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2025屆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2025屆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2025屆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2025屆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2025屆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2025屆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可以說明當時李鴻章A.全盤建設了軍工以圖自強 B.清晰規劃了近代化的建設C.加強國防近代化涉及甚多 D.師夷長技的領域十分有限2.從時間、空間和史實概述三個維度整理“歷史時空框架”,有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時空觀念。下列關于“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時空框架中,三個維度對應均正確的是選項時間空間史實概述A1931年井岡山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B1935年遵義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C1942年延安開展整風運動,糾正黨內的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D1949年北京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共同綱領》A.A B.B C.C D.D3.1945年,陜甘寧邊區政府發出《認真處理人民控告干部案件》的命令,認為“人民敢于向政府控告,則是好的現象,強調必須認真負責的、實事求是的切實查明,公開處理,更不可有偏袒政務人員的行為。”該命令A.鼓勵人民控告干部 B.體現人民民主專政C.發揮群眾監督作用 D.體現司法公正原則4.秦朝部分律法律法主要內容《田律》及時以書面形式匯報降雨量和受益田地的面積以及受災的面積,中央政府嚴密關注生產進度等《廄苑律》規定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評比耕牛,獎罰制度十分明確,如牛因勞累而腰圍每瘦一寸,主事者受笞打十下的懲罰等《倉律》不同身份人的口糧定量都做了嚴格明確規定等這一現象反映了秦朝A.農業上的精耕細作 B.法律體系十分完備C.經濟管理的軍事化 D.戶籍管理較為嚴密5.“美國聯邦憲法(TheConstitution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是聯邦黨人試圖造就口口口口的結果。其中的‘constitution’一詞,主要內涵是指經由人民約定而形成的根本大法,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最高政治原則而不是各個政治共同體的隨意聯合或結盟。”材料中的口口口口處應該填寫A.中央權威 B.邦聯政治 C.人民主權 D.民主共和6.資本主義經濟學的鼻祖亞當?斯密無論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經過了幾百年風霜雪雨的洗禮之后,他理想中的經濟自由化竟然在現實中會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現如此的“異化”。這種“異化”在二十世紀的突出表現為A.資本主義經濟實現完全自由競爭 B.資本主義經濟出現壟斷現象C.資本主義經濟出現國家干預調控 D.資本主義經濟出現全面衰退7.公元前400年前后,雅典的城市中分布著普尼克斯會場、狄奧尼索斯劇場、阿果拉廣場等大量的公共設施。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A.雅典人口的增長 B.城市規模的持續擴大C.民主政治的需要 D.商業交易場所嚴重不足8.下圖為《微州府通往各地路線圖》。明代中期以來這類地圖在安徽商人群體中廣泛流傳。這一現象表明當時當地A.商幫活動重心開始南移 B.重農抑商政策執行不力C.率先沖破海禁政策束縛 D.區域經濟聯系得到增強9.1958年,戴高樂當選法國總統后,促使法國退出北約;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積極推動中法建交;同蘇聯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緩和、諒解、合作”的關系。這一系列政策A.推動了世界多極化的發展 B.根本上改變法國的國際地位C.導致美蘇兩級格局的崩潰 D.促進不結盟非集團化的發展10.1902年,梁啟超在《新民叢報》上發表了《進化論革命者頡德之學說》,文中稱“麥喀士(日耳曼人),社會主義之泰斗也”;1903年《新民叢報》在《二十世紀之巨靈托辣斯》一文中,稱“麥喀士(社會主義之鼻祖,徳國人,著書甚多)之學理,實為變私財以作共財之階梯”;1904年《新民叢報》在《中國之社會主義》一文中,又提到馬克思主義關于“現今之經濟社會,實少數人掠奪多數人之土地而組成者也”的主張。這些報道反映出A.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的傳播B.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有了較充分的思想基礎C.此時的中國人并不真正了解馬克思主義D.《新民叢報》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11.傳統史學的研究對象主要側重于帝王將相等,但梁啟超的“新史學”,以國民群體為歷史重心,為全體國民寫史,寫全體國民的歷史。這一視角的轉換體現了A.文明史觀 B.社會史觀 C.全球史觀 D.近代化史觀12.下圖發表于1898年10月《punch》周刊。圖片配文:“中國太后對天子說:改革,好的呀!我先來改造改造你!去站墻角那,不叫你不許出來”。此圖最能反映A.作者抨擊慈禧扼殺改革B.慈禧與光緒對立的關系C.作者諷刺太后羞辱皇帝D.慈禧阻撓光緒進行改革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科學、技術與革命材料一在18世紀現代工業初期,科學知識本身很貧乏,不能直接用于工業過程。事實上,直到19世紀后半期,隨著化學和電子科學的繁榮,科學理論才為新的方法和新工業提供了基礎。不管怎樣,早在19世紀末期,科學的方法——尤其是觀察和實驗——已被付諸實踐(都不是成功的),這一點毋庸置疑。這些進步并非皆歸功于專業技術人員。事實上,在18世紀和19世紀早期,科技進步的最明顯特征之一就是,發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補工、自覺的機修工和工程師以及其他自學成才者。許多事例說明,“實驗方法”一詞太正式和確定、不能準確描繪這一時期(的科學和技術研究),“反復試驗法”也許更恰當。——R·卡梅倫《世界經濟史》材料二1870年到1900年間,科學與技術的關系,比以前任何時期都密切得多。19世紀最后30年間,幾乎沒有什么工業部門未曾受到科學新發現的影響,雖然這不是說傳統的、來自經驗的方法大部分或甚至全盤都被拋棄了。經驗主義在許多工業中仍然占統治地位,有些工業時至今日依然如此。但是1870年以后,我們可清楚地看到20世紀科學工業的開端。新興工業,諸如電氣工業等這些完全是科學發展中首創的工業,其面貌的改變當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業顯著得多。在這些早已建立的工業中,科學的應用只是很大程度上改進舊的生產方法,而不是建立嶄新的生產方法。——F·欣斯利《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1)材料一與材料二試圖闡述的主要問題是什么?(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請簡述你對這一問題的認識。14.(20分)(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宋徽宗(1082——1135)自少酷好藝術,即位前“所事者惟筆研、丹青、圖史、射御而已。”宋徽宗擅長書法,其正楷學唐朝薛曜的風格而略變其體,成為形體方正、筆劃細膩的“瘦金書”。他最杰出的成就還在于繪畫,徽宗的畫注重寫生,以精致、逼真著稱,尤工花鳥、于翎毛之細膩可謂獨步古今。宋徽宗還廣泛地征集古代書畫,舉凡上千幅。其中書法作品有王羲之父子、顏真卿、歐陽詢、李白、白居易等人手跡;繪畫包括三國曹不興《元女授黃帚兵符圖》、曹髦《卞莊刺虎圖》、西晉謝難《烈女貞節圖》等珍品。為培養專門繪畫的人才,宋徽宗設立了學校——畫學(畫院),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塊里程碑。他還獎掖藝術,造就了不少的著名畫家和不朽作品,如王希孟及其《千里江山圖》等等。這個時期的繪畫,不僅重視形似色彩,而且更注意表現氣韻情趣,所以學術界有“北宋繪畫,實為中國最完美之繪畫”的隆譽。——摘編于滕新才《宋徽宗評議》(1)根據材料,概括宋徽宗在書畫藝術方面的成就和貢獻。(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北宋繪畫,實為中國最完美之繪畫”的成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據材料信息可知,李鴻章籌辦鐵甲兵船直到興辦海軍,大部分與國防相關,說明加強國防近代化涉及甚多,故C選項正確;創建機器織布機不屬于軍工,故A選項錯誤;近代的建設不僅包括國防,故B選項錯誤;D項與主題無關,故D選項錯誤。2、C【解析】

依據毛澤東思想可知,為了改變黨內存在的左傾、右傾錯誤,并且改善同共產國際的關系,共產黨于1942年在延安進行了整風運動。C正確;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使中國革命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時間不符,A錯誤;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B錯誤;1949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此時尚未改北平為北京,D錯誤。故選C。3、C【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陜甘寧邊區政府重視群眾對政府官員的監督,說明該命令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C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監督作用,控告干部的說法錯誤,A排除;《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體現的是人民民主專政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B排除;材料與司法公正無關,D排除。故選C。4、C【解析】

秦朝部分律法內容體現了政府“關注農業的發展狀況”及與農耕密切相關的“耕牛”飼養,針對不同情況予以獎罰。對不同身份人的口糧也做了嚴格限制,這體現了經濟管理的軍事化,C正確;A與材料無關;材料體現的是秦朝的部分律法,B以偏概全;D與材料無關。5、A【解析】試題分析:該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旨在考查學生的史料閱讀與分析能力。材料中的聯邦黨人的目的是代表最高政治原則,而不是隨意的結盟,所以方格處應該填寫的是中央權威,故A項正確。考點: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美國共和制的確立·美國聯邦制6、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材料中“經濟自由化竟然在現實中會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現如此的‘異化’”是指資本主義經濟出現國家干預調控,這在一定程度上極大限制了經濟的自由競爭,所以答案選C,A項出現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時期,B項出現在19世紀中后期,D項說法錯誤不符合史實。考點: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的影響7、C【解析】

材料反映了雅典城中大量的公共設施存在,說明城邦的公民政治和城邦娛樂活動頻繁,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體現。C正確;雅典人口的增長與公共設施的興建沒有必然聯系,A錯誤;雅典屬于城邦政治,具有小國寡民的特點,材料不能體現規模擴大,B錯誤;公共設施并非主要用作商業交易場所,D錯誤。故選C。8、D【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地圖中的路線圖說明了徽州府與周邊地區有了長期的、緊密的往來,區域經濟聯系得到增強,故D項正確;圖片不能體現商幫活動重心的轉移情況,排除A項;材料中看不出重農抑商政策執行情況,排除B項;地圖中信息為國內貿易,海禁政策針對海外貿易,排除C項。故選D。9、A【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戴高樂總統承認中國,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合作關系,目的是加大對抗美國的力量,推動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故選A;國際地位往往是由經濟軍事實力決定的,并且B說法絕對化,B錯誤;美蘇格局的崩潰是1991年蘇聯解體,C錯誤;材料沒有體現不結盟非集團化,D錯誤。10、C【解析】

由《新民叢報》中關于馬克思的報道“實為變私財以作共財之階梯”“現今之經濟社會,實少數人掠奪多數人之土地而組成者也”可知,此時的中國人并不真正了解馬克思主義,故C正確;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的傳播,故A錯誤;這些報道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不成熟了解,故B說法錯誤;《新民叢報》不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故D錯誤。11、B【解析】

根據材料“以國民群體為歷史重心,為全體國民寫史,寫全體國民的歷史”可知,梁啟超的史學方法是社會史觀,選項B正確;文明史觀指的是工業文明和農耕文明的對比,梁啟超的新史觀未體現,排除A;全球史觀強調的是整個世界是密切聯系的整體,梁啟超的新史觀未體現,排除C;人類歷史是實現由傳統的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轉變的歷史,梁啟超的新史觀未體現,排除D。12、A【解析】

根據漫畫時間和人物對話可知,這里指的是慈禧太后扼殺了維新變法運動,選項A正確;選項B未能全面描述出當時的主要歷史事件維新變法運動,不符合題干限定“最能反映”,排除;選項C只揭示了表象,排除;漫畫體現的是慈禧太后扼殺了改革,而非阻撓,排除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科學理論、科學技術與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關系。(2)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技術改進和發明主要來自實踐工人和工程師。第一次工業革命初期科學不夠發達,科學知識運用于工業的條件還不成熟,科學研究的影響很不顯蓍。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過去依靠熟練的技術工人,進行工業技術改造和革命的方式已不適用。由于實驗科學的迅速發展,科學知識對工業革命產生了巨大影響。科學的新發現應用于工業生產,促使生產手段的革命性進步。所有的工業部門幾乎都受到新的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特別是電力的運用、無線電和通訊技術的發展。【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材料“在18世紀現代工業初期,科學知識本身很貧乏,不能直接用于工業過程。事實上,直到19世紀后半期,隨著化學和電子科學的繁榮,科學理論才為新的方法和新工業提供了基礎。...1870年到1900年間,科學與技術的關系,比以前任何時期都密切得多。...在這些早已建立的工業中,科學的應用只是很大程度上改進舊的生產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