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傳染病(豬丹毒)_第1頁
豬的傳染病(豬丹毒)_第2頁
豬的傳染病(豬丹毒)_第3頁
豬的傳染病(豬丹毒)_第4頁
豬的傳染病(豬丹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動物傳染病模塊三豬的傳染病2024/6/41任務八豬丹毒2024/6/42知識要點:概述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斷防治公共衛生2024/6/43【概述】豬丹毒是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急性敗血型和亞急性疹塊型,以及慢性多發性關節炎或心內膜炎型。人也可感染,稱為類丹毒。2024/6/44【病原】1、形態特征豬丹毒桿菌又稱丹毒絲菌,G+,細長的小桿菌。不運動,無芽孢、無莢膜,組織觸片或血涂片成單個、成對或小叢狀,心臟瓣膜疣狀物中的細菌呈不分枝長絲狀或中等長度的鏈狀。

2024/6/452024/6/4【病原】6【病原】2、培養特性在明膠穿刺培養時,沿穿刺線橫向放射狀生長,表現為特征性的試管刷狀,是區別于李斯特氏菌的一個特征。不液化明膠。3、血清型25個。2024/6/47TSI培養基上H2S陽性2024/6/48【病原】2024/6/4【病原】血瓊脂平板上菌落呈露珠狀94、抵抗力本菌對腐敗、鹽腌、日光、干燥等抵抗力較強大,露天可存活77天,2.5%食鹽腌制的豬肉中可存活。對消毒劑抵抗力弱,常用消毒藥液,如1%-2%氫氧化鈉、1%漂白粉、5%石灰乳、2%福爾馬林等均能很快殺死。【病原】2024/6/410【流行病學】易感動物主要發生于豬,大多發生于3-6月齡的豬,哺乳仔豬和老豬發病較少。傳染源主要是病豬、帶毒豬。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也可通過損傷的皮膚及蚊蟲叮咬傳播。2024/6/411流行特點

季節性明顯,多見于氣候較暖和的初夏和晚秋(5-9月)季節;多呈散發和地方性流行;人的類丹毒感染常與豬丹毒的流行呈平行關系。2024/6/4【流行病學】125、誘因圈舍骯臟,飼料、飲水遭病原污染氣溫突變、高溫、潮濕,通風不良消毒不嚴豬只轉移、混群造成應激突然更換日糧某些病毒感染2024/6/4【流行病學】13急性敗血型突然發病,體溫升高可達42℃以上,稽留熱,虛弱,不食,躺臥不起,有時嘔吐。病初便秘隨后下痢,眼結膜充血,眼睛明亮,在發病的第1-2天,豬胸、腹、股內側皮膚出現大小不等紅斑,指壓褪色。多數病程2-4天,致死率可達80-90%。【臨床癥狀】2024/6/414亞急性疹塊型俗稱打火印。體溫一般不到42℃,食欲不振,口渴,發病2-3天后在胸、腹部,背肩、四肢等部的皮膚出現疹塊,單個疹塊呈方塊型,菱形或不規則四邊形,稍突出于皮膚表面,觸感堅實。初期疹塊充血指壓褪色,后期淤血呈藍紫色,指壓不退色。【臨床癥狀】2024/6/415慢性型慢性關節炎型:為四肢關節腫脹,關節變形,步態僵硬,呈現跛行。慢性心內膜炎型:消瘦,喜臥,貧血,呼吸短促,走路不穩,聽診心跳快,有雜音,病程長,不能治愈,通常因心臟麻痹突然倒地死亡。【臨床癥狀】2024/6/416疹塊型豬丹毒:背部皮膚散在方形、長方形紅斑【臨床癥狀】2024/6/417疹塊型豬丹毒:背部皮膚散在方形、長方形紅斑【臨床癥狀】2024/6/418疹塊型豬丹毒:皮膚上呈菱形、方形紅色疹塊,稍凸起【臨床癥狀】2024/6/419關節炎型豬丹毒:右后肢關節炎【臨床癥狀】2024/6/420關節炎型豬丹毒:關節炎,不能站立【臨床癥狀】2024/6/421【病理變化】急性敗血型:鼻、耳、四肢內側的皮膚呈不同程度的紫紅色;心內外膜有出血點;肺臟淤血水腫;脾臟腫大,呈櫻桃紅色;腎臟淤血腫大,呈暗紅色,稱“大紅腎”;胃底及幽門部黏膜彌漫性出血,十二指腸及空腸前段黏膜出血性炎癥。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2024/6/422【病理變化】腎臟淤血腫大,呈暗紅色,稱“大紅腎”2024/6/423胃底部彌漫性出血【病理變化】2024/6/424亞急性:背、胸、腹、肩、四肢等皮膚表面出現大小不同疹塊,方形、菱形、圓形及不規則形,凸起皮膚表面,初期指壓褪色,后期淤血,指壓不褪色;有的皮膚壞死,形成黑色、干硬如革樣的痂皮。【病理變化】2024/6/425慢性:心內膜炎時,心臟房室瓣常有疣狀心內膜炎,瓣膜上有灰白色增生物,關節炎時,關節腫大,關節囊增厚,在關節腔內有纖維素滲出物。【病理變化】2024/6/426慢性豬丹毒:心內膜菜花樣【病理變化】2024/6/427【診斷】1、臨床診斷多在炎熱多雨夏季發生,3-6月齡架子豬多發;急性型:表現高熱稽留,皮膚潮紅,病變脾腫大,呈櫻桃紅色,腎淤血、腫大,大紅腎,胃底部彌漫性出血,十二指腸、空腸出血性腸炎;亞急性型:背、胸、腹、四肢等處皮膚,凸出皮膚的疹塊;慢性型:表現為心膜炎、關節炎和皮膚壞死型。青霉素治療效果好。2024/6/4282、實驗室診斷涂片鏡檢:G+染色,單在、成對或成叢的小桿菌時,可初步確診。分離培養:接種于鮮血瓊脂平板上,長出光滑、邊緣整齊、露珠狀菌落,發出微綠色熒光。生化鑒定:明膠穿刺,呈試管刷狀生長,不液化明膠。血清學試驗:SPA協同凝集試驗、瓊擴試驗、熒光抗體試驗。【診斷】2024/6/429鑒別要點豬丹毒豬瘟相同點均表現為體溫升高,高熱稽留,皮膚表面有出血斑點,腸道、肺、腎出血區別病原丹毒桿菌,3-6月齡易發豬瘟病毒,不分年齡脾臟腫大不腫大腎臟腎臟淤血腫大,呈暗紅色密集出血點,不腫大淋巴結淋巴結腫大、出血切面呈大理石狀花紋膀胱不明顯出血抗生素治療效果明顯無效3、鑒別診斷豬丹毒與豬瘟的鑒別診斷2024/6/430鑒別要點豬丹毒豬肺疫相同點體溫升高,高熱稽留,皮膚表面有紫斑等癥狀區別病原丹毒桿菌,3-6月齡易發,G+,細長小桿菌多殺性巴士桿菌,主要侵害中豬和小豬,G-,兩極濃染的短桿菌呼吸狀態輕微呼吸困難極度呼吸困難,犬坐式呼吸初診咽喉部不明顯腫脹皮下組織無有大量膠凍樣滲出物肺組織病變淤血水腫大葉性纖維素性肺炎3、鑒別診斷豬丹毒與豬肺疫的鑒別診斷2024/6/431鑒別要點豬丹毒豬鏈球菌病相同點體溫升高,皮膚表面有出血斑點、慢性表現為關節炎等癥狀區別病原丹毒桿菌,3-6月齡易發,G+,細長小桿菌鏈球菌引起,各種年齡豬均易感,G+,短鏈圓形或橢圓形球菌神經癥狀不明顯腦膜炎變化,表現為神經癥狀淋巴結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以頜下、咽部、頸部等淋巴結化膿和膿腫為主3、鑒別診斷豬丹毒與豬鏈球菌的鑒別診斷2024/6/432【防治】1、治療治療原則: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抗生素:首選青霉素。其次土霉素、金霉素、林可霉素、泰樂菌素等。2024/6/4332、預防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圈舍清潔、干燥,定期消毒,減少應激因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