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練59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展含解析_第1頁
2023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練59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展含解析_第2頁
2023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練59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展含解析_第3頁
2023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練59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展含解析_第4頁
2023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練59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展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專練59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展一、選擇題[2021·安徽黃山市屯溪一中期中]我國資源型城市中,20%處于成長期,68%處于成熟期,12%處于衰落期。內蒙古包頭白云鄂博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下圖為該區域簡圖。據此完成1~2題。1.作為國家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包頭()A.科技實力弱,需引進人才和技術B.應擴大稀土生產量,增加出口量C.河流含沙量大,工業水源水質差D.靠近黃河、鐵路,水陸交通便利2.為促進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延長產業鏈,加強產業技術改造和產品的升級②禁止煤炭等資源開發,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③加大環境治理,關閉或整合部分污染型中小企業④對廢礦區復墾,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旅游業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21·浙江聯考]20世紀60年代,四川省攀枝花由于鐵礦的發現和開發,逐漸發展成為資源型城市。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攀枝花依托一年四季陽光明媚,瓜果飄香,環境優美等優勢,開始大力發展陽光康養產業,成為許多老年人的度假養老基地。讀圖完成3~4題。圖1圖23.攀枝花城市興起和再發展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交通B.礦產資源氣候C.地形旅游D.礦產資源旅游4.據圖2信息,資源型城市最佳的產業結構調整時間為()A.aB.bC.cD.d[2021·鳳城市第一中學模擬]讀世界14種重要礦產的預期壽命圖,完成5~6題。注:縱坐標右側條框表示固定在1975年消費水平的礦產預期壽命,其中陰影部分表示在消費水平不斷增長下的可開采壽命,左側條框表示各種礦產的消費年增長率。5.關于礦產資源消耗的敘述,正確的是()A.根據圖中信息,2010年仍能滿足需要的礦種主要有鎢、鉛、鎳、銅等B.汞的消費年增長率小,預期壽命最長C.磷的消費年增長率大,預期壽命最短D.消費年增長率的大小,會影響資源的預期壽命6.按照1975年的消費水平,預期壽命最長的礦產()A.是非金屬礦產B.預期壽命約為80年,可以使用到2085年C.預期壽命約為250年D.在消費水平不斷增長的情況下,耗竭的年份約為2055年[2021·浙江紹興市高三模擬]據報道,無錫、南京、西安等20個城市入選中國服務業外包城市,作為國內服務貿易創新型發展試點城市,其中某城市有“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世界最大的濕地之城”等美稱。完成7~8題。7.最符合該名片的城市是()A.哈爾濱B.長春C.玉門D.大慶8.該城市發展服務外包的最主要原因()A.環境污染嚴重,急需治理B.城市轉型、升級的需要C.經濟發達,資金充裕D.校、企、政合作創新的需要二、綜合題9.[2021·遼寧撫順市高三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煤精又稱煤玉,被譽為黑寶石,中國的主要產地是撫順西露天煤礦。煤精雕刻是撫順獨特的民間手工技藝,是中國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撫順也是我國昆蟲琥珀的唯一產地,隨著全球“琥珀熱”的升溫,撫順琥珀以“色彩豐富低調、光澤明亮柔和、質地細膩溫潤”聞名于世,經雕刻制成的工藝品美不勝收,極具收藏價值。撫順琥珀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撫順琥珀、煤精雕刻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近年來,撫順煤精、琥珀的原料已日漸枯竭,煤精雕刻的傳統工藝瀕臨失傳。現在,撫順將大力發展琥珀煤精產業作為城市發展戰略之一,結合撫順琥珀煤精的人才、品牌和傳承優勢,加強資源的保護利用,形成全新的產業格局,撫順琥珀煤精產業的明天令人期待。(1)分析撫順成為我國煤精琥珀主要產地的區位優勢。(2)你是否贊同撫順繼續大力發展煤精琥珀產業?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3)試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為撫順市現階段發展煤精琥珀產業提出合理化建議。

專練59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展1.A結合材料分析,包頭白云鄂博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但稀土新材料產業技術要求高,包頭科技實力弱,需引進人才和技術,A正確;稀土儲量有限,直接出口稀土附加值低,因此不宜擴大稀土生產量,增加出口量,B錯誤;包頭位于黃河上游,工業水源水質較好,C錯誤;黃河含沙量大,水量季節變化大,水運不便利,D錯誤。故選A。2.C資源型城市普遍面臨資源枯竭、產業結構單一、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為促進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可延長產業鏈,加強產業技術改造和產品的升級,提高資源利用率,①正確;加大環境治理,關閉或整合部分污染型中小企業,③正確;對廢礦區復墾,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旅游業等,④正確;完全禁止煤炭等資源的開發,不切實際,②錯誤。綜上分析,①③④正確,故選C。3.D根據材料信息可知,上世紀60年代,攀枝花由于鐵礦的發現和開發,逐漸發展為資源型城市,其城市的興起主要因素是礦產資源,與河流、地形等關系不大,A、C錯;現今攀枝花依托一年四季陽光明媚,環境優美的優勢,大力發展陽光康養產業,吸引老年人前來旅游度假養老,再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旅游,而氣候的表述不如旅游準確,B錯,D正確。故選D。4.B由于建設投入轉變為實際產出需要一定的時間,讀圖可知,資源型城市生命周期與資源利用周期相比有一定的滯后性。當資源產業開始衰退,盡管在各種機制的慣性作用下,城市還會有一定的繁榮時期,但此時已有必要啟動城市轉型。當資源型城市生命進入衰退期再開始轉型就錯過了最佳時期,此時,很多矛盾和問題早已凸顯并發展,調整的難度增大,調整的空間和時限也都受到大大壓縮。圖中b時期資源利用進入衰退期,資源型城市尚在進行發展,此時是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的最佳時期,a時期過早,c、d時期過晚,故選B。5.D據圖中信息可知,2010年仍能滿足需要的礦種主要有鎳、銅、磷、錳、鐵、鋁、鉻等,鉛不能滿足需要,A錯誤。汞的消費年增長率小,但其預期壽命不是最長,B錯誤。磷的消費年增長率大,但其預期壽命不是最短,C錯誤。據圖分析,消費年增長率越大,資源的預期壽命減少的越多,D正確。故選D。6.D按照1975年的消費水平,預期壽命最長的礦產是鉻。鉻是金屬礦產,A錯誤。鉻的預期壽命約為300年,可以使用到2200年以后,B、C錯誤。據圖可知,在消費水平不斷增長的情況下,鉻耗竭的年份約為2055年,D正確。故選D。7.D結合材料分析,該城市的名片體現出了該城市地理環境的顯著特點,如石油資源豐富、濕地眾多等。大慶石油資源豐富,石化工業發達;位于東北平原,地形平坦,濕地眾多;因此大慶最符合名片的描述。故選D。8.B大慶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單一,制約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引進服務外包等新興產業有助于促進大慶轉型、升級,為城市發展注入新的動力,B正確;A、C、D是大慶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有利條件,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選B。9.答案:(1)撫順煤炭資源豐富,原料充足;煤精琥珀雕刻,加工工業歷史悠久;民間手工技術獨特精湛;政府大力支持。(2)贊成:可以帶動居民就業,提高社會就業率;價格昂貴,可增加居民經濟收入,促進經濟發展;提升撫順地區知名度;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等。不贊成:原料日漸枯竭;繼續大量開采煤炭會加大生態環境壓力;傳統工藝瀕臨失傳;價格昂貴使購買人數少、購買力不足等。(3)開發相關產品,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強信息交流與協作;打造自主品牌,提高知名度,傳承傳統文化;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進行技術創新;政府政策的支持等。解析:(1)依據已學知識,撫順煤炭儲量大,煤炭資源豐富,用于煤精琥珀雕刻的原料充足;撫順的煤精琥珀雕刻工藝水平高,民間手工技術獨特精湛,加工工業歷史悠久;政府對煤精琥珀雕刻行業的大力支持。(2)贊成:煤精琥珀雕刻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發展煤精琥珀雕刻可以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居民的就業率;煤精琥珀雕刻產品價格昂貴,利潤較高,發展煤精琥珀雕刻可增加居民經濟收入,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通過發展煤精琥珀雕刻,可以讓大家更好的認識并了解撫順,提高撫順地區知名度;大力發展煤精琥珀產業,有利于保留煤精琥珀雕刻的傳統工藝,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不贊成:撫順的煤炭資源經過近百年的大規模開發,煤炭資源趨于枯竭,原料來源日益減少;繼續大量開采煤炭資源會加劇資源枯竭的速度,加大生態環境壓力;從事煤精琥珀雕刻工作的人數日益減少,傳統工藝瀕臨失傳,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煤精琥珀雕刻品價格昂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