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呈貢一中新高考仿真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1頁
云南省呈貢一中新高考仿真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2頁
云南省呈貢一中新高考仿真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3頁
云南省呈貢一中新高考仿真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4頁
云南省呈貢一中新高考仿真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呈貢一中新高考仿真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00—1920年,農業和手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6%,近代工業占14%。1949年,農業和手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3%,近代工業占17%。由此可知,近代中國A.經濟半殖民地化 B.諸經濟因素相互依存C.動搖了傳統重農模式 D.產業結構呈畸形局面2.有學者認為:戊戌變法失敗導致了中國的轉型走向了一個更加艱難更加慘烈的道路,因為共和政體在中國文化傳統里缺乏支撐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臘的城邦與羅馬共和政體這樣的制度遺產。作者旨在強調A.歷史傳統與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關B.共和政體確立的過程漫長而曲折C.君主立憲制更符合當時中國國情D.戊戌變法導致了近代的動蕩與徘徊3.“星期日”源于猶太教的安息日,是休息和禮拜的日子。11世紀時,英國法律禁止人們在星期日進行聚會、狩獵等世俗活動;到18世紀以后,娛樂、購物、郊游等成為星期日的重要生活內容。這一變化反映出英國A.貴族政治走向沒落 B.宗教淡出社會生活C.工廠制度已經形成 D.休閑活動商業化趨勢4.密爾認為,代議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個職能是:“……譴責那些該受責備的行為,并且,如果組成政府的人員濫用職權,或者履行責任的方式同國民的明顯輿論相沖突,就將他們撤職,并明白地或事實上任命其后繼人。”這里的“它”是指A.總統B.議會C.內閣D.法院5.世界上第一個計時器是公元1088年北宋的蘇宋為皇帝編制歷法而制造的水運儀象臺(天文鐘),但隨著朝廷的變更和戰亂,這一技術便失傳了。14世紀在歐洲的英、法等國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現了為公眾報時的鐘。1656年,荷蘭科學家惠更斯應用伽利略的理論設計了鐘擺,1675年,他又用游絲取代了原始的鐘擺,這樣就形成了以發條為動力、以游絲為調速機構的小型鐘,同時也為制造便于攜帶的袋表提供了條件,鐘表制造業在歐洲發展起來。計時器在中外歷經不同命運的根本原因是A.技術水平的高低 B.科學家有無創新能力C.是否出自社會需要 D.是否有政府支持6.進入21世紀,世界上出現了反全球化的浪潮。法國反對其他國家的“全球化強加”,維持自身文化傳統;非洲則以取消債務、消除貧困、防止非洲的邊緣化為目標。這反映出A.自身發展國家反對全球化 B.歐美國家主導的全球化C.全球化對各國影響不同 D.反全球化成為世界主流7.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過取悅先王先公等獲得庇護,與此相比,周人有明顯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商周祀祖制度的演變A.反映出上古時期帝王創立祀祖制度旨在社會教化B.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權日益重視以神權維護世俗權C.顯示出早期宗法文化中越來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D.推動了戰國時期崇尚君主集權的法家思想的誕生8.嚴格地說,是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紡紗作坊而不是達·芬奇的繪畫作坊養育了文藝復興人文主義。這說明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在意大利興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最早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B.意大利保留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C.意大利的中世紀神學思想淡薄D.意大利具有豐富的人才資源9.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傳部作出《關于各抗日根據地內黨支部教育的指示》,要求“普通黨員的政治教育,一般的應當包含:怎樣做共產黨員、支部本身的工作統一戰線政策,鄉村工作。爭取偽軍工作。臨時的策略教育等。”這表明,中共在抗日根據地的黨性教育A.強化貫徹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B.側重提高普通黨員的軍事水平C.強調各黨支部的戰斗保壘作用D.注意結合敵后抗戰的實際需要10.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民間在訂立買賣、租佃、借貸、雇傭契約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為券書”“兩共對面平章為定”(平:協調;章:明確)的語句。這反映民間契約的訂立A.不受官府的控制和約束 B.強調雙方協商一致原則C.完全符合雙方各自意愿 D.是城市商業發展的產物11.西方歷史哲學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在這里,柯林伍德強調的是A.思想史構成了全部歷史的主干 B.一切歷史都可以被置換為思想史C.思想史決定了整個歷史的發展 D.歷史學難免會有個人的主觀判斷12.從亞里士多德的記載來看,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核心是確定了村社為最基本的政治單位,所有的政治和軍事制度如五百人會議、公民大會、法庭和將領等都以村社為基礎而組織起來。這A.打破了部落貴族勢力對政權的控制 B.促進了雅典工商業快速發展C.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礎 D.推動了雅典城邦國家的形成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魏徵是唐初卓越的政治家,在用人問題上,他給太宗上疏說:“臣聞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則無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則無以齊萬國。”“因其材以取之,審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長,舍其所短。”“賞不以勸善,罰不以懲惡,而望邪正不惑,其可得乎?若賞不遺疏遠,罰不阿親貴,以公平為規矩,以仁義為準繩,考事以正其名,循名以求其實,則邪正莫隱,善惡自分。”貞觀十四年(640年),太宗屢次以宦官充任使者,他們回京后又妄加彈奏,常使太宗發怒。魏徵即上奏說:“閹豎雖微,狎近左右,時有言語,輕而易信,浸潤之譖,為患特深,以今日之明,必無所慮,為子孫教,不可不杜絕其源。”——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1)依據材料,概括魏徵的用人思想。(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魏徵用人思想的作用。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德國和日本的新領導人決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領土和約,并有辦法、有決心這樣做。他們大規模重整軍備的計劃和驚人的侵略行徑急劇地改變了勢力均街。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勞無益地企圖向現狀挑戰的唯一的修正主義國家:第三帝國和日本帝國也給修正主又運動增添了力量,導致了一個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英國、法國及其歐洲大陸盟國堅持維護現狀,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努力要求改變現狀,因五年計劃而變得強大的蘇聯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種三足鼎立的局面發展起來了。這三方力量的相互影響解釋了20世紀30年代一再發生的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終于爆發的原因。——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20世紀二十年代歐洲形勢發生的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據材料“1900—1920年,農業和手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6%,近代工業占14%。1949年,農業和手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3%,近代工業占17%”可知,自1900年----1949年我國,農業、手工業產值及近代工業產值是此消彼長、密切相聯,B正確;材料沒有強調“經濟半殖民地化”,而只是體現自1900年----1949年我國,農業、手工業產值及近代工業產值是此消彼長、密切相聯,A與題意無關;材料沒有體現“動搖了傳統重農模式”,C錯誤;據材料體現的是1900年----1949年我國,農業、手工業產值及近代工業產值是此消彼長、沒有涉及“產業結構”問題,D不是材料主旨。2、A【解析】

材料說明的是戊戌變法不像西方文化中有希臘的城邦與羅馬共和政體這樣的制度遺產,作者意在說明歷史傳統與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關,故A正確;材料并不是說明共和政體確立的過程漫長而曲折,故B項錯誤;材料也不是說明君主立憲制更符合當時中國國情,故C項錯誤;材料說明的是戊戌變法失敗導致了中國政治轉型的艱難,并不是說明戊戌變法導致了近代的動蕩與徘徊,故D項錯誤。3、D【解析】

星期日從休息和禮拜到禁止世俗活動,這說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中世紀宗教和封建統治形成了沖擊,故禁止世俗活動;到18世紀后變為娛樂購物等,這也是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結果,故選D;A材料信息無法體現,排除;B項與史實不符,排除;1765年工業革命開始,C選項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到18世紀以后,娛樂、購物、郊游等成為星期日的重要生活內容”,緊扣關鍵信息并聯系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背景分析解答。4、B【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議會的理解。根據材料,“它”的職能是“組成政府的人員濫用職權”“就將他們撤職”,即“它”的職能主要是限制政府的勸力和任命的權力,體現了政府和議會的關系。故B項符合題意。考點: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議會。【詳解】請在此輸入詳解!5、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閱讀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公元1088年北宋的蘇宋為皇帝編制歷法而制造的水運儀象臺(天文鐘)。但隨著朝廷的變更和戰亂,這一技術便失傳了”、“英、法等國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現了為公眾報時的鐘”中外時鐘的發展情況,可以得出出現兩者不同命運的根本原因是是否出自社會需要,因此C符合題意,故選C。【名師點睛】中國古代科學思想的特點①儒家注重以社會人文問題作為論說的主題,對于自然地探求和技術的總結,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②重視總結實踐經驗和實用技術,輕視理論概括和抽象。考點: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中國古代科學思想的特點6、C【解析】

據材料“法國反對其他國家的‘全球化強加’,維持自身文化傳統;非洲則以取消債務、消除貧困、防止非洲的邊緣化為目標。”結合所學可知法國和非洲對待全球化采取不同的策略,表明全球化對各國產生的影響不同,故選C;A以偏概全,排除;材料不能反映歐美國家主導的全球化,B錯誤;D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7、C【解析】從材料中來看,周代的祭祀活動不僅僅是為了祈祝祖先蔭庇后世,更重要是的是從這一系列的活動中總結出的制度與規范,這對于王朝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是人文因素的體現,故本題選擇C選項。A選項材料沒有體現出“社會教化”;B選項沒有理解材料中的真實含義;D選項無法從材料中得出結論。8、A【解析】

材料認為“是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紡紗作坊”而不是“達芬奇的繪畫作坊”培育了文藝復興人文主義,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政治經濟的反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在意大利興起的根源應從經濟角度上去分析,“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紡紗作坊”反映了當時意大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結合所學可知,十四五世紀,意大利出現了佛羅倫薩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業城市,這些城市紛紛采取鼓勵發展工商業的政策,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故A項正確;BD兩項是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在意大利興起的原因之一,但不是經濟上的根源,故排除;意大利的中世紀神學思想并不淡薄,故C項錯誤。9、D【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軍民的抗日斗爭。根據材料信息“怎樣做共產黨員,支部本身的工作,統一戰線政策,鄉村工作,爭取敵偽軍工作,臨時的策略教育等”可知,材料強調要根據抗日根據地的實際需要開展黨員教育,故D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強調的是在抗日根據地內加強對黨員的政治教育,沒有涉及軍隊的領導問題,故A項錯誤;材料信息的主旨是加強對黨員的政治教育而非提高黨員的軍事水平,故B項錯誤;材料信息強調黨員在根據地要結合實際開展工作,沒有凸顯出支部的戰斗作用,故C項錯誤。10、B【解析】

根據材料“先和后可,乃為券書”“‘兩共對面平章為定’(平:協調;章:明確)”可知,民間契約的訂立強調雙方協商一致,故B選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體現對民間訂立的買賣、租佃等的政府態度,故A選項錯誤;“完全符合雙方各自意愿”中的“完全符合”表述絕對化,故C選項錯誤;題干強調是民間契約訂立過程中的特點,沒有體現訂立民間契約的原因,故D選項錯誤。11、D【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強調的是歷史評論的主觀性,故D正確。12、C【解析】克利斯提尼用10個地域部落取代原來4個血緣部落,并以此為基礎設立五百人會議、十將軍委員會、重新組織了公民大會等,這些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礎,故C項正確;克利斯提尼用10個地域部落取代原來4個血緣部落,打破了部落貴族勢力對政權的控制,從而為民主政治奠定基礎,故A項不合適;梭倫改革促進了雅典工商業快速發展,故B項錯誤;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標志著雅典國家的形成,因此D項是C項的結果,故錯誤。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注意選項的邏輯關系,AD項是迷惑性非常大的選項,這兩個選項和C項構成了因果關系,但不能從材料中直接得出,故排除。也就是說,所選選項必須能直接從材料信息中得出才能入選。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用人思想:知人善任;揚長避短;賞罰分明,不徇私情;反對重用宦官。(2)作用:吏治更加清明;祛除了求全責備的弊病,拓寬了用人之路;在當時防止了宦官專權;加強了皇權,鞏固了統治;有利于貞觀年間開明政治的開創。【解析】

(1)用人思想:根據材料“臣聞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可知知人善任;根據材料“用其所長,含其所短”可知揚長避短;根據材料“若賞不遣疏遠,罰不阿親貴……”可知賞罰分明,不徇私情;根據材料“為患特深……不可不杜絕其源”可知反對重用宦官。(2)作用:根據第(1)問用人思想,逐條得出其作用,并結合貞觀年間的政治狀況進行分析,得出加強皇權、鞏固統治以及開明政治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