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專題12環境保護核心考點練2環境污染及其防治_第1頁
2023版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專題12環境保護核心考點練2環境污染及其防治_第2頁
2023版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專題12環境保護核心考點練2環境污染及其防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核心考點練2環境污染及其防治1.(2022·河北保定二模)閱讀材料,完成下題。我國農作物秸稈產量居世界前列,我國農村地區對秸稈的利用廣泛。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農村居民對秸稈利用率不斷提高。下圖為我國農村秸稈燃燒的時間分布情況圖。據圖描述我國南北方地區秸稈燃燒排放污染物峰值出現的時間差異,并說明我國提高農作物秸稈利用率對農村地區發展的積極作用。2.(2022·四川瀘州三模)閱讀材料,完成下題。2022年3月2日是第三十屆“世界水日”,主題為“珍惜地下水,珍視隱藏的資源”。我國是巖溶大國,巖溶區面積約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3,巖溶地下水資源量約占全國地下水資源量的23%,是巖溶地區重要的戰略水資源。受全球氣候變化和特殊巖溶地質條件影響,巖溶區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嚴重,石漠化面積超過9.2萬平方千米。簡析我國巖溶地區地下水污染治理難度大的原因。3.(2022·四川涼山三模)閱讀材料,完成下題。垃圾的傳統處置方式以“填埋為主、焚燒為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問題日益突出。據調查,2020年上半年北京市全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為393.59萬噸,日均2.16萬噸。這些垃圾造成了一系列嚴重危害,所以北京市政府大力推行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垃圾分類,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能減少60%以上的垃圾數量。拾荒者每年從北京“撿走”上億元,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再利用,能減少垃圾處理費用,改善生存環境。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簡述與傳統垃圾處理方式相比,北京市大力推行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意義。4.(2022·湖南湘西三模)閱讀材料,完成下題。礦產資源是地球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必要物質保障。據統計,它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90%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料和70%以上的農業生產原料。選冶是一種交替使用選礦和冶金的方法來處理礦石的工藝流程。下圖示意礦山勘查、開發的不同階段。試分析礦床開采與選冶對水、大氣和土壤環境的影響。答案:1.答案時間差異:北方地區的秸稈燃燒的第一個高峰出現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第二個高峰出現在9月至10月上旬;南方地區的秸稈燃燒第一個高峰出現在7月,第二個高峰出現在10月,與北方地區相比,南方地區秸稈燃燒峰值延后約1個月。積極作用:農作物秸稈通過加工處理可作為飼料、燃料、肥料和工業原料,變資源優勢為經濟效益,為農村地區發展提供契機;綜合利用秸稈,變廢為寶,提高資源利用率,減輕農村地區環境污染,減少農村地區資源浪費,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解析據圖可知,北方地區5、6月份所占比例較高,最高值出現在9、10月份;南方地區7月份所占比例較高,最高值出現在10月份。整體上可以看出北方地區的秸稈燃燒峰值比南方地區早一個月左右。我國農村地區秸稈資源豐富,可延長產業鏈,將秸稈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提高秸稈利用率,可變資源優勢為經濟效益,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秸稈的綜合利用還體現了變廢為寶,減少秸稈的焚燒,也就減少了秸稈資源的浪費,減輕了大氣污染,既保護了環境,又創造了經濟效益。2.答案分布面積大,水量多;生態環境脆弱,地下水極易污染;位于地表以下,隱蔽性強,不易監測;地下水循環周期長,自凈能力弱;巖溶地貌,地下水流動性相對較好,擴大污染范圍。解析巖溶區通常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分布廣泛,地表水易滲漏,地下水豐富,我國巖溶區分布面積大,水量多;但我國巖溶區人口相對密集,人類活動排放大量污染物產生的地表污水,極易導致巖溶地下水水質惡化;巖溶區的巖層透水性好,地下水埋藏深度大,隱蔽性強,不易監測;加之地下水循環周期長,更新慢,污染物易積累,自凈能力弱;同時由于巖溶區地下水流動性相對較好,容易擴大污染范圍。3.答案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就業機會,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資源的回收利用,節約了資源,大大減少垃圾處理量,降低了處理成本;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恢復。解析城市生活垃圾傳統處理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高溫堆肥和焚燒這三種。垃圾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減少垃圾處理量,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等方面的效益。傳統填埋處理需占用大量土地,垃圾分類回收則減少占用土地,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提高土地利用率;垃圾分類回收還增加了居民的就業機會,增加居民收入;垃圾分類回收有利于資源的回收利用,大大減少垃圾處理量,降低了處理成本;垃圾分類回收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恢復。4.答案水環境:尾礦庫以及固體廢棄物的淋濾滲漏使水質發生變化,會導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使水質惡化。大氣環境:露天開采產生粉塵,污染大氣。土壤環境:重型機械壓實地面,導致大多數礦區無法支持農作物的生產,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減少,降低土壤肥沃度。解析讀圖可知,礦床開采有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兩種形式,露天開采需要大量開挖表土,會破壞植被,鏟除土壤層,同時大型機械的進出,也會壓實開采區周邊的土壤,造成土壤侵蝕、退化,同時露天采礦需要排出開采區地表和地下水,會破壞和污染地下、地上的水源;露天開采也會造成大量表土堆積,在開采過程中還會形成粉塵,污染大氣。地下開采會挖掘礦洞,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