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階段檢測(一)第一~二單元一、選擇題Ⅰ(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3分,共39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下列有關參考系的說法正確的是()A.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飛流作為參考系的B.“錢塘觀潮時,觀眾只覺得潮水撲面而來”,是以潮水為參考系的C.“輕舟已過萬重山”是以萬重山為參考系的D.升國旗時,視察到國旗冉冉升起,視察者是以國旗為參考系的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視察王亞平在“天宮課堂”做試驗時,可將她看成質點B.天舟四號飛船與空間站自主對接時,可將飛船視為質點C.神舟十四號飛船放射后,在探討飛船與火箭分別過程時,飛船可以看成質點D.問天試驗艙與空間站對接組合后,探討組合體軌跡時,組合體可視為質點3.小沈同學從桐鄉動身去嘉興,他在導航軟件中獲得如圖所示的信息,按圖中方案一“預料18:37到達”。則()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55min 47min 58min32km 34km 30kmA.“18:37”指時間間隔B.導航舉薦的方案三位移最小C.方案一的32km除以55min為平均速度D.方案二的平均速度最大4.下列運動不行能發生的是()A.物體運動的速度等于0,而加速度不等于0B.速度變更量比較大的物體加速度比較小C.物體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而速度在減小D.物體做直線運動,后一階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階段小,但平均速度卻比前一階段大5.某物體在平直跑道上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若減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為5m/s2,則()A.物體勻速運動的位移為1120mB.由題目所給的條件無法算出t3的數值C.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為70m/sD.物體勻加速運動時和勻減速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相等6.遙控小車在水平軌道上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t=0時刻小車位于坐標原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0~4s內,小車的加速度不變B.在0~6s內,小車的速度方向變更了1次C.在0~6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為3m/sD.在t=5s時刻,小車距離坐標原點最遠7.一輛汽車以速度v0勻速行駛,司機視察到前方人行橫道有行人要通過,于是立即剎車。從剎車到停止,汽車正好經過了24塊規格相同的路邊石,汽車剎車過程可視為勻減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汽車經過第1塊路邊石末端時的速度大小為2324vB.汽車經過第18塊路邊石末端時的速度大小為32vC.汽車經過前12塊路邊石與后12塊路邊石的時間比為1∶2D.汽車經過前18塊路邊石與后6塊路邊石的時間比為2∶18.“雨過閑田地,重重落葉紅”,深紅色的落葉層層疊疊地在空中或左或右、上上下下飄舞,關于飄舞的落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落葉處于平衡狀態B.落葉的加速度為gC.落葉只受重力作用D.落葉受到空氣對它的作用9.某校護鳥小衛士在學校的綠化帶里發覺一個鳥窩靜止在三根樹杈之間。若鳥窩的質量為m,與三根樹杈均接觸。重力加速度為g。則()A.三根樹杈對鳥窩的合力大小等于mgB.鳥窩所受重力與鳥窩對樹杈的力是一對平衡力C.鳥窩與樹杈之間確定只有彈力的作用D.樹杈對鳥窩的彈力指向鳥窩的重心10.十四夜鬧元宵是象山石浦的漁家習俗,其中民間燈舞更能傳遞漁家文化。如圖所示,某人手舉魚燈靜止不動。忽視空氣作用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魚燈對桿的作用力沿桿向下B.魚燈對桿的作用力豎直向下C.人對桿的摩擦力豎直向上D.手握得越緊,人對桿的摩擦力越大11.年糕是我國許多地方傳統的新年應時食品,打年糕時一般須要用木制榔頭反復捶打石槽中煮熟的糯米,如圖所示。用木制榔頭捶打年糕的過程中,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石槽始終未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整個下降過程中榔頭始終處于失重狀態B.榔頭對年糕的彈力是年糕發生形變引起的C.年糕凹陷,說明榔頭對年糕的打擊力大于年糕對榔頭的支持力D.榔頭向下打擊年糕時,地面對石槽的支持力大于石槽和年糕的總重力12.如圖所示,拖車的纜繩將汽車與拖車系在一起,使汽車停在傾斜坡道上保持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纜繩對汽車的拉力等于汽車對纜繩的拉力B.汽車對坡道的作用力的方向確定與坡道垂直C.坡道與水平面的夾角越小,坡道受到的壓力也越小D.汽車確定只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三個力的作用13.抖空竹是中國傳統的體育活動之一?,F將抖空竹中的一個變更過程簡化成以下模型:輕繩系于兩根輕桿的端點位置,左、右手分別握住兩根輕桿的另一端,確定質量的空竹架在彈性繩上。接下來做出如下動作,左手抬高的同時右手放低,使繩的兩個端點勻速移動,其軌跡為豎直面內等腰梯形的兩個腰(梯形的上下底水平),如圖所示。則兩端點分別自A、C兩點,沿AB、CD以同一速度勻速移動,忽視摩擦力及空氣阻力的影響,則運動過程中()A.左右兩邊繩的彈力均不變B.左右兩邊繩的彈力不相等C.左邊繩的彈力變大D.右邊繩的彈力變小二、選擇題Ⅱ(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3分,共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14.如圖所示,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頂端裝有一光滑定滑輪。一細繩跨過滑輪,一端懸掛物塊N,另一端與斜面上的物塊M相連,系統處于靜止狀態?,F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緩慢拉動N,直至懸掛N的細繩與豎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終保持靜止,則在此過程中()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變B.M所受細繩的拉力大小確定始終增大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確定始終增大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減小后增大15.如圖所示,足夠長的斜面傾角為θ,一質量為m的物塊恰好能沿斜面勻速下滑。物塊在沿斜面勻速下滑過程中,在豎直平面內給物塊一隨意方向(α角隨意)的外力F,斜面始終處于靜止狀態。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塊沿斜面下滑過程中,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為零B.當α=90°-θ時,物塊沿斜面下滑過程中,地面對斜面摩擦力向左C.若F豎直向下,則物體會加速下滑D.若F拉著物塊沿斜面勻速上滑,則F的最小值為mgsin2θ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16.試驗題(Ⅰ、Ⅱ兩題共14分)甲16-Ⅰ(7分)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更的規律的試驗中,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
A.連接重物和小車的細線應與長木板保持平行B.長木板的一端必需墊高,使小車在不掛重物時能在木板上做勻速運動C.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D.選擇計數點時,必需從紙帶上第一個點起先(2)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溝通電源的頻率為50Hz,圖乙是試驗中打下的一段紙帶。算出計數點3的速度大小為m/s,并在圖丙中標出,其余計數點1、2、4、5對應的小車瞬時速度大小在圖丙中已標出。
乙(3)在圖丙中作圖,并求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m/s2(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丙16-Ⅱ(7分)在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的試驗中,如圖甲所示,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掛一輕質小圓環,橡皮條原長為GE,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共同拉動小圓環,小圓環受到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處于O點,如圖乙所示,橡皮條伸長的長度為EO,撤去F1、F2,改用一個力F單獨拉住小圓環,使小圓環仍處于O點,如圖丙所示。(1)本試驗體現了的物理思想。
(2)詳細操作前,某同學提出了以下關于試驗操作的建議,其中正確的是。(填正確答案標號)
A.圖乙中,F1與F2的方向必需相互垂直B.重復試驗再次進行探究時,圓環O的位置應與前一次試驗相同C.用兩彈簧測力計同時拉小圓環時,兩彈簧測力計示數之差應盡可能大一些D.記錄F1與F2方向時,記錄點盡量要和O點離得遠一點(3)某同學在坐標紙上畫出了如圖丁所示的兩個力F1和F2,圖中小正方形的邊長表示2N,兩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與F的夾角分別為θ1和θ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正確答案標號)
A.F1=4N B.F=12NC.θ1=45° D.θ1<θ217.(8分)某同學為了探討三角形承重結構各部分受力大小的規律,設計如圖所示的裝置:一長度為10cm的輕質細桿AB,A端通過光滑鉸鏈連接于豎直墻上,B端系上輕質細繩,細繩水平,另一端系于豎直墻上C點,B點懸掛一質量為3kg的重物,該系統保持靜止狀態。已知此時細繩BC長度為8c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求此時輕繩BC和輕桿AB受到的彈力大小。(2)若保持細桿AB位置不動,只變更輕繩BC的長度及C點位置,要使系統靜止且繩子承受的拉力最小,求此時輕繩BC的長度及所受拉力大小。18.(11分)如圖所示,物塊甲放在水平地面上,上面有一固定的光滑小環A,一端固定在天花板B點的輕質不行伸長細線繞過小環A和光滑定滑輪C,另一端吊著物塊乙,這時兩物塊均靜止。已知物塊乙的質量為m,物塊甲的質量為3.4m,細線AB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7°,細線AC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53°,重力加速度為g,sin53°=0.8,cos53°=0.6。(1)求物塊甲對地面的壓力大小及地面對物塊甲的摩擦力。(2)若漸漸增大物塊乙的質量,當物塊乙的質量為2m時,物塊甲剛好要滑動,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物塊甲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19.(11分)隨著智能手機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一些人在駕車時也經常低頭看手機,然而開車時看手機是一種緊急駕駛行為,極易引發交通事故。一輛小客車在平直馬路上以v0=18m/s的速度勻速行駛,它正前方x0=31m處有一輛貨車以v1=20m/s的速度同向勻速行駛。某時刻貨車由于故障起先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而小客車司機此時由于低頭看手機,4.5s后才發覺緊急,司機經0.5s反應時間后,立即實行緊急制動措施起先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若貨車從故障起先,需向前滑行100m才能停下。(1)求貨車加速度的大小。(2)求當小客車起先剎車時,兩車之間的距離。(3)若欲使小客車不和貨車發生追尾,則小客車剎車的加速度至少為多大。20.(11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無人駕駛汽車已經成為智能科技的焦點?;?G技術的無人駕駛汽車在“感知”距離汽車80m范圍內的緊急狀況的反應時間可以縮短到Δt1=0.2s,而一般駕駛員的正常反應時間為0.7~1.0s。在某封閉測試馬路上某汽車駕駛員和無人駕駛汽車以v=20m/s的相同速度并排勻速行駛,在前方d=50m處突然出現障礙物,該駕駛員起先剎車的反應時間Δt2=0.8s,剎車后兩車加速度大小均為a=5m/s2。(1)推斷兩車是否撞上障礙物,假如沒有撞上,求車停下時到障礙物的距離。(2)若無人駕駛汽車正以v1=30m/s的速度在平直馬路上行駛,某時刻以v2=20m/s的速度勻速行駛的另一汽車突然變道到同一車道的正前方,此時兩車相距15m,無人駕駛汽車“感知”后立即減速,若兩車最近時相距9m,求無人駕駛汽車減速時的加速度大小。參考答案階段檢測答案與解析階段檢測(一)第一~二單元1.C解析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探討對象是飛流,參考系不是飛流本身,A錯誤;“錢塘觀潮時,觀眾只覺得潮水撲面而來”,探討對象是潮水,參考系不是潮水本身,而是以觀眾自己為參考系,B錯誤;“輕舟已過萬重山”,探討對象是輕舟,是以萬重山為參考系,C正確;升國旗時,視察到國旗冉冉升起,探討對象是國旗,參考系不是國旗本身,D錯誤。2.D解析視察王亞平在“天宮課堂”做試驗時,需視察王亞平的動作,故不能將她看成質點,A錯誤;天舟四號飛船與空間站自主對接時,需視察對接的方位和角度等,兩物體的形態、大小不能忽視,故不能將飛船看成質點,B錯誤;神舟十四號飛船放射后,在探討飛船與火箭分別過程時,兩物體的形態、大小不能忽視,故不能將飛船看成質點,C錯誤;探討組合體軌跡時,組合體的大小和形態可以忽視,故可以將其看成質點,D正確。3.D解析“18:37”是到達嘉興的時刻,A錯誤;三種方案的初位置與末位置相同,即三種方案的位移相同,依據圖中數據可知,導航舉薦的方案三路程最小,B錯誤;方案一的32km指路程,32km除以55min為平均速率,C錯誤;三種方案的位移相同,依據v=Δx4.C解析物體豎直上拋到最高點時,速度為0,加速度不為0,A正確,不符合題意;依據a=Δv5.A解析物體勻速運動的位移為x=vt=80m/s×(34-20)s=1120m,選項A正確;減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為5m/s2,設減速階段閱歷的時間為t',則t'=va=805s=16s,所以t3=34s+t'=50s,選項B錯誤;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v=x總t總=14+502×80506.A解析依據速度—時間圖像中圖線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在0~4s內,圖線的斜率不變,所以小車的加速度不變,故A正確;速度—時間圖像中,在t軸上方速度為正,在t軸下方速度為負,可知小車在2s末和5s末時,速度方向變更,所以在0~6s內,小車的速度方向變更了2次,故B錯誤;依據速度—時間圖像中圖像與坐標軸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在0~6s內,小車的位移為x=-2×0.62m+(5-2)×0.62m-(6-5)×0.62m=0,所以在0~6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為零,故C錯誤;在0~2s內,質點沿負向運動,位移為x1=-7.A解析從剎車到停止,汽車正好經過了24塊規格相同的路邊石,設路邊石的長度為L,則有0-v02=-2a·24L,解得a=v0248L,則汽車經過第1塊路邊石末端時的速度大小為v1=v02-2aL=2324v0,故A正確;汽車經過第18塊路邊石末端時的速度大小為v18=v02-2a·18L=12v0,故B錯誤;依據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運動中,連續相等位移所用時間之比為1∶(28.D解析由題知,落葉在空中或左或右、上上下下飄舞,說明落葉不僅受到重力的作用還受到空氣對它的作用,且落葉不愿定處于平衡狀態。故選D。9.A解析由力的平衡可知,三根樹杈對鳥窩的合力大小等于mg,選項A正確;鳥窩所受重力作用在鳥窩上,而鳥窩對樹杈的力是作用在樹杈上,兩力不是一對平衡力,選項B錯誤;鳥窩與樹杈之間也可能存在摩擦力的作用,選項C錯誤;樹杈對鳥窩的彈力方向垂直于樹杈,不愿定指向鳥窩的重心,選項D錯誤。10.B解析魚燈處于平衡狀態,受力分析可得桿對魚燈的作用力與魚燈的重力為一對平衡力,方向豎直向上,依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魚燈對桿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下,A錯誤,B正確;人抓著桿,桿有向下滑動的趨勢,依據摩擦力的特性可知,人對桿的摩擦力沿桿向上,C錯誤;手與桿之間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依據平衡條件可知人對桿的摩擦力不變,D錯誤。11.D解析下降過程中,榔頭先加速后減速,向下加速過程,加速度向下,處于失重狀態,向下減速過程,加速度向上,處于超重狀態,A錯誤;榔頭對年糕的彈力是榔頭發生形變引起的,B錯誤;由牛頓第三定律,榔頭對年糕的打擊力等于年糕對榔頭的支持力,C錯誤;榔頭向下打擊年糕時,設榔頭對年糕的沖擊力為F,地面對石槽的支持力為FN,石槽和年糕的總重力為G,則有FN=G+F>G,D正確。12.A解析依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纜繩對汽車的拉力等于汽車對纜繩的拉力,A正確;汽車對坡道的作用力可能是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支持力的方向與坡道垂直,故這個合力與坡道不垂直,B錯誤;設坡道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則FN=mgcosθ,坡道與水平面的夾角越小,坡道受到的壓力越大,C錯誤;汽車除了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之外還有可能受到坡道對它的摩擦力,D錯誤。13.A解析以空竹為探討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同一根繩子拉力到處相等,所以F1=F2,故B錯誤;在水平方向空竹處于共點力平衡,設F1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α,F2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β,F1cosα=F2cosβ,所以α=β,即兩根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相等,設為θ,則2F1cosθ=mg,F1=mg2cosθ,因兩端點移動的過程中,兩端點在水平方向上的距離不變,且繩長不變,所以cos14.BD解析以N為探討對象,受力狀況如圖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緩慢拉動N的過程中,水平拉力F漸漸增大,細繩的拉力FT漸漸增大,選項A錯誤,B正確。對M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受重力GM、支持力FN、繩的拉力FT'以及斜面對它的摩擦力Ff。若起先時斜面對M的摩擦力Ff沿斜面對上,則FT'+Ff=GMsinθ,FT'漸漸增大,則Ff漸漸減小,當Ff減小到零后,再反向增大。若起先時斜面對M的摩擦力Ff沿斜面對下,此時FT'=GMsinθ+Ff,當FT'漸漸增大時,Ff漸漸增大,C錯誤,D正確。甲乙15.AD解析依據題意可知,未加F時,物塊勻速下滑,受力平衡,物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由平衡條件得mgsinθ=μmgcosθ,解得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tanθ,物塊勻速下滑過程中,整體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則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為零;若對物塊施加一個沿斜面方向的力,物塊下滑過程中對斜面的作用力沒有變,斜面受力狀況不變,則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仍為零;若對物體施加一個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力F1,物塊下滑過程中,對斜面的壓力增加F1,摩擦力增加μF1,依據幾何關系可知μF1F1=μ=tanθ,故此時物塊對斜面的作用力方向仍向下,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為零;在豎直平面內給物塊一隨意方向(α角隨意)的外力F,此力F可以分解為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和沿斜面方向的分力,而施加沿斜面方向的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力時,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均為零,所以無論對物塊施加什么方向的力,在停止運動前,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均為零,A正確,B錯誤。若F豎直向下,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增加了μFcosθ,沿斜面對下的力增加了Fsinθ,由于μ=tanθ,故Fsinθ=μFcosθ,物塊將沿斜面勻速下滑,C錯誤。若外力F拉著物塊沿斜面勻速上滑,設力F與斜面的夾角為β,依據平衡條件可得Fcosβ=mgsinθ+μ(mgcosθ-Fsinβ),解得F=mgsinθ+μmgcosθcosβ+μsinβ=mgsinθ16.16-Ⅰ答案(1)AC(2)0.74(3)圖像見解析1.53解析(1)為使小車受到的合力不變,連接重物和小車的細線應與長木板保持平行,A正確;長木板的一端不須要墊高來平衡摩擦力,只要小車做加速直線運動即可,B錯誤;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打點穩定后,再釋放小車,紙帶會得到充分利用,記錄較多的數據,減小試驗誤差,C正確;選擇計數點時,要從第一個比較清楚的點起先選擇計數點,可以不從紙帶上第一個點起先,D錯誤。(2)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溝通電源的頻率為50Hz,可得打點周期為T=1f=150s=0.02s,由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得打計數點3的速度大小為v3=x242×5(3)在圖中標出v3,作圖如圖所示。由速度—時間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a=ΔvΔt=1.2-16-Ⅱ答案(1)等效替代(2)D(3)BC解析(1)在試驗操作中,力F單獨作用時與力F1、F2共同作用時都使小圓環在O點保持靜止,這樣做的目的是力F單獨作用時與力F1、F2共同作用時對橡皮條的作用效果相同,體現了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2)圖乙中,F1與F2的方向不愿定要相互垂直,夾角在60°~100°范圍內為宜,故A錯誤;對于同一次探究過程,圓環O的位置必需與前一次相同,但重復試驗再次進行探究時,圓環O的位置不愿定要與前一次相同,故B錯誤;本試驗中為了減小力的相對測量誤差,應使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適當大些,但對兩彈簧測力計示數之差沒有要求,故C錯誤;記錄F1與F2方向時,記錄點要盡量離O點遠一點,以減小作圖誤差,故D正確。(3)由圖可知F1=42N,故A錯誤;依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的圖示如圖所示,可知F=6×2N=12N,故B正確;由圖可知F水平向右,所以tanθ1=44=1,則θ1=45°,故C正確;依據正弦定理可知F2sinθ1=F1sinθ217.答案(1)40N50N(2)403cm解析(1)B點受力如圖所示,設∠BAC為θ水平方向FABsinθ=FBC豎直方向FABcosθ=mg由幾何關系可知sinθ=4解得FAB=50N,FBC=40N。(2)當BC繩與AB桿垂直時受到的拉力最小,如圖所示此時細繩BC長度為L=lABtanθ解得L=403細繩拉力FBC'=mg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息技術行業安全防護策略計劃
- 如何進行有效的團隊評估計劃
- 數字化財務管理的趨勢與未來計劃
- 財務報表分析的要點試題及答案
- 新冠疫情期間的安保工作總結與反思計劃
- 培養班級成員的責任感計劃
- 應對職場挑戰的策略思考計劃
- 幼兒園科學與技術手工課程計劃
- 《清貧》教學課件大綱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重點復習領域試題及答案
- 小學思政教育主題班會
- “良知與悲憫”高頻素材積累-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單元寫作深度指導(統編版必修下冊)
- 2024山西三支一扶真題及答案
- 技術經紀人(初級)考試試題(附答案)
- 2025年江蘇省南通啟東市江海產業園招聘1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大型商務酒店網絡規劃與設計》8800字
- GB/T 45077-2024國家公園項目建設指南
- 治安 課件教學課件
- 中韓文化對比
- 鄉土中國 讀書分享
- 藥品庫房安全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