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證(尿路感染)中醫診療方案 (2022年)_第1頁
淋證(尿路感染)中醫診療方案 (2022年)_第2頁
淋證(尿路感染)中醫診療方案 (2022年)_第3頁
淋證(尿路感染)中醫診療方案 (2022年)_第4頁
淋證(尿路感染)中醫診療方案 (2022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淋證(尿路感染)中醫診療方案(2022年)

一、本方案適應對象

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淋證,(TCD編碼:A04.05.01)o

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尿路感染(包括急性膀胱炎、急性

腎盂腎炎、再發性尿路感染等),(ICDT0編碼:N30.0急性

膀胱炎、N10.x02急性腎盂腎炎、N39.000再發性尿路感染)。

二、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內

科學》(周仲瑛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和《實

用中醫內科學》第二版(王永炎、嚴世蕓主編,上海科學技

術出版社,2009年。)

小便頻數,淋瀝澀痛,小腹拘急引痛,為各種淋證的主

證,是診斷淋證的主要依據。

2.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內科學》第七版(陸再英等主編,人民衛生出社,

2008年)和《腎臟病臨床與進展》(鄭法雷等主編,人民軍

醫出版社,2006年)。

尿路感染診斷標準:

清潔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時以上)細菌定

量培養,菌落數2105/ml。

清潔離心中段尿沉渣白細胞數>10個/HP,有尿路感染癥

狀。

具備上述兩項可以確證。如無第二項,則應再作尿細菌

計數復查,如仍2105/ml,且兩次的細菌相同者,可以確證。

作膀胱穿刺尿培養,細菌陽性(不論菌數多少),亦可確

診。

作尿細菌培養計數有困難者,可以用治療前清晨中段尿

(尿停留于膀胱4-6小時以上)離心尿沉渣革蘭染色查找細菌,

如細菌>1/油鏡視野,結合臨床表現診斷,或作膀胱穿刺尿

培養確診。

當女性有明顯的尿頻、尿急、溺痛、白細胞尿增多、清

潔中段尿細菌培養并為常見致病菌,可擬診為尿

路感染。

老年男性,如有尿路感染癥狀,清潔中段尿培養細菌數

2103/ml時,可以診斷;對于從在尿路復雜情況,如有前列

腺肥大、尿路結石或留置導尿管等,清潔中段尿菌落計數2

104/ml時,可以診斷。

(二)癥候診斷

1.熱淋-膀胱濕熱證

小便頻數短澀,灼熱刺痛,尿色黃赤,小腹拘急脹痛,

或有發熱寒戰,口苦、嘔惡,或腰痛拒按,或大便秘結,黃

膩苔,脈滑數。

2.石淋-濕熱蘊結證

尿中夾砂石,排尿澀痛,或排尿中斷,或一側腰腹絞痛

難忍,甚則牽及外陰,往往突發,尿中帶血,舌紅,苔薄黃,

脈弦或帶數。

3.血淋-濕熱灼絡證

小便熱澀刺痛,尿色深紅,或夾有血塊,疼痛滿急加劇,

或見心煩,舌尖紅,苔黃,脈滑數。

4.氣淋-肝郁氣滯證

郁怒之后,小便澀滯,淋漓不宣,少腹脹滿疼痛,苔薄

白,脈弦。

5.勞淋-脾腎虧虛證

病程較長,纏綿難愈,時輕時重,遇勞加重或誘發。夜

尿赤澀不甚,溺痛不著,淋瀝不已,余瀝難盡,乏力,不耐

勞累。常伴有低熱,腰痛、小腹墜脹等。

三、治療方案

(一)辯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

1.熱淋-膀胱濕熱證

治法:清熱利濕通淋。

推薦方劑:八正散、導赤散或程氏草薛分清飲等方劑加

減。篇蓄、瞿麥、車前子、草癖、大黃、竹葉等。

2.石淋-濕熱蘊結證:

治法:清熱利濕,排石通淋。

推薦方劑:石韋散或其他清熱祛濕排石方劑加減。瞿麥、

篇蓄、通草、滑石、車前子、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石

韋、牛膝、青皮、烏藥等。

3.血淋-濕熱灼絡證

治法:清熱通淋,涼血止血。

推薦方藥:小薊飲子或其他方劑加減。大薊、小薊、生

地、白茅根、蘆根、茜草、仙鶴草、旱蓮草、木通、甘草、

桅子、當歸、蒲黃、三七、瞿麥、篇蓄、蕙萩仁、敗醬草等。

4.氣淋-肝郁氣滯證

治法:疏肝理氣,利尿通淋。

推薦方藥:柴胡疏肝散、沉香散等方劑加減。柴胡、黃

苓、沉香、青皮、烏藥、香附、石韋、滑石、冬葵子、車前

子、郁金、小茴香等。

5.勞淋-脾腎虧虛證

治法:補脾益腎。

推薦方藥:無比山藥丸等方劑加減。黨參、黃芭、山藥、

蓮子肉、茯苓、慧放仁、澤瀉、扁豆、山萸肉、菟絲子、奘

實、金櫻子等。

(二)辯證選擇口服中成藥及院內制劑

根據病情,辯證選擇三金片、前列舒通膠囊、知柏地黃

丸、補中益氣丸、濟生腎氣丸等。院內制劑:可以辯證選用

八正煎劑(組成:草癖、瞿麥、竹葉等。功用主治:清熱利

濕通淋,用于尿路感染濕熱下注者)、溫腎化氣丸(組成:仙

茅、淫羊蕾、巴戟天、續斷、狗脊等。功用主治:溫腎健脾,

化氣行水)、清中化濕丸(組成:蒼術、厚樸、半夏、茯苓、

黃苓等。功用主治:清熱化濕,理氣和中用于各種疾病證屬

中焦濕熱者)、通腑逐瘀合劑(組成:木香、莪術、枳實、厚

補、檳榔、炒麥芽等。功用主治:行氣通腑,化瘀消痞)等

藥物。

(三)其他中醫特色療法

1.耳穴壓豆:根據辯證選擇耳穴,每3日1次,10日

為一療程,有健脾益腎,利水消腫之功。

2.穴位貼敷法:可用中藥打粉,調成餅狀,外敷于關元、

腎俞、腰陽關、命門或志室等穴。可辨證選方治療各種證型。

3.灸法:選穴:中脫、關元、氣海;足三里、涌泉;腎俞、

命門。每次2?3個穴位,15分鐘,局部發熱為止每天一次,

一周一療程。效果:溫經散寒、防御保健。適用于慢性疾病

免疫力低下、脾腎兩虛患者。

4.中藥足浴:辯證選用中藥顆粒劑加熱水溶開,水溫

39?4(TC足浴30分鐘,每天一次。

5.穴位注射:取脾俞(雙)或腎俞(雙),每日每穴注射黃

苗注射液2nli,14天為一療程。適用于慢性病易于感冒患者,

可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

6.磁熱療法:選腎俞,使用磁療燈照射30分鐘,適用

于慢性腎臟疾病免疫力低下、脾腎兩虛患者。

此外,根據病情,還可選擇中藥外敷(敷臍)、六氣針法、

蒸汽浴、中藥熱奄包等療法。

四、療效評價

(一)評價標準

1.癥候評價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國醫藥科技出

版社,2002年)的“中藥新藥治療泌尿系感染的臨床指導原

則”而制定。

臨床治愈:中醫臨床癥狀消失、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癥候積分減少295機

顯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明顯好轉,癥候積分減

少270%

有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癥候積分230%

無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

癥候積分減少不足30%

2.疾病療效評價標準

參照錢桐君主編《腎臟病學》(第三版,華夏出版社,

2001年)和林善琰主編《當代腎臟病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

社,2001年)。

治愈:療程結束后癥狀消失,尿細菌培養陰性,并于第

2周、第6周各復查尿細菌培養1次。如均為陰性,可診斷

為近期治愈,追蹤6個月無再發者為完全治愈。

有效:療程結束后癥狀消失,尿細菌培養陰性。

無效:療程結束后,尿細菌培養定性檢查仍陽性;或者

于6周復查尿細菌培養為陽性者;療程結束后癥狀不久再現

(多在6周內),且尿菌數

(二)評價方法: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國醫藥科技出

版社,2002年)的“中藥新治療泌尿系感染的臨床研究指導”

而制定。

主要癥狀:尿頻、尿急、尿痛、小腹脹痛每周記錄1次,

輕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癥狀消失計0分。

(1)尿頻

輕度:小便次數略有增加,每天增加2-3次。

中度:小便次數有所增加,每天4-6次。

重度:小便次數增加,時時都有尿感。

(2)尿急

輕度:小便急迫,可忍耐。

中度:小便急迫,僅可忍耐片刻。

重度:小便急迫,迫不及待。

(3)小腹不適

輕度:小腹脹痛不適/小腹涼感輕微。

中度:小腹脹痛/小腹涼感明顯。

重度:小腹脹痛/小腹涼感甚。

(4)尿痛

輕度:小便時尿道隱隱作痛,不影響排尿。

中度:小便時尿道較痛,排尿不爽。

重度:小便時尿道疼痛難忍。

五、難點分析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