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存貨.............................................................
第三章固定資產...........................................................
第四章投資性房地產.......................................................
第五章長期股權投資.......................................................
第六章無形資產...........................................................
第七章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第八章資產減值...........................................................
第九章金融資產...........................................................
第十章負債.............................................................
第十一章借款費用...........................................................
第十二章債務重組...........................................................
第十三章或有事項...........................................................
第十四章收入............................................................
第十五章所得稅.............................................................
第十六章外幣折算...........................................................
第十七章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第十八章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第十九章財務報告.....................................................
第二十章預算會計和非營利組織會計....................................
第一章總論
一,單項選擇題
6?101T1516?19
二,多項選擇題
1.23.4.567.89.10.
11121314.
三,推斷題
1~5XJXJJ6?10XVVXX11X
第二章存貨
一,單項選擇題
「56?101T1516?2021~2526?303:35
二,多項選擇題
12345678910111213
三,推斷題
1~5JJXXX6~10XXXXJ1T14V7V7
其中單選題:
2.【答案解析】選購過程中所發生的合理損失應計入材料的實際成本,尚待查明緣由的25%
的部分應先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所以應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750000X(1—25%)=562500(元)。
6.【答案解析】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10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貸:銀行存款5
營業外收入86.11
遞延所得稅負債30.89[(117-117/5)X33%]
7.【答案解析】計入營業外收入的金額=10.465+1.735—3.09—0.5=8.61(萬元),
增值稅進項稅額=1.7+0.5X0.07=1.735(萬元),
原材料的入賬價值=10+0.5X(1-7%)=10.465(萬元),
遞延所得稅負債=(11.7-11.7/5)X33%=3.09(萬元)。
8.【答案解析】托付加工的產品收回后直接對外銷售的,受托方代扣代繳的消費稅應計入托付加
工物資的成本。
托付加工物資消費稅組成計稅價格=(978500+285000)+(1-5%)=1330000(元);
受托方代扣代繳的消費稅=1330000X5%=66500(元);
B材料實際成本=978500+285000+8400+66500=1338400(元)。
9.【答案解析】由于托付加工的存貨需接著加工,故A公司被代扣代繳的消費稅不計入托付加工
物資的成本。托付加工物資成本=20000+1000+12000=33000(元)。
10.【答案解析】托付加工物資消費稅組成計稅價格=(979000+29425)+(1-5%)=1061
500(元)
受托方代扣代繳的消費稅=1061500X5%=53075(元),
B材料實際成本=979000+29425+8400+53075=1069900(元)。
13.【答案解析】(1)該原材料的實際成本=153000+26010+1000+500+600+538.5=181
648.50(元)
(2)該批原材料的安排成本=8992.50X20=179850(元)
(3)該批原材料的成本超支差異=181648.50-179850=1798.50(元)
14.【答案解析】原材料安排成本=20義5995=119900(元),原材料實際成本=102000+17340+1
400+359=121099(元),甲材料發生的成本差異=實際成本一安排成本=121099-119900=1199(元)。
15.【答案解析】購進A材料發生的成本差異=(10200+1734+1200+166)-599X20=1
320(元)。
16.【答案解析】月末庫存商品成本為:20000+8000-15000X(1-20%)=16000(元)。
17.【答案解析】甲商品在2005年5月末的成本=2400+1500-4550X(1-20%)=260
(萬元)。
18.【答案解析】期末庫存商品成本=期初庫存商品成本+本月購進商品成本一本月銷售商品成本
=20+60-(92-2)X(1-30%)=17(萬元)。
19.【答案解析】月末結存商品的成本=21+31-60X(21+31)/(30+50)=13(萬元)。
20.【答案解析】該企業年末庫存商品成本=(45+120-120X85%)X(30+70)/(45+120)
X10038.18(萬元)。
21.【答案解析】本月銷售成本=100000X(1—(20000+10000)+(30000+120000))=80
000(元)。
22.【答案解析】當月售出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3+3)+(9+11)X15=4.5(萬元)。
25.【答案解析】該批原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800+11.36+4+3)/998=0.82(萬元)。
26.【答案解析】依據我國現行規定,總價法下購貨方所取得的現金折扣,不影響材料選購成
本。因此,該企業本月增加材料的實際成本為550000+8000+50000+2000=610000(元),本月增加材
料的安排成本為60000X10=600000(元),產生材料成本差異100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為(2
000+10000)+(400000+600000)X1001.2%。
不同用途領用材料,影響的是本期相關費用,不影響原材料賬戶的結存狀況,因此,結存材料實際
成本為(400000+600000-700000)X(1+1.2%)=303600(元)。
27.【答案解析】特地為銷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貨,應依據產成品或商品的合同價格作為其可變現凈
值的計量基礎。所以該原材料的可變現凈值=20X10-85-20X1.5=85(萬元)。
28.【答案解析】A產品的可變現凈值=65X6—24=366(萬元),由于可變現凈值低于存貨的賬面
價值,故應計提跌價打算6萬元。
29.【答案解析】甲材料的可變現凈值=190X1-2=188(萬元),由于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故材料
應當依據可變現凈值計價,即賬面價值應為188萬元。
30.【答案解析】80000X(1-1%)X(1+17%)-50000=42664(元),特別緣由造成的存貨毀損
其增值稅是不可以抵扣的,要進項稅轉出。
32.【答案解析】甲企業記入“其他業務收入”賬戶的金額=49144-(1+17%)=4200(元)。
四,計算題
L【正確答案】由于大華公司持有的筆記本電腦數量14000臺多于已經簽訂銷售合同的數量10
000臺。因此,銷售合同約定數量10000臺,應以銷售合同約定的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超過的部分4
000臺可變凈值應以一般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1)有合同部分:
①可變現凈值=10000X1.5-10000X0.05=14500(萬元)
②賬面成本=10000X1.41=14100(萬元)
③計提存貨跌價打算金額=0
(2)沒有合同的部分:
①可變現凈值=4000X1.3-4000X0.05=5000(萬元)
②賬面成本=4000X1.41=5640(萬元)
③計提存貨跌價打算金額=5640-5000=640(萬元)
(3)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存貨跌價打算640
貸:存貨跌價打算640
(4)2005年3月6日向M公司銷售筆記本電腦10000臺
借:銀行存款17550
貸:主營業務收入15000(10000X1.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550
借:主營業務成本14100(10000X1.41)
貸:庫存商品14100
(5)2005年4月6日銷售筆記本電腦100臺,市場銷售價格為每臺1.2萬元
借:銀行存款140.40
貸:主營業務收入120(100X1.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0.40
借:主營業務成本141(100X1.41)
貸:庫存商品141
因銷售應結轉的存貨跌價打算=640+5640X141=16(萬元)
借:存貨跌價打算16
貸:主營業務成本16
【答案解析】留意:期末對存貨進行計量時,假如同一類存貨,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價格約定
的,另一部分沒有合同價格,則須要將該類存貨區分為合同價格約定部分和沒有合同價格約定部分,分別
計算其期末可變現凈值,并及其相應的成本比較,以分別確定是否須要計提存貨跌價打算,由此所計提的
存貨跌價打算不得相互抵銷。
2.【正確答案】(1)用A材料生產的儀表的生產成本=88000+64000=152000(元)
(2)用A材料生產的儀表的可變現凈值=1800X80-4000=140000(元)
因為,用A材料生產的儀表的可變現凈值140000元小于儀表的生產成本152000元,所以,A材
料應當按可變現凈值計量。
A材料的可變現凈值=1800X80-64000-4000=76000(元)
(3)2006年12月31日A材料應計提的跌價打算=88000-76000=12000(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存貨跌價打算12000
貸:存貨跌價打算A材料12000
第三章固定資產
一,單項選擇題
「56~101T1516~2021~25
二,多項選擇題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2021
三,推斷題
「5XXJJX6~10XVXXV1T15XXXXX16~19XVVX
其中單選題:
1.【答案解析】該生產線的入賬價值=234+200+210X(17%+10%)+100+14=604.7(萬
元)。
3.【答案解析】廠房的入賬價值=400+240+240X17150+21=851.8(萬元)。
5.【答案解析】接受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按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入賬價值(但合
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不公允的除外)。該設備的入賬成本為:450000+4000X(1+17%)+10000+24
000X(1017%)=471160(元)。
6.【答案解析】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是租賃開始日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最低租賃付款額較低
者,假如在租賃中發生的相關初始直接費用也應當計入到資產入賬價值中,所以該固定資產的入帳價值為
410+10=420(萬元)。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則固定資產和長期應付款兩者之間
的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
9.【答案解析】年折舊額=(88000-8000)/8=10000(元);
2004年折舊額=10000X3/12=2500(元);
至2006年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88000—(2500+10000X2)=65500(元),高于估計可收回金額
59750元,則應計提減值打算5750元,并重新按原折舊方法將估計可收回金額在剩余5年零9個月的時
間內折舊,因此,2007年的折舊額=(59750-8000)/(5X12+9)X12=9000(元)。
10.【答案解析】固定資產入賬價值=500+85+3+0.51+5+6X175.47=600(萬元);該設備于2005年
10月28日完工投入運用,應從2005年11月份開始計提折舊,本題屬于會計年度和折舊年度不一樣的狀
況,第一個折舊年度應是2005年11月份到2006年10月末,所以2005年應計提的折舊=
600X2/5X2/12=40(萬元);
2006年的前10個月應計提的折舊=600X2/5X10/12=200(萬元);
2006年的后兩個月屬于第二個折舊年度的前兩個月,應計提的折舊=(600-600X2/5)
X2/5X2/12=(600-600X2/5)X2/5X2/12=24(萬元)。
所以,該項設備2006年應提折舊=200+24=224(萬元)。
11.【答案解析】第一年計提折舊:600000X2/5=240000(元),
第二年計提折舊:(600000-240000)X2/5=144000(元),
第三年計提折舊:(600000-240000T44000)X2/5=86400(元),
第四年計提折舊:(600000-240000T44000-86400-50000)/2=39800(元)。
12.【答案解析】該設備第一年計提折舊=200000X4080000(元),第二年計提折舊=(200000-
80000)X4048000(元),第三年計提折舊=(200000-80000-48000)X4028800(元)。第四年前6個月應
計提折舊=(200000-80000-48000-28800-200000X5%)4-2X6/12=8300(元),該設備報廢時已提折舊
=80000+48000+28800+8300=165100(:元)。該設備報廢使企業當期稅前利潤減少=200000-165100+2000-
5000=31900(元)。
13.【答案解析】該設備的入賬價值=1500+255+50+8.5+10X(1+17%)+20+5-2.34=1847.86(萬
元);
第一個折舊年度的折舊額=1847.86X2/10=369.572(萬元);
第二個折舊年度的折舊額=(1847.86-369.572)X2/10=295.6576(萬元);
2000年度的折舊額=369.572X3/12=92.393(萬元);
200L年度的折舊額=(369.572-92.393)+295.6576X3/12=351.0934(萬元)。
14.【答案解析】在采納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的狀況下,該項設備第二年應提折舊額=(172-16)
X4/15=41.6(萬元)。
15.【答案解析】(740-20)X5/154-2=120(萬元)
16.【答案解析】(630000-30000)X4/10X11/12=220000(元)。
17.【答案解析】2005年H月1日購入,從2005年12月份開始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
當月不計提折舊),2005年依據年數總和法應計提的折舊額=(498—30)X5/15X1/12=13(萬元);
2006年前11個月和2005年最終一個月是第一個折舊年度,2006年前11個月應計提的折舊額=
(498-30)X5/15X11/12=143(萬元),2006年的最終一個月屬于第二個折舊年度中的第一個月,應
計提的折舊額=(498—30)X4/15X1/12=10.4(萬元),所以:2006年應計提的折舊額=143+10.4=
153.4(萬元)。
19.【答案解析】2006年度,甲公司應計入損益的金額為(280/2)X3/12=35(萬元)。
21.【答案解析】改擴建時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120-57=63(萬元),因可收回金額為78萬元,所
以該企業2006年6月份可以予以資本化的甲設備后續支出為15萬元,另5萬元應費用化。
24.【答案解析】設備原入賬價值=50+8.5+1.5+5=65(萬元);
已提折舊=65X4/10X9/12=19.5(萬元);
報廢凈損失=65—19.5—3—2=40.5(萬元)。
四,計算題
L【正確答案】(1)本題中應當計入固定資產的總成本的金額包括買價,增值稅額和包裝費。
7800000+1326000+42000=9168000(元)
應當將總價值按設備公允價值的比例進行安排,因此
A設備應當安排的固定資產價值的比例為
2926000/(2926000+3594800+1839200)X10035%
B設備應當安排的固定資產價值的比例為
3594800/(2926000+3594800+1839200)X10043%
C設備應當安排的固定資產價值的比例為
1839200/(2926000+3594800+1839200)X10022%
A設備的入賬價值=9168000X353208800(元)
B設備的入賬價值=9168000X433942240(元)
C設備的入賬價值=9168000X222016960(元)
(2)會計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A3208800
——B3942240
——C2016960
貸:銀行存款9168000
2.【正確答案】丙股份的賬務處理如下:
(1)購入為工程打算的物資
借:工程物資585000
貸:銀行存款585000
(2)工程領用物資
借:在建工程一廠房545000
貸:工程物資545000
(3)工程領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一廠房74880
貸:原材料64000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0880
(4)協助生產車間為工程供應勞務支出
借:在建工程一廠房50000
貸:生產成本一協助生產成本50000
(5)計提工程人員工資
借:在建工程一廠房95800
貸:應付職工薪酬95800
(6)6月底,工程達到預定可運用狀態,尚未辦理結算手續,固定資產按暫估價入賬
借:固定資產一廠房765680
貸:在建工程一廠房765680
(7)剩余工程物資轉作存貨
借:原材料34188.03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811.97
貸:工程物資40000
(8)7月中旬,按竣工決算實際成本調整固定資產成本
借:固定資產一廠房34320
貸:應付職工薪酬34320
3.【正確答案】(1)購買和領用物料時:
借:工程物資460050(390000+66300+3750)
貸:銀行存款460050
借:在建工程460050
貸:工程物資460050
(2)領用本公司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42471
貸:原材料36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6171
(3)領用本公司產品
借:在建工程61500
貸:庫存商品48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00(50000X17%)
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5000(50000X10%)
(4)應付安裝工人工資
借:在建工程7200
貸:應付職工薪酬7200
(5)設備安裝完畢達到預定可運用狀態
借:固定資產571221(460050+42471+61500+7200)
貸:在建工程571221
(6)2008年應計提的折舊=571221+8=71402.625(元)。
借:制造費用71402.625
貸:累計折舊71402.625
4.【正確答案】(1)借:在建工程700000
累計折舊700000
貸:固定資產1400000
(2)借:在建工程240000
貸:銀行存款240000
(3)借:固定資產940000
貸:在建工程940000
(4)改造后的生產線年折舊額=940000/4=235000(元)
借:制造費用235000
貸:累計折舊235000
5.【正確答案】(1)借:固定資產605(500+85+20)
貸:銀行存款605
(2)2004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605-5)/10=60(萬元)
(3)2004年12月31日該設備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打算=(605-60)-500=45(萬元)
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45
貸:固定資產減值打算45
(4)2005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500—5)/9=55(萬元)
(5)編制2005年12月31日該設備轉入改良時的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445
累計折舊115
固定資產減值打算45
貸:固定資產605
(6)編制2006年3月12日支付該設備改良價款,結轉改良后設備成本的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30
貸:銀行存款30
借:固定資產475
貸:在建工程475
(7)2006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475-11)/8X9/12=43.5(萬元)
(8)2007年年末處置時的賬面價值=475—43.5—(475-11)/8=373.5(萬元)
處置凈損失=373.5—45—28.5+5=305(萬元)。
(9)編制2007年12月31日處置該設備的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373.5
累計折舊101.5(43.5+58)
貸:固定資產475
借:銀行存款45
貸:固定資產清理45
借:銀行存款28.5
貸:固定資產清理28.5
借:固定資產清理5
貸:銀行存款5
借:營業外支出305
貸:固定資產清理305
6.【正確答案】(1)計算該設備的入賬價值
該設備的入賬價值=680+115.6+26.9(運費)+24+3.51+6+3.99=860(萬元)
(2)計算該設備2000年,2001年和2002年應計提的折舊額
因為采納的是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率=2/5=40%
2000年應計提的折舊額=860X40%X9/12=258(萬元)
2001年應計提的折舊額=860X40%X3/12+(860-860X40%)X40%X9/12=240.8(萬元)
(屬于折舊年度和會計年度不一樣的狀況)
2002年應計提的折舊額=(860-344)X40%X3/12=51.6(萬元)
計提折舊時須要留意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因此在2002年計提折舊的時間是3個
月。本題中采納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不考慮固定資產的凈殘值,另外,計提折舊是以期初固定資產賬面
凈值為基礎計算的,而不是以固定資產原價為基礎計算,在計算2002年應計提折舊,由于2002年只有3
個月須要計提折舊,依據折舊年度而言,2002年前3個月屬于折舊年度的第二年,第一個折舊年度是
2000年4月1日至2001年3月31日,第二個折舊年度是2001年4月1日至2002年3月31日,雙倍余
額遞減法下每個折舊年度中每個月的折舊額相同,因此計算2002年1?3月份的折舊事實上就是第二個會
計年度中三個月的折舊。
(3)編制出售該設備的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309.6
累計折舊550.4
貸:固定資產860
借:銀行存款306
貸:固定資產清理306
借:固定資產清理0.4
貸:銀行存款0.4
將固定資產清理賬戶的余額轉入營業外支出:
借:營業外支出4
貸:固定資產清理4
7.【正確答案】(1)借:固定資產411(350+59.5+1.5)
貸:銀行存款411
(2)2001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411-15)/10=39.6(萬元)
(3)2001年12月31日該設備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打算=(411-39.6)-321=50.4(萬元)
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50.4
貸:固定資產減值打算50.4
(4)2002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321-15)/9=34(萬元)
(5)編制2002年12月31日該設備轉入改良時的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287
累計折舊73.6
固定資產減值打算50.4
貸:固定資產411
(6)編制2003年3月12日支付該設備改良價款,結轉改良后設備成本的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25
貸:銀行存款25
借:固定資產312
貸:在建工程312
(7)2004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312-16)/8=37(萬元)
(8)處置時的賬面價值=312—27.75—37=247.25(萬元)
處置凈損失=247.25—10—30+3=210.25(萬元)
(9)編制2004年12月31日處置該設備的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247.25
累計折舊64.75
貸:固定資產312
借:銀行存款10
貸:固定資產清理10
借:銀行存款30
貸:固定資產清理30
借:固定資產清理3
貸:銀行存款3
借:營業外支出210.25
貸:固定資產清理210.25
第四章投資性房地產
一,單項選擇題
「56~10
二,多項選擇題
1.2.3.4.5.6.7.8.9.10.
三,推斷題
P5XXVXV6~9XJXX
四,計算題
1.【正確答案】乙公司2007年的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2030
貸:銀行存款2030
借:銀行存款150
貸:其他業務收入15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30
貸:投資性房地產一一公允價值變動30
2.【正確答案】
借:固定資產78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0
貸:投資性房地產一一成本700
——公允價值變動100
3.【正確答案】
(1)借:投資性房地產一成本800
貸:銀行存款800
(2)借:其他業務成本46.69
貸: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46.69
(3)借:銀行存款90
貸:其他業務收入90
(4)借:其他業務成本50.93
貸: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50.93
2008年末的賬面價值=800—46.69-50.93=702.38萬元
(5)借:固定資產8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148.55
貸:投資性房地產800
累計折舊148.55
4.【正確答案】
(1)2005年12月31日
借:投資性房地產一成本17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600
累計折舊400
貸:固定資產2700
(2)2006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200
貸:其他業務收入200
借:投資性房地產一公允價值變動13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30
(3)2007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200
貸:其他業務收入200
借:投資性房地產一公允價值變動5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50
(4)2008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200
貸:其他業務收入2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20
貸:投資性房地產一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20
(5)2009年1月5日
借:銀行存款1800
貸:其他業務收入1800
借:其他業務成本1760
貸:投資性房地產一公允價值變動60
投資性房地產一成本1700
借:其他業務收入54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540
第五章長期股權投資
一,單項選擇題
1~56~101T1516D
二,多項選擇題
12345678
三,推斷題
「5JXXXX6~8JJJ
其中單選題:
L【答案解析】依據新準則的規定,同一限制下的企業合并,合并方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并
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依據取得被合并方全部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2.【答案解析】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1200(1500X80%)
貸:銀行存款1000
資本公積200
3.【答案解析】依據新準則的規定,非同一限制下的企業合并,購買方應在購買日按《企業會計
準則第20號一一企業合并》確定的合并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合并成本其實就是公允
價值,是購買方在購買日對作為企業合并對價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擔當的負債的公允價值。
4.【答案解析】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1000
貸:銀行存款1000
12.【答案解析】2006年A公司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00X40-40(萬元),2007年A公司應確
認的投資收益:-400X40-160(萬元),應確認入賬的投資損失金額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減至零為
限:180-40-160=-20(萬元),尚有20萬元投資損失未確認入賬。2008年應享有的投資收益:
30X4012(萬元),但不夠彌補2007年未計入損益的損失。因此,2008年A公司計入投資收益的金額為
0。
13.【答案解析】A公司能夠對B公司施加重大影響,A企業對該長期股權投資采納權益法核算。
由于初始投資成本2200萬元小于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分辨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8000X30%,所以應當調
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則A公司應進行的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2000
貸:銀行存款2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200
貸:營業外收入200
其中推斷題:
L【答案解析】A公司是通過分步購買最終取得對B公司的限制權,形成企業合并。在購買日,
A公司應進行以下賬務處理:
借:盈余公積15
利潤安排一一未安排利潤135
貸:長期股權投資150
借:長期股權投資4000
貸:銀行存款4000
企業合并成本:3000+4000=7000(萬元)。
2.【答案解析】無論是采納企業合并方式還是其他方式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
包含的,被投資單位已經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作為應收項目單獨核算,不構成長期股權投資
成本。本題A公司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為314000元(322000-8000)。
5.【答案解析】投資企業在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的份額時,應當以取得投資時點被投資
單位各項可分辨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調整后確認。本題依據被投資單位的
賬面凈利潤計算確定的投資收益應為150(500X30%)萬元。如按該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計算的凈利潤
為450(500-50)萬元,投資企業依據持股比例計算確認的當期投資收益為135(450X3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一XX企業(損益調整)135
貸:投資收益135
四,計算題
1.【正確答案】(1)2007年1月1日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B公司500
貸:銀行存款500
(2)2007年5月2日
借:應收股利80
貸:長期股權投資一B公司80
(3)2008年5月2日
借:應收股利240
貸:投資收益160
長期股權投資一B公司80
(4)2009年5月2日
借:應收股利160
長期股權投資一B公司80
貸:投資收益240
2.【正確答案】(1)購入B公司股票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B公司220000
貸:銀行存款220000
(2)2007年5月2日,B公司宣告安排現金股利:
借:應收股利2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一B公司20000
(3)2008年5月1日,B公司宣告安排股利:
借:應收股利60000
長期股權投資一B公司20000
貸:投資收益80000
(4)2009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安排現金股利:
借:應收股利11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一B公司10000
投資收益100000
3.【正確答案】
(1)借:長期股權投資一一乙公司(成本)1000
貸:銀行存款1000
(2)借:應收股利60(200X3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成本)60
借:銀行存款60
貸:應收股利60
(3)借:長期股權投資一一乙公司(損益調整)360(1200X30%)
貸:投資收益360
(4)借:應收股利90(300X30%)
貸:長期股權投資一一乙公司(損益調整)90
借:銀行存款90
貸:應收股利90
(5)借:投資收益180(600X30%)
貸:長期股權投資一一乙公司(損益調整)180
(6)此時,長期股權投資新的賬面價值=(1000-60)+(360-90-180)=1030(萬元),應計
提減值打算:1030-900=130(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130
貸: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打算130
(7)假如只考慮此事項應當做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一乙公司(損益調整)60(200X30%)
貸:投資收益60
(8)借:銀行存款880(1100X80%)
貸:預收賬款880
(9)借:長期股權投資一一乙公司(損益調整)120(400X30%)
貸:投資收益120
4.【正確答案】(1)甲上市公司對乙企業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成本)234
貸:主營業務收入200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
借:主營業務成本180
貸:庫存商品180
(2)2007年乙企業實現凈利潤6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損益調整)120(600X20%)
貸:投資收益120
(3)2008年乙企業發生虧損2200萬元,應確認虧損2200X20%=440(萬元),而此時長期股權
投資的賬面價值=234+120=354(萬元),另甲企業賬上有應收乙企業長期應收款80萬元,所以應做如下
分錄:
借:投資收益354
貸: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損益調整)354
借:投資收益80
貸:長期應收款80
經過上述處理后,仍有未確認的虧損6萬元(2200X20%—354—80),應在賬外備查登記。
(4)2009年乙企業實現凈利潤1000萬元,應確認收益1000X20%=200(萬元),先沖減未確認
的虧損額6萬元,然后回復長期應收款80萬元,再確認收益200—6—80=114萬元:
借:長期應收款80
貸:投資收益80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損益調整)114
貸:投資收益114
5.【正確答案】(1)20X1年1月2日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成本)2700
貸:銀行存款2700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成本)200
貸:營業外收入200
(2)20X1年乙公司實現凈利潤8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損益調整)160
貸:投資收益160(800X20%)
(3)20X2年4月乙公司宣告安排20X1年現金股利300萬元:
借:應收股利60(300X20%)
貸: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損益調整)60
(4)20X2年乙公司發生凈虧損100萬元:
借:投資收益20(100X20%)
貸: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損益調整)20
(5)20X3年1月1日出售10%股權:
借:銀行存款18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成本)1450[(2700+200)X50%]
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損益調整)40[(160-60-20)X50%]
投資收益310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1490
貸: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成本)1450
長期股權投資一乙公司(損益調整)40
(6)20X3年3月1日,乙公司分派20X2年度的現金股利,甲公司可獲得現金股利45萬元。
借:應收股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考試卷及答案
- 烏蘭察布職業學院《工程預決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醫基礎理論考試題及答案
-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海安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四次質量考評歷史試題含解析
- 2025年醫療影像技術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山西省呂梁市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統一考試(5月)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四川警察學院《國際貿易金融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外貿知識大講堂相關課件
- 智能溫室有機農場大棚租賃及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合同
- 創意園區共享空間租賃與知識產權保護協議
- 語文課程標準修訂要點分析
- 2025年中國煤氣發生爐行業專項深度調研及“2025”發展規劃指
- 福建省廈門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高層火災撲救要點及注意事項
- 消防救援隊伍微腐敗風氣教育
- 【MOOC】《學術交流英語》(東南大學)章節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標準》(50497-2019)
- 《發育生物學》課件第八章 胚軸的特化與體軸的建立
- 《中醫護理學》第三章課件
- 哈工大環境工程畢業設計
- 兒科感染性疾病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