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誦讀《虞美人》課件-【中職專用】高一語文同步課件(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下冊)_第1頁
古詩詞誦讀《虞美人》課件-【中職專用】高一語文同步課件(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下冊)_第2頁
古詩詞誦讀《虞美人》課件-【中職專用】高一語文同步課件(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下冊)_第3頁
古詩詞誦讀《虞美人》課件-【中職專用】高一語文同步課件(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下冊)_第4頁
古詩詞誦讀《虞美人》課件-【中職專用】高一語文同步課件(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虞美人學習

標(一)知人論世,了解詞作的寫作背景。(二)反復吟誦,體會詞人的愁情,領悟詩歌的音樂美和情韻美。(三)賞析重點詞句,把握藝術技巧,提高鑒賞詞的能力。

他曾有“夢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歡悅,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別恨,更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小樓昨夜又東風”的故國感念。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蛻變成一首首人間絕唱。這個人就是李煜,后世稱其為“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我們曾于《相見歡》中感受到這位帝王充滿哀怨的淺唱低吟,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內心世界,去感受這位亡國之君聲聲血淚寫成的作品《虞美人》。新課導入虞美人任務一:知作者、明背景

李煜(937—978),世稱李后主,著名詞人。工書善畫,洞曉音律,詩、詞、文皆通,以詞的成就最為突出。

李煜的“煜”,煜是照耀的意思,寄予了“德照蒼生”的美好期盼,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在位15年,他沒有年號,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向宋俯首稱臣,茍安于江南一隅。

公元975年,宋太祖派曹彬攻克金陵。李煜被俘到汴京。前期,作為南唐的國君,他生活豪華奢侈,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描寫宮廷享樂及男歡女愛,詞風綺麗。作品風格后期,亡國后的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之情、亡國之恨,格調衰婉凄楚。這首《虞美人》作于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是時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雖被封“違命侯”,實際上如囚徒一般,過著“北中日夕,只以淚水洗面”的日子。相傳李煜于七月七日生日當晚,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此詞,宋太宗聞知而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藥將他毒死。寫作背景絕命之詞在四面楚歌中,項羽拔劍自刎,虞姬亦拔劍自刎。后來虞姬血染之地,長出一種鮮紅的花,后人為了紀念她,便把這種花叫做“虞美人”。后人欽佩虞姬節烈可嘉,創制詞曲時,常以“虞美人”三字作為曲名以訴衷腸。“虞美人”因此逐漸演化為詞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解題虞美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的寵姬虞美人而得名。虞姬,項羽的寵姬,常隨項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項羽被劉邦軍隊圍于垓下。夜飲中,項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漢軍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虞姬拔劍自刎。唐無名氏根據項羽和虞姬的悲劇故事寫了一首《虞美人》,詞牌名便源于此。詞牌來源虞美人在古代寓意著生離死別、悲歌。任務二

認真朗讀、疏通文意

誦讀指導韻腳:

了、少、風、中,在、改、愁、流押韻特點:兩句一換韻感情基調:低沉、凄涼三讀法:①“音讀”:字準句清,音正腔圓,語調控制得體。把握節奏:“語氣可于二字或四字作逗,但終以一氣呵成為佳。”②“意讀”:讀書聲中見人物,讀書語氣中見事態,讀書語調中見變通。③“情讀”:字字含情,句句融情,洋溢著情感,以一己之情與作者之情共鳴、共振。朗誦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自主

●合作

玉樓春

李煜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云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譯文

月圓之夜,大型宮廷歌舞酒宴。出場前先是畫妝。因是晚妝,為了適合舞場與燭光,畫眉點唇,都不妨色澤濃艷。宮娥們剛畫完妝的一刻,是何等光彩照人呀!妝畢,春殿上美女如云,她們隊列整齊,魚貫而入,雖是層層嬌娘的行列,望之也頓生軍旅的浩蕩之感。

歌罷宴散,月色更明。當即吩咐隨從滅盡紅燭,純任得得馬蹄,踏著一路月色歸去,方見得歌舞雖散,而余興未盡!破陣子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譯文

南唐開國已有四十年歷史,幅員遼闊、山河壯麗。宮殿高大雄偉與天際相接,宮苑內珍貴的草木茂盛,鮮花遍地,藤蘿纏蔓。何時經歷過刀槍劍戟、戰火烽煙呢?

自從做了俘虜,心中憂思難解,已是憔悴消瘦,兩鬢斑白。記憶最深的是慌張地辭別宗廟的時候,樂隊還在演奏著別離的悲歌,這種生離死別的情形,令我悲傷欲絕,只能面對宮女們垂淚。任務三

認真朗讀、感知內容思考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作者為什么要追問它“何時了”?李煜降宋后被封為違命侯,過著囚徒般的生活,他對人生已經絕望,見了春花秋月的生活只能徒增一個“階下囚”的悲傷,這樣美好的事物還不如結束了好。以樂景寫哀情思考2李煜,因何而愁?又是如何表現愁的?請結合全詞賞析。①亡國之痛②思鄉之愁③物是人非之嘆這首詞通篇采用一問一答、自問自答、問起答結的構架,在這個構架中形成三組對比。永恒的“春花秋月”不變的“外物”年年到來的“東風”應猶在的“雕欄玉砌”已改的“朱顏”不堪回首的“故國”今非昔比的“往事”巨變的“人事”物是人非思考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①比喻。②設問。③化抽象為具體(化虛為實)④夸張。①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②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④白發三千尺,緣愁似個長。⑤試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化虛為實:1.明確虛景和實景的含義2.虛景包括:夢境,過去,未來,抽象等。3.常見手法:比喻,擬人,夸張,通感,側面烘托等。4.好處:將抽象、無形的事物變得具體、有形,讓讀者有更加直觀的理解。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1.實景:江水;虛景:愁2.手法:設問、比喻、夸張的修辭3.表達效果:將抽象的、無形的愁緒化作無窮無盡的江水,表現愁之多、愁之深、愁之廣。1.明確詩句中的虛景和實景2.點明使用的手法。3.達到的表達效果答題步驟:第二課時任務一:認真研讀,賞析詩詞合作探究:作者的愁情是如何借助“意象”表現的?要求:請同學們四人或六人為一組,結合具體詩句,賞析“小樓東風明月圖”及“雕欄玉砌朱顏凋零圖”。雕欄玉砌朱顏凋零圖小樓東風明月圖春花秋月圖學習任務三:以意逆志,品讀詞作藝術之美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意象:小樓、東風、故國、月關鍵詞:又、不堪小樓東風明月圖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意象探究又東風(季節更替、時間飛逝)(物是人非、復國無望)小樓不堪回首故國①可堪回首,佛貍祠下

堪:能夠、可以②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

堪:勝任愁-----亡國之痛(恨)、故國之思月明---懷念故鄉、懷念親人雕欄玉砌:指雕花欄桿和玉石臺階,代指故國宮殿。朱顏:指宮女紅潤的面容。可能指代詞人的容顏,國家的容顏。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借代雕欄玉砌朱顏凋零圖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朱顏(世事變幻、人間滄桑)地位(一國之君淪為階下囚)心情(尊榮顯貴到忍辱蒙羞)春花秋月小樓東風雕欄玉砌不改對比景物依舊、物是人非小結王國維在評價李煜的詞說:“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e7d195523061f1c0600ade85ab8d19863d296bbd6d3c8047FB0A4867354E4F1E3A7DEAE3C4C4B5C9777EC9E9D7F78045DB0296A4194571101A21F67FC7D6C39966CE50B69116E2EE84E571E25F3C0CCEDBCCB74C937E7F3948770DCE6C17BBD90FAAE5A06910B710AA5623DF7F2396E1CFC81FECC466795BD9BE649B6D4CBACC737D6CABF8604F02D59AA1EFC34F7856

“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李煜的一生是一場大夢,悲哀至極,在我看來,造成他悲哀的原因并不全是朝為君王暮成囚的境遇落差,還有社會角色錯位帶來的嗟嘆和無所適從。生來是君王,也許是天賜的榮譽,可對他來說何嘗不是一生的枷鎖。半生輾轉,歸來依舊率真。李煜的一生讓我們體悟到,與其斷腸聲里憶平生,不如讓我們珍惜眼前,活在當下,活出一個無憾的青春年華。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思考4:“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什么?1:物質2:精神李煜在南唐國當皇帝時錦衣玉食、紙醉金迷的富貴生活權力、地位、人格、尊嚴,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

不僅指以前的富貴生活——錦衣玉食、后宮佳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榮等,更是對歡樂、自由的向往,對尊嚴的期盼,對生存安全感的需要。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3.“又”有什么深刻含義?“東風”即春風,表示季節更替;“又”則說明囚禁生活又過了一年,與開頭照應。季節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愁二:復國夢碎,亡國之痛4.為什么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系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含義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懷念故鄉思念親人愁三:身處異地,故國之思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任務二:拓展延伸,發散思維你還能想出寫“愁”的古詩句么?1、只恐雙溪舴(zé)艋(měng)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2、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3、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

拓展4、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5、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6、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7、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你還能想出寫“愁”的古詩句么?拓展我從來都不清楚歷史會抹去多少東西,但是在如今,世人大都忘卻了五代十國那政權紛起的崢嶸亂世,忘記了那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鐵血逐雄,忘記了那杯酒釋兵權亦或是燭光斧影間的智謀慮略。甚至人們已然忘記了后主的朝代,后主的身份,乃至于后主的性別。但是,依然有太多的人,在心弦偶然被觸動故作風雅之時,吟誦的是李煜的詞句。在這一瞬間,豪權奪霸都成為了過眼云煙,只有他,他那寥寥幾闋小令中調,依然傲立在淘盡風華的歷史長河中,猶若一具豐碑,像他一般的,毅然,穩健而儒雅的端立著。此刻,我的心中,涌起了一種感動,夾雜著隱隱的酸澀。——《若無李重光》相見歡李煜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注】這首詞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國后被囚禁于宋朝都城汴京時所作。謝:凋謝。無奈朝來寒雨:一作“常恨朝來寒重”。胭脂淚:原指女子的眼淚,女子臉上搽有胭脂,淚水流經臉頰時沾上胭脂的紅色,故云。在這里,胭脂是指林花著雨的鮮艷顏色,指代美好的花。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幾時重:何時再度相會。1.賞析“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流露出作者怎樣的人生感慨?“林花春紅”有怎樣的象征意義?2.“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一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拓展閱讀如何寫愁,品讀鑒賞任務三:如何寫愁,品讀鑒賞

寫好文學短評,需要我們深入地挖掘文本,多角度進行解讀,聚焦精彩處。探究“詞帝”李煜是如何寫愁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么?物質上:錦衣玉食、后宮佳麗、一國之君的尊榮富貴的生活精神上:歡樂、自由、尊嚴、生存的安全感以樂景哀情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義?“東風”表示季節更替,“又”則說明囚宋后又過了一年,時光飛逝,與開頭照應,這引起了作者無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復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漸破滅!詞人借用“明月”這一意象有何用意?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明月”清冷凄涼。居于人下的李煜感受到它的寒冷的氛圍,發出“月是故鄉明”的感慨。表達了李煜的思國懷鄉之情,營造出一種悲劇氛圍。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改變的只是“朱顏”嗎?國家命運:從繁榮富強變為山河破碎地位:從一國之君淪為階下囚心境:從輕松快樂變為郁郁寡歡。待遇:從尊榮顯貴到忍辱蒙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人如何寫“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