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講鈉及其重要化合物堿金屬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2024·山東濰坊高三檢測)對如表試驗操作、現象的說明不正確的是(C)選項試驗操作、現象說明A新切開的金屬鈉表面有銀白色金屬光澤,露置在空氣中很快變暗金屬鈉被氧氣氧化B久置的氯水不能使有色布條褪色久置的氯水中無HClOC將金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有氣體放出,但無紅色沉淀生成說明金屬鈉的還原性弱于金屬銅的D金屬鈉可以在氯氣中燃燒說明燃燒不愿定須要氧氣[解析]金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首先和溶液中的水反應,然后是生成的氫氧化鈉和硫酸銅的反應,不會置換出金屬銅,C不正確。2.(2024·遼寧營口期末)下列有關鈉及其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D)①金屬鈉著火時用泡沫滅火器滅火②二氧化碳通過Na2O2粉末后固體物質的質量增加③切開的金屬鈉暴露在空氣中發生反應2Na+O2=Na2O2④取完后剩余的鈉要放回原試劑瓶A.①③ B.②③④C.②③ D.②④[解析]①金屬鈉著火時不能用水或泡沫滅火器滅火,而應用細沙蓋滅,故A錯誤;②二氧化碳通過過氧化鈉,二者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故固體物質的質量增大,故B正確;③切開的金屬鈉暴露在空氣中,光亮的表面慢慢變暗:4Na+O2=2Na2O,故C錯誤;④假如鈉有剩余,應將剩余的鈉放回原試劑瓶,因為鈉相對比較活潑,隨意丟棄簡潔引發火災等平安事故,故D正確。3.(2024·河北衡水高三檢測)侯氏制堿法原理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下列有關模擬侯氏制堿法的試驗原理和裝置能達到試驗目的的是(C)[解析]干脆加熱氯化銨固體無法制得氨氣,應加熱氯化銨與消石灰固體混合物制備氨氣,故A錯誤;制備碳酸氫銨時,應將二氧化碳通入溶有氨氣的飽和食鹽水中,否則無法制得碳酸氫鈉,故B錯誤;分別碳酸氫鈉固體時,應用過濾的方法分別,故C正確;碳酸氫鈉受熱分解制備碳酸鈉時,應在試管中加熱碳酸氫鈉,故D錯誤。4.下列關于鈉及其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C)①Na2O與Na2O2都能和水反應生成堿,它們都是堿性氧化物②Na2O2只有氧化性沒有還原性③Na2O2與CO2反應,生成1molO2時轉移電子數目為4NA④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溶液先變紅后褪色,并有氣泡生成⑤鈉與濃NH4Cl溶液反應,放出的氣體中含有H2和NH3A.①③⑤ B.②③④C.④⑤ D.③④⑤[解析]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故①錯誤;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故②錯誤;依據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生成1molO2時轉移2mole-,即轉移電子數目為2NA,故③錯誤;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溶液先變紅,由于反應中可能有H2O2生成,且H2O2具有強氧化性,所以溶液會褪色,故④正確;鈉與濃NH4Cl溶液反應,生成NaCl、H2和NH3,故⑤正確。5.(2024·山東青島高三檢測)某試驗小組利用傳感器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質。已知:pH越大,溶液堿性越強。下列分析錯誤的是(B)試驗操作試驗數據A.①與②的試驗數據基本相同,說明②中的OH-未參與該反應B.加入試劑體積相同時,②溶液比③溶液堿性更弱C.a點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a2++OH-+HCOeq\o\al(-,3)=CaCO3↓+H2OD.Na2CO3和NaHCO3的稀溶液可利用CaCl2溶液鑒別[解析]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Na2CO3溶液,發生反應:Ca2++COeq\o\al(2-,3)=CaCO3↓;滴加NaHCO3溶液,若NaHCO3溶液少量,發生反應:Ca2++OH-+HCOeq\o\al(-,3)=CaCO3↓+H2O,若NaHCO3溶液足量,Ca(OH)2完全反應時,發生反應:Ca2++2OH-+2HCOeq\o\al(-,3)=CaCO3↓+COeq\o\al(2-,3)+2H2O。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發生反應:Ca2++COeq\o\al(2-,3)=CaCO3↓,①是比照試驗,①與②的試驗數據基本相同,可說明②中的OH-未參與該反應,A正確;碳酸鈉溶液和碳酸氫鈉溶液濃度相同,加入試劑體積相同時,二者物質的量相同,與氫氧化鈣完全反應,Na2CO3溶液反應不消耗OH-,而NaHCO3反應會消耗OH-,因此反應后溶液中OH-的物質的量:②>③,而溶液體積相同,故反應后溶液中c(OH-):②>③,c(OH-)越大,溶液的堿性就越強,因此溶液的堿性:②>③,B錯誤;從起始到a點,氫氧化鈣過量,碳酸氫鈉完全反應,故要以不足量的NaHCO3為標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a2++OH-+HCOeq\o\al(-,3)=CaCO3↓+H2O,C正確;Na2CO3和CaCl2溶液反應產生CaCO3白色沉淀,而NaHCO3的稀溶液與CaCl2溶液不反應,無明顯現象,因此可利用CaCl2溶液鑒別二者,D正確。6.(2024·湖南長沙期末)下列試驗裝置不能達到試驗目的的是(D)A.①驗證Na和水反應是放熱反應B.②檢驗Na2O2與H2O反應有O2生成C.③視察Na2CO3的焰色D.④比較Na2CO3、NaHCO3的穩定性[解析]玻璃的導熱性比較差,外管溫度高,內管溫度低,應當將Na2CO3放在外管,將不穩定的NaHCO3放在溫度較低的內管進行試驗,因此不能達到預期的試驗目的,D符合題意。7.(2024·河北邯鄲階段練)下列試驗操作正確的是(C)選項試驗目的試驗操作A視察鈉與水反應的現象用鑷子從煤油中取出金屬鈉,切下一塊黃豆大小的鈉,當心放入裝水的燒杯中B區分NaHCO3溶液與Na2CO3溶液用小試管分別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C證明Na2O2與CO2的反應是放熱反應Na2O2用棉花包袱置于坩堝中,向棉花上通CO2氣體,棉花燃燒說明是放熱反應D區分Na2CO3溶液與K2CO3溶液用玻璃棒分別蘸取溶液,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透過藍色鈷玻璃視察火焰的顏色[解析]鈉保存在煤油中,其表面覆蓋著煤油,所以用鑷子從煤油中取出金屬鈉后應用濾紙吸去其表面的煤油,否則會阻礙鈉與水的反應,故A錯誤;NaHCO3和Na2CO3都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一般用CaCl2溶液鑒別NaHCO3與Na2CO3,故B錯誤;玻璃中含有鈉元素,做焰色試驗時會干擾焰色的視察,可將玻璃棒換為鉑絲來鑒別碳酸鈉和碳酸鉀,故D錯誤。8.(2024·廣東廣州模擬)某試驗小組通過如圖所示試驗,探究Na2O2與水的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②中的大量氣泡的主要成分是氫氣B.③中溶液變紅,說明有堿性物質生成C.④中現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漂白性物質造成的D.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作催化劑[解析]若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的是氫氣,因另一產物為氫氧化鈉,那么反應中只有元素化合價降低沒有元素化合價上升,違反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因此不行能是氫氣,A錯誤;酚酞遇堿變紅,溶液變成紅色,說明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了堿,即氫氧化鈉,B正確;紅色褪去,指示劑被漂白,說明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了有漂白性的物質,可能生成了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具有強氧化性,能夠使溶液褪色,C正確;溶液中物質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時發生了分解,因此產生大量氣泡,最大的可能是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了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在催化劑作用下分解產生了氧氣,D正確。9.A是一種常見的金屬單質,B是淡黃色固體,請結合轉化關系圖推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A與氧氣還可以生成另一種常見化合物F,B和F中陰離子與陽離子的數目比分別是1∶1和1∶2B.完全燃燒WgCO和H2的混合氣體,然后將產物與過量的B反應,則固體增重WgC.相同溫度下,分別向盛有適量0.1mol·L-1D和E溶液的兩支試管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則盛有D溶液的試管中紅色較淺D.用干凈的鉑絲蘸取某待測液,置于火焰上灼燒,透過藍色鈷玻璃能視察到火焰呈紫色,則該溶液中確定含有K+和Na+[解析]A是一種常見的金屬單質,A與O2點燃生成B,B是淡黃色固體,則A是Na,B是Na2O2。結合題圖中物質之間的轉化反應及條件推知,C為NaOH,D為Na2CO3,E為NaHCO3。鈉還能與氧氣反應得到Na2O,Na2O和Na2O2中陰離子與陽離子的數目比均為1∶2,A錯誤;完全燃燒WgCO和H2的混合氣體,然后將產物與過量的B反應,則固體增重Wg,B正確;濃度相同的Na2CO3和NaHCO3溶液,Na2CO3溶液堿性強,紅色較深,C錯誤;透過藍色鈷玻璃視察焰色時,看到火焰呈紫色,證明含有K+,但不能確定是否含Na+,D錯誤。10.(2024·山東聊城模擬)某固體混合物由Na2CO3和NaHCO3兩種物質組成,將其分成X、Y兩等份。標準狀況下,X溶于足量鹽酸,生成CO2的體積為V1L;Y充分加熱、冷卻后再溶于足量鹽酸,生成CO2的體積為V2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加熱,蒸干X與足量鹽酸反應后的溶液,可得固體eq\f(58.5V2,22.4)gB.Y充分加熱,固體質量削減eq\f(44V1-V2,22.4)gC.X、Y消耗鹽酸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D.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eq\f(2V2-V1,V1-V2)[解析]反應涉及的方程式為2NaHCO3eq\o(=,\s\up7(△))Na2CO3+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假設每份中碳酸氫鈉的物質的量為xmol,碳酸鈉的物質的量為ymol,則有x+y=eq\f(V1,22.4),eq\f(x,2)+y=eq\f(V2,22.4),聯立兩式解得:x=2×eq\f(V1-V2,22.4),y=eq\f(2V2-V1,22.4),則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eq\f(2V2-V1,2V1-2V2),D錯誤;X與鹽酸反應后的溶液蒸干后得到氯化鈉,依據以上方程式分析,氯化鈉和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關系不確定,A錯誤;碳酸氫鈉受熱分解,削減的質量為水和二氧化碳的質量,B錯誤;兩個過程最終都得到氯化鈉,依據原子守恒分析,X、Y消耗鹽酸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C正確。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11.(2024·山東青島高三檢測)為進一步了解金屬鈉與非金屬單質反應的化學性質,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兩個探究小試驗,其記錄如下,請你幫助該同學完成每個試驗結論。(1)[金屬鈉與氯氣反應]預料:鈉是很活潑的金屬,氯氣是很活潑的非金屬單質,兩者相遇很簡潔發生化學反應,這個反應既可以在常溫下進行,又可以在加熱的條件下進行。試驗用品:氯氣、金屬鈉、集氣瓶、鐵銼、陶土網、鐵架臺。試驗步驟:①在盛有黃綠色氯氣的敞口集氣瓶上方用鐵銼銼動金屬的表面,使鈉屑掉入集氣瓶中。現象:鈉屑在從瓶口到瓶底的著陸過程中閃爍著黃光,瓶壁和底部有少量白色固體。結論:小塊鈉與氯氣猛烈反應。②將一個盛有氯氣的集氣瓶倒扣在陶土網上的鈉塊上方。現象:片刻后鈉塊起先燃燒,火焰為黃色,產生大量白煙,最終火焰熄滅。結論:大塊鈉與氯氣接觸面積小,反應緩慢,直到溫度上升至鈉的著火點時,鈉才起先與氯氣猛烈反應,故待“片刻后”才看到鈉塊燃燒。(2)[金屬鈉與硫的反應]預料:金屬鈉與硫的反應和金屬鈉與氯氣的反應相像。試驗用品:硫粉、金屬鈉、研缽。試驗步驟:①將硫粉與金屬鈉在研缽中當心混合接觸。現象:沒有什么明顯的反應現象。結論:鈉與硫粉常溫下接觸面積小,反應緩慢。②將硫粉與金屬鈉共置于研缽中研磨(或加熱)。現象:產生黃色的閃光,并伴有“噼噼啪啪”的響聲。結論:鈉與硫粉研磨時接觸面積大,反應猛烈。通過對試驗(1)和試驗(2)的反應條件進行分析、對比,你對非金屬單質氯氣和硫的化學性質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它們都是活潑的非金屬單質;從反應條件看,常溫下,氯氣能與金屬鈉反應,硫只有在加熱(研磨)時才能與金屬鈉反應;氯氣比硫活潑。通過對試驗(1)和試驗(2)的結論進行分析、對比,你對金屬鈉的化學性質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金屬鈉易與氯氣等非金屬單質干脆化合,并且與非金屬單質的接觸面積越大,溫度越高,反應越快速。[解析](1)從對比試驗可以看出,鈉屑和氯氣馬上猛烈反應,而鈉塊片刻后才起先燃燒,說明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2)對比試驗發覺,研磨可以增大接觸面積,加快硫粉與金屬鈉的反應速率。對比金屬鈉和氯氣、金屬鈉與硫粉反應的現象,可以知道,金屬鈉和氯氣更簡潔反應,說明氯氣比硫活潑。硫粉與金屬鈉在常溫下不簡潔反應,而在加熱條件下簡潔反應,說明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12.Ⅰ.某化學愛好小組接受如圖所示裝置探討NaHCO3分解生成的CO2與Na2O2的反應。回答下列問題。(1)畫出乙中試驗裝置圖,并標出相應試劑。見解析圖(2)裝置丙中的儀器名稱是(球形)干燥管,其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質量比為1∶1。(3)裝置丁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O2中的CO2,裝置戊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檢驗O2中是否有CO2。Ⅱ.NaHCO3俗稱小蘇打,工業上可通過侯氏制堿法制取(又稱聯合制堿法,由我國近代著名的化學家侯德榜獨創)。(4)寫出侯氏制堿法中生成NaHCO3的離子方程式:Na++CO2+NH3+H2O=NaHCO3↓+NHeq\o\al(+,4)。操作時,往飽和食鹽水中先通入NH3(填氣體化學式),緣由是氨氣溶解度大而且溶液呈堿性后能吸取更多二氧化碳,增大HCOeq\o\al(-,3)濃度,有利于碳酸氫鈉析出。(5)在密閉容器中投入確定量的Na2O2和NaHCO3,在300℃下充分反應。若殘留固體為純凈物,則起始時eq\f(nNaHCO3,nNa2O2)應滿足的條件是≥2。[解析](1)試驗目的是探討NaHCO3分解生成的CO2與Na2O2的反應,碳酸氫鈉分解放出的二氧化碳氣體中含有水蒸氣,乙裝置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所以乙裝置是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裝置圖為。(2)依據圖示,裝置丙中儀器名稱是球形干燥管,其中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由-1上升為0、由-1降低為-2,依據得失電子守恒,氧化劑與還原劑的質量比為1∶1。(3)由裝置丙出來的氣體中含有氧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所以丁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O2中的CO2,裝置戊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檢驗O2中是否有CO2。(4)侯氏制堿法中氯化鈉、二氧化碳、氨氣和水反應生成NaHCO3、氯化銨,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a++CO2+NH3+H2O=NaHCO3↓+NHeq\o\al(+,4)。氨氣溶解度大而且溶液呈堿性后能吸取更多二氧化碳,增大HCOeq\o\al(-,3)濃度,有利于碳酸氫鈉析出,所以往飽和食鹽水中先通入氨氣。(5)設投入xmolNa2O2和ymolNaHCO3,在300℃下充分反應,若殘留固體為純凈物,則固體產物為碳酸鈉,依據元素守恒得2n(C)≥n(Na),則2y≥(2x+y),則起始時eq\f(nNaHCO3,nNa2O2)≥2。13.(2024·河北保定高三檢測)某愛好小組模擬侯氏制堿法的試驗流程如下:(1)二氧化碳通入飽和氨鹽水的裝置如圖所示。①用圖A裝置制備二氧化碳氣體,該裝置主要玻璃儀器的名稱是分液漏斗、錐形瓶。②用圖B裝置對二氧化碳氣體進行凈化,在圖中方框內補齊凈扮裝置和凈化試劑。(2)母液中加入NaCl固體并通入NH3,在0~10℃(填溫度范圍)下析出NH4Cl。溫度/℃010203040NaCl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NH4Cl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3)驗證產品純堿中是否含有雜質NaCl的方法:取少量試樣溶于水后,先滴加過量稀硝酸,至無氣泡產生,再滴加硝酸銀溶液,假如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含有NaCl。(4)由試驗流程分析可知,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CO2、NaCl(用化學式表示)。(5)稱取5.20g制得的NaHCO3(雜質NaCl),配制成100mL溶液,取出20mL,用0.6000mol·L-1標準鹽酸滴定(甲基橙作指示劑),消耗鹽酸體積為20.20mL。①滴定終點顏色變更:黃色剛好變為橙色。②制得的NaHCO3純度為97.89%。③若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干脆注入標準鹽酸進行滴定,則測定的NaHCO3含量偏高(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解析](1)①依據題圖A裝置,該裝置主要的玻璃儀器是分液漏斗和錐形瓶。②稀鹽酸會揮發,制得的CO2氣體中含有HCl,可通過飽和的NaHCO3溶液除去。(2)依據題表中數據,NH4Cl的溶解度在0~10℃時小于NaCl的溶解度,因此母液中加入NaCl固體并通入NH3,在0~10℃下可析出NH4Cl。(3)驗證產品純堿中是否含有NaCl,可檢驗是否有Cl-存在。(4)由試驗流程可知,CO2、NaCl可循環運用。(5)①NaHCO3溶液呈堿性,可使甲基橙溶液呈黃色,用標準鹽酸滴定時,發生反應:NaHCO3+HCl=NaCl+H2O+CO2↑,則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呈中性,因此滴定終點的顏色變更為黃色剛好變為橙色。②消耗0.6000mol·L-1標準鹽酸的體積為20.20mL,物質的量為0.6000mol·L-1×0.0202L=0.01212mol,依據NaHCO3+HCl=NaCl+H2O+CO2↑可知,20mL溶液中NaHCO3的物質的量為0.01212mol,則產品中NaHCO3的物質的量為0.01212mol×(100mL÷20mL)=0.0606mol,質量為0.0606mol×84g·mol-1=5.0904g,因此制得的NaHCO3純度為eq\f(5.0904g,5.20g)×100%≈97.89%。③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干脆注入標準鹽酸進行滴定,會導致稀鹽酸被稀釋,消耗的鹽酸的體積偏大,則測定的NaHCO3含量偏高。14.現有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試驗裝置,通過測量反應產生的CO2和H2O的質量,來確定該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1)試驗步驟:①按圖(夾持儀器未畫出)組裝好試驗裝置后,首先進行的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稱取樣品,并將其放入硬質玻璃管中;稱量裝濃硫酸的洗氣瓶C的質量和裝堿石灰的U形管D的質量。③打開K1、K2,關閉K3,緩緩鼓入空氣數分鐘,其目的是除去裝置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④關閉K1、K2,打開K3,點燃酒精燈加熱至不再產生氣體。裝置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eq\o(=,\s\up7(△))Na2CO3+H2O↑+CO2↑、Na2CO3·10H2Oeq\o(=,\s\up7(△))Na2CO3+10H2O↑。⑤打開K1,緩緩鼓入空氣數分鐘,然后拆下裝置,再次稱量洗氣瓶C和U形管D的質量。(2)關于該試驗方案,請回答下列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禮儀用品企業環境保護責任考核試卷
- 周莊超深基坑施工方案
- 紙張加工中的涂布工藝改進考核試卷
- 了解項目管理考試命題思路試題及答案
- 熱電聯產關鍵技術研究考核試卷
- 2025年【過氧化工藝】考試題及答案
- 海洋能源開發市場前景分析考核試卷
- 環保工程綠色交通設計與規劃考核試卷
- 高一物理綜合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第三批次系統內招聘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課件
- 2024年南京出版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工程倫理案例與分析
- 廈門市2024屆高三畢業班第四次質量檢測 政治試卷(含答案)
- (附答案)2024公需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與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試題廣東公需科
- 微創冠脈搭橋手術
- 檔案館檔案數字化加工項目技術方案
- 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英語期中試卷(含答案)
- 2024版國開電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論》在線形考(形考任務1至4)試題及答案
- 園林植物器官的識別-園林植物營養器官的識別
- 宮頸癌科普講座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