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年高考語文課內(nèi)文言文挖空、知識梳理與過關(guān)訓(xùn)練專題20兼愛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句式),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察亂何自起(句式)?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句式),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句式),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天下之為盜賊()者亦然()。盜愛其室(),不愛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巳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有()亡。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句式)?!敬鸢浮渴ト耍ǚ饨〞r代對君主的尊稱)以(把)治天下為(作為)事者也(判斷句),必知亂之所自起(產(chǎn)生的地方),焉(于是、才)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治理)。譬(比)之如醫(yī)之攻(醫(yī)治)人之疾者然(一樣),必知疾之所自起,焉(于是)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不)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于是)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考察)亂之所自起。當(通“嘗”,嘗試)察亂何自起(賓語前置)?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孝敬)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賓語前置),不愛父,故虧(使動,使……虧損)父而自利(使動,使……受益);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即使)父之不慈(形作動,慈愛)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天下之為盜賊(偷竊和劫奪財物的人)者亦然(這樣)。盜愛其室(家),不愛異室,故竊異室以利(使動,使……受益)其室;賊愛其身(自己),不愛人,故賊(名作動,劫奪財物)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大夫之相亂家(卿大夫的封地),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卿大夫的封地),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使動,使……受益)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紛亂之事),具(完備)此而巳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若使(假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像)愛其身,猶(仍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怎么施行)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通“無”,沒有)。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有(通“又”)亡。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有(通“又”)亡。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怎么)得不禁惡而勸(鼓勵)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互相)惡則亂。故子墨子(墨子的弟子對墨子的尊稱)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判斷句)。一、文化常識1、《墨子》:《墨子》是戰(zhàn)國時期的哲學(xué)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記述墨子言論兩部分組成。該書提倡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jié)葬、節(jié)用,涉及哲學(xué)、邏輯學(xué)、軍事學(xué)、工程學(xué)、力學(xué)、幾何學(xué)、光學(xué),先秦的科學(xué)技術(shù)成就大都依賴《墨子》以傳,文章由小及大、連類比譬、逐層推理。語言質(zhì)樸無華,造句遣詞口語化。2、墨子: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戰(zhàn)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宋國貴族的后裔,曾擔(dān)任宋國大夫。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xué)家、軍事家,墨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學(xué)說的創(chuàng)立者,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jié)葬”“節(jié)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jié)用、尚賢為支點,創(chuàng)立了以幾何學(xué)、物理學(xué)、光學(xué)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xué)理論。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xué)”。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3、①子?!澳印敝械摹白印笔菍δ拥淖鸱Q。在文言文中,“子”指“您”,尊稱對方,通常為男性。②家、國。卿大夫的封地叫家,諸侯的封地叫國。③大夫。本文中指職官等級名。周代官爵分公、卿、大夫、士四等;大夫之中又分上、中、下三等。④兼愛。指同時愛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戰(zhàn)國之際,墨子提倡的一種倫理學(xué)說。他針對儒家“愛有等差”的說法,主張愛無差別等級,不分厚薄親疏。二、文言基礎(chǔ)知識(一)通假字1.當察亂何自起(通“嘗”,嘗試)2.故不孝不慈亡(通“無”,沒有)3.故盜賊有亡(通“又”)(二)古今異義1.起不相愛古義:互相親愛、友好今義:互相愛慕(三)詞類活用1.故虧父而自利(使動,使……虧損;使動,使……受益)2.雖父之不慈子(形作動,慈愛)3.故賊人以利其身(名作動,劫奪財物)(四)一詞多義1.愛(1)諸侯各愛其國(動詞,愛護)(2)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動詞,吝惜)(五)特殊句型1.判斷句(1)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2)此所謂亂也。(3)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2.賓語前置(1)父自愛也(2)兄自愛也(3)君自愛也(4)當察亂何自起(5)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6)視人身若其身,誰賊?(7)視人家若其家,誰亂?(8)視人國若其國,誰攻?一、選擇題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請事斯語矣
不足以事父母B.故賊人以利其身
賊其君者也C.當察亂何自起
是何也D.惡得不禁惡而勸愛
物或惡之【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句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事”,動詞,從事、實踐;動詞,侍奉、贍養(yǎng)。B.“賊”都為名詞作動詞,傷害。C.“何”,哪里;為什么。D.“惡”,副詞,怎么;動詞,厭惡。故選B。2.下列選項中,不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壹是皆以修身為本B.我世世為洴澼
若火之始然C.曰余食贅行
故不孝不慈亡有D.其脆易泮
當察亂何自起【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把握通假字的能力。A項,“內(nèi)”通“納”,納交,詞組,結(jié)交。B項,“”通“纊”,綿絮;“然”通“燃”,燃燒。C項,“行”通“形”,形體;“亡”通“無”,沒有,不存在。D項,“泮”通“判”,分離;“當”通“嘗”,嘗試。故選A。3.下列選項中,加點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人而不仁,如禮何
靜而后能安B.邇之事父
兄之不慈弟C.見賢思齊焉
焉能攻之D.不足以事父母
故亂異家以利其家【答案】D【詳解】此題考查理解文言虛詞的基本能力。A項,而:連詞,表假設(shè),如果/連詞,表承接。B項,之:助詞,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C項,焉:語氣助詞,無具體意義/副詞,怎么。D項,以:都是連詞,表目的,來。故選D。4.(2023秋·河北邯鄲·高二??计谀┫铝羞x項中,加點字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捷)
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B.君子喻于義(知曉,明白)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受)C.文勝質(zhì)則史(虛飾,浮夸)
惻隱之心(哀痛,憐憫)D.天下歸仁焉(歸順)
惡得不禁惡而勸愛(鼓勵)【答案】C【詳解】此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句中的含義的能力。A項,敏:勤勉。句意為: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B項,忍:狠心對待;不忍人之心:憐憫心,同情心。句意為: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D項,歸:稱贊,稱許。句意為:天下的一切就都歸于仁了。故選C。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完成下面小題。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致,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5.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怵惕:恐懼。B.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內(nèi):同“納”,結(jié)交。C.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
要:求取。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然:……的樣子。6.下列各項中,對上面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認為,如果國君有了憐愛別人的心,有了施行憐愛別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好像可以放在手掌上運轉(zhuǎn)一樣容易了。B.本章是孟子闡述“性善”基本理論的一章,孟子認為“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仁義禮智四端和四肢一樣,都是與生俱來的,固有的。C.孟子所提出的“仁義禮智”都是發(fā)端于這種“不忍人之心”?!安蝗倘酥摹备浅闪酥袊糯軐W(xué)中的“性善論”的理論基礎(chǔ)和支柱。D.孟子主張人性本善,強調(diào)天賦道德,推行仁愛政治,這些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如果能擴充四個善端,就能夠用來侍奉父母,就足夠用來安定天下。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2)譬之如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兼愛》)【答案】5.D6.B7.(1)有了這四種發(fā)端卻自認為不行的,是自暴自棄的人。(2)這就好像醫(y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必須知道疾病產(chǎn)生的根源,于是能進行醫(yī)治?!窘馕觥?.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詞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D.然:同“燃”,燃燒。句意:就像火剛剛開始燃燒。故選D。6.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仁義禮智四端”錯誤,由原文“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可知,四端應(yīng)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心,這“四心”是“仁義禮智”的發(fā)端。故選B。7.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和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端”,發(fā)端;“謂”,認為;“賊”,傷害。(2)“攻”,治療;“所自起”,產(chǎn)生的根源,起的地方;“焉”,于是。參考譯文: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用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施行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運轉(zhuǎn)東西一樣容易了。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是因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里面去了,必然會產(chǎn)生驚懼同情的心理這不是因為要想去和這孩子的父母拉關(guān)系,不是因為要想在鄉(xiāng)鄰朋友中博取聲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才產(chǎn)生這種驚懼同情心理的。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簡直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簡直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簡直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簡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發(fā)端;羞恥心是義的發(fā)端;謙讓心是禮的發(fā)端;是非心是智的發(fā)端。人有這四種發(fā)端,就像有四肢一樣。有了這四種發(fā)端卻自認為不行的,是自暴自棄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棄君主的人。凡是有這四種發(fā)端的人,都知道要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剛開始燃燒,泉水剛剛開始流淌。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贍養(yǎng)父母都成問題。(2022秋·江蘇連云港·高二??计谥校╅喿x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文本一: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猶有盜賊乎?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有亡,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節(jié)選自《墨子·兼愛上》)文本二: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韋以帶劍,練帛之冠,入以見于君,出以踐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為之也。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踐好士之勇,教馴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試其士曰:“越國之寶盡在此!”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擊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惡衣、殺身而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茍君說之,則眾能為之,況兼相愛、交相利,與此異矣。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焉?特上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保ü?jié)選自《墨子·兼愛中》,有改動)8.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若使天下兼相愛
兼:兼顧,無差等。B.故不孝不慈亡
亡:同“無”。C.惡得不禁惡而勸愛
勸:鼓勵。D.諸侯之相攻國者有亡
之:的。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擊金而退之B.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擊金而退之C.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擊金而退之D.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擊金而退之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盜賊,古人注:“盜賊通名,分而言之:則私竊謂之盜,劫殺謂之賊。”與現(xiàn)代漢語中“盜”“賊”的釋義不同。B.子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對他的尊稱,后一個“子”跟“老子”“孔子”“莊子”“孫子”中“子”的含義和用法相同。C.“君說之”與“范增說項羽曰”(《鴻門宴》)兩句中的“說”字含義相同。D.室,文中義是指“家”,與杜甫《石壕吏》中的詩句“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中“室”的意義相同。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君與臣,父與子,兄與弟之間,如果不互相親愛,就會都只為自己著想而損害對方的利益,而這正是禍亂之因。B.大夫和諸侯也都有愛,不過他們只愛自己的封地或封國,不愛他人的封地或封國,所以會互相攻擊,互相損害。C.墨子列舉晉文公、楚靈王的例子,旨在論證在上位的人有怎樣的愛好,則這種愛好就會廣泛普及到種種人身上。D.“猶有不孝者乎?”等形成一組排比句,內(nèi)容集中,對比鮮明,語勢酣暢淋漓,語意有非常強的啟示作用。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2)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其故何也?【答案】8.D9.D10.C11.C12.(1)看待弟弟、兒子與臣下象自己一樣,怎么會做出不慈的事呢?(2)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饑瘦得)面有深黑之色。這是什么緣故呢?【解析】8.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D.之:助詞,主謂之間取獨,無義。句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都沒有了。故選D。9.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越王親自擂鼓讓將士前進,將士聽到鼓聲,(爭先恐后),打亂了隊伍,蹈火而死的人近臣達一百人有余。越王于是鳴金讓他們退下。“鼓”是“音”的定語,二者一起作“聞”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C;“左右”是“百人有余”的主語,二者不能斷開,排除B。故選D。10.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C.錯誤。高興,喜歡;游說,勸說。句意:因為君主喜歡這樣/范增勸項羽說。D.正確。句意:看待別人的家象自己的家一樣/家里再也沒有別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孫子。故選C。1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旨在論證在上位的人有怎樣的愛好,則這種愛好就會廣泛普及到種種人身上”錯誤,這兩個事例與勾踐的事例一樣,旨在論證只要國君把“兼愛”體現(xiàn)在治理政事之中,則人們就會兼愛。故選C。12.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和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視”,看待;“弟子”,弟弟、兒子;“惡”,怎么,哪里。(2)“期”,滿一年;“朝”,朝臣;“故”,緣故。參考譯文:文本一:試考察混亂從哪里產(chǎn)生呢?都起于人與人不相愛。假若天下都能相親相愛,愛別人就象愛自己,還能有不孝的嗎?看待父親、兄弟和君上象自己一樣,怎么會做出不孝的事呢?還會有不慈愛的嗎?看待弟弟、兒子與臣下象自己一樣,怎么會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沒有了,還有盜賊嗎?看待別人的家象自己的家一樣,誰會盜竊?看待別人就象自己一樣,誰會害人?所以盜賊沒有了。還有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嗎?看待別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誰會侵犯?看待別人的封國就象自己的封國,誰會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都沒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相親相愛,國家與國家不相互攻伐,家族與家族不相互侵擾,盜賊沒有了,君臣父子間都能孝敬慈愛,象這樣,天下也就太平了。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勵相愛呢?因此天下的人相親相愛就會治理好,相互憎惡則會混亂。所以墨子說不能不鼓勵愛別人,道理就在此。文本二:從前晉文公喜歡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著母羊皮縫的裘,圍著牛皮帶來掛佩劍,頭戴熟絹作的帽子,(這身打扮)進可以見君上,出可以往來朝廷。這是什么緣故呢?因為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下就這樣做。從前楚靈王喜歡細腰之人,所以靈王的臣下就吃一頓飯來節(jié)食,收著氣然后才系上腰帶,扶著墻然后才站得起來。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饑瘦得)面有深黑之色,這是什么緣故呢?因為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下能做到這樣。從前越王句踐喜愛士兵勇猛,訓(xùn)練他的臣下時,先把他們集合起來,(然后)放火燒船,考驗他的將士說:“越國的財寶全在這船里!”越王親自擂鼓讓將士前進,將士聽到鼓聲,(爭先恐后),打亂了隊伍,蹈火而死的人近臣達一百人有余。越王于是鳴金讓他們退下。所以墨子說道:“象少吃飯、穿壞衣、殺身成名。這都是天下百姓難于做到的事。假如君主喜歡它,那么士眾就能做到。何況兼相愛、交相利,是與此不同的(好事)。愛別人的人,別人也隨即愛他;有利于別人的人,別人也隨即有利于他;憎惡別人的人,別人也隨即憎惡他,損害別去的人,別人也隨即損害他。這種兼愛有什么難施行的呢?只是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而士人不用它實之于行的緣故(2023秋·廣東梅州·高二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保ü?jié)選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二)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跽埼鹨?!”(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上》)1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運:運用 B.自賊者也
賊:傷害C.不奪不饜
饜:滿足 D.薄稅斂,深耕易耨
?。簻p輕1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B.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C.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D.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15.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王,一指已故君王,一指古代圣王。文中指堯、舜、禹、湯、文、武等幾位圣王。B.“利吾家”的“家”指家庭,與《回鄉(xiāng)偶書》中“少小離家老大回”的“家”相同。C.萬乘,即萬輛兵車,“乘”指四馬一車?!鞍俪恕薄扒С恕薄叭f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稱。D.寡人,意為寡德之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君主常用以謙稱自己,文中是梁惠王自稱。1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包括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這四心是仁義禮智的發(fā)端。B.對于梁惠王想要求利的問題,孟子并未直接回應(yīng),而是從大夫、士和老百姓的心理出發(fā),從側(cè)面闡明求利對國家的害處。C.材料二孟子批評那些不施行“仁政”的君王,實際上也指出了梁惠王“東敗于齊”“西喪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D.兩則材料均闡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但側(cè)重點有所不同。材料一側(cè)重從人性的角度證明其合理性,材料二從治國的角度論證其可行性。1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2)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3)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敬鸢浮?3.A14.C15.B16.B17.(1)不是因為想跟小孩的父母結(jié)交拉關(guān)系,不是因為想在鄉(xiāng)人朋友里博取聲譽。(2)如果能夠擴充這四端,足夠用來安定天下;如果不能擴充這四端,不足夠來侍奉自己的父母。(3)從來沒有講仁德的人卻拋棄自己的父母的,從來沒有講道義的人卻輕慢自己的君王的?!窘馕觥?3.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A.錯誤。運:運轉(zhuǎn)。句意: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運轉(zhuǎn)東西一樣容易了。故選A。14.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年輕人在耕種之余學(xué)習(xí)孝親、敬兄、忠誠、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長,(這樣)可以讓他們拿起木棍攻打盔甲堅硬、刀槍銳利的秦楚兩國的軍隊了。他們(秦、楚)常年奪占百姓的農(nóng)時,使百姓不能耕作來奉養(yǎng)父母。“壯者”作主語,“以暇日”作狀語,“修”作謂語,“孝悌忠信”作賓語,故“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中間不停頓,排除AB。“入以事其父兄”和“出以事其長上”句式對稱,故應(yīng)在“長上”后停頓,排除D。故選C。15.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文化常識和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B.“‘家’相同”錯。“利吾家”,“家”,指卿大夫統(tǒng)治的政治區(qū)域。句意:使我的封邑有利?!吧傩‰x家老大回”,“家”,指家庭。句意: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xiāng),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故選B。16.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篩選信息的能力。B.“孟子并未直接回應(yīng)”錯,根據(j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可知,孟子直接回應(yīng)了梁惠王的問題。故選B。17.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以”,表原因,的原因或因為;“內(nèi)交”,結(jié)交;“要譽”,謀?。ǐ@?。┟u;“鄉(xiāng)黨”,鄉(xiāng)人。(2)“充”,擴充、充實;“?!保?/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馬鞍山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材料力學(xué)C》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大連工業(yè)大學(xué)藝術(shù)與信息工程學(xué)院《匯編語言和計算機組成原理》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北京師范大學(xué)-香港浸會大學(xué)聯(lián)合國際學(xué)院《嵌入式程序設(shè)計》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遼寧體育運動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電力企業(yè)會計》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福建師范大學(xué)協(xié)和學(xué)院《房地產(chǎn)營銷策劃》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黑龍江工程學(xué)院昆侖旅游學(xué)院《彈性力學(xué)及有限元》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天津大學(xué)《高級園藝植物遺傳育種》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心理健康課嫉妒的課件
- 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我勇敢了
- 燈飾設(shè)計與制作
- 廣東廣東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跨學(xué)科實踐“制作‘水火箭’”(教學(xué)設(shè)計)-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下學(xué)期項目化課程案例
- 2025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治指南解讀課件
- 車抵押車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FRM金融風(fēng)險管理師考試金融風(fēng)險管理法規(guī)試卷
- 幼兒園大班科學(xué)課程《奇妙的彩虹》教學(xué)方案
- 農(nóng)藥銷售策略優(yōu)化路徑-全面剖析
- 《任務(wù)三表達與呈現(xiàn)》(教學(xué)設(shè)計)-2024-2025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下冊同步教學(xué)設(shè)計(統(tǒng)編版2024)
- 《Photoshop實例教程(Photoshop 2022)第3版》全套教學(xué)課件
- 《保險公司會計制度》(財會字〔1998〕60號)
-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