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在園飲食習慣行為現狀調查研究報告-以A幼兒園為例(定量論文)11000字】_第1頁
【小班幼兒在園飲食習慣行為現狀調查研究報告-以A幼兒園為例(定量論文)11000字】_第2頁
【小班幼兒在園飲食習慣行為現狀調查研究報告-以A幼兒園為例(定量論文)11000字】_第3頁
【小班幼兒在園飲食習慣行為現狀調查研究報告-以A幼兒園為例(定量論文)11000字】_第4頁
【小班幼兒在園飲食習慣行為現狀調查研究報告-以A幼兒園為例(定量論文)110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V小班幼兒在園飲食習慣行為現狀調研分析報告—以A幼兒園為例目錄TOC\o"1-2"\h\u207141緒論 2245801.1研究背景與意義 2183741.2概念界定 3305261.3文獻綜述 37181.4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5265372幼兒在園飲食習慣行為研究現狀 7251222.1幼兒在園進餐速度研究現狀 7308532.2幼兒在園挑食或偏食行為研究現狀 7248692.3幼兒在園進餐的專注性研究現狀 8113573幼兒飲食習慣行為存在的問題 9251123.1幼兒在園進餐的速度問題 9180953.2幼兒在園挑食或偏食問題 9255343.3幼兒在園進餐的專注性問題 10224054幼兒在園飲食習慣行為存在問題的原因 11227904.1進餐速度問題存在的原因 11176534.2進餐挑食、偏食問題存在的原因 12232994.3進餐專注性問題存在的原因 12188675幼兒不良飲食習慣行為應對策略 14286145.1進餐環境 14228035.1.2培養幼兒衛生進餐的良好習慣 14135185.2家園共育改善幼兒不良飲食習慣行為 1472085.3組織飲食健康教育活動多樣化 14292245.4用形式多樣的方式引導幼兒健康飲食 1563826結論與展望 158946.1結論 15234486.2展望 151緒論1.1研究背景與意義1.1.1研究背景飲食習慣行為是生活中必須要有的習慣之一,它是我們生活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小班幼兒而言,他們入園不久,需要養成一個好的飲食習慣。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行為是身體和心里發展的必要條件。幼兒普遍會有偏食、挑食、厭食等飲食習慣行為。而且這樣的行為將影響幼兒的成長與身體健康。很多家長寵愛幼兒,對于幼兒喜歡吃什么就給他們買什么從來沒有想過對幼兒有什么幫助;幼兒的咀嚼功能可能不一樣,所以他們可能也會根據自己的咀嚼能力來選擇食物。所以每個人選擇的食物可能也不一樣;他們有時候可能因為某一件事心情不好,所以造成了不想吃飯的心理。所以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來說,針對培養幼兒的良好飲食習慣行為問題,是要求我們必須找到不良習慣的根源之所在,我們只有樹立正確的理念才能使幼兒改正不好的飲食習慣行為,有好的飲食習慣行為,我們寶貝的身心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飲食習慣行為的質量是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根據相關研究,當幼兒出現異常行為和情緒不穩定時,這不僅與疾病有關,還與不適當的飲食習慣行為有關。如果教師與家長不注意不良飲食行為的危害,將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同時在日本曾有專家進行了研究,發現部分幼兒出現性格內向則是由體內缺乏某種營養物質所導致。所以小班孩子年齡小,塑造性高,教師和家長應當重視飲食習慣行為問題,糾正幼兒不良飲食行為,使其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行為,為幼兒未來發展夯實基礎。1.1.2研究意義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對A幼兒園小(4)班幼兒進行觀察,觀察小班幼兒在用餐過程中,其行為表現情況,并對幼兒飲食習慣行為進行描述。觀察幼兒的飲食習慣行為后,剖析幼兒不良飲食習慣行為的原因。然后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的改進措施,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讓幼兒健康成長。幼兒時期不僅是生命發展的初始階段,也是幼兒身體生長發育最關鍵的時期,還是培養飲食習慣行為的最佳時機。良好的飲食習慣行為可以為幼兒期的身體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也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基礎。我主要針對小班幼兒的飲食習慣行為,觀察小班幼兒在飲食過程中的行為特征,并客觀的對其進行描述,進一步分析造成小班幼兒不良飲食習慣行為的原因,從而提出針對性的教育引導與改進策略。每一個研究環節,都有利于豐富幼兒飲食行為的相關研究。提出了適用于小班幼兒的良好飲食行為養成策略,對幼兒現實生活中飲食行為相關問題的處理,對于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都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1.2概念界定1.2.1幼兒進餐查閱文獻,《辭海》中對“進餐”的釋義為:用餐、吃飯。《新華字典》中對“進餐”的釋義為:吃飯。本研究中的“進餐”是指吃飯、用餐這一具體行為。1.2.2幼兒飲食習慣行為翻閱《辭海》、《新華字典》等有關書籍,并未找到關于“飲食行為”的解釋。只有在相關文獻資料中,找到了對“飲食行為”的解釋:馬冠生(2020)認為:飲食行為是被飲食與健康等思想影響的人們的進食行為。它包含選購食物,哪種食物與頻率,進食的時間、地點,怎么進食與誰共同進食等。本研究中的“飲食行為”指:小班幼兒從開始進食到進食結束的全過程。這個過程包含食物選取、怎么吃、吃的快慢、進食量等進食活動。1.2.3幼兒不良飲食習慣行為查閱《辭海》、《新華字典》等工具,對“不良”的釋義皆為;“不好、不正常的。”因此,結合飲食行為的定義,本研究將不良飲食行為定義為:小班幼兒在進餐活動開始到進餐活動結束這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不好、不正常的包括食物選擇、如何吃、在哪吃、吃多少、進食速度等所有的攝食活動。1.3文獻綜述研究者在一些網站搜索“進餐習慣”、“幼兒飲食”、“咀嚼功能”等,并在有關外文數據庫進行檢索。從國內各種研究內容來觀察,我們國家不僅借鑒國外的一些研究,而且還根據根據幼兒的不同個體之間的發展和教育方式方法方面做了許許多多的研究,而在幼兒咀嚼功能方面,所涉及到的研究較少。1.3.1國外研究現狀許多國外學者對幼兒的飲食行為現狀進行了不同的研究,如Skinner、Aisha等人,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得出了幼兒大多偏食、多零食的結論。Beighton等的研究表明:幼兒喝過多碳酸飲料降增大患齲齒的概率;Holbrook等對15個月至5歲的43名幼兒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幼兒吃太多含糖量高的零食患齲齒的風險大;Gibson、Williams的研究顯示,幼兒患齲齒和吃糖果多相關,每日刷牙不足2次的幼兒將增大患齲齒概率;DianeTomlinson、HeatherWilkinsoner等指出,挑食對幼兒在學校的行為表現與個人認知發展有影響。阿茨育空·米諾霍拉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對影響幼兒飲食行為的相關因素進行了深化研究,他認為幼兒對某些食物的偏好會極大地影響他們的飲食行為。另外,StoryM與Neumark-SztainerD認為,幼兒個體、社會背景及其他環境因素,也會對幼兒飲食行為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且以收視行為這一因素的影響最為顯著。國外學者從幼兒飲食行為教育的角度進行了相關研究,其中,弗萊奇認為,幼兒園應該規范幼兒的進餐時間,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進餐,促使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拜若倫認為,家長或教師在規范幼兒飲食行為的基礎上,應該讓幼兒對喜歡的食物有自主選擇權。艾文斯認為,在培養幼兒良好飲食習慣時,自然后果法可以進行指導教育。1.3.2國內研究現狀當前,我國有關幼兒飲食習慣的研究比較多。孫吉研究表明,進食時長在20-30分鐘的幼兒占73.6%。魏梅等(2008)的調查指出,1/3的幼兒吃飯太快。徐浙寧等研究表明,83.7%的幼兒有偏食行為,49.3%的幼兒愛吃零食。周立清研究顯示,幼兒進食時看動畫片比例很大。徐浙寧等提出了幼兒最顯著的三個不良飲食習慣:邊吃邊玩、邊走邊吃、飯量小。依照研究人員的有關文獻,重點有幼兒的進餐速度、進餐的規律性、挑食或偏食行為、進餐是否專心的問題。(1)進餐速度問題通過研究數據可以得到,絕大部分幼兒能夠在半個小時內吃完飯。然而,一些幼兒存在飲食太快或太慢的情況,而且這樣的占比在漸漸升高。黃土云的調查結果表明,關于幼兒在家每一次進餐所需時間的統計,大于半個小時的占比31.6%,在15分鐘至30分鐘區間內占比61.3%,小于15分鐘占比7.1%;孫吉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到孩子在家的情況,且對學前兒童進行了訪談,結果表明,幼兒進餐所需時間在20分鐘至30分鐘這一區間的比例為68.6%;在袁麗娟、魏梅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有三分之一的幼兒存在飲食特別快的行為習慣。(2)進餐的規律性國內關于進餐的規律性的研究也有很多。孫吉研究表明,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進食的占比是73.6%;剩余26.4%的幼兒進食不規律,吃飯非常慢。我通過日常的觀察和調查看到,大多數幼兒可以在限定的時間內進食,僅有極少數幼兒超出規定進食時間。(3)挑食或偏食行為挑食行為和偏食的問題在幼兒飲食習慣行為中越來越明顯。有學者認為,大多數兒童均出現過挑食的情況,這嚴重影響正常的營養吸收。高保盛等(2013)在對鞍山市幼兒的調查中發現,79.96%的幼兒有挑食行為,87.1%的幼兒有偏食行為。(4)進餐的專注性進餐的專注性。在周立清、黃土云的調查中均顯示,在飲食期間看電視的兒童占多數;徐浙寧、顧秀娟等(2008)指出,當前幼兒最明顯的三個不良進食行為:邊吃邊玩占比58.6%、一邊走一邊吃是31.4%和飯量小占比21.5%。此外,敖春美(2010)借助調查問卷研究表明,“邊吃邊玩”與“邊吃邊看電視”占比分別為28.8%、20.6%。1.4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1.4.1研究對象本研究以A幼兒園小(4)班幼兒作為具體研究對象,該班共計23名幼兒,其中男幼12名,女幼11名,因涉及個人隱私,文中的幼兒姓名均為化名。此次調查主要針對小班幼兒在園期間的進餐情況、行為表現,和小班幼兒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幼兒在家中進餐的表現。1.4.2研究方法文章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參考文獻、問卷調查、觀察法等。詳細做法是:主要是文獻檢索,運用查找資料、整理資料、編寫資料等完成論文的撰寫;嚴格圍繞論文主題,設計調查問卷,在小班幼兒中進行在園飲食習慣行為觀察記錄,了解到存在的一些現狀和問題;為了深入了解小班幼兒在園飲食習慣行為,并且與小班幼兒共進午餐,在吃飯過程中觀察記錄小班幼兒飲食現狀,針對問題解決問題。通過以上幾種研究方法,完成本文的寫作,力求通過參考借鑒專家學者們的資料和自己淺薄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可以適用于實際生活中,以此來改善幼兒在園飲食習慣行為。(1)文獻法在收集整理相關資料時,發現目前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去解釋關于飲食行為習慣的形成,這在學術界也是較為顯著的問題。往常都是根據飲食行為涉及到的一些基本行為對其進行判斷說明,因此如果要想深入了解進餐行為產生、偏好等多種因素更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一般來說,人們的進餐行為,是因人的主觀意識和所在客觀條件同時作用而做出的具體行為表現,這是一種外部活動。通過校內圖書館和相關網絡平臺查閱收集關于幼兒飲食行為方面的資料,例如《辭海》、《新華字典》等參考文獻和工具來進行研究,為開拓新思路,開辟新方向,主要從幼兒飲食習慣行為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及針對當今社會的飲食習慣行為發展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2)問卷調查法以A幼兒園小4班幼兒為研究對象,根據調查顯示,23個調查對象中,男幼12人,女幼11人。在學園內開展關于《小班幼兒在家飲食習慣調查問卷》的調查,更為深入的了解孩子們在家里的日常進餐模式,然后對其行為習慣進行有效的研究總結。此次調查采取問卷星的方式開展問卷調查,根據所的調查結果提取主要的問題。問卷調查的對象分別是幼兒教師以及幼兒家長,發放問卷份數25份,收上來的問卷20份,有效問卷為18份,目的是了解A幼兒園小(4)班幼兒家庭成員的組成、幼兒進餐時的速度問題、幼兒進餐時專注性程度、幼兒偏食挑食的情況等。調查結束后對該問卷結果做出針對性分析。(3)觀察法觀察目標是A幼兒園小(4)班的23名小班幼兒。男幼12人,女幼11人,年齡區間3-5歲,觀察時長兩個月。重點觀察幼兒在園日常進食狀況,并進行登記,降低記錄偏差的風險。在觀察前期,需要先與幼兒熟悉一段時間,初步了解之后再進行后面的任務,此外若需要進行拍攝,須將攝錄設備放置于隱藏的位置,以避免在幼兒看到之后產生緊張或不適的情況,錄入后對視頻樣本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整合與分析,參考已形成的方法,再提出相應的建議,形成改進的初步方案。2幼兒在園飲食習慣行為研究現狀目前A幼兒園小(4)班的幼兒也有不好的飲食習慣行為。經過對他們飲食習慣行為的了解,我根據他們的飲食習慣行為特點,引導他們改正不良的飲食習慣行為,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行為。我重點由幼兒進食速度、挑食或偏食行為、進食專注性問題幾個方面來對我的論文進行闡述。2.1幼兒在園進餐速度研究現狀良好的飲食習慣行為對確保攝入與吸收有直接的影響。進食快慢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影響。這不僅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十分關鍵,而且對提高幼兒素質具有重大意義。《衛生保育工作常規》提到,進食太快:進食時間小于20分鐘;進食太慢:進食大于30分鐘;進食適中:進食時間介于20與30分鐘。通過觀察法的方式,發現班上許多幼兒存在著進餐速度過慢和進餐速度過快的情況,幼兒進食時間不同。詳細同表1所示:表1A幼兒園小(4)班幼兒在園進餐速度基本情況進餐時間人數百分比(%)20分鐘以下835%20-30分鐘730%30分鐘以上835%根據表1數據可知,A幼兒園小(4)班在20分鐘以下的幼兒有8人,約占總人數35%,在20-30分鐘的幼兒有7人,約占總人數30%,在30分鐘以上的幼兒有8人,約占總人數35%。通過表一數據得出結論小班幼兒在園進餐速度存在著過快和過慢的現象。2.2幼兒在園挑食或偏食行為研究現狀在幼兒園為期四個月的觀察來看,幼兒挑食或偏食的行為較為嚴重。一些幼兒很反感蔬菜;有些不喜歡吃肉類及有異味的食物。之所以不喜歡吃這樣的食物,有兩個方面的原由。第一,幼兒比較反感做好的食物外觀或食物味道,或食材并未處理好。因為幼兒個體存在不同,所以食用的方式也會存在不同。第二,幼兒在家有挑食的行為。在幼兒的飲食習慣行為中,影響幼兒不好的飲食習慣行為主要是因為幼兒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挑食或者偏食。不同幼兒之間同時也存在著差異,我通過對A幼兒園小(4)班幼兒的觀察以及對家長的調查發現班上大部分幼兒存在著挑食或偏食的現象,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表2A幼兒園小(4)班幼兒在園偏食肉類和蔬菜對比圖食物種類人數百分比(%)肉類1566%蔬菜834%表3A幼兒園小(4)班幼兒在園偏食米飯和面食對比圖食物種類人數百分比(%)米飯1461%面食939%通過表2可以看出A幼兒園小(4)班喜歡吃肉類的人數有15人,占比是65%,有8人愛吃蔬菜,占比是34%。通過表3可以看出A幼兒園喜歡吃米飯的人數有14人,占比是61%,有9人愛吃面食,占比是39%。通過表3和表4的對比圖可以看出A幼兒園小(4)班幼兒存在著嚴重的挑食、偏食行為。2.3幼兒在園進餐的專注性研究現狀幼兒進餐能否專注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對于小班幼兒,其當前主要是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慢慢發展。他們的專注性無法像成人那樣會主動去專注于某一事物,所以在進餐習慣行為中,不管是什么時候,他們的專注性都是不夠集中的。A幼兒園小(4)班上有些幼兒吃飯會出現拖拉磨蹭的情況比如被其它東西所吸引、和他人講話、告狀等,通過在幼兒園進行觀察幼兒飲食習慣行為發現大部分幼兒在進餐時專注力不夠,具體情況如下:表4A幼兒園小(4)班幼兒在園進餐專注性基本情況幼兒進餐專注性特征人數百分比(%)能夠專注1043%偶爾不專注730%偶爾專注522%總是不專注15%通過表4可以看出A幼兒園小(4)班在園進餐時能夠專注的人數有10人,占總人數的43%,偶爾不專注的人數有7人,占總人數的30%,偶爾專注得人數有5人,占總人數的22%,總是不專注的有1人,占總人數得5%。通過表4可以看出A幼兒園小(4)班幼兒在園存在進餐的專注性不夠,需要加強幼兒的專注力。3幼兒飲食習慣行為存在的問題經過觀察和問卷調查的方法找出小班幼兒飲食習慣存在的問題。對于所發現的問題,由下述多個層面展開成因分析:3.1幼兒在園進餐的速度問題首先是幼兒進餐速度過慢。以班上的想想小朋友為例,她每一次吃飯都是最后一名,剛開始我們覺得她很小,所以才會吃飯很慢,但是隨著一兩個月過去了,我們發現他依然還是最后一名,最后和老師商量,因為要涉及到餐后散步才能進行入睡,如果老師不把盤子收走,她就可以吃到小朋友入睡為止,所以我們就給她喂了飯,當我們喂了第一口,過了一會才喂第二口,她說她嘴里還有飯,所以不吃,但是我已經看到旁邊的小朋友吃了幾口了。同時經過我的觀察,由于咀嚼功能的原因,她吃飯時也會導致了她注意力特別分散。根據該幼兒平時的飲食習慣行為以及對該幼兒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得出該幼兒咀嚼功能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吃飯時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導致了她吃飯時的速度很慢。最后是進餐速度過快,以班上程程小朋友為例,從開學到現在一直是班上吃飯吃得最快的一個小朋友,他每次都是第一名,經過觀察發現他在吃飯時注意力很集中,從來不挑食,每次都把盤子吃得干干凈凈,桌面上也沒有垃圾。加上每次在老師獎勵機智的激勵下,我們老師認為這是長時間養成的飲食習慣行為,導致了該幼兒飲食過快。通過觀察研究幼兒在園飲食習慣行為現狀,類似于班上想想小朋友進餐速度過慢的情況占有一定的比例;類似于班上程程小朋友進餐速度過快的情況同時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結果表明幼兒進餐速度存在著過快和過慢的現象。3.2幼兒在園挑食或偏食問題A幼兒園小(4)班上幼兒幼兒存在著挑食、偏食的現象,以班上的昊昊小朋友為例,當他面對肉肉和蔬菜時,從來不吃蔬菜,只吃肉肉,比如說有豬蹄的情況下,他能吃一大碗豬蹄而且把豬蹄啃得一干二凈,他是一個不喜歡跳舞唱歌之類的活動,當老師在排練節目時,他總是一動不動站在位置跟前,但是當老師利用激勵法:如果你表現得好的情況下,老師就會多給你肉肉吃,他立馬表便跳起舞來。當幼兒園的飯是面條是他吃兩口他就不吃了,但是當吃米飯時他能盛兩次米飯。從幼兒園為期四個月的觀察來看,以及對幼兒家長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到幼兒吃飯挑食或偏食的行為比較嚴重。一部分幼兒不喜歡吃蔬菜,有些不喜歡吃肉類及有異味的食物。之所以不喜歡吃這樣的食物,有兩個方面的原由。第一,幼兒比較反感做好的食物外觀或食物味道,或食材并未處理好。因為幼兒個體存在不同,所以食用的方式也會存在不同。第二,幼兒在家就存在著偏食、挑食的行為。通過觀察幼兒在園飲食習慣行為現狀和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得出,類似于班上昊昊小朋友的這種飲食習慣行為在幼兒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研究表明大部分幼兒存在挑食、偏食的現象。3.3幼兒在園進餐的專注性問題通過觀察;班上的露露小朋友,她進餐的時候總是喜歡觸摸自己頭上帶的發飾,會玩自己的小手,會擺弄餐具,就這樣吃一口,玩一口。此時,就需要教師在一旁持續的提示與引導。在進食時,明明坐在椅子上來回動,坐姿也七扭八歪。甚至還會和別的小朋友講話,這時,教師也要不斷提示,才能引導他繼續大口吃飯。表明了露露小朋友在進餐時的專注性不夠。因此,不論在家還是幼兒園,有這些問題的幼兒,都需要培養他們的專注性。幼兒進餐能否專注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專注”還被稱作專心。在必要時間內,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充分指向并集中于當時應當指向和集中的目標上的注意狀態。在此狀態下,人的意識比較集中,專注于應當關注的目標上。同時,對身邊其余事物熟視無睹、漠不關心,此時的抗干擾性很強。對于小班幼兒,其當前主要是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慢慢發展。他們的專注性無法像成人那樣會主動去專注于某一事物,所以在進餐習慣行為中,不管是什么時候,他們的專注性都是不夠集中的。對于A幼兒園小(4)班而言他們也是一樣的。對于幼兒的專注性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不管是在進餐過程中還是在其它方面幼兒的注意力都比較分散,通過觀察分析得出:類似于班上露露小朋友進餐時專注性不夠的情況在幼兒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幼兒在進餐時專注性存在問題,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加強鍛煉幼兒的專注性。4幼兒在園飲食習慣行為存在問題的原因4.1進餐速度問題存在的原因4.1.1幼兒園中教師的原因教師并未養成幼兒吃飽吃好的良好飲食習慣行為。通常苦口婆心地示意幼兒別說話、快吃飯、不要將飯掉到桌面,提醒幼兒要細嚼慢咽等。一開始歡快的進餐氛圍,頓時使幼兒緊張。在吃飯時,幼兒還要牢記一些規則,必定引起高昂的興趣弱化、注意力不集中、消化腺分泌減弱,食欲下降。情緒消極就會作用于消化腺,導致食欲不高,對食物產生不滿的情緒。督促幼兒及持續提示規則會讓幼兒的神經緊繃,引起食欲不佳。甚至使幼兒有排斥情緒、驚恐,引發食欲不佳,最終出現厭食。實際上,在進食時,教師只需提醒幼兒不浪費糧食等問題,不用提太多要求。因為幼兒要有一個愉快的吃飯環境。通過在幼兒園觀察了解,發現大部分幼兒教師在幼兒進餐時反復催促幼兒,要么在幼兒進餐時采取獎勵機制的方式,這樣的方式讓那些想要獎勵的小朋友想爭當第一名就快速的進行用餐,以前面提到的進餐速度過快的程程小朋友為例,他每次吃完飯就會和老師說,他是班上吃飯速度最快的小朋友,并且吃得干干凈凈,老師就問他說這個話的目的,他就說他想獎勵,我也才知道了他每次都是第一名的原因。所以在幼兒園中老師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4.1.2幼兒園中的進餐環境幼兒園的進食環境也能影響幼兒的食欲。假如進餐的環境比較吵鬧,必定會影響幼兒的心情,進而導致食欲不佳。還有我在實習的班級發現,在幼兒吃飯時,教師總是不經意間說話。看看其他班,他們吃的很快,吃的干凈,你們吃快些。我認為每個人都不愿意自己被拿來對比。當教師說完之后,很多幼兒心情更差,心里很失落,心里會產生矛盾。自然的,就更不愿意好好吃飯了。在幼兒園,存在很多類似的情形。但是,很多教師覺得這是對幼兒的激勵,并未意識到幼兒情緒的失落。以前面提到速度過慢的想想小朋友,他不僅咀嚼功能沒有得到很好地發展,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她在進餐時前面她和其他小朋友沒有太大的差別,當她看到其他小朋友已經進餐完畢時,因為身邊已經沒有其他幼兒進餐,就沒有了可比性,她反而變得更慢了,如果老師不收盤子她能一直吃到其他幼兒散步回來,然后入睡她才會和老師說她吃飽了。一個好的進餐環境對幼兒進餐速度起著同樣也起著關鍵性作用。4.2進餐挑食、偏食問題存在的原因4.2.1幼兒園教師的指導不當當前,幼兒園的一些教師并不是幼兒教育專業畢業,培訓機會少。所以,缺乏系統的教育知識,致使教學用語不規范。經過在幼兒園觀察看到:在幼兒進餐時,教師指導語存在許多不足。幼兒在進食時,保育員為了提早收拾碗筷,在幼兒進食是說話不當。當幼兒遇到不喜歡吃的食物時,保育員并沒有用正確的方式指導幼兒,告知幼兒不能挑食,但是當幼兒只喜歡吃一種菜時,保育員就使勁的給他加菜,就拿之前提到的昊昊小朋友為例,他每次只吃肉不吃蔬菜,就因為這樣每次保育員給他吃了很多的肉,只要菜里面有肉都會給他盛,如果是肉包子或肉餃子,還專門把肉餡專門挑出來盛到昊昊下朋友的碗里,并且表明只要該幼兒愛吃肉就會給他吃,有時候老師阻止并沒有什么用,這就導致了該幼兒挑食、偏食行為特別嚴重。要么就是幼兒剛拿到飯菜,教師一直催幼兒快點吃。幼兒為了不被批評吃飯狼吞虎咽,對消化及好的飲食習慣的養成不利。部分幼兒吃的比較慢,就想讓教師喂飯,不利于養成好習慣。同時,幼兒吃飯太緊張,把進餐當做任務,導致饑飽不均。如此以來,或許讓幼兒對進餐產生抵觸,發生厭食。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幼兒只會選擇自己喜歡吃的食物,長時間下去幼兒的挑食、偏食現象特別嚴重。4.2.2家長教導方式不當對幼兒而言,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會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因此,這也提醒我們應當注重家庭教育。通過對幼兒家長的調查了解,對獨生子女而言,由于自己是唯一的孩子,因此不論是父母或其他長輩均會偏愛有加。因為一些家長對于孩子的過渡寵溺,即使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也盡量滿足,特別是飲食方面,一味的嬌慣由著兒童的性格來,喜歡吃的猛吃,不喜歡的一口不碰。久而久之,幼兒的營養不均衡,影響正常生長發育。在幼兒園中,這樣的幼兒也會挑食偏食,也容易出現厭食的情況。也有一些家庭是和祖輩生活在一塊。因為祖輩的教育觀念過時,且存在隔輩親,因此過于寵愛幼兒。最終導致孩子養成驕縱的性格,怎么高興怎么來。甚至不滿意今天的飯菜,用不吃飯脅迫家人。久而久之,孩子的進餐習慣可想而知了。4.3進餐專注性問題存在的原因幼兒在園時的進餐環境與家里的進餐環境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幼兒園班上的小朋友比較多,相處時間久了之后,幼兒交流的對象不斷增多,話題也不斷增加,導致幼兒與幼兒之間交流的頻率也在不斷增加,所以幼兒在幼兒園進餐的過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喜歡與其他小朋友交流。以之前提到的露露小朋友為例,她在進餐時喜歡與其他小朋友進行交流,導致了她注意力容易分散,同時通過對家長的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幼兒在進餐時專注力不夠。《3-6歲兒童發展指南》中指出,3-6歲兒童的注意力主要是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慢慢發展。小班幼兒主要是無意注意。他們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要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培養集中注意力的精神。5幼兒不良飲食習慣行為應對策略不同個體的特征是存在差異的,這是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利用創造環境、教育教學以及家長的配合的方式,通過家園合作來改正幼兒的不正確行為習慣,輔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而保證幼兒健康成長。5.1進餐環境5.1.1營造良好的進餐環境幼兒園要給幼兒創造一個輕松的吃飯氛圍。同時,要有一個喜悅的進食心情,可以促進幼兒消化腺的分泌,提高食欲。而且,感受集體生活的樂趣,有利于幼兒適應社會。在幼兒園中,盡量為幼兒提供一個進食餐廳。幼兒對新鮮事物很有興趣,各種顏色與愉悅的歌聲能使他們處于放松的狀態,更好接收新事物。所以,餐廳要選用紅黃橘紅色,讓孩子倍感歡樂,有助于提高進食效率。而且,在進餐時播放歡快的音樂,使幼兒放松的進食。5.1.2培養幼兒衛生進餐的良好習慣幼兒的成長是和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幼兒要通過與環境的積極配合,主動地吸取有益于身心健康發展的精神食糧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此外,教室裝飾也可以提高孩子學習主動性。這對幼兒認知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