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6講 亞洲 第2課時 教案_第1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6講 亞洲 第2課時 教案_第2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6講 亞洲 第2課時 教案_第3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6講 亞洲 第2課時 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地理集體備課教案第6講亞洲(2)PAGE2/3第6講亞洲(2)集體備課個性添加日期班級周次4教學目標1、根據局部小區域的地理特征,分析區域內不同地理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地理要素變化規律及成因,提出問題的改進措施等。2、練習全國卷和上海卷高考題,對比分析命題特點。重點局部小區域的地理要素分析。難點局部小區域的地理要素分析。教具PPT、地圖冊、投影儀教學方法講授、對話、討論教學過程【復習鞏固】區域:地理要素:地理位置、氣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人口、城市、交通、農業、工業、生態環境等,各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地理過程:發展變化及其成因。人地關系:人地關系現狀及問題、解決措施。【合作探究1】(2018全國卷1)烏裕爾河原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積等影響,烏裕爾河下游排水受阻,成為內流河。河水泛濫,最終形成面積相對穩定的扎龍濕地(如下圖)。扎龍濕地面積廣大,積水較淺。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烏裕爾河排水受阻卻形成沼澤濕地。據此推測扎龍濕地的地貌、氣候特點。答:地勢平坦、開闊。氣候較為干旱(蒸發能力強)。2、分析從烏裕爾河成為內流河至扎龍濕地面積穩定,烏裕爾河流域降水量、蒸發量數量關系的變化。答:降水量基本不變化,蒸發量逐漸增大。二者的數量關系:由降水量大于蒸發量最終變為降水量等于蒸發量。命題意圖:以從烏裕爾河受阻到扎龍濕地形成為案例,涉及水循環、水平衡、陸地水體的轉換等地理學原理的運用,要求考生分析地理過程與變化,通過運用地理空間動態過程的分析、規律概括等學科思維模式,考查考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教學啟示:運用地圖、圖表等工具,通過對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的位置關系、空間形態、空間排列方式和空間制約關系、依存關系等的觀察,有條理地推理、概括與歸納,以此體現地理學科的本質和價值,展示地理學科獨特視角。3、指出未來扎龍濕地水中含鹽量的變化,并說明原因。變化:水中含鹽量逐漸增加。原因:河水不斷為濕地帶來鹽分(礦物質);隨著濕地水分蒸發,鹽分(礦物質)富集(最終飽和)。4、有人建議,通過工程措施恢復烏裕爾河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說明理由。同意。可防止鹽分(礦物質)富集;減少泥沙淤積;擴大魚類種群規模;減輕水體富營養化。不同意。應減少對自然的干擾;保持濕地水量穩定;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食物鏈完整(保護丹頂鶴);防止濕地環境變化。命題意圖:以通過工程措施恢復烏裕爾河為外流河還是保持扎龍濕地為案例,引導考生向兩個方向思考并作出判斷,通過設置不同的觀點,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使學生能夠從標準答案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學啟示:通過設置開放性的問題,賦予學生自主選擇和個性表達的空間,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合作探究2】(高考上海卷)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風情濃郁,自然資源誘人,冒險家、商賈紛至沓來……據此回答1~2題。1、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見的景觀有CA.圓形穹頂的東正教堂B.艷麗輕柔的紗麗服飾C.圓頂尖塔的大清真寺D.熱情奔放的土風歌舞2、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資源是AA.油氣資源B.水能資源C.森林資源 D.水產資源【思考】你認為全國卷和上海卷在命題和考察方向、難度等方面的差異有哪些?今后在備考過程中自己應該側重于哪些方向去準備?【當堂訓練】作業布置板書設計(烏裕爾河及濕地的變化過程示意圖)教學反思使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