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解題方法歸類
板塊一:語文有關閱讀的常識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
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
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
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事實論據包括具體事例、概括事實、
統計數字、親身經歷
道理論據:指為了對某個問題或者觀點進行論證說明其正確或
錯誤而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諺語、古代文獻等進行證明的材料,一般
指那些來源于實
踐,并且已被長期實踐證明和檢驗過,斷定為正確的觀點,就是通過
講道理來說明一個問題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
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
有并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插說。
板塊二、答題技巧
一、有關語言修辭的題型
描繪類提問方式: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或:文章的某個句子說成另一個句子好不好?為什么?
答題模式: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具體(形象、準確)
地寫出了+對象+效果,換了后就變成十不好的效果?;颍翰恍校?/p>
為該詞比另一詞
的感情更強烈(或該詞比另一詞更切合對象的性格特
征)。
結構類提問方式:某兩個或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
么?
答題模式: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
(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
---■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表達了……
修辭類提問方式: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在表
達上有什么好處?
答題模式:確認修辭手法+修辭本身的作用+結合句
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十對象
+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
層層鋪開,逐步擴大,對點明主旨起強化作用等;強調了+對象+特
性
3.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4.設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
和思考
5.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6.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二、有關布局謀篇的題型
提問方式:某句(段)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題模式:L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
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
3.文末:點明中心;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
結構嚴謹;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
三、有關表現手法的題型
藝術類提問方式:文章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效果、作用?
答題模式:使用的方法+內容+效果(或作用)
人稱類提問方式:使用這種人稱寫的好處是什么?或:為什么要
改變人稱?
答題模式:第一人稱:親切、自然、真實,適于心理描寫;
第二人稱:便于感情交流,進行抒情,還能起
擬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稱: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
于敘事和議論。
四、有關歸納內容要點的題型
提問方式:請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內容要點。
答題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劃分本段的層次,第二步提
取要點詞語,第三步整合答案。
五、有關鑒賞人物形象的題型
提問方式:請簡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題模式:按總分(分總)來回答。先用一句話從整體上
對該人物作出一個定性分析,然后再從兒個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
先從兒個方面作
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話作定性式的總括。
板塊三、不同類型文章的閱讀
A、記敘文以記敘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敘文。記敘
文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記敘文既包括記敘性的文學作品,
如散文、小說等,又包括一般的記敘性文章。狹義的記敘文是
指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對社會生活中的人、串、
景、物的情態變化和發展進行敘述和描寫的一類文章.
B、常見的如消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游記、日記、參觀記、
回憶錄,以及一部分書信等。
L記敘文的特點記敘文是一種以敘述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
寫人、記事、狀物、繪景為主要內容的文體。
2.記敘文的分類根據描述的內容,可以分為寫人的、敘事的、寫
景的和狀物的記敘文。它們都具有記敘文的共性,但在構思、立意、
布局謀篇,遣造句上往往又有相應的各自特點。
寫人類記敘文:通過描述人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通過特定的
環境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現文章主題。
敘事類記敘文:通過敘述事件,寫出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來表
現主題。
寫景類記敘文:通過描繪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狀物類記敘文:通過寫物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3.記敘文的六要素記敘文的六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掌握記敘文的要素,可以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題思
想,更好地把握其結構層次。
4.記敘的順序閱讀記敘文,要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就要明確寫
作的順序。常見的記敘順序有順敘、倒敘和插敘。
⑴順敘:按照事件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來寫,也就是敘述的順序
與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是一致的。
⑵倒敘:先寫結局,然后再敘述事情的發生、發展;或者先寫后來的
情況,再敘述產生這種情況的經過。
⑶插敘:在記敘的過程中,有時要插入在時間地點上不一致的情節,
然后再按照原來的事情接敘,這插入的有關部分叫插敘。
5.記敘文的線索記敘文的線索是指自始至終貫穿全文的一條主
線,由于題材的多樣性和作者思路上的差異,致使文章線索呈現出多
種形式。
有的以時空轉移為線索;有的以人物活動、時間、發展、景物變化為
線索;有的以一人、一事、一物的線索把全篇各部分內容緊緊聯結起
來。有的記敘文存在著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線索。
6.記敘的人稱記敘文的人稱有三種:第一人稱(我,我們),以當
事人的口吻和身份敘述,寫起來親切自然。而有的文章中運用了第二
人稱代詞(你,你們),一般多是出現在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敘述
里,實際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角度寫的。
7.記敘文的表達方式記敘: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紹給讀者,
寫出人物的活動,事件的發展情況。
描寫:在敘述的過程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用一些修辭方法對人
物和事件加以具體形象地描繪,給人以鮮明、生動的印象,免了單純
記敘的平淡和枯燥。
說明:補充交代記敘文中需要交代的事物。議論:記敘文中的
議論是作者直接發表評論,點明記敘的意圖,揭示所敘事物的本質,
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抒情:作者在記敘的基礎上,采用直抒胸臆的辦法,抒發作者強烈的
感情。抒情方法:有的直接抒情,有的在記敘描寫中抒情。
8.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包括社會環境描寫
和自然環境描寫。作用是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表現人物性格,烘托
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的發展等,都是為表現主題服務的
B議論文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
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或主張的一種文體。
它的主要特點是:一、以擺事實、講道理為主要表現方式,運用概念、
判斷、推理等邏輯思維手段來論證自己的主張和見解。二、一般具有
論點、論據、論證三個要素。三、觀點鮮明,贊成什么、反對什么,
十分明確。四、語言準確、嚴密、簡練。
閱讀分析議論文,要根據它的特點,著重解決以下兒個問題:
一、找準論點閱讀議論文,關鍵是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有的
文章,標題就是中心論點,如《反對自由主義》;也有的文章,在開
頭提出中心論點
如《談骨氣》,開門見由,亮出論點,表明立場,先聲奪人;還有的
文章,是在行文當中或篇末提出中心論點,這樣的文章,往往是層層
議論,抽絲剝筍一般地亮出觀點。
大多數文章,標題只是提出了一個論題,中心論點隱含在文章的論述
中。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地閱讀分析,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中心論點。
二、分析論據閱讀議論文,在抓住全文的論點之后,還要弄清楚
論據是事實論據還是道理論據。事實論據包括事例、史實、統計數字
等。事實必須確鑿可靠,有代表性。道理論據包括名人的正確論述和
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公式,以及正確反映自然規律和人類生活經
驗的名人名言、諺語、格言等。
三、弄清論證的方法及作用弄清論證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理
解中心論點。要弄清論證方法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論證方法:(1)舉例
論證:用事實說話,真實可信,增強說服力;(2)道理論證:說理透
徹,令人信服;(3)對比論證:突出了全文要論證的觀點,使得邏輯
更嚴密,更具說服力;(4)比喻論證:形象生動地論述自己的觀點,
且能化抽象為具體,深入淺出地說清楚事理。其次,還要注意的是,
這兒種論證方法有時候是交叉使用的。
四、理清結構
閱讀議論文,必須理清議論文的結構。議論文的結構一般分為提
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部分,也就是引論、本論和結論。
五、了解議論文的語言特點
議論文的語言往往概括、精練、嚴密、準確。它的語言往往有鮮
明的個性,或針硬時弊,或剖析事理,往往能利用抽象的詞語來表現
豐富的內容。一般方法是: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篇不離
旨,深入揣摩其表達作用。對文中的一些重點詞語,要抓住其詞義的
范圍和輕重及修飾限制作用來分析。
C散文敘事性散文是以寫人、敘事為主的散文。一種是著重記寫、
刻畫人物,以人物為全篇的中心。如:朱自清的《背影》、林海音的
《爸爸的花兒落了》等。它們雖然也是以寫人物為主,但與小說的區
別是明顯的。它們不像小說那樣多方面、細致地刻畫人物,也不講求
故事情節的完整和曲折。另一種是側重記寫一定的風物、場景。作者
對它們不是純客觀的描述,而是將外物與內情融合起來,以表達一定
的思想、抒發一定的感情。
閱讀敘事性散文要把握好以下兒點:
一、把握記敘的“六要素”
“六要素”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抓
住它們,有助于把握文章的結構,弄清中心事件,更好地理解文章內
容.
二、明確人稱,理清順序
記敘的人稱有三種,以第二人稱“你”來寫的甚少,但第二人稱
好像是面對面的對話,較易抒發作者的感情。第一人稱“我”較常見,
但文學作品中的“我”只能視為人物形象,起串聯情節的作用,為線
索人物。
記敘的順序通常有順敘、倒敘、插敘等。使用倒敘能造成懸念,增強
藝術效果。
三、抓住線索,掌握布局
記敘的線索,是指自始至終貫穿全文的一條線,它可以是人、物、
事、情、活動,也可以是某種行為、問題、認識,甚至是一句話。它
是作者展開文章內容、安排情節的思路,因而理清線索,有利于掌握
全文的布局。散文的線索可以使散文由分散到聚合,由朦朧到明朗,
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時間與空間的轉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記敘內
容的變化、事情發展的階段、一定的語言標志、文章的題目等都是捕
捉線索的主要切入點。
四、抓住特殊語句,領會文章主旨
敘事性散文是以記敘為主的,但其中也有描寫句、抒情句、議論
句,閱讀中抓住這些特殊句,有利于領會文章主旨。描寫能較好地刻
畫出人物的神情、動作、心理以及故事發生的背景、場景等;抒情則
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使讀者與作品內容產生共鳴,從而更好地顯
示中心;議論能直接點明或加深所敘之事的內涵,提示段旨乃至全文
主旨,有畫龍點睛之妙用。
五、研讀重點段落
對散文中精彩鋪陳的段落,要感受形象、領悟內涵、捕捉情感、
揣摩語言;在結構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位于開頭的往往是總起全文,
中間的往往是承上啟下,結尾的往往是總結全文,首尾呼應,是主題
的深化和感情的升華;記敘描寫以外的議論段落,是散文明事析理的
關鍵段落,是文章的中心主旨所在;環境描寫段落往往是為烘托氣氛、
襯托人物心情的。
六、透析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是散文布局謀篇的外在形式,回答問題時通常以托物言
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托物寓意、寓情于景、對比、聯想和想象、
欲揚先抑等作為鑒賞的術語。
D說明文說明文是客觀地介紹某種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是給人
介紹知識。因此,說明文的語言要求準確。
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體現在如下兒個方面:
一、表示時間對時間的說明要盡量做到精確,如:一天有24小
時,每小時有60分種,每分鐘有60秒。但是像“這座橋(趙州橋)
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現在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茅以升《中
國石拱橋》),這里的兩處數字說明,由于年代久遠,只能用推測的方
法,表面上看似乎不精確,實際上正好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二、表示空間“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
絕大部分是對稱的……”(葉圣陶《蘇州園林》)這里的“絕大部分”
表明并非所有的“宮殿”和“住房”都是對稱的,也有少部分并不對
稱,這種客觀的說明同樣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三、表示范圍“死海地處約旦和巴勒斯坦之間南北走向的大裂谷
的中段,它的南北長80公里,東西寬約5至17公里,海水平均深度
300米,最深的地方大約有400米?!保ā端篮2凰馈罚┻@段話運用數字
說明,說明了死海的長度、寬度和深度,給人以清晰的印象。
四、表示程度說明事物時,常常會用到程度副詞,如“很、十分、
非常、較、更、最、稍微、略”等。如:“后三宮往北就是御花園。
御花園面積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無擁擠和重復的感覺?!?/p>
(黃傳惕《故宮博物院》)這里的“很”表明御花園雖然面積不小,
但不是特別大,因為它只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又如:“沙漠是
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竺可楨《向沙漠進軍》)其中的“最”
說明沙漠危害人類之大,程度之深。
五、表示次序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定的規律,如果要說明事物的成
因、結構和原理,則有一定的程序或順序。如:“立春過后,大地漸
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保?/p>
可楨《大自然的語言》)其中“漸漸”和“次第”,準確地說明了事物
的變化過程,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又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
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葉圣陶《蘇州園林》)這里的四個“講
究”次序不能顛倒,因為它們是按照由遠到近、由高到低的空間順序
來說明蘇州園林的建筑構造特點的。
六、那么,如何分析和概括一篇說明文的中心思想呢?
三步質疑法:一問“全文圍繞什么事物或事理來進行說明?”
二問“從哪些方面對該事物或事理進行說明?”
三問“說明了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
在讀文章的過程中依次思考上面的三個問題,逐一找到最佳答案,
再把這些答案按照合理的順序組織起來,這篇說明文的中心思想就明
確了。在《故宮博物院》一文中三個問題的答案依次是“全文圍繞故
宮博物院來進行說明”“從故宮博物院的位置、歷史沿革、整體布局、
功用等方面進行說明”“說明了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
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團的特點”。其中
“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
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是文章的中心句,涵蓋了其他兩個問題的
答案,自然就是全文的中心。
實際上,說明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說明對象的特征,只要明確了說明對
象以及說明內容,再明確說明的順序(層次),說明對象的特征就非
常明確了。
七、說明順序任何說明文,總是循著一定的順序來介紹事物的形狀、
性質、構造等,或者解說事理的成因、功用、關系等。我們閱讀時,
如果弄清了說明順序,就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思路,掌握被說明事物的
特征。
常見的說明順序一般包括以下三種:
時間順序:介紹事物發展變化過程,或按照事物發展的先后為次序,
或以事物從早到晚、從古至今的時間為序,或以某事物制作的步驟、
演變的過程為順序。
空間順序:就是按照被說明對象的空間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自
左而右,或由前到后,或從外到里,或由某一中心點向四面擴散開去
呈輻射式對事物作介紹。
邏輯順序:是指按照事物內在的聯系或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規律來
進行說明的一種順序。
常用的邏輯順序包括以下六種:從現象到本質,從原因到結果,從
特點到用途,從整體到部分,從概括到具體(或從一般到個別),從
主要到次要。
要理清說明順序,一般的方法是:
1、認清說明對象,分析說明順序
一般對實體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勝等的結構或布局的介
紹,多以空間為序;一般事理性的說明文常會運用邏輯順序;像農作
物的生長過程,工藝流程,事物的歷史沿革等,一般都以時間順序說
明。
2、注意標志性的詞語
以時間為序的說明語段過程明晰,線索清楚,縱向排列明確有
序。一般運用時在文中會出現表示時間或先后的標志性詞語。以
空間順序說明的語段常會出現“東”“西”“南”“北”“里”“外”“左”
“右”等方位詞。
例如: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
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
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
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
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楊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
有行龍、升龍、降龍,多姿多態,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該段以“朱漆方臺”為中心點,向四面擴散開去呈輻射式順序。
有“上面”“背后”“兩旁”“中央”“周圍”等標志空間順序的方位詞。
以邏輯為序的語段常會出現“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
的邏輯順序的詞。
例如:為什么我國的石拱橋會有這樣光輝的成就呢?首先,
在于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浯?,我國石拱橋的設計施工
有優良傳統……再次,我國富有建筑用的各種石料……
例子1:1那樹立在那條路邊上已經很久很久了。當時路還
只是一條泥濘的小徑時,它就立在那里;當路上駛過第一輛汽車之前,
它就立在那里;當這一帶只有稀稀落落兒處老式平房時,它就立在那
里。
2那樹有一點佝僂,露出老態,但是堅固穩定,樹
頂像剛炸開的焰火一樣繁密。認識那棵樹的人都說,有一年,臺風連
吹兩天兩夜,附近的樹全都吹斷,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樹
屹立不動,而且據說,連一片樹葉都沒有掉下來。這真令人難以置信。
據說,當這一帶還沒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陸上臺風緊急警報聲中,總
有人到樹干上漩渦形的洞里插一炷香呢。
3那的確是一株堅固的大樹,霉黑潮濕的皮層上,
有隆起的筋和縱裂的紋,像生鐵鑄就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區活躍度的預算與投資合同
- 全職員工離職說明
- 數據庫技術COMPUTER87課件
- 鐵路市場營銷集中性市場營銷策略課件
- 雙總線冗余供電方式盧凱霞時間年月課件
- 中醫特色護理課件
- 中醫關于水腫的課件
- 高空電力作業安全合同
- 養生保健品經銷合同范本
- 北京市東城區2024屆高三下學期一模歷史試題 含解析
- 林海雪原考試題和答案
- 2025年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中醫適宜技術-中藥熱奄包
- 語文版一年級下冊語文閱讀理解練習(15篇)
- 動火作業檢查清單
- 鋼管樁沉樁兩種工藝方法
- 滲透試驗報告
- 吊車包月租賃合同完美參考
- 亞馬遜品牌授權書(英文模板)
- 螺桿壓縮機知識(課堂PPT)
- 鑄件砂芯清理—水爆清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