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隔離病區設立、防護措施及操作常規傳染病區內區域劃分根據污染限度及工作需要,把傳染病區劃分為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在清潔區和半污染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之間分別設立緩沖帶,并加裝實際的隔離屏障(如隔離門)各區之間用顏色區分,清潔區藍色標志,半污染區黃色標志,污染區紅色標志,以警示醫務人員;分別設立醫務人員和病人的專用通道;防護用品置于不同區域,醫務人員在不同區域穿戴和脫卸相應的防護用品。病區的設內外三條走廊,內走廊為工作人員專用,外走廊為病人和污物通道。進出隔離病區的各類人員、不同物品,應按規定走專門的通道,按規定的方向流動。醫務人員、清潔的醫療用品應走醫務人員專用通道,遵循由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的流向,除非通過規定的消毒解決,不得逆流。隔離病區必備的設施(1)入口處必須設有通過間,防護用品柜置于不同的區域。(2)有專用的洗手設備和單獨的衛生淋浴設備。(3)配備專用的消毒設備及消毒藥劑。(4)配備盛裝各種污物的帶蓋污物桶、封閉式的污物車。隔離病區的通道管理進出隔離病區的各類人員、不同物品,應按規定走專門的通道,按規定的方向流動。醫務人員、清潔的醫療用品應走醫務人員專用通道,遵循由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的流向,除非通過規定的消毒解決,不得逆流設立病人專用通道及污物通道。污衣、污物、病人標本和病人尸體通過污物通道送出,使用專用電梯。工作人員進入污物通道收集解決污衣、污物、標本前,要穿戴好相應的防護用品,離開隔離區域時脫下外層防護用品,再跨入其他區域。進出隔離病區流程隔離病區工作人員從工作人員清潔通道→更衣室,穿戴內層清潔工作帽、防護口罩、衣、褲,換拖鞋→進入半污染區前更換工作鞋→進入半污染區,洗手,戴一次性防護帽子、口罩、穿外層防護服、戴護目鏡、手套、鞋套、→進入污染區(隔離區)。離開隔離病區應遵循從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的流向,按規范洗手消毒,脫卸隔離防護用品。在污染區內穿戴的外層防護用品,不能帶進半污染區。病人資料涉及病歷資料、報病卡、處方、驗單等不得隨便跨區傳遞,為避免交叉感染,應在半污染區(過度間)經消毒后方可外送。病人的管理病區應有明確的病人管理制度。護士應向新入院病人清楚交代如何配合實行隔離,同時也要注意消除病人對疾病的擔憂,和對隔離的恐驚不安情緒。如病情允許,住院病人必須戴口罩,其活動應限制在病室內,一切診療活動也盡量在隔離病區內完畢。如特殊情況需離開隔離病區,必須為病人做好嚴密的防護,事后做好有關科室的消毒。病人進入隔離病區前換下的衣服、個人用品等須消毒后方可隨病人或家屬帶回家。探視和陪護的管理病人原則上不設陪護,不得探視,如有病人危重等特殊需要,探視者必須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做好個人防護和消毒。陪護人員采用與隔離病區醫護人員同樣的隔離防護著裝和消毒規定。醫院污物的解決醫院生活垃圾:在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建筑物的維修中產生,按城市垃圾解決原則進行解決,用黑色塑料袋裝。醫療廢物按醫療廢物的類別,分置于不同的容器內,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容器的外表都有明顯的中文標志,天天定期由專人收集放置在醫院內中心廢物暫存場合,再由省無害化解決中心的專用車輛送走解決。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和輸血器等物品,必須就地進行消毒毀形,再送無害化解決。醫院污水的消毒解決各病區排出的污水,通過下水道,集中于醫院的污水解決站,經消毒解決后方可排入市政下水道。傳染病病區的消毒醫務人員為特殊傳染病檢查、治療、護理之前,應戴一次性手套或無菌乳膠手套,每接觸一個病人應更換一付手套,操作結束后用皂液及流動水嚴格洗手。病人使用后物品的消毒病人用過的餐具,應遵循先消毒,再清洗,然后滅菌的雙消法解決。病人使用過的被服、衣物、口罩等,應遵循先消毒、再清點、再次消毒、后清洗的原則解決。清點者應戴防護口罩、眼罩、帽子,穿專用隔離衣、防刺穿膠手套,同時在清點解決污染被服時要注意風向,選擇背風的操作位置。運載病人交通工具及用品的消毒救護車運載病人時應開窗通風,隨車的醫務人員和病人家屬應坐上風處。病人離車后,應立即對車內空間及擔架、推車等物品用有效氯為1000mg/L消毒劑溶液或強氧化電位酸化水噴灑、擦拭,密閉作用30分鐘,再開門窗通風(或用流動紫外線照射1小時)。隔離病房的終末消毒終末消毒是指病人解除隔離或已不再排出感染物,或病人死亡后的病室環境和室內空氣消毒。因此消毒對象是那些與病人接觸過的設施、器物及病人的分泌物、血、體液等。必須選用針對病人攜帶致病微生物特性有效的消毒劑進行消毒。終末消毒空氣消毒物體表面和地面消毒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床單位、呼吸機、醫療器械等)醫務人員的防護原則醫院內所有區域應當采用標準防止。標準防護的具體措施:1.接觸污染物質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時戴手套。2.脫去手套后立即洗手。3.一旦接觸污染物質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立即洗手。4、工作服臉部及眼睛有也許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噴濺屆時,戴防護口罩、防護眼鏡或面罩穿隔離衣。5、解決銳器時,防止被刺傷。6.對病人用后的醫療器械、器具采用對的的消毒措施。洗手制度洗手是防止感染最簡樸、最有效而最重要的措施,但也是最難做好的技術。因此有必要經常、反復地宣傳、教育全體員工:為了保護病人,保護自己,必須認真堅持洗手制度,即使操作時戴著手套,脫去手套后也應及時按規范規定做好洗手。洗手指征·接觸確診病人和疑似病人前后;·接觸血液、體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解決清潔或無菌物品前;·進行無菌操作前后;·進入和離開隔離病房穿脫隔離衣前后;·在同一病人身上,從污染操作轉為清潔操作之間;·帶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接觸污染物品、微生物實驗室操作后手的消毒醫護人員接觸污染源之前,應戴好一次性手套或乳膠手套,然后進行操作,操作后脫手套用皂液流動水洗凈。如手直接接觸污染物者,操作后應將污染的雙手使用含醇或碘手消毒劑搓檫2min再用皂液流動水洗凈。醫院室內空氣的消毒強調自然風的對流,保持室內空氣與戶外空氣的互換。經常有人在的房間,如醫護辦公室、治療室、ICU等,使用循環風紫外線空氣消毒器和靜電吸附式空氣消毒器進行空氣消毒。餐具和衛生潔具的消毒備餐用餐具執行一洗、二涮、三沖,四消毒,五保潔的工作程序,采用流通蒸汽消毒。病人餐具:個人專用,用后清洗干凈,晾干,自己保存。痰杯(盂)的消毒痰杯個人專用,根據痰量及時更換,一次性痰杯用后焚燒。面盆的消毒個人專用,平時保持清潔,患者出院后,先清洗去污消毒后,帶走或焚燒。便器的消毒個人專用,每次用畢倒掉糞尿,刷洗干凈繼續使用,每周消毒2次。抹布和拖把的消毒病床單位抹布:采用一床一巾濕掃法,用后在25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消毒30min。清洗干凈,晾干備用。用于治療室、換藥室、辦公室等抹布分別使用,不得混用。用后以25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拖把嚴格分區使用一般病室、辦公室、治療室、換藥室走廊每次使用后清水沖洗,懸掛晾干備用。傳染病區,使用后應先消毒,用10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用水清洗干凈。物體和環境表面消毒地面A.本地面無明顯污染情況下,通常采用濕拭清掃,用清水或清潔劑拖地每日1次~2次,清除地面的污垢和部分微生物。B、本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時,采用化學消毒液噴灑后拖擦。墻面消毒通常不需要進行常規消毒,當受到病原菌污染時,可采用化學消毒劑噴霧或擦洗(用品有效氯250mg/L~500mg/L消毒劑溶液噴霧和擦洗解決。病房各類用品表面的消毒病房內用品有桌子、椅子、凳子、床頭柜等。一般情況下室內用品表面只進行平常的清潔衛生工作,用清潔的濕抹布或季氨鹽類消毒液,每日2次擦拭各種用品表面。其它表面的消毒涉及病歷夾、門把手、水龍頭、門窗、洗手池、衛生間、便池等物表,通常情況下,天天用潔凈水擦抹刷洗解決,保持清潔。當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時用含氯消毒劑擦拭。床單位的消毒床單位涉及病床、床墊、枕芯、毛毯、棉被、床單等。采用床單位臭氧消毒器進行消毒。醫院織物的消毒A.病人與工作人員被服嚴格區分收集、洗滌。B.嚴格分別使用污染推車與清潔推車。C.傳染病人的被服先消毒后清洗。D、使用后的棉紗口罩先消毒后清洗,干燥后進行高壓蒸汽滅菌。傳染病尸體的消毒傳染病死亡者,采用中效以上消毒劑消毒解決以浸有2023mg/L~3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劑棉球將口、鼻、肛門、陰道等開放處堵塞;并以浸有上述濃度消毒液的被單包裹尸體后裝入不透水的塑料袋內,送殯儀館焚燒解決。傳染病區工作人員標準防護1.接觸污染物質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時戴手套。2.脫去手套后立即洗手。3.一旦接觸污染物質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立即洗手。4、工作服臉部及眼睛有也許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噴濺屆時,戴防護口罩、防護眼鏡或面罩,穿隔離衣。5、解決銳器時,防止被刺傷。6.對病人用后的醫療器械、器具采用對的的消毒措施烈性傳染病分級防護
一級防護合用于發熱門(急)診的醫務人員1.嚴格遵守標準防止的原則。
2.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各項規章制度。3、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防護口罩,必要時戴乳膠手套。4.嚴格執行洗手及手消毒制度。5.下班時進行個人衛生處置。二級防護合用于進入隔離觀測室和專門病區的醫務人員,接觸從病人身上采集的標本;解決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過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體的工作人員;轉運病人的醫務人員和司機。1.嚴格遵守標準防止的原則。2.采用飛沫隔離、接觸隔離與空氣隔離。3.嚴格遵守標準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4、戴防護口罩、穿工作服、防護服或隔離衣、鞋套、戴工作帽、乳膠手套,近距離接觸病人時戴防護眼鏡。5.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衛生與防護。三級防護合用于為病人實行吸痰、氣管切開和氣管插管的醫務人員。除按二級防護規定外,還應當加戴面罩活全面型呼吸保護器。防護物品穿戴流程從清潔區進入半污染區前:洗手→戴工作帽→戴防護口罩→穿內層工作衣、褲→換工作鞋襪(工作帽必須要有效包裹頭發)從半污染區進入污染區前:洗手→戴一次性工作帽→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戴防護眼鏡→穿防護服或隔離衣→戴手套→穿鞋套防護物品脫卸流程從污染區進入半污染區前:消毒雙手→摘防護眼鏡→摘外層口罩、一次性作帽→脫防護服或隔離衣→摘鞋套→摘手套。從半污染區進入清潔區前:清潔消毒雙手→脫工作服→換工作鞋,清潔消毒雙手。離開清潔區前洗手與手消毒,摘防護口罩、帽子,沐浴更衣,并進行口腔、鼻腔及外耳道的清潔。一次性外科口罩、防護口罩、防護服或隔離衣等防護用品被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立即更換。醫院消毒滅菌的效果監測醫院每月一次由監測人員對重點部門的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測以評價其消毒設備運轉是否正常、消毒藥劑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達標。監測內容涉及壓力蒸汽滅菌效果空氣消毒效果物體表面消毒效果醫務人員消毒效紫外線消毒效果污水解決效果等醫院感染的防止與控制1.醫院成立醫院感染委員會,由醫院感染管理科、醫務科、門診部、護理部、臨床相關科室、檢查科、藥劑科、消毒供應室、手術室、防止保健科、設備科、后勤等科室重要負責人組成,在業務副院長的領導霞開展工作。2.設立醫院感染管理科(防止保健科),配備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3.臨床科室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及本科兼職監控醫生護士組成。4.主管部門負責對管理和醫務、工勤人員進行防止、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常規培訓。培訓內容涉及管理知識和專業知識。5.對住院病人開展醫院感染監測,以掌握本院醫院感染發病率、多發部位、多發科室、高危因素、病原體特點及耐藥性等,為醫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學依據。6.醫院對消毒、滅菌效果定期進行監測,不合格物品不得進入臨床使用部門。7、醫院每月對環境衛生學進行監測,涉及對空氣、物體表面和醫護人員手的監測。8、宣傳對的的洗手方法、洗手指征和手消毒方法,使之養成對的洗手的習慣。醫院感染管理科的重要職責1.根據國家和本地區衛生行政部門的法規、標準,擬定全院醫院感染控制規劃、工作計劃,組織制定醫院及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并具體組織實行、監督和評價。2.負責全院各級各類人員防止、控制醫院感染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考核。3.負責進行醫院感染發病情況的監測,定期對醫院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督、監測,及時匯總、分析監測結果,發現問題,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導實行。4.對醫院發生的醫院感染流行、暴發進行調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組織實行。5.參與藥事委員會關于抗感染藥物應用的管理,協助擬定合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人體工程學游戲椅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不銹鋼墊圈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股權質押合同的核心條款
- 股權質押合同通知條款
- 短期公關活動助理協議
- 平屋頂防水施工協議
- 環保法律顧問協議
- 續簽勞動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條款
- 續簽合同前的職業健康檢查
- 視頻轉播協議
- FZ/T 54098-2017聚乳酸牽伸絲
- Oracle-EBS生產制造解決方案
- 植物生理學第十三章植物的逆境生理課件
- 宮頸癌護理查房
- 施工單位人員退場制度
- 漢譯巴利三藏相應部3-蘊篇
- 建筑外窗抗風壓性能計算書
- 年產萬噸酒精發酵車間設計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衛版教材全集
- 照片里的故事
- 土木工程畢業設計框架結構教學樓計算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