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茶園套種香榧種植技術規范_第1頁
山地茶園套種香榧種植技術規范_第2頁
山地茶園套種香榧種植技術規范_第3頁
山地茶園套種香榧種植技術規范_第4頁
山地茶園套種香榧種植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33/TXXXXX—XXXX

山地茶園套種香榧種植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標準確定了山地茶園套種香榧的茶園選擇、香榧品種、苗木、栽植、撫育管理、花果管理、病蟲

害綜合防治、采收、茶園田間管理、檔案管理等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山地茶葉、香榧生態復合栽培模式。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標準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

于本標準。

GB/T8321.10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十)

LY/T2507—2015森林食品基地認定技術規程

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

DB33/T177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等級

DB33/T340香榧栽培技術規程

DB33/T2255香榧采收與初加工技術規程

DB33/T2345生態茶園建設通用要求

3術語和定義

DB33/T2255、DB33/T340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4套種茶園選擇

4.1產地環境

茶園套種香榧產地環境質量應符合LY/T2507—2015中3.2產地環境要求。

4.2立地條件

選擇海拔100m~900m,中高海拔需陽坡、半陽坡,坡度≤25°的山地茶園;土層厚度≥60cm,

以砂壤土、壤土為宜。

5品種

宜選用通過省級及以上良種審(認)定的香榧良種,見附錄A。

6苗木

1

DB33/TXXXXX—XXXX

宜選用嫁接口以上直徑≥1.5cm的嫁接大苗或地徑≥2.5cm實生大苗,并符合DB33/T177的要求。

起苗時應保持苗木根系完整,運苗時注意苗木保濕,長途運輸宜用廂式貨柜車。

7栽植和改接

7.1時間

11月上中旬~12月中旬或2月~3月上旬栽植。

7.2造林密度

按照主體經營目標,以茶葉為主要收獲,宜225株/hm2~330株/hm2;改造山地茶園(以香榧為主

要收獲),宜400株/hm2~625株/hm2。

7.3雄株配植

按5%比例均勻配植雄株,花期早中晚合理搭配。

7.4挖穴施基肥

7.4.1水平帶種植的茶園,香榧種植穴宜選擇在水平帶靠外側;平地起壟栽培的茶園,種植在外側的

壟背上。提前一個月挖好種植穴,開挖前連根挖除1m2的茶樹,種植穴規格在60cm×60cm×60cm

以上。土壤pH≤5.0的茶園,宜每穴混施生石灰改良土壤pH至5.0以上。種植示意圖見附錄B。

7.4.2在每穴施入10kg~20kg腐熟有機肥,與表土混勻后回填呈饅頭狀,高于壟面20cm~30cm。

7.5苗木整理

定植前對苗木枝條和根系進行適度修剪。去除交叉重疊枝、底部下垂枝、內膛細密枝,修平斷根、

剪去盤根。實生大苗造林,宜根據疏散分層形要求,在垂直面保留2層輪生枝后,疏刪層間密生枝。

7.6定植和遮陰

按照DB33/T340規范要求執行。定植示意圖見附錄B。

7.7實生樹改接

7.7.1待定植實生樹地徑粗度達4cm~5cm時再行改接。

7.7.2采用分層多頭嫁接,以垂直及水平面枝砧均勻分布為準則,分2層選擇6~7個大枝(枝徑≥1.5

cm)作為枝砧,在枝砧離主干距離10cm~15cm處嫁接;同時在1.2m左右處截干,頂端接1個接穗

作為主干延長枝。

7.7.3春季(2月上中旬~3月中旬)嫁接,前期可選擇切接、劈接,中后期可用插皮接。

7.7.4接后及時貼韌皮部去除砧木上的萌芽,不留樁;7月中下旬去嫁接膜,避免嫁接口縊縮。

8撫育管理

8.1防草保濕

8.1.1種植后覆蓋可降解地膜,防草保濕;夏季茶園修剪后,將剪下來的部分茶葉枝條鋪在香榧植株

樹盤。

2

DB33/TXXXXX—XXXX

8.2除草

宜采用人工除草,及時除凈笀桿等競爭性雜草,盛夏不宜除荒草。

8.3水分管理

宜在水平帶內側筑排水溝,便于雨季排水;旱季做好抗旱。

8.4整形修剪

樹形宜選擇疏散分層型高冠樹形或多主枝開心型樹冠,枝下高稍高于茶蓬;通過扶枝、摘頂、修剪、

基部除萌條等措施培養豐產樹形;秋冬季疏剪競爭大枝,修剪垂地枝、內膛枝、交叉枝、徒長枝、病蟲

枝等,保持內膛通透。

8.5擴穴

定植后逐年結合施秋冬肥擴穴,應外深內略淺;碰到茶樹,及時去除。

8.6施肥

8.6.1施肥原則

平衡施肥、少量多次。

8.6.2半環溝法施肥

種植后5年內,沿樹冠滴水線外側,挖寬30cm,深20cm的半環狀溝,施有機肥擴穴改土。

8.6.3秋冬肥

秋冬季及時施腐熟有機肥10kg/株~15kg/株。pH值5.5以下的酸性土,每年加施鈣鎂磷肥0.5kg/

株~1.5kg/株,同時加強鈣、鎂、硼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

8.6.4追肥

以復合肥為主,每年2次~3次,施入時間在3月上中旬、5月中下旬、9月下旬。幼年樹宜用含

氮量高的復合肥;結果樹施肥時應選高鉀復合肥,重點補充磷鉀肥,氮磷鉀按4:2:4比例施入;結果

量大的植株應在5月中旬追施1次復合肥。視植株生長結果情況逐年增加施肥量。施肥點應集中在樹

冠滴水線內外30cm,不直接接觸根系。

茶葉追施氮肥,應遠離香榧樹;避免使用氯含量高的肥料。

9花果管理

9.1嫁接雄花枝

香榧授粉應以自然授粉為主,人工授粉為輔助。長期經營,雄株配備不足,應隔株嫁接花期相近的

雄株枝條。

9.2人工輔助授粉

按照DB33/T340要求執行。宜采用無人機授粉。

9.3保花保果

3

DB33/TXXXXX—XXXX

9.3.1病理性落果預防

春茶采后及時噴施50%退菌特400倍1次~2次,預防病理性落果。

9.3.2促進種實發育

在1月上旬~2月上旬短截中上部頂枝、疏剪中下部纖弱枝。在花期(4月上旬)與落果期(5月

中旬)葉面噴施3000倍液愛多收。

10病蟲害綜合防治

10.1防治原則

按照NY/T1276和GB/T8321.10的要求,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優先采用物理防

治、生物等綠色防控技術,宜應用太陽燈光誘殺、信息素誘捕、以蟲治蟲(捕食螨)和生物農藥防治等

防治技術。

10.2防治時間

應結合茶葉、香榧采收期確定。茶葉采收前一個月至采收結束,香榧應避免施用化學農藥。

10.3封園

10月中下旬,對套種園地香榧、茶葉全園噴施0.5°Bé~1.0°Bé石硫合劑。

10.4防治方法

香榧、茶葉的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見附錄C。

11采收

在“白露”前后,當假種皮由青轉黃,假種皮開裂即可采收;茶園套種香榧林地,宜鋪設采摘網,

自然落果,分批采收。

12茶園田間管理

茶園田間管理按照DB33/T2345執行。

13檔案管理

建立投入品管理臺賬,記錄購買或使用的基地投入品(農藥、化肥等)的生產地、購買來源和數量

以及使用劑量、時間。對生產栽培管理和銷售進行詳細記錄,包括香榧苗木或接穗的來源,香榧投產年

度與產量、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情況。檔案記錄應真實、完整,檔案保存3年以上。

14標準化栽培模式圖

山地茶園套種香榧標準化栽培模式圖見附錄D。

4

DB33/TXXXXX—XXXX

AA

附錄A

(資料性)

省級及以上林木良種審(認)定的香榧良種

省級及以上林木良種審(認)定的香榧良種見表A.1。

表A.1省級及以上林木良種審(認)定的香榧良種

良種名稱品種編號原產地類型主要特征

籽大小均勻,形態整齊,棱紋細密平直,殼

浙江薄,種仁飽滿,油脂含量高;炒后質松脆、味清

細榧國S-SV-TG-024-2011品種

諸暨香,有獨特的榧香風味,品質最佳。9月上中旬

成熟

浙江籽形短而圓,殼薄,種仁飽滿,光滑白亮,

珍珠榧浙R-SC-TG-008-2006無性系

臨安口感香酥,有甜香余味,脫衣好。成熟期稍遲。

浙江種仁成分:粗脂肪55.04%,蛋白質16.43%,

象牙榧浙R-SC-TG-007-2006無性系

臨安淀粉4.86%,糖2.47%,單籽重2.42g

浙江早產豐產穩產,籽卵園形,殼薄仁滿,口

立勤細榧浙R-SV-TG-011-2018品種

諸暨感佳,品質優。種實成熟期9月上旬

浙江種實性狀基部略圓,端部略尖,葉片兩側近

東榧3號浙S-SV-TG-009-2015品種

東陽于平行,基部楔形,豐產,種仁松脆,品質優良

浙江早產豐產穩產,籽卵園形,殼薄仁滿,口

美林細榧浙R-SV-TG-010-2018品種

諸暨感佳,品質優。種實成熟期9月上旬

浙江發芽早,種實細長,均勻,種仁松脆,品質

東榧1號浙S-SV-TG-005-2017品種

東陽優,豐產穩產,成熟早

浙江雌雄同枝,花期同步,可做主栽品種,也可

龍鳳細榧浙S-SV-TG-006-2017品種

東陽做授粉樹配置,加工后種仁松脆,品質優

為高油脂品種,粗脂肪達58%以上,種仁

浙江

早緣榧浙R-SV-TG-0009-2018品種皺褶淺,種衣薄,較易脫;同樣條件加工,其口

諸暨

感細膩程度、酥松度等指標好于細榧

籽形較圓,殼薄,種仁飽滿,脫衣容易,

浙江

東白珠浙R-SV-TG-006-2016品種品質優。種實成熟期9月中上旬,比細榧遲7

諸暨

天~10天

籽形較長,殼較薄,種仁較飽滿,脫衣極易,

浙江

脆仁榧浙R-SV-TG-005-2015品種極松脆,口感佳,品質極優。種實成熟期9月中

諸暨

旬,比細榧遲10天~12天。

浙江種核細長,尾部漸尖,種仁飽滿,肉質細膩,

小籽象牙榧浙S-SV-TG-007-2021品種

嵊州風味香酥,適宜加工開口香榧。

種核近圓形,種仁飽滿、皺褶淺,極易脫衣。

浙江

嵊珠浙S-SV-TG-008-2021品種肉質細膩,較香酥,回味甜,適宜加工脫衣香榧

嵊州

5

DB33/TXXXXX—XXXX

BB

附錄B

(資料性)

香榧外側淺栽高覆土示意圖

香榧外側淺栽高覆土見圖B.1。

圖B.1香榧外側淺栽高覆土示意圖

6

DB33/TXXXXX—XXXX

CC

附錄C

(資料性)

香榧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和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模式圖

香榧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見表C.1。

表C.1香榧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

病蟲種類危害習性、癥狀防治方法

1年發生5代~9代。越冬卵翌年4月底~6在春茶采收后,立即用(阿維菌素、克螨特)

月上旬孵化。隨新梢生長,危害部位逐步上移,15%噠螨靈(掃螨凈)2500倍~3000倍液,

香榧癭螨

從4月底~10月中旬均危害,全年盛發期在50.5%苦參堿水劑100倍,或0.5%藜蘆堿可溶液

月~7月。劑600倍液等藥劑噴霧。

以黑光燈誘殺為主。化學防治應在春茶采摘后用

金龜子類4月啃食新梢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噴霧防治。

3月、6月上中旬防治成蟲,4月上旬7月上旬防

治幼蟲,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

一年2世代,均以幼蟲危害。春季危害新梢,

香榧或阿維蘇云菌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殺。11月

秋季葉片,轉葉一次。分別于5月、11月,下

細小卷蛾幼蟲老熟吐絲下垂時每公頃用50%辛硫磷乳油

度化蛹,過夏越冬。

1000mL~1500mL兌水1000kg~1500kg在樹

冠下噴霧。

在蟻路上用白蟻專用誘殺包誘殺。宜在10月上

白蟻類危害根部及樹身

旬,香榧采摘后的晴熱天氣防治。

菌核性根腐深翻后用生石灰或10%硫酸銅溶液消毒。

夏至之后發病,以菌絲網罩根系俗稱“網筋”,

病停止套種易感染作物。用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

重則整株枯死。酸性粘重土壤和套種易感染農作

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澆

物(如薯類)易發。

(白絹病)灌。

在4月底或5月初,幼蒲表面出現針頭大小的油

香榧細菌性漬狀斑點,使表皮呈塊狀的褐色病斑。表皮由青4月中旬和5月下旬各噴施1次500倍液5%菌

褐腐病綠色漸變為灰黃色,幼果易脫落。5月中下旬為毒清或50%退菌特400倍液。

發病頂峰,病蒲開始脫落,產生殘蒲僵子。

大多發生在香榧樹老葉上,新葉危害較輕,香

秋冬季結合清園用40%晶體石硫合劑100倍液~

榧綠藻的發生率為5l%~64%,以輕度發生為主。

香榧綠藻200倍液預防;高溫季節用40%晶體石硫合劑800

梅雨季節綠藻容易發生,6月中下旬~7月上中

倍液防治。

旬為發病盛期。

3月開始發病,為害苗木,主要發生于莖部,發苗圃搭棚遮蔭,加強肥水管理。根際覆草。

莖腐病病初期病斑呈水漬狀,黃褐色或紫褐色,病皮稍巡查發現后及時重剪,施放硫酸亞鐵50kg/hm2~

腫皺,皮層組織腐爛,后期樹皮干縮,枝條枯死。150k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