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頂山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上冊深度自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1頁
河南省平頂山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上冊深度自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2頁
河南省平頂山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上冊深度自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3頁
河南省平頂山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上冊深度自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4頁
河南省平頂山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上冊深度自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上冊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選擇題

1、3月20日,四川三星堆遺址發布最新考古發掘成果,再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目前,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中已發現500余件文物,包括金面具殘片、鳥型金飾片、金箔、象牙等。考古工作正在按照計劃進行,一件件文物的亮相正在見證著中華文明歷史軸線往前延伸的每一個時刻。只是讓人感到非常遺憾的是,從現階段發掘出來的眾多文物,并沒有發現有感染力的文字材料,反而在這些文物上發現一些圖案標記。請回答,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何時開始的(

)A.夏朝B.商朝必C.周朝D.秦朝

2、“它的公民政治熱烈而開放,人們在鬧市高聲談論本邦事務,爭執關于戰爭、法律等話題…而在東方政治里,如此鼓勵參政要罕見得多,人民首先被要求忠君和順從。“材料中的”它“是(

)A.古代雅典B.古代埃及C.古代兩河流域D.古代印度

3、公元前4世紀,隨著亞歷山大東征,大量希臘人遷到東方,吸收當地的文化與風俗。希臘文化傳入印度與佛教結合,形成了一系列雕塑、繪畫藝術。可見,亞歷山大東征(

)A.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B.強化了等級制度C.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D.推動了海外貿易

4、史載,貝克修道院莊園法庭在1246—1249年受理案件共122件,其中涉及領主利益和司法權力的有92件,涉及佃戶之間的暴力和侵權事件的訴訟有30件。1259—1261年,阿爾里瓦莊園法庭受理案件共169件,其中涉及領主權益的為104件。這說明莊園法庭(

)A.維護了法律的公平正義B.使領主喪失司法獨立權C.是維護領主利益的工具D.調解了各莊園間的關系

5、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描述歐洲中世紀某歷史事物時認為,它必須具備五個特征(見下圖)。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特點:①防御特征②市場③自己的法院,部分自治法律④相關社團⑤享有部分的公民自治權A.封建莊園B.大學C.新興城市D.教會

6、西歐封建主在羅馬教皇的號召下組建了十字軍進行東征。十字軍不僅沒有給拜占庭以軍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國,占領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領土。這表明,十字軍東征(

)A.有助于形成獨特的拜占庭文化B.導致拜占庭帝國的財政枯竭C.是為了垂涎東方的土地和財富D.幫助拜占庭帝國的軍事行動

7、唐朝時期,日本派出十幾批遣唐使到中國學習文化、制度,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這次改革是(

)A.大化改新B.倒幕運動C.明治維新D.百日維新

8、14-16世紀,新興的資產階級相信人的力量,提倡思考問題要從人出發,而不是從神出發。主要是因為A.西歐鄉村行政事務權力發生轉移B.教會“神權至上”理論廣泛傳播C.資本主義的發展凸現了人的作用D.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得到了復興

9、我們今天的營養需要食物多樣化,而這從明末以來我們就實現了食物多樣化、那時美洲的豆類、玉米、甘薯等作物向廣大亞洲地區傳播,以其豐厚的產出和充足的營養支撐著這些地區眾多的人口,打破了傳統的糧食結構,這被稱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的出現主要是由于(

)A.工業革命的影響B.傳統農業的發展C.新航路的開辟D.生活方式的改變

10、有人說:“英國的革命實際上是議會的革命”,“革命前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是議會的國王”。這實際表明(

)A.革命前后國王的地位未發生變化,議會的地位發生了變化B.革命后議會和國王共同掌握國家大權,二者是平等的C.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沒有發生變化,都處于無權地位D.革命前后國王和議會不僅互換了地位,而且發生了質變

11、1812年,拿破侖遠征哪個國家,大敗而歸(

)A.美國B.西班牙C.俄國D.英國

12、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有很多相同點,下面歸納不正確的是A.引起戰爭的經濟原因都與英國有關B.戰爭的性質完全相同,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C.戰爭為美國經濟發展掃清了障礙D.前者以爭取國家獨立為目標,后者以維護國家統一為旗幟

13、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它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這得益于(

)A.瓦特B.哈格里夫斯C.富爾頓D.凱伊

14、19世紀的英美文壇出現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春天,誕生了一批描寫女性的文學作品,如《簡·愛》《小婦人》《南方與北方》等,在這些作品中體現出女性要經濟獨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關系等思想。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主義思想的興起B.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C.啟蒙運動的影響D.男性的社會地位下降二、綜合題

15、大國關系是國際關系史的重要研究內容。關注大國的發展,有利于把握世界歷史發展的走向。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和英國有關的兩幅圖

圖一

圖二材料二

日本國家的年代尺

材料三

和世界格局相關的圖示

圖三

圖四

(1)圖一《權利法案》的頒布對英國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圖二情形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一國家參加了哪一方?在大戰前,英國在歐洲大陸推行怎樣的外交政策,造成“自食其果”的厄運?

(2)日本是通過什么方式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結合年代尺的時間,舉出一例(史實)日本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

(3)圖三、圖四表現怎樣的世界格局?當今世界格局的趨勢是什么?

(4)結合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你如何認識大國之間的“親疏冷熱”?

16、工業革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也引起了社會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第一次工業革命示意圖

——根據劉宗緒主編《世界近代史》繪制材料二

工業革命給英國社會帶來的變化工業革命開始后,醫學和醫療衛生事業迅速發展,人口迅猛增長,特別是城市人口。伯明翰的人口從1802年的7.3萬人增加到1844年的20萬人,而謝菲爾德的人口從1801年的4.6萬人增加到1844年的11萬人。這種與工業革命并行的人口再生產的變革為城市化提供了大量的人口來源。英國的城市化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從全國范圍來看,1851年英國城市人口達到51%,超過農村人口。英國首都倫敦在工業革命后被稱為“霧都”.可見大氣污染在倫敦的嚴重程度。由于市內工廠多,加之居民家庭燒煤取暖,煤煙排放量急劇增加。在無風季節,煙塵與大霧攪合在一起,在城市上空籠罩,多得不散,形成了“烏黑的、渾黃的、絳紫的,以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