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直屬校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新高考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共和國早期,羅馬雖然推翻了王政統治,但羅馬貴族依然保留了專制的權力,只是這種專制由個人變成了集體,對法律的壟斷就是貴族專權的一種表現。由此可知,《十二銅表法》頒布的意義在于A.實現了羅馬公民內部的平等 B.推動了羅馬共和制的發展C.是羅馬成文法發展史的起點 D.匯編了以往的羅馬習慣法2.一位學者認為:“除了西方自由主義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體系。”并認為:“世界性的意識形態斗爭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將是經濟流通、無止境地解決技術問題、環境問題.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費者需求之滿足。”上述說法應出現于A.英國光榮革命成功時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時C.兩極格局瓦解時 D.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時3.如圖是1953年12月發表在《解放日報》的漫畫《小農經濟好比“看鴨船”一碰就翻》該漫畫A.揭露了封建社會對農民的剝削 B.彰顯了社會主義改造的必要性C.號召群眾積極參加工業化建設 D.反映了作者認同土地改革運動4.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著名史學家錢穆指出“徐州一會,實當時諸候稱王之初步,戰國驚人一大事”。錢穆所指“徐州相王”的“驚人”之處在于A.諸侯國的政治地位獲得較大提升 B.魏齊結盟改變了各國間力量對比C.諸侯國的政治體制發生重大變化 D.傳統的禮法體制和秩序遭到踐踏5.下列發生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歷史事件,按照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美國“大蕭條”開始②蘇聯成立③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④紅軍長征勝利結束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6.下邊漫畫反映了中日圍繞某一問題相爭的狀況,這一問題主要是指A.臺灣地位問題 B.朝鮮地位問題 C.義和團反帝問題 D.釣魚島主權問題7.“周輪排短筒,俯吸仰而沛。夾岸饒農田,接竹引其內。”這首唐詩描述的農業工具是A.水排 B.筒車 C.水轉翻車 D.立井水車8.晚清時期主要農產品及農產制成品輸出量(部分)單位:擔上表反映的歷史現象A.推動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B.表明中國與世界市場聯系日益密切C.使列強控制了中國經濟命脈D.進一步擴大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順差9.英國1701年的《嗣位法》強調未來所有的君主必須是國教徒,禁止君主用土地和頭銜犒賞其偏愛的外國人,并且強令下院議員被國王授予職位后應進行重新選舉。該法案內容旨在A.確保議會行使立法權 B.進一步限制王室特權C.賦予法律至高的地位 D.保障資產階級參政權10.鴉片戰爭后,當時士人姚瑩分析中國戰敗原因:“正由中國書生狃于不勤遠略,海外事勢夷情,平日置之不講,故一旦海舶猝來,驚若鬼神,畏如雷霆,夫是以僨敗至此耳”。下列選項對此言論評價正確的是A.啟迪國人開闊視野 B.不滿士人文弱缺乏尚武精神C.具有中體西用色彩 D.指出了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11.20世紀80年代,大多數美國人認為“日本的經濟力量比蘇聯的軍事力量對美國的安全有威脅”,部分日本人把二戰后美國在日本的存在形容為“看家狗簡直變成了瘋狗”。美日民眾的觀點反映了A.美國戰略重心發生轉移 B.日本挑戰美國國際地位C.日美同盟失去存在基礎 D.經濟競爭影響國民感情12.“凡是合法土地所有人,在法令限制的范圍內,對于其所有土地有自由使用、收益和處分之權。地主須減少佃農租額及債務利息,佃農應向地主繳納一定的租額”。這一規定旨在()A.推動農業發展增加政府收入 B.鞏固和擴大了陜甘寧根據地C.適應民族戰爭形勢發展需要 D.保障農民利益推動土地革命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1941年12月7目,日本人襲擊了珍珠港,從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歐洲范圍的沖突轉變為全球性的沖突。戰爭剛開始時,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決心保持中立。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勝利,尤其是法國的淪陷,迫使美國的決策人開始提出疑問中立態度能否自動地提供保護,免受卷入戰爭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國,然后拉制大西洋,征服計劃的下一個目標會不會是美洲大陸?這些因素使華盛頓斷定,避免卷入戰爭的最好辦法是向那些仍在與德國作戰的國家提供除戰爭外的一切援助。……羅斯福總統在努力限制軸心國在西方的擴張的同時,還試圖制止日本在太平洋的侵略。然而,一屆又一屆的東京政府由于歐洲事態的發展所提供的所謂的良機而變得越來越好戰。希特勒的勝利使法國、英國和荷蘭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富饒領地幾乎沒有設防。因此,只要美國不干涉,日本人占領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對日政策發生了什么轉變,并分析其原因是什么。(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美國政策轉變的影響是什么。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實際上歐洲的文藝復興并不是以科學為向導的,其代表人物對美學和哲學精神的重視更甚于客觀主義和懷疑主義。他們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紀的思想方式。他們繼續崇尚和相信不可知和幻想的事物。他們仍然試圖找到哲學家們所說的能將普通金屬變成黃金的石頭。他們繼續相信占星術,并把它與天文學混為一談。——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反映出文藝復興的側重點在哪些領域?又有怎樣的局限性?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二最初,科學從礦山和工場那里汲取的東西要比后者從它那里得到的多得多。在早期階段科學并不是經濟生活的組成部分,因此對科學的利用也就是少量的、零星的——甚至在18世紀后期和19世紀初葉工業革命的早期階段也是如此。但是到19世紀末,形勢發生了變化,科學不再處于從屬的地位:它已經開始改造舊工業,甚至創造了新工業。——同上(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科學在兩次工業革命中的不同作用,并舉出兩例“全新工業”?材料三(90年代以來)可以說,誰掌握了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誰就掌握了優勢,誰就掌握了未來。——路甬祥《全面認識科學的價值及其時代的特征》(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觀念形成的背景。綜合材料一、二、三你得到哪些認識?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十二銅表法》打破了貴族對法律的壟斷,打破了貴族專權,促進了羅馬共和制的進一步發展,故B正確;貴族和平民之間始終處于不平等狀態,故A不正確;CD均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2、C【解析】
題干認為西方世界的優越性在于其民主制度,世界性的意識形態斗爭已經結束,經濟流通、技術問題和環境問題等成為世界性問題,說明這一時期冷戰結束,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政治日趨民主化,而且環境問題、科技問題等成為突出問題,C正確;光榮革命成功時,社會主義制度尚未建立,因此還不存在意識形態問題,排除A;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時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時期,這一時期不存在世界性的意識形態斗爭,排除B;世貿組織成立時間是1995年,此時冷戰尚未結束,排除D。3、B【解析】
1953年用“看鴨船”比喻小農經濟的不堪一擊,用來說明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彰顯了社會主義改造的必要性,B項正確;1953年土改已經完成,揭露“封建社會對農民的剝削”不符合材料主旨,A項錯誤;材料并沒有提及工業化建設的目標,C項錯誤;小農經濟向“看鴨船”一樣一碰就翻,分析了土地改革運動以后建立起來的小農經濟的弊端,D項錯誤。4、D【解析】
“徐州相王”打破了諸侯由周王冊封的制度規定,是對當時分封制度和禮樂制度的破壞,嚴重削弱了周王的權威,故選D;“徐州相王”是魏王和齊王之間相互承認對方為王,與諸侯國政治地位的提升沒有必然聯系,排除A;“徐州相王”時間沒有改革變各國間力量對比,更沒有使諸侯國的政治體制發生重大變化,排除BC。故選D。5、D【解析】
美國“大蕭條”開始于1929年;
②蘇聯成立于1922年;③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
是在1931年;④紅軍長征勝利結束于1936年,故D正確。6、B【解析】
依據圖片中日相爭并結合甲午中日戰爭的史實可知,甲午中日戰爭后,日本要求清政府放棄藩國朝鮮,但清政府不同意,于是引發了中日關于朝鮮地位的爭論。B正確;臺灣本是中國領土,在甲午中日戰爭后簽訂的《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A錯誤;1900年義和團運動已經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下失敗了,C錯誤;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已經將釣魚島割讓給日本,D錯誤。故選B。7、B【解析】
根據材料“周輪排短筒……接竹引其內”可知為唐代以水力為動力灌溉工具筒車,B項正確;水排在漢代已經出現,排除A項;水轉翻車出現于宋代,排除C項;立井水車以人力為動力,排除D項。故選B。8、B【解析】
本題考查晚清時期中國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關系。從表格數據看,1868—-1888年,中國絲、茶、棉花等主要農產品及農產制成品對外輸出量不斷增加,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與世界市場的聯系日益密切,故B項正確;推動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主要因素是外國資本主義人侵,農產品出口量增加中國成為列強原料產地是自然經濟解體的表現之一,故A項錯誤;促使列強控制中國經濟命脈的主要手段是列強的資本輸出,如在華投資設廠、設立銀行進行政治性貸款、獲得筑路權、礦山開采權等,故C項錯誤;材料并未反映當時中國對外貿易中進出口的關系,無法得出貿易順差擴大的結論,故D項錯誤。9、B【解析】
本題考查英國君主立憲制。材料中《嗣位法》的內容體現了對王權的種種限制,故B項正確;材料主旨是限制王權,而未涉及確保議會立法權,故A項錯誤;材料并未提及法律地位至高無上的問題,故C項錯誤;材料主要強調限制王權,并未涉及資產階級參政權的問題,故D項錯誤。10、A【解析】
姚瑩之語準確指出了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當時國人對世界大勢不了解,這一言論針砭時弊,有震聾發聵之效,能夠啟迪國人開闊視野,A項正確;姚瑩的言論中強調的是國人不了解世界形勢,而非不滿于士人文弱,排除B;中體西用是洋務運動時期的指導思想,主張學習西方技術,姚瑩未明確提出學習西方技術,排除C;材料更多指出書生于國事失敗之責任,鴉片戰爭失敗根本原因是農耕文明與工業分明的差距,排除D。11、D【解析】
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經濟發展速度超過了美國,由此引起美國國民的對日本經濟的發展的敵視,說明經濟競爭影響國民感情,D正確;這一時期依然處于冷戰時期,美國的戰略重心未發生轉移,排除A;題干未體現日本對美國的挑戰,排除B;在冷戰背景下,日美同盟依然有存在基礎,排除C。12、C【解析】
根據“地主須減少佃農租額及債務利息,佃農應向地主繳納一定的租額”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的雙減雙交政策,這一政策調動了地主和農民抗戰的積極性,適應民族戰爭形勢發展需要,故選C;材料這一規定旨在為抗戰服務,并非為了增加政府收入,排除A;B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抗戰時期,共產黨沒有開展土地革命,并且不符合“地主須減少佃農租額及債務利息,佃農應向地主繳納一定的租額”,排除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地主須減少佃農租額及債務利息,佃農應向地主繳納一定的租額”,聯系抗日根據地中共實行的經濟政策分析解答。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轉變:由中立到援助再到宣戰。原因:1日本襲擊珍珠港,導致美國民眾群情激憤;2日本在南亞、東南亞的擴張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利益,日美矛盾加深;(2)影響:1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的規模擴大;2中國等國家對日宣戰,擴大了反法西斯國家力量;推進了戰爭的進程,加速了二戰的結束【解析】
(1)轉變:據材料“戰爭剛開始時,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決心保持中立”可知,保持中立;據材料“……羅斯福總統在努力限制軸心國在西方的擴張的同時,還試圖制止日本在太平洋的侵略。”并結合所學可知,援助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據材料“希特勒的勝利使法國、英國和荷蘭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富饒領地幾乎沒有設防。因此,只要美國不干涉,日本人占領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并結合所學可知,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原因:結合所學可知,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襲擊珍珠港,導致美國民眾群情激憤;材料“希特勒的勝利使法國、英國和荷蘭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富饒領地幾乎沒有設防。因此,只要美國不干涉,日本人占領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并結合所學可知,日本在南亞、東南亞的擴張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利益,日美矛盾加深;(2)影響: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從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的規模擴大、擴大了反法西斯國家力量、推進了戰爭的進程、加速二戰的結束等方面回答。14、(1)領域:關注人文科學(美學和哲學)。局限:忽視自然科學(科學),受中世紀神學影響很深。原因:文化上近代科學剛剛起步,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尚不充分。(2)不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科學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技術創新主要來自于工匠的實踐經驗。第二次工業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市延慶區2025屆高三下學期2月一模試題 物理(含答案)
- 河北省衡中清大教育集團2025年高三第二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建東職業技術學院《專業英語B》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廊坊市廣陽區2025年小升初素養數學檢測卷含解析
- 湖北省黃石市育英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學期高考生物試題模擬試卷含解析
- 日喀則地區定日縣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沈陽體育學院《水土保持工程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達州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第四次聯合測試卷語文試題文試卷含解析
- 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重點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第三次質量預測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云南省麗江市古城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新課標】Unit 1 C Story time第7課時單元整體課件
- 演出經紀人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全真模擬試題1000題及答案
- 浙江省寧波三鋒教研聯盟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數學期中聯考試卷(含答案)
- 電子政務平臺的維護與技術支持策略
- 《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傳承與發展》課件
- 曲妥珠單抗心臟毒性的管理
- 2025年中國越野汽車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美術造型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鄭州商貿旅游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高中化學選修二第二章《分子結構與性質》知識點復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