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文登一中2025屆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商人是傳統教育貶抑的對象,然而商人在近代經濟力量增強、社會地位上升,成為連接教育與社會、教育與經濟的中介。材料反映A.商人成為中國教育近代化的主力B.社會變遷改變商人與教育的關系C.近代教育嚴重阻礙商品經濟發展D.近代經濟結構變動推動政治改良2.對聯不僅以其文學性、藝術性見長,更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知識。下列這幅對聯中,它所指涉的歷史事件是由何事直接引發的。上聯: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下聯: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A.甲午戰爭 B.八國聯軍侵華 C.巴黎和會 D.華盛頓會議3.永樂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設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作為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軍政機構,其主要官員初為流官,后為世襲。奴兒干都司的設立A.完善了地方監察體制B.加強了中央對邊疆的管理C.改變了中央行政體制D.緩解了中央與地方的對立4.西方浪漫主義前期的音樂作品,幾乎都是表達個人情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宣揚快樂為主題。后期作品常表現悲觀、失望、迷茫、厭世的情緒,細致地詮釋人類自身的痛苦。這種變化反映了A.音樂家浪漫情懷的缺失B.近代社會轉型的沖擊C.科技進步弱化人的作用D.現代主義藝術的回歸5.宋人趙抃任越州知州時,正遇天災,糧缺價高,他便“揭榜于通衢,令民有米增價以糶。于是米商輻輳,越之米價頓減,民無饑死”。這表明趙抃A.不再對商業實施行政管理 B.改革賦稅制度以發展商業C.利用市場規律來渡過危機 D.廢棄抑商政策以照顧民生6.從1949年到1979年,中國政府對外援助(包括軍事援助)財政支出共483.04億元,占年均國家財政總支出的3.5%,遠高于美蘇兩國。據統計,在接受中國援助的國家中越南、朝鮮、阿爾巴尼亞等社會主義國家接收的援助約占80%,排第二位的非洲國家約占13%—15%。這反映出中國的對外援助A.強調經濟合作以實現互利共贏B.受革命外交和冷戰格局的影響C.立足經濟高速發展和民富國強的基礎D.遵循量力而行和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7.“一五”期間建設的項目,特別是蘇聯援建的項目,主要配置在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150項中的106個民用工業企業,布置在東北50個、中部32個;44個國防企業,布置在中西部地區35個,其中21個安排在四川、陜西兩省。由此可見,該布局A.意在強化東北地區工業中心地位 B.突出資源分布與軍事需要的結合C.照搬了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模式 D.以經濟的協調發展為根本出發點8.角抵一詞來源于“以角抵人”,是一種類似現在摔跤、相撲一類的兩兩較力的活動。《漢書》曾記載,公元前108年春,長安舉行盛大角抵戲表演,引發了“三百里內皆觀”的轟動效應。這折射出當時A.恢弘磅礴的時代氣魄 B.崇尚陽剛的社會風氣C.明禮修身的道德追求 D.雅致清談的人生態度9.東漢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將漢獻帝迎到許(即許縣)。這一歷史事件在不同的史籍中卻有不同的記載。《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和《三國志·毛玠傳》載為“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三國志·諸葛亮傳》及諸葛亮的《隆中對》卻載為“挾天子以令諸侯”。這說明A.史料包含了記錄者自身的立場情感B.同一歷史事件會有不同的史實記載C.史料與歷史真相之間可能存在差距D.自相矛盾的史料不能作為歷史證據10.下列圖片反映出清朝前期存在的矛盾有①滿洲貴族統治者與漢族的矛盾②清朝中央政府與邊疆地區的矛盾③中華民族與歐洲侵略者的矛盾④祖國統一與分裂國家的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20世紀50年代,在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成了一些書籍報刊學術研討的主題,并進入大學的課堂。一些著名學者稱其是“不可超越的哲學”、“要探索人類發展前景就勢必要求教于馬克思主義”。據此可知A.馬克思主義成為思想領域的主題 B.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面臨新的高潮C.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受到較多關注 D.蘇聯模式得到知識界的普遍認可12.中國的京劇始于世紀末,外國話劇公元前好幾百年那會兒就有了,但新文化運動時期仍然把京劇稱為舊戲,把話劇稱為新戲。這主要是A.出于反封建和專制的需要B.便于傳播西方的各種觀念C.京劇主要是為帝王將相服務D.對中西文化認同存在絕對化傾向13.美國某幽默小品寫道:“在旅館你必須排隊才能擠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員總要先問旅客:‘您是要一個房間睡覺,還是跳樓?’”下列對這則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小品出現在1825年經濟危機時期B.第一次工業革命導致上述現象發生C.當時事件引發了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D.上述事件引起資本主義經濟出現滯脹狀態14.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聯邦德國逐步建立了以強調經濟效率和注重社會團結為特征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福利國家制度。沿著這一發展模式,聯邦徳國經濟奇跡般地迅速恢復和發展,成為西歐經濟的“火車頭”。材料說明聯邦徳國①政府積極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②強調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平③開始了大規模私有化浪潮④社會改革與經濟發展統籌推進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5.1936年3月,南京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擬發展汽油、鋼鐵、發電機、鋁、電器等行業。之后按計劃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籌辦相關企業。這一舉措A.構建了完整的國家工業體系B.均衡了中西部工業發展水平C.使官僚資本的規模急劇擴張D.為持久抗戰進行了戰略布局16.二戰后存在兩種比較突出的現象,一是各類經濟組織(如歐盟、亞太經合組織等)舉行與經濟有關的峰會(如G20峰會)大大增加,二是軍事沖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等)。對此現象理解有誤的是A.經濟民主化成為歷史潮流 B.強權政治威脅世界和平C.一超多強格局遭受巨大挑戰 D.和平與動蕩成為當今世界形勢的特點17.“該國際會議召開于20世紀50年代,圍繞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進行了會談和討論。”該解說詞描述的會議當指A.萬隆會議 B.日內瓦會議 C.汪辜會談 D.第26屆聯大18.革命派與維新派的根本區別是:()A.對西方列強的態度 B.是否平均地權C.政體變革的目標 D.是否議會制度19.詩人左思在其《詠史》中悲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改變這一社會狀況的制度是A.軍功制 B.推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20.在努爾哈赤、皇太極統治時期,“中國”、“南朝”等詞都用于對明朝的稱呼。順治時期,“中國”一詞在朝廷政治文書中已指清朝的全部統治區域。1767年,乾隆皇帝明確規定:“夫對遠人頌述朝廷,或稱天朝,或稱中國,乃一定之理。”這反映了這一時期A.滿清統治區域的日益擴大 B.“中國認同”不斷發展深化C.中央與地方矛盾有所緩和 D.民族交流消除了民族差異21.坦克是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之一。其首次戰場使用于A.① B.② C.③ D.④22.1913年,某身著日式服裝的革命黨人途遇一老農,老農詢問其國籍,某稱“予中華民國人也”。老農“忽做驚狀,似絕不解中華民國為何物者”,當被告知亦為中華民國人時,老農茫然惶然,連聲說:“我非革命黨,我非中華民國人。”這表明A.國內民眾的反日情緒強烈 B.革命黨人處于不合法狀態C.辛亥革命對農村影響有限 D.農民階級不支持辛亥革命23.伏爾泰的《風俗論》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本世界史",開卷以東方文明為首,“第一次,歐洲的標準是由非基督文明的業績來度量的,歐洲必須學會從外部來審視自身”。可見,《風俗論》的創作A.改變了歐洲人原有的世界觀 B.體現了理性主義的歷史觀C.加快了東西方文明間的交流 D.表現出對東方文明的反思24.下表是唐朝中央機構職責的整理。其中④對應的機構是官職
職責
①尚書省
掌典領百官。
②門下省
掌出納帝命,相禮儀。
③刑部
掌律令……按覆讞(讀[yàn],審判定罪)禁之政。
④
掌天下土地人民錢谷之政。
A.戶部 B.吏部 C.中書省 D.禮部25.對如圖的解釋正確的是A.說明新中國社會性質的轉變B.土地改革后的農民喜獲豐收C.建國后農民的政治地位提高D.工業化推動了生產力的提高26.1973年美國通過《戰爭權力法》,規定總統若未經國會動用武力,必須在48小時通知國會。總統在向國會通報后,若60天內國會未宣戰,總統須在其后30天撤出軍隊。該項法令A.表明國會主張收回總統的宣戰權 B.體現出總統權力受到了限制C.嚴重沖擊了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 D.提升了美國的行政效率27.黃宗羲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王夫之提出“盡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氣者,理之依也”。上述思想A.受到了歐洲啟蒙思想的影響 B.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C.體現了宋明理學的不斷深化 D.反映了近代民主思想的興起28.明代的翰林院起初位于紫禁城文淵閣,其中的部分翰林學士能夠參與機密,成為內閣大學士,后來,翰林院遷出文淵閣,內閣大學士獨留文淵閣。文淵閣內人員的變動,反映了A.內閣的地位有所提升 B.內閣不是法定機構C.閣臣的來源發生變化 D.中樞機構日益膨脹29.曾擔任上海機器織布局總辦的鄭觀應:認為“欲自強,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講求學校,速立憲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據此可知,鄭觀應A.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先驅 B.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C.思想已經突破“器物"限制 D.對器物變革的失敗作出反思30.2020年1月29日,歐洲議會全會以621票贊成、49票否定、13票棄權,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這說明A.歐盟是合作較為松散的組織 B.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受到重大的挑戰C.歐洲議會的作用正逐步減弱 D.英國為經濟全球化探索出一種新模式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劉晏擔任鹽鐵使后,便著手改革鹽法。在政府控制鹽業的同時,適當注意了商人的銷售能力,把私商作為國營商業的必要補充。由原來國家統一包干改為民制、官收、商運、商銷。“收鹽戶所煮之鹽轉鬻于商人,任其所之。”政府通過商人賣鹽,“寓稅于價,”食鹽的生產稅、流通稅包在鹽價當中一次納清,鹽價不漲,域鄉人民不知不覺地向政府納了稅。商人納款領鹽后,可自由運銷,不受限制。為了調動商人的積極性,劉晏“廣牢盆以來商賈”,又奏請廢除阻礙商人運銷的地方官稅。商人還可以以絹換鹽,既擴大了食鹽的銷售,又減少了國家為采購綃匹而浪費人力。——摘編自秦永洲《論劉晏的財政經濟改革》(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劉晏鹽法改革的主要措施。(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劉晏鹽法改革的主要意義。3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民族主義思想在19世紀下半葉的歐洲得到極大發展,也改寫了歐洲的政治版圖。在意大利,民族主義者對民族主義思想的成功宣傳使得政治自由和民族統一的信念深入人心,“19世紀的整個意大利民族運動也以復興命名”。德意志的民族主義者將希望寄托于奧地利和普魯士,最終普魯士在俾斯麥的帶領下戰勝奧地利。匈牙利擺脫奧匈帝國贏得獨立;塞爾維亞、黑山共和國和羅馬尼亞脫離土耳其取得完成獨立。民族主義思潮也推動了國家和國家權力的發展。“民族主義者將國家視為自己的延伸,視為抵抗外來敵人的守護者和成就民族理想的工具”。英國、俄國、法國以及新獨立的意大利、德意志紛紛進行殖民擴張,甚至巴爾干地區的新興民族國家也加入搶奪帝國的行列,“新帝國主義成為了新民族主義的表現”。——賴海榕黃玉桃《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潮的興起:19世紀下半葉的歐洲》材料二早在孫中山青少年時期,他認為滿洲人強加的留發辨是一種恥辱。從興中會組建到同盟會創立,他一直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口號進行革命宣傳,三民主義中民族主義的目標是要推翻滿洲人掌權的政府,重建漢族人掌權的政府。隨著孫中山對時局的認識,他提出“民族主義,并非是遇到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更不是“要盡滅滿洲民族”。“我們不是恨滿洲人,是恨害漢人的滿洲人,假如我們實行革命的時候,那滿洲人不來阻害我們,決無尋仇之理。”同時明確表示,“照現在這樣的政治論起來,就是漢人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孫中山指出革命不專在排滿,還要廢除專制和創造共和。孫中山把少數掌握政權的滿洲統治者與一般滿洲人民加以區別,這是一個重大進步。但是“他們不是把帝國主義看作是革命的最主要的敵人,卻極力項外國侵略者表白:反滿絕不是排外,力圖避免刺激帝國主義強盜,幻想帝國主義會同情和支持。——丁愛玲《初探孫中山之民族主義》(1)結合材料一,歸納概括19世紀下半期的民族主義發展對歐洲發展的影響?(2)依據材料二,從革命目的角度指出孫中山對民族主義的認識的變化過程及其缺陷。根據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主義的發展對中國社會的推動作用?33.材料李善蘭自幼就讀于私塾,資稟穎異。9歲看到《九章算術》后,迷上數學,自學讀懂了歐幾里的《幾何原本》前六卷。鴉片戰爭爆發后,他說:“嗚呼!今歐羅各國日益強盛,為中國邊患。推原其故,制器精也,推原制器之精,算學明也。”1852年李善蘭到上海參加西方數學、天文學等的翻譯工作,8年譯書80多卷。曾國藩籌建安慶內軍械所后,李善蘭被”聘入戎幄,兼主書局”。1866年京師同文館添設天文算學館,廣東巡撫郭蒿燾舉薦李善蘭為天文算學總教習,1868年北上就任,從此轉向數學教育和研究工作,審定了《同文館算學課藝》等數學教材。李善蘭對正反三角函數以及對數函數和冪級數展開式的研究,是19世紀中國數學界最重大的成就,李善蘭與英國漢學家偉烈亞力等人合作翻譯出版了數學、天文學、力學和植物學的西方著作,為近代科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摘編自楊自強《學貫中西:李善蘭傳》(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李善蘭取得科學成就的主要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述李善蘭的科學成就。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反映了商人與教育的關系經歷了從“傳統教育貶抑的對象”到“連接教育與社會、教育與經濟的中介”的變化,而“商人在近代經濟力量增強、社會地位上升”則是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故選B;材料沒有體現商人在教育近代化中的主次地位,A錯誤;材料沒有體現近代教育阻礙商品經濟,且教育的近代化總體上來說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排除C項;“政治改良”在材料中沒有涉及,D錯誤。2、C【解析】
根據“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下聯: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可以看出,對聯與五四運動有關,五四運動的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故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都與五四運動無關,故排除ABD項。3、B【解析】根據材料信息“明成祖正式設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作為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軍政機構”、“其主要官員初為流官,后為世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兩個信息所處時代特征是明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空前強化,尤其是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故選B項。奴兒干都司是地方最高軍政機構,并非地方監察機構,排除A項。奴兒干都司是地方軍政機構,非中央行政體制,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中央與地方對立才采取此措施,排除D項。點睛:材料“明成祖正式設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作為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軍政機構”、“其主要官員初為流官,后為世襲”表明中央政府要加強對邊疆地區的控制。4、B【解析】早期浪漫主義音樂受啟蒙思想的影響,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浪漫主義音樂后期是在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后,政治黑暗,社會不平等,矛盾尖銳,人們對啟蒙思想家設想的“理性王國”深感失望,從而在作品中“表現悲觀、失望、迷茫、厭世的情緒”,這是近代社會轉型沖擊的影響,故B項正確;A項是材料反映的現象,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質,故錯誤;材料未體現出科技進步,故C項錯誤;現代主義出現于20世紀,故D項錯誤。點睛:本題解題的思維是“現象——本質”。本題材料反映的現象是浪漫主義前期充滿了浪漫情懷,而后期則浪漫情懷缺失,充滿了悲觀、失望、迷茫、厭世的情緒,這實質上反映出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后,“理性王國”的破滅。5、C【解析】
據材料中的“令民有米增價以糶。于是米商輻輳,越之米價頓減,民無饑死”等信息可知,趙抃利用市場規律調控米價,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故選C項;僅憑材料不能得出A項結論,且A項表述與史實不符,故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涉及賦稅制度改革,故排除B項;宋代雖然商品經濟繁榮,但是政府并沒有廢除重農抑商政策,故排除D項。6、B【解析】
依據“據統計,越南、朝鮮、悶爾巴尼亞等社會主義國家接收的援助約占80%,排第二位的非洲國家約占13%-15%”,此時中國政府對外援助的對象主要是社會主義國家,兼顧非洲國家,這說明深受革命外交和冷戰格局的影響,新中國對外援助致力于開拓外交發展新空間,故選B;材料主旨是對外援助,不是互利共贏,排除A;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出現在改革開放后,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量力而行”與材料中“占年均國家財政總支出的3.5%,遠高于美蘇兩國”不符,排除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據統計,越南、朝鮮、悶爾巴尼亞等社會主義國家接收的援助約占80%,排第二位的非洲國家約占13%一15%”,聯系冷戰的國際形勢分析解答。7、B【解析】
蘇聯援建的項目多布局在東北、中部和西部地區,此布局一方面迎合了資源的分布,有利于發展,另一方面布局中部和西部地區也有利于維護國防安全,故選B;東北只是布局地區之一,沒有體現中心地位,排除A;C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該布局兼顧資源分布與國防安全,并不僅僅是協調經濟發展,排除D。故選B。8、B【解析】
角抵本來是作戰時手腳并用,爭斗相搏的手段,后來演變為摔跤之類的兩兩較力的活動,角抵表演引發了“三百里內皆觀”,說明人們對角抵活動的喜愛。角抵表現出尚武的精神,體現出人們崇尚陽剛的社會風氣,故選B;A是漢賦的表現,排除;C是知識分子學習禮樂制度,與題意不符,排除;D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人學士的人生態度,材料體現的是漢代,排除。9、C【解析】
幾種不同史料的記載方式,反映了他們與真實的歷史真相之間存在差距,故C正確。材料中未涉及作者立場情感的信息,故排除A。同一歷史事件有的有一種記載,有的有多種記載,但不是所有的歷史事件都會有不同的歷史記載,故C錯誤。材料中的史料之間不是矛盾的關系,故D錯誤。【點睛】本題以曹操將漢獻帝迎到許縣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對史料與歷史真相之間關系的掌握,考查對材料的綜合閱讀理解能力。10、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平定準噶爾體現的是滿族統治者與蒙古族之間的矛盾,沒有涉及漢族,故錯誤;②準格爾叛亂,與雅克薩之戰,反映的都是邊疆地區矛盾,故正確;③《尼布楚條約》是在雅克薩之戰之后簽定的,反映了中華民族與歐洲侵略者之間的矛盾,故正確;④準格爾叛亂反映了祖國統一與分裂之間的矛盾,故正確;綜上所述,②③④正確,故B選項正確;排除包含①的A、C、D選項。11、C【解析】
根據材料“馬克思主義成了一些書籍報刊學術研討的主題,并進入大學的課堂”“不可超越的哲學”等信息可知,馬克思主義成了一些書籍報刊研討的主題,并且還進入大學課堂,說明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受到較多關注,C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對思想領域中的主要思想進行對比,無法得出馬克思主義成為思想領域主題的結論,A項錯誤;材料內容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的關注,沒有體現國際社會主義運動,B項錯誤;材料內容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受到較多的關注,沒有涉及蘇聯模式,D項錯誤。12、D【解析】話劇的傳入有利于中國的反封建專制的需要,反對封建的傳統的文化,在平民化的話劇中也有利于推廣西方的各種觀念,故AB正確,但與D相比,不如D全面,故不選;新文化運動時期,盲目的推崇西方的文化而忽視中國國粹藝術的價值,這反映了對中西文化認同存在絕對化傾向,D正確,故選D;京劇之所以被稱為舊戲,并非是因為帝王服務,而是因為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當時都遭到排斥,故C錯誤。13、C【解析】從漫畫中的“交易所”“股東”“跳樓”可知與1929年經濟大危機有關。1929年爆發的經濟危機,首先在股市發生危機,材料反映了股市危機的概況;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濟危機發生后,美國羅斯福新政改變自由主義政策,采取國家加強干預的方式,故C項正確;A、B兩項時間上不符,可排除;D項資本主義經濟出現滯脹狀態是在20世紀70年代,排除D項。14、B【解析】
由材料信息“以強調經濟效率和注重社會團結為特征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福利國家制度”可知,此時的聯邦徳國強調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平,注重社會改革與經濟發展統籌推進,故②④正確;該模式加強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故①③錯誤。由此可知,本題答案為B,ACD錯誤。15、D【解析】由于沒有實現民族獨立,近代中國無法構建完整的國家工業體系,排除A;材料沒有比較中西部工業發展信息,排除B;材料沒有反映相關企業的經營狀態和性質,不能說明官僚資本的規模急劇擴張,排除C;本題的關鍵信息是“1936年3月”,當時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材料反映為持久抗戰進行了戰略布局,故選D。點睛:審讀題干既要從材料中得出歷史階段特征,比如“1936年3月”,表明我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容易排除A。也要聯想到具有直接關聯的信息,如1935年的華北事變的影響,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所以國民政府未雨綢繆,主動調整企業布局。16、C【解析】當今國際局勢正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多極化格局尚未建立。材料所述現象是“一超多強”格局下國際形勢的表現,不是表明遭受巨大挑戰。C項說法錯誤,但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項。二戰后的局部戰爭有大國插手,反映了強權政治威脅世界和平;局部戰爭反映了當今世界形勢動蕩;各類經濟組織的建立反映出經濟民主化的趨勢。其他三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17、B【解析】
根據材料“圍繞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進行了會談和討論”可知是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標志著中國第一次以大國身份參加的會議,故答案為B;萬隆會議主要是亞非國家發展問題,排除A;1993年的汪辜會談是針對大陸與的海峽兩岸的事件,時間不符,排除;D是1971年,不符合題干的時間,排除。18、C【解析】
革命派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維新派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二者的根本區別是政體變革的目標不同,故選C;革命派與維新派都反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排除A;維新派沒有涉及土地制度,排除B;革命派與維新派都主張實行議會制度,排除D。19、D【解析】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左思描述的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下門第成為選官的主要依據,造成世家大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而科舉制的選官標準是考試成績,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政權的局面,成為取代九品中正制的重要選官制度,故選D項,排除C項;軍功制出現于九品中正制以前,排除A項;中國古代沒有推舉制的選官方式,排除B項。20、B【解析】
材料反映清朝時期的幾位皇帝對“中國”一詞的不同指代,說明“中國認同”不斷發展深化,故B正確;材料涉及的是“中國認同”的不斷發展,與滿清統治區域的日益擴大、中央與地方矛盾有所緩和無關,故A、C錯誤;D說法絕對化,排除。21、B【解析】
坦克最早運用于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索姆河戰役,英國使用坦克攻擊德國陣地,②是索姆河戰爭,故選B;①③④不符合索姆河戰役,排除AC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坦克”“首次戰場使用”,聯系所學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史實分析解答。22、C【解析】注意革命黨、中華民國與老農之間的聯系即可。在辛亥革命之后,老農對革命情況一無所知,說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觀念雖說已日漸深入人心,但對農村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23、B【解析】
依據材料“由非基督文明的業績來度量,必須學會外部來審視自身”來看,伏爾泰將視野擴展到《圣經》所記載的歐洲以外的世界,并且“審視自身”,故其《風俗論》的創作體現了伏爾泰對神學歷史觀的破除和對理性主義歷史觀的弘揚。B正確;材料不能證明其改變歐洲人的世界觀,說法過于絕對,A排除;材料說明由非基督文明衡量,不代表結合了東方,C排除;《風俗論》的創作表現出伏爾泰對西方文明的反思,D排除。故選B。24、A【解析】試題分析:熟悉唐代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六部各自職責即可答題;中書省草擬詔令;門下省審議詔令;尚書省執行詔令、統率百官;吏部管人事;戶部管賦稅、戶口等;禮部管禮儀、教育等;兵部管國防;刑部管司法;工部管工程建設。從這些職責來能,“掌天下土地人民錢谷之政”是戶部的職責,即選A項。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三省六部制。25、A【解析】
“1956年參加農業合作社的農民在分糧”,表明此時農村已經建立了土地公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村正走向公有制經濟體制,說明新中國正在向社會主義制度轉變,故A項正確;土地改革后農民對土地有所有權,收獲的糧食除了交給國家的剩余部分歸自己,不用與他人分享,B項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沒有涉及農民政治地位是否提高、農業生產與工業化之間關系的信息,C、D兩項錯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1956年參加農業合作社的農民在分糧”,聯系所學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內容和影響分析解答。26、B【解析】
據題意可知,總統發動戰爭的權力受到國會制約,故B項符合題意;國會并未收回總統的宣戰權,排除A;對總統權力的限制符合三權分立制度的特征,排除C;材料內容與提升美國行政效率無關,排除D。故選B。27、B【解析】
黃宗羲反對君主專制,王夫之的主張體現了唯物主義,這些思想啟發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式,B正確;黃宗羲和王夫之的思想與啟蒙思想之間不存在關聯,排除A;宋明理學是唯心主義,提倡三綱五常,與黃宗羲、王夫之的主張不符,排除C;黃宗羲、王夫之不屬于近代人物,排除D。28、A【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內閣獨留文淵閣,文淵閣位于紫禁城,接近皇帝,說明皇帝對內閣重視,其獨立性增強,這是其地位提高的表現,故A正確;B材料不能體現,排除;材料不涉及閣臣的來源,故排除C;依據材料看不出中樞機構的擴張情況,故排除D。故選A。29、C【解析】
依據材料“欲自強,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講求學校,速立憲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來看,鄭觀應認為中國要想強大,必須設置憲法,改變封建專制制度,表明其思想由學習西方的器物轉到學習西方的制度上。C正確;林則徐是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A錯誤;“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主張維護中國的封建制度,而鄭觀應要求改變封建制度,B錯誤;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材料信息不能反映,D錯誤。故選C。30、B【解析】
依據材料“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并結合歐盟的發展可知,英國脫離了歐盟影響了歐盟一體化進程,表明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受到重大的挑戰。B正確;歐盟是一個政治、經濟一體化的組織,A錯誤;英國脫離歐盟是歐洲議會投票的結果,體現了歐洲議會的作用,C錯誤;材料反映的是經濟區域集團化的挑戰,而不是經濟全球化的新模式,不符合材料主旨,D錯誤。故選B。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措施:實行政府控制下的鹽商自銷;將鹽稅均攤到鹽價中;減少鹽商運銷的地方官稅;實行商人以絹換鹽。(2)意義:順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于鹽價的穩定;提高了鹽商運銷的積極性;便利了鹽稅的征收。(或:提高了國家財政收人)【解析】
(1)措施:依據材料中“在政府控制鹽業的同時,適當注意了商人的銷售能力,把私商作為國營商業的必要補充”可知實行政府控制下的鹽商自銷;依據材料“寓稅于價”“食鹽的生產稅、流通稅包在鹽價當中一次納清,鹽價不漲,域鄉人民不知不覺地向政府納了稅”可知將鹽稅均攤到鹽價中;依據“廢除阻礙商人運銷的地方官稅”可知減少鹽商運銷的地方官稅;依據材料“商人還可以以絹換鹽”可知實行商人以絹換鹽。(2)根據材料中的“鹽價不漲”“調動商人的積極性”“不知不覺地向政府納了稅"等方面從順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鹽價的穩定、提高了鹽商運銷的積極性以及國家財政收入等說明意義。32、(1)影響:積極方面:推動歐洲政治和社會的變革,民主政治更為完善;推動了民族統一的潮流;加快部分國家民族獨立的步伐。消極方面:推動了殖民擴張;引發列強瓜分世界的斗爭;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2)變化過程:由單純的反滿到不專在排滿;由廢除專制到創造共和;缺陷: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推動作用: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推動了救亡運動的高漲;推動了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省宜昌市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下)期中考試物理試卷(含解析)
- 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學情監測試卷(含答案)
- 專業模具設計師的職業前景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內容重點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員職業能力要求與試題及答案
- 游泳救生員考試中安全意識的重要性及試題及答案
- 有效應對2024年籃球裁判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深入理解體育經紀人試題及答案
- 農業植保員考試知識脈絡與重點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員考題主題分析及答案
- 江蘇省2024年中職職教高考文化統考烹飪專業綜合理論真題試卷
- 2025年電力人工智能多模態大模型創新技術及應用報告-西安交通大學
- T-CBIA 009-2022 飲料濃漿標準
- 事故隱患內部舉報獎勵制度
- 離婚協議書電子版下載
- GB/T 26651-2011耐磨鋼鑄件
- 入團志愿書(2016版本)(可編輯打印標準A4) (1)
- 警棍盾牌術基本動作
- 撰寫課題申請書的五個關鍵(課堂PPT)
- 英語作業分層設計案例
- sq1魔方還原教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