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重慶市土地利用現狀及潛力分析1背景分析1.1研究區概況1.1.1自然地理條件重慶市位于四川盆地東部邊緣,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東臨湖北、湖南,南接貴州,西靠四川,北連陜西。轄區東西長470km,南北寬450km,總面積8.24萬km2,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直轄市。全市共轄38個區縣(自治縣)。重慶市地貌類型以丘陵、低山為主,山地、丘陵、臺地共占幅員面積的97.58%左右,平壩占2.42%。全市地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逐級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為主,東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兩座山脈(如圖2重慶市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綦江、大寧河等。全市氣候類型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夏熱冬暖,光熱同季,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18°C,年總降雨量1000~1350mm,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總降水量的70%左右,年平均相對濕度多在70%~80%,在全國屬高濕區,年日照時數1000~1400h,日1.1.2社會經濟條件2010年,重慶市常住人口2884.62萬,其中城鎮人口1529.55萬,農村人口1355.07萬,城鎮化率53.00%。全市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925.58億元,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685.38億元、4359.12億元、2881.08億元,產業結構比值為8.65:55.00:36.35。重慶市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934.8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7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2.4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276.66元。3土地利用特點2000年,重慶市共有耕地面積252.29萬hm2,其中灌概水田74.42萬hm2,望天田39.05萬hm2,水繞地0.01萬hm2,旱地137.46萬hm2,菜地1.35萬hm2,耕地面積少,人均耕地僅1.22畝/人,約占全國平均水平的80%左右。根據西部土地資源大調查資料顯示,全市耕地質量不高,坡耕地數量較大。2000年,全市15°以上的坡耕地占47.14%,不宜耕部分占坡耕地總面積的33.3%,25°以上不宜耕的坡耕地33.69萬hm2,占耕地總面積14.73%。從重慶市基本農田質量統計來看,現有基本農田中高產田的比例僅占16.74%,中產田占47.33%,低產田占35.93%。全市耕地普遍存在地塊小、坡度大、零星分散、農田基礎設施薄弱、基礎地力產量低等問題。由上總結一下特點:=1\*GB3①土地資源有限②山地多、平地少,自然坡度大③土地資源利用限制因素多,肥力欠佳④土壤類型多樣4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①經濟社會加速發展,建設占用耕地矛盾突出隨著重慶市經濟社會的持續增長和城市建設的全面拓展,建設占用耕地需求日益增長,2000年全市建設占用耕地4002hm2,2010年達10074.25hm2,2010年建設占用耕地在耕地減少面積中的比重達80%以上(如圖4)。2000~2010年,全市建設占用耕地共計63344.65hm2年均建設占用耕地達5758.61hm2(包括期間重慶三峽庫區俺占耕地近2.02萬hm2,其中俺沒約1.532萬hm2,移民遷建占用0.488萬hm2)。②生態退耕及其他途徑對耕地保護形成較大壓力重慶市是一個以山地丘陵為主的直轄市,陡坡耕地數量較大,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加之又地處三峽庫區中心地帶,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0年,重慶市成為全國退耕還林還草的試點省市,開始啟動生態退耕工程,確定將25°以上的坡耕地(除梯田外)全部退耕,同時對15°~25°之間且位于生態脆弱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地質災害頻發地區的坡耕地,以及不適宜耕種的耕地實施有計劃的退耕還林。2000~2010年,重慶市共計生態退耕面積達23.50萬hm2,年均生態退耕在2萬hm2以上,其中2002~2006年是生態退耕的高峰期,尤其是2003年全年共退耕10.26萬hm2。除生態退耕外,農業結構調整(即將部分耕地調整為優質園地、設施農用地和牧草地等)、災毀(即泥石流、滑坡、洪港等自然災害毀壞耕地)及其他也是耕地面積減少的重要途徑。2000~2010年,重慶市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近3.5萬hm2,災毀減少耕地約0.5萬hm2,其他減少耕地近1萬hm2。耕地保護的形勢十分嚴峻(如圖4)。③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資源浪費嚴重農村土地耕作重用輕養,為獲取高產而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忽視農家肥和綠肥的施用,導致土壤板結,地力減退。耕作方式較落后,如農村很多農民仍保留傳統的鋤耕,重慶市很多地區屬于巖溶山區,鋤耕較容易引起耕作侵蝕。農村耕地資源閑置浪費現象也較嚴重。近幾年,隨著廣大內地農民經濟意識、開放意識的增強,外出務工人數逐年遞增,耕地生產成本高而收益率低這一現實加劇了耕地的撂荒。這種情況在各區縣都普遍存在,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剩下的多為老弱病殘,投在耕地上的勞動力嚴重不足;加上農村人口外遷等原因,一些村社人口停止增長甚至出現人口負增長,造成耕地無人耕種。5土地潛力分析5.1農用地的潛力分析重慶市農用地的潛力主要體現在通過綜合整治耕地、整理低產及老齡的果園、整理田間路及田間水利和林網等,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全市通過農用地整理的農用地潛力規模為457307.42公頃,新增耕地潛力為63169.205.2建設用地的潛力分析土地復墾是以生產建設活動和自然災害損毀的土地為整治對象。全市通過土地復墾的建設用地潛力的主要來源為失去功能的水利設施、閑置的農村道路用地和廢棄的磚瓦窯等。經分析,通過土地復墾的建設用地潛力規模為4133.58公頃,可補充耕地為2502.76公頃5.3未利用地的潛力分析未利用地通過土地開發,是在保護和改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甲方終止租賃合同協議
- 電腦行業購銷合同協議
- 電子銷售合作合同協議
- 電梯代保養合同協議
- 2025至2030年中國紅磁粉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離型紙法人造革生產線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礦冶設備配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點標旗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游離脂肪酸試劑盒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濃縮山楂汁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骨折概論》課件
- 暨南大學-蕭惠琳-畢業論文答辯PPT模板
- 2022版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含2022年修訂部分)
- 數理統計(第三版)課后習題答案
- 工程竣工結算審計申請書
- 安全風險辨識清單
- (精選word)洪恩識字-生字卡片1-200
- CNC作業指導書及操作規范
- 備品配件開箱驗收單
- EHS安全培訓教育周知卡(機械傷害)
- 貴州生態停車場建設工程監理規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