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6.2《共筑生命家園》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6.2《共筑生命家園》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6.2《共筑生命家園》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6.2《共筑生命家園》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6.2《共筑生命家園》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上6.2《共筑生命家園》教學設計2科目道德與法治年級九年級上冊題目《共筑生命家園》課時安排2課時教材分析本框題共有兩目內容,第一目“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要闡述人與自然的關系,使學生認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懂得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第二目“堅持綠色發展道路”,主要講述我國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永續發展的中國路徑和中國方案。本框題是對第一框題《正視發展挑戰》的延伸,在第一框“我國發展面臨的挑戰是什么”的基礎上從“怎么辦”的角度來回應我國所面臨的人口問題與資源、環境挑戰,從理念上說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行動上說要走綠色發展道路,從愿景上說要建設生命家園。闡述我們的態度與選擇、行動與策略,從而回應本課課題――建設美麗中國。學情分析隨著學識的增長和生活經歷的豐富,九年級學生對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現狀有所了解,知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對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有初步的認識。但初中生的思維深度、社會經驗有限,缺乏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入思考,難以理解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中學生對建設美麗中國的認知是淺層的,對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的做法不夠了解;沒有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生活中保護環境的行動不足。因此通過本框學習,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國情常識,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與要求,懂得走綠色發展道路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能夠在生活中做維護生態文明的踐行者,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認可并落實我國環境基本國策。理解并認同我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及走綠色發展的道路。2.道德修養: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意識,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熱愛大自然。3.法治觀念:正確理解并遵守黨和政府制定的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的各項政策,與違反政策的各種行為作斗爭。4.健全人格:正確認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5.責任意識:在生活中以踐行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的理念,倡導低碳生活,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因及舉措,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措施教學難點:正確認識新發展理念,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教學過程——主要思路設計意圖新課導入:視頻播放-《地球的獨白》設問:從地球的獨白中,你感受到我們與地球的關系是什么?給你什么啟示?提示:地球與我們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共筑生命家園,建設美麗中國,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通過視頻播放,感受地球與人類是命運共同體的關系,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環節一:共探人與自然——聚焦“地球獨白”活動一:圖片展示設問:地球向人類發出警告,給我們什么啟示?結論: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做出的智慧選擇。活動二:探究人與自然的關系(呈現思維導圖)活動三:圖片推導(當人類過度開發和利用自然時)設問:上述資源開采推導過程,給我們什么啟示?結論: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我們對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知識歸納總結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P81-82A1-A4通過環節一,對視頻進一步解讀,以地球獨白入手,加入佐證材料,在直觀形象圖片和自主學習探究中,感受人與自然的關系,在意識上樹立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環節二:共建生態文明——聚焦中國“雙碳目標”活動:視頻播放-《中國的減碳之諾》【小組合作探究】結合視頻和教材P83-84+87,思考:1.在視頻中,中國為雙碳目標采取了哪些行動?2.我國為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的基礎、準則、目標、國策、發展理念分別是什么?說明我國走怎樣的發展道路?3.我國為什么要共建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是什么?知識歸納總結2:怎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P82-83B1B2B3B1.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B2.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B3.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五大發展理念)拓展:五大新發展理念知識歸納總結3:為什么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P83-84+87C1C2C3C1.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C2.★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C3.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聚焦熱點話題,中國對碳達標、碳中和這雙碳目標的樹立和采取的措施,以視頻播放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時政熱點材料的了解,同時通過視頻更加形象直觀,并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活躍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主動學習意識,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同時對學生不易理解的“雙碳目標”“五大新發展理念”,由教師進行解讀,解決學生學習知識的欠缺,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環節三:共護綠水青山——聚焦“余村的華麗轉型”活動一:視頻播放《從太空看余村之變》設問:“結合探究分享P84-85,思考:1.余村的兩條致富路,致富途徑,影響分別是什么?2.余村是如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知識歸納總結:如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P85①②①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②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結論:D1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活動二:材料解讀材料1:2020年,余村村集體年收入達700多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從8700元增加到5.6萬元,實現了從“賣石頭”到“賣風景”、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華麗蝶變。如今的余村,山青水秀游人如織,老百姓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結論:D2.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P85材料2:余村以智慧農業、休閑觀光為重點,著力打造鄉村低碳產業體系。2019年,湖州安吉余村直接碳排放強度僅為0.04噸/萬元,趨近于零。綠,是余村的底色,也是余村人一直悉心守護的顏色。村民自發組成生態護衛隊,及時糾正游客的不文明行為,監督農家樂有無偷排污水、亂倒垃圾,大家共同用自己的雙手護綠水青山、守護美麗家園。設問:1.余村選擇走怎樣的發展之路?2.這條路堅持的方針和生產生活方式是怎樣的?結論:D3.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材料3:現在,余村制訂的村規民約越來越全面,在土地、村民生活方式、衛生保潔等都有專項規定。例如“垃圾不落地”,“全年全時段禁止銷售和燃放煙花爆竹”,“嚴禁在水庫、山塘等地投放對人體有害的魚餌、食物或藥物,不得排放任何廢水","山林野外嚴禁使用除草劑等有毒有害農藥,限量使用化肥,嚴禁野外擅自狩獵捕魚”……結論:D4.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限。P87知識歸納總結:4.如何走綠色發展道路?P85-87D1-D4研讀教材,通過余村這一教材素材進行切入,貫穿本環節,以視頻和材料呈現,和學生主動解讀材料,幫助學生理解我國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具體途徑,同時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啟發學生對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關系如何正確處理的思考。環節四:共建美麗中國——聚焦臨海綠洲“塞罕壩”活動:視頻播放-塞罕壩“美麗高嶺上的綠色奇跡”設問:結合視頻,說一說在建設美麗中國,共筑生命家園的路上,國家、企業、社會、公民個人如何作為?通過拓展空間素材塞上綠洲“塞罕壩”材料進行拓展研讀,在材料和視頻感知下,從多角度入手,為建設美麗中國、美麗家鄉如何去積極作為,拓展學生思考的廣度和深度。板書設計6.2共筑生命家園(知識梳理)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①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②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人類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③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④★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我們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2.★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①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五大發展理念)3.為什么要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①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4.★怎樣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①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④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5.如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①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②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6.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是怎樣的?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