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一中20172018年度高一下期中考試文綜歷史試題單選題37、戰國末年的《呂氏春秋》總結了土地利用的十大問題,內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墑、除草、通風等方面。這說明戰國時期A.
注意保持水土B.
小農經濟產生
C.
注重精耕細作D.
實行重農抑商38、《漢書?貢禹傳》載:“故時齊三服官輸物不過十笥(sì,一種方形竹器),方今齊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鉅萬。”材料中“三服官”主持的是A.
官營手工業B.
私營手工業C.
家庭手工業D.
工場手工業39、據《唐六典》記載,“凡市以日午擊鼓三百聲,而眾以會;日落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材料說明當時市場交易限制了A.
交易品種B.
區域范圍C.
買賣時間D.
經營規模40、“宋以后,不論是政治上的風云人物還是文壇領軍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舉考試中,南方人的優勢明顯。”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
考試制度不公平 B.
經濟重心南移C.
商品經濟發展 D.
中央集權加強41、“今棉之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蓋老少貴賤無不賴之。其衣被天下后世,為功殆過于蠶桑也”。這反映了A.
棉布已成為廣大民眾的主要衣料B.
棉花種植由邊疆地區向內地擴展C.
棉紡織技術不斷革新并日益推廣D.
棉紡織業成為新興的手工業部門42、下面的資料卡片是對我國古代某一時期經濟發展狀況的描述,這一時期是A.
秦漢時期B.
隋唐時期C.
宋元時期D.
明清時期43、鴉片戰爭以后,“(順德縣)自西洋以風火水牛運機成布,舶至賤售,女工幾停其半”;“(佛山)1854年后……紡業停頓”。這些現象說明A.
外商壟斷國內市場 B.
自然經濟逐漸解體C.
當地居民崇洋媚外 D.
民族工業生存艱難44、李鴻章認為:“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有鑒于此,他創辦了A.
上海發昌機器廠 B.
安慶內軍械所C.
輪船招商局 D.
江南制造總局45、
晚清外交家黃遵憲在一首詠物詩中寫道:“馳書迅已極,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書,又無君默記。……況經三四譯,豈能達人意!”詩中歌詠的新奇事物是(
)A.郵政 B. C.電報 D.電影46、下表是1880—1910年中國部分進口貨物占總進口值的變化(%),對圖表信息的正確解讀是年份棉布金屬和礦物機械188024.95.5—189020.25.70.3190021.54.70.7191014.74.31.5A.
西方列強對華商品輸出擴大B.
近代中國工礦企業有所發展C.
中國民族工業進入黃金時代D.
中國開始卷入資本主義市場47、據統計,20世紀二十年代初中國的紡織業中,全國紗錠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漢,11%集中在天津,而廣大內地紗廠很少。該數據表明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特點之一是A.
地區分布極不平衡 B.
輕工業發達,重工業落后C.
受到外國資本控制 D.
資金少,技術力量極薄弱48、“西紀一千五六百年之交,全歐沿岸諸民族,各以航海業相競。……□□□沿亞非利加南岸,逾好望角,達印度,回航以歸歐洲。”在□□□填寫的航海家應是A.
迪亞士B.
達伽馬C.
哥倫布D.
麥哲倫49、16—18世紀,美洲大陸出現了諸多以“新”為前綴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蘭西、新奧爾良、新尼德蘭、新英格蘭等。這一現象源于A.
商品經濟繁榮B.
新興國家獨立C.
工業城市涌現D.
早期殖民擴張50、19世紀中期,促使工廠擺脫水力等自然條件限制,由分散走向集中的決定性因素是A.
世界市場的擴大B.
蒸汽機的改良C.
電力的廣泛使用D.
內燃機的創制51、“美國國內經濟的不平衡與國際經濟的不平衡一樣嚴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資落后于不斷上升的生產率,從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只上升了2%,而其生產率卻猛增了55%。”這表明1929年美國爆發經濟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A.
政府推行自由放任 B.
金融市場投機嚴重C.
社會經濟虛假繁榮 D.
市場供需日益失衡52、有研究者指出,蘇聯經濟體制的神經中樞是國家計劃委員會,它試圖確定每年生產何種產品、生產多少,并為大約350000家企業設立長期目標。……有一年,由于國家計劃委員會的疏忽,整個蘇聯沒有生產一把牙刷。這表明蘇聯經濟體制的突出特點是A.
優先發展重工業 B.
忽視消費品生產 C.
實行指令性計劃經濟 D.
實行單一的公有制5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
安史之亂對我國北方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卻推動了南方經濟全面快速發展。唐代在南方興修了大量的農田水利設施;并在低洼湖沼地帶筑堤圍田,建立起旱澇保收的水網系統,在丘陵地帶開發出梯田;南方開始成為國家的主要財賦基地,這些都為我國經濟重心南移開啟了重要契機。——摘編自張晉光《安史之亂對我國南方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材料三
明清農業較之前代的發展相比,在農作物品種的增加,多種經營方式的推廣方面,則有比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產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馬鈴薯(土豆)自海外傳入中國,它們不僅單位畝產量大,而且適應性強,旱地、山地等處皆可種植。明清時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種植日益廣泛,產品大量流入市場。——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第二版)》(1)材料一反映了中國古代農業領域出現了怎樣的變化?這一變化起到了什么作用?(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朝中后期南方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農業發展的表現。5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世紀的航海探險和建立殖民帝國使局限在狹隘范圍內的地中海貿易擴展成為世界性的事業。熱那亞、比薩和威尼斯從此默默無聞,而里斯本、利物浦、布里斯托爾和阿姆斯特丹的港口船只匯集。歐洲商人的貨物架上堆滿了商品,除了東方的香料和紡織品以外,現在又有了北美洲傳入的土豆、煙葉和玉蜀黍,西印度群島的糖蜜和甜酒,南美的可可、朱古力,非洲的象牙等。——摘編自(美)伯恩斯、拉爾夫《世界文明史》材料二19世紀后期英國海外貿易示意圖材料三
1930年5月,美國約有75種農產品和925種工業品提高了關稅率。隨后法國、英國、德國等國也對許多進口商品征收重稅。1931年9月,英國率先放棄金本位,禁止黃金出口,實行英鎊貶值。1933年,美國也實行美元貶值。日本則通過剝削比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廉價得多的國內勞動力,以低價在亞洲市場上傾銷商品。但該政策在全世界范圍內受到抵制,對此,日本國內法西斯勢力瘋狂叫囂“以軍事力量確保東洋市場”。——摘編自方連慶《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對國際關系的影響》(1)根據材料一,概括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對外貿易發生了哪些變化?(2)材料二中表明當時英國在世界貿易中處于什么地位?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3)根據材料三,概括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應對“大危機”的措施,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影響。6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到1921年春天已經很清楚了:我們用“強攻”辦法即用最簡單、迅速、直接的辦法來實行共產主義的生產和分配原則的嘗試已告失敗。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勢向我們表明,在許多問題上,必須退回到國家資本主義的陣地上去,從“強攻”轉為“圍攻”。——摘編自《列寧全集》材料二
大危機表明,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已無法適應資本主義生產力的飛速發展,迫切需要國家從總體上對經濟進行一定的計劃、控制和調節,以保證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羅斯福“新政”成為現代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開端。其做法和特點,都深深影響到二戰后美國和歐洲的經濟政策和措施。——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1)材料一中的“強攻”和“圍攻”分別是指什么經濟政策?試以農業政策的轉變為例,說明這一調整的意義。(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羅斯福新政的突出特點。(3)從蘇俄和美國的經濟政策的調整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答案3740CACB4145ADBDC4650BABDB5152DC58、(1)變化:耕作工具從耒耜變為鐵犁(或人力到牛耕)。作用:提高農業生產力,促進農業發展;推動井田制的瓦解,促進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2)原因:中原人口大量南遷,為南方地區補充大量勞動力,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南方社會環境相對穩定。(3)表現:美洲作物引入,農作物品種增加;經營方式多樣;農產品商品化趨勢加強;經濟作物大量種植;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59、(1)變化:區域性的貿易向世界性貿易擴展;商路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商品種類增多,貿易數量增大;以歐洲為中心世界市場開始形成。(2)地位:英國掌握著世界貿易霸權。原因: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對外殖民擴張與掠奪,攫取廣闊市場。(3)措施:提高關稅;貨幣貶值;傾銷商品。影響: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國際關系日趨惡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外貿快遞銷毀方案范本
- 浙江移動充電樁施工方案
- 2024年項目管理盲點的識別與應對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流程優化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概覽試題及答案
- 文物鑒定估價方案范本
- 證券投資的風險管理與控制考題及答案
- 2024年秘書證考試學習經驗分享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考題及答案
- 2025年家庭理財規劃知識試題及答案
- 【教學評一體化】第五單元 觀世間萬物悟人生哲思【大單元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新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名師備課
- 飼料企業職業健康培訓大綱
- 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力課件-高二下學期物理人教版選擇性2
- 文職考試題庫試卷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電氣火災監控模塊競爭戰略規劃與需求預測分析研究報告
- 2025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的醫學影像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養老護理員養老機構管理考試試卷
- 【報批稿】XX市三萬畝鹽堿地改良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鍋爐施工安全文明方案
- 2024福建福州閩投海上風電匯流站有限公司招聘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公立醫院成本核算指導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