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指導意見_第1頁
2020年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指導意見_第2頁
2020年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指導意見_第3頁
2020年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指導意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指導意見為加強小麥秋播藥劑拌種和秋冬季病蟲害防治工作,依據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的部署,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有關專家,結合各小麥產區近年病蟲發生危害實際,討論制定了2022年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指導看法。

一、防控策略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節本增效”原則,深化開展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以合理布局抗病良種、優化農業防控措施為基礎,以小麥秋播種子處理為重點,前移防控關口,有效掌握紋枯病、根腐病、莖基腐病、全蝕病、孢囊線蟲病、黑穗病等土傳、種傳病蟲發生危害,壓低小麥蚜蟲、條銹病、赤霉病等遷飛性、流行性病蟲發生基數,延緩、減輕小麥苗期病蟲發生危害程度,為全年小麥病蟲害防控工作打好基礎。

二、防控重點

依據近年來各小麥產區病蟲發生規律和危害特點,確定相應的防控重點。

黃淮海麥區:以紋枯病、莖基腐病、根腐病、全蝕病、黑穗病、孢囊線蟲病、黃花葉病、地下害蟲和雜草為主,兼治苗期銹病、白粉病、蚜蟲和灰飛虱等病蟲。

長江中下游麥區:以紋枯病、黑穗病、黃花葉病、蚜蟲和雜草為主,兼治灰飛虱、白粉病和地下害蟲。

西南麥區:以小麥條銹病為主,兼顧白粉病、麥蚜、麥蜘蛛和地下害蟲等病蟲。

西北麥區:以小麥條銹病、白粉病、腥黑穗病和地下害蟲等為主要防治對象,新疆麥區需兼顧雪腐葉枯病等病蟲。

三、防控技術

(一)選用抗(耐)性良種。種植抗(耐)性品種是防止或減輕病蟲發生危害的根本措施。西南、黃淮南部、西北等條銹病常年越冬、越夏區,應因地制宜選種優質抗病蟲高產品種。西南麥區可選用綿麥、川麥、周麥系等抗病品種;黃淮南部可選用周麥、豫麥、西農系等抗銹品種;西北麥區可選用西農、天選、伊農系等抗(耐)銹品種。長江中下游、江淮、黃淮南部等赤霉病常發區,應選擇相宜當地種植的具有肯定抗(耐)病性的高產優質品種,避開盲目跨區域引種,降低后期赤霉病流行風險。黃淮孢囊線蟲病重發區,可選種太空、中育、新麥系等抗病品種;小麥黃花葉病發生區可選種新麥、豫麥、鄭麥系等抗病品種。

(二)加強農業防控措施。農業防控是掌握或延緩病蟲發生危害的重要措施。推行精細整地、適墑適期適量播種,以及播后鎮壓和準時澆灌等農藝措施,力爭一播全苗、勻苗、壯苗,提高植株抗病蟲力量。同時,長江中下游、江淮、黃淮南部等赤霉病常發區推行秸稈粉碎、深翻還田,盡量避開玉米、水稻等作物秸稈暴露在土壤表層,壓低菌源基數,減輕抽穗揚花期防控壓力;西北條銹病越夏區播前或播后苗前,應實行人工鏟除或噴施除草劑等,清除自生麥苗和地邊雜草,降低秋苗侵染幾率;西南、黃淮南部等條銹病越冬區推行適期晚播,盡可能縮短秋季病菌感染時間,削減初始侵染菌源;江淮、黃淮等紋枯病重發區應避開早播,適當降低播種量,準時清除田間雜草,雨后準時清溝理墑。此外,孢囊線蟲重發區,應重點推廣播種后和秋苗期兩次鎮壓措施。

(三)大力推行秋播藥劑拌種。秋播種子藥劑處理是預防和掌握土傳、種傳病蟲和地下害蟲以及苗期病蟲害發生危害的關鍵措施。土傳、種傳病害重發區推行選用戊唑醇、苯醚甲環唑、咯菌腈、苯醚·咯菌腈、硅噻菌胺等包衣或拌種,防治莖基腐病、根腐病、紋枯病、全蝕病等,兼治苗期銹病、白粉病等。地下害蟲重發區推行辛硫磷、吡蟲啉等拌種,或選用吡蟲啉等包衣,防治金針蟲、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兼治孢囊線蟲、苗期蚜蟲、麥蜘蛛等。條銹病越夏、越冬區重點推行戊唑醇、三唑酮等藥劑包衣或拌種,預防苗期條銹病、白粉病,兼治后期黑穗病。多種病蟲混合發生區,可依據當地病蟲發生特點,選用相應的殺菌劑、殺蟲劑復配進行包衣或拌種,也可選用戊唑·吡蟲啉、苯醚·咯·噻蟲、烯肟·苯·噻蟲等包衣;選用復配劑時,有效成分應與單劑用量大致相同。有條件地區要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實行以枯草芽孢桿菌為主的微生物菌劑、白僵菌、綠僵菌等微生物農藥以及免疫誘抗劑等防治土傳、種傳病害和地下害蟲,提高作物抗病蟲力量。

四、工作措施

(一)強化組織發動。各地要充分熟悉做好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工作的作用和意義,加強組織協調,強化責任落實,爭取政策扶持,科學制定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二)精準指導服務。各地要在全面分析當地土傳、種傳病蟲和苗期病蟲發生上,確定小麥播種期重點防控對象,協調做好藥劑、拌種設備和防控機械余缺調劑,指導農夫科學防控。在秋播的關鍵時期,各地要組派精干力氣深化生產一線,確保防控技術措施落實到田、服務指導落實到戶。

(三)推動統防統治。各地要用好中央救災資金,發揮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的作用,大力推行統一組織發動、統一技術方案、統一藥劑供應、統一施藥時間、統一防控行動的“五統一”防控措施,提高組織化程度,全面提高秋播拌種掩蓋率和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