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服務組合國內外研究進展分析研究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_第1頁
Web服務組合國內外研究進展分析研究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_第2頁
Web服務組合國內外研究進展分析研究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_第3頁
Web服務組合國內外研究進展分析研究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_第4頁
Web服務組合國內外研究進展分析研究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4年以來,Web服務作為跨組織應用集成的支持技術得到業界的廣泛支持,面向服務架構(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成為信息技術的新熱點。SOA的一個重要理念是將“單獨、獨立、封裝”的服務組合成為更大型的服務,實現軟件重用、發揮服務的潛力。因此,Web服務組合受到學術界和企業界的極大關注,涌現出大量的WSC研究。WSC源于軟件重用,其基本思想是使用系統中已有的Web服務,通過它們一定順序的組合或組合順序的改變,創建出新的或更高質量的服務滿足用戶需求。目前對WSC尚無統一定義,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和側重點做了不同的定義。總的來說,其定義可歸納為兩個:(1)基于過程模型:從WSC內在因素的角度,將其定義為一個依賴于特定控制流和數據流結合起來的、能夠完成一定任務的Web服務集合,如AgFlow[1]。(2)基于構件單元:從構件的角度,將WSC定義為一個由自治且能相互協作的自描述單元所組成的系統[2]。上述定義分別強調了WSC兩個不同的研究角度。近年來Web服務的理論和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保證互操作性的協議棧下層在學術界和工業界已基本達成一致.作為新一代的開放系統技術,Web服務與CORBA、Java等技術相比,在保證互操作上更為成功。從技術上說,Web服務的價值在于服務重用,而重用的目的則是使服務增值。至于保證服務通信和重用的基礎則是互操作協議棧的下層一致性.除了服務本身的重用外,組合不同的Web服務以產生不同于各個單一Web服務的功能,也是研究的重點之一。但是,如何使得Web服務真正進入實用的階段,使得Web服務實現跨組織、跨管理域的系統集成和自動交互,還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一些問題是在傳統的中間件應用中已經解決了的,而另外一些則是新問題[3],比如Web服務如何組合、能否自動組合以及組合的正確性驗證,即是否與期望中的服務等價等問題。為了解決服務組合的這些問題,學術界和工業界提出了多種方法;總體來說,其思路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用流程組合服務的思想,比如BPEL4WS,這類方法的建模和驗證常使用Petri網和進程代數[4]等形式化方法;另一類是借助人工智能的思想,如語義Web[5],常基于時序邏輯等方法。大體從語義服務組合方向主要可以分為三類:1)基于人工智能領域的服務組合,2)形式化推導方法和自動推理,3)基于邏輯描述(非功能性描述)方法,其分為動態邏輯和靜態邏輯描述。從服務評價方式可分為兩類:a)偏向服務組合權重的服務質量(QoS)相關的方法,b)采用具有語義的評價因子的方法。國內外對于服務的研究已經延伸到復雜的系統過程,包括服務科學,服務管理(預測服務需求、規劃服務),支持服務系統的IT系統設計和構建及服務執行等[6]。面向服務架構(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有利于軟件復用和系統集成。Web服務作為SOA,通常但非唯一采用的實現方式,研究覆蓋到服務封裝、提供、管理、使用、建模、仿真及控制等環節,包括靜態、動態組合及基于分級評價的服務發現[7-10]。將多個松散耦合的簡單Web服務按照服務描述、約束及可用資源等進行組合,可重用并增值服務。開放的網絡化應用和“軟件作為服務”的理念必將導致基于Internet環境下軟件系統的主要形態、運行方式、生產方式和使用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未來網絡軟件的一種趨勢表現為構造若干Web服務動態組合(composition)、漸趨穩定的軟件應用系統[3].Web服務是一種新型的Web應用程序,具有自包含、自描述、模塊化和松耦合等特點,可以通過Web發布、查找和調用.簡單地說,Web服務是“一次發布,到處可用”的新型Internet組件,支持服務復用和組合,對提高網絡軟件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在動態、多樣的Internet服務市場中,發現合適的服務是實現服務共享、復用的重要前提.Web服務發現的效果直接關系服務復用的質量,影響到服務組合的相容性(compatibility)和可替換性(substitutability),關系到能否真正實現服務的“即插即用”。因此,Web服務發現作為面向服務體系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倍受工業界和學術界關注,并以查準率、查全率和匹配效率作為評價其效能的主要指標。,。[12]常見的服務描述有:(1)OWL-S:由描述服務能力、服務工作過程和服務訪問細節的ServiceProfile,ServiceModel和ServiceGrounding3部分組成。ServiceProfile涵蓋了以及服務QoS語義,滿足計算機推理需求;ServiceModel則定義了WSC的內部流程。因此被當前的絕大部分的WSC研究所使用。(2)WSDL:描述服務URL和命名空間、服務類型、有效函數、函數參數、參數類型以及函數返回值和返回值類型等Web服務的通信和調用方法的XML文件。它是Web服務的事實標準,但它僅通過“端口”規約了服務的功能特性,必須擴充增加{}和QoS語義才能支持WSC。(3)自定義語義:為實現WSC推理而定義的非標準簡單描述語言。如Sword[11]中基于規則的服務描述——將服務描述成在特定輸入下產生特定輸出的“規則”。隨著OWL-S的發展,這種服務描述已逐漸淡出。OWL-S即網絡本體服務語言,由DAML-S發展而來,是OWL的應用。OWL-S主要包括4個任務:自動Web服務發現,觸發,組合和互操作,執行監控。為達到此類目標,OWL-S通過一組規范的知識本體來描述服務,并將該本體劃分為3個組成部分:服務輪廓,即服務能提供什么;服務模型,即服務如何工作;服務基點,即服務如何被訪問。在OWL-S的服務模型中,定義一個過程模型,包括2個部分:(1)過程,從服務的組成過程(如輸入、輸出、前提和效果等)來描述服務,使服務能夠進行規劃、動態組合以及交互操作;(2)過程控制模型,實現智能主體對一個服務請求的執行控制。通常把這2個部分稱為過程本體和控制本體,通過過程本體可以定制廣泛服務,通過控制本體可以監控服務執行。在控制本體結構中,原子過程是能夠直接被調用的Web服務,不可分割且可以單步執行。與之相比,簡單過程也是單步執行,但它既不能被調用,也不需要與服務基點相結合。組合過程是由原子過程或組合過程通過控制結構連接起來的。WSMO是一個規范化描述語義Web服務的本體框架。其結構的特點是弱耦合和強仲裁,自治組件之間依靠中間層完成互操作,主要通過定義4類關鍵組件本體來描述服務:①目標組件,描述了用戶通過一個語義Web服務希望達到的目標類型。②Web服務組件,描述已發布Web服務的語義層的功能性屬性描述,并且描述語義Web服務間如何通訊和組合。③中間層組件,描述WSMO各組件本體間的映射關系、連接組件,并處理異質和不匹配性的問題。④本體集,提供其它組件中使用信息的規范化定義和描述。WSMO的研究可謂自成體系,ESSI組織完全拋棄了W3C推薦的OWL(Web本體語言標準),重新定義了WSML語言(Web服務模型語言)和WSMX體系結構(Web服務執行環境)作為對WSMO的支撐。目前WSMO工具集的研究,主要包括2005年6月推出的基于WSMO的語義Web服務編輯器WSMOStudio;2005年6月推出的根據WSMO建立語義Web服務應用API和實現參考的WSMO4J;2005年11月推出的關于WSML語言的一系列工具,如WSML推理工具WSMLDLReasoner和WSML語言校驗工具WSMLValidator。OWL-S是Darpa組織繼DAML-S后推出的新一代語義Web服務描述框架。OWL-S框架使用W3C組織推薦的Web本體語言OWL為其語言基礎,目前版本OWL-S1.1,2004年11月已被提交到W3C組織審議。作為第一個提交到W3C審議的語義Web服務領域的規范,OWL-S得到了W3C的一致好評。OWL-S的推出旨在支持語義Web服務的自動組合和調用,幫助用戶和代理查詢、發現、調用、組合和監控語義Web服務。OWL-S將OWL提高到了支持基于性能的語義Web服務發現的層次。但是,OWL-S的推出并不是為了替代現有的Web服務領域的標準,只是在其上擴展出一層語義層。事實上,OWL-S根據WSDL來調用服務并且擴展UDDI實現服務發現。OWL-S的工具集的研究主要包括Mindswap組織推出的系列OWL-S工具,包括OWL-SAPI,OWL-S校驗工具和OWL-S翻譯器。OWL-SAPI提供應用于Java編程接口的OWL-SAPI,完成讀、寫和處理基于OWL-S的服務描述,目前該OWL-SAPI可以支持多個版本的OWL-S框架創作的服務描述的讀操作(主要包括OWL-S1.0,OWL-S0.9和DAML-S0.7)。OWL-S校驗工具用來進行OWL-S本體語法和結構正確性的驗證,保證基本的錯誤可以被避免。OWL-S翻譯器可以在不同版本的OWL-S語言間進行翻譯,主要是把OWL-S的較低的版本0.7,0.9和1.0轉換成OWL的0.9或1.0的版本。Malta大學也推出了基于J2SE(1.4及以上版本)的OWL-S編輯器。OWL-S是一種被當前的絕大部分的WSC研究所使用的服務描述方法,它由描述服務能力、服務工作過程和服務訪問細節的ServiceProfile,ServiceModel和ServiceGrounding三部分組成。ServiceProfile涵蓋了以及服務QoS語義,滿足計算機推理需求;ServiceModel則定義了WSC的內部流程。WSDL是一種描述服務URL和命名空間、服務類型、有效函數、函數參數、參數類型以及函數返回值和返回值類型等Web服務的通信和調用方法的XML文件。它是Web服務的事實標準,但它僅通過“端口”規約了服務的功能特性,必須擴充增加{P,E}和QoS語義才能支持WSC。圖2OWL-S的頂層服務本體[1]ZengLZ,BenatallahB,NguA,etal.QoS-awareMiddlewareforWebServicesComposition.IEEETrans.onSoftwareEngineering,2004,30(5):311~327.[2]HamadiR,BenatallahB.APetriNet-basedModelforWebServiceComposition.Proceedingsofthe14thAustralasianDatabaseConferenceonDatabaseTechnologies.Adelaide:ACMPress,2003.[3]AntonioJ,SilvaC.QualityofServiceandSemanticCompositionWorkflows[Ph.D.Dissertation].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UniversityofGeorgia,GA,2002.[4]MassimoP,TakahiroK,TerryP,etal.ImportingtheSemanticWebinUDDI.In:Proceed2ingsofWebServices,E-businessandSemanticWebWorkshop(CAiSEWorkshop),Toronto,Canada,2002,225~236.[5]SivashanmugamK,VermaK,MulyeR,etal.Speed2R:SemanticP2PEnvironmentforDiverseWebServicesRegistries.FinalPresentation,CSCI:8350,EnterpriseIntegration,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UniversityofGeorgia,GA,2002.[6]徐曉飛,王忠杰,莫同.服務工程方法體系.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7,13(8):1457~1464.[7]CanforaG,FasolinoA,FrattolilloG,etal.AWrappingApproachforMigratingLegacySystemInteractiveFunctionalitiesto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JournalofSystemsandSoftware,2008,81(4):463~480.[8]HervV,FRP.AFormalFrameworkforBuilding,CheckingandEvolving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FifthEuropeanConferenceonWebServices,Halle(Saale),Germany.2007,245~254.[9]IvanJ,HaneF,YoussefA,etal.DynamicWebservicecompositionwithin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IEEEInterna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