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一、選擇題1.隋唐以三省六部為政務中樞,并集漢魏以來中樞政制變化之大成,較之秦漢三公九卿制度,無論就其組織機構,還是運行機制和行政效率,都具有明顯的優越性。與秦漢體制相比,隋唐三省體制的最顯著特征是()A.實現了皇權與相權之間的有效制約B.三權分立有利于決策并限制了皇權C.政務程序規范決策與執行機構分職D.權力相對分散極大提高了行政效率2.(2023·煙臺)錢穆先生認為,從秦漢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變,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進步,皇帝從后臺走到了前臺。從制度變革層面看,這里的“進步”是指()A.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B.權力中樞決策規范化C.中央機構行政效率提高 D.社會階層流動性增強3.(2023·商洛)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取消了長官辟署佐官的制度及九品中正制。同時詔令“外官九品以上,父母及子年十五已(以)上,不得將之官”“州縣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這些舉措()A.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 B.完善了地方官員的升遷機制C.促成了察舉制到科舉制的過渡 D.基于推進國家廉政建設考量4.(2023·河南省名校聯盟)自貞觀十七年始,不管是官階低于還是高于三品者均要加帶“同中書門下三品”稱號,方可參預政事堂會議。唐高宗時,又規定外司四品以下的官員入相,統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名。從此,更多負實際行政職責的低級官員進入了政事堂。這一變革()A.使君相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B.完善了政事堂的集議制度C.加劇了士族與庶族間的矛盾 D.適應了科舉制發展的需要5.有學者指出“正是由于士族力量的強大,曹氏若想公然取漢室而代之,就不得不對士族妥協,作出讓步。延康元年,曹丕接受陳群建議,同意實行九品中正制,以換取士族對自己登上皇帝寶座的同意和支持”。據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A.以門第族望作為選官標準 B.折射出士族精于為官之道C.體現寒、士族間某種妥協 D.有利于中央集權制度加強6.(2023·北京房山)《禮賓圖》(下圖)是出土于陜西唐章懷太子(655—684年)墓中的壁畫,描繪了鴻臚寺官員引見三位使節的情景。據此分析正確的是()A.反映了唐太宗時期友好和睦的民族關系B.鴻臚寺的職責僅限于管轄少數民族事務C.鴻臚寺是隸屬于唐朝尚書省的官方機構D.說明唐朝與世界各地區的交往更加頻繁7.(2023·河南)唐末,宰相裴垍改革賦稅制度,藩鎮治所所在州停止向中央“上供”賦稅,全部改為“留使”作藩鎮的經費。除治所州郡“留使”不足約定數額時由其予以補足外,藩鎮所轄其他州郡的賦稅則主要上交給中央。這一做法()A.加強了中央財政實力 B.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C.加劇了藩鎮割據局面 D.減輕了其他州郡負擔8.西晉時,“舉秀才必五策皆通”,又設立國子學,與太學相并立。南朝時期,國子學中經策試而入仕的學生,“見于史傳者數十人之多”。國學的“明經”科地位上升,超過了孝廉,形成了“州舉秀才試文、國學明經試經”的格局。這反映出()A.九品中正制名存實亡B.考試選官逐漸受到重視C.門閥士族影響力巨大D.人才選拔制度發展成熟9.(2024·衡陽)唐代舉子在考試前的請托宣傳和達官聞人的薦舉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通過著書立傳提升名氣,并且形成了特有的“行卷”風氣。唐代著名人物如韓愈、杜牧、皮日休等人都有“行卷”的經歷,有些還成為科場和文壇佳話。這客觀上()A.推動了社會階層的流動B.促進了唐朝文化的繁榮C.削弱了門第觀念的影響D.反映當時社會文化多樣10.(2024·成都一模)唐朝前期,統治者多次規范官員奏事的層級、程序和功能,注重皇帝與宰相及官僚機構之間的分工,皇帝原則上只處理軍國大事或現行法律規章所無法涵蓋的問題。這些舉措()A.反映了中樞機構的調整B.降低了君主專制的程度C.避免了朝廷決策的失誤D.促進了行政效率的提高11.政事堂初設于唐代貞觀年間,凡是國家大政方針均在政事堂商議。至唐玄宗十一年(723年),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而且有了獨立的印信——“中書門下之印”。這反映出當時()A.中樞機構運行方式有調整B.中書門下省成為決策機構C.政事堂的職能發生了變化D.君權和相權矛盾有所緩和12.(2024·錦州)表中詩句反映出兩稅法()白居易“胡為秋夏稅,歲歲輸銅錢。錢力日已重,農力日已殫。”柳宗元“蠶絲盡輸稅,機杼空倚壁。”杜荀鶴“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A.簡化稅目,統一稅制B.將役折錢,賦役合并C.制度缺陷,現實困境D.取消戶稅,夏秋兩征二、非選擇題13.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中書省、門下省同處北面的宮城,與尚書省隔著宮墻南北分開。門下省詔敕行達尚書省,需先經其長官審閱,若發現差錯,可以不奉詔,甚至封還詔書,但一般都是奉敕力行。提取材料中有關三省的兩條信息,并加以解讀。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一、選擇題1.隋唐以三省六部為政務中樞,并集漢魏以來中樞政制變化之大成,較之秦漢三公九卿制度,無論就其組織機構,還是運行機制和行政效率,都具有明顯的優越性。與秦漢體制相比,隋唐三省體制的最顯著特征是()A.實現了皇權與相權之間的有效制約B.三權分立有利于決策并限制了皇權C.政務程序規范決策與執行機構分職D.權力相對分散極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解析]在三省體制下中書決策、門下審議、尚書執行,而具體的執行部門又分為六部,故C項正確;三省體制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分割相權加強君權,從本質上講它是君主專制強化的表現,故A項錯誤;三權分立體現在行政、立法和司法的制約與平衡,這是西方近代民主政體的主要特征,隋唐時的中國是專制政體,故B項錯誤;權力相對分散也有可能導致行政效率的低下,故D項說法欠妥。2.(2023·煙臺)錢穆先生認為,從秦漢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變,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進步,皇帝從后臺走到了前臺。從制度變革層面看,這里的“進步”是指()A.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B.權力中樞決策規范化C.中央機構行政效率提高 D.社會階層流動性增強[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相比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在制度變革層面上的進步表現為,三省長官分工協作,使權力中樞決策規范化,B項正確;三省六部制服務于君主專制,使皇帝從后臺走到了前臺,與加強對地方管理的中央集權不符,A項錯誤;中央機構行政效率提高與三省六部制使“皇帝從后臺走到了前臺”不符,C項錯誤;隋唐時期促使社會階層流動性增強的是科舉制,而不是三省六部制,D項錯誤。3.(2023·商洛)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取消了長官辟署佐官的制度及九品中正制。同時詔令“外官九品以上,父母及子年十五已(以)上,不得將之官”“州縣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這些舉措()A.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 B.完善了地方官員的升遷機制C.促成了察舉制到科舉制的過渡 D.基于推進國家廉政建設考量[解析]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把選拔官員的權力收歸中央,規定“外官九品以上,父母及子年十五已(以)上,不得將之官”“州縣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加強了對地方官的管理,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故選A項;B項“完善了”材料信息不足以說明,排除;材料舉措促進了九品中正制到科舉制的過渡,排除C項;D項不是主要目的,排除。4.(2023·河南省名校聯盟)自貞觀十七年始,不管是官階低于還是高于三品者均要加帶“同中書門下三品”稱號,方可參預政事堂會議。唐高宗時,又規定外司四品以下的官員入相,統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名。從此,更多負實際行政職責的低級官員進入了政事堂。這一變革()A.使君相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B.完善了政事堂的集議制度C.加劇了士族與庶族間的矛盾 D.適應了科舉制發展的需要[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這一變革使更多的負實際行政職責的低級官員進入了政事堂,在朝章國典上有了發言權,從而充實和擴大了政事堂集議的內容和范圍。由于低級官員政治上的進取心較強,也更熟悉下情,因此他們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政府決策的正確性,也給政事堂帶來了生氣和活力,對政事堂宰相集議制的發展起了很好的補充和完善作用,故選B項。君相矛盾非材料主旨,故排除A項;材料沒有反映士族與中小地主間的矛盾,也與科舉制的發展無關聯,故排除C、D兩項。5.有學者指出“正是由于士族力量的強大,曹氏若想公然取漢室而代之,就不得不對士族妥協,作出讓步。延康元年,曹丕接受陳群建議,同意實行九品中正制,以換取士族對自己登上皇帝寶座的同意和支持”。據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A.以門第族望作為選官標準 B.折射出士族精于為官之道C.體現寒、士族間某種妥協 D.有利于中央集權制度加強[解析]材料反映出生寒族的曹氏集團與士族豪門之間的默契與妥協,以此緩和中央政府與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對曹丕代漢稱帝的支持,故選C項;材料沒有體現選官的標準,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士族為官情況,排除B項;九品中正制屬于選官制度,對中央集權加強起到一定作用,但與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項。6.(2023·北京房山)《禮賓圖》(下圖)是出土于陜西唐章懷太子(655—684年)墓中的壁畫,描繪了鴻臚寺官員引見三位使節的情景。據此分析正確的是()A.反映了唐太宗時期友好和睦的民族關系B.鴻臚寺的職責僅限于管轄少數民族事務C.鴻臚寺是隸屬于唐朝尚書省的官方機構D.說明唐朝與世界各地區的交往更加頻繁[解析]根據材料“鴻臚寺官員引見三位使節的情景”可知,鴻臚寺屬于禮部,而禮部屬于尚書省,故C項正確;結合所學可知,唐太宗于貞觀二十三年(649年)駕崩,廟號太宗,葬于昭陵,這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A項;B項中“僅限于”的說法錯誤,排除;D項中“世界各地區”的說法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7.(2023·河南)唐末,宰相裴垍改革賦稅制度,藩鎮治所所在州停止向中央“上供”賦稅,全部改為“留使”作藩鎮的經費。除治所州郡“留使”不足約定數額時由其予以補足外,藩鎮所轄其他州郡的賦稅則主要上交給中央。這一做法()A.加強了中央財政實力 B.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C.加劇了藩鎮割據局面 D.減輕了其他州郡負擔[解析]據材料“除治所州郡‘留使’不足約定數額時由其予以補足外,藩鎮所轄其他州郡的賦稅則主要上交給中央”并結合所學知識,唐末藩鎮割據,藩鎮往往統轄多個州縣,并經常截留中央稅收。在此背景下,裴垍的賦稅改革,在制度上將藩鎮的稅收限定在治所所在的一個州,其他州郡的賦稅則專供中央,客觀上有利于增加中央財政收入,故A項正確;藩鎮所轄州郡賦稅上交中央與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存在因果關系,B項錯誤;藩鎮所轄州郡賦稅上交中央,使中央可以更好地控制地方收入,有利于削弱藩鎮實力,C項錯誤;減輕其他州郡負擔的說法與材料“藩鎮所轄其他州郡的賦稅則主要上交給中央”描述不符,D項錯誤。8.西晉時,“舉秀才必五策皆通”,又設立國子學,與太學相并立。南朝時期,國子學中經策試而入仕的學生,“見于史傳者數十人之多”。國學的“明經”科地位上升,超過了孝廉,形成了“州舉秀才試文、國學明經試經”的格局。這反映出()A.九品中正制名存實亡B.考試選官逐漸受到重視C.門閥士族影響力巨大D.人才選拔制度發展成熟[解析]材料表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秀才和國子學明經都需經過考試,結合史實可知,考試日益受到重視,B項正確;這一時期九品中正制剛剛形成不久,排除A項;材料沒有指出選官被門閥士族控制,排除C項;科舉制的創立是古代選官制度成熟的體現,排除D項。9.(2024·衡陽)唐代舉子在考試前的請托宣傳和達官聞人的薦舉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通過著書立傳提升名氣,并且形成了特有的“行卷”風氣。唐代著名人物如韓愈、杜牧、皮日休等人都有“行卷”的經歷,有些還成為科場和文壇佳話。這客觀上()A.推動了社會階層的流動B.促進了唐朝文化的繁榮C.削弱了門第觀念的影響D.反映當時社會文化多樣[解析]材料“通過著書立傳提升名氣,并且形成了特有的‘行卷’風氣”可見舉子可以通過文章提高名氣,有利于文化繁榮,B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階層之間的流動,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重視文章寫作現象,與門第觀念的削弱無關,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文化多種多樣,排除D項。10.(2024·成都一模)唐朝前期,統治者多次規范官員奏事的層級、程序和功能,注重皇帝與宰相及官僚機構之間的分工,皇帝原則上只處理軍國大事或現行法律規章所無法涵蓋的問題。這些舉措()A.反映了中樞機構的調整B.降低了君主專制的程度C.避免了朝廷決策的失誤D.促進了行政效率的提高[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規范奏事程序,皇帝與官員分工,這些措施都有助于簡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率,D項正確;材料中涉及的舉措是調整皇帝與中樞機構的分工,而非調整中樞機構,排除A項;材料并未提到皇帝的權力是否有所變化,因而不涉及君權,不能說明“降低了君主專制的程度”,排除B項;決策失誤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無法完全避免,排除C項。11.政事堂初設于唐代貞觀年間,凡是國家大政方針均在政事堂商議。至唐玄宗十一年(723年),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而且有了獨立的印信——“中書門下之印”。這反映出當時()A.中樞機構運行方式有調整B.中書門下省成為決策機構C.政事堂的職能發生了變化D.君權和相權矛盾有所緩和[解析]結合所學可知,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即中書、門下、尚書、六部。依據材料可知,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而且有專印,這體現唐初中樞機構的運行方式發生了調整,A項正確;門下省負責審議、封駁,不是決策機構,排除B項;政事堂改名,并且有獨立的印信,說明政事堂的地位大為提升,而其職能沒有發生變化,排除C項;材料并未涉及君權和相權的矛盾問題,排除D項。12.(2024·錦州)表中詩句反映出兩稅法()白居易“胡為秋夏稅,歲歲輸銅錢。錢力日已重,農力日已殫。”柳宗元“蠶絲盡輸稅,機杼空倚壁。”杜荀鶴“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A.簡化稅目,統一稅制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市松江區2025屆高三高考模擬卷(二)數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淮安市車橋中學2025屆高三月考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2025年初三2月份自測化學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濟寧嘉祥縣聯考2025屆初三下學期適應性月考卷(三)物理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摸底考試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臨沂科技職業學院《工程材料與構造》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喀什職業技術學院《試驗設計方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理工大學《建筑模型制作與造型設計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自貢市2024-2025學年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統考試題含答案
- 信陽師范大學《專業英語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Premiere視頻編輯案例教程(微課版)(第2版)(PremierePro2020) 課件 第1、2章 初識 Premiere Pro 2020、視頻剪輯
- 口腔平滑肌瘤的手術治療與預后
- 重點群體人員本年度實際工作時間表
- XX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2024年)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化學試卷真題(含答案)
- 衛星互聯網通信技術
- 2023年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直屬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真題及答案
- 豬場的生物安全工作總結
- 機房建設工程方案
- 氨吹脫工藝設計
- 觀光小火車活動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