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南方早稻生產技術意見早稻是全年水稻生產第一季,進展早稻對穩定雙季稻面積、確保口糧平安具有重要意義。“驚蟄”已過,南方早稻生產正由南向北間續綻開。近期南方大部地區氣溫回升較快,利于早稻播種育秧。據氣象部門預報,3月中旬南方降雨偏弱、氣溫偏高,3月下旬到4月上旬可能消失階段性低溫過程。針對當前天氣條件和生產特點,根據“選良種、育壯秧、強田管、控病蟲、防災難”的技術路線,加快早稻播種育秧進度,強化田間管理,全力奪取早稻豐產豐收。
(一)精選良種,適期播種。依據不同區域生態條件、移栽方式和種植模式,選擇優質專用、抗逆性強、熟期相宜的早稻品種。播種前做好曬種、選種、浸種、消毒、催芽,防止惡苗病發生。當日均氣溫穩定通過12℃時,抓住“冷尾暖頭”搶晴播種。大力推動工廠化、大(中)棚集中育秧,提高育秧效率和秧苗質量。
(二)調溫調濕,培育壯秧。依據秧苗長勢和種植茬口,加強分類管理,科學調控溫濕度,合理運籌水肥藥,促進秧苗健壯生長。育秧棚要適時兩頭揭膜通風,如遇高溫天氣(膜內≥35℃),要準時揭膜通風防止高溫燒苗。當天氣由持續陰雨突然轉晴時,應先通風煉苗再揭膜,揭膜時應灑水或灌水,防止生理性失水死苗。1葉1心期適溫保濕壯苗,防止徒長和綿腐病、立枯病等發生。移栽前3—5天施“送嫁肥”,施后加淋一次清水,一般畝施尿素4—5公斤。秧苗長勢偏弱的,適當增施磷鉀肥,促進植株生長。如遇“倒春寒”,提前做好苗床防寒保暖,適當灌深水護苗。
(三)適時移栽,足苗下田。目前,部分地區早稻密度偏低、基本苗不足,影響產量提升。要強化足穴足苗栽插,保基本苗保群體,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5℃時搶晴插秧。對機插田塊,提高耕整質量,移栽前田塊要沉實,宜選用25厘米行距的插秧機,適時早插、力求淺插、適當增加密度;秧齡一般不超過25天,葉齡在3葉1心至4葉1心,畝栽插2—2.2萬穴。對手插或拋栽田塊,保證栽插密度,提高勻稱度;秧齡一般在25天左右,高產田塊畝栽插2—2.2萬穴,雜交稻畝基本苗5—6萬、常規稻畝基本苗10—12萬。對三熟制田塊,增加栽插密度,秧齡一般不超過30天。對直播稻田,依據播種出苗狀況,調整加強大田肥水管理,構建穩健高產群體。
(四)肥水運籌,調優群體。科學施肥。早施分蘗肥,促進低位分蘗發生,一般栽后5—7天畝施尿素4—5公斤。依據田間長勢長相,確定穗肥氮肥和鉀肥用量,一般在抽穗前15天左右(倒2葉抽出期)施用保花肥,可畝施用尿素3—5公斤、鉀肥3—5公斤。對前期生長較弱的群體,可在抽穗前30天左右(倒4葉)施一次促花肥,促進大穗形成。酌情施用粒肥,如抽穗期葉片顏色淡綠,應看苗補施粒肥,一般畝施尿素1—2公斤或施用葉面肥。水分管理。插秧時田間灌薄水1.5—2厘米,返青期田間水層保持2—3厘米,促進早發新根。分蘗期淺水促進分蘗和早生快發,對基本苗較多的機插、拋栽田塊,要在早發基礎上,提早曬田控苗。幼穗分化期保持田面水層3—5厘米,如抽穗期遭受高溫,宜灌5厘米左右水層緩解高溫熱害。灌漿期應實行間歇澆灌,蠟熟期要實行干干濕濕,以干為主的灌水方法,收割前5—7天斷水。防控病蟲。親密關注植保部門病蟲猜測預報,準時選擇對口農藥,重點防控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遷飛性害蟲。
(五)適時收獲,防止割青。南方早稻收獲期間高溫、暴雨等惡劣天氣多發,易消失穗發芽。準時搶晴收獲,大力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