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北京海淀人大附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北京海淀人大附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北京海淀人大附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北京海淀人大附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北京海淀人大附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北京海淀人大附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丹尼斯·舍曼等人所著的《世界文明史》中說:“如果說希臘人開始倡導理智主義,那么他們也是最先壓制它的人。簡言之,他們是這樣一個民族——在人類可能會盡力為之的事情上,他們既向別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別人展示了何以失敗”。材料說明古希臘()A.直接民主確保人權 B.民主制度不夠完善C.海外殖民體現霸權 D.尊崇理性道德作用2.1936年3月,南京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擬發展汽油、鋼鐵、發電機、鋁、電器等行業。之后按計劃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籌辦相關企業。這一舉措A.構建了完整的國家工業體系B.均衡了中西部工業發展水平C.使官僚資本的規模急劇擴張D.為持久抗戰進行了戰略布局3.19世紀六十年代,在中國對外出口貨中,茶葉仍占首要地位。生絲和絲織品的出口,僅次于茶葉而占第二位。草帽緶、皮貨等貨的出口,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售價較低。這種情況表明A.對外貿易完全被外國控制B.商品經濟基本取代自然經濟C.中國逐步淪為外國資本主義的原料產地D.巾國市場由被動開放轉為主動開放4.如圖為1954年2月畫家潘韻的美術作品《春之晨》。這一作品,反映了當時我國A.農村經濟得到迅速恢復 B.農業合作化運動蓬勃開展C.國民經濟調整成效突出 D.人民公社化運動正在進行5.關于兩德統一,美國有關人物的回憶錄多將德國統一事件置于美蘇關系、美歐關系等大的政治框架之下,無限放大美國在統中的作用。而蘇聯有關人物的回憶錄,詳細地敘述了德國統一中戈爾巴喬夫的所想所做,認為德國的統一首先應歸功于戈爾巴喬夫和布什。由此可見,回憶錄作為一種史料A.不能準確記述歷史事實 B.親歷者的回憶錄最為真實C.比其他史料可信度更高 D.難免受到敘述者主觀影響6.從八大到十一大,新中國在對外關系布局中始終把與社會主義國家的團結放在首位。從十二大到十七大,逐步形成了“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外交是重要舞臺”的成熟、穩定的外交布局。這其中一以貫之的政策或方針是A.“一邊倒” B.和平發展 C.不結盟政策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7.下面是關于漢魏統治階層社會成分的統計表。據此表可知,3世紀上半期大族小姓平民合計數量百分比數量百分比數量百分比數量漢(196—219年)3829.01914.57456.5131曹魏(220—239年)6038.73824.55736.8155曹魏(240—264年)7447.15937.62415.3157——(資料來源于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A.門閥士族勢力受到抑制 B.漢代選官制度得以延續C.豪強地主壟斷人才選拔 D.社會階層的流動性減弱8.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演講時說:“當我發表就職演說的時候,我提到一個需要談判時代,而不是對抗時代。……現在,當我們環顧我們所處的世界時,我們發現美國已經不再處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認為需要談判而不是對抗的原因不包括A.美蘇爭霸,美國處于劣勢B.改變策略,建立多極世界C.歐日崛起,沖擊美國地位D.中國振興,第三世界崛起9.從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到西漢時期“獨尊儒術”的轉變中,我們能夠看到①大一統局面的形成②古代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受到扼制③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確立④中央集權的加強和自然經濟的鼎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1920年4月,陳望道完成《共產黨宣言》翻譯工作,出版后受到進步知識分子的熱烈歡迎。印有馬克思頭像的紅色封面本子,初版千余冊很快銷售一空。應讀者要求,同年9月又再版了印有馬克思頭像的藍色封面本子1000冊。除《共產黨宣言》外,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重要著作也相繼出版。這一現象的出現A.得益于五四運動的爆發B.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C.推動了國民革命的開展D.說明知識分子成為革命的主力11.1908年,美國一位杰出的新聞記者評論說:“兩黨猶如兩個瓶子。每個都貼著表明所盛液體的標簽,但每個都是空的。”作者旨在強調美國兩黨制A.失去民心,徒有其表B.人浮于事,效率低下C.脫離國情,違背潮流D.分歧縮小,利益趨同12.日本在1948-1949年兩次編制《經濟復興五年計劃試行方案》,法國從1947年起相繼編制過七個中期經濟計劃,聯邦德國和意大利從1967年起都編制了類似的計劃。這些做法A.表明國家推行指令性經濟B.主要作為經濟參考指標C.造成國家沉重的經濟負擔D.導致國營經濟效益低下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材料:1940年10月,英國本土已經度過最危急的時期。英國決定重開滇緬路,其對華政策轉向積極。1940年10月14日,英國大使卡爾在與蔣介石會談時表示“英國國策今已改變”,建議中國向英國提供武器彈藥和飛機等軍事裝備的要求,中國還可以要求英國對華貸款100萬英鎊。作為回報,中國可以考慮派遣壯丁三四十萬人協助英國作戰,或在日本進攻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時,以大軍攻擊廣州地區,牽制日軍南下。1941年2月,丹尼斯少將將出任英國駐華武官后,中英展開了有關軍事合作問題的實質性討論,其主要內容有英國訓練和指揮中國游擊部隊及英國空軍的援華問題。1941年7—8月,中英連續舉行了4次關于聯合軍事行動的具體問題的商談。8月中旬,雙方就組訓15連游擊部隊,協防香港、緬甸等問題達成初步協議。(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對華政策轉趨積極的背景與措施。(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英聯合軍事行動達成初步協議的意義。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04年2月,日本未經宣戰突然襲擊在旅順口和仁川的俄國艦隊,日俄戰爭正式開始。這是一場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戰爭,清政府卻表示“局外中立”。由于俄國在陸戰和海戰中都遭到失敗,引起了國內革命形勢高漲,沙皇政府十分恐慌。日軍雖然屢戰屢勝,但日本政府卻出人意料地率先求和,由于戰爭損失慘重和戰線拉長,日本兵力枯竭,財政來源和作戰物資已山窮水盡,因此日本需要結束戰爭以鞏固戰果。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列強既不希望沙皇政府垮臺,又急欲插手日俄和談以便向中國東北擴張其勢力。在此情況下,由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出面調停,日俄雙方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最后簽訂了《樸茨茅斯和約》。根據和約規定,俄國承認日本吞并朝鮮,并將旅順、關東省、庫頁島南部以及中東鐵路.的一段原來俄國的利益讓給日本。——摘編自《新編世界軍事史》(1)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樸茨茅斯和約》簽訂的原因。(2)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樸茨茅斯和約》的性質及其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試題分析:古希臘最引以為榮的就是城邦制度中的民主,尤其是雅典民主制度,其基本特點是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這種直接民主制度為后來歐美的代議制提供了借鑒和經驗,但同時這種直接民主也有弊端,就是易形成多數人的暴政,蘇格拉底之死就是典型代表,這就是其不完善之處,材料中的“他們既向別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別人展示了何以失敗”表明正確答案為B項。考點:古代希臘、羅馬·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2、D【解析】由于沒有實現民族獨立,近代中國無法構建完整的國家工業體系,排除A;材料沒有比較中西部工業發展信息,排除B;材料沒有反映相關企業的經營狀態和性質,不能說明官僚資本的規模急劇擴張,排除C;本題的關鍵信息是“1936年3月”,當時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材料反映為持久抗戰進行了戰略布局,故選D。點睛:審讀題干既要從材料中得出歷史階段特征,比如“1936年3月”,表明我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容易排除A。也要聯想到具有直接關聯的信息,如1935年的華北事變的影響,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所以國民政府未雨綢繆,主動調整企業布局。3、C【解析】

據材料“19世紀六十年代,在中國對外出口貨中,茶葉仍占首要地位。生絲和絲織品的出口,僅次于茶葉而占第二位。……”可知,中國傳統商品出口仍占主導,中國逐步淪為外國資本主義的原料產地和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庸,C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對外貿易被外國控制”,只是說明中國傳統商品出口仍占主導,A錯誤;據所學可知,鴉片戰爭后自然經濟逐步解體,但占主體,B說法錯誤;據所學可知,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的國門就被打開,D與材料不符。4、B【解析】

根據圖片和“1954年”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農民對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參與和支持,B選項符合題意。圖片中只有農民勞動的場景,不能得出“經濟迅速發展”的結論,A選項錯誤。1954年是一五計劃期間,不是國民經濟調整時期,C選項錯誤。人民公社化運動是在1958年進行的,D選項錯誤。5、D【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對于德國的統一,美國人和蘇聯人的回憶錄有著截然不同的結論,都是從自己的主觀角度進行看待問題,不易搞清歷史事實的真相,故選D;ABC的說法絕對化,排除。6、D【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中國由毛澤東時期的革命外交轉變為新時期的“無敵國”的外交,中國的外交越來越成熟。1953年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后,在國際交往中一直遵循這些原則,并把它作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故D項正確。“一邊倒”是建國初期的方針,排除A項;和平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題,并非中國外交方針,排除B項;“不結盟政策”是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與題干“一以貫之”不符合,排除C項。故選D。7、D【解析】

依據表格數據并結合當時的選官制度可知統治階層中出身平民的比重下降,出身大族和小姓的比重上升,門閥士族勢力加強,說明這一時期社會階層的流動性減弱。D正確,排除A;材料信息不能看出選官制度是否得以延續,B排除;材料與豪強地主壟斷人才無關,C排除。故選D。8、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二戰后的國際關系格局。20世紀70年代,由于經濟危機和越戰的影響,美國實力下降,又受到歐日崛起的影響,再加上中國的振興和第三世界的興起。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積極調整與中國的關系。但世界格局沒有發生根本不變化。所以應選B。考點:當今世界格局的演變?美蘇兩極格局?美國外交政策的變化9、A【解析】

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體現了大一統局面的形成,也體現了學術自由發展被扼殺,而獨尊儒術體現了儒學作為傳統文化主流思想地位確立,選項A正確;思想轉變無法體現自然經濟的鼎盛,選項B、C、D排除。10、A【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1920年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結合所學可知這得益于五四運動的爆發,A正確;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的序幕是五四運動,B錯誤;推動了國民革命的開展的是新三民主義思想,C錯誤;材料中說明的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的作用,并不能說明知識分子成為革命的主力,D錯誤。11、D【解析】“每個都貼著表明所盛液體的標簽,但每個都是空的”說明美國兩黨制代表資產階級利益,分歧縮小,利益趨同,D正確;目前美國兩黨仍然沒有失去人心,A、B、C錯誤。12、B【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戰后日本、法國等國家通過編制計劃制定經濟發展目標,作為經濟參考指標,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推行指令性計劃的是蘇聯,不是日本、法國、聯邦德國和意大利等國家;C選項錯誤,編制計劃與造成經濟負擔沉重沒有必然關系;D選項錯誤,編制計劃與國營經濟發展情況也沒有直接關系。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背景:不列顛之戰挫敗了德國征服英國的計劃;日本加快遠東地區的侵略擴張危及英國利益。措施:重新開放滇緬公路;加強與中國討論軍事合作問題。(2)意義:推動了英國援華制日;實行特定區域的聯防,符合中英兩國的共同利益;有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

(1)背景:結合所學知識,1940年正處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對華態度的轉變可以根據西歐戰場的狀況、英國本國自身利益角度進行分析。措施:根據材料“英國決定重開滇緬路”“中英展開了有關軍事合作問題的實質性討論”進行分析,可從雙方合作等角度進行分析。(2)意義: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從加快抗戰勝利及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角度、各國共同利益角度、擴大中國影響力角度進行分析。14、(1)俄國政治危機嚴重;日本戰爭潛力有限;歐美列強試圖向中國東北擴張。(2)性質:帝國主義分贓。影響:俄國在遠東擴張受阻(或俄國得以集中精力鎮壓國內革命運動);日本成為遠東強國(或刺激日本進步擴張欲望);朝鮮被日本吞并;中國東北的權益受到嚴重損害。【解析】

(1)據材料“由于俄國在陸戰和海戰中都遭到失敗,引起了國內革命形勢高漲,沙皇政府十分恐慌”可知俄國政治危機嚴重,需要盡快結束對外戰爭;據日本“由于戰爭損失慘重和戰線拉長,日本兵力枯竭,財政來源和作戰物資已山窮水盡”可知,日本戰爭潛力有限,“需要結束戰爭以鞏固戰果”;根據材料“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列強既不希望沙皇政府垮臺,又急欲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