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泉州第五中學2025屆高三最后一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無論是為了羅馬人的利益或是為了羅馬的安全,都不允許將外國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睘榇耍_馬人A.頒布成文法 B.完善公民法 C.實施萬民法 D.提出自然法2.1979年,聯邦德國上映了電影《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影片中女主角從二戰的廢墟上爬起來,拋棄了過去的歷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賺錢行列,為了生存變得玩世不恭。她心系關押在戰俘營的丈夫,然而苦心經營的婚煙卻被丈夫出賣。影片意在A.剖析冷戰態勢下人的矛盾心理 B.喚起民眾對戰爭的深層反思C.揭示經濟繁榮背后的道德危機 D.反映民族分裂的痛苦現實3.當1929年美國華爾街股市狂漲之時,美國減少了向歐洲的投資,歐洲的經濟立即就陷入了危機之中,國際經濟所賴以進行的資金循環也就中斷了。該現象表明A.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心發生轉移B.歐洲受經濟危機的打擊更嚴重C.美國缺乏對經濟危機的防范意識D.經濟大危機弱化了經濟全球化4.早在公元前18世紀某國王就宣布“從今往后,任何一個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親自讀碑上內容,或者聽別人念其中的條款,讓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臨的糾紛。認清他所應當得到的權利,從而獲得安慰?!贝藝跏茿.梭倫B.漢穆拉比C.愷撒D.穆罕默德5.如表是17世紀末至18世紀英國從歐陸的商品進口統計數據(除愛爾蘭),由此可知英國A.工業革命導致原料進口增加 B.對歐洲大陸的經濟依賴增強C.重商主義推動了制造業發展 D.對歐陸貿易賺取了巨額利潤6.下列三幅圖分別表示了不同時期的世界形勢。它們所揭示的共同問題是A.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爭奪B.法西斯勢力的猖獗C.大國之間結盟威脅和平D.冷戰局面的形成7.王陽明的《碧霞池夜坐》云:“一雨秋涼入夜新,池邊孤月倍精神。潛魚水底傳心訣,棲鳥枝頭說道真。莫謂天機非嗜欲,須知萬物是吾身。無端禮樂紛紛議,誰與青天掃宿塵?”這首詩作A.否定傳統儒學正統地位 B.發出近代進步思想先聲C.反映出程朱理學的精髓 D.體現出鮮明的心學色彩8.十三世紀前后,西歐活躍著一批異端教派,他們都在討論人與上帝的關系。阿諾德教派猛烈攻擊教會腐化和神父、修士的惡行,卡塔爾派提倡“保持基督純潔”,韋爾多派則主張“回歸貧窮教會”。這說明當時A.天主教會權力走向衰落 B.人們自我意識增強C.資本主義經濟不斷發展 D.新教理論初步形成9.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與《共同綱領》相比,其顯著特征是①中國國體發生了根本變化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職責發生了變化③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④第一次提出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一位歷史學家在一篇研究近代中國史的論文中,描述某一事件:“最重要的就是愛國主義運動——反帝國主義運動?!环矫媸菭幓匚覈谏綎|的主權;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覺醒?!闭垎柎耸录茿.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C.盧溝橋事變 D.文化大革命11.輪船進入中國是與近代中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通商口岸的開放相聯系的;鐵路的開通是與晚清政府大量舉借外債,喪失路權相始終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稱為“國中之國”的租界出現的。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近代中國人主動向西方學習 B.工業革命的成果已經傳入中國C.中西交通運輸存在巨大差別 D.晚清中國交通發展喪失獨立性12.“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中說“滿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幟下領導過多次民族戰爭。這是一個轉折點,民族戰爭失敗的同時又意味著民族抵抗意識的全部喪失?!边@里的“轉折點”應該是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3.俄國著名史學家克留切夫斯基在總結16-19世紀俄國歷史發展特點時指出,“國家日益膨脹臃腫起來,而人民日益貧困消瘦下去”,國家成為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肆羟蟹蛩够纳鲜稣摂鄬嶋H上A.總結了16世紀以來俄國歷史發展的經驗教訓B.分析了沙皇擴張政策的產生原因C.指出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會因素和歷史原因D.論述了沙皇制度出現的歷史必然14.如圖為成都市郊漢墓畫像磚上的《收獲圖》,此圖可以說明當時A.農業生產技術世界領先 B.農業工具運用較為充分C.小農經濟形態趨于成熟 D.成都平原成為農業中心15.19世紀40年代開始流行科學種族主義學說。在《人種不平等論》中,戈賓諾將人類劃分為四個主要人種:非洲人描繪為愚鈍懶惰的人群;亞洲人聰慧但馴良;美洲土著遲鈍而傲慢;只有歐洲人充滿智慧、高貴,并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種族。這種思想本質上反映了A.種族主義成為歐洲帝國主義的專屬品B.歐洲各國社會與文化的差異C.生物進化論思想在人類社會中的異化D.歐洲勢力在世界的主宰地位16.有學者曾說,行省制度“在平時足以障礙地方政事之推進,而增加地方與中央之隔閡;而待一旦中央政權削弱,各行省轉易成為反抗中央,分區割據之憑藉”。該學者認為行省制度A.使地方權力不再受中央的節制B.有利于維護地方的穩定C.易于形成地方割據局面D.是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結合17.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狄德羅講述了一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天,朋友送給他一件精美的睡袍,為了能使書房中的家具與睡袍相稱,最后他把書房中的家具全部換掉了,但他卻感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脅迫了!”狄德羅意在A.指明國家政治要順應民主潮流 B.批判人們對于財富的無限追求C.揭露封建神學束縛了人們精神 D.告誡人們應該理性地對待生活18.1920年,中國國內某刊詞寫道:“資本主義在歐美已經由發達傾于崩壞了,在中國才開始發達,而他的性質上必然的罪惡也照例扮演出來了。”這段話旨在A.指明中國革命方向B.反思西方資本主義制度C.提高國民愛國覺悟D.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19.新中國成立前后,各解放區的土改先后完成,廣大貧苦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華北農村婚姻家庭糾紛呈井噴式爆發,乃至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據此可知,當時的中國A.社會變革沖擊傳統倫理觀念B.國內戰爭影響了家庭穩定C.工業化瓦解了傳統婚姻制度D.合作化運動促進婦女解放20.下圖為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召開的一次以拉美、亞洲、非洲國家為主的國際性會議,這次會議召開的背景是A.大國強權政治的威脅B.支持和鞏固成員國民族獨立C.促進成員國經濟發展D.第三世界國家成為重要的國際力量21.對于清代軍機處的設置,下列解釋正確的是A.國家統一的需要 B.政令統一的需要C.專制統治的需要 D.權力制約的需要22.1941年陜甘寧邊區政府規定,在邊區境內只準使用邊區銀行幣,邊幣圖案多為邊區名勝,如中共中央辦公樓、邊區參議會會場、邊區銀行大樓等。自此,邊幣逐漸成為獨立于法幣之外的貨幣體系。邊區政府這一做法A.打破了日軍的殘酷“掃蕩”B.奠定了抗戰勝利的物質基礎C.扭轉了根據地面臨的困境D.有利于抗日民主政權的鞏固23.在西方因素的影響下,清政府發生諸多變化。在機構上體現為出現了A.禮部 B.樞密院 C.內閣 D.外務部24.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托馬斯·潘恩在《常識》中告誡民眾:“君主政體意味著我們自身的墮落和失勢,同樣地,被人當作權利來爭奪的世襲,則是對我們子孫的侮辱和欺騙?!边@一觀點的理論依據是A.人文主義 B.民族主義 C.天賦人權說 D.三權分立學說25.如圖是《1450—1750年間歐洲以白銀衡量的核算貨幣貶值程度指數示意圖》,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有利于歐洲資產階級利用廉價勞動力進行商品生產B.沿海國家和地區的貨幣貶值率大于內陸國家和地區C.大西洋沿岸國家的貨幣貶值率大于地中海沿岸的國家D.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區域成為歐洲商路和貿易的樞紐26.伏爾泰的《風俗論》認為是“蠻族入侵和宗教糾紛”兩重災禍摧毀了羅馬帝國。伏爾泰所說的“蠻族”和“宗教糾紛”分別是指A.羅馬奴隸和基督教內部糾紛B.日耳曼人和基督教內部糾紛C.日耳曼人和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糾紛D.奧斯曼人和猶太教與基督教的糾紛27.據報道:1974年,為打擊侵入我西沙群島的南越當局,中國政府決定東海艦隊“直接通過海峽”馳援南海。蔣介石海軍不僅沒有阻攔、還友好地亮起“請通過”信號。2008年馬英九就任地區領導人后,很快促成兩岸直接“三通”。這說明國民黨當局()A.認同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B.希望與共產黨結成統一戰線C.與共產黨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D.擁護“和平統一、一國兩制”28.貝多芬說過:“我一生熱愛自由,超過愛其它的一切”。他曾將《第三交響曲》題獻給拿破侖,但后來憤而撕掉了總譜題贈的那一頁,并在樂譜的開端寫上“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的英雄交響曲”,導致貝多芬態度改變的原因是拿破侖A.發動霧月政變 B.稱帝 C.遠征俄國 D.兵敗滑鐵盧29.唐詩有豐富的地方風物意象。通過檢索全唐詩庫四萬多首唐詩,發現包含“江”字的詩有6447條,包含“舟”“船”的詩共3313條,包含“漁”“魚”的詩共2784條,包含“蓮”“荷”的詩共1827條。這反映了唐代A.農業經濟發展較快 B.水陸交通比較發達C.江南經濟文化興盛 D.現實主義詩歌盛行30.1980年,深圳允許內地乃至國外設計、施工隊伍進入深圳,推出了“設計搞評選、施工搞招標”,保工期、造價、質量的工程大包干等辦法。結果在深圳國貿大廈的建設中出現了三天一層樓的現象,成為深圳速度的標志??梢?,深圳特區的基建A.揭開改革開放序幕 B.探索引入市場機制C.帶動內地同步發展 D.開創引進外資先河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原工業化”指“工業化之前的工業化”。原工業的生產形式基本上擺脫了行會的控制,商人資本直接參與制造業,參與市場競爭,生產形式主要是外放制(又稱作包買商制)。原工業化使英國農村中出現了農業和鄉村工業并重的“二元經濟”。在“二元經濟”模式下,農村勞動者的身份往往具有雙重屬性,既是耕作者,又是制造業工人。在前工業時期,英國從事農業的人口不斷下降。1520年,英格蘭鄉村的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6%,110年為70%,1670年為1.5%,1700年為55%,1750年為46%。從農業中釋放出來的勞動力主要被原工業、商業和服務業吸收。——摘編自劉文超《近代英國商業和商業資本的演化過程及其對市場經濟發展形成的影響》材料二明清時期雖然興起一些手工業中心,但與此同時,農民的家庭生產多樣化程度也在提高,特別是傳統棉紡織技術普及后耕織結合的程度加強。那些手工業專業地區的產品長途販運并不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在農村更是銷量有限。這就限制了商業資本對制造業投資的興趣。明清民間商人雖富有,但最能累積巨額財富的卻是鹽商、茶商、洋商、票號、銅商等特許商人,特許經營和官商制度扭曲了市場規律,形成了惡劣的經營導向,商人們并不把發展的希望寄托于市場開拓和由此而增加對科技發明生產創新的興趣;而在于謀取流通領域的超經濟特權,其經營注意力始終游離于生產領域之外,市場和市場主體始終都得不到獨立自由的發展空間?!幾苑l國《論明清經濟演進的內向化傾向》(1)根據材料一,概括英國“原工業化”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影響。(2)根據材料一、二,指出與英國“原工業化”時期相比明清時期在商業運營上的不同之處,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導致不同的原因。32.材料德軍席卷西歐,震撼美國人心,孤立主義勢力受到打擊。1940年6月3日,美國鑒于英法式器在敦刻爾克丟失殆盡,決定將首批軍火以私營公司名義轉賣給英法。11月5日,羅斯福第三次當選總統。為沖破法律障礙,說服國會和人民,他連續發表講話。他說:“就是從美國防御的自私觀點出發,我們也應該盡力幫助大英帝國保衛它自已?!?941年3月,《租借法草案》由總統簽署生效,主要內容是,總統有權向“對于美國防務至關重要”并且能“給美國帶來好處”的國家“出售、交換、租給、借予或轉讓任何軍需產品”。其適用范圍后來逐漸擴大到40余國。美國總統杜魯門說:“通過《租借法》而裝備起來的每一個俄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士兵,當他們投入戰斗的時候,就會大大減少我國青年在爭取戰爭勝利中所面臨的危險?!薄幾酝趵K祖《國際關系史》第六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租借法》出臺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出臺《租借法》的影響。33.材料1941年12月7目,日本人襲擊了珍珠港,從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歐洲范圍的沖突轉變為全球性的沖突。戰爭剛開始時,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決心保持中立。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勝利,尤其是法國的淪陷,迫使美國的決策人開始提出疑問中立態度能否自動地提供保護,免受卷入戰爭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國,然后拉制大西洋,征服計劃的下一個目標會不會是美洲大陸?這些因素使華盛頓斷定,避免卷入戰爭的最好辦法是向那些仍在與德國作戰的國家提供除戰爭外的一切援助?!_斯??偨y在努力限制軸心國在西方的擴張的同時,還試圖制止日本在太平洋的侵略。然而,一屆又一屆的東京政府由于歐洲事態的發展所提供的所謂的良機而變得越來越好戰。希特勒的勝利使法國、英國和荷蘭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富饒領地幾乎沒有設防。因此,只要美國不干涉,日本人占領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對日政策發生了什么轉變,并分析其原因是什么。(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美國政策轉變的影響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據“不允許將外國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可知此時的羅馬法涵蓋了羅馬自由民之外的其它地區自由民,即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提出實施萬民法,故選C;頒布成文法和完善公民法主要是針對羅馬內部自由民,排除AB;提出自然法是西塞羅提出的,是一種法律觀念,與題意主旨不符,排除D。故選C。2、B【解析】
據材料“影片中女主角從二戰的廢墟上爬起來,拋棄了過去的歷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賺錢行列,為了生存變得玩世不恭。她心系關押在戰俘營的丈夫,然而苦心經營的婚煙卻被丈夫出賣”可知,二戰后德國經濟迅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物質生活,但卻不能彌補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內心空虛和心靈創傷,因此電影的目的是喚起民眾對戰爭的深層反思,B正確;據影片內容分析可知,女主角為了生存變得玩世不恭,但其心系關押在戰俘營的丈夫,A說法錯誤;C不是材料主旨;D與材料無關。3、A【解析】
材料“美國減少了向歐洲的投資,歐洲的經濟立即就陷入了危機之中”說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心已由歐洲轉移到美國,故A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比較歐洲和美國受經濟危機打擊的程度,故B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美國對經濟危機的防范意識,故C不符合題意;材料“國減少了向歐洲的投資,歐洲的經濟立即就陷入了危機之中,國際經濟所賴以進行的資金循環也就中斷了”反映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密切聯系,佐證了經濟全球化的存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4、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公元前18世紀某國王……‘公正之主’石碑……讓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臨的糾紛。認清他所應當得到的權利”反映了公元前18世紀漢穆拉比制定了《漢穆拉比法典》,原文刻在石柱上,故B正確;梭倫屬于古代雅典時期,不符合題干時間,故A錯誤;愷撒屬于古羅馬時期,故C錯誤;穆罕默德生存于公元6-7世紀,故D錯誤。5、C【解析】
材料中反映了在重商主義政策影響下,17—18世紀英國對歐洲大陸進口的制成品減少,原材料增加,進面促進英國制造業的發展,說明重商主義推動了制造業發展,故C項正確;工業革命開始于1765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這一時期英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因此英國對歐洲大陸的貿易依賴在減弱,故B項錯誤;材料數據體現了18世紀英國從歐陸的商品進口統計,無法得出對歐陸貿易賺取了巨額利潤的結論,故D項錯誤。6、C【解析】圖片顯示兩大軍事集團對峙、軸心國和“鐵幕”說明大國之間的結盟威脅著世界和平,C正確;A、B和D只是反映材料中部分信息,排除。7、D【解析】
材料“莫謂天機非嗜欲,須知萬物是吾身”體現了天地萬物皆在吾心的思想,體現的是心是萬物的本源,即體現了鮮明的心學色彩,D項正確;心學屬于儒學的組成部分,是對傳統儒學的發展,而不是否定,A項錯誤;明清之際的新儒學發出近代進步思想先聲,B項錯誤;理學的精髓是理是萬物的本源,材料體現的是心學,C項錯誤。8、B【解析】
依據材料“討論人與上帝的關系”、“猛烈攻擊教會腐化和神父、修士的惡行”、“提倡保持基督純潔”、“主張回歸貧窮教會”可以看出,強調的是人的重要價值和作用,反對教會勢力,體現了當時人們自我意識的增強,故B項正確。依據題干時間“十三世紀前后”可知,當時天主教會仍然占據統治地位,排除A;依據題干時間“十三世紀前后”,結合所學可知,當時資本主義正處于萌芽狀態,排除C;新教理論初步形成是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時期,排除D。9、C【解析】
第一屆人大召開之后,政協代行其職能取消,因此職能發生變化;1954年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②③符合題意;故C正確;1949-1953年,國體一直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共同綱領》指出國家意切權力屬于人民;①④不符合題意。排除A、B和D。故選C。10、B【解析】材料信息“爭回我國在青島的主權”、“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覺醒”說明該事件是五四運動,故B項正確;辛亥革命沒有明確反帝,故A項錯誤;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沒有涉及青島主權問題,故C項錯誤;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國已經獨立,更不涉及青島主權了,故D項錯誤。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把握材料的關鍵信息,然后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判定。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爭回我國在青島的主權”,由此判定這是五四運動。11、D【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意在強調輪船、鐵路、公路等晚清中國交通不是獨立自主發展的,即晚清中國交通發展喪失獨立性,D正確;近代中國的交通與列強入侵相關,并非主動向西方學習的結果,排除A;B與題干無關,排除;材料未對中西交通運輸對比,排除C。12、D【解析】從材料中的“領導過多次民族戰爭”“失敗”“民族抵抗意識的全部喪失”等信息可知,這次戰爭后,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在華代理人,鎮壓反帝運動,這個轉折點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故D項正確。其它選項均不滿足條件,故排除。13、C【解析】
材料中,克留切夫斯基強調了“國家成為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的歷史傳統。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斯大林時期,蘇聯依靠國家和政權的力量推進現代化建設。由此可知,這一論斷實際上指出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會因素和歷史原因,故C正確;材料信息未涉及俄國歷史發展的經驗教訓,故A錯誤;材料和沙皇擴張、沙皇制度沒有關系,故BD錯誤。14、B【解析】
材料中的《收獲圖》體現的是使用的農具較多,說明當時農業工具運用的較為充分,B正確;材料未涉及和世界其它地區的農業技術進行比較,A排除;材料是對東漢莊園經濟的描述,C排除;D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故選B。15、D【解析】
在《人中不平等論》中,歐洲人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種族,這種結果不是自然的結果,而是人為的劃分,說明歐洲勢力在當時的世界上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故選D。近代美國同樣也有種族主義,由此可知種族主義并非歐洲帝國主義的專屬品,排除A;《人種不平等論》強調的是亞洲人、非洲人、美洲人和歐洲人之間的區別,而不是歐洲內部之間的差異,故B項與材料無關,排除;《生物進化論》在1859年才發表,而材料中這種對人的歸類從19世紀40年代就已開始,故材料所述與生物進化論的異化無關,排除C。16、C【解析】
依據材料“行省制度‘而待一旦中央政權削弱,各行省轉易成為反抗中央,分區割據之憑藉’”可知該學者認為行省制度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局面,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表述過于絕對,依據材料“行省制度‘在平時足以障礙地方政事之推進,而增加地方與中央之隔閡’”可知地方權力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央的節制,錯誤;B選項錯誤,依據材料可知在中央政權受到削弱時,行省容易形成割據力量;D選項錯誤,依據上述分析可知該學者認為行省制度不是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結合,而是地方權重、中央權輕;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17、D【解析】
材料中那件睡袍引起狄德羅生活不斷改變,這是生活過于感性化的結果,狄德羅感覺“被脅迫了”,故材料意在告誠人們要理性對待生活故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政治問題,且狄德羅的態度不是順應,而是不能盲目追隨,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不是對財富的追求,而是對生活環境不做判斷的改變,排除B項;材料信息沒有體現封建神學,更不能說明其對人們精神的束縛,排除C項。18、A【解析】
“1920年”,“資本主義在歐美”傾于崩壞,在中國顯露出其罪惡等說法,旨在明確中國應該學習蘇俄,放棄資本主義,選擇消滅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道路,A項正確;明確資本主義的垂死和罪惡,其主旨不只是反思資本主義制度,B項錯誤;說明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與罪惡,目的不在于提高國民愛國覺悟,也沒有強調馬克思主義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CD兩項錯誤。19、A【解析】材料反映了土改先后完成,華北農村婚姻家庭糾紛爆發,這說明當時的中國社會巨大變革影響了傳統的婚姻家庭的穩定,說明傳統倫理觀念受到沖擊,故A項正確;當時各解放區已經沒有國內戰爭的影響,故B項錯誤;當時中國尚未實現工業化,故C項錯誤;土改并不是農業合作化運動,故D項錯誤。故選A。20、A【解析】
20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新獨立的廣大亞非拉國家為了擺脫美蘇的控制和維護自身的獨立,主張團結起來,相互支持,不結盟運動興起。因此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召開的背景是大國強權政治的威脅,故答案為A項。支持和鞏固成員國民族獨立、促進成員國經濟發展是不結盟運動前后不同時期的斗爭內容,不是背景,排除B、C項;標志第三世界國家成為重要的國際力量,是這次會議的影響,不是背景,排除D項?!军c睛】1956年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埃及總統納賽爾和印度總理尼赫魯舉行會談,針對當時東西方兩大軍事集團嚴重對抗殃及廣大中小國家的情況,提出了不結盟的主張。1961年9月首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標志著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不結盟運動的成立是發展中國家走向聯合自強的新開端,在支持和鞏固成員國民族獨立和經濟發展、維護成員國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力量。21、C【解析】
清代軍機處的設置是君主專制達頂峰的標志,故C項符合題意;ABD項都不符合題意,排除。22、D【解析】
1941年由于日軍殘酷的掃蕩和國民黨右派掀起的反共浪潮,加上嚴重的自然災害,根據地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困難局面。陜甘寧邊區政府以邊幣取代法幣,有利于避免法幣貶值帶來的經濟沖擊,邊幣圖案設計有利于加強民眾的政權認同,故D正確;根據所學可知,1941年還沒有打破日軍的殘酷掃蕩,故A項錯誤;為爭取抗戰勝利奠定物質基礎的是中共開展的大生產運動,排除B。扭轉根據地面臨嚴重的困難局面,需要從政權建設,經濟建設軍隊建設等多方面努力,僅有貨幣政策這一項不足以扭轉根據地面臨的困境,排除C;【點睛】本題考查抗日戰爭時期邊幣的發行。解答本題關鍵是學生能夠理解根據地推行邊幣政策的主要作用:緩解經濟困難,加強政治認同。23、D【解析】
《辛丑條約》中規定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適應了當時列強和清政府處理外交的需要,D正確;禮部在隋朝時期確立,A排除;樞密院在宋朝設立,主管軍事,B排除;內閣設置于明成祖時期,是皇權專制的產物,C排除。故選D。24、C【解析】
根據“被人當作權利來爭奪的世襲,則是對我們子孫的侮辱和欺騙”可得知其強調的是天賦人權的思想,故C正確。25、A【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1450—1750年間歐洲貨幣出現嚴重的貶值現象,這主要和新航路開辟后,美洲金銀大量涌入歐洲有關,其中貨幣貶值便利了歐洲資產階級利用廉價勞動力進行商品生產,A正確;根據圖片數據可知,歐洲靠近內陸的國家波蘭和奧地利的貶值也十分嚴重,B錯誤;大西洋沿岸國家應該的貨幣貶值率較低,C錯誤;D是新航路開辟引起的商業革命表現之一,但是材料突出的是價格革命,D排除。故選A。26、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對古羅馬帝國滅亡影響較大的“蠻族入侵和宗教糾紛”,指的分別是日耳曼人的進攻和基督教內部糾紛,B選項正確;羅馬奴隸的反抗屬于內部的階級矛盾,A選項錯誤;羅馬帝國分裂時期,伊斯蘭教尚未創立,C選項錯誤;奧斯曼土耳其人滅亡的是東羅馬帝國,D選項不符合題意。27、A【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可得知當南越侵入我西山群島時,蔣介石給我方提供了便利,由此可見,在大敵當前時,蔣介石國民黨政府認同一個中國,一致對外;“三通”是海峽兩岸間通郵、通航、通商,直接“三通”,不需要其他手續,說明了馬英九國民黨當局也認同一個中國,故A項正確;希望與共產黨結成統一戰線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B;國民黨和共產黨代表的階級本質不同,其利益也不會一致,排除C;擁護“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D。28、B【解析】
霧月政變后拿破侖推翻了督政府,組建了執政府,沉重打擊了法國的封建勢力,并在歐洲范圍內決定性的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對法國的反撲,貝多芬也因此為拿破侖譜曲。所以霧月政變不是貝多芬對拿破侖態度改變的原因,故排除A項;拿破侖確立獨裁統治后最終復辟帝制稱帝,由此導致了貝多芬對他態度的轉變,故選B項;遠征俄國和兵敗滑鐵盧都是拿破侖稱帝以后,與題意主旨不符,故排除C、D項。29、C【解析】
依據材料“有豐富的地方風物意象”“包含‘江’字的詩有6447條,……包含‘蓮’‘荷’的詩共1827條”并結合唐代的社會狀況可知,唐朝商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南方地區通過海路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聯系逐漸加強,表明江南水鄉的經濟文化逐漸興盛。C正確;依據材料“舟”“船”“漁”“魚”來看,材料表述的和漁業有關,未體現農業的發展狀況,A錯誤;材料未體現陸地交通的狀況,B錯誤;材料未反映詩歌屬于浪漫主義還是現實主義,D錯誤。故選C。30、B【解析】
根據材料,深圳特區基建時,“允許內地和國外設計、施工隊伍進入”,并推出“設計稿評選,施工搞招標”、“大包干”等辦法,結合可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當時深圳特區在探索并引進市場機制,B選項符合題意;揭開改革開放序幕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1980年深圳是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田,與內地并不同步,基建中開創“引進外資”先河的說法,在材料里無從體現,ACD三項錯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特征:手工工場發展迅速;商人參與;使用雇傭勞動。影響:有利于調整英國的社會經濟結構,解放社會生產力,促進國內市場的發展,為工業革命的開展奠定基礎。(2)不同:中國以家庭為主要單位,長途販運能力較弱;商業活動以特許經營和官商制度為主;商人的經營注意力在生產領域以外,不注重市場開拓和科技創新;市場經濟得不到獨立自主的發展空間。原因:君主專制制度到達頂峰;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中國傳統思想中對商業的輕視;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響。【解析】
(1)根據“商人資本直接參與制造業,參與市場競爭,生產形式主要是外放制”、“農村勞動者的身份往往具有雙重屬性,既是耕作者,又是制造業工人”、“英國從事農業的人口不斷下降?!瓘霓r業中釋放出來的勞動力主要被原工業、商業和服務業吸收”等內容可知英國“原工業化”的特點主要是手工工場發展迅速;商人參與;使用雇傭勞動。影響結合所學可知主要從調整深灰經濟結構、解放社會生產力、促進國內市場發展和為工業革命奠定基礎的角度進行總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可口可樂營銷策略》課件
- 鐵道機車專業教學張瓊潔課件
- 雙語客運值班員客運站的設備組成課件
- 雙語列車長安全管理規定課件
- 鐵路市場營銷成本導向定價法課件
- 管道支吊架調整施工方案
- 《GB 19147-2016車用柴油》(2025版)深度解析
- 中華傳統文化課課件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個人職業能力訓練課件
- GB/T 3810.4-2016陶瓷磚試驗方法第4部分:斷裂模數和破壞強度的測定
- GB/T 17213.4-2005工業過程控制閥第4部分:檢驗和例行試驗
-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課件
- 中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課件
- 施工班組考核表
- 法理學-(第五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學教程課件(最新)
- GB∕T 34876-2017 真空技術 真空計 與標準真空計直接比較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
- 2022年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職業適應性測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國際五一勞動節頒獎榮譽晚會動態PPT模板
- 全院CRRT護理技能培訓理論考核試題及答案
- 后勤不“后”與“時”俱進——信息技術促幼兒園保育員專業化發展的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