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評價工作等級一二三簡單分析aa是相對于詳細評價工作內容而言,在描述危險物質、環境影響途徑、環境危害后果、風險防范措施等方面給出定性的說明。(4)環境風險分析本工程鍋爐使用的天然氣屬于可燃、易燃物品,發生事故的類型主要有泄漏、爆炸和爆燃。天然氣泄漏后極易釀成火災、爆炸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并引起大氣環境的污染,對環境及周圍人群造成極大的危害。在天然氣燃燒時,產生SO2、CO等大氣污染物。身處火場的人員在SO2、CO等氣態污染物的籠罩下,會因吸入SO2、CO,以及缺氧而失去判斷能力,進而產生傷亡。在火災瞬間會對生命安全以及環境有巨大影響,但經過擴散及火災撲滅后,其影響也隨之消失,經過擴散稀釋,其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較小。(5)環境風險類型及影響途徑對本項目工藝系統進行分析,項目天然氣屬于易燃易爆物質,可能因工藝過程控制不當,而導致物料泄露遇火源發生火災、爆炸的可能性。廢活性炭、廢過濾棉有散落的可能,遇明火有發生火災事故的可能。發生的風險因素分析見下表。表47環境風險類型一覽表事故發生環節類型原因貯存泄漏、散落違章操作、人員操作失誤火災、爆炸泄漏、明火、高溫、靜電生產泄漏、散落包裝破損,違規操作等火災、爆炸明火、高溫、靜電等運輸泄漏、散落交通事故等火災、爆炸碰撞、泄漏物質與空氣混合遇明火、靜電、交通事故等3)風險識別結果項目環境風險識別結果見表48。表48環境風險識別匯總表危險單元風險源主要危險物質主要參數環境風險類型環境影響途徑天然氣管道天然氣甲烷存在于管道中,最大存在量0.4t泄露、火災、爆炸火災、爆炸、散落產生的伴生/次生物質污染大氣環境。危廢間危險廢物廢活性炭桶裝,最大儲存量為2.5t散落、火災廢過濾棉袋裝,最大儲存量為0.2t散落、火災4)環境風險防范措施I、事故風險防范①火火災預防。要求交通便利、防火、通風、防潮、防霉變等,特別是防火,鍋爐房附近嚴禁堆放易燃易爆物質,嚴禁使用明火,定期檢查,排除隱患。禁止任何人攜帶火種(入打火機、火柴、煙頭等)和易產生碰撞火花的釘鞋器等進入鍋爐房內。操作和維修設備時,應采用不發火的工具。②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應在醒目位置設立“嚴禁煙火”、“禁火區”等警示標語和標牌。③消防器材管理:消防器材應設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周圍不準堆放物品和雜物。鍋爐房的消防設施、器材應由專人管理,負責檢查、維修、保養、更換和添置,保證完好有效,嚴禁圈占、埋壓和挪用。對消火栓、滅火器等消防器材應當經常進行檢查,保持完整好用。Ⅱ、管理措施①本項目相關管理人員應清楚項目所有可能發生火災、爆炸、泄漏危險場所的情況,并采取能有效控制火災、爆炸、泄漏的措施。②認真做好職工的安全生產教育,普及有關安全法規。對重點崗位職工應定期進行安全培訓,并經考試合格,方準上崗。③鍋爐房附近不應有非生產性明火。主要生產廠房所用電氣設備應是防爆型的。④安全、通風、阻爆、隔爆、泄爆等設施應完善有效,未經主管部門許可,不得拆除或棄用。Ⅲ、環境風險應急措施應急處理:火災爆炸發生后,崗位人員報火警,并及時向生產調度報告,生產調度報告應急小組指揮部領導,并向下風向毗鄰單位提出安全防范要求。設置警戒區域,封鎖通往現場的各個路口,禁止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防止因火災或爆炸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傷亡。(4)分析結論通過采取以上環境風險防范措施,本項目環境風險能夠控制在可接受范圍之內。五、環境保護措施監督檢查清單內容要素排放口(編號、名稱)/污染源污染物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執行標準大氣環境模板泡沫塑料板生產過程發泡、熟化冷卻、成型及切割過程廢氣排放口(DA004)非甲烷總烴、苯乙烯、甲苯集氣罩+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15m高排氣筒(DA004)(安裝VOCs超標報警裝置)《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2-2015)表5標準頂吸裝置(DA005)非甲烷總烴頂吸裝置+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15m高排氣筒(DA005)排放模板泡沫塑料板刻花過程、熱固復合節能保溫板生產過程上料攪拌過程廢氣排放口(DA003)顆粒物集氣罩+布袋除塵器+15m高排氣筒(DA003)《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DB13/2167-2020)表1標準復合保溫模板生產過程上料攪拌過程廢氣排放口(DA001)顆粒物集氣罩+布袋除塵器+15m高排氣筒(DA001)復合保溫模板生產過程切割過程廢氣排放口(DA002)顆粒物集氣罩+布袋除塵器+15m高排氣筒(DA002)水泥儲罐呼吸廢氣排放口(DA007)顆粒物集氣管道+布袋除塵器+15m高排氣筒(DA007)鍋爐廢氣排放口(DA006)顆粒物、SO2、NOx、煙氣黑度低氮燃燒器+15m高排氣筒(DA006)《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13/5161-2020)表1燃氣鍋爐標準,同時滿足《邢臺市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邢氣領組[2019]1號)和《關于做好全市2019年鍋爐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邢氣領辦[2019]35號)文件要求無組織廢氣非甲烷總烴車間密閉,設置頂吸裝置,廢氣由1套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后經15m排氣筒排放,車間外安裝VOCs超標報警裝置廠界滿足《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準》(DB13/2322-2016)表2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廠房外滿足《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37822-2019)標準要求顆粒物《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DB13/2167-2020)表2標準水環境生活污水SSCODBOD5氨氮用于廠區潑灑抑塵,廠區設置防滲旱廁,定期清掏用作農肥不外排軟水制備工序廢水pHCOD鹽類用于漿料配置發泡、成型工序冷凝水pHCOD鹽類聲環境生產設備設備噪聲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對主要產噪設備采用隔聲、消聲、減振等降噪措施;對車間廠房進行密閉隔聲處理《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電磁輻射固體廢物項目產生的廢原料包裝袋統一收集后回用;1號生產車間除塵器收集的除塵灰收集后回用,2號生產車間除塵器收集的除塵灰統一收集后回用于生產,裁板及刻花過程產生的泡沫邊角料收集后回用,復合保溫模板生產切割過程產生的切割廢渣收集后回用于生產,軟水制備系統廢離子交換樹脂收集后由生產廠家回收再利用;廢過濾棉與廢活性炭暫存于危廢間,定期交有資質單位處理;職工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置。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源頭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在工藝、管道、設備、物料儲存及處理構筑物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將污染物泄漏的環境風險事故降到最低程度;管線敷設盡量采用“可視化”原則,即管道盡可能地上敷設,做到污染物“早發現、早處理”,減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造成的污染。2)末端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廠區內地面的防滲措施和泄漏、滲漏污染物收集措施,即在廠區地面進行防滲處理,防止灑落地面的污染物滲入地下;末端控制采取按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區和簡單防滲區分區防滲的防滲措施。重點防滲區為危險廢物暫存間,危廢暫存間地面及墻裙均做防滲處理,滲透系數≤10-10厘米/秒。可以有效防止危險廢物泄露對土壤造成的影響;一般防滲區為廠區生產車間、辦公室,地面均水泥硬化,滲透系數≤10-7厘米/秒,可以有效防止生產過程中的跑、冒、滴、漏對土壤造成的影響;除重點防滲區和一般防滲區外的其余部分為簡單防滲區,用水泥簡單硬化3)污染監控體系:實施覆蓋生產區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監控系統,包括建立完善的監測制度、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檢測,及時發現污染、及時控制。4)應急響應措施:包括一旦發現泄漏事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應急措施控制土壤污染,并使污染得到治理。生態保護措施無①鍋爐房附近嚴禁堆放易燃易爆物質,嚴禁使用明火,定期檢查,排除隱患。禁止任何人攜帶火種和易產生碰撞火花的釘鞋器等進入鍋爐房內。操作和維修設備時,應采用不發火的工具。②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應在醒目位置設立“嚴禁煙火”、“禁火區”等警示標語和標牌。③消防器材管理:消防器材應設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周圍不準堆放物品和雜物。鍋爐房的消防設施、器材應由專人管理,負責檢查、維修、保養、更換和添置,保證完好有效,嚴禁圈占、埋壓和挪用。對消火栓、滅火器等消防器材應當經常進行檢查,保持完整好用。1、環境管理制度(1)根據本項目實際情況制定環境管理制度=1\*GB3①明確1名人主管環保工作,主要職責如下:執行環境保護法規和標準。負責本項目設計、施工及運營期各項環保措施及監測計劃的實施。建立項目的環境管理規章制度,并經常檢查督促。編制項目的環境保護規劃和計劃,并組織實施。領導和組織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環境監測,建立監測檔案。搞好環境保護知識的普及和培訓,提高人員的環保意識。建立項目的污染物處理處置和環保設施運轉的規章制度。②明確一名技術人員為專職環保員,環保專職人員管理責任如下:制定并實施環保工作的長期規劃及年度污染治理計劃;定期檢查環保設施的運行狀況,定期對環保設施進行維修與管理,嚴格控制“三廢”的排放。調查處理污染事故及污染糾紛;組織“三廢”處理利用技術的研究;建立污染突發事故分類分級檔案和處理制度。及時了解國家、地方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及時向環境保護主管機構反映與項目有關的污染因素、存在的環境問題、采取的污染控制對策等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聽取環境保護主管機構的意見。及時將國家、地方環境保護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定向單位負責人匯報,及時向本單位有關機構、人員通報,組織職工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訓,提高環保意識。及時向單位負責人匯報與本項目有關的污染因素、存在的環境問題、采取的污染控制對策、實施情況等,提出改進建議。負責制定、監督實施本單位的有關環境保護管理規章制度,負責實施污染控制措施、管理污染治理措施,并進行詳細的記錄,以備檢查。③建設單位必須保證所有環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并保證各類污染物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和管理要求。④對全部設施正常運行情況下,最大的污染物排放量和主要噪聲設備向當地環保管理部門進行申報登記,并重新辦理排污許可證等事宜。=5\*GB3⑤建立定期檢查與監測制度,定期檢查生產設備和污染處置設施的運行情況,保證設備的完好和正常運轉。=6\*GB3⑥將所有環境管理工作建立工作檔案,并全部予以文件化。(2)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根據《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環保部令第31號)的規定,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強制公開和自愿公開相結合的原則,及時、如實地公開其環境信息。如環境信息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依法可以不公開;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該企業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制度,指定機構負責本單位環境信息公開日常工作。(3)建設單位應當公開下列信息內容該企業應當公開下列信息內容如下:基礎信息:包括單位名稱、組織機構代碼、法定代表人、生產地址、聯系方式,以及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的主要內容、產品及規模;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稱、排放方式、排放口數量和分布情況、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情況,以及執行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核定的排放總量;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及其他環境保護行政許可情況;其他應當公開的環境信息。(4)信息公開方式采取以信息公開欄的方式公開相關信息。2、排污口規范化設置排污口設置應符合“一明顯、二合理、三便于”的要求,即環保標志明顯,排污口設置合理,排污去向合理,便于采集樣品,便于監測計量,便于公眾監督管理,按照國家環保部(原國家環保局)制定的《<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實施細則(試行)》(環監〔1996〕463號)的規定,對噪聲、固廢排污口設立相應的標志牌。根據本項目特點,建設單位應做到以下幾方面:(1)固廢貯存場所規范化設置本項目設1處危廢暫存間,危廢暫存間應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建設,并設醒目的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2)固定噪聲源在固定噪聲源附近醒目處設置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3)排污口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由環境保護總局統一規定,排放一般污染物排污口(源)設置提示式標志牌,排放有毒有害等污染物的排污口設置警告標志牌。3、安裝VOCs超標報警裝置并實行分表計電,并與生態環境局聯網。
六、結論項目采用國內先進生產技術和先進生產設備,選址符合鄉總體規劃,清潔生產水平屬國內先進,建設單位在規范落實各項污染治理措施,加強生產和環保管理,保證各項污染防治措施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項目建成后各項污染物均能實現達標排放,環境影響預測結果表明項目的建設對區域大氣環境的影響較小,從環保角度分析該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PAGE11—附表建設項目污染物排放量匯總表①③④⑤⑥⑦廢氣非甲烷總烴0.58t/a0.58t/a顆粒物0.080t/a0.080t/aSO20.0138t/a0.013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軌道設備轉讓協議書
- 解除執行委托協議書
- 老年護理心理課程設計與實踐
- 進校攜帶手機協議書
- 雇傭合同解約協議書
- 轉運承包服務協議書
- 項目入股投資協議書
- 飲料展柜投放協議書
- 贈與房產抵押協議書
- 魯能足球培訓協議書
- DB11T 1933-2021 人乳庫建立與運行規范
- 1.3.1動量守恒定律課件(共13張PPT)
-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授權委托書(用電)
- 白黑白裝飾畫欣賞黑白裝飾畫的特點黑白裝飾畫的表現形式黑白裝飾 bb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全文解讀ppt課件
- 調度指揮與統計分析課程教學設計
- 常暗之廂(7規則-簡體修正)
- 提升機制動閘瓦間隙測控裝置說明書
- 終端塔基礎預偏值(抬高值)計算表格
- 海外醫療服務委托合同協議書范本模板
- (完整版)研究者手冊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