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次不徹底的觀點轉變福山觀點的轉變太極拳是誰創造的?這是中國武術史上的一大懸案。上世紀三十年月初,唐豪投槍,說:太極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九世陳王廷制造的。從今,一場太極拳源流之爭,在武術界掀起。1959年,唐豪歿,顧留馨繼之,1964年顧留馨以唐豪、顧留馨的名義編寫出版了《太極拳討論》一書,確定太極拳為陳王廷所制造,并批判張三豐制造太極拳為“仙、佛附會”之封建迷信。此后,《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卷、《中國武術大辭典》、《中國武術拳械錄》、《中國武術名人辭典》、體育院校教科書《中國武術史》(1994年版),都以唐、顧之說為定論。同時,這些書籍的觀點得到了有關主管者的支持,讓“陳王廷制造太極拳”之說成為定論。然而,在民間,很多武術家、武術理論家、武術史家和廣闊的太極拳愛好者,包括港、臺和海外的專家、學者、教授,對此提出否定看法,紛紛著文批駁唐、顧之說。這是一場二十世紀中國武術史上全球范圍內的大辯論,民間的很多著述,以詳實的史料為基礎,從歷史,太極拳理、拳藝、古拳械譜資料(含陳家溝陳氏拳械譜舊抄本)等各個方面考證,證明太極拳非出自陳家溝,不是陳王廷創造的。在確鑿的證據面前,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武術討論院編纂《中國武術史》(1997年版)修改了他們過去堅持的陳王廷制造太極拳的觀點。他們把“陳王廷制造太極拳”改為“制造陳氏拳械”,將“太極拳”三個字改成為“拳械”,由于他們在《陳氏家譜》和《陳氏家乘?長短句》中實在找不到太極拳三個字。但是,我們指出,《中國武術史》的修改是特別不徹底的,他們為陳氏創拳說留下了再次確定的空間??纯础吨袊湫g史》,有關太極拳源流部分?不徹底在哪里?
一、以前堅持“陳王廷制造太極拳”的記載
現在我們把國家體委武術討論院過去編纂的幾部大部頭著作有關太極拳的條目,錄之如下:
1、《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卷“太極拳”條釋:“①太極拳創始于清朝初年;②太極拳最早傳習于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姓家族中,陳式太極拳的創編人是卓有創見的武術家陳王廷……⑥陳式太極拳是古老的拳種,其他流派的(如楊式、吳式、孫式)都是在陳式太極拳基礎上進展起來的?!?/p>
2、《中國武術拳械錄》(中國武術協會審定,1993年出版)中《太極拳?源流》篇:“據中國武術史學家唐豪等考證,太極拳最早傳習于河南省溫縣陳家溝陳姓家族中,創編人是陳王廷。陳文武兼備,諳熟黃老之學,他在練武實踐中結合古代導引吐納術和古典哲學《易經》的陰陽學說及中醫經絡學說理論,綜合汲取了明代各家拳法,博采眾家之長,特殊是戚繼光的三十二式長拳,創編了太極拳、器械及對練套路。后人以陳姓冠以此拳,稱陳式太極拳。”
3、《中國武術大辭典》(1990年出版)“太極拳”條:“關于此拳的起源,大致有五種說法:①唐代許宣平、李道子所傳。②元末明初武當山道士張三豐所創。③明初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卜所創。④清乾隆年間王宗岳所創。⑤據唐豪考證,太極拳為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陳王廷所創。多數拳家亦以現傳各式太極拳均源出陳式太極拳,而持陳王廷創拳說?!?/p>
“陳式太極拳”條:“太極拳流派之一。有陳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陳王廷所創?!?/p>
“陳王廷”條:“字奏廷,溫縣人?!杂琢曃木毼?,承襲祖傳武技。后考為文、武庠生。文武兼優,在山東成名手,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任溫縣鄉兵守備。曾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經顛險,受過賞賜。明亡后,隱居家鄉,陶情于魚水,盤桓于山川;忙時耕田,閑時‘造拳’……陳王廷所造拳法,即今陳式太極拳的雛形。此拳是以陳氏祖籍山西洪洞舊傳的拳藝與陰陽開合之理為基礎,汲取和借鑒戚繼光《拳經三十二勢》,結合《黃庭經》中的導引、吐納方法創編而成。此外,陳王廷始傳的‘雙人推手’和‘雙人粘槍術’,不用戴防護衣帽,就可練習徒手搏擊和持槍戳革的技巧,也是一個制造性的貢獻。遺有《拳經總歌》、《拳勢總歌》等拳技論著和遺詞一首。”
4、《中國武術人名辭典》(1994年出版)“陳王廷”條:“亦陳王庭,字奏廷(庭)。河南溫縣人。陳氏第九世孫?!砟觌[居,以‘忙時耕田,閑時造拳’。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博采眾長,依據《易經》陰陽之理,結合中醫經絡學說及導引吐納之術,汲取和借鑒《拳經三十二勢》,制造了太極拳械,成為當今陳式太極拳的雛形。其中太極拳五路、炮拳一路、長拳108勢及刀、槍、劍、棍、锏、鉤、梢、桿等太極十八般兵器,尤其是‘雙人推手’和‘雙人粘槍’,具有獨特風格,并創太極拳理論?!?/p>
二、一九九七年九月出版的國家體委武術討論院編纂《中國武術史》關于太極拳源流的轉變狀況
1、第250頁:“《王征南墓志銘》最早提出了張三豐創內家拳的說法。其文云:內家拳‘盎起于宋之張三豐。三豐為武當丹士,徽宗詔之,道梗不得進,夜夢元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余’。后來《寧波府志》又重敘張三豐創內家拳說:‘張松溪,鄞人,善搏,師孫十三老。其法言起于宋之張三豐’,……《明史?方伎傳》等也提到過張三豐,但說他是明時遼東人,沒有提到他會武術?!瓘埲S是明代道教重要人物,一些道教典籍提到他‘善劍’,但語焉不詳。故張三豐與內家拳之淵源問題,尚待進一步的討論考證。”
這與唐豪、顧留馨的說法相比較,有了下述幾點重要的轉變:
第一點,唐、顧把張三豐與“陳王廷制造太極拳”連起來批判,而《中國武術史》在這里沒有提及陳王廷。
其次點,唐、顧批判張三豐制造太極拳,說是統治階級士大夫和御用文人假托‘仙’、‘佛’、‘圣賢’等所制造,使張三豐神化起來,以達到麻醉人民意志和鞏固封建統治的目的。把學術爭論扣上政治帽子。《中國武術史》沒有把學術爭論拉扯上政治問題。
第三點,唐、顧完全否定張三豐。《中國武術史》認為“尚待進一步的討論考證”。
2、第295頁:“咸同年間,楊祿禪設教北京,傳授太極拳技,講授太極拳理。楊氏技法,得自河南溫縣陳家溝十四世陳長興。據唐豪、顧留馨考證,陳氏拳械自明末、清初陳家溝九世陳王廷。陳氏拳械,歷代傳承,不乏名手。但陳氏后裔從何時起采納‘太極拳’名稱,待考。”
這段文字與前面的“陳王廷制造了太極拳械”(《中國武術名人辭典》)、“太極拳……創編人是陳王廷”(見《中國武術拳械錄》)相比較,明顯地把陳王廷制造“太極拳”改為“陳氏拳械”,取消了“太極拳”三字,并指出“從何時起采納‘太極拳’名稱,待考”。這是中國武術協會武術討論院對太極拳源流觀點的首次修改。我們歡迎這一進步。但是,應當指出,這一修改雖然是樂觀的,然而卻是很不徹底的,它仍舊沒有完全敬重歷史。
三、轉變不徹底的表現
《中國武術史》第318-319頁:“關于太極拳起源,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據武術史家唐豪等考證,現傳各式太極拳,均源自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族人傳習的拳法。陳氏拳技始自陳王廷。陳王廷所編拳套七路,另有特地練習周身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靈敏性的雙人推手和雙人粘槍方法。”
這段文字,前后模糊其辭,轉彎抹角影射“太極拳械”,不敬重歷史和以唐顧為史非常嚴峻。文中說:“現傳各式太極拳均源自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族人傳習的拳法”。文中沒有說明,陳氏族人傳習的拳法是什么拳?此模糊之一。陳氏族人實際傳習的是“炮捶”。
又說:“陳氏拳技始自陳王廷”。此處“陳氏拳技”又沒說是什么拳技。此模糊之二。
又說:“這些拳械在陳家溝五傳至十四世陳長興”,又沒有說“這些拳械”是否是“太極械”?此模糊之三。
不敬重史實并以唐顧為史就更嚴峻:
1、文中說:“現傳各式太極拳,均源自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族人傳習的拳法”。這不符合史實,應當說,太極拳是何時傳入陳家溝的?陳氏拳技也不是陳王廷創始的,是從外面傳人的,主要是明戚繼光的《拳經》,這有陳家溝《拳經總歌》為證。
2、文中說“據武術史家唐豪等考證”。唐豪原來是個悄悄無聞的人,早年學點六合拳,后去日本學點東洋刺槍術。他的發跡,不是由于討論中國武術史,而是“考證”太極拳源流,首先投槍,提出“陳王廷制造太極拳說”,批判張三豐是“附會神仙”。這是他的資本。隨著“陳王廷制造太極拳說”的破滅,唐豪、顧留馨的學術市場也就宣告終結。幾乎近一個世紀,中國武術史被唐顧二人攪得非?;靵y,這能說是“武術史家”嗎?他們在太極拳源流問題上,顛倒黑白,信口胡謅,能說唐’顧的話就是歷史嗎?!《中國武術史》說,陳王廷編了“拳套七路”、“雙人推手”和“雙人粘槍”。這種說法來自唐豪、顧留馨信口開河的胡謅。
所謂“拳套七路”,顧留馨在《太極拳討論》(1992年2版)第4頁寫道:“據《陳氏拳械譜》,陳王廷所造拳套,有太極拳(一名十三勢)五路、長拳一百八勢一路(勢名沒有重復)、炮捶一路?!?/p>
為了核實,我們找到徐震編著的《太極拳考信錄》,附有陳家溝陳氏兩儀堂和文修堂《陳氏拳械譜》舊抄本的全部內容。我們想,顧留馨所能見到的“陳氏拳械譜”,也就是這些東西。
兩個舊抄本含五套拳(捶)。這就是顧稱之為“太極拳五路”。我們指出,兩個抄本的五套,兩儀堂本稱“拳”,文修堂本稱“捶”,都沒有“太極拳”的稱謂,同時也沒有署名,“陳王廷”三字兩本都沒有消失過。所以,唐顧說“陳王廷造太極拳五路”純屬主觀臆斷。陳溝舊抄本二套稱“炮捶”,也不稱“太極拳”。兩儀堂本有“太極拳”,注“一名頭套拳,一名十三勢,即十三折,亦即十三褶也”,也沒有署名。值得留意的是,四套標題為“四套此名紅拳”(文修堂本)及“小四套亦名紅拳”(兩儀堂本),拳譜歌訣最終兩句:“要知此拳出何處?名為太祖下南唐。”這二套拳都是少林拳而非太極拳。
3、“雙人推手”和“雙人粘槍”,兩儀堂本中僅有“打手歌”四句,無標題,無署名;文修堂本有“四槍對扎法”和“八槍對扎法”,也無署名。已查明,此槍皆為清乾隆年間傳入陳家溝的“桓侯槍”,“四槍”乃“八槍”的一部分。“雙人推手”、“雙人粘槍”純屬顧留馨臆斷。
4、《拳經總歌》皆抄自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兩個抄本都無署名。其內容有“迎風接步紅炮捶”之句,明確是紅拳和炮捶,皆屬少林。
5、《拳勢總歌》,文修堂本有“一百單八勢”之標題,兩儀堂本沒有此標題,兩個抄本都無署名。文中有“探馬拳太祖留傳”,顯系“太祖拳”。標題也無“太極長拳”字樣。
由上,國家體委武術討論院編纂《中國武術史》,對太極拳源流問題,轉變了“陳王廷制造太極拳”的立場,這是值得歡迎的。但是,應當指出,這一轉變是模棱兩可的,隨時都可以倒退回去。他們確定“陳氏拳械”是陳王廷制造的,又說“從何時起采納‘太極拳’名稱尚待考”。這里既沒說“陳氏拳械”不是太極拳械,也沒說太極拳不是從“陳王廷”開頭采納的。所以,修改是不自覺的,是迫于近年來海內外民間的太極拳專家、學者、傳人發表大量批駁“陳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離職后的財務結算協議
- 《中華韻味青花瓷紋樣》課件
- 施工監測設備勞務合同
- 舞蟹環境規劃合同
- 冬天真石漆施工方案
- 鐵路信號與通信設備接發列車工作84課件
- 《GB 1788-19792號噴氣燃料》(2025版)深度解析
- 二手設備租賃合同匯編
- 甲乙丙三方股權轉讓合同
- 文獻購銷合同
- 教師課題研究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策略
- 【滬教】期中模擬卷02【U1~U4】
- DB34-4239-2022 醫院保潔服務規范
- 2025年北師大版數學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2025年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徐礦集團校園招聘70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資產管理崗管理制度內容
- 鐵路貨物運價規則
- 《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課件
- 2024年江蘇省常州市中考英語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國微風發電行業十三五規劃及投融資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