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修養與藝術鑒賞:從古典主義到現代藝術_第1頁
藝術修養與藝術鑒賞:從古典主義到現代藝術_第2頁
藝術修養與藝術鑒賞:從古典主義到現代藝術_第3頁
藝術修養與藝術鑒賞:從古典主義到現代藝術_第4頁
藝術修養與藝術鑒賞:從古典主義到現代藝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古典主義到現代藝術藝術修養與藝術鑒賞(第五講)歐洲古典主義繪畫的出現文藝復興(Renaissance)時期的藝術我們知道,在中世紀的基督教神學思想中,人是墮落的存在,現世生活充滿罪惡,人只有棄絕世俗的享受,全心全意親近上帝,做上帝身邊馴順的羔羊,才能免于后世的懲罰。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肯定“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享受著,反對宗教禁欲主義,歌頌世俗生活。它主張個性解放,宣揚個人現世幸福高于一切。人文主義者睥睨貴族的世家出身,嘲笑僧侶的愚昧無知,痛斥經院哲學和神秘主義,提倡尊從理性、探索自然和追求科學知識。在文藝復興中,不僅是建筑藝術,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文學、音樂和戲劇在內的整個歐洲的文學藝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萊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的畫家、自然科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筑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他是一位天才。他出生于佛羅倫薩附近的芬奇小鎮。十四歲開始習畫,一生中把數學、解剖學、透視學、明暗和造型的研究成果應用于繪畫,他在天文學、地質學、物理學、生物學、生理學的研究中有著卓越的哲學見解,在軍事、水利、土木、機械工程等方面,有著不少重要的發明和成就。重要著作有《繪畫論》、繪畫代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巖間圣母》等傳世作品《蒙娜麗薩》畫作尺寸為77cm×53cm完成于1503-1506年,距今已有480年的時間。1517年,六十五歲的達?芬奇受法蘭西一世的邀請攜畫作移居法國,兩年后,在法國逝世。《蒙娜麗薩》被收藏于法國巴黎盧浮宮至今。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的雕塑家、畫家、建筑師和詩人。生于佛羅倫薩附近的家普萊斯鎮,自幼學習繪和雕塑,代表作有:在羅馬梵蒂岡創作的天頂畫《創世紀》小禮拜堂創作的《最后的審判》;雕塑有:《哀悼基督》、《大衛》、《摩西》和置于朱理二世陵墓中的兩個《奴隸》雕像等《圣經》創世紀故事,偷吃禁果,被天使趕出伊甸園拉斐爾(Raffaelo

Santi)1483-1520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杰出畫家,出生于烏爾賓諾一個畫師的家庭。代表作有《雅典學院》《座椅中的圣母》《圣母圣天》《花園中的圣母》等。1520年春繪制巨型畫幅《圣母圣天》時發高燒不退死去,年僅三十七歲?!堆诺鋵W院》279·4x617·2cm《雅典學院》這幅壁畫是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建的雅典學院為題,以古代七種自由藝術——即語法、修辭、邏輯、數學、幾何、音樂、天文為基礎,以表彰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他的主題思想,就是崇拜希臘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這也正是人文主義藝術家的夙愿。全畫以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筑拱門為背景,大廳之中匯聚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學派的著名學者,他們正在熱烈地討論著,洋溢著百家爭鳴的熱烈氣氛。臺階下左側,坐在地上專心書寫的是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臺階下右側一組,中心人物是躬著身子、手執圓規在一塊黑板上給周圍的學生演算的幾何學家阿基米德;有意思的是,柏拉圖的形象用的是達?芬奇的形象,可見拉斐爾對達?芬奇的崇敬之情。巴洛克風格的藝術從羅馬影響到整個歐洲。巴羅克一詞原意是指形狀扭曲的珍珠,區別于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端正性。而繪畫的特點是色彩奢侈華麗,線條曲折多變,代表畫家有佛蘭德斯的魯本斯;雕塑家有貝尼尼;荷蘭畫家倫勃朗;西班牙畫家委拉士凱茲等。在音樂方面,巴洛克時代標志著聲樂和器樂藝術的偉大進步。巴羅克(Baroque)繪畫西方16世紀下半葉至十七世紀末形成的藝術樣式。這個以流行的建筑裝飾風格命名的時代,也是偉大科學發現的時代。1600年至1624年間,伽利略改進了望遠鏡,用來觀察太陽黑子以及月球表面的環形山脈和峽谷,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和金星的相位。在物理學領域,他得出落體定律和鐘擺定律。從歷史角度看,伽利略代表了知識探求的自由,成為了與宗教權威斗爭的象征。教會曾宣布禁止哥白尼的著作,拒絕接受他的太陽是宇宙中心的理論。繼伽利略的理論發現之后,1666年,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在這個時期的末尾,本?富蘭克林做電流實驗并發明了避雷針,在法國蒙特古菲葉兄弟首次使熱氣球升空,詹姆斯?瓦特發明了蒸汽機。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蘭德斯畫家,巴羅克藝術的杰出代表。出身于德國齊根一個流亡的律師家庭。奧地利統治佛蘭德斯時期的宮廷畫家。先后擔任過佛蘭德斯和駐西班牙的外交使節出使歐洲各國,并在馬德里、巴黎、倫敦等地為各國宮廷作畫。創作包括宗教、神話、歷史、寓言和日常生活等,并擅長肖像畫。畫作構圖完整,形象豐滿,筆法流暢,色彩富麗華貴,畫面呈現強烈的韻律感和動感。也是一位多產的畫家,油畫作品達千幅以上。劫奪呂西普的女兒魯本斯約作于1618年。取材于希臘神話中主神宙斯與麗達所生的孿生兄弟卡斯托耳和波呂刻斯,合伙搶劫邁錫尼王呂西普的兩個女兒為妻的故事。畫面上人和馬占據了整個空間,人和馬的交錯動勢,產生了強烈的運動感。天剛蒙蒙亮,兩個正在睡夢中的少女就被兩個壯漢搶掠而去……棗紅馬、騰空而起的灰白花斑烈馬與兩個黑紅膚色的壯漢及兩個粉紅肉體的少女交織在一起;迎風飄揚的斗篷,強烈而有力的斜線,近大遠小的特寫表現,以及色彩、質感、動勢感的強烈對比與反襯給人一種突如其來的驚心動魄之感。戈雅[Francisco

Jose

de

Goya

yLucientes1746-1828]西班牙杰出畫家,西班牙皇家美術院院士,皇家宮廷畫師。十八世紀九十年代以后,創作多反映國內矛盾和暴露社會黑暗,具有鮮明地民主傾向和樸素有力地現實主義風格。晚年在馬德里郊外過著半隱居的生活。代表性作品有:《一八零八年五月三日夜槍殺起義者》、《著衣的瑪哈》等。還畫了大量的銅版畫。《1808年5月3日夜的槍殺》畫面描繪的是馬德里人民反抗法國拿破侖武裝入侵西班牙遭失敗后,被入侵的法國軍隊槍殺的場面。僧侶農民市民洛可可(ROCOCO)風格自17世紀末也就是在1682年,驕傲的“太陽王”路易十四把他的中央機構遷入了離巴黎17公里的凡爾 王宮,這座宏偉莊重的巨大皇家園林殿堂從此就正式成為了法國巴洛克時代的象征。巴黎和凡爾 宮正在取代羅馬而成為歐洲文化藝術的新首都。事實上,法國的宮廷貴族圈子甚至在服裝、言語、禮儀等日常生活諸方面,甚至在扇子的式樣上,都對歐洲時尚發生著重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從路易十四統治的后期變得更加的明顯。歐洲霸權的地位已經確立,心得志滿的國王已逐漸厭倦了用神的品格來約束自己,開始追求奢華和娛樂。而貴族們呢他們業已被國王解除了作為地方領主的實權,成了拴在凡爾 宮周圍的廷臣。他們地位尊崇,有錢有閑,都樂意在沙龍和宮廷舞會上附庸風雅,或者談情說愛以打發無聊時光。佛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布歇生于巴黎,父親也是一位畫家。布歇17歲開始學畫,后成為路易十五的宮廷畫家。他是一個極多產的畫家,在宮中既繪制天頂畫、裝飾壁畫,也做肖像畫,還畫具有牧歌情調式的風俗畫,又負責宮廷演劇的舞臺布景和服裝的設計。他畫的那些以裸體女性為題材的神話故事油畫作品,甜俗、媚態、肉欲、甚至有些色情。以滿足沒落貴族的奢靡追求。雅克·路易·達維特Jacques

Louis

David

(1748-1825)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杰出畫家,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出身于巴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最初的繪畫老師是著名的羅可可畫家布歇。之后于1766年和皇家繪畫雕刻學院歷史畫家維恩學畫。后赴意大利游學,深受意大利文藝復興美術影響?;氐椒▏?,他接受了狄德羅的思想,反對封建王朝的腐朽統治。1799年,成為拿破侖的首席宮廷畫師。同時期教出一批優秀的畫家,如:·安格爾、柯羅、席拉爾等。1825年,客死異鄉,享年77歲。主要作品:《馬拉之死》《巴利斯和海倫的愛》《被維納斯解除武器的馬爾斯》《荷拉斯兄第的宣誓》《馬拉之死》《描繪美女康貝士貝的阿貝勒士》《拿破侖加冕式》《薩賓女人》《蘇格拉底之死》。《賀拉斯兄弟的誓言》一畫取材于古羅馬英雄故事。賀拉斯是古羅馬時代的一個家族。古羅馬在建立共和時,羅馬人的比鄰伊特魯利亞人發動戰爭,由于雙方的人民有著親密的通婚關系,為了避免一場大規模的流血廝殺,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Ingres,1780-1867)法國新古典主義學院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達維特的學生,青年時在羅馬美術學院學習和工作。代表保守派反對革新運動,其作品多肖像和歷史題材,他的素描和肖像畫的功力造詣很深。德拉克洛瓦(EugneDelacroix1798_1863)法國浪漫主義畫家,他繼承和發展了十九世紀文藝復興以來歐洲各藝術流派的風格,突破了長期占統治地位的官方學院派的束縛,對法國的藝術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其作品多以現實生活和歷史故事為題材。構圖大膽,色彩絢爛,明暗對比強烈,愛表現動蕩活躍和激烈的場面。能產生激動人心的藝術效果。創作以人民爭取自由為題材的《自由引導人民》的作品?!蹲杂梢龑嗣瘛愤@幅作品取材于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1830年7月26日,國王查理十世企圖進一步限制人民的選舉權和出版自由,宣布解散議會。激起巴黎市民極大憤慨,紛紛舉行起義。他們走向街壘,為推翻這個第二次復辟的波旁王朝,與?;受婈犝归_了激烈的戰斗。畫面所展示的正是這樣一幅驚心動魄的巷戰場面。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

Francois

Miuet)1814—1875讓?弗朗索瓦?米勒:法國杰出的現實主義畫家,巴比松畫派的卓越代表人物。藝術觀:藝術的使命是傳播愛,而不是煽起窮人對富人的仇恨。米勒自小過著貧苦的生活,因無錢學畫不得師門而自學,35歲后遷居巴黎南郊巴比松村,從此自立于繪畫,直到去逝。代表作有《拾穗者》《晚鐘》《播種者》等他的作品沒有愛情,很少或沒有事件和軼事。他很少畫年輕的男人,他畫的女人也總是在勞動,她們在縫紉、翻嗮甘草、拾麥穗,修剪羊毛、汲水或者履行母親的職責,在喂養孩子或教育后代。畫面中的人物絕大部分都低著頭或彎著腰,暗示著一種對生活的默默承受及對當時社會變革的冷漠。米勒的作品充滿及其濃郁的宗教情結。他的作品里最濃烈的詩意及僅有的歡樂在于家庭成員的溫馨和慈愛之中。歐洲印象主義和后印象主義繪畫印象主義畫派印象主義畫派出現于1874年,這年四月,巴黎一批青年畫家首次舉辦畫展時,莫奈的[日出印象]遭到學院派的攻擊和詆毀,稱他們為憑印象作畫。從此,這些畫家的畫就被冠以印象主義的名稱。印象主義畫歐洲印象主義和后印歐洲印象主義和后印象主義繪畫象主義繪畫派主要在繪畫技法上進行了革新,對光和色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探討,研究出用外光描寫對象的方法。捕捉陽光一瞬間的變化,強調作品的時間性。在光和色的關系上,認為物體本身并無固有顏色,只是光波在物體表面顫動程度不同的結果。在風景,靜物和肖像畫上取得了色彩明快透亮,筆法簡練的獨特效果。在題材方面強調生活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往往是擷取生活場景中的片斷,打破了古典繪畫的主題性。構圖方面追求瞬間畫面的截取,不強調畫面的完整構圖,從而打破了繪畫中寫生與創作的界限。馬奈是印象主義畫派的鼓吹者和推動者,其他印象派畫家有莫奈,德加,雷諾阿,畢沙羅等。愛德華.馬奈:(EdouardManet)1832-1883愛德華.馬奈:(EdouardManet1832-1883)法國畫家,青年時當過水手,學過法律,后學習繪畫。19歲時參加反對路易.波拿巴政變的斗爭。公元1870年參加保衛巴黎的戰斗,翌年投入巴黎公社革命運動。1863年參加“落選沙龍作品展”成為印象派的奠基人和支持者。代表作有《草地上的午餐》、《奧林匹亞》、《弗里-貝熱爾酒吧間》等。德加(EdgarDegas,1834-1917)德加(EdgarDegas,1834-1917)法國畫家,出生在一個富裕的銀行家家庭,21歲時成為新古典主義學院派畫家安格爾的學生。早期的畫作多受安格爾的影響,后期成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大多表現芭蕾舞演員臺前幕后的生活及樂師演出伴奏的場景,表現馬場及浴女的題材。德加不善交誼,終身未婚。晚年藝術更加成熟,56歲后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莫奈(Ciaude

Monet,1840-1926)莫奈(CiaudeMonet,1840-1926)法國畫家,印象畫派創始人之一,印象派就是當時批評家嘲諷他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在風景畫的創作中,對大自然光色的變化曾進行長期的探索,常常在不同時間的光線下對同一景物連續進行描繪,運用色彩表現大自然光線和空間的變幻。雷諾阿(Perthe

Morisot,1841-1919)法國畫家。出身于一個裁縫家庭。作品以光于色描繪婦女和兒童理想中的人體美及其生活景象,畫面洋溢著一種輕松愉快的青春的活力。晚年患風濕病,縛畫筆于手上作畫,既是以后坐在輪椅上,雷諾阿畫出大量表現女性青春美充滿生命歡樂的女性裸體畫來,確實令人感動。梵.高(Vincent

vauGogn

1853—1890)荷蘭著名畫家。后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藝術觀:“真正的畫家是愛心靈(即所謂的熱烈的感情)指導的;他們的心靈,他們的頭腦,并不是畫家的奴隸,而是畫家聽從心靈和頭腦的指揮”。梵.高青年時當過牧師,作過畫店店員,30歲后開始學畫。作品多表現社會底層人的生活狀態。色彩明快,富有激情,一生窮困潦倒,情感世界屢遭挫折,精神受到極大摧殘,后患精神病自殺。代表作有《向日葵》西方現代藝術的誕生西方古典藝術轉向現代藝術革命的三次突破;第一次突破是以塞尚[paulcezanne,1839—1906]為代表,將藝術從‘幻像’的寫實變為人為的造境。塞尚主張,繪畫要擺脫文學性和情節性,充分發揮繪畫本身的語言。強調對客觀物象要主觀感受的重要性。把客觀物象條理化、秩序化、抽象化。提出用圓柱體、球體和椎體來處理形象。以表達一種超越自然的理念。在畫面處理上,追求平面感,用色彩表現空間,否定用透視表現空間的傳統手法。第二次突破是以畢加索[PabloPicasso,1881—1973]為代表。這次革命不僅是畢加索一人,而是一個時代的人的共同問題。藝術家中有一批人[如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1866—1944],蒙德里安pietmondrian1872—1944],布朗庫西,constantinbrancusi1876—1957]畢加索的立體主義的試探,第一次打破了‘畫上要畫出一個日常看到的東西’的規則。從而把形狀和線條以及畫面的構圖方法[空間分割]當作比‘可辯認的具體對象’更加重要的造型,從而創作了即不明確但卻很有意味的圖畫,造成了從古典藝術轉向現代藝術革命的第二次突破。畢加索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使人有莫名其妙的感覺。第三次突破是以杜桑[marcelduchamp1887—1968]為代表,其觀念是‘用反藝術的手段和形式進入藝術,把不是藝術的現成品物體帶到藝術中來’。其他藝術家還有,[如勞申伯格RobertRauschenberg1925年生,沃霍爾,安迪warhol,andy1930--]人的本性就是在精神上不能被人壓迫,現代藝術就是在反抗這種在藝術上的壓迫。古典與反古典,傳統與反傳統,是西方傳統繪畫藝術的兩大主流。古典的趣味偏重理性,在形式上的特點尤其表現在重視素描而輕視色彩之上;反古典則熱衷于情感,它不象古典主義那樣追求莊嚴、靜穆、單純、和諧的古典意蘊,而是強調自由、放縱的精神和富麗、壯觀的氣勢,動蕩激越的精神,在巴洛克和浪漫主義藝術中充分表現出來,前者表現了對于文藝復興古典趣味的反動,后者則體現出與新古典主義的格格不入。塞尚(PaulCezanne,1839-1906)法國畫家,早期參加印象派,后自立門戶,開創現代主義先河。作品善于表現物體體積的結構,他所說的“用圓柱體、球體、椎體來描繪對象”的話,成為西方現代主義的先驅,被稱為現代藝術之父。馬蒂斯(HenriMatisse1869-1954)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畫風的代表,年輕時,生活貧困,當過彩繪匠,繪畫受民間裝飾藝術和東方彩色版畫的影響,形象夸張,色彩強烈。輕視繪畫的思想性,追求純粹繪畫。二戰期間,積極投身于反戰與和平運動當中。畢加索(Pablo

Puasso1881—1973)西班牙著名畫家,法國現代畫派代表人物。父親為畫師,自幼學習美術,青年時到巴黎創造“立體主義畫派”。代表作有:《亞威農的少女》、《格爾尼卡》等。二戰時留居法國,從事反法西斯的斗爭,1944年加入法國共產黨。早期作品寫實,二十世紀初開始立體主義的創作。藝術觀:“繪畫不是為了裝飾房間,它是戰斗的工具”亨利·盧梭1844―1910盧梭是一位沒有經過任何專業訓練的樸素原始畫風的畫家。原職業是一位稅務員,40歲開始學畫,創作力許多靜物畫和風景畫。他依靠準確的在現個別細節去表現現實,而無視繪畫空間關系的透視法則。他自學成才,最初受到評論家的嘲笑,但他具有獨創性的現代風格不久便得到了承認。特別得到了畢加索的肯定和敬意。馬爾克·夏加爾1887―1985他的風格兼有老練和童稚,并將真實與夢幻融合在色彩的構成中。由于他的國家要求某一種類型的藝術,他被迫遠走他鄉,在美國和法國之間來回。夏加爾是個高產畫家,作品范圍包括繪畫,鑲嵌畫,舞臺設計,織錦畫等,許多公共建筑物,如巴黎歌劇院及紐約聯合國總部等都有他的作品。夏加爾是一位追求天真純樸,從俄國鄉下猶太居民到巴黎的畫家。阿米德奧·莫迪里阿尼1884 ―1920莫迪格利阿尼是個自相矛盾的人,在他身上,既有意大利藝術傳統的深刻烙印,又有巴黎畫派的前衛精神;他既將埃及、黑非洲和東方古代雕刻視為自己的指路明星,又象波希米亞人一樣在內心中苦苦流浪;他既執著地追求藝術,生活在貧困之中,又沉迷于女人、酒精和毒品,過早摧毀了自己的健康;他既有豐富的精神與感情生活,又處在絕望的孤獨里。正是這些矛盾,造就了他這樣一位藝術家。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康定斯基俄裔法國畫家,藝術理論家。少年時就畫畫、寫詩、彈鋼琴、拉大提琴。曾在莫斯科大學獲得社會學和法學的學位。1939年加入法國籍。三十歲時開始學習繪畫,康定斯基抽象藝術的先驅。他還與其他人共同成立了一個為時不長但很有影響力的藝術團體“藍騎士”。他在1911年所寫的《論藝術的精神》、1912年的《關于形式問題》、1923年的《點、線到面》。1938年的《論具體藝術》等論文,都是抽象藝術的經典著作,是現代抽象藝術的啟示錄。十月革命后任莫斯科人民教育委員。但因其藝術主張與蘇維埃政策相抵觸,1921年以接受德國魏瑪包豪斯學院邀請為理由離開蘇聯。1933年定居法國訥伊。作品多采用印象主義技法,又受野獸主義影響,被認為是抽象主義的鼻祖,主要作品均采用音樂名稱,諸如《樂曲》、《即興曲》、《構圖2號》等。代表作組畫《秋》、《冬》。一個巨人和孩

子的世界杰昂·米羅J·Miro(1893-1983)在現代藝術史上,米羅(1893—1983)是一個難以歸類的藝術巨匠。這使人想起一句很有意思的格言:所謂藝術大師,就是讓批評和歷史都感到為難。米羅更多西班牙人的文化氣質,氣血旺盛。才華橫溢,強烈和充滿詩意的情感等。米羅以無以倫比的復雜性到極有魅力的單純性,從具象簡化到高度抽象,從幾何形到有機形,從微觀到宏觀,從西方傳統到東方精神,從地道的原始性到十足的現代性,他那種天馬行空、自由出入的能力不得不懷疑上帝,因為米羅所創造的世界比我們周遭的世界更幸福、更神秘、更多無憂無慮無礙無邪的歡樂,更多無窮無盡的吸引力。米羅他始終像一個巨人而有孩子的童心,活動在幻想的空間,他的創作為人類貢獻了一個神奇而自由的世界。《哈里昆的狂歡》是第一幅超現實主義的圖畫:在一個奇特的空間逆轉感。室內舉行著狂熱的集會,只有人類是悲哀的,那人帶有頗為風雅的胡子,叼著長桿的煙斗,憂傷地凝視著觀者。圍繞著他的是各種各樣的野獸、小動物、有機物,全都十分快活。沒有什么特別的象征意義,畫家充分地描繪了一種輝煌的夢幻形象。勒內·弗朗索瓦·吉蘭·馬格里特(René

Fran?oisGhislainMagritte,1898年11月-1967年8月)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畫家弗洛伊德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說,對超現實主義藝術具有重要意義。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們強調夢幻的萬能。他們認為,夢幻能顯示“生命永恒”的“彼岸”,只有用夢幻糾正現實,改變現實,才能推倒通往“彼岸”的墻,達到神妙的超現實的境界。這是雷尼?馬格利特的一副自畫像,他用一只飛過臉前的鴿子偶然擋住他的容貌。,來暗示人在社會生存中的偶然性。這也是馬格利特超現實主義繪畫的一個特征。《戴圓頂硬禮帽的男人》《田野的鑰匙》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他認為,人不必在睡熟了才做夢,在光天化日之下,夢也會降臨。所以,他的畫具體形象是可以理解的,可整個畫面傳達的意境卻令人費解。那么,這幅作品的意思是否可以這樣解釋,現實是真實的,藝術是虛假的。(柏拉圖的理論)機械立體派畫家費爾南·萊熱(Lger,Fernand,1881~1955)法國畫家。早年就讀于巴黎裝飾藝術學校和朱利安學院。40年代初旅居美國。1945年回國,政治上信仰共產主義。早期作品追求工整的形式美和單純的色彩美。作品受幾何抽象主義和純粹主義影響,畫面出現較多的曲線。戰后畫風轉向寫實,內容多描繪工人和普通勞動者,畫幅較大,色彩清晰,代表作為《建筑工人》、《大行列》等。萊熱對機器的強烈感受轉化為將對象畫成椎體、圓柱體、多面體。他在外部現實的接觸中,革新了自己的靈感和表現方法。萊熱的創作題材多來自工業文明所制造的物件,他把人的形象也引入機械世界,畫面具有機械的、無人性的感覺,有人把他的立體派稱為“機械立體派”在萊熱的畫中,人物被肢解為機械零件、主題、形狀、顏色、這已是被現代工業文明異化了的人和物。萊熱在作畫時,始終想著喧嘩、速度、緊張的生活,想著我們被迫活動于其中的大建筑物、環境和新的空間。這些畫表現了他對現代都市的深刻認識和感受。后現代主義(

Post

Modernism

)如果說現代主義是一種抽象的,幾何形體的造型特征,那么,后現代的藝術便溶進了古典造型的理念。在手法上,繪畫,實物,裝置,行為及各種材料的綜合利用上,對造型藝術產生了顛覆性的創造。后現代主張在美術與非美術,反美術之間劃等號;提倡藝術回到群眾中。后現代宣稱,后現代藝術是真正的群眾藝術。后現代的特征:、突破審美傳統,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轉變了傳統的思維方式、從強調主觀感情到轉向客觀世界、對個性風格的漠視、注重作品的復數性和大量的生產、對工業化的反感、主張藝術平民化,大量運用傳播媒介8、打破了架上繪畫的束縛,利用一切可用材料進行藝術創作馬塞勒

. 杜尚(1887-1968)1887年7越8日出生于盧奧附近的布蘭維爾.從小成長于一個有教養的家庭。杜尚的青年時代,對于當時盛行的藝術創作不滿,對于生活本身也不滿,這一切都驅使他在藝術道路上尋求自己的路。杜尚的藝術觀念既是把不是藝術的物品引入藝術,徹底顛覆了藝術創作的理念。薩爾瓦多. 達利 (1904–1989)西班牙畫家,在校讀書時,常做出與常人相反的行為,穿奇裝異服,在大學學美術期間,因煽動學生鬧事被停學,1926年又因越軌行為被開除。達利的畫被稱作是:“超現實主義“繪畫。為了尋找這種超現實的幻覺,他們象弗洛伊德醫生一樣,去探索精神病患者的意識,認為他們的言論與行動往往是一種潛意識世界的真誠反映。達利的畫創造了一種介于現實與臆想、具體與抽象之間的“超現實境界”。讀他的畫,人們既看懂所有的細節,從整體上,又感到荒謬可怖、違反邏輯、怪誕而神秘。戰爭的預感時間的永恒安迪.沃霍爾(1930年-安迪.沃霍爾在上世紀60年代的波普藝術中,作為對美國充滿商業氣息的社會的善意諷刺,他把凡是成為社會崇拜的偶像以及時髦事物,如世界名人、電影明星、美鈔、電椅、花束、競賽場上的騷動、“蒙娜麗莎”攝影,等等,作為重復宣傳的題材,用絲網印技術或其他方法,重復50次地印刷在一個畫面上。沃霍爾的波普藝術贏得了美國藝術界的極大興趣和轟動。吉爾伯特·普勒施(GilbertProesch)1943年9月17日生于意大喬治·帕斯莫爾(GeorgePassmore)1942年1月8日生于英國吉爾伯特與喬治是幾乎形影不離的藝術家,被稱為“吉爾伯特與喬治雙人組”。他們認為“幾乎所有的藝術家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藝術上,這其實是個極大的錯誤”,遵循著“藝術為了一切大眾”的原則,他們穿著老式禮服,神情淡漠地比比劃劃。希望和大眾之間建立一種親密、明確、無條件的關系,讓藝術和觀眾直接對話,從而使藝術對社會和人產生影響。大地藝術家克里斯托和讓娜-克勞德把大樓、橋梁用布包裹起來,在峽谷中橫跨兩座山掛起大簾子,把上萬個彩色油桶整齊地摞成一堵墻……這些很像是小孩子的“空想”,也有不少人覺得是胡鬧,但夫婦倆偏偏愿意付出巨大的心血及代價,來實現這些僅僅存在兩周的作品?!皩ξ襾碚f,一切都是冒險!”克里斯托說,“我的創作幾乎總是瀕于不可能的邊緣,但這正是令人興奮之處。我面前的道路總是顯得十分狹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個充滿風險的艱難過程?!钡麄兘z毫也不認為自己“烏托邦”。他們的藝術創作十分簡單平實,技術上都很容易實現,從不異想天開,風險和難度更多在于是否能得到所在國家或地區的許可證?!澳壳盀橹?,共有19個實現的項目,還有兩個正在進行中;而我們放棄的計劃卻多達37個,全部是因為得不到許可?!弊屇扔行┻z憾地說??死锼雇蟹驄D花費了24年時間,鍥而不舍地游說了190位德國國會議員,向銀行、基金會、藝術機構、民間團體進行廣泛協調,不厭其煩地修改作品方案,經過大量認證、評估和爭論,最終,德國國會在1995年以292票對223票通過了該項目。克里斯托夫婦向德國銀行借貸了2700萬馬克,聘請數以百計的工程師、技術人員為其設計施工方案,數以千計的工人參加特制的包裝布的生產和安裝鋼鐵框架的工作,還動用300多個登山運動員,以及龐大的警力、飛機和通訊設備來保證作品的完成。梁陳方案的偉大意義(十)主講

祁志銳1950年2月,梁思成先生和陳占祥先生共同提出《關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建議》,史稱“梁陳方案”。它的內容不是梁思成反對拆城墻那么簡單狹義,也不僅僅是為了一個北京古城的完整保留。“梁陳方案”所包含的正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城市發展理念,它是一個全面的、系統的城市規劃設計建議書。本著“古今兼顧,新舊兩利”的原則,梁、陳兩位先生對新中國的首都作了科學的規劃,一方面,從整體保護的構思出發,建議把中央行政中心放到西郊,為未來北京城的可持續性發展爭取更大的空間,避免大規模拆遷的發生,降低經濟成本,自然延續城市社會結構及文化生態;另一方面,提出平衡發展城市的原則,增進城市各個部分居住與就業的統一,防止跨區域交通的發生。然而,“梁陳方案”沒有被采納。梁陳方案“梁陳方案”是一份歷史文件,今天,它存在的價值,是告訴我們五十多年前,老北京曾經獲得過一種“完整保護的選擇”,新北京也一度面對可能與北京偉大歷史遺存并肩發展而相映生輝的前景。梁思成先生當年說“五十年后,歷史將證明我是對的”。如今,五十年已經過去,新老北京仍在你爭我奪的悲劇中不能自拔,由此而來的城市問題已波及這個城市的每一個人?!傲宏惙桨浮币咽且环萦肋h不能再實施的文件,歷史已不可能再回到從前,直到現在,在城市建設與規劃當中,我們始終陷于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急功近利的混亂當中。梁陳方案平面圖經中央和毛澤東決定在老城區分布的中央和國家部委位置示意圖梁思成為保護北京古城墻和古城樓的設想城市規劃攤大餅北京城市的現狀北京分片保護的胡同區域現代化高樓圍困下的故宮主講

祁志銳長城

城池

院墻—從建筑看文化(十一)長城是中國一項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筑了2000多年,長度大約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余里”。各代王朝在中國的北方修建了許多座長城。其中,最"新"的而且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中國明代(1368-1644)。明長城是一座結構龐大復雜的邊防堡壘,綿延6700公里。它是世界最偉大的人工奇跡。長城見證了古代中原農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間劍拔弩張的激烈對抗。元明清北京城城池紫禁城院落中國古代城池城是中國古代都邑周圍用土或磚石砌成的防御性墻垣 由城墻圍圈的城郭有正方、長方、圓形和其他不規則幾何圖形,它 們的建筑要受地質、地形、地理位置的制約,因此有平陸筑城、依山筑城、沿海臨江筑城等,千姿百態,各有千秋襄陽古城城廓嘉峪關城池【柯柯亞古堡】柯柯亞古堡位于鄯善縣辟展鄉的一處高地上,東臨柯柯亞河谷,北依天山,東面和西面是開闊的荒原戈壁,在唐代稱維摩戍,現存古堡殘跡是阿古柏侵占鄯善在維摩戍的基礎上修建的。民居院落北京四合院云南一顆印青海莊廓院藏區碉房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墻文化圍合文化防御文化保守文化自給自足文化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文化農耕文化園林美學拾零(十二)主講

祁志銳中國古典園林的美學特征中國傳統園林無論是私家園林還是皇家園林高度體現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以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又充滿自然之趣,園林內亭臺、長廊、殿堂、廟宇和小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的湖面相互和諧、藝術地融為一體,使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有著獨特的美學價值。障景是中國傳統園林造景手法,障即是遮住有礙景觀的景物,或者暫時遮擋馬上出現的景物。達到“一步一景、移步換景”審美效果。使人不能一覽無余,一眼看盡。從而使人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障景的手法被成熟地運用于中國明清蘇州園林之中。蘇州留園冠云峰與后面的冠云樓的障景法以廳障景的手法在多處園林中出現,最為典型者莫過于北京北海的靜心齋。進入靜心齋門廳,迎面便是主廳鏡清齋,齋與門廳之間是一個方正的小池,皆用條石堆岸,規矩森嚴。池中置一小小湖石,整個畫面波瀾不驚。繞池沿廊觀賞,覺得景色實在平淡無華,幾無可看之物。但一旦穿過廳旁夾道,滿園風光便會躍入眼簾。對景一般指位于園林軸線及風景視線端點的景物。對景多用于園林局部空間的焦點部位。多在入口對面、涌道端頭、廣場焦點、道路轉折點、湖池對面、草坪一隅yu等地設置景物,一則豐富空間景觀,二則引人人勝。一般多用雕塑、山石、水景、花壇(臺)等景物作為對景。其包括兩種形式:正對:在道路、廣場的中軸線端部布置的景點或以軸線作為對稱軸布置的景點?;?在軸線或風景視線的兩端設景,兩景相對,互為對景。隔景(分景)凡將園林綠地分隔為不同空間、不同景區的景物稱之。隔景有實隔與虛隔之分。實隔后視線不能透過,造景上便于獨創一格。虛隔則視線可以透過,增加聯系及風景層次的深遠感。園林景觀布局中多用分隔法進行景區劃分,分而不離,隔而不斷,有道可通,景斷意聯。如頤和園的長廊,將南側的昆明湖與北側的萬壽山隔開,且隔而不斷。(如圖)人們沿著長廊邊走邊欣賞長廊兩邊的美景。,再如湖上又有十七孔橋分隔水面成南北兩片,西堤分湖面為東西兩部分,萬壽山分昆明湖為前湖后湖,確實分而不離,隔而不斷,水陸相通,層次幽深。4.借景viewborrowing《園治》云:”嘉則收之,俗則屏之”,講的是周圍環境中有好的景觀,要開辟透視線把它借進來,稱為借景。借景是中國園林藝術的傳統手法。一座園林的面積和空間是有限的,為了擴大景物的深度和廣度,除了運用多樣統一、迂回曲折等造園手法外,造園者還常常運用借景的手法,收無限于有限之中,使視景線突破園林的界限,取俯視或平視遠景的效果。在園中堆山,筑臺,建造樓、閣、亭等,讓游者放眼遠望,以窮千里目。遠借:如北京頤和園遠借西山及玉泉山之塔;無錫寄暢園借惠山之塔;為使遠借獲得更多景色。常常需登高遠眺。要充分利用園內有利地形,開辟透視線,也可堆假山疊高臺,山頂設亭或高敞建筑無錫寄暢園借惠山北京頤和園遠借西山及玉泉山之塔②鄰借(近借)園外鄰近的景色巧妙的組織進來。不論是亭、閣、山、水、花木、塔、廟。如由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就鄰借了旁邊拙政園的景觀。使博物館園內園外融為一體。③仰借系利用仰視借取的園外景觀,以借高景物為主,如古塔、高層建筑、山峰、大樹,包括碧空白云、明月繁星、翔空飛鳥等。如北京的北海景山。仰借視覺較疲勞,觀賞點應設亭臺座椅。④俯借是指利用居高臨下俯視觀賞園外景物,登高四望,四周景物盡收眼底。所借景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