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2024屆遼寧省高三三模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某種嗜熱細菌,其棲息的熱泉水溫可達90℃左右,若該細菌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脫氧核苷酸M個,下列關于嗜熱細菌的敘述錯誤的是()A.該細菌DNA聚合酶可以應用于PCR技術B.該細菌DNA分子中的每個磷酸基團都與2個脫氧核糖相連C.該細菌DNA分子的堿基中A+T/G+C的比例可能較高D.該細菌DNA分子第n次復制時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M×(2n-1)個〖答案〗C〖祥解〗PCR技術:(1)概念:PCR全稱為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項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術。(2)原理:DNA復制。(3)前提條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對引物。(4)條件:模板DNA、四種脫氧核苷酸、一對引物、熱穩定DNA聚合酶(Taq酶)。(5)過程:①高溫變性:DNA解旋過程;②低溫復性:引物結合到互補鏈DNA上;③中溫延伸:合成子鏈。PCR擴增中雙鏈DNA解開不需要解旋酶,高溫條件下氫鍵可自動解開。【詳析】A、嗜熱細菌細胞內的酶比一般細菌更耐高溫,因此將其DNA聚合酶應用于PCR技術有明顯優勢,A正確;B、細菌細胞內的DNA分子為環狀,因此DNA分子中的每個磷酸基團都與2個脫氧核糖相連,B正確C、由于C、G堿基對間的氫鍵數量多,所以該嗜熱菌DNA分子的A+T/G+C的比例可能較低,C錯誤;D、若該細菌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脫氧核苷酸M個,則第n次復制時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M×(2n-1)個,D正確。故選C。2.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常見的有20多種。下列關于元素與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A.鎂是葉綠體中參與光合作用的葉綠素的組成元素B.有氧呼吸時,NADH來自于葡萄糖、丙酮酸和水的分解C.植物從土壤溶液中吸收的氮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質、磷脂D.組成細胞的各種元素大多以離子形式存在〖答案〗D〖祥解〗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階段的場所依次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有氧呼吸第一階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階段是氧氣和[H]反應生成水,合成大量ATP。【詳析】A、葉綠體中的色素包括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葉綠素的元素組成中含鎂,A正確;B、有氧呼吸時,NADH來自于第一階段葡萄糖和第二階段丙酮酸和水的分解,B正確;C、細胞中的蛋白質、磷脂和核酸的元素組成中均含有N元素,所以合成需要N,C正確;D、組成細胞的各種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錯誤。故選D。3.已知家兔的毛色受多對基因控制,A1、A2、A3分別控制灰色、棕黃色和黑色,C基因控制毛色的出現,c為白化基因,純合時能抑制所有其他色素基因的表達。選擇不同家兔雜交,子代以及比例如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雜交組合一:P:灰色×灰色F1:灰色:棕黃色:白色=9:3:4雜交組合二:P:灰色×黑色F1:灰色:棕黃色:白色=3:3:2A.根據雜交組合二,可確定控制家兔毛色基因的顯隱性關系是A1>A2>A3B.雜交組合一棕黃色個體隨機交配,子代棕黃色與白色家兔的比例可為8:1C.利用測交的方法可確定雜交組合二的子代中有色家兔個體的基因型D.雜交組合一中白色家兔有3種基因型,所有白色個體均可穩定遺傳〖答案〗D〖祥解〗根據雜交組合一中F1比值是9:3:4可知,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且和性別無關,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詳析】A、根據雜交組合一中F1比值是9:3:4可知,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且和性別無關,根據野鼠色雜交后代有棕黃色,野鼠色和黑色雜交的后代中野鼠色:棕黃色:白色=3:3:2,可確定控制家兔毛色基因的顯隱性關系是A1>A2>A3,A正確;B、雜交組合一中棕黃色個體(1/3CC,2/3Cc)隨機交配,可能產生的配子有2/3C、1/3c,子代中白色家兔占1/9,棕黃色與白色的比例為8:1,B正確;C、雜交組合二的親本組合為:A1A2Cc、A3A3Cc,后代有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1A3CC、A1A3Cc、A2A3CC、A2A3Cc,可用基因型為A3A3cc的家兔測交,確定其基因型,C正確;D、雜交組合一中白色家兔也可能有三種或四種基因型(A1A2cc,A1A1cc,A1A3cc,A2A3cc),只要cc出現就是白色,穩定遺傳,D錯誤。故選D。4.生物學實驗是檢驗和探究生物學結論與定律等的重要手段,下列關于高中生物學實驗敘述合理的是()A.探究人的唾液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專一性時,底物與酶混合后需60℃水浴5minB.黑藻比蘚類小葉更適宜作實驗材料觀察細胞質流動,且溫水處理后效果更佳C.DNA粗提取過程中,用體積分數為75%的預冷的酒精可以進一步純化DNAD.使用血細胞計數板時,將酵母菌稀釋液從凹槽處滴加,待沉降后觀察、計數〖答案〗B〖祥解〗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呈綠色、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細胞質中,可以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它的形態。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質環流方向與實際環流方向相同。細胞質環流能加快細胞內物質的運輸速度,使細胞內各種營養物質在細胞質基質中均勻分布。抽樣檢測法的操作:先將蓋玻片放在計數室上,用吸管吸取培養液,滴于蓋玻片邊緣,讓培養液自行滲入。多余培養液用濾紙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細胞全部沉降到計數室底部,將計數板放在載物臺的中央,計數一個小方格內的酵母菌數量,再以此為根據,估算試管中的酵母菌總數。【詳析】A、探究唾液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專一性時,底物與酶混合后需37℃水浴5min,因為唾液淀粉酶的適宜溫度在37℃左右,A錯誤;B、蘚類小葉不如黑藻更適宜作實驗材料觀察細胞質環流,因為黑藻是水生植物,細胞中含水量更大,且溫水處理后效果更佳,B正確;C、DNA粗提取過程中,用體積分數為95%的冷卻的酒精可以進一步純化DNA,因為DNA不溶于冷酒精,而蛋白質在其中溶解,C錯誤;D、使用血細胞計數板時,將酵母菌稀釋液滴于蓋玻片邊緣,讓培養液自行滲入,待沉降后觀察、計數,D錯誤。故選B。5.免疫是指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維持自身生理動態平衡與相對平衡的功能,下列有關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A.機體內癌變細胞的識別和清除屬于免疫系統的監視功能B.抗原呈遞細胞與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與B細胞之間存在信息交流C.記憶B細胞在相同抗原的再次刺激下能快速產生大量抗體D.對被病原體侵入的細胞、異體移植器官起免疫作用的主要是細胞毒性T細胞〖答案〗C〖祥解〗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①防御防御: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產生;②免疫自穩:清除體內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③免疫監視: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詳析】A、免疫監視功能是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機體內癌變細胞的識別和清除屬于免疫系統的免疫監視功能,A正確;B、在特異性免疫過程中抗原呈遞細胞將抗原傳遞給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產生細胞因子作用于B細胞,所以抗原呈遞細胞與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與B細胞之間存在信息交流,B正確;C、記憶B細胞在相同抗原的再次刺激下能快速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由漿細胞產生抗體,C錯誤;D、對被病原體侵入的細胞、異體移植器官的細胞產生的主要是細胞免疫,起免疫作用的主要是細胞毒性T細胞,D正確。故選C。6.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個部位,其受到光照射時,可以經過信息傳遞系統傳導到細胞核內,影響特定基因的表達,從而表現出生物學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光敏色素可以將光能轉化成活躍的化學能B.受到光照射,光敏色素的結構會發生改變C.光敏色素與光合色素吸收的光完全相同D.光敏色素與光合色素分布的位置相同〖答案〗B〖祥解〗在自然界中,種子萌發、植株生長、開花、衰老等都會受到光的調控。植物的向光性生長,實際上也是植物對光刺激的反應。光作為一種信號,影響、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全過程。【詳析】A、光敏色素只能接受信息,不能將光能轉化成活躍的化學能,A錯誤;B、受到光照射,光敏色素的結構會發生改變,以傳遞信息,B正確;C、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遠紅外光,光合色素只能吸收可見光,C錯誤;D、光敏色素主要分布在細胞膜上,光合色素分布在類囊體薄膜上,二者的分布位置不同,D錯誤。故選B。7.原核生物的核糖體由大、小兩個亞基組成,其上有3個tRNA結合位點,其中A位點是新進入的RNA結合位點,P位點是延伸中的RNA結合位點,E位點是空載tRNA結合位點.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翻譯過程中的tRNA會依次進入E位點,P位點、A位點B.tRNA反密碼子中相鄰堿基之間有1個核糖、1個磷酸基團C.mRNA合成后進入細胞質與核糖體結合并沿著核糖體移動D.參與翻譯過程中的RNA都是以DNA為模板轉錄的產物〖答案〗D〖祥解〗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其中轉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的過程,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翻譯是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的過程,發生在核糖體上。【詳析】A、結合題意可知,E是空載tRNA位點,且隨著核糖體的移動,E位點上的tRNA離開,隨后原來的P位點上的tRNA占據E位點,A位點上的tRNA占據P位點,這樣A位點騰空,隨后攜帶有氨基酸的tRNA進入A位點,可見翻譯時,核糖體上三個tRNA結合位點中的tRNA不斷被替換,即tRNA的移動順序是A位點→P位點→E位點,A錯誤;B、tRNA是單鏈,反密碼子中相鄰堿基之間有2個核糖、1個磷酸基團,B錯誤;C、mRNA合成后進入細胞質與核糖體結合,翻譯時,核糖體沿著mRNA移動,C錯誤;D、參與翻譯過程的RNA有三種,分別為rRNA、mRNA和tRNA,都是以DNA為模板轉錄的產物,D正確。故選D。8.人類有意無意地利用微生物發酵制作果酒或其他食品,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下列關于傳統發酵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A.制作泡菜時加入的“老湯”中含有純度較高的酵母菌時加速發酵進程B.酵母菌和醋酸桿菌均以無絲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C.釀制果酒和果醋的發酵過程中控制的通氣情況相同D.以果酒制作果醋時,發酵液產生的氣泡量明顯少于制作果酒時產生的氣泡量〖答案〗D〖祥解〗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當氧氣、糖原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詳析】A、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制作泡菜時加入的“老湯”中含有純度較高的乳酸菌可加速發酵進程,A錯誤;B、酵母菌一般以出芽的方式繁殖,醋酸桿菌(原核生物)以二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而且無絲分裂是真核生物特有的增殖方式,B錯誤;C、釀制果酒所用的菌種是酵母菌,酵母菌發酵過程中先通氣使其大量繁殖,再密閉進行酒精發酵;釀制果醋所用的菌種是醋酸菌,醋酸菌為好氧菌,需持續通氣,C錯誤;D、以酒精為底物進行醋酸發酵,酒精與氧氣發生反應產生醋酸和水,幾乎沒有氣泡產生,發酵液產生的氣泡量明顯少于果酒發酵時,D正確。故選D。9.圖1是某動物卵巢一個正常分裂的細胞示意圖,圖2中①~⑦是該動物體內細胞增殖不同時期的細胞中染色數與核DNA分子數的關系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1細胞的名稱是次級精母細胞或極體B.圖2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細胞是③④⑤⑥C.圖2中⑦最可能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D.圖2中可能發生聯會的細胞是③〖答案〗B〖祥解〗(1)圖1細胞沒有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2)圖2中①③⑦為不含有姐妹染色單體的細胞,其中③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⑦為有絲分裂后期;④⑤為正在DNA復制的細胞。【詳析】A、由圖1可得該細胞不存在同源染色體,而且染色體著絲點(著絲粒)未斷裂,染色體排列混亂所以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由于該動物為雌性,因此為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A錯誤;B、含有2個染色體組的細胞中染色體數應為2n,由圖2可知,③④⑤⑥符合條件,B正確;C、圖2中⑦染色體和核DNA數目都是4n,最可能處于有絲分裂后期,C錯誤;D、聯會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體數目和體細胞相同,即2n,DNA數目是體細胞的二倍,即4n,最可能是⑥,D錯誤。故選B。10.如圖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兩個種群的增長速率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乙種群的個體數量多于甲B.甲、乙兩個種群的數量增長方式均為“S”形C.甲種群的個體數量達到K值的時間先于乙種群D.t5時刻乙種群的年齡結構為穩定型〖答案〗A〖祥解〗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坐標的縱軸為“種群增長速率”,趨勢是先增加后減少,為“S”形曲線的增長速率與時間的關系,t2和t4相當于“S”形曲線中的K/2值,t3和t5相當于“S”形曲線中的K值,此時對應的甲、乙種群密度達到最大值。【詳析】A、圖中是種群的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從圖中的信息無法判斷甲和乙兩個種群的個體數量多少,A錯誤;B、由圖可知:坐標的縱軸為“種群增長速率”,趨勢是先增加(t1—t2、t1—t4)后減少(t2—t3、t4—t5),為“S”形曲線的增長速率與時間的關系,故甲、乙兩個種群的數量增長方式均為“S”形,B正確;C、圖中t3和t5分別相當于甲種群、乙種群的“S”形曲線中的K值,故甲種群的個體數量達到K值的時間t3先于乙種群達到K值的時間t5,C正確;D、t5時刻乙種群數量達到K值,此時種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其年齡結構為穩定型,D正確。故選A。11.圖為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通過①~④等信息分子相互作用的示意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圖中的信息分子均屬于內環境的成分B.①包括甲狀腺激素,其作用方式是直接與受體接觸C.②和③不一定都是神經遞質D.④是細胞因子,可在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答案〗D〖祥解〗圖示為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該調節網絡的協調配合共同實現了內環境穩態的調節。圖中神經系統分泌神經遞質、內分泌系統分泌激素、免疫系統分泌淋巴因子參與內環境穩態調節。圖中①是甲狀腺激素等,②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等,③是Na+、K+、乙酰膽堿等,④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詳析】A、圖中①是甲狀腺激素等,②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等,③是Na+、K+、乙酰膽堿等,④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等信息分子,都可以在內環境中起作用屬于內環境的成分,A正確;B、①包括甲狀腺激素,直接與受體接觸發揮作用,B正確;C、②還可以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等,C正確;D、細胞因子不是由內分泌系統分泌的,④不是細胞因子,D錯誤。故選D。12.微衛星分子標記,是廣泛分布于真核生物核基因組中的簡單重復非編碼序列,由2-6個核苷酸組成的串聯重復片段構成,由于重復單位的重復次數在個體間呈高度變異性并且數量豐富,因此是普遍使用的DNA分子標記。在調查生活在隱蔽、復雜環境中的大熊貓種群密度時,可通過分析糞便中的微衛星DNA分子標記從而確定來自哪只大熊貓個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微衛星分子標記的基因在遺傳過程中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B.擴大選取糞便的面積、延長調查時間,可確定該地區大熊貓的準確種群數量C.與標記重捕法相比,該方法具有對大熊貓不良影響小、操作簡便的優勢D.微衛星DNA分子標記不屬于編碼基礎代謝功能蛋白質的DNA序列〖答案〗B〖祥解〗標志重捕法:在被調查種群的活動范圍內,捕獲一部分個體,做上標記后再放回原來的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重捕,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數占總個體數的比例,來估算種群密度。【詳析】A、微衛星分子標記的基因位于細胞核,遺傳過程中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A正確;B、通過擴大選取糞便的面積、延長調查時間,可使調查的數據更接近真實值,但該方法仍屬于估算法,B錯誤;C、因該方法不涉及捕捉個體,只是觀察糞便,所以對大熊貓不良影響小、操作簡便,C正確;D、微衛星DNA分子標記很短,不能編碼蛋白質,D正確。故選B。13.精準爆破腫瘤細胞的“生物導彈”—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能對腫瘤細胞進行選擇性殺傷,該物質由抗體、藥物(如細胞毒素)和接頭三部分組成,其作用機制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DC通過主動運輸進入腫瘤細胞,需要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ATPB.ADC中抗體的制備過程運用了動物細胞培養和動物細胞融合等技術手段C.ADC中的抗體能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并與之結合D.ADC中藥物的作用是通過誘發腫瘤細胞凋亡,從而殺傷腫瘤細胞〖答案〗A〖祥解〗單克隆抗體是由單一B細胞克隆產生的高度均一、僅針對某一特定抗原的抗體。通常采用雜交瘤技術來制備,雜交瘤抗體技術是在細胞融合技術的基礎上,將具有分泌特異性抗體能力的效應B細胞和具有無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細胞融合為雜交瘤細胞,雜交瘤細胞既能產生抗體,又能無限增殖。用具備這種特性的單個雜交瘤細胞培養成細胞群,可制備針對一種抗原的特異性抗體即單克隆抗體。【詳析】A、結合題圖可知,ADC通過胞吞的方式進入腫瘤細胞,需要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ATP,A錯誤;B、ADC中抗體的制備過程運用了動物細胞培養(動物細胞工程的基礎)和動物細胞融合(涉及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的融合)等技術手段,B正確;C、ADC中的抗體能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并與之結合,因而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對正常細胞的損害較小,對機體的副作用較小,C正確;D、由圖可知,藥物在腫瘤細胞內釋放并起作用,同時誘導溶酶體破裂,加速了腫瘤細胞的凋亡,從而殺傷腫瘤細胞,D正確。故選A。14.群落是一定時空條件下不同物種的天然群聚。陸地群落包括森林、草原、荒漠、苔原等類型。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不盡相同。下列關于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A.不同群落的主要影響因素不同,陸地群落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水分和溫度B.森林生物群落結構非常復雜且相對穩定,生物大都善于樹棲或奔跑C.草原上的植物往往根系發達,葉片狹窄,表面有茸毛或蠟質層D.生活在荒漠中的某些動物為了保持水分以尿酸鹽的形式排泄含氮廢物〖答案〗B〖祥解〗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時間內、占據一定空間的相互之間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種群組成。【詳析】A、不同群落的主要影響因素不同,陸地群落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水分和溫度,不同的群落呈現不同的面貌,A正確;B、森林生物群落結構非常復雜且相對穩定,生物大都善于樹棲或攀援,如長臂猿、松鼠、犀鳥和樹蛙等,但不善于奔跑,B錯誤;C、水分成為制約植物生存的主要因素,因此,草原地區的植物根系發達而長,可以吸收土壤深處的水分,草原植物的特點是葉片狹窄,表面有茸毛或蠟質層,C正確;D、生活在荒漠中的某些動物為了保持水分以尿酸鹽的形式排泄含氮廢物,而不是產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D正確。故選B。15.肌營養不良(MD)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某研究機構對六位患有MD的男孩進行研究,發現患者還表現出其他異常體征。研究人員對他們的X染色體進行深入研究,結果如圖所示,其中1-13表示正常X染色體的不同區段,I~VI表示不同患病男孩細胞中X染色體所含有的區段。下列敘述錯誤的()A.MD的致病機理可能是X染色體5、6、7區段缺失B.若缺失片段的染色體在減數分裂Ⅱ過程中異常,染色單體無法移向兩極,則患病男性可能產生三種配子C.巖MD在男性中的發病率為1/100,則正常男性和女性正常者婚配,生育出患病男孩的概率為1/202D.若某一異常體征僅在一位男孩身上出現,則最可能是VI號個體〖答案〗A〖祥解〗分析題圖:六個患有此病的男孩中,X染色體缺失片段的長度和位置不同,因此六個患有此病的男孩中具有其他各種不同的體征異常;六個患有此病的男孩中,X染色體缺失片段的長度和位置不同雖然不同,但是都存在染色體5、6區域的缺失。【詳析】A、由題圖可知六個患病男孩的X染色體缺失片段的長度和區段雖然不同,但是都存在X染色體5、6區段的缺失,因此MD的致病機理可能是X染色體5、6區段缺失,A錯誤;B、肌營養不良(MD)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設相關基因是A/a,則患病男性基因型是XaY,若缺失片段的染色體在減數分裂Ⅱ過程中異常,染色單體無法移向兩極,則患病男性可能產生三種配子:XaXa、O、Y、Y或YY、O、Xa、Xa,B正確;C、設相關基因是A/a,若MD在男性中發病率為1/100,正常女性中雜合子概率為2/101,則正常男性XAY和女性正常者XAXA、2/101XAXa婚配,生育出患病男孩的概率為2/101×1/4=1/202,C正確;D、由題圖可知,只有VI號個體的X染色體缺失11區段,其他個體的X染色體沒有缺失11區段,所以若僅在一位男孩身上有一異常體征,則最可能是VI號個體,D正確。故選A。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項或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有選錯得0分。16.蘇東坡有“白云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谷雨春”之句贊美龍井茶。下圖是采摘的新鮮茶葉細胞中幾種化合物的含量柱狀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茶葉細胞和人體細胞所含元素種類大致相同但含量差異很大B.茶葉細胞中鈣、磷、鐵等大量元素可參與形成化合物C.圖中的化合物①和化合物②中共有的化學元素是C、H、OD.若圖只表示采摘的新鮮茶葉細胞中有機物的含量,則化合物②為蛋白質〖答案〗AD〖祥解〗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根據其含量不同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為基本元素,C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Fe、Mo等。(3)細胞的鮮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別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別是C、O、N、H;組成細胞的化合物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無機物包括水和無機鹽,有機物包括蛋白質、脂質、糖類和核酸,鮮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詳析】A、茶葉細胞和人體細胞所含元素種類大致相同但含量差異很大,這說明不同細胞中的元素種類大致相同,含量差異較大,A正確;B、采摘的新鮮茶葉的細胞中既含有大量元素,也含有微量元素,鈣、磷等屬于大量元素,鐵等屬于微量元素,B錯誤;C、采摘的新鮮茶葉細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和有機物分別是水和蛋白質,圖中的①和②分別表示蛋白質和水,二者共有的化學元素是H、O,C錯誤;D、若圖只表示采摘的新鮮茶葉細胞中有機物的含量,則化合物②為蛋白質,因為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蛋白質,D正確。故選AD。17.胰導管細胞是胰腺中的外分泌細胞,其分泌HCO3-的同時也分泌H+,以維持細胞內pH的穩定,與胃中分泌H+的細胞具有相似的機制。狗胰導管細胞的分泌受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有關調節機制如下圖(ACh為神經遞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胰腺分泌的胰液進入內環境參與食物的消化B.剪斷迷走神經,腳步聲不能引起胰液分泌,鹽酸刺激小腸仍可促進胰液分泌C.圖中腦作為反射弧的神經中樞,迷走神經中的傳出神經屬于軀體運動神經D.胃酸增加時,機體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使胰導管細胞中的HCO3-分泌量減少〖答案〗ACD〖祥解〗胰腺是哺乳動物的一種腺體,有外分泌部和內分泌部之分。外分泌部分泌產生胰液,內含多種消化酶;內分泌部即胰島,其中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詳析】A、胰腺分泌的胰液屬于外分泌腺,分泌物直接進入消化道,不進入內環境,A錯誤;B、剪斷迷走神經,腳步聲不能引起胰液分泌,鹽酸刺激小腸仍可通過體液調節促進胰液分泌,B正確;C、圖中腦作為反射弧的神經中樞,迷走神經中的傳出神經纖維屬于交感神經,C錯誤;D、胃酸增加時,機體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使胰導管細胞中的HCO3–分泌量增加,D錯誤。故選ACD。18.海洋牧場是一種海洋人工生態系統,通過在特定海域投放人工魚礁等措施,構建或修復海洋生物生長、繁殖、索餌或避敵所需的場所,以實現海洋生態保護和漁業資源持續高效產出,是海洋低碳經濟的典型代表。下列關于海洋牧場的敘述正確的是()A.海洋牧場改善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可使某些經濟魚類種群的環境容納量提高B.海洋牧場實現了漁業資源持續高效產出,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C.在同一片海域中因環境差異引起生物呈現鑲嵌分布,這體現出海洋生物群落的水平結構D.人工礁體表面會附著大量的藻類等生物,該措施能提高區域海洋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答案〗ABC〖祥解〗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直接價值: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原料等實用意義,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等非實用意義的價值;間接價值:對生態系統起重要調節作用的價值(生態功能);潛在價值:目前人類不清楚的價值。【詳析】A、生存環境改善,可提高種群的環境容納量,故海洋牧場改善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可使某些經濟魚類種群的環境容納量提高,A正確;B、直接價值是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原料等實用意義,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等非實用意義的價值,利用漁業資源屬于利用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B正確;C、一片海域中生物呈現鑲嵌分布,這體現出海洋生物群落的水平結構,C正確;D、人工礁體表面會附著大量的藻類等生物,提高了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而不是恢復力穩定性,D錯誤。故選ABC。19.由谷氨酸棒狀桿菌(好氧細菌)發酵可以得到谷氨酸。在發酵的過程中,需要不停地進行攪拌,并嚴格控制發酵條件,以提高谷氨酸的產量和品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發酵過程中添加新的營養液會改變培養條件,不利于增產B.發酵過程中不停地攪拌可滿足菌體對氧氣需求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發酵過程中應控制pH,中性和弱堿性條件下有利于谷氨酸的生產和積累D.利用液體培養基生產谷氨酸,通過平板劃線法對谷氨酸棒狀桿菌進行計數〖答案〗BC〖祥解〗生產味精常用的菌種是谷氨酸棒狀桿菌,在一定條件下,利用淀粉、谷氨酸棒狀桿菌以及發酵罐,可以生產味精。谷氨酸棒狀桿菌的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型。【詳析】A、發酵過程中添加新的營養液利于持續高效地獲得發酵產品,A錯誤;B、發酵過程中的攪拌會使營養物質和菌種充分接觸且能增加溶解氧的量,故可滿足菌體對氧氣和養分的需求,提高原料的利用率,B正確;C、中性和弱堿性條件下利于谷氨酸的生產和積累,C正確;D、平板劃線法不能用于計數,D錯誤。故選BC。20.終末期心臟病患者需要進行心臟移植,但移植過程中往往會發生缺血再灌注損傷(IRI),導致心臟壞死。研究發現,IRI通過促進Caspase8等一系列凋亡基因的表達,導致細胞凋亡最終引起器官壞死。根據Caspase8基因合成的小干擾RNA(siRNA)可以使Caspase8基因沉默,有效抑制IRI所致的器官損傷,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供者與受者的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一半以上相同,方可進行器官移植B.重組質粒除了包含目的基因、標記基因外,還必須有啟動子和終止子C.細胞凋亡中會發生Caspase8DNA→siRNA→Caspase8蛋白的過程D.基因沉默復合物,抑制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使Caspase8基因沉默〖答案〗ABD〖祥解〗基因工程技術的基本步驟:(1)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有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一樣.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桿菌轉化法、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的方法是Ca2+處理法。(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分子水平上的檢測:①檢測轉基因生物染色體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②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③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抗原-抗體雜交技術。個體水平上的鑒定:抗蟲鑒定、抗病鑒定、活性鑒定等。【詳析】A、研究表明,只要供者與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進器官移植,A正確;B、重組質粒包含目的基因,標記基因,啟動子和終止子,B正確;C、Caspase8基因合成的小干擾RNA(siRNA)可以與Caspase8基因轉錄成的mRNA結合,使Caspase8基因沉默,因此不會發生Caspase8DNA→siRNA→Caspase8蛋白的過程,C錯誤;C、基因沉默復合物作用于Casepase8mRNA,影響基因表達的翻譯過程,D正確。D、故選ABD。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21.甲醛(HCHO)是裝修后的建筑室內空氣中常見的污染物之一;嚴重情況下會引發人體免疫功能異常甚至導致白血病。研究發現常春藤可利用外源甲醛進行光合作用,具體過程如圖所示。RU5P和HU6P是中間產物,①②代表過程,字母代表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a代表_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__。(2)圖中循環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該過程的能量變化是__________。(3)追蹤并探明循環②甲醛的碳同化路徑,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常春藤細胞同化甲醚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4)甲醛在被常春藤吸收利用的同時,也會對常春藤的生長產生一定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在低濃度甲醛脅迫下;葉片氣孔導度(氣孔的開放程度)降低,而葉肉細胞中可溶性糖含量反而增加,據圖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時片的氣孔開放程度可能與植物激素中__________有關。〖答案〗(1)①.NADPH
②.五碳化合物(2)①.卡爾文循環
②.ATP和NADPH中的化學能轉變為糖類中的化學能
(3)①.同位素標記法②.葉綠體基質(4)①.通過降低氣孔的開放程度,減少甲醛的吸收,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強抗逆性②.脫落酸
〖祥解〗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膜):水的光解產生NADPH與氧氣,同時合成ATP。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基質):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應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還原生成糖類等有機物。【小問1詳析】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水的光解產生NADPH與氧氣,同時合成ATP,光能轉化成儲存在ATP和NADPH中的化學能。其中a是NADPH,據圖1分析可知,圖示過程①是暗反應的過程,該循環稱為卡爾文循環,b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三碳化合物,所以b代表五碳化合物。【小問2詳析】據圖1分析可知,圖示過程①是暗反應的過程,該循環稱為卡爾文循環,ATP和NADPH中的化學能轉變為糖類等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小問3詳析】要追蹤并探明循環②甲醛的碳同化路徑,就要把甲醛的走向由不可見轉換成可見或可測,采用同位素標記法可以達到目的。選擇有放射性的同位素標記甲醛,可以通過檢測元素的放射性追蹤甲醛走向。由圖1可知,甲醛參與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過程,因此常春藤細胞同化HCHO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小問4詳析】在甲醛脅迫下,常春藤的抗逆途徑可以是通過降低氣孔的開放程度,減少甲醛的吸收,儲存可溶性糖類等有機物,從而提高抗逆能力。脫落酸有調節氣孔導度的作用,因此常春藤葉片的氣孔開放程度可能與植物激素中的脫落酸有關。22.腎性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繼發性高血壓,腎臟實質性病變是引起腎性高血壓的主要原因。如圖為腎性高血壓發生的部分機制示意圖,其中腎素是一種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緊張素原生成血管緊張素原1,再經血管緊張素轉化酶作用而生成血管緊張素原Ⅱ,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示腎臟實質性病變引起交感神經興奮進而使得球旁細胞分泌腎素增加的調節方式是__________;與過程①相比,過程②的反應速度__________,若腎性高血壓不加干預可導致腎功能進一步惡化,高血壓更嚴重,這種調節機制屬于__________(選填“正反饋”或“負反饋”)。(2)圖中促進外周血管收縮的信號分子有__________;腎臟發生實質性病變后,皮層近曲小管細胞分泌激肽釋放酶的量__________(選填“增加”或“減少”)。(3)臨床上,醫生在診斷腎性高血壓時,通常要測定血漿醛固酮的含量,這是因為醛固酮分泌增加可促進__________對Na+的重吸收,使血漿滲透壓升高,引起血容量增加,血壓升高。機體中醛固酮等多種激素需要不斷地合成分泌才能使其含量維持動態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能否通過注射抗利尿激素治療腎性高血壓__________(選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①.神經調節②.較緩慢③.正反饋(2)①.血管緊張素Ⅱ和神經遞質②.減少(3)①.腎小管和集合管②.激素和靶細胞結合并發揮作用后就會失活(4)①.否②.抗利尿激素會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血容量上升,導致高血壓加重〖祥解〗由圖可知,腎性高血壓是在腎臟實質性病變后腎血流量下降,皮層近曲小管細胞分泌肌肽釋放酶,同時在交感神經系統的調節下,最終使得外周血管收縮,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醛固酮增加引發的疾病。【小問1詳析】腎臟實質性病變引起交感神經興奮進而使得球旁細胞分泌腎素增加的調節方式是神經調節,與過程①神經調節相比,過程②激素調節的反應速度較緩慢,若腎性高血壓不加干預可導致腎功能進一步惡化,高血壓更嚴重,系統作用的結果使原來的效果更顯著,這種現象為正反饋調節。【小問2詳析】由圖可知,圖中直接使外周血管收縮的信號分子有神經遞質、血管緊張素II(或激素),肌肽抑制外周血管收縮;若腎臟發生實質性病變皮層近曲小管細胞分泌激肽釋放酶的量會減少,因為其作用可以抑制血管收縮。【小問3詳析】醛固酮的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接合管對Na+重吸收,從而使血漿滲透壓升高,機體中醛固酮等多種激素需要不斷地合成分泌才能使其含量維持動態平衡,因為激素和靶細胞結合并發揮作用后就會失活。【小問4詳析】不能通過注射抗利尿激素治療腎性高血壓,因為抗利尿激素會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血容量上升,導致高血壓加重。23.亞洲象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中國境內只有300頭左右,只分布在云南西雙版納地區。2022年12月,又一群亞洲象從云南西雙版納出發“一路向北”遷徙,沿途穿越了森林及農田等一系列生態系統,引起人們的關注。請回答下列問題:(1)亞洲象北遷過程中經歷了不同的群落,__________是區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調查西雙版納野象谷中亞洲象的種群密度最適宜采用__________法。(3)大象踏過草原森林形成的“象道”方便其他動物通行;象的糞便既為昆蟲、鳥類提供食物或棲息環境,又可造紙。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__價值。雄象能聽到數里外雌象用次聲波發來的求偶信息,這說明__________。(4)亞洲象喜食棕櫚、竹子、芭蕉等剛生速生草本、藤本植物。對于大象出走的原因,有生態學家推測:隨著西雙版納境內森林覆蓋率的進一步提高,大象的環境容納量實為下降趨勢。請問科學家做出該推測的生態學依據是_____________。(5)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大象同屬于地球生命共同體。請結合題中信息和所學知識,提出一點保護亞洲象種群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群落的物種組成(2)逐個計數(3)①.直接和間接②.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4)西雙版納境內森林覆蓋率的進一步提高,導致亞洲象喜食的棕櫚、竹子、芭蕉等陽生草本、藤本植物減少,同時導致亞洲象的棲息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導致象群的環境容納量下降,種群數量下降。(5)減少對保護區的人為干擾;恢復亞洲象棲息地的原始植被〖祥解〗生物多樣性價值:(1)直接價值:食用、藥用、工業原料、旅游觀賞、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2)間接價值:調節生態系統的功能等;(3)潛在價值:目前人類尚不清楚等。【小問1詳析】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小問2詳析】西雙版納野象谷中亞洲象的數量少,而逐個計數適用于調查分布范圍較小、個體較大的種群,故調查西雙版納野象谷中亞洲象種群密度時可采用逐個計數的方法。【小問3詳析】雄象能聽到數里外雌象用次聲波發來的求偶信息,這說明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大象踏過草原森林形成的“象道”方便其他動物通行,象的糞便可造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象的糞便既為昆蟲、鳥類提供食物或棲息環境,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小問4詳析】西雙版納境內森林覆蓋率的進一步提高,導致亞洲象喜食的棕櫚、竹子、芭蕉等陽生草本、藤本植物減少,同時導致亞洲象的棲息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導致象群的環境容納量下降,種群數量下降。【小問5詳析】保護亞洲象種群的有效措施包括減少對保護區的人為干擾;恢復亞洲象棲息地的原始植被等。24.某真菌的W基因可編碼一種高效降解纖維素的酶,已知圖中W基因轉錄方向為從左往右。為使放線菌產生該酶,以圖1中質粒為載體,進行轉基因。不同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限制酶BamHIEcoRIMfeIKpnIHindⅢ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G↓GATTCG↓AATTCC↓AATTGGGTAC↓CA↓AGCTT(1)限制酶主要是從______中分離純化出來的。應使用限制酶______切割圖1中質粒,使用限制酶______切割圖2中含W基因的DNA片段,以獲得能正確表達W基因的重組質粒。(2)與質粒中啟動子結合的酶是______。啟動子通常具有物種特異性,在質粒中插入W基因,其上游啟動子應選擇______啟動子(選填“植物”、“真菌”或“放線菌”)。(3)W基因轉錄的模板鏈是______(選填“甲鏈”或“乙鏈”)。利用PCR技術對W基因進行擴增的原理是______,子鏈的延伸方向是______。(4)研究人員欲對W基因的mRNA進行RT-PCR,已知其mRNA的序列為5′-UGAAC-GCUA…(中間序列)…GUCGACUCG-3′。為了便于將擴增后的基因和載體成功構建成重組質粒,用于PCR擴增的引物應為______。A.5′-TGAACGCTA… B.5′-CGAGTCGAC…C.5′-GAATTCTGA… D.5′-AAGCTTCGA…〖答案〗(1)①.原核生物②.MfeI、HindⅢ③.EcoRI、HindⅢ(2)①.RNA聚合酶②.放線菌(3)①.乙鏈②.DNA復制③.5′→3′,(4)CD〖祥解〗一個基因表達載體的組成,除目的基因、標記基因外,還必須有啟動子、終止子等。啟動子是一段有特殊序列結構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上游緊挨轉錄的起始位點,它是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驅動基因轉錄出mRNA,最終表達出人類需要的蛋白質。【小問1詳析】限制酶主要是從原核生物中分離純化出來的;根據題圖信息“圖中W基因轉錄方向是從左往右”、“放線菌質粒啟動子到終止子方向為順時針”,故重組質粒的啟動子應在W基因左側,終止子應在W基因右側,W基因右側只能用HindⅢ切割,W基因左側有BamHI、KpnI、EcoRI三種酶切位點,結合質粒情況及切割位點識別序列,應使用限制酶MfeI、HindⅢ切割圖中質粒,使用限制酶EcoRI、HindⅢ切割圖中含w基因的DNA片段,以獲得能正確表達w基因的重組質粒。【小問2詳析】啟動子啟動基因的轉錄,故與質粒中啟動子結合的酶是RNA聚合酶;根據題干信息“啟動子通常具有物種特異性”,目標是使放線菌產生高效降解纖維素的酶,故應選擇放線菌的質粒,在質粒中插入W基因,其上游啟動子應選擇放線菌啟動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體超市轉讓合同樣本
- 人力資源團隊建設技巧試題及答案
- 兼職報賬員合同樣本
- 臨時護欄合同樣本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基礎知識強化試題及答案
- 代購建材合同樣本
- 冶金爐料采購合同樣本
- 2013物業合同標準文本
- 企業制作合同樣本
- 2025年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心理健康評估工具試題及答案
- 中國技能大賽-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水處理技術”項目技術工作文件
- 學校運動會目的
- 講解員禮儀培訓
- 臺風知識簡介(共29張課件)
- 《哮喘患者自我管理影響因素的HAPA模型驗證分析及實證研究》
- 音樂鑒賞與實踐 第一單元第四課音樂的力量(下)
- 生產設備操作指南
- 中職職教高考文言文課文及翻譯
- 公司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
- 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1《醉翁亭記》教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
- 家禽委托屠宰合同協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