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之詩歌鑒賞思想情感 課件_第1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之詩歌鑒賞思想情感 課件_第2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之詩歌鑒賞思想情感 課件_第3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之詩歌鑒賞思想情感 課件_第4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之詩歌鑒賞思想情感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復習之鑒賞思想情感一、學習目標1.通過復習詩歌中常見思想情感,學習和掌握鑒賞詩歌思想情感的方法。(重點)2.通過朗讀和批注詩歌,細讀詩歌,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難點)二、考情分布及提問方式年份試卷題目2023全國乙卷這首詞是如何表現人閑適心情的?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破陣子》路由)2020全國Ⅰ卷請簡要概括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陸龜蒙)2017全國Ⅲ卷請從“戲贈”入手,結合全詩,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態度。(《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白居易)審題要點定向考查形式:或單獨設題,或與鑒賞詩詞的形象、語言或表達技巧聯系在一起設題。題干中有“情感”、“主旨”、“內容”類的詞語。

三、古代詩歌常見情感1.憂國傷時具體內容距離杜牧《過華清宮》杜甫《春望》、文天祥《過零丁洋》白居易《賣炭翁》杜甫《登樓》杜甫《兵車行》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國家離亂、山河淪喪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同情人民的疾苦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2.建功報國具體內容距離陸游《書憤》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屈原《涉江》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雄心壯志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報國無門的悲傷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3.思鄉懷人具體內容距離溫庭筠《商山早行》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王昌齡《閨怨》羈旅愁思思親念友閨中懷人邊關思鄉4.生活雜感具體內容距離王維《山居秋暝》劉禹錫《烏衣巷》李商隱《賈生》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于謙《石灰吟》蘇軾《題西林壁》

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

昔盛今衰的感慨

青春易逝的傷感借古諷今的情懷

仕途失意的苦悶告慰平生的喜悅品格氣節的自白

談禪說理的感慨5.離愁別緒具體內容距離柳永《雨霖鈴》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長的勉勵坦陳心志的告白6.貶謫失意具體內容距離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屈原《離騷》蘇軾《定風波》遭貶后郁悶、惆悵、失意遭貶后仍不忘為國效力、關注黎民,但又無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寄情山水、以求解脫的心態四、方法一:如何讀懂情感意象:把握情感的切入點題目:辨題材、情感詞、寫作緣由作者:明確風格、了解時代注釋:每個都有用,每個都要用關鍵詞句:作者情感的直接體現(注意尾聯)方法四、方法二:如何讀懂情感1.精準審題(1)審答題范圍:局部(一句、一聯、一片等)/整體。內容越多,層級越大,情感要點越多。(2)審答題要求:概括/分析。情感概括題可直接概括情感。2.分析題表述有兩種模式:①分析+概括:先分析具體詩句,后概括出情感內涵。②概括+分析:先概括出情感內涵,后分析具體詩句??偨Y:(手法)+分析內容+情感(無手法技巧可不答)3.規范答題(1)從內容上規范:分層作答,分對象作答(對自己/友人,國家/人生,歷史/朝廷,故鄉/自然等)。(2)從表達上規范:使用情感術語。格式規范:情感=對(情感對象)+情因+情緒方法三:試題分類及規范答題:1.基礎題:表現了什么情感?哪些情感?2.情感變化題:簡要分析作者的情感變化。3.詞句情感題:對關鍵詞句情感的分析。從類型上規范:①情感矛盾統一型,表述為“既有……(情感),又有……(情感),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情感有機地統一于詩人的情緒中”,或者為“詩人表面上看是在表達……(情感),實質上是在表達……(情感)”。②情感豐富型。應多角度、多層面地挖掘情感,做到多點答題。③情感變化型,表述為“由……(情感)”到“……(情感)”再到(情感)”。④情感單一型。這類題題干上已經給出某種情感,只要求分析。對于這種“逆向分析”型,只要抓住詩中詞語,做多角度分析即可。五、實戰演練(四省聯考卷

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5~16題。次韻毛君游陳氏園①蘇轍增筑園亭草木新,損花風雨怨頻頻。筼筜似欲迎初暑②,芍藥猶堪送晚春。薄暮出城仍有伴,攜壺藉草更無巡。歸軒有喜知誰見,道上從橫滿醉人。[注]①本詩作于詩人被貶筠州期間。②筼yún筜dāng:一種皮薄竿高節長、生長在水邊的大竹子。問題:從本詩可以看出詩人什么樣的人生態度?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一)知人論世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

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二)寫作背景一、蘇轍被貶筠州

元豐二年(1079)七月,“烏臺詩案”發生以后,蘇轍上《為兄軾下上書獄》為兄求情。希望用自己的官階來救贖哥哥蘇軾的罪行。但是朝廷并未準許他的請求,還將其貶為筠州(江西高安)鹽酒稅,五年不得升調。蘇軾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在被貶的境遇中,詩人并未過分在意人生的挫折,而是展現出了曠達的胸襟。由此看來,在面對人生挫折的時候,詩人也會有隨緣自適的氣度,保持順其自然的心境。

元豐三年,蘇軾四十五歲,蘇轍四十二歲。

《次韻毛君游陳氏園》作于元豐四年暮春。詩人來到異鄉,當地的一些文人墨客都久仰其大名,紛紛前來迎接。這首詩就創作于詩人來到筠州的第三年,時值暮春,蘇轍游賞陳氏園有感而作。(三)細讀文本次韻毛君游陳氏園①蘇轍增筑園亭草木新,損花風雨怨頻頻。筼筜似欲迎初暑②,芍藥猶堪送晚春。薄暮出城仍有伴,攜壺藉草更無巡。歸軒有喜知誰見,道上從橫滿醉人。補充注釋頻頻:連續多次、經常、頻繁。初暑:剛剛到來的暑日。猶:還??埃耗軌?,可以。薄:迫近。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藉草:墊著草。巡:①依次斟酒;②遍,次。用于給全座斟酒的次數。攜壺:背著水壺。軒:房屋。從橫:同“縱橫”,多而雜亂。題解:次韻:指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次韻就是和詩的一種方式。也叫步韻。譯文:按照毛君游陳氏園的韻寫詩。(三)細讀文本次韻毛君游陳氏園①蘇轍增筑園亭草木新,損花風雨怨頻頻。筼筜似欲迎初暑②,芍藥猶堪送晚春。薄暮出城仍有伴,攜壺藉草更無巡。歸軒有喜知誰見,道上從橫滿醉人。請嘗試翻譯詩歌。新增筑造的園亭新栽了很多的草木,傷心風雨頻頻吹打,使很多花兒凋零。大竹子好像是想要迎接初夏的到來,芍藥花好像還在相送晚春歸去。首聯:描述陳氏園的總體情況。頷聯:描寫對象由面到點,擬人手法,既點明時令特點,又展現了園中的勃勃生機,反映了觀賞者的愉快心情。(三)細讀文本次韻毛君游陳氏園①蘇轍增筑園亭草木新,損花風雨怨頻頻。筼筜似欲迎初暑②,芍藥猶堪送晚春。薄暮出城仍有伴,攜壺藉草更無巡。歸軒有喜知誰見,道上從橫滿醉人。譯文傍晚時分出城,路上還有路人相伴同行,帶著酒壺,坐在草地上盡情地喝酒,不知喝了多少輪。從園里回來的時候,心中的歡喜誰又能理解知曉,路上到處都喝酒喝醉而歸家的人。頸聯:交待游園過程中游伴情況、飲酒活動等,“無巡”包含著不停推杯換盞之意,突出野酌時濃濃的興致,反映出游園后就地野餐時輕松自適的自由快活之感,可見詩人灑落不羈的形象特點。尾聯:寫游園結束回家后的感受,點明了詩人的愉快心情,照應前文的美景,擴大了此詩的思想境界,凸顯了詩人與民同樂的高尚追求。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園中很多花朵都曾被頻頻風雨損傷,但詩人游園的心情并沒受到影響。B.頷聯使用擬人手法,生動地描寫了筼筜和芍藥,也點出了游園的時節。C.“無巡”意為不揀選地方,形象地表現了詩人與友人暢飲時的隨意狀態。D.路上雜亂地走著盡歡而散的人們,詩人也回到了家中,心中充滿喜悅。解析:“不揀選地方”表述錯誤,這里考察的是考生對“巡”的理解,這里的“無巡”當是不停推杯換盞地飲酒,分不清喝了多少巡(次)。唐代詩人崔櫓《三月晦日送客》:“野酌亂無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歸人。”與這首詩語境相似。這兩首詩都寫野酌時的隨和與痛快。這里考察實詞“巡”的意思,與近年來高考詩歌鑒賞題熱衷于考察實詞的特點一致。C

其他形式的答案:①在哀怨中積極向上。詩人游園時面對遭遇風吹雨打的花草,沒有產生同病相憐的悲嘆,沉湎于哀怨之中,而是從筼筜芍藥等怡人的美景中探尋到了充滿生機的力量。

②樂觀曠達。詩人在賞花之后把酒盡歡,不是借酒澆愁,而是隨緣自適、順其自然。16.從本詩可以看出詩人什么樣的人生態度?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

答題:人生態度+分析詩句內容

答:①暮春時節,風雨連綿,詩人游園所見應是桃李凋謝,滿地落紅,但詩人并無愁怨嘆惋之情,仍然找到了怡人的美景,并與友人們把酒盡歡;

②詩中展現出了詩人曠達的胸襟,由此看來,在面對人生挫折的時候,詩人也會有隨緣自適的氣度,保持順其自然的心境。分析詩歌情感態度兩審一看整體還是局部二看局部(詞句聯片)在詩詞中的位置審題一定:定題型表達規范:對象+情因+情緒使用術語:積累常見的情感術語牢記答題模式概括準確全面①分析+概括②概括+分析準確:多用術語全面:多角度答題類型題材類型:山水田園、思鄉念親、送別懷人等情感類型:單一型、豐富型、情感變化型、矛盾統一型方法題目:辨題材、情感詞、寫作緣由作者:明確風格、了解時代注釋:每個都有用,每個都要用關鍵詞句:注意尾聯意象:把握情感的切入點六、總結七、(真題鏈接——2022年新高考全國Ⅰ卷)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提刑懋之[注]魏了翁

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孫扶掖。商行賈坐農耕織。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