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專題訓練:生物技術實踐(含詳細答案解析)_第1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專題訓練:生物技術實踐(含詳細答案解析)_第2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專題訓練:生物技術實踐(含詳細答案解析)_第3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專題訓練:生物技術實踐(含詳細答案解析)_第4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專題訓練:生物技術實踐(含詳細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生物技術實踐(基礎卷)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利用自然菌種發酵果酒時,為防止發酵液被污染,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榨汁機要清洗干凈,并晾干B.發酵裝置的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并且膠管口向下放置C.每次排氣時,只需擰松瓶蓋,不能將瓶蓋完全揭開D.將封有葡萄汁的發酵瓶進行高溫滅菌【答案】D【解析】榨汁機要清洗干凈,并晾干,A正確;發酵裝置的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并且膠管口向下放置,可防止空氣的微生物進入發酵裝置,B正確;每次排氣時,只需擰松瓶蓋,不能將瓶蓋完全揭開,防止發酵液污染,C正確;利用自然菌種發酵果酒時,菌種是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故不能高溫滅菌,D錯誤。2.下列有關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酵母菌進行細胞呼吸產生二氧化碳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B.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時應先滴培養液再蓋蓋玻片C.果汁發酵后是否有酒精產生,可以用堿性條件的重鉻酸鉀來檢驗D.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型,它是用來研究細胞膜組成的理想材料【答案】A【解析】酵母菌有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的場所是線粒體基質,無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A正確;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時應先蓋蓋玻片,再滴加酵母菌稀釋液,然后讓稀釋液慢慢滲進,B錯誤;果汁發酵后是否有酒精產生,可以用酸性條件的重鉻酸鉀來檢驗,C錯誤;酵母菌為真核生物,除細胞膜外,還含有核膜和細胞器膜,不利于提取純凈的細胞膜,研究細胞膜組成的材料一般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因為該細胞沒有細胞核和復雜的具膜細胞器,D錯誤。3.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示意圖,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制作果酒時,應先去除枝梗,再用清水沖洗掉污物B.榨汁前,榨汁機和發酵瓶都需要用體積分數為30%的鹽酸消毒C.A過程是酒精發酵,A過程結束后,只需要提高一定的環境溫度就能產生果醋D.導致發酵產物不同的重要因素是溫度、時間、菌種等【答案】D【解析】制作果酒時,應先清水沖洗掉污物,再去除枝梗,A錯誤;榨汁前,榨汁機和發酵瓶都需要用體積分數為70%的鹽酸消毒,B錯誤;A過程是酒精發酵,酒精發酵結束后,除了需要提高一定的環境溫度外,還需通入氧氣和加入醋酸菌,才能產生果醋,C錯誤;由流程圖可知,導致發酵產物不同的重要因素是溫度、時間、菌種等,D正確。4.下列關于“腐乳的制作”實驗,敘述正確的是()A.加鹽主要是為了調節水分,利于毛霉生長B.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桿菌C.加料酒主要是為了滅菌,避免腐乳變質D.實驗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答案】D【解析】加鹽的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塊變硬,同時還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A錯誤;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B錯誤;加料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同時能使腐乳具有獨特的香味,C錯誤;實驗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因為容易受到污染,D正確。5.下列是有關腐乳制作的幾個問題,其中不正確的是()A.豆腐上生長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絲B.決定腐乳特殊口味的是鹵湯C.腐乳的營養豐富,是因為大分子物質經過發酵作用分解成小分子且易于消化的物質D.鹵湯中酒的含量應控制在12%左右,酒的含量過高,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含量過低,腐乳成熟的時間會延長【答案】D【解析】豆腐上生長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絲,嚴格地說是直立菌絲,豆腐中還有匍匐菌絲,A正確;鹵湯直接關系到腐乳的色、香、味,B正確;腐乳中毛霉能產生蛋白酶和脂肪酶,這些酶能將豆腐中的大分子物質分解成小而且易于消化的物質,C正確;鹵湯中含酒量應該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過高,腐乳成熟的時間會延長;含量過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D錯誤。6.下列有關泡菜制作的敘述,正確的是()A.制作泡菜必須要選用新鮮的蔬菜,是因為其不含亞硝酸鹽B.泡菜腌制的整個過程中,乳酸菌的數量呈先增加后穩定的趨勢C.通過與標準顯色液比較玫瑰紅色的深淺,可以大致估算亞硝酸鹽的含量D.我國衛生標準規定醬腌菜中亞硝酸鹽含量不得超過25mg/kg【答案】C【解析】制作泡菜必須要選用新鮮的蔬菜,是因為其亞硝酸鹽的含量低,A錯誤;泡菜腌制的整個過程中,乳酸菌的數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趨勢,B錯誤;

測定亞硝酸鹽含量需要與標準顯色液比較玫瑰紅色的深淺來估算,C正確;我國衛生標準規定醬腌菜中亞硝酸鹽含量不得超過20mg/kg,D錯誤。7.下列關于泡菜腌制及亞硝酸鹽含量測定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泡菜制作時加入陳泡菜汁會縮短泡菜腌制時間B.乳酸菌產生的乳酸不利于其菌種優勢的保持C.腌制泡菜要選火候好、無裂紋、無砂眼、壇沿深、蓋子吻合好的泡菜壇D.可通過與標準溶液比較估測泡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答案】B【解析】陳泡菜汁含有乳酸菌。泡菜制作時加入陳泡菜汁,可增加乳酸菌數量,縮短泡菜腌制時間,A正確;乳酸菌產生的乳酸不利于其他菌種的生存,有利于乳酸菌菌種優勢的保持,B錯誤;腌制泡菜要選火候好、無裂紋、無砂眼、壇沿深、蓋子吻合好的泡菜壇,確保裝置密封,保證壇內的厭氧環境,C正確;可通過與標準溶液比較估測泡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D正確。8.下列關于檢測亞硝酸鹽含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制備樣品處理液時,加入的氫氧化鋁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雜質,得到澄清溶液B.顯色反應后亞硝酸鹽的理化性質沒有發生改變C.亞硝酸鹽經一定方式顯色反應后呈玫瑰紅色D.樣品液顯色后,通過與已知濃度的標準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樣品液中亞硝酸鹽的含量【答案】B【解析】制備樣品處理液時,加入氫氧化鋁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雜質,得到澄清溶液,A正確;由亞硝酸鹽檢測原理可知,顯色是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因此顯色反應后亞硝酸鹽的理化性質發生改變,B錯誤;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原理是在鹽酸酸化的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復合物,C正確;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將顯色后的樣品與已知濃度的標準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樣品液中亞硝酸鹽的含量,D正確。9.消費者買肉時都喜歡粉嫩的鮮肉,色澤好,口感也不錯。這要歸功于“嫩肉粉”等肉制品添加劑。不法商販銷售的“嫩肉粉”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下列有關亞硝酸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亞硝酸鹽的毒性較小,可以放心食用B.當人體攝入的亞硝酸鹽總量達到0.3~0.5g時,會中毒C.當攝入總量達到3g時,會引起死亡D.亞硝酸鹽能夠把紅細胞中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從而導致缺氧性中毒癥狀【答案】A【解析】膳食中的亞硝酸鹽一般不會危害人體的健康,但是當人體攝入的亞硝酸鹽總量達到0.3~0.5g時會引起中毒,當攝入總量達到3g時,會引起死亡,故不能大量攝入亞硝酸鹽,A錯誤;BC正確;亞硝酸鹽為強氧化劑,能夠把紅細胞中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從而導致缺氧性中毒癥狀,D正確。10.花粉植株是體細胞遺傳研究和突變育種的理想材料。下面是培育四季柑桔(2N=18)花粉植株的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取花蕾并消毒取花粉粒,接種到培養基A愈傷組織接到培養基B叢芽轉接到培養基C轉接到培養基D花粉植株A.花粉植株培育的原理是花粉粒細胞具有全能性,其技術是植物組織培養B.過程③是細胞再分化,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C.四種培養基均屬于固體培養基,其中所含植物激素的種類和比例有差異D.觀察處于分裂中期的四季柑桔花粉植株根尖細胞,可觀察到18條染色體【答案】D【解析】花粉植株培育的原理是花粉粒細胞具有全能性,其技術是植物組織培養,A正確。過程③表示的是細胞再分化,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B正確。四種培養基均屬于固體培養基,其中所含植物激素的種類和比例有差異,C正確。四季柑桔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為18,它的花粉是通過減數分裂產生的,花粉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為9,因而四季柑桔花粉植株根尖細胞處于分裂中期時染色體數為9,D錯誤。11.在月季花藥培養中:“脫分化培養基”、“生芽培養基”、“生根培養基”的主要區別是()A.生芽培養基不含IAAB.脫分化培養基不含KT(細胞分裂素的一種)C.生根培養基不含IAAD.生芽培養基不含6-BA(細胞分裂素的一種)【答案】A【解析】在月季花藥離體培養過程中,需加入植物激素(IAA和6-BA)以控制細胞的脫分化與再分化,所以脫分化培養基、生根培養基和生芽培養基的主要區別表現在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用量及比例不同。生芽培養基不含生長素,但含有細胞分裂素;脫分化培養基和生根培養基均含有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其中生長素含量高于細胞分裂素,A正確。12.某二倍體植物是雜合體,圖為其花藥中未成熟花粉在適宜的培養基上培養產生完整植株的過程.據圖選出錯誤的一項()A.圖中①表示的是該花粉培養過程中的脫分化過程,受到植物激素的調節B.未成熟花粉經培養能形成完整植株,說明未成熟花粉具有細胞的全能性C.選擇完全未開放的花蕾,從中獲取處于單核期的花粉,更容易獲得花粉植株D.圖中“X”是指胚狀體,經過染色體加倍后形成可育植株的基因型與親本相同【答案】D【解析】圖中經過①過程將以高度分化的花粉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A正確;由花粉離體培養得到的是植株是單倍體植株,這也說明成熟花粉細胞具有全能性,B正確;選擇完全未開放的花蕾,從中獲取處于單核期的花粉,更容易獲得花粉植株,C正確;圖中“X”是指胚狀體,經過染色體加倍后形成可育植株的基因型與親本不相同,D錯誤。13.某物質能夠在室溫下徹底分解果膠,降低果汁黏度,裂解細胞壁,提高果汁的產出量。下列對該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物質是由脫氧核苷酸脫水縮合而來的B.該物質在低溫條件下會失活,恢復常溫后依然處于失活狀態C.該物質可以分解纖維素D.該物質可以被蛋白酶分解【答案】D【解析】果膠酶的本質為蛋白質,由氨基酸組成,A錯誤;在低溫條件下活性會降低,不會失活,B錯誤;果膠酶能分解果肉細胞壁中的果膠,C錯誤;該酶的本質為蛋白質,在蛋白酶作用下可能會被降解,D正確。14.探究溫度對果膠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得到如下實驗結果,據此分析不正確的是()A.實驗過程中應先將蘋果泥和果膠酶分別調節到對應溫度后再混合B.為了實驗結果的科學性,各組混合處理時間和過濾果汁時間均應相同C.該實驗自變量為溫度,因變量為果汁量,PH、過濾時間等為無關變量D.應在55~65℃之間設置更細溫度梯度進行實驗探究果膠酶的最適溫度【答案】D【解析】根據題意,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故實驗過程中應先將蘋果泥和果膠酶分別調節到對應溫度后再混合,A正確;為了實驗結果的科學性和控制單一變量,各組混合處理時間和過濾果汁時間均應相同,B正確;該實驗自變量為溫度,因變量為果汁量,PH、處理過濾時間等為無關變量,C正確;實驗中的溫度梯度跨度較大,要想確定最適溫度,需要設置更細溫度梯度進行實驗,分析數據,應該在45~55℃之間設置更細溫度梯度進行實驗探究果膠酶的最適溫度,D錯誤。15.下列有關加酶洗衣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都是固定化酶B.溫度影響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C.與普通的洗衣粉相比,用加酶洗衣粉可以減少P對河流的污染D.加酶洗衣粉中的纖維素酶不能直接去除污垢,但可以增強洗滌效果【答案】A【解析】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固定化酶,不能反復使用,一般會隨著洗衣水流走,A錯誤;溫度影響酶的活性,不同溫度必將影響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B正確;普通洗衣粉中含有磷相對較多,含磷的污水排放到水體中,可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而污染水體,而加酶洗衣粉不僅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的污漬,而且能夠被微生物分解,減少對環境的污染,C正確;加酶洗衣粉中纖維素酶的作用主要是使纖維素的結構變得蓬松,從而使得滲入纖維深處的塵土和污垢能夠與洗衣粉接觸,最終達到更好的去污效果,D正確。16.某小組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滌效果,將一種無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進行3組實驗。甲、乙組在洗衣粉中加入1種或2種酶,丙組不加酶,在不同溫度下清洗同種化纖布上的2種污漬,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下表為實驗記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本實驗的自變量是洗衣粉中的酶B.甲、乙組洗滌效果的差異,說明酶的作用具有專一性C.甲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乙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D.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不適宜洗滌毛織品、蠶絲織品【答案】A【解析】由表格數據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是洗衣粉中的酶和水溫,A錯誤;甲、乙組洗滌效果的差異,主要原因是其中酶種類不同,說明酶具有專一性,B正確;甲組去除血漬所學的時間相對較短,說明甲組加入了蛋白酶,乙組去除血漬和油漬的時間都相對較短說明乙組加了蛋白酶和脂肪酶,C正確;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不適宜洗滌含蛋白質的毛織品、蠶絲織品,D正確。17.下列有關固定化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A.固定化酶只能在細胞內發揮作用B.反應物是大分子物質時可采用固定化酶C.固定化酶的優勢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應D.固定化酶技術就是固定反應物,將酶依附著載體圍繞反應物旋轉的技術【答案】B【解析】酶既可以在細胞內發揮作用,也可以在細胞外發揮作用,A錯誤;反應物是大分子時可以采用固定化酶,B正確;固定化酶是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酶固定在一定空間內的技術,其優點是酶被固定在一定裝置內可重復利用,不足是無法同時解決一系列酶促反應,C、D錯誤。18.下列有關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的說法,錯誤的是()A.作為消化酶使用,蛋白酶制劑以口服的方式給藥B.固定化酶技術一次只能固定一種酶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都既能與反應物接觸,又能與產物分離D.尿糖試紙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過氧化氫酶,可以反復使用【答案】D【解析】作為消化酶使用,蛋白酶制劑外包一層糖衣,而胃液中沒有消化糖類的酶,因此蛋白酶制劑是在小腸中發揮作用的,可以以口服的方式給藥,A正確;固定化酶技術一次只能固定一種酶,B正確;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的優點是都既能與反應物接觸,又能與反應物分離,C正確;試紙法檢測尿糖的原理是利用試紙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將葡萄糖分解成葡萄糖酸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又與試紙上的苯酚等無色物質反應形成紅色物質,將其與標準比色卡比對,即可知道尿樣中葡萄糖的含量,因此尿糖試紙不能反復使用,D錯誤。19.下列關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細胞的研究與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從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學結合法對酶活性影響小B.作為消化酶使用時,蛋白酶制劑以口服方式給藥C.糖尿病試紙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和過氧化氫酶,可以反復使用D.將海藻酸鈉凝膠珠用無菌水沖洗,目的是洗去Cacl2雜菌【答案】C【解析】化學結合法可能影響酶的活性部位而影響反應效果,而吸附法是物理方法,不影響酶的分子結構,A正確;消化酶在消化道內起作用,蛋白酶制劑一般在最外面加上糖衣后通過口服方式給藥,B正確;尿糖試紙由于使用后不能將反應物和酶分開,而不能再次使用,C錯誤;固定化酵母細胞在凝膠珠中,用無菌水沖洗可洗去CaCl2和表面的雜菌,防止凝膠珠硬度過大和雜菌污染,D正確。

20.下列關于“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敘述,錯誤的是()A.酵母菌和菜花均可作為提取DNA的材料B.DNA既溶于2mol/LNaCl溶液也溶于蒸餾水C.如缺少雞血,實驗材料也可以用豬血代替D.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試劑沸水浴加熱,冷卻后變藍【答案】C【解析】酵母菌和菜花均含有DNA,均可作為提取DNA的材料,A正確;DNA既溶于2mol/LNaCl溶液也溶于蒸餾水,B正確;由于豬的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因而沒有DNA,所以如缺少雞血,實驗材料不能用豬血代替,C錯誤;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試劑沸水浴加熱,冷卻后變藍,D正確。21.以下關于血紅蛋白提取和分離的過程及原理的敘述,正確的是()A.紅細胞洗滌是為了除去細胞膜表面的雜蛋白B.分離血紅蛋白溶液用濾紙過濾是為了去除紅細胞破碎物沉淀C.凝膠裝填入色譜柱時,可輕輕敲打柱體消除氣泡D.蛋白質通過凝膠時,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移動速度慢【答案】C【解析】紅細胞洗滌是為了除去細胞表面的血漿蛋白等雜蛋白,A錯誤;分離血紅蛋白溶液用濾紙過濾是為了去除脂溶性物質,B錯誤;凝膠裝填入色譜柱時,可輕輕敲打柱體消除氣泡,C正確;蛋白質通過凝膠時,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不會進入凝膠內部,移動速度快,D錯誤。22.用凝膠色譜法分離蛋白質的過程中,關于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蛋白質行程大于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B.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蛋白質行程小于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C.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蛋白質行程等于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D.二者根本無法比較【答案】A【解析】通過分析可知,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蛋白質行程大于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A正確。23.新鮮的柑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蠟、果膠和水分,壓榨之前,需要將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石灰水能破壞細胞結構、分解果膠,防止橘皮壓榨時滑脫B.石灰水是強堿,浸泡主要是為了中和柑橘皮中的酸性物質C.浸泡后的柑橘皮要用流水漂洗,避免與皮膚接觸D.橘皮在石灰水中的浸泡時間應在10h以上【答案】B【解析】壓榨法提取橘皮精油,使用石灰水浸泡的原理是石灰水能夠破壞細胞結構,分解果膠,防止橘皮壓榨時滑脫,提高出油率,A正確;用石灰水浸泡柑橘皮主要是利用它的強堿性破壞細胞結構、分解果膠,防止橘皮壓榨時滑脫,提高出油率,而不是與酸性物質發生中和反應,B錯誤;石灰水有強堿性,所以應避免與皮膚接觸,C正確;為提高出油率浸泡時間要達10小時以上,D正確。24.下列對胡蘿卜素的提取過程分析正確的是()A.在把新鮮的胡蘿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顆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時,溫度越高、干燥時間越長,烘干效果越好B.在萃取過程中,在瓶口安裝冷凝回流裝置是為了防止加熱時有機溶劑的揮發C.在濃縮干燥前,沒有必要進行過濾D.將濾液用蒸餾裝置進行蒸餾,要收集蒸發出去的液體,蒸發出去的是胡蘿卜素,留下的是有機溶劑【答案】B【解析】對新鮮的胡蘿卜進行烘干時,若溫度過高、干燥時間過長,會導致胡蘿卜素分解,A錯誤;在萃取過程中,在瓶口安裝冷凝回流裝置是為了防止加熱時有機溶劑的揮發,B正確;在濃縮干燥前,要進行過濾,濾去不溶物,C錯誤;用蒸餾裝置進行蒸餾,蒸發出去的是有機溶劑,留下濃縮的是胡蘿卜素,D錯誤。25.下列有關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說法正確的是()A.乙醇和丙酮雖然都是有機溶劑,但因其可與水混溶,所以不能用于胡蘿卜素的萃取B.在高溫下延長蒸餾時間,有利于充分提取玫瑰精油C.對提取出的胡蘿卜素進行紙層析鑒定時,可用最小號的滴管吸取少量的樣品進行點樣D.提取橘皮精油的實驗中,用石灰水浸泡的目的是使橘皮油易于與水分離【答案】A【解析】乙醇和丙酮雖然都是有機溶劑,但因其可與水混溶而影響萃取效果,所以不能用于胡蘿卜素的萃取,A正確;如果蒸餾溫度太高,時間太短,會導致產品的品質比較差,為了提高產品的品質,就需要嚴格控制蒸餾溫度,適當延長蒸餾時間,B錯誤;對提取出的胡蘿卜素進行紙層析鑒定時,為保證色素經過紙層析后,色素點清晰,易于鑒別和區分,點樣時圓點要盡量細小,所以應選用最細注射器的針頭,吸取少量的樣品進行點樣,C錯誤;提取橘皮精油的實驗中,用石灰水浸泡的目的是破壞細胞結構,分解果膠,防止橘皮壓榨時滑脫,提高出油率,D錯誤。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除特別說明外,每空2分,共50分)26.(10分)利用生物技術可以生產多種食品或藥品,為人類造福。請回答下列問題:(1)釀制葡萄酒的時候一般要先通氣,其目的是___________。傳統釀制果酒時,不需要對水果原料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這是因為___________。(2)利用葡萄果肉榨出葡萄汁中含有抗氧化劑例如黃酮,黃酮具有抗癌防衰老性能,有益于身體健康。但未經處理的果汁中因含有葡萄上的酵母菌會自然發酵,要保存葡萄汁,且不破壞其營養成分,需要使用___________法處理。(3)酵母細胞帶有負電荷,在pH3~5的條件下能夠吸附在多空陶瓷、多空塑料等載體的表面,制成___________細胞,用于酒精和啤酒等的發酵,這種生產的優點是___________。(4)杏果果酒中黃酮達20%,且易溶于有機溶劑乙醇,如果從杏果肉中直接提取黃酮常采用___________法,提取過程中振蕩的作用是___________。【答案】(1)讓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大量繁殖(2分)在缺氧呈酸性的發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長繁殖,而絕大多數其他微生物都因無法適應該環境而受抑制(2分)(2)巴氏消毒法(3)固定化可以連續發酵,節約了成木;排除了產物抑制和消耗,提高細胞成活率(2分)(4)萃取使原料和溶劑充分混勻【解析】(1)為了增加酵母菌的數量,使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大量繁殖,故在釀制出葡萄酒的開始時一般要先通氣。在缺氧呈酸性的發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長繁殖,而絕大多數其他微生物都因無法適應該環境而受抑制,故釀制果灑時,不需要對水果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2)喝鮮榨葡萄汁有益于身體健康。但未經處理的果汁中因含有葡萄上的酵母菌會自然發酵產生酒精,要保存葡萄汁,且不破壞其營養成分,需要使用巴氏消毒法處理殺死酵母菌等微生物。(3)酵母細胞帶有負電荷,在pH3~5的條件下能夠吸附在多空陶瓷、多空塑料等載休的表面,制成固定化酵母細胞(吸附法),用于酒精和啤酒等的發酵,這種生產的優點是可以連續發酵,節約了成本;排除了產物抑制和消耗,提高細胞成活率。(4)黃酮易溶于有機溶劑,故可以采用萃取法提取杏果肉中的黃酮,萃取過程中振蕩的作用是使原料和溶劑(萃取劑)充分混勻。27.(10分)某學校打算開辟一塊食用菌栽培基地,以豐富學生的勞動技術課內容。首先對食用菌實驗室進行清掃和消毒處理,準備食用菌栽培所需的各種原料和用具,然后從菌種站購來各種食用菌菌種。請回答下列問題:(1)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配方如下:牛肉膏蛋白胨NaCl瓊脂蒸餾水5.0g10.0g5.0g20.0g定容至1000mL其中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對各種成分所需量不同,配制培養基時,溶化后滅菌前還應注意____________。(2)將配制好的培養基分裝到試管中,加棉塞后若干個試管一捆,包上牛皮紙并用皮筋勒緊放入___________中滅菌,先把鍋內水加熱煮沸并將其中原有____________徹底排出后將鍋密閉。滅菌壓力100kPa,溫度__________,時間15~30min。滅菌完畢后如果棉塞上沾有培養基,此試管應________。(3)如圖為倒平板操作過程,操作時要待培養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制備固體培養基時,要待平板冷凝后,將平板倒置,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調節pH(2)高壓蒸汽滅菌鍋冷空氣121℃廢棄(3)冷卻至50℃左右(2分)防止培養皿蓋上的水珠滴入培養基造成污染(2分)【解析】(1)制備固體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所需的原料主要有牛肉膏、蛋白胨、水、無機鹽和瓊脂等。配方中能夠提供氮源的是蛋白胨和牛肉膏,其中牛肉膏還可以提供能源。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對各種成分所需量不同,配制培養基時,溶化后滅菌前還應注意調節pH,以滿足不同微生物生長對pH的需求。(2)培養基滅菌應用高壓蒸汽滅菌法,故配制好的培養基分裝到試管中,加棉塞后若干個試管一捆,包上牛皮紙并用皮筋勒緊放入高壓蒸汽鍋中滅菌。使用高壓蒸汽滅菌鍋時應注意,先向鍋內倒入適量的水,把鍋內水加熱煮沸并將其中原有的冷空氣徹底排出后再將鍋密閉。進行高壓蒸汽滅菌的條件是壓力100kPa,溫度121℃,時間15~30min。滅菌完畢后如果棉塞上沾有培養基,為防止培養基污染,此試管應廢棄掉。(3)倒平板時要待培養基冷卻至50℃左右時,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制備固體培養基時,要待平板冷凝后,將平板倒置,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培養皿蓋上的水珠滴入培養基造成污染。28.(10分)洗衣粉是生活的必需用品,某實驗小組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滌效果,將一種無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進行3組實驗.甲、乙組在洗衣粉中加入1種或2種酶,丙組不加酶,在不同溫度下清洗同種化纖布上的2種污漬,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下表為實驗記錄.請回答下列問題.(提示:血漬富含蛋白質污漬)溫度/℃1020304050組別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清除血漬時間/min67668852518336347711126891167清除油漬時間/min93789587639182468575277769868(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甲、乙組洗滌效果的差異,說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3)甲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__;乙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4)如果甲、乙和丙3組均在水溫為80℃時洗滌同一種污漬,請比較這3組洗滌效果之間的差異并說明理由.是否有差異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5)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適宜洗滌下列哪些衣料________________①棉織品②毛織品③腈綸織品④蠶絲織品⑤滌綸織品⑥錦綸織品【答案】洗(1)衣粉有無加酶不同溫度(2)專一性(3)蛋白酶蛋白酶和脂肪酶(4)沒有差異因為高溫使酶失活(2分)(5)②④(2分)【解析】(1)根據甲、乙組在洗衣粉中加入1種或2種酶,丙組不加酶,說明本實驗的自變量是洗衣粉有無加酶;在不同溫度下清洗同種化纖布上的2種污漬,說明本實驗的自變量還有不同溫度。

(2)由以上分析可知,丙組為對照組,不含蛋白酶和脂肪酶;甲組只含有蛋白酶;乙組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酶。甲、乙組洗滌效果的差異,說明酶的作用具有專一性。

(3)根據上述分析可知,甲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乙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4)在水溫為80℃的條件下,蛋白酶和脂肪酶均會變性失活,所以兩者的洗滌效果無明顯差異。(5)②毛織品和④蠶絲織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會被堿性蛋白酶水解,因此不適宜洗滌用添加堿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清洗,綜上分析,②④符合題意。①③⑤⑥不符合題意。29.(2分)回答下列與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有關的問題:(1)利用固定化酶技術生產高果糖漿時,需要使用_______酶,它能持續穩定地將葡萄糖轉化為果糖。(2)固定化細胞時,通常采用__________(填“包埋法”或“化學結合法”或“物理吸附法");與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細胞的優勢在于_______________(答兩點即可)。(3)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時,需要將休眠狀態的干酵母加入________,用玻璃棒攪拌,使酵母細胞混合均勻,成糊狀,放置一定的時間,使其________,此時酵母菌的細胞體積會變大。(4)固定化酵母細胞使用海藻酸鈉作載體時,溶化后的海藻酸鈉溶液需要經__________,才可加入酵母細胞混合均勻。在制作凝膠珠時應緩慢地將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__________溶液中,并觀察液滴在溶液中形成凝膠珠的情形。如果制作的凝膠珠顏色過淺、呈白色,說明海藻酸鈉的濃度偏低,固定的酵母菌細胞數目會偏____________。【答案】(1)葡萄糖異構酶(2)包埋法酶在細胞內的穩定性高,完整細胞固定化后酶的活性損失少;固定化細胞制備的成本比固定化酶低(2分)(3)蒸餾水活化(4)冷卻至室溫(2分)CaCL2少【解析】(1)高果糖漿的生產需要使用葡萄糖異構酶,它能將葡萄糖轉化成果糖。(2)因為細胞個大,酶分子較小,個大的細胞難以被吸附或結合,個小的酶容易從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固定細胞常用包埋法,而固定酶則常用化學結合法或物理吸附法。與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細胞的優勢在于:免去了破碎細胞提取酶的手續;酶在細胞內的穩定性高,完整細胞固定化后酶的活性損失少;固定化細胞制備的成本比固定化酶低。(3)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時,需要將休眠狀態的干酵母加入蒸餾水中,用玻璃棒攪拌,使酵母細胞混合均勻,成糊狀,放置一定的時間,使其活化,即由休眠狀態重新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4)加熱溶解海藻酸鈉時需注意用小火間斷加熱,然后將溶化好的海藻酸鈉溶液冷卻至室溫后,才能和酵母混合均勻,以免使酵母菌失去活性。在制作凝膠珠時應緩慢地將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CaCl溶液中,CaCl2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鈉形成凝膠珠。如果海藻酸鈉溶液濃度過低,則制得的凝膠珠顏色偏淺,固定的酵母菌數目偏少。30.(10分)胡蘿卜素是一種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工業上常用微生物發酵來生產胡蘿卜素,但菌株的高產性狀容易退化,需要定期篩選出高產菌株。研究表明菌體細胞內的[H]可將無色的TTC還原為紅色復合物,且菌體細胞內[H]含量越高,還原能力越強,胡蘿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強。請結合下列篩選菌株及提取胡蘿卜素的流程圖回答問題。三孢布拉霉菌液→梯度稀釋→涂布到含有TTC的培養基上→挑取單菌落→擴大培養→收集菌絲并處理→萃取→鑒定(1)β-胡蘿卜素常用于治療夜盲癥、干皮癥的原因:______,萃取胡蘿卜素的有機溶劑應具有____特性。(2)將菌液涂布到含TTC的培養基上,涂布平板前,需要對培養液進行多次稀釋,原因是________。挑取單菌落時,若菌落周圍_______,則菌株合成胡蘿卜素的能力較強。(3)從該微生物中提取胡蘿卜素時,擴大培養時選用液體培養基的原因是_______。(4)如圖為提取的胡蘿卜素樣品通過紙層析進行鑒定的結果。從圖中分析可知,色帶________為β-胡蘿卜素。出現樣品2的結果,可能原因是在操作過程中_____(A.萃取溫度高,時間長B.干燥溫度高,時間長C.未經濃縮蒸餾D.點樣太快,未揮發干)【答案】(1)夜盲癥、干皮癥是因為缺乏維生素A,一分子的β-胡蘿卜素在人或動物的小腸、肝臟等器官中被氧化成兩分子的維生素A(2分)較高的沸點,能夠充分溶解胡蘿卜素,并且不與水混溶(2分)(2)在稀釋度足夠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易于分散成單個細胞紅色較深(3)液體培養基能增大菌體與培養基的接觸面積,為菌株的生長和繁殖提供更多營養和空間(2分)(4)ⅠBC【解析】(1)夜盲癥、干皮癥是因為缺乏維生素A,一分子的β-胡蘿卜素在人或動物的小腸、肝臟等器官中被氧化成兩分子的維生素A,所以β-胡蘿卜素常用于治療夜盲癥、干皮癥。根據胡蘿卜素的性質,可萃取、過濾后通過蒸餾濃縮獲得胡蘿卜素,因此萃取胡蘿卜素的有機溶劑應具有較高的沸點,能夠充分溶解胡蘿卜素,并且不與水混溶。(2)涂布平板前,對培養液進行多次稀釋,在稀釋度足夠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易于分散成單個細胞,可以使計數數據較為準確。菌體細胞內的[H]可將無色的TTC還原為紅色復合物,且菌體細胞內[H]含量越高,還原能力越強,胡蘿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強,因此挑取單菌落時,若菌落周圍紅色較深,說明菌株合成胡蘿卜素的能力較強。(3)液體培養基能增大菌體與培養基的接觸面積,為菌株的生長和繁殖提供更多營養和空間,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需求,所以擴大培養時應選用液體培養基。(4)標準樣只含有β-胡蘿卜素,層析后只出現一條色素帶,則色素帶Ⅰ為β-胡蘿卜素,樣品2層析后胡蘿卜素含量減少,可能原因是在操作過程中,干燥溫度高,時間長,導致β-胡蘿卜素被破壞;或未經濃縮蒸餾,樣品中β-胡蘿卜素含量較低。萃取溫度高,時間長,有利于β-胡蘿卜素溶解于萃取液。點樣快慢不影響色素帶的含量。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生物技術實踐(提高卷)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家庭中用鮮葡萄制作果酒時,正確的操作是()A.葡萄汁裝瓶時,不留空間以便酵母菌無氧呼吸B.將發酵裝置放在20℃左右的環境中,適合酵母菌C.定期向發酵裝置通入無菌空氣,便于酵母菌有氧呼吸D.定期打開發酵瓶瓶蓋進行放氣,防止發酵瓶爆炸【答案】B【解析】葡萄汁裝瓶時,要留有1/3的空間,以防發酵液溢出,A錯誤;酵母菌生存的適宜溫度是18~25℃,因此將發酵裝置放在20℃左右的環境中,適合酵母菌繁殖,B正確;酵母菌通過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因此果酒發酵時,不能向發酵裝置中通氣,C錯誤;果酒發酵過程中,除了產生酒精,還產生了二氧化碳,因此要定期擰松瓶蓋進行放氣,如打開瓶蓋容易造成污染,D錯誤。2.如圖表示果酒果醋制作過程中物質變化過程,敘述正確的是()A.過程①和②都發生在細胞質基質,過程③和④都發生在線粒體中B.過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氣的參與C.只有過程①能產生還原氫,過程②③能消耗還原氫D.過程①~④所需的最適溫度基本相同【答案】B【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過程④是醋酸菌進行的果醋發酵,醋酸菌無線粒體,A錯誤;過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階段,該過程需用氧氣的參與;過程④表示果醋發酵,由于醋酸菌是需氧菌,因此該果醋也需要氧氣的參與,B正確;過程③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其中有氧呼吸第二階段也產生還原氫,C錯誤;過程①②③所需的最適溫度為18~25℃,過程④所需的最適溫度為30~35℃,D錯誤。3.下圖為某同學設計的釀制蘋果醋的基本流程圖和發酵裝置示意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①過程要先切塊后清洗以減少雜菌的污染B.②過程加入蛋白酶可以提高蘋果的出汁率C.③過積發酵瓶中留1/3的空間可防止發酵時培養液溢出D.④過程需要將發酵裝置中的充氣口開關關閉并適當提高溫度【答案】C【解析】過程①如果先切塊,則內部組織容易被雜菌污染,所以應先清洗后切塊,A錯誤;由于細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和果膠,所以為了使②過程得到更多的蘋果汁,可以在過程②過濾之前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蘋果泥,B錯誤;發酵瓶中留1/3的空間目的是先讓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盡O2后再進行酒精發酵,同時可防止發酵過程中產生的CO2造成發酵液溢出,C正確;④過程為果醋發酵,是有氧發酵,需要打開發酵裝置的充氣口;酒精發酵的最佳溫度是在18℃~25℃,醋酸菌生長的最佳溫度是在30℃~35℃,故果醋發酵時要適當提高溫度,D錯誤。

4.下列關于腐乳制作的實驗敘述不正確的是()A.實驗室制作的腐乳一般可以食用B.將長滿毛霉的豆腐裝瓶腌制時,近瓶口處需加大食鹽量C.制作腐乳時,料酒加的量過少會造成豆腐腐敗變質D.加入料酒可以防腐殺菌和調節風味【答案】A【解析】實驗室制作的腐乳容易受到污染,可能滅菌不徹底,一般不宜直接食用,A錯誤;越接近瓶口,雜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將長滿毛霉的豆腐裝瓶腌制時,近瓶口處需加大食鹽的用量,B正確;制作腐乳時,料酒加的量過少,雜菌繁殖快,豆腐易腐敗變質,C正確;加料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起到防腐殺菌的作用,同時可使腐乳具有獨特的香味,D正確。5.在腐乳制作的過程中,需要()A.選擇含水量超過70%的豆腐并利用蒸煮法滅菌B.將豆腐小塊整齊擺放并提供毛霉生長的最適溫度C.將長滿毛霉的豆腐投入到裝有鹵湯的瓶中密封D.控制鹵湯中酒的含量以防止腐乳成熟過慢或腐敗變質【答案】D【解析】選擇制作腐乳的豆腐含水量不宜過大,否則不易成形,一般所選擇的豆腐含水量不超過70%,A錯誤;接種毛霉時,需要將豆腐小塊擺放整齊,在25~28℃環境下培養2~3天,毛霉的最適生長溫度為15~18℃,故不一定需要提供毛霉生長的最適溫度,只要選擇適宜毛霉生長的溫度即可,B錯誤;制作腐乳時,先將腐乳咸坯擺入發酵瓶中,再加入鹵湯,C錯誤;制作腐乳時鹵湯中的酒精含量會影響發酵時間,故需要控制鹵湯中酒的含量以防止腐乳成熟過慢或腐敗變質,D正確。6.關于泡菜發酵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泡菜發酵過程中產生亞硝酸鹽,攝入過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有可能致癌B.煮沸泡菜鹽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氣和殺滅鹽水中的其他雜菌C.制作泡菜利用的菌種是乳酸菌,其代謝類型為異養厭氧型D.泡菜腌制時間過長,食鹽用量過低,溫度過高,都容易造成細菌大量滋生,亞硝酸鹽含量增加【答案】D【解析】泡菜發酵過程中所產生的亞硝酸鹽有致癌性,攝入過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A正確;煮沸泡菜鹽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氣和殺滅鹽水中的其他雜菌,B正確;制作泡菜利用的菌種是乳酸菌,其代謝類型為異養厭氧型,C正確;泡菜腌制時間過短,容易造成細菌大量繁殖,亞硝酸鹽含量增加,D錯誤。7.下列關于泡菜的制作和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將新鮮蔬菜與煮沸冷卻的鹽水(鹽和清水的質量比為4:1)混勻裝瓶B.泡菜壇蓋邊緣的水槽中要始終裝有水保持密封狀態,以利于泡菜的發酵C.在酸性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形成玫瑰紅色染料D.隨著發酵進行,亞硝酸鹽含量逐漸增加,用比色法可進行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答案】B【解析】泡菜制作中應先加蔬菜,再加鹽水,且鹽與水比例為1:4;A錯誤;由于乳酸菌的嚴格厭氧的,因此發酵過程始終要保持密封狀態,泡菜壇蓋邊緣的水槽中要始終裝滿水;B正確;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C錯誤;隨發酵進行,亞硝酸鹽含量先逐漸增加,后又逐漸降低,用比色法可進行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D錯誤。8.下列關于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操作,錯誤的是()A.質量濃度為4mg/mL的對氨基苯磺酸溶液呈酸性B.對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溶液應避光保存C.提取劑:配制的氯化鎘和氯化鋇應用濃鹽酸調節pH至1D.制備樣品處理液,加入氫氧化鋁的目的是中和氫氧化鈉【答案】D【解析】對氨基苯磺酸溶液是酸性的,A正確;對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奈基乙二胺鹽酸鹽溶液都呈酸性,要保證其穩定性,應低溫避光保存,B正確;配制的氯化鎘和氯化鋇應用濃鹽酸調節pH至1,C正確;制備樣品處理液,加入氫氧化鋁的目的是使濾液中色素脫色,使濾液變得無色透明,D錯誤。9.下圖分別表示泡菜制作中乳酸菌、乳酸和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據圖1可知,泡菜制作過程中乳酸菌數量增長曲線為“J”型B.圖2中發酵初期乳酸產生量較少,可能與氧含量較高有關C.據圖3可知,發酵中期是取食泡菜的最佳時間D.泡菜發酵過程中檢測亞硝酸鹽含量的目的是了解乳酸菌的生長狀況【答案】B【解析】據圖1可知,泡菜制作過程中乳酸菌數量增長曲線為“S”型,且后期乳酸菌數量還下降了,A錯誤;乳酸菌是厭氧菌,圖2中發酵初期乳酸產生量較少,可能與氧含量較高有關,抑制乳酸菌的無氧呼吸產生乳酸,B正確;據圖3可知,發酵中期亞硝酸鹽含量最高,不是取食泡菜的最佳時間,C錯誤;亞硝酸鹽對人體有害,因此泡菜發酵過程中需要檢測亞硝酸鹽的含量,D錯誤。10.組培苗在移栽前,一般需要煉苗,目的在于提高組培苗對外界環境條件的適應性。下圖橫坐標表示不同煉苗方式組合,縱坐標表示白蘭地紅楓組培苗移栽存活率,以下敘述正確的是()閉蓋煉苗:T1=3天,T2=6天,T3=12天開蓋煉苗:t1=1天,t2=2天,t3=3天A.煉苗初期應創設與室外環境相同的條件,促使組培苗適應環境B.閉蓋煉苗期間應控制的環境條件為:無菌、無光,并保持一定的濕度C.白蘭地紅楓組培苗的最佳煉苗方式是閉蓋鍛煉6天后,再開蓋煉苗3天D.白蘭地紅楓組培苗的移栽存活率隨著閉蓋鍛煉時間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答案】D【解析】煉苗開始數天內,應和培養時的環境條件相似;煉苗后期,則要與預計的栽培條件相似,從而達到逐步適應的目的,A錯誤;組織培養期間需要無菌操作,長成幼苗后不需要無菌的環境條件了,B錯誤;分析題圖可知,白蘭地紅楓組培苗的最佳煉苗方式是閉蓋鍛煉6d后,再開蓋煉苗2d,C錯誤;分析題圖,白蘭地紅楓組培苗的移栽存活率隨著閉蓋鍛煉時間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D正確。11.下列關于菊花組織培養技術與月季花藥培養技術的敘述錯誤的是()A.兩者的培養基配制方法、無菌技術及接種操作等基本相同B.花藥培養的選材很重要,需選擇適宜時期的花蕾C.若某二倍體植物同時進行這兩項技術,結果都能得到純種D.前者是后者操作的基礎【答案】C【解析】菊花的組織培養與月季的花藥培養都需要制備MS固體培養基,都需要無菌操作和接種操作,A正確;花藥培養時應選擇單核期的細胞,為了選到單核期的花藥,通常選擇完全未開放的花蕾,B正確;植物組織培養取材來源植物的體細胞,最后培育得到的植株是正常的、和母本一樣的植株,若母本是雜合子,則培養的后代也都是雜合子,而花藥離體培養取材來自于植物的花粉,得到的是單倍體植株,C錯誤;組織培養技術為花藥培養的成功奠定了基礎,為新品種的培育開辟了新途徑,D正確。12.下圖表示月季的單倍體植株培育過程,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過程運用了植物組織培養技術B.除了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外,在培養液中還需加赤霉素等C.假如月季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為2n=M個,則B瓶中植株的染色體數為M個D.假如月季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B瓶中植株基因型有四種【答案】C【解析】將花藥培養成單倍體植株利用了植物組織培養的技術,A正確;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是啟動細胞分裂、脫分化和再分化的關鍵性激素,赤霉素可促進細胞的伸長,培養月季單倍體的過程中培養液中除了加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外,還需加赤霉素等,B正確;B瓶中形成的是單倍體植株,假如月季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為2n=M個,則B瓶中植株的染色體數為M/2個,C錯誤;假如月季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該植株減數分裂能形成AB、Ab、aB、ab共四種配子,經過花藥離體培養后可形成四種基因型的個體,D正確。13.下列關于果膠酶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具有分泌功能的細胞產生的②凡是活細胞都能產生果膠酶③果膠酶能將果膠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細菌均能產生果膠酶⑤果膠酶特指分解果膠的一種酶⑥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細胞壁⑦組成果膠酶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和核苷酸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⑥ D.③④⑤【答案】C【解析】所有活細胞都能產生酶,但不同細胞產生的酶不一定相同,產生果膠酶的生物有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細菌等,①②錯誤、④正確;果膠酶特指分解果膠的一類酶的總稱,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膠分解酶和果膠酯酶等,果膠酶的作用是將果膠分解成半乳糖醛酸;植物細胞壁由纖維素和果膠組成,可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植物細胞壁,⑤錯誤、③⑥正確;果膠酶的成分是蛋白質,其組成單位是氨基酸,⑦錯誤;故正確的有③④⑥,C正確。14.果汁生產中果膠酶能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為了節約成本,某工作人員在適宜的溫度和pH下,利用蘋果汁和一定濃度的果膠酶溶液探究果膠酶的最適用量,實驗結果如圖。對實驗失誤可能的原因分析及改進方法都合理的是()A.酶促反應時間不合理;延長反應時間B.蘋果汁的用量不合理;增加用量C.果膠酶用量不合理;增加用量D.果膠酶體積梯度不合理;增大體積梯度【答案】B【解析】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驗組果汁體積不變,說明失誤的原因不是酶促反應時間,A錯誤;可能是蘋果汁太少所致,可以適當增加蘋果汁的量,B正確;提高酶量,果汁量不變,可能是酶量太多,應該減少酶量,C錯誤;圖中無法看出酶的體積梯度對實驗的影響,D錯誤。15.下列關于加酶洗衣粉的敘述,正確的是()A.洗衣粉中添加的酶,可由微生物發酵生產而來B.洗衣粉中的蛋白酶通常會將添加的其他酶迅速分解C.在50℃熱水中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時,其中的酶會迅速失活D.加酶洗衣粉受潮后,重新曬干保存,不會影響其中酶的活性【答案】A【解析】加酶洗衣粉中加入的酶,多是微生物發酵產生的,A正確;洗衣粉中的蛋白酶通常不會將添加的其他酶迅速分解,這是因為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用特殊的化學物質的包裹,使之與其他成分隔離,這些酶在遇水后,包裹層分解,酶才能發揮作用,B錯誤;加酶洗衣粉在水溫45~60℃時,能充分發揮洗滌作用,因此在50℃熱水中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時,其中的酶不會失活,C錯誤;加酶洗衣粉受潮后重新晾干保存,會導致其中酶的活性降低,D錯誤。16.某洗衣粉中有一生物活性物質,為驗證其性質,進行了下述實驗,據實驗圖解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洗衣粉中的生理活性物質是蛋白酶B.實驗甲:紗布上蛋白膜消失的原因是洗衣粉中的酶催化蛋白質水解C.實驗乙:紗布上蛋白膜未消失的原因是煮沸使酶變性失活,不能水解蛋白質D.上述實驗表明使用加酶洗衣粉時一般先用沸水浸開,然后調至適宜溫度【答案】D【解析】根據以上分析已知,洗衣粉中含有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是蛋白酶,A正確;實驗甲中紗布上蛋白膜消失,原因是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催化蛋白質水解了,B正確;實驗乙中紗布上蛋白膜未消失,原因是溫度過高使酶變性失活,不能催化蛋白質水解了,C正確;高溫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使酶的活性喪失,且不能恢復,因此使用加酶洗衣粉時一般不能用沸水浸泡,D錯誤。17.下列關于“酵母細胞的固定化技術”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活化酵母時,將適量干酵母與蒸餾水混合并攪拌成糊狀靜置1hB.配制CaCl2溶液時,需要邊小火加熱邊攪拌C.將海藻酸鈉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時,凝膠珠成形后應立即取出清洗D.海藻酸鈉溶液濃度過高時凝膠珠呈白色,濃度過低時凝膠珠易呈蝌蚪狀【答案】A【解析】活化酵母時,將適量干酵母與蒸餾水混合并攪拌成糊狀,使酵母菌從休眠狀態轉變為正常狀態,A正確;配制海藻酸鈉溶液時,溶化海藻酸鈉應采用酒精燈小火或間斷加熱并攪拌,防止海藻酸鈉焦糊,B錯誤;CaCl2溶液使酵母細胞形成穩定的結構,固定在凝膠珠中,需要一段時間,所以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C錯誤;海藻酸鈉溶液濃度過高時凝膠珠呈蝌蚪狀,過低時凝膠珠易呈白色,D錯誤。18.下列有關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海藻酸鈉溶液濃度過高,形成的凝膠珠所包埋的酵母細胞的數量少B.溶解海藻酸鈉時最好采用小火間斷加熱法C.將溶化后的海藻酸鈉溶液迅速與酵母細胞混合D.固定化酵母細胞時,應將海藻酸鈉酵母細胞的混合液用注射器注射到CaCl2溶液中【答案】B【解析】海藻酸鈉的濃度過高,凝膠珠不易成形,A錯誤;溶解海藻酸鈉,最好采用小火間斷加熱的方法,加熱幾分鐘后,從石棉網上取下燒杯冷卻片刻,并不斷攪拌,再將燒杯放回石棉網繼續加熱,如此重復數次,直至海藻酸鈉完全溶解,如果加熱太快,海藻酸鈉會發生焦煳,B正確;剛溶化的海藻酸鈉應冷卻后再與酵母菌混合,否則溫度過高會導致酵母菌死亡,C錯誤;固定化酵母細胞時,應將與酵母細胞混勻的海藻酸鈉溶液勻速滴入CaCl2溶液中,D錯誤。19.下列關于生物技術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從固定方式看,包埋法比化學結合法對酶活性影響小B.作為消化酶使用時,蛋白酶制劑只能以注射的方式給藥C.加酶洗衣粉中酶制劑可以被重復利用,提高了酶的利用率D.將海藻酸鈉凝膠珠用自來水沖洗,可洗去多余的CaCl2和雜菌【答案】A【解析】化學結合法可能引起酶分子結構發生改變而改變酶的活性,包埋法對酶的影響較小,A正確;消化酶在消化道中起作用,蛋白酶制劑一般在最外面加上糖衣后通過口服方式給藥,B錯誤;加酶洗衣粉中酶制劑不能被重復利用,會隨污水一起排掉,C錯誤;將海藻酸鈉凝膠珠用無菌水沖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雜菌,D錯誤。20.圖為“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以雞血細胞液為實驗材料)中部分操作步驟示意圖,圖中裝置可以進行該實驗的多個步驟。若下列操作之前甲燒杯中已加入相應的實驗材料或溶液,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若向甲燒杯中倒入蒸餾水并快速攪拌,則在裝置乙完成過濾之后棄去濾液B.若向甲燒杯中加入2mol/L的NaCl溶液,則在裝置乙完成過濾之后保留濾液C.若向甲燒杯中緩緩加入蒸餾水并輕緩攪拌,則在裝置乙完成過濾之后保留粘稠物D.若在甲燒杯中加入體積分數為95%的冷酒精并輕輕攪拌,則玻棒上會出現絲狀物【答案】A【解析】若向甲燒杯中倒入蒸餾水并快速攪拌,則在裝置乙完成過濾之后,應留下含有細胞核物質的濾液,A錯誤;若向甲燒杯中加入2mol/L的NaCl溶液,則在裝置乙完成過濾之后,DNA溶解在濾液中,要保留,B正確;若向甲燒杯中緩緩加入蒸餾水并輕緩攪拌,降低NaCl溶液濃度,使DNA析出,在裝置乙完成過濾之后要保留粘稠物,C正確;若在甲燒杯中加入體積分數為95%的冷酒精并輕輕攪拌,DNA不溶于酒精,但細胞中的某些蛋白質則溶于酒精,利用這一原理,可以將DNA與蛋白質進一步地分離,則玻棒上會出現絲狀的DNA,D正確。21.將加有少量檸檬酸鈉的豬血分裝于標號1、2、3的試管中,隨后依次加入0.3%、0.9%和1.5%的氯化鈉溶液稀釋,30分鐘后離心。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1和2試管的上清液中都有血紅蛋白,沉淀中都有紅細胞B.2和3試管的上清液呈淡黃色,沉淀中均有皺縮的紅細胞C.1和3試管的沉淀中分別有紅細胞的碎片和皺縮的紅細胞D.2和3試管的上清液是血清【答案】C【解析】由以上分析可推知:30分鐘后離心,1試管的上清液為紅色液體,其中含有血紅蛋白,沉淀中有紅細胞的碎片,2和3試管的上清液為血漿,呈淡黃色,均不含有血紅蛋白,2試管的沉淀中有形態正常的紅細胞,3試管的沉淀中有皺縮的紅細胞,A、B、D均錯誤;1和3試管的沉淀中分別有紅細胞的碎片和皺縮的紅細胞,C正確。22.關于凝膠色譜柱的裝填,除哪項外均為正確解釋()A.交聯葡聚糖凝膠(SephadexG75)“G”表示凝膠的交聯程度、膨脹程度及分離范圍,75表示凝膠得水值B.色譜柱內不能有氣泡存在,一旦發現有氣泡,必須重裝C.用300mL物質的量濃度為20mmol/L的磷酸緩沖液充分洗滌平衡凝膠12hD.凝膠用自來水充分溶脹后,配成凝膠懸浮液【答案】D【解析】交聯葡聚糖凝膠(SephadexG75)“G”表示凝膠的交聯程度,膨脹程度及分離范圍,75表示凝膠得水值,即每克凝膠膨脹時吸水7.5克,A正確;色譜柱內不能有氣泡,因為氣泡會擾亂洗脫液中蛋白質的洗脫次序,降低分離效果,故一旦發現氣泡,必須重裝,B正確;裝填完后,需用300mL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0mmol/L的磷酸緩沖液(pH=7.0)充分洗滌平衡凝膠12小時,使凝膠裝填緊密,C正確;在配制凝膠懸浮液時,凝膠應用蒸餾水充分溶脹,D錯誤。23.下圖是提取橘皮精油的實驗流程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①石灰水浸泡→②漂洗→③壓榨→④過濾→⑤靜置→⑥再次過濾→橘皮油A.石灰水浸泡能破壞細胞、水解果膠,能提高出油率B.過程④的目的是除去壓榨液中的固體物和殘渣C.過程⑥的目的是用濾紙除去少量水分和果蠟等雜質D.得到的橘皮精油的成分主要是檸檬烯,呈現橘黃色透明狀【答案】D【解析】采用壓榨法從橘皮中提取橘皮精油時,由于橘皮中含有果膠和果蠟,直接壓榨容易滑脫,出油率較低,為了提高出油率,常用石灰水浸泡,石灰水呈弱堿性,能夠破壞細胞結構,分解果膠,A正確;過程④是過濾,目的是除去壓榨液中的固體物和殘渣,B正確;④過濾之后,需要離心,進一步除去質量較小的殘留固體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將上層的橘皮油分離出來,此時橘皮油還含有少量的水和果蠟,需在5~10℃下靜置5~7天,過程⑥的目的是用濾紙除去少量水分和果蠟等雜質,C正確;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是檸檬烯,呈無色透明狀,D錯誤。24.胡蘿卜素可用于治療因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各種疾病。下圖是提取胡蘿卜素的實驗流程示意圖,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乙過程表示濃縮,通過蒸餾除去濾液中易揮發的有機溶劑B.圖中甲過程表示萃取,此過程用到的有機溶劑具有較低的沸點C.圖中干燥處理時的溫度越高、時間越長越利于胡蘿卜素提取D.只能從植物中提取天然β-胡蘿卜素,可用紙層析法進行鑒定【答案】A【解析】提取胡羅卜素的流程是:胡蘿卜→粉碎→干燥→萃取→過濾→濃縮→胡蘿卜素。可見,圖中乙過程表示濃縮,通過蒸餾除去濾液中易揮發的有機溶劑,A正確;圖中甲過程表示萃取,萃取胡蘿卜素的有機溶劑應有較高的沸點,能夠充分溶解胡蘿卜素,且不與水混溶,B錯誤;胡蘿卜粉碎后進行干燥,需要控制溫度和時間,因為溫度太高、干燥時間太長會導致胡蘿卜素分解,C錯誤;工業生產上,提取天然β-胡蘿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從植物中提取,二是從大面積養殖的巖藻中獲得,三是利用微生物的發酵生產,若要對提取的胡蘿卜素樣品進行鑒定,可用紙層析法,D錯誤。25.如圖是玫瑰精油的提取裝置,如圖為提取的胡蘿卜素粗品通過紙層析進行鑒定結果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1中數字①②③分別代表溫度計、出水口、進水口B.圖1的方法為水蒸氣蒸餾法,蒸餾時收集的蒸餾液不是純凈的玫瑰精油C.圖2所示的鑒定方法的基線一般距底邊3cm,B、D為標準樣點D.圖2中甲代表的物質是胡蘿卜素層析帶,乙代表的物質是其它色素和雜質【答案】C【解析】圖1中數字①②③分別代表溫度計、出水口、進水口,A正確;圖1的方法為水蒸氣蒸餾法,蒸餾時收集的蒸餾液是油水混合物,不是純凈的玫瑰精油,B正確;圖2所示的鑒定方法的基線一般距底邊2cm,A、D為標準樣點,C錯誤;圖2中甲代表的物質是胡蘿卜素層析帶,乙代表的物質是其它色素和雜質,D正確。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除特別說明外,每空2分,共50分)26.《舌尖上的中國》一經播出受到廣大觀眾的熱捧,其中介紹的腐乳是我國獨特的傳統發酵食品,幾百年來深受老百姓的喜愛,腐乳是用豆腐發酵制成的,民間老法生產腐乳為自然發酵,現代腐乳生產多采用優良的毛霉菌種進行發酵,現代化生產流程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豆腐為毛霉的生長提供了水、無機鹽、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大類基本營養物質,含水量過高的豆腐不適宜制作腐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民間制作腐乳時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滅菌。(3)現代化生產流程中擴大培養時使用的培養基與毛霉菌種分離時使用的培養基最大的區別是后者培養基中加入了__________。(4)生產上為了獲取純種的毛霉菌種,實驗室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分離純化菌種,然后從中挑出所需菌種。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劃線時,總是從上一次劃線的末端開始劃線,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5)當豆腐上長出毛霉后,對豆腐要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_。腐乳制作的后期要加入酒和多種香辛料配制的鹵湯,其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碳源氮源豆腐不容易成形(2)不需要(3)瓊脂(4)平板劃線法將聚集的菌體逐步稀釋以便獲得單個菌落(5)加鹽腌制酒精濃度過高則腐乳的成熟時間會延長;酒精濃度過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可能導致豆腐腐敗(2分)【解析】(1)豆腐為毛霉的生長提供了水、無機鹽、碳源和氮源四大類基本營養物質。含水量過高的豆腐因不容易成形,所以不適宜制作腐乳;(2)民間制作腐乳時,淀粉塊上生長的毛霉來自空氣中的毛霉孢子,不需要滅菌;(3)現代化生產流程中擴大培養時使用的培養基與毛霉菌種分離時使用的培養基最大的區別毛霉菌種分離時使用的培養基是固體培養基,加入了凝固劑瓊脂;(4)實驗室一般采用平板劃線法獲得純化菌種,該方法使用時為將聚集的菌體逐步稀釋以便獲得單個菌落,通常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劃線時,總是從上一次劃線的末端開始劃線;(5)當豆腐上長出毛霉后,對豆腐要進行加鹽腌制。腐乳制作的后期要加入酒和多種香辛料配制的鹵湯,其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原因是:酒精濃度過高則腐乳的成熟時間會延長,酒精濃度過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可能導致豆腐腐敗。27.(10分)秸稈還田的過程中,配施適量的高效纖維素分解菌,能有效促進秸稈分解,提高秸稈還田效率,且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回答下列問題:(1)篩選纖維素分解菌時,可到腐爛稻草等環境中采集土樣,原因是______________。(2)有很多類群微生物都能有效降解纖維素,為了避免不同微生物之間的生長互相影響,應該用______________培養基進行培養,獲得純化菌株。(3)用剛果紅染色法初步鑒定纖維素分解菌后,進一步用液體濾紙培養基分組復篩,其中濾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培養一段時間后,將殘留的濾紙烘干稱重,殘留的濾紙越少,則說明______________。(4)采用______________技術,將篩選到的高效維素分解菌固定,能夠阻隔其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毒害作用,增加使用壽命。(5)為了長期保存高效纖維素分解菌菌種,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6)現有高效分解纖維素的細菌,為探究其最適pH,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取錐形瓶若干分為4組,加入等量秸稈及其他必需營養物質,分別設置pH為1、3、6、7,接種等量纖維素分解細菌,培養一段時間后,測定各組錐形瓶中秸稈減少量的平均值。該pH設置的不足之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答案】(1)腐爛稻草的土壤富含纖維素分解菌(2)選擇(3)提供纖維素纖維素分解菌的分解能力越強(4)固定化細胞(5)甘油管藏(6)pH范圍設置不合適(2分)pH梯度設置不合適(2分)【解析】(1)篩選纖維素分解菌時,可到腐爛稻草等環境中采集土樣,原因是腐爛稻草的土壤富含纖維素分解菌。(2)有很多類群微生物都能有效降解纖維素,為了避免不同微生物之間的生長互相影響,應該用選擇培養基進行培養,獲得純化菌株。(3)要篩選到能產生纖維素酶的微生物,應使用選擇培養基,在培養基中加入纖維素作為唯一的碳源,能在此培養基中存活的微生物就是能產生纖維素酶的微生物,故濾紙的作用是提供纖維素。培養一段時間后,將殘留的濾紙烘干稱重,殘留的濾紙越少,則說明纖維素分解菌的分解能力越強。(4)采用固定化細胞技術,將篩選到的高效維素分解菌固定,能夠阻隔其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毒害作用,增加使用壽命。(5)為了長期保存高效纖維素分解菌菌種,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6)現有高效分解纖維素的細菌,為探究其最適pH,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取錐形瓶若干分為4組,加入等量秸稈及其他必需營養物質,分別設置pH為1、3、6、7,接種等量纖維素分解細菌,培養一段時間后,測定各組錐形瓶中秸稈減少量的平均值,該pH設置的不足之處有pH范圍設置不合適、pH梯度設置不合適。28.(10分)工業生產果汁時,常常利用果膠酶破除果肉細胞的細胞壁以提高出汁率。為研究溫度對果膠酶活性的影響,某學生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①將果膠酶與蘋果泥分裝于不同的試管,在10℃水浴中恒溫處理10min(如圖中A)。②將步驟①處理后的果膠酶和蘋果泥混合,再次在10℃水浴中恒溫處理10min(如圖中B)。③將步驟②處理后的混合物過濾,收集濾液,測量果汁量(如圖中C)。在不同溫度條件下重復以上實驗步驟,并記錄果汁量,結果如下表:根據上述實驗,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果膠酶能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