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1.1重商主義理論
1、最早對國際貿易提出較為系統的理論解釋和主張的是()
A、重商主義學派
B、自由貿易理論
C、保護貿易理論
D、新古典貿易理論
2、早期的重商主義理論稱為0
A、貿易差額論
B、貨幣差額論
C、重工主義
D、重農主義
3、貨幣差額論主張()
A、絕對禁止金銀出口
B、在對外貿易中要多賣少買
C、以金銀的多少來衡量國家的財富
D、通過行政手段干預對外貿易
E、擱置不用的貨幣是不會產生貨幣的
4、晚期的重商主義同早期重商主義的不同之處在于()
A、不反對將貨幣輸出國外
B、不要求對每一國的貿易都是順差
C、主張大力發展本國的工場手工業
D、開始把重心轉向生產領域
E、認為貨幣也是商品
5、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主要解決以下問題()
A、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
B、貿易的流向
C、國際交換的比率
D、貿易對不同利益集團的影響
E、貿易的利益
參考答案:
1、A
2、B
3、ABCD
4、ABCD
5、ABDE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1.2絕對優勢理論
1、絕對優勢理論的提出者是經濟學家()
A、托馬斯.孟
B、大衛.李嘉圖
C、亞當.斯密
D、俄林
2、斯密認為,財富的源泉是()
A、金銀
B、勞動
C、資本
D、土地
3、斯密指出,增加財富的方法有0
A、開采金銀
B、保持順差
C、發展分工
D、增加資本
E、限制進口
4、斯密在批判重商主義的同時還提出了()
A、自由貿易思想
B、保護貿易思想;
C、管理貿易思想;
D、干預貿易思想
5、絕對優勢理論的不足在于0
A、假定機會成本不變
B、無法解釋全面處于劣勢的國家為什么也能參與貿易
C、沒有說明國家之間產品交換的內在等價要求
D、沒有將勞動分工的概念擴大到國際范圍
E、理論過于復雜
參考答案:
1、C
2、B
3、CD
4、A
5、ABC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1.3比較優勢理論
1、如果一國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都占絕對劣勢,該國仍能進行對外貿易這引證了()
A、重商主義
B、絕對優勢理論
C、比較優勢理論
D、保護貿易理論
2,比較優勢理論假定()
A、所有勞動都是同質的
B、兩國實行自由貿易
C、規模收益不變
D、國際經濟是靜態的
E、只有一種生產要素
3、比較優勢可以分解成0
A、來自貿易的利益;
B、來自保護的利益;
C、來自分工的利益;
D、來自管理的利益;
E、來自征收關稅的利益
4、如果機會成本可變,則規模相近的兩國之間不能進行完全分工,這種說法()
A、正確
B、錯誤
C、無法判斷
5、如果兩國國內交換比價完全相同,則兩國()
A、仍能進行貿易
B、不具備進行貿易的條件
C、說明比較優勢理論有重大缺陷
D、無法判斷
參考答案:
1、C
2、ABCDE
3、AC
4、A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1.4比較優勢理論的現代分析
1、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商品的價格只取決于投入商品生產的勞動量,這種假定不正確,原因在
于0
A、勞動不是唯一的生產要素
B、勞動力不完全同質
C、勞動投入的比例也不相同
D、還有其他生產要素存在
E、勞動不是財富的源泉
2、如果小國比大國小得多,則其進出口量對大國國內價格的影響是0
A、使大國國內價格接近小國
B、發生大幅震蕩
C、不發生影響
D、無法判斷
3、在機會成本遞增的情況下,參加貿易的大國和小國,在分工過程中會()
A、都完全分工
B、都不完全分工
C、大國完全分工,小國不完全分工
D、大國不完全分工,小國完全分工
4、交易成本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是0
A、降低了國內生產的專業化程度
B、減少了貿易量
C、減少了貿易利益
D、沒有影響
E、一般不影響按照比較優勢進行分工貿易
5、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多個國家和多種商品參與國際貿易,在這樣的情況下,比較優勢原則
0
A、仍然適用
B、不再有理論價值了
C、無法判斷
參考答案:
1、ABCD
2、C
3、B
4、ABCE
5、A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1.4.8對比較優勢理論的評價
1、比較優勢理論的貢獻在于()
A、打破了絕對優勢理論的嚴格假設
B、肯定了國際貿易同國內貿易的不同特征
C、對國際貿易進行了動態分析
D、探討了貿易的利益分配問題
E、分析了兩國之間的交換比價
2、絕對優勢理論是比較優勢理論的一個特例,這種說法()
A、錯誤
B、正確
C、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D、無法判斷
3、在李嘉圖的例子中,他假定了兩國的交換比例,這種假定0
A、反映了兩國的交換比例
B、同現實情況基本相符
C、只是一個簡單假設,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D、這個比例一旦確定就不會再發生變化
4、李嘉圖假定兩國的技術水平不發生變化,則這種理論分析屬于()
A、動態分析
B、比較靜態分析
C、靜態分析
D、上述三種說法都不正確
5、同絕對優勢理論相比,比較優勢理論0
A、更接近現實
B、兩者的理論價值相當
C、前者奠定了國際貿易理論分析的框架
D、后者的假設更嚴格
參考答案:
1、AB
2、B
3、C
4、C
5、A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1.5特定要素模型
1、特定要素模型研究的是0
A、國際貿易的交換比例
B、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
C、國際貿易的格局
D、國際貿易對國家內部收入分配的影響
2、國際貿易對國家和國內的利益集團的影響是0
A、都有利
B、有不利
C、對國家有利,但通常對某些利益集團會造成傷害
D、對國家不利,對所有利益集團有利
3、特定要素是指0
A、可以自由配置的要素
B、可以自由流動的要素
C、只能用來生產某種產品的要素
D、僅指勞動這種要素
4、如果某種商品的價格相對上升,則()
A、生產這種產品的特定要素的收入將下降
B、生產這種產品的特定要素的收入將增加
C、生產這種產品的特定和非特定要素的收入都將下降
D、生產這種產品的特定和非特定要素的收入都將增加
5、國際貿易對要素收入的影響為()
A、使出口部門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益
B、使與進口競爭部門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損
C、對流動要素的影響不確定
D、使出口部門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損
E、使與進口競爭部門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益
參考答案:
1、D
2、C
3、C
4、B
5、ABC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2.1要素稟賦理論
1、要素稟賦理論假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為()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2、要素稟賦理論的提出者為0
A、俄林
B、赫克歇爾
C、薩繆爾森
D、斯托爾珀
E、李嘉圖
3、赫-俄模型假定兩國的需求偏好相同,意味著兩國()
A、社會無差異曲線的位置相同
B、兩國的國內價格相同
C、兩國的生產能力相同
D、兩國的社會無差異曲線位置相同
E、兩國的貿易是平衡的
4、赫-俄模型假定0
A、兩國的技術水平相同
B、要素在兩國間完全不能流動
C、兩種產品的生產都具有規模報酬不變的特點
D、沒有運輸成本
E、兩國的資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5、赫-俄模型仍然沿用了李嘉圖比較利益理論的2*2*1模式,這種說法是()
A、正確的
B、錯誤的
C、無法判斷
參考答案:
1、B
2、AB
3、AD
4、ABCDE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2.1.2生產要素的密集度和豐裕度
1、生產四要素是指()
A、土地
B、勞動
C、信息
D、資本
E、企業家才能
2、要素密集度是指產品生產過程中某種要素投入數量的多少,如果某種要素投入得多,我們
就說這種要素密集程度高.這種說法0
A、正確
B、錯誤
C、無法判斷
3、如果某種要素供給所占比例大于他國同種要素的供給比例,則其要素相對價格比他國同
種要素的價格相對要0
A、高
B、低
C、不一定
D、取決于其他因素
4、通常用來表示要素豐裕度的方法是()
A、以實物單位的多少
B、以實物的比例
C、以相對要素價格
D、以絕對要素價格
5、按照要素稟賺論的假定,如果生產丫商品的資本/勞動比例大于生產X商品時的資本/勞動
比例,則成丫產品為0
A、勞動密集型產品
B、勞動豐裕型產品
C、資本密集型產品
D、資本豐裕型產品
參考答案:
1,ABDE
2、B
3、B
4、C
5、C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2.1.3赫克歇爾-俄林理論
1、赫-俄模型研究的是()
A、貿易的作用
B、貿易的利益分配
C、貿易的模式
D、貿易對收入的影響
2、俄林認為,貿易的流向應該是()
A、勞動力豐富的國家應該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
B、勞動力豐富的國家應該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
C、資本豐富的國家應該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
D、資本豐富的國家應該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
E、資本豐富的國家應該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
3、俄林認為,決定各國比較優勢的基本原因是0
A、要素的需求
B、消費偏好
C、技術水平
D、要素稟賦
4、俄林認為,產生國際貿易的直接原因是0
A、商品價格的國際絕對差異
B、要素價格的國際絕對絕對差異
C、技術水平的國際絕對差異
D、消費偏好的國際絕對差異
5、根據赫-俄理論,一國進口的應該是密集使用本國最豐裕要素生產的產品.這種說法()
A、正確
B、錯誤
C、用赫-俄理論無法解釋
D、無法判斷
參考答案:
1>C
2、ABE
3、D
4、A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2.2要素稟賦理論的發展
1、根據H-O-S定理,在自由貿易條件下,在國際上有均等化趨勢的有()
A、要素價格
B、要素數量
C、要素豐裕度
D、商品價格
E、關稅水平
2、根據H-O-S定理,國際貿易將會()
A、提高勞動力豐裕國家的勞動力價格
B、降低資本豐裕國的勞動力價格
C、提高勞動力豐裕國家的資本價格
D、降低資本豐裕國的資本價格
E、以上說法都對
3、如果商品赫要素價格不變,某一種要素增加而另一種要素數量保持不變,則將大幅度地增
加該要素密集型商品的產出,而減少后一種要素密集型產品的產出.這就是0
A、H-O-S定理
B、R定理
C、S-S定理
D、H-0定理
4、根據S-S定理,如果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相對價格上升,勞動力的實際報酬將0
A、上升
B、不變
C、下降
D、上述說法都不準確
5、根據H-O-S定理,國際貿易對相對要素價格和絕對要素價格的影響是0
A、都無影響
B、都均衡化
C、絕對價格均等,相對價格不確定
D、相對要素價格均等,絕對價格不確定
E、上述說法都不正確
參考答案:
1、AD
2、AB
3、B
4、A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2.3要素稟賦理論的實證分析
1、里昂惕夫應用實際數據驗證要素稟賦論()
A,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結論
B、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結論
C、得出了部分不一致的結論
D、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
2、人力資本理論認為,熟練勞動應該屬于0
A、勞動力
B、資本
C、技術
D、企業家才能
3、一種給定商品在勞動力豐富的國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在資本豐富的國家是資本密集型
產品,這種現象就是()
A、消費者偏好不同
B、兩國的關稅水平不同
C、兩國的生產要素異質
D、要素密集度逆轉
4、人力資本理論和人力技能理論的共同點在于0
A、都強調人力技能的重要作用
B、都認為熟練勞動是資本
C、都認為數量勞動是特殊的勞動力
D、都認為熟練勞動是企業家才能
5、下列說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里昂惕夫之謎的有0
A、要素稟賦論忽略了勞動力和資本之外的其他生產要素
B、美國實施的關稅政策改變了貿易格局
C、生產要素具有異質性
D、現實中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轉的情況
E、還應該考慮消費者的不同偏好
參考答案:
1、D
2、B
3、D
4、A
5、ABCDE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2.4國際貿易新理論
1、要素稟賦論無法解釋下列現象()
A、一國進口密集使用自己稀缺資源的產品
B、--國出口密集使用自己豐裕資源的產品
C、同一行業的雙向貿易
D、以上三種現象
2、新貿易學說認為的新要素包括()
A、勞動力
B、資本
C、人力資本
D、研究與開發
E、信息
3、下列理論中,用需求方面的因素來解釋新貿易格局的是()
A、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B、產業內貿易理論
C、規模經濟理論
D、需求偏好相似理論
4、需求偏好理論的提出者是()
A、林德
B、克魯格曼
C、弗農
D、里昂惕夫
5、林德認為,影響一國需求結構的各種因素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消費習慣
B、消費結構
C、人均國民收入水平
D、生產能力
參考答案:
1、C
2、CDE
3、D
4、A
5、C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2.4.2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1、技術差距論認為決定國際貿易流向的關鍵因素是()
A、技術差距
B、產品價格差異
C、需求偏好不同
D、要素稟賦不同
2、波斯納在分析時將新產品從誕生到模仿的過程分為()
A、發明時滯
B、使用時滯
C、需求時滯
D、模仿時滯
E、消費時滯
3、弗農將產品生命周期分為()
A、新產品階段
B、成長階段
C、成熟階段
D、標準化階段
E、衰退階段
4、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解釋的是()
A、貿易的流向
B、貿易的利益分配
C、貿易的原因
D、貿易的利益
5、產品生命周期理論運用的是()
A、靜態分析
B、比較靜態分析
C、動態分析
D、上述說法都不正確
參考答案:
1、A
2、CD
3、ABCDE
4、A
5、C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2.4.3產業內貿易理論
1、產業內貿易發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A、要素稟賦差異
B、技術水平差異
C、規模經濟
D、產品差異化
E、要素密集度逆轉
2、在規模經濟遞增的情況下,生產可能性曲線()
A、是一條直線
B、凸向原點
C、凹向原點
D、上述說法都不準確
3、差別產品是指()
A、產品類似而又有一定的替代性
B、產品有自己的特征
C、產品完全同質
D、產品的基本功能完全不同
E、產品既相互競爭又有一定的壟斷性
4、產業內貿易又稱()
A、產業間貿易
B、雙向貿易
C、區際貿易
D、貿易重疊
E、周期內貿易
5、可以通過擴大企業規模來獲得內部規模經濟的企業類型有()
A、完全競爭企業
B、壟斷競爭企業
C、寡頭企業
D、壟斷企業
E、以上說法都正確
參考答案:
1、CD
2、B
3、ABE
4、BD
5、BCD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3.1貿易條件的含義與計量
1、從貿易條件指數的變化就完全可以判斷對外貿易對本國是否有利,這種說法()
A、不正確
B、正確
C、無法判斷
2、根據不同的分析目的,可以將貿易條件指數分為以下幾種0
A、商品貿易條件指數
B、收入貿易條件指數
C、要素貿易條件指數
D、分配貿易條件指數
E、福利貿易條件指數
3、如果一國的貿易結構發生了變化,則該國的商品貿易條件將0
A、不受影響
B、會發生很大變化
C、可以忽略不計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4、從生產角度來考慮貿易條件變化的貿易條件指數是0
A、商品貿易條件指數
B、收入貿易條件指數
C、要素貿易條件指數
D、分配貿易條件指數
E、福利貿易條件指數
5、從實際收入水平角度來反映一國實際購買能力的貿易條件指數是()
A、商品貿易條件指數
B、收入貿易條件指數
C、要素貿易條件指數
D、分配貿易條件指數
E、福利貿易條件指數
參考答案:
1、A
2、ABC
3、B
4、C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3.2.1相互需求原理的基本內容
1、相互需求原理分析的是0
A、貿易產生的原因
B、貿易的格局和流向
C、貿易的利益
D、貿易利益的分配
2、根據相互需求原理,決定兩國產品交換實際比例的關鍵因素是0
A、兩國的要素稟賦
B、兩國的比較優勢
C、兩國的相對需求強度
D、兩國的技術水平
3、如果一國對外國商品的需求強度大于外國對本國商品的需求強度,則最后的交換比價將
()
A、接近本國的國內交換比價
B、接近外國的國內交換比價
C、接近兩國比價的平均值
D、無法判斷
4、相互需求原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A、以兩國的貿易平衡為前提
B、只能應用于規模相當的國家
C、只能應用于雙方的需求對市場價格有影響的情況
D、沒有考慮比較優勢
E、沒有考慮資源稟賦
5、兩國間產品交換比例的上下限取決于0
A、兩國的要素稟賦
B、兩國的比較優勢
C、兩國的相對需求強度
D、兩國的技術水平
參考答案:
1、D
2、C
3、A
4、ABC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3.3.2提供曲線
1、提供曲線,又叫()
A、無差異曲線
B、貿易無差異曲線
C、生產可能性曲線
D、相互需求曲線
2、關于貿易無差異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又叫社會無差異曲線
B、一國只能有一條貿易無差異曲線
C、如果一國的X產品生產有優勢,則該國的貿易無差異曲線會凸向X軸
D、該曲線反映的是一國的生產能力
3、關于提供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曲線由貿易無差異曲線推導而來
B、可以反映一國的貿易條件
C、如果一國生產X產品有優勢,則曲線凸向X軸
D、兩國的提供曲線交點確定兩國的均衡相對價格
E、該曲線跟生產無關
4、推導提供曲線,需要利用()
A、貿易無差異曲線
B、相對價格線
C、等成本線
D、預算線
E、邊際成本線
5、提供曲線反映了一國為進口一定數量的丫商品所愿意出口的X商品的數量,這種說法()
A、無法判斷
B、正確
C、不正確
參考答案:
1、D
2、C
3、ABCD
4、AB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3.3.4提供曲線的移動
1、提供曲線本身既有供給曲線的性質,又有需求曲線的性質.這種說法0
A、正確
B、不正確
C、無法判斷
2、提供曲線發生移動的原因主要有()
A、需求偏好變化
B、需求選擇變化
C、資源稟賦變化
D、要素生產率變化
E、技術水平變化
3、在某種情況下,一國供給能力的增長反而會使本國的福利水平下降,這種情況被稱為()
A、生產能力下降
B、要素價格均等化
C、哈羅德命題
D、貧困化增長
4、提供曲線的移動意味著()
A、一國關稅水平的變化
B、一國貿易發展戰略的變化
C、一國貿易條件的變化
D、一國貿易政策的變化
5、如果一國消費者的偏好轉向進口產品,則該國的提供曲線將()
A、向進口產品方向擴展
B、向出口產品方向擴展
C、向原點靠近
D、以上說法都不對
6、根據技術進步對資本和勞動生產要素節約程度的影響,可以將技術進步分為()
A、順貿易型技術進步;
B、逆貿易型技術進步;
C、中性技術進步;
D、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
E、資本節約型技術進步
參考答案:
1、A
2、ABCDE
3、D
4、C
5、B
6、CDE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4.1經濟增長的原因
1、勞動和資本的增長會導致生產可能性曲線外移,外移的方向和程度取決于()
A、勞動和資本增長的數量
B、技術水平的變化
C、資源稟賦的變化
D、勞動和資本增長的比率
2、羅布津斯基定理最基本的假設是()
A、要素數量不發生變化
B、產品產量不發生變化
C、產品價格不發生變化
D、消費偏好不發生變化
3、根據羅布津斯基定理,一種要素的增加將引起密集使用該要素的產品產量以更大的比例
增長,同時其他產品的產量將0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無法判斷
4、根據技術進步對資本和勞動生產要素節約程度的影響,可以將技術進步分為0
A、順貿易型技術進步
B、逆貿易型技術進步
C、中性技術進步
D、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
E、資本節約型技術進步
F、
5、如果技術進步出現之后,在某商品的生產過程中,資本/勞動比率比原來下降了,則該技術
進步應該是0
A、中性技術進步
B、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
C、資本節約型技術進步
D、無法判斷
參考答案:
1、D
2、C
3,B
4、CDE
5、C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4.2.1經濟增長的類型
1、如果商品的相對價格不變,一國可能出口的商品產量的增長比例與進口競爭商品的產量
的比例相同,則這種增長是0
A、中性的經濟增長
B、逆貿易型的經濟增長
C、順貿易型的經濟增長
D、上述說法都不是
2、如果商品的相對價格不變,一國可能出口的商品產量的增長速度高于進口競爭商品產量
的增長速度,則這種增長是()
A、中性的經濟增長
B、逆貿易型的經濟增長
C、順貿易型的經濟增長
D、上述說法都不是
3、如果商品的相對價格不變,一國出口商品產量的增長速度低于進口競爭商品產量的增長
速度,則這種增長是()
A、中性的經濟增長
B、逆貿易型的經濟增長
C、順貿易型的經濟增長
D、上述說法都不是
4、根據經濟增長過程中一國出口商品生產與進口商品生產之間的相對速度,可以將經濟增
長劃分為0
A、順貿易型經濟增長
B、逆貿易型經濟增長
C、中性經濟增長
D、勞動節約型經濟增長
E、資本節約型經濟增長
5、在發生順貿易型經濟增長的情況下,一國進出口貿易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將0
A、不變
B、上升
C、下降
D、無法判斷
參考答案:
1、A
2、C
3、B
4、ABC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422增長過程中的貿易偏向
1、如果一國出現了出口偏向型增長,則本國的貿易條件()
A、不變
B、改善
C、惡化
D、無法判斷
2,如果一國出現了進口偏向型增長,則本國的貿易條件()
A、不變
B、改善
C、惡化
D、無法判斷
3、如果一國出現了出口偏向型增長,則其他國家的貿易條件0
A、不變
B、改善
C、惡化
D、無法判斷
4、如果一國出現了進口偏向型增長,則其他國家的貿易條件0
A、不變
B、改善
C、惡化
D、無法判斷
5、如果一國的生產是順貿易型,而消費是逆貿易型,貿易的變動趨勢則為()
A、對外貿易比重上升
B、下降
C、不變
D、難以判斷
參考答案:
1、C
2、B
3、B
4、C
5、D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4.2.3哈羅德命題
1、哈羅德命題是關于增長過程中的()
A、貿易條件變化
B、貿易格局變化
C、貿易利益變化
D、進出口差額變化
2、根據哈羅德命題,如果A國的經濟增長快于B國,A國的對外貿易就會出現0
A、出超傾向
B、入超傾向
C、平衡趨勢
D、無法判斷
3、根據哈羅德命題,如果A國出口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超過該國的國民收入增長速
度,則A國會形成()
A、出超傾向
B、入超傾向
C、平衡趨勢
D、無法判斷
4、根據哈羅德命題,如果A國工資的增長率小于人均產值的增長率,A國會出現()
A、出超傾向
B、入超傾向
C、平衡趨勢
D、無法判斷
5、哈羅德命題研究問題的角度是動態的,即()
A、從國家之間的經濟增長率差異出發
B、從國內部門之間勞動生產率變動差異出發
C、從工資成本角度出發
D、從經濟增長類型出發
E、從技術進步類型出發
參考答案:
1、D
2、B
3、A
4、A
5、ABC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4.2.4經濟增長對福利的影響
1、經濟增長帶給國家福利的凈效應取決于0
A、增長效應
B、保護效應;
C、自由貿易效應;
D、福利效應;
E、貿易條件效應
2、可能出現貧困化增長的情況包括()
A、一國的出口在貿易條件不變時大大增加
B、該國是大國
C、世界其他國家對該國的出口商品需求的收入彈性非常低
D、該國對貿易的依賴程度很高
E、該國的技術水平落后
3、如果兩國商品生產過程中都出現了中性技術進步,則兩國的提供曲線()
A、都內移
B、都外移
C、一國內移,一國外移
D、一國外移,一國不變
4、一國如果發生了貧困化增長,說明該國的貿易條件極大地0
A、改善
B、不變
C、惡化
D、無法判斷
5、如果一國發生了貧困化增長,說明該國的經濟增長主要體現在0
A、進口部門
B、出口部門
C、進口競爭部門
D、非貿易部門
參考答案:
1、DE
2、ABCD
3、B
4、C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4.3.3發展中國家的貿易發展戰略
1、提出中心-外圍論的是經濟學家()
A、哈羅德
B、穆勒
C、劉易斯
D、普雷維什
2、總體上說,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可以分為()
A、自由貿易
B、保護貿易
C、進口替代;
E、出口導向
F、管理貿易
3、出口替代戰略的優點主要有()
A、合理配置資源
B、有利于改善國際收支
C、有利于提高國際競爭力
D、有利于提高就業水平
E、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
4、進口替代戰略的優點主要有()
A、有利于擺脫發達國家的控制
B、有利于實現工業化
C、有利于平衡國際收支
D、有利于擴大就業
E、有利于提高國際競爭力
5、進口替代戰略的主要局限有()
A、容易導致國內工業低效率
B、容易面臨國內市場狹小
C、過于依賴國際市場
D、可能加劇國內經濟發展不平衡
E、容易被外資所控制
參考答案:
1、D
2、CD
3、ABCD
4、ABCD
5、A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521對外貿易政策的含義和內容
1、對外貿易政策包括()
A、對外貿易關稅政策
B、對外貿易配額政策
C、對外貿易總政策
D、對外貿易國別政策
E、對外貿易商品政策
2、屬于一國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基本政策,構成整個對外貿易政策立足點的是()
A、對外貿易關稅政策
B、對外貿易配額政策
C、對外貿易總政策
D、對外貿易國別政策
E、對外貿易商品政策
3、一國的對外貿易政策一旦制定,基本上不再更改,這種說法0
A^正確
B、不正確
C、無法判斷
4、一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同整個世界的經濟福利是一致的,這種說法()
A、正確
B、不正確
C、無法判斷
5、對外貿易政策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
A、關稅制度
B、關稅政策
C、非關稅壁壘做法
D、鼓勵出口的手段
E、管制出口的政策和手段
參考答案:
1、CDE
2、C
3、B
4、B
5、ABCDE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5.1.2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
1、對外貿易政策的種類包括0
A、自由貿易政策
B、保護貿易政策
C、對外貿易總政策
D、對外貿易國別政策
E、對外貿易商品政策
2、最早實行自由貿易的國家是()
A、美國
B、日本
C、德國
D、英國
3、新貿易保護主義不同于30年代超保護貿易主義的表現包括()
A、間接貿易限制取代了直接貿易限制
B、轉向管理貿易制度
C、重點從限入轉為獎出
D、從國家貿易壁壘轉向區域貿易壁壘
E、由保護幼稚工業轉向保護壟斷工業
4、重商主義倡導的實際上是()
A、自由貿易
B、管理貿易
C、保護貿易
D、超保護貿易
5、貿易自由化同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出現的自由貿易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
A、自由與保護相結合;
B、實際上是管理貿易;
C、保護重點由限制進口轉為鼓勵出口;
D、是有選擇的自由化;
E、是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加強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
參考答案:
1、AB
2、D
3、ABCD
4、C
5、ADE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5.1.3保護貿易理論
1、提出保護幼稚產業理論的經濟學家是0
A、李嘉圖
B、穆勒
C、漢密爾頓
D、李斯特
2、李斯特提出,保護幼稚產業的主要措施應該是()
A、關稅
B、配額
C、補貼
D、非關稅壁壘
3、李斯特認為,保護幼稚工業的最高期限應該是()
A、10年
B、20年
C、30年
D、50年
4、關于保護幼稚工業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李斯特對影響生產力發展的各種因素分析有些混亂
B、非常接近英國的現實
C、對落后國家制定對外貿易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D、是國際貿易理論的兩大學派之一
E、其核心是""財富的生產力較之財富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
5、最早提出保護貿易理論的是()
A、李嘉圖
B、穆勒
C、漢密爾頓
D、李斯特
參考答案:
1、D
2、A
3、C
4、ACDE
5、C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5.2.1關稅的含義及分類
1、關境是海關管轄的勢力范圍,同國境相比,二者()
A、很可能一致
B、關境有可能大于國境
C、關境有可能小于國境
D、二者無法比較
E、上述說法都不正確
2、一國征收關稅的目的有()
A、提高外國產品競爭力
B、限制本國產品出口
C、增加財政收入
D、保護本國生產
E、推進貿易自由化
3、根據征收的對象或商品流向,關稅可以分為()
A、財政關稅
B、保護關稅
C、進口稅
D、出口稅
E、過境稅
4、關稅所產生的經濟效應主要包括()
A、國內效應
B、進口效應
C、出口效應
D、價格效應
E、貿易條件效應
5、征收關稅的方法主要有0
A、正常關稅
B、從價稅
C、從量稅
D、差價稅
E、滑動稅
F、混合稅
參考答案:
1、ABC
2、CD
3、CDE
4、ADE
5、BCE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5.2.2關稅的局部均衡分析
1、征收關稅以后,國內受損失最大的群體是()
A、政府
B、生產者
C、出口商
D、消費者
2、小國同大國的區別在于0
A、前者是價格的制訂者
B、前者是價格接受者
C、前者征收關稅損失較小
D、前者有可能通過征收關稅獲益
3、對于大國征收關稅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消費者可能從中獲益
B、生產者會有凈損失
C、政府會損失關稅收入
D、國家的凈福利可能為正
4、對于小國征收關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0
A、消費者可能從中獲益
B、生產者會有凈損失
C、政府會損失關稅收入
D、國家的凈福利不可能為正
5、對于小國征收關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0
A、消費者剩余增加
B、生產者剩余減少
C、政府財政收入增加
D、國家凈福利增加
參考答案:
1、D
2、B
3、D
4、D
5、C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5.2.4最優關稅
1、一國的最優關稅可以使該國征收關稅帶來的凈受益最大,這種說法()
A、正確
B、不正確
C、無法判斷
2、關于最優關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是最高關稅
B、是零關稅
C、是禁止性關稅
D、小國的零關稅是最優關稅
E、是針對一國的利益而言的最優
3、一國征收最優關稅后,會()
A、使本國貿易條件改善
B、使貿易量減少
C、使全世界的福利增加
D、使本國得自貿易的福利最大化
E、改變本國的比較優勢
4、一國的最優進口關稅同最優出口關稅是相等的,這種說法0
A、正確
B、不正確
C、無法判斷
5、對小國而言,最優關稅0
A、是最高關稅
B、是零關
C、是禁止性關稅
D、介于零關稅和禁止性關稅之間
參考答案:
1、A
2、DE
3、ABD
4、A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5.2.5有效保護率
1、一國海關對外公布的關稅稅率是進出口商繳納關稅數額的依據,這個稅率就是有效保護
率,這種說法()
A、正確
B、不正確
C、無法判斷
2、關于有效保護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0
A、又叫實際保護率;
B、反映對加工過程的保護程度;
C、對消費者很重要;
D、對生產者很重要;
E、通常大于名義保護率
3、一國對某產成品的進口稅率為10%,對生產該產品所用原料的稅率為50%,則該產品的有
效保護率同名義保護率相比,()
A、名義保護率高;
B、有效保護率高;
C、一樣高;
D、無法判斷
4、如果在自由貿易條件下的各種進口要素成本與最終產品價格比例為0,則對最終產品生產
者的有效保護率()
A、等于名義保護率;
B、大于名義保護率;
C、小于名義保護率;
D、無法判斷
5、有效保護率的局限性在于0
A、采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
B、只考慮了關稅結構的影響
C、沒有考慮對保護對象之外的其他產業部門的福利影響;
D、采用的是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
E、只考慮了小國的情況
參考答案:
1、B
2、ABD
3、A
4、A
5、ABC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5.3.1進口配額的比較分析
1、進口配額的主要形式有()
A、相對配額
B、絕對配額
C、國別配額
D、全球配額
E、關稅配額
2、同相同水平的關稅相比,進口配額()
A、保護效果更好;
B、容易在外國出口商中相成壟斷;
C、更透明;
D、不會破壞市場機制;
E、對自由貿易的危害更大
3、同進口配額相比,自動出口配額()
A、不會起到限制商品進口的作用
B、形式上稍有不同
C、收入效應不是由進口國獲得
D、對進口國沒有影響
E、壟斷利潤由進口國獲得
4、一國對進口實施配額以后,則()
A、消費者福利增加
B、生產者不受影響
C、政府財政收入隨之增加
D、國家的凈福利受到影響
5、進口配額發生作用主要通過影響()
A、進口數量
B、進口價格
C、出口數量
D、出口價格
參考答案:
1、BE
2、ABE
3、BC
4、D
5、A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5.3.2出口補貼的經濟分析
1、同關稅和配額一樣,出口補貼也是限制進口的措施,這種說法()
A、正確
B、不正確
C、無法判斷
2、補貼的形式有()
A、財政補貼
B、行政補貼
C、直接補貼
D、間接補貼
E、消費補貼
3、同小國相比,大國實行出口補貼而導致的凈福利損失0
A、更大
B、較小
C、沒有差別
D、無法判斷
4、一國實施出口補貼之后()
A、消費者剩余會增加
B、生產者剩余會增加
C、政府財政收入會增加
D、上述說法都對
5、大國實施出口補貼之所以受損失更大,是因為()
A、大國的實力不強
B、大國的財政補貼太多
C、大國的進口量太大
D、大國會影響國際市場價格
參考答案:
1、B
2、CD
3、A
4、B
5、D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5.3.3生產補貼的經濟分析
1、同出口補貼相比,鼓勵出口的生產補貼的鼓勵作用0
A、效果不好
B、效果更好
C、二者一致
D、無法判斷
2、同關稅相比,保護進口競爭產品的生產補貼的保護作用()
A、效果不好
B、效果更好
C、二者一致
D、無法判斷
3、鼓勵出口的生產補貼同出口補貼不同的是()
A、對消費者沒有造成損失
B、對生產者沒有造成損失
C、對政府沒有造成損失
D、對凈福利沒有造成損失
4、一國實施了保護進口競爭行業的生產補貼之后()
A、消費者剩余減少
B、生產者剩余增加
C、消費者剩余增加
D、生產者剩余減少
5、一國實施了鼓勵出口的生產補貼之后0
A、消費者剩余減少
B、生產者剩余增加
C、消費者剩余增加
D、生產者剩余減少
參考答案:
1>B
2、B
3、A
4、B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6.1.1貿易創造效應
1、按照一體化的程度高低,國際經濟一體化一般有下列形式()
A、優惠貿易安排
B、自由貿易區
C、關稅同盟
D、共同市場
E、經濟聯盟
2、關稅同盟理論的提出者是()
A、李斯特
B、弗農
C、林德
D、瓦伊納
3、對關稅同盟的參加國來說,貿易創造效應0
A、可以減少福利
B、可以提高國內價格
C、可以提IWJ福利
D、可以提高關稅水平
4、能夠從貿易創造效應中獲得福利增加的的是0
A、政府
B、生產者
C、出口商
D、消費者
5、在貿易創造效應的圖形分析中,政府的財政收入()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無法判斷
參考答案:
1、ABCDE
2、D
3、C
4、D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6.1.2貿易轉移效應
1、一國加入關稅同盟后,貿易轉移效應一定會帶來國民福利的凈損失,這種說法()
A、正確
B、不正確
C、無法判斷
2、在貿易轉移效應的圖形分析中,政府的財政收入()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無法判斷
3、關稅同盟的動態效應包括()
A、競爭效應
B、規模經濟效應
C、刺激投資
D、貿易轉移效應
E、貿易創造效應
4、關稅同盟的靜態效應包括0
A、競爭效應
B、規模經濟效應
C、刺激投資
D、貿易轉移效應
E、貿易創造效應
5、如果同盟國之間的經濟競爭程度高于其互補程度,一國參與關稅同盟的凈福利就很有可
能0
A、較大
B、較小
C、沒有影響
D、無法判斷
參考答案:
1、B
2、B
3、ABC
4、DE
5、A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6.2.1最優貨幣區
1、制約最優貨幣區建立的現實經濟因素包括0
A、生產要素的流動程度
B、金融資本的流動程度
C、經濟上對外貿的依賴程度
D、各國經濟目標的接近程度
E、地理距離的遠近
2、加入最優貨幣區的代價包括()
A、失去宏觀經濟政策的獨立性
B、無法針對本國的具體情況采取調節措施
C、國際收支失衡
D、匯率下跌
E、國際儲備流失
3、最優貨幣區內的各國匯率自由浮動,在此基礎上實現一個地區的貿易和要素流動實現一
體化,這種說法0
A、正確
B、不正確
C、無法判斷
4、最優貨幣區的好處在于()
A、消除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
B、有利于保持物價穩定
C、有利于抵御外部沖擊
D、有利于調節國際收支
E、有利于減少外匯投機
參考答案:
1、ABCD
2、AB
3、B
4、ABCDE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7.1.2勞動力國際流動的經濟分析
1、勞動力發生自由流動之后,勞動力流出國的工資水平將0
A、不變
B、下降
C、上升
D、無法判斷
2、勞動力發生自由流動之后,勞動力流出國的其他要素收入水平將()
A、不變
B、下降
C、上升
D、無法判斷
3、勞動力發生自由流動之后,勞動力流入國的工資水平將0
A、不變
B、下降
C、上升
D、無法判斷
4、勞動力發生自由流動之后,勞動力流入國的總收益將()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無法判斷
5、勞動力的國際流動給勞動力的輸出國帶來0
A、凈收益
B、凈損失
C、無影響
D、無法判斷
參考答案:
1、C
2、B
3、B
4、A
5、A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7.2.2國際資本流動的經濟效應
1、長期資本一般包括0
A、直接投資
B、間接投資
C、國際信貸
D、游資
E、外貿信貸
2、資本進行國際流動的主要原因包括()
A、追逐高利潤
B、規避風險
C、爭奪國際市場
D、獲取先進技術
E、學習管理方法
3、資本進行國際流動之后,資本流出國的資本報酬將0
A、不變
B、下降
C、上升
D、無法判斷
4、資本發生國際流動之后,資本流入國的其他要素報酬將()
A、不變
B、下降
C、上升
D、無法判斷
5、從全世界角度來看,國際資本流動使得世界產出和福利()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無法判斷
參考答案:
1、ABC
2、ABCDE
3、C
4、C
5,A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7.3技術的國際轉移
1、技術轉移屬于軟件流動,其形式包括0
A、專利使用
B、技術秘密的使用
C、制造技術的傳播
D、申請專利
E、專有技術的轉讓
2、技術的國際轉移對技術的輸入國有很多好處,包括()
A、調整本國產業結構
B、更好地實施產業政策
C、充分利用國內資源
D、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E、創造新的社會需求
3、對于占有新技術優勢的企業來說,對外技術轉移的第一個階段通常是0
A、直接投資
B、技術轉讓
C、新產品出口
D、間接投資
4、對于占有新技術優勢的企業來說,對外技術轉移的過程通常包括以下階段是()
A、直接投資
B、技術轉讓
C、新產品出口
D、間接投資
5、根據中性技術進步說,技術進步的幾種類型是0
A、專有技術進步
B、通用技術進步
C、中性技術進步
D、資本密集型技術進步
E、勞動密集型技術進步
參考答案:
1、ABCE
2、ABCDE
3、C
4、CAB
5、CDE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7.4跨國公司
1、大多數國家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時候都制定了一定的優惠措施,主要有()
A、所得稅減免
B、關稅減免
C、放寬外匯管制
D、財政撥款
E,規定合資比例
2、東道國政府對跨國公司的限制性規定主要包括()
A、減免原材料關稅
B、規定外資股權比例
C、限制對外資開放的經營領域
D、要求外資企業實現外匯平衡
E、限制外資企業利潤的匯回
3、跨國公司進行國際避稅的主要手段是0
A、橫向的一體化
B、縱向的一體化
C、轉移定價
D、技術壟斷
4、跨國公司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是一個工商企業
B、有中央決策體系
C、分享資源,分擔責任
D、可以以不同的法律形式經營
E、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
5、對跨國公司而言,其目標是追求全球各國福利最大化,這種說法()
A、正確
B、不正確
C、無法判斷
參考答案:
1、ABC
2、BCDE
3、C
4、ABCDE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7.4.4跨國公司的投資決策理論
1、將對外直接投資建立的壟斷性結構分成直接投資和水平投資兩種類型的理論是()
A、區位優勢論
B、內部化理論
C、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D、壟斷優勢論
2、在跨國投資中,企業應考慮的區位因素主要有0
A、投資的類型
B、廉價的投資要素
C、市場的距離
D、避開貿易壁壘
E、穩定的社會環境
3、以市場失效為起點,以消除交易費用和經濟風險為目的來探討跨國公司對外投資問題的
理論是()
A、區位優勢論
B、內部化理論
C、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D、壟斷優勢論
4、如果企業只具備所有權優勢,而沒有內部化和區位優勢,則該企業可以運用的方式是()
A、產品出口
B、直接投資
C、國內生產
D、許可證安排
5、國際生產折衷理論認為,企業之所以能夠進行對外直接投資,是由于企業具有以下綜合
優勢()
A、所有權優勢
B、內部化優勢
C、區位優勢
D、特定優勢
E、專業化優勢
參考答案:
1>D
2、BCDE
3、B
4、D
5、ABC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8.1外匯與外匯匯率
1、狹義外匯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A、只在外國流通
B、必須以外幣表示
C、可以用做記賬
D、必須能進行國際償付
E、必須能兌換為其他支付手段
2、我國公布的外匯牌價為100美元等于827.75元人民幣,這種標價方法屬于()
A、直接標價法
B、間接標價法
C、美元標價法
D、無法判斷
3、按照外匯收付的方式可以將匯率分為0
A、即期匯率
B、遠期匯率
C、電匯匯率
D、信匯匯率
E、票匯匯率
4、廣義的外匯包括自由外匯和記賬外匯,而狹義的外匯只包括自由外匯,這種說法()
A、正確
B、不正確
C、無法判斷
5、如果客戶向銀行購買外匯,應該使用銀行所報出的0
A、即期匯率
B、中間匯率
C、買入匯率
D、賣出匯率
參考答案:
1、BDE
2、A
3、CDE
4、A
5、D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8.2.1匯率制度的含義及分類
1、匯率制度的主要類型包括0
A、固定匯率制
B、自由匯率制
C、管理匯率制
D、浮動匯率制
E、美元匯率制
2、國際金本位制屬于0
A、固定匯率制
B、自由匯率制
C、管理匯率制
D、浮動匯率制
E、美元匯率制
3、浮動匯率制按其浮動方式,可以分為()
A、單獨浮動
B、清潔浮動
C、管理浮動
D、釘住浮動
E、聯合浮動
4、按照政府是否干預,浮動匯率制可以分為()
A、單獨浮動
B、清潔浮動
C、管理浮動
D、釘住浮動
E、聯合浮動
5、布雷頓森林體系屬于0
A、固定匯率制
B、自由匯率制
C、管理匯率制
D、浮動匯率制
參考答案:
1、AD
2、A
3、ADE
4、BC
5、A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8.2.2支持浮動匯率制的理由
1、可以平滑連續地對國際收支失衡進行修正,并保持外匯市場經常處于平衡狀態的匯率制
度是0
A、固定匯率制
B、自由匯率制
C、管理匯率制
D、浮動匯率制
2、可以通過匯率調整清楚地表示出一國國內各種商品價格高低的匯率制度是()
A、固定匯率制
B、自由匯率制
C、管理匯率制
D、浮動匯率制
3、具有明顯政策優勢的匯率制度是()
A、固定匯率制
B、自由匯率制
C、管理匯率制
D、浮動匯率制
4、浮動匯率制度的優越性表現在0
A、市場效率比較高
B、不確定性較低
C、減少外匯投機
D、價格更加規范
E、政策優勢明顯
5、管理浮動又叫0
A、清潔浮動
B、骯臟浮動
C、釘住浮動
D、單獨浮動
參考答案:
1、C
2、C
3、C
4、AE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8.2.3支持固定匯率制的理由
1、固定匯率制度的優越性表現在0
A、市場效率比較高
B、不確定性較低
C、減少外匯投機
D、價格更加規范
E、政策優勢明顯
2,幣值穩定,外匯市場不會有大的波動,從而有利于外貿和投資的匯率制度是()
A、固定匯率制
B、自由匯率制
C、管理匯率制
D、浮動匯率制
3、有利于減少破壞性投機的匯率制度是0
A、固定匯率制
B、自由匯率制
C、管理匯率制
D、浮動匯率制
4、價格比較規范,不容易出現通貨膨脹的匯率制度是0
A、固定匯率制
B、自由匯率制
C、管理匯率制
D、浮動匯率制
5、需要經常干預市場,維持匯率穩定,從而需要保持較高外匯儲備的匯率制度是()
A、固定匯率制
B、自由匯率制
C、管理匯率制
D、浮動匯率制
參考答案:
1、BCD
2、A
3、A
4、A
5、A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8.3匯率決定理論
1、匯率決定理論一般包含的內容有()
A、匯率的決定
B、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
C、匯率制度問題
D、匯率政策的內容
E、外匯管制的手段
2、金本位制經過了以下階段()
A、金平價本位制
B、金幣本位制
C、金塊本位制
D、金匯兌本位制
E、黃金非貨幣本位制
3、典型的金本位制時代,匯率的決定基礎是()
A、黃金輸入點
B、黃金輸出點
C、鑄幣平價
D、黃金平價
4、在典型的金本位制下,匯率總是圍繞鑄幣平價上下波動,其界限為()
A、黃金輸送點
B、美元金平價
C、鑄幣平價
D、黃金平價
5、紙幣制度下,決定匯率的依據是紙幣的()
A、黃金輸送點
B、美元平價
C、鑄幣平價
D、黃金平價
參考答案:
1、ABCD
2、BCD
3、C
4、A
5、D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8.3.3購買力平價理論
1、說明某一時點上匯率決定的理論是()
A、利率平價理論
B、貨幣主義理論
C、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
D、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
2、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基礎是()
A、利率平價成立
B、鑄幣平價成立
C、一價定律成立
D、匯兌心理說
3、說明一定時期內匯率變動的理論是()
A、利率平價理論
B、貨幣主義理論
C、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
D、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
4、購買力平價理論的缺陷在于()
A、沒有考慮資本流動
B、沒有考慮非貿易商品
C、沒有考慮運輸成本
D、沒有考慮貿易障礙
E、沒有考慮產業結構
5,將一國的通貨膨脹因素考慮進匯率決定的理論是()
A、利率平價理論
B、貨幣主義理論
C、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
D、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
參考答案:
1、C
2、C
3、D
4、ABCDE
5、D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8.3.4利率平價理論
1、古典利率平價理論的提出者是經濟學家()
A、卡塞爾
B、凱恩斯
C、艾因齊格
D、弗里得曼
2、如果A國的利率高于B國,則A國貨幣相對于B國貨幣遠期將()
A、升值
B、貶值
C、不變
D、無法判斷
3、利率平價理論認為遠期匯率取決于()
A、兩國的物價水平
B、兩國的利差
C、兩國的貨幣供應量之比
D、兩國國民的心理預期
4、如果A國的年利率為10%,B國的年利率為8%,則A國貨幣相對于B國貨幣遠期的年貼水
率應為0
A、10%
B、8%
C、9%
D、2%
5、利率平價理論的局限在于0
A、以資本自由流動為前提
B、要求具備一個一體化的國際貨幣市場
C、忽略了利率之外的其他因素
D、以一價定律為前提
E、假定沒有運輸成本
參考答案:
1、B
2、B
3、B
4、D
5、ABC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9.1.1國際收支
1、狹義的國際收支是指()
A、經常項目收支
B、貿易收支
C、外匯收支
D、資本和金融項目收支
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國際收支概念是0
A、僅指貿易收支
B、僅指外匯收支
C、狹義的國際收支
D、廣義的國際收支
3、IMF<國際收支手冊〉判斷居民和非居民的標準是()
A、國籍
B、地理位置
C、民族
D、經濟利益中心
4、根據IMF對國際收支的定義,""經濟體""的含義比國家要()
A、廣
B、窄
C、二者相同
D,二者無法比較
5、廣義國際收支強調的基礎是()
A、現金
B、交易
C、貿易
D、服務
參考答案:
1、C
2、D
3、D
4、A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9.1.2國際收支平衡表
1、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所依據的原理是0
A、收付實現制
B、復式記賬原理
C、總分記賬原理
D、現金交易原理
2、根據IMF的標準格式,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組成部分包括()
A、經常帳戶
B、錯誤和遺漏帳戶
C、資本和金融帳戶
D、官方儲備帳戶
E、特別提款權帳戶
3、金融帳戶包括()
A、直接投資
B、證券投資
C、間接投資
D、其他投資
E、儲備資產
4、分析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方法有0
A、動態分析
B、靜態分析
C、比較動態分析
D、多維分析
E、比較分析
5、居民在國外投資收益的匯回應該記入()
A、經常帳戶
B、錯誤和遺漏帳戶
C、資本和金融帳戶
D、官方儲備帳戶
參考答案:
1、B
2、AC
3,ABDE
4、ABE
5、A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9.2國際收支的平衡與失衡
1、自主性失衡,有叫0
A、自發性交易
B、調節性交易
C、事后交易
D、事前交易
E、補償性交易
2、導致國際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有()
A、政治原因
B、經濟周期
C、國民收入變化
D、貨幣價值變動
E、經濟結構
3、假定其他條件不變,一國的國民收入增加,容易導致國際收支出現()
A、順差
B、逆差
C、平衡
D、無法判斷
4、假定其他條件不變,一國處于經濟的衰退期,則國際收支容易出現()
A、順差
B、逆差
C、平衡
D、無法判斷
5、假定其他條件不變,-國國內出現了通貨膨脹,則其國際收支容易出現()
A、順差
B、逆差
C、平衡
D、無法判斷
參考答案:
1、AD
2、BCDE
3、B
4、A
5、B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9.3價格調節機制
1、價格-黃金調節機制針對的是0
A、布雷頓森林體系
B、牙買加體系
C、金本位制
D、紙幣制度
2、馬歇爾-勒納條件分析匯率變動能否改善國際收支的切入點是0
A、收入變化
B、匯率變化
C、供求彈性
D、經濟周期
3、貶值對不同國家貿易條件的影響是不同的,貶值后本國貿易基本不受影響的國家是0
A、發達國家
B、發展中國家
C、大國
D、小國
4、在本國貨幣貶值后,一國的貿易狀況在得到改善之前,反而可能先惡化,這種現象被稱為()
A、需求時滯
B、反應時滯
C、J曲線效應
D、特里芬難題
5,彈性分析法假定國際收支是()
A、廣義的國際收支
B、經常項目收支
C、貿易收支
D、資本和金融項目收支
參考答案:
1、C
2、C
3、D
4、C
5、C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9.4.1吸收理論的基本公式
1、吸收分析法又稱0
A、貨幣分析法
B、彈性分析法
C、支出分析法
D、貿易條件分析法
2、根據吸收分析理論,糾正貿易逆差的政策有()
A、貶值
B、增加貨幣發行量
C、提高利率
D、增加產量
E、減少支出
3、國內總支出包括0
A、投資
B、消費,政府支出
C、進口
D、出口
4、吸收分析法假定國際收支是0
A、廣義的國際收支
B、經常項目收支
C、貿易收支
D、資本和金融項目收支
5、吸收分析法的理論基礎是0
A、比較優勢理論
B、保護幼稚產業理論;
C、要素稟賦論;
D、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
參考答案:
1、C
2、DE
3、ABC
4、C
5、D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9.4.5吸收理論與彈性理論的比較
1、從貿易條件指數的變化就完全可以判斷對外貿易對本國是否有利是0
A、彈性分析法
B、貨幣分析法
C、吸收分析法
D、資產組合分析法
2、在下列觀點上,吸收分析法和彈性分析法一致0
A、僅憑貶值無法改善國際收支逆差
B、需要國內政策配合
C、將貿易收支定義為國際收支
D、提出了J曲線效應
3、在分析方法上,吸收分析法比之彈性分析法要更0
A、優
B、劣
C、無從比較
D、大體相同
4、將貿易收支作為經濟的一個獨立部分加以分析的是()
A、彈性分析法
B、貨幣分析法
C、吸收分析法
D、資產組合分析法
5、從一國經濟資源的利用律和生產水平的角度來考慮貨幣貶值問題的是()
A、彈性分析法
B、貨幣分析法
C、吸收分析法
D、資產組合分析法
參考答案:
1、c
2、C
3、A
4、A
5、C
關閉
《國際經濟學》隨堂隨練返回目錄
9.5貨幣分析法
1、貨幣分析理論的缺陷在于()
A、僅從貨幣市場來分析國際收支
B、將貿易收支視為國際收支
C、貨幣需求量不是收入的穩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池生產碳排放減少考核試卷
- 濰坊職業學院《基礎朝鮮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俄語聽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表現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如皋市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下學期第一次大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濟寧兗州區七校聯考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月考試卷(一)化學試題含解析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地理與文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工程項目管理軟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科技大學《體育鍛煉指導(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2025屆第二學期初三年級期末統一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藥物治療與查房護理
- 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簡譜) 劃船曲
- 夏季換季護膚知識培訓課件
- 大學美育(第二版) 課件 第九單元:雕塑藝術 課件
- 冰雪運動場所的危險源識別與風險評估
- 外傷引起失血性休克護理查房課件
- 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課件2
- 女性寶媽健康知識講座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一覽表(建辦質〔2018〕31號)
- 運動營養食品生產許可審查方案
- 景區保安投標方案技術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