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汽化和液化-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課堂(蘇科版)(解析版)_第1頁
2.2 汽化和液化-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課堂(蘇科版)(解析版)_第2頁
2.2 汽化和液化-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課堂(蘇科版)(解析版)_第3頁
2.2 汽化和液化-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課堂(蘇科版)(解析版)_第4頁
2.2 汽化和液化-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課堂(蘇科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第2課汽化和液化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使蒸發減慢的是()A.給濕頭發吹熱風 B.把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C.把盛有酒精的瓶子蓋嚴 D.將馬路上的積水向周圍掃開【解析】A.給濕頭發吹熱風,增大液體上方的空氣流速和溫度,加快蒸發,故A不符合題意;B.把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增大液體上方的空氣流速和溫度,加快蒸發,故B不符合題意;C.把盛有酒精的瓶子蓋嚴,減小了液體上方的空氣流速,減慢蒸發,故C符合題意;D.將馬路上的積水向周圍掃開,增加液體的表面積,加快蒸發,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小明同學在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時,在完全相同的A、B兩塊玻璃板上分別滴上等量的、表面積大小相同的水,用酒精燈加熱B玻璃板,如圖所示.觀察圖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是()

A.水的質量 B.水的溫度C.水上方空氣的流速 D.水的表面積【解析】由題意可知,等量的、表面積大小相同的水表示水的質量和表面積相同,由圖可知,兩滴水表面空氣流速相同,B玻璃板下面用酒精燈加熱,A玻璃板下沒有酒精燈,所以他探究水的溫度對蒸發的影響,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3.下列四個實例中,能夠使蒸發加快的是()A.用保鮮袋封裝新鮮的蔬菜 B.用吹風機向濕頭發吹熱風C.利用管道替代溝渠輸水 D.把盛有酒精的瓶口蓋嚴【解析】A.把蔬菜用保鮮膜包好,控制了表面積,減慢了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從而減慢了水分的蒸發,故A不符合題意;B.電吹風吹頭發,加快了空氣的流動,可提高液體的溫度(熱風),加快了水分的蒸發,故B符合題意;C.利用管道代替溝渠輸水,控制了表面積,減慢了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從而減慢了水分的蒸發,故C不符合題意;D.給盛有酒精的瓶子加蓋,控制了表面積,減慢了酒精上方的空氣流動,從而減慢了酒精的蒸發,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4.如圖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部分器材,安裝甲裝置時應先調整(A/B)的高度,A、B兩同學分別在兩塊比燒杯口略大的圓形硬紙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將溫度計通過小孔插入燒杯內的水中,如圖乙,其中剪裁合適的是(A/B)同學。

【解析】[1]實驗中,為了利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調整鐵圈B,確定其高度時應點燃酒精燈。[2]B同學在紙板邊緣剪孔,放入溫度計后,溫度計的玻璃泡會接觸到燒杯側壁,從而導致測量溫度不準確,故剪裁合適的是A同學。5.在青藏鐵路的建設中,我國科技工作者將“熱棒”插入凍土,成功解決了“凍土工程”這一世界性難題。如圖所示,熱棒是碗口粗細的鐵棒,高出地面約2m,在路基下還埋有5m,整個棒體是中空的,里面封裝有適量液氨。熱棒的工作原理是:當路基溫度上升時,液氨熱量變成氣態氨上升到熱棒的上端;通過散熱片散熱,氣態氨發生(填物態變化名稱)又沉入了棒底。這樣不斷循環,避免凍土融化造成路基崩塌。【解析】[1]路基溫度上升,液氨吸收熱量,由液態變為氣態,發生汽化現象。[2]通過散熱片散熱,氣態氨放熱液化成液氨沉入棒底。

1.小芳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由此她聯想到了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的情景。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正確的是()A.“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它們都是水蒸氣B.“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C.“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解析】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是碗里蒸發出的水蒸氣,在上升過程中,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時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以,它們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2.在醫院里,醫生為病人檢查牙齒時,先拿一個帶把的金屬小鏡子在酒精燈上烤一烤,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烤一烤”的主要目的是()A.使鏡子升溫,防止口中水蒸氣液化 B.使鏡子升溫,防止口中唾液汽化C.使鏡子升溫,防止口中唾液凝固 D.使鏡子升溫,防止口中水蒸氣凝華【解析】鏡子的溫度升高后,病人口中的水蒸氣(氣態)不會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液態),發生液化現象,從而能使醫生利用鏡子的平面鏡成像原理清楚地觀察病人的牙齒,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3.周末,晨晨在家燒水給爺爺泡茶喝。看著透明電熱水壺中水由涼水到燒開,他觀察到一些現象,并對這些現象進行了解釋。下列正確的是()A.水在沸騰前需要加熱,達到沸點后無需加熱也能沸騰B.水在沸騰時里面的氣泡越往上越大,此時水溫保持不變C.水沸騰前內能越來越大,所含熱量也越來越多D.水的沸點是100℃【解析】AB.水在沸騰前里面的氣泡越往上越小,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上升;沸騰過程中,里面的氣泡越往上越大,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所以還要繼續吸收熱量,故A錯誤,B正確;C.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故C錯誤;D.在一個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故D錯誤。故選B。4.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小明按圖甲安裝器材,小明用同一裝置進行了兩次實驗,并根據實驗數據匯出了如圖乙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當時的氣壓一個標準大氣壓(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前6分鐘內水吸收的熱量(選填“相同”或“不同”);先后兩次所用水的質量分別為m1、m2,則關于m1、m2的大小關系是m1m2。【解析】[1]由圖乙可知,水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水的沸點是98℃;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所以此時大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2]因為加熱條件一樣,加熱時間的長短就反映吸熱的多少,這是轉換法,所以兩次實驗的前6分鐘內水吸收的熱量相同。[3]兩次達到沸點所用加熱時間相同,即吸收的熱量相同,m2比m1初溫低,所以m2升溫更快,所以m1>m2。5.佛山市某些地區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釀造“地瓜酒”的習俗。首先將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溫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攪拌均勻,經發酵40天左右,其間每天攪拌一、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離出“地瓜酒”。如圖所示是從“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裝置示意圖。在提取“地瓜酒”的過程中,能把酒從酒料中分離出料,利用的是不同物體間的不同,這一過程需要(選填“吸熱”或“放熱”)。小鍋中的冷水的作用是使酒蒸氣。(填物態變化)

【解析】[1]不同物質的沸點不同,能把酒從酒料中分離出來,就是利用不同物體間沸點不同的原理。[2]燒火加熱的目的是使酒料里面的酒吸熱更快的汽化,變為酒精蒸汽,汽化吸熱。[3]酒精蒸汽遇冷又會發生液化現象,蒸汽液化時需要放出熱量,故小鍋里的冷水會變熱。6.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對釜的鑄造有“鐵化如水,以泥固鈍鐵柄勺從嘴受注”,如圖,“鐵化如水”是一種現象;如圖,清晨,路邊蜻蜓和小草上結有露珠屬于現象。(兩空均填物態變化名稱)

【解析】[1]鐵由固態變為液態,發生了熔化現象。[2]露珠是液態的小水滴,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7.包子店用蒸籠蒸饅頭、包子,小明仔細觀察后發現:高溫的水蒸氣經過多層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籠蓋時,大量水蒸氣發生液化現象,(選填“吸收”或“放出”)很多熱量。有經驗的師傅拿剛出籠的饅頭前,先將手沾點水,這樣做主要是利用,使手不會被燙傷。【解析】[1]降低溫度可以使氣體液化,所以高溫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蒸籠蓋時,會在蒸籠蓋內表面液化,放出大量的熱量。[2]手上沾點水后,水會汽化吸收熱量,所以用濕手拿熱饅頭,手不易被燙傷。8.有一種家用加濕器,通電后霧化片以2.4MHz的頻率振動,將水珠打散,使加濕器周圍的空氣濕潤。這種加濕器是利用(填“超”或“次”)聲波工作的,液態的水能被霧化,說明聲波可以傳遞(填“信息”或“能量”);霧化的水最后消失不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填物態變化名稱)。【解析】[1][2]有一種家用加濕器,通電后霧化片以2.4MHz的頻率振動,將水珠打散,使加濕器周圍的空氣濕潤。這種加濕器是利用超聲波工作的,液態的水能被霧化,說明聲波可以傳遞能量。[3]霧化的水最后消失不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汽化。9.火箭中常使用的燃料是液態氫,它是通過既又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氫氣液化形成的。火箭點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噴到發射臺上,發射架會熔化。為了保護發射架,在發射臺底建一個大水池,讓火焰噴到水池中,這是利用了水汽化時要(選填“吸熱”或“放熱”),使周圍環境溫度不致太高。我們看見火箭剛點燃時周圍有大量的“白氣”,這是由于水先后形成的。【解析】[1][2]液化的兩種方式: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火箭中常使用的燃料是液態氫,它是通過既降低溫度又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氫氣液化形成的。[3][4]物質由液體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這個過程需要吸熱;火箭剛點燃時水吸收大量熱由液態變為水蒸氣發生汽化,之后水蒸氣遇冷又液化成液態“白氣”。10.如圖所示,醫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所戴的護目鏡鏡片常會變得模糊不清,這是由于水蒸氣造成的(填物態變化名稱),模糊不清的“霧氣”在護目鏡的(選填“內”或“外”)側產生。一次性打火機里的燃料是一種叫丁烷的物質,通常情況下呈氣態。它是在常溫下,用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儲存在打火機里的。【解析】[1][2]醫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所戴的護目鏡鏡片常會模糊不清,上面有一層水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著在護目鏡鏡片上,小水珠出現在溫度高的一側,所以,是在護目鏡的內側。[3]氣態的丁烷是采用壓縮體積的方法液化成液態丁烷儲存在打火機里的。

11.如圖是一款療傷噴霧劑,醫學上針對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噴霧劑的主要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裝瓶是采用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這一過程需要熱量。寒冷的冬天,房間窗子(選填“內”或“外”)側會起一層“白霧”。

【解析】[1][2]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降低溫度,二是壓縮體積。要在常溫下讓氯乙烷從氣態變為液態,我們可采取壓縮體積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這一過程要放出熱量。[3]寒冷的冬天,房子內溫度較高,屋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的房間窗子,液化形成小水滴,附著在房間窗子的內側。1.如圖,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小明和小紅所用器材規格完全相同。

(1)進行組裝實驗裝置時,應按照的順序進行;(2)圖乙、丙是小明觀察到的氣泡在水中變化的現象,則(選填“乙”或“丙”)圖是水沸騰時的情形;(3)圖丁是小明與小紅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①本次實驗中水的沸點為℃;

②水沸騰時的特點是(選填“吸熱”或“放熱”),但溫度保持不變;③小明與小紅把水加熱到沸騰所用的時間不同,主要原因可能是。【解析】(1)[1]在組裝實驗裝置時,因為酒精燈需要用外焰加熱,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所以組裝實驗裝置時,應該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組裝。(2)[2]水沸騰前,燒杯下面的水先汽化成水蒸氣,密度較小的水蒸氣氣泡要上升,溫度較高的水蒸氣升到上面遇到低溫的水又液化為水,所以氣泡越來越小。水沸騰時,燒杯上下的水溫都達到了沸點,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斷有水汽化成新的水蒸氣,所以氣泡越來越大。所以乙圖中的情形是水沸騰時的情形。(3)①[3]由圖可知,縱坐標表示的是溫度,每個小格表示2℃,當水溫達到沸點后溫度不再升高,故本次實驗中水沸騰時的溫度為96℃。②[4]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但是需要不斷的吸收熱量。③[5]如圖所示,水溫達到沸點前,兩人繪制的溫度-時間圖像是兩條平行線,這說明在相同的時間內溫度的變化量相同,也就是加熱裝置相同,水的質量也相同。小明與小紅把水加熱到沸騰所用的時間不同,那是因為小紅從80℃的水溫開始記錄,小明從90℃的水溫開始記錄,他們各自開始記錄時水的溫度不同。2.在做“觀察水沸騰”的實驗時,

(1)A組同學用的是如圖甲所示裝置,他們測出的水溫將偏(填“高”或“低”);(2)圖乙是B組同學在實驗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此時水的溫度是℃;(3)B、C兩組同學雖然選用的實驗裝置相同,但將水加熱到沸騰用的時間不同,他們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分析圖象可知:水的沸點是℃,當時的大氣壓(選填“<”、“>”或“=”)l標準大氣壓;B、C組得到b、c兩種不同圖象的原因可能是的質量較大(選填“b”或者“c”)。請寫出縮短加熱時間的一條措施:;(4)t2時刻后,若繼續加熱,溫度計的示數(填“不變”、“降低”或者“升高”);溫度計周圍的“白氣”是高溫水蒸氣上升時,

形成的。【解析】(1)[1]因為溫度計接觸到容器底,而容器底部的溫度高于水的溫度,所以溫度計測出的溫度會偏高。(2)[2]圖乙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且示數越靠上越大,所以讀數為92℃。(3)[3]液體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不變,由圖丙可知水的沸點為98℃。[4]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說明此時的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5][6]bc兩圖像中,水的沸點相同,而沸騰前加熱的時間不同,原因可能是bc兩次實驗中水的質量不同,水的質量越多,沸騰前需要加熱的時間越長;因此想要縮短沸騰前加熱的時間可知適當減少水的質量。(4)[7]因為t2時刻水已經沸騰,根據液體沸騰的特點可知,溫度會保持不變,因此溫度計的示數不變。[8]“白氣”是液態的小水珠,由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