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夜上受降城聞笛》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1頁
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夜上受降城聞笛》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2頁
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夜上受降城聞笛》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3頁
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夜上受降城聞笛》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4頁
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夜上受降城聞笛》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夜上受降城聞笛第三單元課外古詩新知導入背誦《峨眉山月歌》。詩人即將離開故鄉,外出闖蕩,乘船夜行看到高峻的峨眉山巔,懸掛著半圓的秋月,月影靜靜地倒映在緩緩流動的江水之中。此情此景,內心的欣喜和對友人的牽掛可想而知。那么,在大漠如霜的月色下,詩人李益又是怎樣的情感呢?讓我們走進今天的詩歌《夜上受降城聞笛》。新知講解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貞元元年(785)起,李益佐靈州大都督杜希全幕,約四、五年之久,詩當作于此時。

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學習目標1、領會詩歌的思想內容;領悟詩歌的意境。2、朗讀背誦背誦詩歌。作者簡介

李益(748-829),字君虞,排行十,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代宗時遷居洛陽。大歷四年(769)進士,授華州鄭縣尉。有《李君虞詩集》,《全唐詩》存詩二卷。初讀感受音韻美1.讀準字音;2.劃出節奏。

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再讀理解內容美讀了這首詩你腦海里呈現怎樣的畫面?

根據注釋,用自己的話描述

詩歌的大意。

受降城:唐高宗神龍三年張仁愿所筑,以防突厥,共有中、東、西三城。貞觀二十年,唐大宗曾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故稱靈州城為“受降城”。回樂烽:烽火臺名,當在回樂縣境內。蘆管:即指題中之“笛”。征人:戍邊的將士。盡:全。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清冷如霜。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一夜間出征人都眺望故鄉。三讀品味意境美1-2句寫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沙似雪”、“月如霜”兩個生動的比喻,營造了邊塞的荒涼、凄冷的環境氛圍。1句仰觀,2句俯視,俯仰之間,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氣侵人,描繪了邊地的寥廓和苦寒;用以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獨、悲慘、凄涼,為后面“盡望鄉”作鋪墊。3-4句寫靜夜聞凄涼幽怨的蘆笛聲喚起了征人望鄉之情。抒發了戍邊將士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思想感情。三讀品味意境美詩人的高明之處,在于巧運回旋跌宕之筆,寫“吹蘆管”而以“不知何處”領起,自然引出結句:“一夜征人盡望鄉。”“盡”字籠括所有征人,“望”字照應“不知何處”征人原已思鄉,今聞悠揚哀怨的笛聲從家鄉那邊飄來,便無不回頭“望鄉”。前三句蘊含的思鄉之情,都匯聚于“盡望鄉”的神態之中,形成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用擬想中的征人望鄉的鏡頭加以表現,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夏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寫靜夜聞凄涼幽怨的蘆笛聲喚起了征人望鄉之情。1-2句:寫景

月下景色(所見),凄涼蕭瑟。3-4句:抒情

靜夜聞笛(所聞),征人思鄉(所感)。自由誦讀,爭取背誦。課堂總結全詩四句二十八字,抒寫了戍邊將士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感情。前二句寫月下邊塞的景色;三句寫聲音,聞見蘆管悲聲;四句寫心中感受,蘆笛聲牽動征人回鄉之望。全詩把景色、聲音、感受融為一體,意境渾成,余味無窮。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佳作,從多角度描繪了戍邊將士(包括吹笛人)濃烈的鄉思和滿心的哀愁之情。

課堂練習1、“沙似雪”和“月如霜”營造了怎樣的環境氣氛?

“沙似雪”、“月如霜”兩個生動的比喻,營造了邊塞的荒涼、凄冷的環境氛圍。

2、這首詩被推崇為中唐邊塞詩的絕唱,結合具體詩句簡要分析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蘆管”發出幽怨的笛聲,觸動征人“盡望鄉”。抒發詩人濃烈的思鄉之情。拓展提高閱讀下面詩歌,做題:春夜聞笛

唐?李益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1、結合相關詩句,分析品味“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一聯。

2、這首詩和《夜上受降城聞笛》都因笛聲而起思歸之情,但具體情感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哪里?

作業布置課外搜集帶“月”詩3-5首,選擇1-2首背誦。板書設計1-2句: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