前超過四成的普通工人月工資高于2000元,超過兩成的技術工人月工資高于4000元。與一季度相比,2011年二季度普通工人和技術工人的工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二、2011年二季度企業缺工情況依然嚴峻,但比一季度有所緩解。調查顯示,七成左右的企業2011年二季度有缺工情況,要低于一季度;多數企業缺工數量在100人以內,與一季度基本持平,超過六成的企業缺工程度在10%以內,比一季度有所提高;企業缺工崗位依然集中在生產崗位;二季度缺工持續時間平均為2個月,與一季度持平;企業缺工的原因主要是求職農民工人數少。調查還發現,缺工已經成為影響企業二季度生產(經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三、三季度企業招工人數有所上升,男性及18~30歲年齡段的勞動力更受企業歡迎。調查表面,近四分之三的企業今年三季度有招收新員工的計劃,其中近三成的企業計劃招工50人以上,高于一季度的調查結果;三季度企業招工計劃中,大學畢業生占計劃招工人數的近四分之一;近半數的企業三季度招工以男性為主,近六成的企業三季度計劃招工的年齡在18~30歲之間;三季度企業招工的途徑主要是通過老員工/熟人介紹和現場招聘會,企業選擇招工途徑是最看重的是能招到合適的人。四、企業招工難問題依然突出,期待政府給予支持。調查發現,目前企業招工難問題依然突出,尤其是東部和東北地區企業、中小企業、IT企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及出口型企業的招工難度相對較大;企業經營者認為出現招工難的原因主要是新生代農民工的擇業期望提高;近半數的企業經營者認為即將實施的《社會保險法》對企業招工有利有弊,影響不明顯;企業經營者期待政府通過“降稅或幫助企業降低生產運營成本”和“穩定物價,降低生活成本,增加企業所在地生活,消費成本吸引力”等措施對企業給予支持。五、建議減輕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稅收負擔,緩解人工成本持續大幅上升的壓力;加快城市化的步伐,消除各種阻礙農民工流動的體制性障礙,讓農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市場,妥善解決人力資源市場資源配置中的結構性矛盾,積極調控好人力資源市場。本次調查以企業法人代表為主的企業經營者群體為調查對象,參考我國經濟結構,按行業進行分層隨機抽樣。調查采用郵寄問卷的方式進行,于6月5日發放問卷2,000份,截止6月20日共回收問卷781份,其中有效問卷770份,有效回收率為38.5%(樣本情況詳見附件)。通過部分未填寫問卷與填寫問卷企業的對比分析,未發現存在系統偏差。為使調查分析更為全面和深入,本報告還采用了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以往的調查數據[①]。一、企業用工狀況1、農民工在企業就業人員中的比重略有下降從2011年二季度企業就業人數的情況來看,調查結果顯示,參加本次調查的企業就業人數平均為810人,農民工占48.8%,比2011年一季度下降了1.5個百分點,與2010年基本持平。其中,東部地區企業、中小企業、出口型企業中農民工所占比重相對較高(見表1)。Q24表企業就業人員情況(均值,人)
就業人員總數農民工所占比重(%)總體2011年二季度81048.82011年一季度71150.32010年90548.2東部地區企業70252.0中部地區企業117445.7西部地區企業72742.3東北地區企業67835.5大型企業874532.9中型企業88547.2小型企業17750.9出口型企業74251.6非出口型企業87846.92、企業人工成本呈持續上漲的態勢,上漲幅度略有下降調查發現,與一季度相比,2011年二季度企業人工成本明顯上升,不過上漲幅度比上季度略有下降,同時企業經營者預計2011年三季度企業人工成本仍將繼續上漲。調查結果顯示,與一季度相比,85.3%的企業經營者認為二季度企業人工上升,比一季度的調查結果下降了8.3個百分點,其中30.8%認為“大幅上升”,54.5%認為“小幅上升”;13.2%認為“持平”,比一季度的調查結果上升了7.7個百分點;1.5%認為下降。從不同地區看,東北地區企業認為人工成本“大幅上升”的占35.4%,要高于其他地區;從不同規模看,中小企業認為“大幅上升”的分別為30.9%和32.4%,明顯高于大型企業;從不同行業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認為“大幅上升”的企業超過半數(55.6%),明顯高于其他行業;出口型企業認為“大幅上升”的比重明顯高于非出口型企業(見表2)。表2與上個季度相比,企業本季度人工成本情況(%)
大幅上升小幅上升持平小幅下降大幅下降2011年二季度30.854.513.21.40.12011年一季度46.247.45.50.80.1東部地區企業32.053.912.71.4
中部地區企業25.958.014.21.40.5西部地區企業32.553.812.01.7
東北地區企業35.452.112.5
大型企業7.067.423.32.3
中型企業30.955.312.21.6
小型企業32.453.113.31.10.2農林牧漁業33.340.026.7
制造業33.354.210.91.40.1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6.350.043.8
建筑業36.454.59.1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4.559.131.84.5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55.622.222.2
批發和零售業11.770.016.71.7
房地產業33.338.128.6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3.350.016.7
其他行業28.661.99.5
出口型企業35.652.810.01.40.2非出口型企業27.555.515.61.4
為了進一步了解當前企業的人工成本情況,本次調查還了解了目前企業工人的工資情況。調查發現,大多數企業的工人月工資都在1500元以上,其中技術工人的月工資多在2000元以上,要明顯高于普通工人。與2011年一季度相比,2011年二季度普通工人和技術工人的工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調查結果顯示,關于普通工人的月工資,近九成(87.5%)的企業在1501元以上,其中“1501~2000元”的占45.4%,比二季度提高了4.5個百分點,“2001元~3000元”的占36%,“3000元以上”的占6.1%,其合計比重比一季度提高了11.7個百分點;此外,普通工人月工資在“1500元及以下”的企業占12.5%,比一季度下降了12.7個百分點(見表3)。從不同地區看,東部地區有51.2%的企業普通工人的月工資在2001元以上,要明顯高于其他地區;從不同規模看,55%的大型企業的普通工人月工資在2001元以上,高于中小企業;從不同行業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普通工人的月工資明顯高于其他行業;此外,48.7%的出口型企業普通工人的月工資在2000元以上,要高于非出口型企業(見表3)。表3企業普通工人目前的工資(%)
1500元及以下1501~2000元2001~3000元3000元以上2011年二季度12.545.436.06.12011年一季度25.240.930.4東部地區企業6.941.943.87.4中部地區企業23.851.918.65.7西部地區企業18.048.632.40.9東北地區企業23.453.219.14.3大型企業5.040.042.512.5中型企業11.443.139.65.9小型企業14.147.432.85.7農林牧漁業33.333.320.013.3制造業11.046.137.35.6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12.531.343.812.5建筑業4.939.051.24.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2.550.025.012.5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12.550.037.5批發和零售業28.648.221.41.8房地產業10.050.030.010.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40.040.020.0
其他行業21.648.624.35.4出口型企業6.444.942.56.2非出口型企業17.146.031.05.8關于技術工人的月工資,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九成(91.2%)的企業在2000元以上,比一季度提高了7.8個百分點,其中“2001~4000元”的占68.3%,“4001~6000元”的占19.6%,“6000元以上”的占3.3%;此外,技術工人月工資在“2000元及以下”的占8.8%,要低于一季度(見表4)。從不同地區看,東部地區有28.2%的企業技術工人的月工資在4000元以上,要高于其他地區;從不同規模看,42.5%的大型企業技術工人的月工資在4000元以上,要高于中小企業;從不同行業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企業技術工人的月工資明顯高于其他行業;此外,24.6%的出口型企業技術工人的月工資在4000元以上,明顯高于非出口型企業(見表4)。表4企業技術工人目前的工資(%)
2000元及以下2001~4000元4001~6000元6000元以上總體8.868.319.63.32011年一季度16.683.4東部地區企業5.466.424.43.8中部地區企業15.369.811.93.0西部地區企業11.377.49.41.9東北地區企業18.268.211.42.3大型企業2.555.037.55.0中型企業7.966.720.35.0小型企業9.970.417.71.9農林牧漁業15.461.57.715.4制造業7.971.618.61.9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12.550.037.5
建筑業2.358.137.22.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3.659.118.29.1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11.133.355.6批發和零售業22.066.08.04.0房地產業5.050.030.015.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83.316.7
其他行業15.459.017.97.7出口型企業5.170.222.42.2非出口型企業11.866.917.24.1調查還發現,企業經營者預計2011年三季度人工成本上升的壓力依然較大。調查結果顯示,七成左右(70.6%)的企業經營者預計三季度企業人工成本仍將上升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其中15.1%預計“大幅上升”,55.5%預計“小幅上升”;28.1%預計“持平”,僅有1.3%預計“小幅下降”。其中,西部地區企業、中小企業、出口型企業以及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建筑業企業預計三季度人工成本上升壓力相對較大(見表5)。表5相對于2011年二季度,對企業三季度人工成本的預計(%)
大幅上升小幅上升持平小幅下降大幅下降總體15.155.528.11.3
東部地區企業13.856.128.71.5
中部地區企業14.156.828.60.5
西部地區企業23.451.422.52.7
東北地區企業19.652.228.3
大型企業2.461.034.12.4
中型企業17.055.325.71.9
小型企業14.855.229.30.8
農林牧漁業7.150.042.9
制造業15.855.327.51.3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7.142.950.0
建筑業21.469.09.5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3.659.127.3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33.333.333.3
批發和零售業13.855.227.63.4
房地產業15.025.060.0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5.075.0
其他行業2.665.828.92.6
出口型企業15.556.026.81.7
非出口型企業15.254.729.11.1
3、三季度的高溫炎熱將給企業用工帶來較大影響調查發現,三季度的高溫炎熱將給企業用工帶來一系列影響。調查結果顯示,當問及“高溫炎熱的第三季度給企業的正常生產帶來的影響”時,企業經營者選擇比重最高的三項依次是:“員工心情煩躁,工作效率下降,管理難度增加”(59.3%)、“由于用電量增加及高溫補貼發放”(52.4%)和“企業招聘難度加大,求職者明顯減少”(44.2%),其他依次是“部分員工以‘太熱’為由離職,人員流失呈現加劇趨勢”(24.5%)、“安全事故頻發,員工工傷問題凸顯”(6.9%)和“致使企業生產成本壓力加大”(4.3%)(見表6)。表6高溫炎熱的第三季度給企業的正常生產帶來的影響(%)
總體地區規模出口企業非出口企業
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員工心情煩躁,工作效率下降,管理難度增加59.356.660.571.360.060.058.959.858.059.8由于用電量增加及高溫補貼發放52.457.846.543.528.942.549.355.458.847.8企業招聘難度加大,求職者明顯減少44.244.445.538.951.142.544.843.847.642.1部分員工以“太熱”為由離職,人員流失呈現加劇趨勢24.525.426.520.415.617.528.621.828.821.6安全事故頻發,員工工傷問題凸顯6.97.15.59.34.412.59.14.810.04.7致使企業生產成本壓力加大4.34.81.56.56.7
5.43.94.94.04、企業缺工情況依然嚴峻,但比一季度有所緩解調查發現,總體來看,2011年二季度企業缺工情況依然嚴峻,但與一季度相比有所緩解。調查結果顯示,在參加調查企業中,超過七成(72.4%)的企業表示二季度有缺工情況,比一季度下降了4.7個百分點。其中,中小企業、出口型企業以及農林牧漁業、制造業、建筑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企業有缺工情況的比重相對較高(見表7)。表7企業2011年二季度是否有缺工情況(%)
是否總體2011年二季度72.427.62011年一季度77.122.9東部地區企業72.927.1中部地區企業73.426.6西部地區企業69.230.8東北地區企業71.428.6大型企業65.134.9中型企業74.325.7小型企業71.528.5農林牧漁業80.020.0制造業75.424.6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31.368.8建筑業75.624.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54.245.8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77.822.2批發和零售業53.346.7房地產業66.733.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50.050.0其他行業70.529.5出口型企業78.321.7非出口型企業68.131.9調查發現,2011年二季度企業缺工數量略高于一季度,缺工程度與一季度基本持平。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二季度多數企業缺工數量在100人以內,只有16.2%的企業缺工數量在100人以上,比一季度略高2.9個百分點,其中8.2%為“100~199人”,3.9%為“200~299人”,1.3%為“300~499人”,1.1%為“500~699人”,0.7%為“700~999人”,0.7%為“1000~1999人”,0.3%為“2000人以上”。其中,東北地區企業、大型企業、出口型企業以及建筑業、房地產企業的缺工數量相對較多(見表8)。從企業2011年二季度的缺工程度來看,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63.1%)的企業缺工程度在10%以內,比一季度略高了2.6個百分點;此外,20.9%的企業缺工程度為“10%~20%”,10.9%為“20%~30%”,3.9%為“30%~50%”,1.2%為“50%以上”。其中,東部和東北地區企業、小型企業、出口型企業以及房地產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企業的缺工程度相對較高(見表9)。表8企業2011年二季度缺工數量(%)
50人以下50~99人100~199人200~299人300~499人500~699人700~999人1000~1999人2000人以上總體2011年二季度66.817.08.23.91.31.10.70.70.32011年一季度70.516.29.01.21.91.2東部地區企業66.217.77.93.81.51.30.60.60.4中部地區企業68.915.97.94.60.70.70.70.7
西部地區企業71.114.58.42.41.21.21.2
東北地區企業54.320.014.35.72.9
2.9
大型企業28.67.114.321.410.73.63.67.13.6中型企業54.522.912.15.71.01.61.01.00.3小型企業79.212.94.91.31.00.50.3
農林牧漁業72.7
9.1
9.1
9.1
制造業67.917.38.53.61.01.00.30.30.2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75.025.0
建筑業37.521.912.59.46.33.13.13.13.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76.915.47.7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100.0
批發和零售業83.9
6.56.5
3.2
房地產業35.742.97.1
14.3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3.366.7
其他行業60.020.03.310.03.3
3.3
出口型企業62.219.68.84.51.21.50.90.90.3非出口型企業71.114.77.63.41.30.50.50.50.3表9企業2011年二季度缺工程度(%)
5%以下5~10%10~20%20~30%30~50%50%以上總體2011年二季度27.535.620.910.93.91.22011年一季度27.233.322.111.14.22.1東部地區企業25.935.720.912.04.31.3中部地區企業31.633.522.68.42.61.3西部地區企業32.937.819.57.32.4
東北地區企業20.040.014.314.38.62.9大型企業39.335.714.37.13.6
中型企業29.736.720.18.93.21.3小型企業24.835.321.712.34.61.3農林牧漁業33.325.016.716.78.3
制造業26.735.022.010.84.11.4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60.0
40.0
建筑業28.140.69.412.59.4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0.853.87.77.7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28.614.342.914.3
批發和零售業48.341.410.3
房地產業7.128.621.435.7
7.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66.7
33.3
其他行業25.848.416.16.53.2
出口型企業24.234.523.612.73.01.8非出口型企業29.237.518.09.64.90.8從企業2011年二季度的缺工崗位看,生產崗位依然是缺工最為嚴重的崗位。調查結果顯示,85.3%的企業選擇了“生產崗位”,51.8%的企業選擇了“技術崗位”,均略高于一季度;此外,25.6%的企業選擇了“管理崗位”,與一季度基本持平;4.7%的企業選擇了“其他崗位”(見表10)。從不同地區看,東北地區企業選擇“生產崗位”和“技術崗位”的比重高于其他地區,西部地區選擇“管理崗位”的比重高于其他地區;從不同規模看,大型企業選擇“生產崗位”和“技術崗位”的比重均高于中小企業;出口型企業選擇“生產崗位”的比重明顯高于非出口型企業(見表10)。
表10企業缺工崗位情況(%)
管理崗位技術崗位生產崗位其他崗位總體2011年二季度25.651.885.34.72011年一季度25.550.383.85.42010年32.759.882.45.4東部地區企業24.850.085.43.2中部地區企業23.254.281.97.1西部地區企業33.754.286.74.8東北地區企業25.757.197.114.3大型企業25.057.192.9
中型企業25.653.288.34.7小型企業24.549.282.95.1出口型企業23.050.590.63.3非出口型企業26.752.380.86.0注:空白處表示答題者未選擇此項。以下同。調查發現,2011年二季度企業缺工持續時間與一季度持平。調查結果顯示,39.6%的企業缺工“2個月以上”,55.4%的企業缺工“1~2個月”,僅5%的企業缺工“1個月以下”,企業2011年二季度平均缺工2個月,與一季度持平(見表11)。從不同地區看,東北地區企業平均缺工2.2個月,相對較長;從不同規模看,中型企業平均缺工2.1個月,相對較高;從不同行業看,農林牧漁業企業平均缺工2.5個月,相對較長。此外,出口型企業平均缺工2.1個月,略高于非出口型企業(見表11)。表11企業本季度缺工持續時間(%)
1個月以下1~2個月2個月以上平均缺工時間(月)總體2011年二季度5.055.439.62.02011年一季度7.456.136.52.0東部地區企業3.955.340.92.1中部地區企業7.553.738.82.0西部地區企業3.964.931.21.9東北地區企業12.136.451.52.2大型企業
67.932.11.9中型企業6.153.640.32.1小型企業4.756.738.62.0農林牧漁業
40.060.02.5制造業5.153.841.22.1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75.025.02.0建筑業9.172.718.21.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9.230.82.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57.142.92.0批發和零售業7.466.725.91.7房地產業7.142.950.02.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3.333.433.32.0其他行業
51.748.32.3出口型企業4.553.542.02.1非出口型企業5.857.436.82.0當問及“2011年一季度缺工對本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時,調查結果顯示,企業經營者選擇比重最高的三項依次是“影響擴大再生產”、“現有員工超負荷工作,加重員工流失”和“不能按時交貨,影響公司信譽”,分別為46.6%、38.9%和36%。其他選擇比重較高的還有“開工不足,效益下降”(35%)、“趕工引起產品和服務質量下降”(23.8%)和“不敢接訂單,客戶流失”(21%)(見表12)。表12企業2011年一季度缺工對本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
2011年二季度2011年一季度2010年影響擴大再生產46.645.751.9現有員工超負荷工作,加重員工流失38.934.739.2不能按時交貨,影響公司信譽36.038.940.2開工不足,效益下降35.035.432.5趕工引起產品和服務質量下降23.820.026.2不敢接訂單,客戶流失21.024.524.8沒有影響10.912.411.5不能開工1.11.20.6調查還發現,缺工是影響企業二季度生產(經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調查結果顯示,當問及“最近三個月影響或制約公司生產(經營)發展最大的因素”時,44.4%的企業經營者選擇了“缺工,勞動力供給不足”,排在所有八個選項的第三位。其中,東部地區企業、中小企業和出口型企業的選擇比重相對較高(見表13)。表13最近三個月影響或制約公司生產(經營)發展最大的因素(%)
總體地區規模出口企業非出口企業
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原材料漲價75.373.779.277.485.470.775.875.381.370.6市場因素45.544.444.954.845.848.849.442.045.044.3缺工,勞動力供給不足44.447.240.634.843.824.444.745.850.639.9員工質量(素養)40.341.738.238.337.529.342.639.140.539.9資本(資金)周轉40.237.548.342.641.741.536.542.935.444.1稅賦支出39.840.940.134.841.734.135.343.838.441.7技術/信息8.87.711.610.46.312.210.17.68.49.0辦公場所費用1.82.21.00.92.1
1.91.61.61.8求職農民工人數少是目前企業缺工的主要原因。調查結果顯示,當問及“造成企業2011年一季度缺工的主要原因”時,企業經營者選擇比重最高的是“求職農民工人數少了,選擇余地小”,為53.7%,略低于一季度。其他選擇比重較高的還有“農民工不少,但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37.9%)、“收入偏低”(28.7%)和“工作時間長,經常需要加班”(22.8%)(見表14)。表14造成企業2011年一季度缺工的主要原因(%)
2011年一季度2011年一季度2010年求職農民工人數少了,選擇余地小53.755.057.9農民工不少,但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37.943.742.9收入偏低28.738.637.8工作時間長,經常需要加班22.824.625.4工作強度比較大19.323.823.8工作條件不夠好14.018.915.9二、企業招工計劃1、企業招工人數有所上升,其中男性和18~30歲年齡段的勞動力更受企業歡迎關于2011年三季度企業招工計劃,調查結果顯示,76.1%的企業有計劃招收新員工,13.2%的企業沒有招收新員工的計劃,10.7%的企業表示“不確定”。其中東部地區企業、大中型企業、出口型企業招工意愿較為強烈(見表15)。表15企業2011年三季度是否有計劃招收新員工(%)
是否不確定總體76.113.210.7東部地區企業78.212.79.2中部地區企業71.614.414.0西部地區企業72.914.412.7東北地區企業75.510.214.3大型企業81.02.416.7中型企業81.011.37.6小型企業72.115.112.8出口型企業83.58.18.4非出口型企業71.016.612.4調查發現,2011年三季度企業計劃招工人數比二季度有所上升。調查結果顯示,三成左右(30.5%)的企業計劃三季度招工“50人以上”,比二季度的調查結果提高了7.4個百分點,其中計劃招工200人以上的企業占7.3%,比二季度的調查結果提高了4.2個百分點;此外,69.5%的企業計劃招工“50人以下”(見表16)。從不同地區看,中部地區企業計劃招工50人以上的占34.7%,相對較高;從不同規模看,規模越大,計劃招工人數越多;從不同行業看,建筑業和房地產業計劃招工人數相對較多;出口型企業計劃招工人數多于非出口型企業(見表16)。表16企業下季度計劃招工人數(%)
50人以下50~99人100~199人200~299人300~499人500~699人700~999人1000~1999人2000人以上總體2011年二季度69.515.67.73.81.71.10.10.30.32011年一季度76.911.68.40.82.10.2東部地區企業70.414.37.74.21.21.40.20.20.4中部地區企業65.320.07.33.32.71.3
西部地區企業70.615.38.23.52.4
東北地區企業72.211.18.32.82.8
2.8
大型企業29.411.814.714.711.88.82.9
5.9中型企業57.020.911.66.12.01.7
0.6
小型企業83.911.03.61.00.5
農林牧漁業83.3
8.38.3
制造業70.016.28.03.81.10.7
0.2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75.012.5
12.5
建筑業60.05.78.68.62.98.6
5.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76.915.47.7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100.0
批發和零售業74.410.37.7
5.12.6
房地產業42.935.77.1
7.17.1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66.733.3
其他行業60.016.73.36.710.03.3
出口型企業66.217.98.23.71.71.10.30.30.6非出口型企業72.513.36.84.31.81.3
0.3
調查發現,與2011年二季度相比,三季度企業農民工及中專技校畢業生的需求有所下降。調查結果顯示,關于2011年三季度企業迫切需要的員工,64.5%的企業經營者選擇了“中專、技校畢業生”,51.1%選擇了“農民工”,均低于一季度的調查結果;47.9%的企業選擇了“大專及本科畢業生”,7.5%選擇了“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與一季度的調查結果基本持平(見表17)免費論文。從不同地區看,東部地區企業選擇“農民工”的比重明顯高于其他地區,東北地區企業選擇“中專、技校畢業生”和“大專及本科畢業生”的比重相對較高,西部地區企業選擇“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的比重相對較高;從不同規模看,中小企業選擇“農民工”和“中專、技校畢業生”的比重相對較高,大型企業選擇“大專及本科畢業生”和“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的比重相對較高;從不同行業看,農林牧漁業和房地產業選擇“農民工”的比重相對較高,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選擇“大專及本科畢業生”的比重相對較高;出口型企業選擇“農民工”的比重高于非出口型企業(見表17)。表17企業下個季度迫切需要的工種(%)
農民工中專、技校畢業生大專及本科畢業生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總體2011年二季度51.164.547.97.52011年一季度54.666.547.47.8東部地區企業53.563.446.77.5中部地區企業47.764.450.36.7西部地區企業52.968.244.711.8東北地區企業29.778.456.82.7大型企業41.258.867.617.6中型企業50.467.254.59.7小型企業53.162.940.44.8農林牧漁業66.733.341.78.3制造業55.468.144.46.7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50.087.512.5建筑業51.454.354.35.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0.876.953.87.7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12.587.550.0批發和零售業25.653.859.02.6房地產業64.335.750.014.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3.333.366.7
其他行業25.062.568.818.8出口型企業56.368.543.29.7非出口型企業48.460.351.16.0調查還了解了企業2011年三季度計劃招工人數中大學畢業生所占比重。調查結果顯示,總體來看,在調查樣本企業三季度計劃招工人數中,大學畢業生所占比重平均為24.7%,其中“0~10%”的企業占48.3%,“10~50%”的占31.2%,“50%以上”的占14.8%,“0%”的占5.7%(見表18)。從不同地區看,中部和東北地區企業計劃招工人數中大學畢業生所占比重相對較高;從不同規模看,企業規模越大,計劃招工人數中大學畢業生所占比重越高;非出口型企業計劃招工人數中大學畢業生所占比重明顯高于出口型企業(見表18)。表18企業2011年三季度計劃招工人數中大學畢業生所占比重(%)
0%0~10%10~50%50%以上均值總體5.748.331.214.824.7東部地區企業6.949.730.113.323.8中部地區企業2.944.333.619.326.8西部地區企業5.050.032.512.523.8東北地區企業3.045.536.415.227.0大型企業3.431.041.424.132.7中型企業3.746.434.415.526.2小型企業7.852.127.712.522.0出口型企業6.251.933.58.419.9非出口型企業5.646.728.619.127.7關于企業三季度計劃招工的男女比例情況,調查結果顯示,47.2%的企業選擇“以男性為主”,20.9%的企業“無性別要求”,17.7%的企業“以女性為主”,14.2%的企業“大致相當”。調查表明,總體來看,男性在企業三季度招工計劃中所占比重要明顯高于女性(見表19)。從不同地區看,西部地區企業選擇“以男性為主”的占59.5%,要高于其他地區;從不同規模看,大型企業選擇“以男性為主”的占64.7%,明顯高于中小企業;非出口型企業選擇“以男性為主”的占51.9%,高于出口型企業(見表19)。表19企業2011年三季度計劃招收員工的男女比例情況(%)
大致相當以男性為主以女性為主無性別要求總體14.247.217.720.9東部地區企業13.943.818.523.7中部地區企業15.051.717.715.6西部地區企業9.559.513.117.9東北地區企業27.045.910.816.2大型企業14.764.78.811.8中型企業14.944.019.621.4小型企業13.647.917.121.4出口型企業16.041.020.822.2非出口型企業12.851.915.419.9關于企業三季度計劃招工的年齡層次情況,調查結果顯示,選擇“18~30歲”的企業占58%,選擇“31~40歲”的企業占31.5%,選擇“41~50歲”的企業占4%,選擇“51~55歲”的企業占0.1%,選擇“56歲及以上”的企業占0.1%,“無年齡要求”的企業占6.3%。調查表明,總體來看,企業三季度計劃招工的年齡集中18~40歲的范圍(見表20)。從不同地區看,東北地區企業選擇“18~30歲”的占67.6%,要高于其他地區;從不同規模看,大型企業選擇“18~30歲”的占79.4%,明顯高于中小企業;出口型企業與非出口型企業在招工年齡方面沒有顯著差異(見表20)。表20企業2011年三季度計劃招工的年齡層次情況(%)
18~30歲31~40歲41~50歲51~55歲56歲及以上無年齡要求總體58.031.54.00.10.16.3東部地區企業58.630.03.80.20.27.2中部地區企業50.337.46.1
6.1西部地區企業63.032.12.5
2.5東北地區企業67.627.02.7
2.7大型企業79.411.8
8.8中型企業62.630.22.40.3
4.5小型企業52.333.75.9
0.37.9出口型企業56.933.22.60.30.36.6非出口型企業57.930.05.5
6.5本次調查進一步了解了企業招聘員工的成本。調查結果顯示,關于“企業招聘一名員工實際支付的招聘費用情況”,選擇“200元以上”的企業占23.4%,“101~200元”的占15%,“51~100元”的占14.3%,“50元以下”的占8.3%,“不需要花費成本”的占9.2%;此外,還有24%的企業表示“沒計算過,不清楚”,5.8%的企業“無法回答”(見表21)。從不同地區看,東北地區企業選擇“200元以上”的占34.7%,明顯高于其他地區;從不同規模看,中小企業選擇“200元以上”的比重高于大型企業;出口型企業選擇“200元以上”的比重高于非出口型企業(見表21)。表21企業招聘一名員工實際支付的招聘費用情況(%)
50元及以下51~100元101~200元200元以上沒計算過,不清楚無法回答不需要花費成本總體8.314.315.023.424.05.89.2東部地區企業7.612.816.023.723.75.910.3中部地區企業8.817.214.220.627.06.45.9西部地區企業10.316.414.722.421.66.97.8東北地區企業8.214.38.234.718.42.014.3大型企業9.511.919.019.033.32.44.8中型企業8.714.317.124.621.06.57.7小型企業8.014.413.123.025.05.710.7出口型企業7.614.117.226.022.25.07.9非出口型企業9.114.013.222.024.96.410.5關于2011年三季度企業打算招用新員工的途徑,主要是老員工/熟人介紹和現場招聘會。調查結果顯示,當問及“企業2011年三季度打算招用新員工的途徑”時,按企業經營者選擇比重高低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通過老員工/熟人介紹”(76.9%)、“現場招聘會”(47.3%)、“到學校招聘/學校推薦”(39%)、“招聘網站”(36.3%)和“街上/公司/工廠門口貼的廣告”(30.3%)。其他還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29.8%)、“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所推薦”(17.2%)、“報刊、電視等媒體發布企業招聘信息”(15.4%)、“公共就業服務機構”(9.8%)、“到勞務輸出地直接招聘”(9.2%)、“社區/街道/村居委會推薦”(6.1%)(見表22)。表22企業2011年三季度打算招用新員工的途徑(%)
2011年二季度通過老員工/熟人介紹76.9現場招聘會47.3到學校招聘/學校推薦39.0招聘網站36.3街上/公司/工廠門口貼的廣告30.3人力資源服務機構29.8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所推薦17.2報刊、電視等媒體發布企業招聘信息15.4公共就業服務機構9.8到勞務輸出地直接招聘9.2社區/街道/村居委會推薦6.1關于企業選擇招工途徑時最看重/關注的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按照企業經營者選擇比重高低排在第一位的是“能招到合適的人”,占96.5%,明顯高于其它選項。其他依次是:“能快速找到人”(41.9%)、“合作方可信賴”(38.2%)、“花費經濟,成本低”(34.6%)、“能批量招工”(18.6%)。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區、不同規模的企業,在選擇招工途徑時看重/關注的方面存在一定差異(見表23)。表23企業選擇招工途徑時最看重/關注的方面(%)
能快速招到人能招到合適的人能批量招工合作方可信賴花費經濟,成本低其他總體41.996.518.638.234.61.9東部地區企業42.196.519.636.134.82.0中部地區企業44.595.815.741.935.11.6西部地區企業39.896.316.741.738.91.9東北地區企業38.3100.023.442.625.52.1大型企業33.397.428.248.730.8
中型企業40.695.723.436.033.21.0小型企業43.697.014.039.636.12.6出口型企業44.296.124.235.233.22.8非出口型企業41.296.614.040.236.11.12、企業招工難問題依然突出,期待政府給予支持調查發現,企業經營者認為三季度企業招工難度依然較大。調查結果顯示,56.9%的企業經營者認為三季度企業招工“有一定困難”,23.1%認為“有較大困難”,與一季度的調查結果基本持平;12.6%認為“不難”,比一季度的調查結果下降了1.2個百分點;6.9%認為“不好說”(見表24)。從不同地區看,東部和東北部地區企業選擇“有較大困難”的比重較高,招工難度相對較大;從不同規模看,中小企業招工難度相對較大;從不同行業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招工難度相對較大;出口型企業招工難度高于非出口型企業(見表24)。表24對企業2011年三季度招工難易程度的預計(%)
不難有一定困難有較大困難不好說總體2011年二季度13.156.923.16.92011年一季度14.357.323.54.9東部地區企業13.555.624.26.7中部地區企業10.862.818.97.4西部地區企業12.958.820.08.2東北地區企業10.856.829.72.7大型企業29.458.811.8
中型企業12.657.022.87.6小型企業11.957.623.76.8農林牧漁業
50.025.025.0制造業11.258.724.25.9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75.012.512.5
建筑業22.951.417.18.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23.161.5
15.4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12.525.050.012.5批發和零售業24.359.55.410.8房地產業21.457.121.4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33.366.7其他行業3.159.434.43.1出口型企業12.056.125.96.0非出口型企業12.958.820.67.7出現招工難的主要原因是新生代農民工的擇業期望高。調查結果顯示,當問及“企業出現招工難的主要原因”時,企業經營者選擇比重最高的選項是“新生代農民工的擇業期望提高”,為63.3%,明顯高于其它選項。其他選擇比重較高的還有:“物價上升過快,導致求職者生活成本增加,預期收益下降”(44.8%)、“勞動力供給總量不足”(33.7%)、“薪酬待遇低,缺乏競爭力”(26.9%)和“招工崗位技術要求高”(25.9%)(見表25)。表25企業出現招工難的主要原因(%)
2011年二季度新生代農民工的擇業期望提高63.3物價上升過快,導致求職者生活成本增加,預期收益下降44.8勞動力供給總量不足33.7薪酬待遇低,缺乏競爭力26.9招工崗位技術要求高25.9招工渠道單一,力度不夠18.3員工流失嚴重17.0工作環境不好(噪音、灰塵、高空作業、有毒氣體、潮濕)8.5品牌、規模等沒有吸引力8.3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傳遞渠道不暢8.0招工對性別、年齡、學歷等有特殊要求5.9人力資源(職介)機構不夠發達5.4社保權益不能滿足需要4.8受限于戶籍政策,就業成本增加,工作吸引力降低3.5關于“即將實施的《社會保險法》對企業‘招工難’可能產生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46.7%)的企業經營者認為“有利有弊,對招工影響不明顯”,32.2%認為“增加企業用工成本,員工收入減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招工難’問題有所加劇”,21%認為“規范企業用工,員工利益得到保障,‘招工難’問題有所緩解”。其中,西部地區企業、中小企業選擇“增加企業用工成本,員工收入減少,‘招工難’問題有所加劇”的比重相對較高(見表26)。
表26即將實施的《社會保險法》對企業“招工難”可能產生的影響(%)
增加企業用工成本,員工收入減少,“招工難”問題有所加劇規范企業用工,員工利益得到保障,“招工難”問題有所緩解有利有弊,對招工影響不明顯總體32.221.046.7東部地區企業32.720.247.1中部地區企業27.921.151.0西部地區企業38.823.337.9東北地區企業33.329.237.5大型企業25.623.351.2中型企業29.622.348.1小型企業34.319.745.9出口型企業33.117.349.6非出口型企業31.723.444.9調查發現,在招工用工方面,企業經營者期待政府通過“降稅或幫助企業降低生產運營成本”和“穩定物價,降低生活成本,增加企業所在地生活消費成本吸引力”等措施對企業給予支持。調查結果顯示,當問及“貴企業希望國家或政府在企業招工用工方面提供哪些政策支持”這一問題時,企業經營者選擇比重最高的兩項分別是“降稅或幫助企業降低生產運營成本”和“穩定物價,降低生活成本,增加企業所在地生活消費成本吸引力”,比重分別為69.1%和59.7%。其他依次是:“政府組織培訓,提升勞務工技能”(35.5%)、“加快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27.8%)、“多提供求職信息/招聘平臺/溝通渠道”(26.9%)、“加強公共服務建設,提升企業所在地吸引力”(19%)和“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升區域內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能力”(15.6%)(見表27)。表27在企業招工用工上希望國家或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的方面(%)
總體地區規模出口企業非出口企業
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降稅或幫助企業降低生產運營成本69.169.273.362.868.270.065.671.970.568.8穩定物價,降低生活成本,增加企業所在地生活消費成本吸引力59.760.355.869.052.360.057.761.262.258.0政府組織培訓,提升勞務工技能35.534.339.330.143.235.034.936.137.334.8加快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27.827.726.727.438.647.531.423.829.027.0多提供求職信息/招聘平臺/溝通渠道26.927.724.329.227.322.529.525.327.326.5加強公共服務建設,提升企業所在地吸引力19.018.721.416.818.225.019.318.018.419.5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升區域內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能力15.615.215.018.613.622.514.915.815.515.1此外,調查還發現,不少企業表示愿意參加政府或其他機構組織的招工指導性會議。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44.9%)的企業經營者表示“會參加政府或其他機構組織的招工指導性會議”,22.5%表示“不會”,33.6%“到時候再定”。其中,東北地區企業、中型企業和出口型企業表示“會參加”的比重相對較高(見表28)。表28參加政府或其他機構組織的招工指導性會議的情況(%)
會不會到時候再定總體44.922.532.6東部地區企業42.323.334.4中部地區企業48.820.630.6西部地區企業46.523.729.8東北地區企業62.510.427.1大型企業48.818.632.6中型企業50.219.330.4小型企業40.425.234.4出口型企業49.220.929.9非出口型企業41.324.134.6三、政策建議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發現,目前企業在用工和招工方面依然存在較多困難,主要表現為企業人工成本持續上升壓力較大,缺工和招工難問題依然存在,并且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為此,我們建議:1、減輕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稅收負擔,緩解人工成本持續大幅上升的壓力。在調查中我們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安郵電大學《雅思英語閱讀與寫作(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神木職業技術學院《雕塑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陽城建職業學院《數字設備與裝備》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萊州市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數學試題第四次聯考試題含解析
- 遼寧傳媒學院《地質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金融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神木職業技術學院《生態環境保護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因狗咬傷賠償協議書模板.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成都存量房屋買賣合同書
- 二零二五版論行政合同書特權的法律規制
- DB11∕T 686-2023 透水磚路面施工與驗收規范
- 山東虛擬電廠商業模式介紹
- 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培訓課件
- 敏捷開發管理咨詢合同
- 病區安全管理新護士上崗前培訓課件
- 汽車調光玻璃行業專題報告(技術路徑、市場空間、競爭格局等)-2024-08-零部件
- 12G614-1 砌體填充墻結構構造
- 老年人血脂異常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2版)
- GB/T 44127-2024行政事業單位公物倉建設與運行指南
- 工裝裝修合同電子版
- 2024年鄉村振興(產業、文化、生態)等實施戰略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