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結構課件_第1頁
地球的結構課件_第2頁
地球的結構課件_第3頁
地球的結構課件_第4頁
地球的結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地球的圈層結構課程分析【課標分析】根據《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該節課的內容要求為:“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一方面,要從宏觀上了解地球結構的特點,并在此基礎上認識自然環境的組成,以及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核心素養【區域認知】從地球圈層的角度,認識地球的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綜合思維】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說明各圈層之間的關系和變化過程。【地理實踐力】觀察、識別、描述與地球圈層有關的一些自然現象。【人地協調觀】從人地關系的角度,描述地球各圈層和人類活動的關系。俗話說得好上天有路下海有法入地無門上天2015年美國當地時間7月14日,在太空中漫游了長達九年的新視野號近距離飛過在太空深處神秘的冥王星(Pluto),成為首個探測這顆遙遠矮行星的人類探測器。旅行者1號于1977年9月5日發射,至今仍然正常運作。它曾到訪過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衛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航天器。截至2019年10月23日止,旅行者1號正處于離太陽211億公里的距離。下海2020年11月10日,中國萬米載人深潛器“奮斗者”號在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隨后,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說:“奮斗者”號研制及海試的成功,標志著我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世界上最深的鉆井就是位于俄羅斯庫頁島上的OdoptuOP-11油井,其深度是達到了12345米,是在2011年的時候所建造。也成功超越了在2008年的時候美國在卡塔爾所創下的阿肖辛油井12289米的紀錄,成為世界上鉆地最深的油井,也是世界最深鉆井,憑借此紀錄坐上了“世界第一油井”的寶座。入地

既然人類暫時無法直接探測到地球內部,有什么更加行之有效的辦法呢??震級:烈度:震級只有一個。烈度有多個。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動。1、地震地震的大小。地震對地表和建筑物等的破壞程度。01

地震和地震波震源:地球內部巖石發生斷裂引起震動的地方。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即地面正對著震源的那一點。等震線:將烈度相同的點連成封閉的曲線。震中距:從觀測點(如地震臺)到震中的直線距離。震源深度:從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離。2、地震波地震的能量以波動的方式向外傳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縱波(P波)橫波(S波)速度快速度慢固·液·氣固上下顛簸左右搖晃01

地震和地震波(1)某日,你在平靜湖面的船只上釣魚,此時突然發生了地震,你會有怎樣的感受?(2)某日,你在坐飛機去旅游,此時突然發生了地震,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只能感覺到上下顛簸。只能感覺到上下顛簸。想一想[情境]人們利用地震波——橫波(S)和縱波(P)的傳播速度及傳播過程中發生的顯著變化來確定地球內部結構,這種手段同樣廣泛應用于生產實踐活動中,如利用地震波尋找石油。請小組合作探究:[探究]遇到石油時,S波和P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并在下圖中畫出S波和P波波速的變化。提示遇到石油時,S波完全消失,P波波速突然下降。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今天(16日)4時33分,四川瀘州市瀘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造成部分房屋倒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2人死亡,60人受傷,6904名群眾被轉移安置。深析利弊·認識地震【活動一·讀圖探究】閱讀P29頁,思考下列問題。3.地震預報與地震預警是否屬于同一概念?為什么?地震預報地震預警地震預報是指在地震發生前,對未來地震發生的震級、時間和地點進行預測預報,并及時公布于眾,讓預測受災區人們做好預防工作,以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地震發生后,搶在攜帶更多能量的S波到達前,甚至P波到達前若干秒,以警報的形式告知地震動的可能大小或潛在破壞。01

地震和地震波

地震波能探索地球的內部結構嗎?為什么02地震波中文名

莫霍洛維奇國

克羅地亞出生日期

1857年逝世日期

1936年職

地球物理學家

主要成就莫霍面1主要事跡1909年10月8日,莫霍洛維奇在研究距薩格勒布約40千米的地震記錄后,發現在地表下50千米深度處由于物質發生急劇變化,使下層縱波傳播速度大于上層縱波傳播速度。人們將莫霍洛維奇發現的這個間斷面命名為莫霍洛維奇間斷面。發現地殼和地幔的第一人中文名

莫霍洛維奇國

克羅地亞出生日期

1857年逝世日期

1936年職

地球物理學家

主要成就莫霍面1主要事跡1909年10月8日,莫霍洛維奇在研究距薩格勒布約40千米的地震記錄后,發現在地表下50千米深度處由于物質發生急劇變化,使下層縱波傳播速度大于上層縱波傳播速度。人們將莫霍洛維奇發現的這個間斷面命名為莫霍洛維奇間斷面。發現地殼和地幔的第一人02

地球的內部結構中文名

莫霍洛維奇國

克羅地亞出生日期

1857年逝世日期

1936年職

地球物理學家

主要成就莫霍面1主要事跡1909年10月8日,莫霍洛維奇在研究距薩格勒布約40千米的地震記錄后,發現在地表下50千米深度處由于物質發生急劇變化,使下層縱波傳播速度大于上層縱波傳播速度。人們將莫霍洛維奇發現的這個間斷面命名為莫霍洛維奇間斷面。發現地殼和地幔的第一人主要事跡古登堡對地震波計算發現,從莫霍面往下,地震波速增大,至2885千米深處,縱波速度增至1364千米/秒,橫波速度增至711千米/秒。自2885千米以下,縱波速度驟然下降為79千米/秒,橫波突然消失。表明該面以上為固相,以下為液相。古登堡何許人也中文名本諾·古登堡國

籍德國猶太人出生日期1889年逝世日期1960年職

業地球物理學家

主要成就古登堡界面02

地球的內部結構中文名

莫霍洛維奇國

克羅地亞出生日期

1857年逝世日期

1936年職

地球物理學家

主要成就莫霍面1主要事跡1909年10月8日,莫霍洛維奇在研究距薩格勒布約40千米的地震記錄后,發現在地表下50千米深度處由于物質發生急劇變化,使下層縱波傳播速度大于上層縱波傳播速度。人們將莫霍洛維奇發現的這個間斷面命名為莫霍洛維奇間斷面。發現地殼和地幔的第一人主要事跡小組分配萊曼何許人也中文名英厄萊曼國

籍美國人出生日期1888年逝世日期1993年職

業地球物理學家

主要成就地球內外核1936年,英厄·萊曼發表了一份研究論文,提出地核是由內核和外核兩層組成的。在這篇著名的以《P》為標題的研究論文中,萊曼提出地球結構中出現了新的地震波不連續面,此后這種不連續面一直被稱為“萊曼不連續面”。02

地球的內部結構080400900290051506370內核深度/km外核地核地幔下地幔上地幔巖石圈地殼軟流層巖石圈:包括地殼及上地幔頂部,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地幔:位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間,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我們所說的巖石圈就是地殼嗎?發現地殼和地幔的第一人小組分配02

地球的內部結構厚度:不均,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洋比較薄,陸地較厚。組成:氧、硅、鋁、鐵、鈣、鈉、等90多種化學元素。結構:硅鋁層:密度較小,不連續;硅鎂層:密度較大,連續。高山高原平原海平面莫霍面硅鋁層硅鎂層發現地殼和地幔的第一人小組分配02

地球的內部結構外核:

液態或熔融狀態內核:

固態地幔:固態地殼:固態03

地球的外部結構03

地球的外部結構在我們的視線之內,地球的外部結構人類是可以直接觀察到的。03

地球的外部結構通常把地殼表層以外的由大氣、水體和生物組成的自然界,劃分為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三個圈層,統稱為地球的外部圈層。地核地幔地殼水圈生物圈大氣圈03

地球的外部結構含義:大氣圈指環繞地球外部的氣體圈層。主要由氣體和懸浮物質組成的復雜

系統,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作用:地球生命的保護傘,它不僅避免了大多數流星體對地球的撞擊,而且削弱了紫外線對地球生物的影響,從而保護了地球上的生命。大氣圈03

地球的外部結構含義: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種水體的總稱。分類:按位置包括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和生物水;按狀態包括液態水、固態水和氣態水。意義:在地球表面物質遷移和能量轉換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圈03

地球的外部結構含義: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范圍:它滲透于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厚度約20千米。作用:生物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同時也在促進太陽能轉化,改變大氣圈和水圈組成,改造地表形態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生物圈地球四個主要圈層的位置關系生物圈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共同構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03

地球的外部結構外部圈層概念組成其他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由氣體和懸浮物組成的包圍地球的復雜系統氣體和懸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地球表層水體構成的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地表水、地下水、大氣水、生物水等是地球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厚度約為2000~3000千米水圈里的水處于不斷的循環運動之中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大氣層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生物圈與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最活躍。03

地球的外部結構地球的圈層結構內部圈層劃分依據外部圈層分層地震波縱波橫波地幔地核地殼大氣圈水圈生物圈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04

本節課堂作業發現地殼和地幔的第一人04本節課堂作業位于板塊交界處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2018年7月,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阿貢火山再次噴發,如柱的火山灰高達2000m。下圖為近一年來印度尼西亞5級以上地震震中位置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1)印度尼西亞多地震、火山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2)除地震、火山噴發等災害外,印度尼西亞還多泥石流災害,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地震發生時的自救方式,其中正確的是()A.如被壓在廢墟下,一定要連續大聲呼喊B.如在車站、商場等公共場所應快速沖向出口C.如在室內應用被子、枕頭等柔軟織物保護頭部D.為快速脫離險境要乘電梯或者跳樓多山地,地勢起伏大;位于地震帶,巖石破碎;靠近赤道,多暴雨;植被破壞發現地殼和地幔的第一人04本節課堂作業讀我國大陸部分地殼等厚度線圖,圖示地區的地殼厚度說法正確的是()A.濕潤地區大于干旱地區 B.南方大于北方 C.海洋大于陸地 D.山地、高原大于平原、谷地發現地殼和地幔的第一人04本節課堂作業讀“地球各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