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第二單元測評B語文版必修31209138-語文備課大師_第1頁
高中語文第二單元測評B語文版必修31209138-語文備課大師_第2頁
高中語文第二單元測評B語文版必修31209138-語文備課大師_第3頁
高中語文第二單元測評B語文版必修31209138-語文備課大師_第4頁
高中語文第二單元測評B語文版必修31209138-語文備課大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測評(B)(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第Ⅰ卷閱讀題(共45分)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雜劇的名稱,唐時已經有了。李德裕在其所撰《論故循州司馬杜元穎追贈》中述及南詔攻入成都時驅掠人口之事說:成都華陰兩縣,被驅掠80人,其中有雜劇丈夫兩人。這是雜劇名稱見于記載之始。南詔進攻成都,在唐文宗大和三年,其時已是唐代晚期。文中所說“雜劇丈夫兩人”,應是在成都演奏的伎工,則雜劇之興當在其時之前;其盛行一時,則當在宋代。北宋開封習于淺斟低唱。柳永《鶴沖天》詞中有云“忍把浮名,換取淺斟低唱”,一時風氣實是如此,雜劇就不能不受影響。宋室南渡,臨安成為都城,繼續發展雜劇。南宋周密所撰《武林舊事》皆記臨安城事,其末篇《官本雜劇段數》多至280種,可見一代盛況。臨安北距建康不遠,南朝陳時的舊音歷時悠久,臨安其時也不能不受到波及。因此臨安的雜劇雖仍保持當年開封正聲,恐也難于避免受到陳時舊音的影響,因而會使雜劇的音調更為繁富而多變化。這一點前人似未多所道及。金人南遷后,原來的中都開封為元代的大都所代替。流行于中都的雜劇轉而流行于大都。由于金、元的倡導,雜劇到元代更有顯著發展,達到高峰。雜劇名家輩出,不斷聚集于大都,極一時之盛。鐘嗣成《錄鬼簿》中有詳備的記載。大都和中都皆在北方,雜劇雖由開封傳來,卻難免帶有北方的音調。據說當時用的是七聲音階,無入聲,聲調遒勁樸實,以弦樂器伴奏。這樣雖合乎北方人的口味,卻為南人所不習用,因而就出現了南曲。南曲用韻以南方語音為標準,可能就是以臨安為中心的語音。據說當時音樂上用五聲音階,聲調柔緩宛轉,以簫笛伴奏,自然合于南人口味。可以說這樣柔緩宛轉的聲調,自南朝以來大都如此,自然和北方的遒勁樸實的聲調不能互相調節,只好改弦更張。但無論北曲或南曲,都并未逸出雜劇的范疇。元明之際有了傳奇。傳奇也屬于雜劇,但它雖出于雜劇,卻和雜劇有不同之處。雜劇皆為四折,出場人物雖不一,主唱卻只有一人。傳奇則不限折數,也不限于一人獨唱。早期傳奇的作家就已不少,高明就是其中一位。高明于元時已有文名,明太祖很推許其書,他的《琵琶記》應該會在都城南京演出。朱棣遷都北京之后,傳奇仍當在舊都繼續傳播演出,似未稍止。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名聲震海內,南京也應該不會無人演出。傳奇以南曲為主,也參用了一些北曲,因而也在當時的都城演出,成為北京城中的重要劇種。明清之際改朝換代,而傳奇并未因之而前后有差異。傳奇的盛行時期大致是明嘉靖年間到清乾隆年間。清康熙時,洪升撰《長生殿》,與孔尚任《桃花扇》齊名,當時有“南洪北孔”之稱。《長生殿》曾在北京演出,據說轟動一時,這樣的演出固然是由于洪升的文名震世,但也顯示出都城中人對傳奇的愛好。(摘編自史念海《古代音樂戲曲雜耍與古都文化》)1.下列有關雜劇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雜劇的名稱最早見于李德裕《論故循州司馬杜元穎追贈》,根據其中有關南詔攻入成都時驅掠人口之事的記載,可以推知早在晚唐之前雜劇就已出現。B.雜劇盛行于宋代。宋室南渡之后,雜劇在臨安繼續發展,從周密所撰《武林舊事》中所記的官本雜劇段數之多可以看出雜劇在當時的興盛。C.在金、元的倡導之下,雜劇至元代更有顯著的發展,達到了高峰。隨著朝代更迭,雜劇的中心也轉移到了元大都,名家聚集于此,一時盛況空前。D.雜劇發展到元明之際,出現了傳奇。傳奇出于雜劇,是對雜劇的進一步發展。雜劇有折數、出場人物和主唱人數的限制,而傳奇在這幾方面則沒有限制。解析:D項,曲解文意,“雜劇有……出場人物……的限制”錯誤,原文中說出場人物“不一”。答案: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臨安的雜劇在保持當年開封正聲的同時,又不能不受到南朝陳時舊音的影響,雜劇的音調更為繁富而多變化,這一點以前似乎很少有人論及。B.據說,北曲在音樂上用七聲音階,聲調遒勁樸實,以弦樂器伴奏;南曲在音樂上用五聲音階,聲調柔緩宛轉,以簫笛伴奏:兩者風格迥異,不能互相調節。C.高明和湯顯祖都是明朝著名的傳奇作家,高明的《琵琶記》因明太祖的推許曾在南京演出過,而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名震海內,也應該會在南京演出。D.傳奇并沒有因為明清之際的改朝換代而衰落,其盛行期大致延續到清乾隆年間;孔尚任的《桃花扇》與洪升的《長生殿》都是清傳奇的代表作品。解析:C項,或然當必然,原文中只是推測《琵琶記》“應該會在都城南京演出”,而非既成事實“曾在南京演出過”。答案:C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德裕《論故循州司馬杜元穎追贈》、周密《武林舊事》和鐘嗣成《錄鬼簿》中對不同時期雜劇盛況的記載,為后人研究雜劇發展史提供了依據。B.從發展史來看,雜劇常常在政治經濟文化都相對繁榮的都城盛行,宋代的開封、元代的大都、明代的南京等都曾是雜劇的繁盛地區。C.傳奇以南曲為主,最初主要在南方流傳,后來參用了一些北曲,也逐漸成為北京城中的重要劇種,并為京城中人所喜愛。D.從文中看,統治者的倡導,民眾的喜好,不同地域的風氣,以及南北文化的交流碰撞等都對雜劇的發展變化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解析:A項,無中生有,從文中來看,李德裕《論故循州司馬杜元穎追贈》并未記載當時的“雜劇盛況”。答案:A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題。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馬擊劍,好兵略。舉萬歷七年武鄉試。薊遼總督梁夢龍見而異之,用為昌平千總。復受知總督張佳胤,調薊鎮東路,轄南兵后營。十二年秋,朵顏長昂以三千騎犯劉家口。有容夜半率健卒二十九人迎擊,身中二矢,斬首六級,寇退乃還,由是知名。十四年從李成梁出塞,抵可可毋林,斬馘多。明年再出,亦有功。成梁攻北關,有容陷陣,馬再易再斃,卒拔其城。從宋應昌援朝鮮,乞歸。日本封事壞,福建巡撫金學曾欲用奇搗其穴,起有容守浯嶼、銅山。二十九年,倭掠諸寨,有容擊敗之。倭據東番。有容守石湖,謀盡殲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風,存十四舟。過彭湖,與倭遇,格殺數人,縱火沉其六舟,斬首十五級,奪還男婦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東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聞,文武將吏悉敘功,有容賚白金而已。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紅毛番長韋麻郎駕三大艘至彭湖,求互市,稅使高寀召之也。有容白當事自請往諭見麻郎指陳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還所賂寀金揚帆去。由浙江游擊調天津,遷溫處參將,罷歸。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巡撫黃承元請特設水師,起有容統之,擒倭東沙。泰昌元年,遼事棘,始設山東副總兵,駐登州,以命有容。八月,毛文龍有鎮江之捷。詔有容統水師萬,偕天津水師直抵鎮江策應。有容嘆曰:“率一旅之師,當方張之敵,吾知其不克濟也。”無何,鎮江果失,水師遂不進。明年,廣寧覆,遼民走避諸島,日望登師救援。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斬。有容爭之,立命數十艘往,獲濟者數萬人。時金、復、蓋三衛俱空無人,有欲據守金州者。有容言金州孤懸海外,登州、皮島俱遠隔大洋,聲援不及,不可守。迨文龍取金州,未幾復失。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歸,卒。(選自《明史》,有刪改)4.導學號92924019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解析:根據句子結構,“有容白當事”一句中,“當事”做“白”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可排除B項;“悟”與“呼”表示兩種行為,前者是“麻郎醒悟”,語意已經完整,后者則是“叫來高寀的使者”,語意完整,故中間要斷開,可排除C項;“索還”指“討要”,中間不能斷開,“所賂寀金”意為“賄賂高寀的金錢”,語意完整,中間不能斷開,可排除D項。答案:A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鄉試”是古代科舉的地方考試,又稱“大比”。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B.“倭”指倭寇。是指元末到明中葉在朝鮮和我國沿海搶劫騷擾的日本海盜。C.“海外”與古代的“海內”相對,“海內”指國內,“海外”則古今同義,指國外。D.“乞骸骨”意思為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回家。解析:C項,文中的“海外”指遠離內陸的地方,不是指國外。答案:C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沈有容熱愛軍事。他從小就會騎馬擊劍,后考中武生鄉試,梁夢龍、張佳胤都賞識器重他,讓他擔任要職。B.沈有容作戰勇猛。指揮奪取劉家口的戰斗中,他身先士卒,雖身中兩箭,但仍斬首六級,等敵人退走了才回來。C.沈有容有計謀。他曾想用奇兵攻打倭寇的巢穴,可惜福建巡撫金學曾不按他的計劃行事,導致部隊攻打失敗。D.沈有容愛護百姓。郎先發布禁令不讓人去救百姓時,他表示反對并下令讓幾十艘船開往各島,從而使數萬人獲救。解析:C項,由原文“日本封事壞,福建巡撫金學曾欲用奇搗其穴,起有容守浯嶼、銅山”可知,“想用奇兵”的是福建巡撫金學曾,這里對象有誤;且“福建巡撫金學曾不按他的計劃行事”于文無據。答案:C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倭遂去東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聞,文武將吏悉敘功,有容賚白金而已。(5分)(2)無何,鎮江果失,水師遂不進。明年,廣寧覆,遼民走避諸島,日望登師救援。(5分)解析:注意句中關鍵詞句的理解。(1)“去”,離開;“息肩”,平息;“賚”,賞賜。(2)“無何”,沒有多久;“明年”,第二年;“走避”,逃走躲避;“日”,名詞用作狀語,每天。參考答案:(1)倭寇于是離開東番,海上平息了十年。捷報上達,文官武將們都論功受賞,有容只是受賞白銀而已。(2)沒有多久,鎮江果然被丟了,水師就不再前進。第二年,廣寧失守,遼民逃往各島避難,每日盼望登州的部隊救援。參考譯文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時就會騎馬擊劍,愛好用兵的謀略。萬歷七年考中武生鄉試。薊遼總督梁夢龍看見他,認為他不是平凡之人,任用他為昌平的千總。又受到總督張佳胤的賞識,調到薊鎮的東路軍,管轄南方士兵的后營。十二年秋天,朵顏長昂帶領三千騎兵侵犯劉家口。有容半夜率領二十九名勇猛的士兵迎擊,身中兩箭,斬首六級,賊寇退走了才回來,由此知名。十四年跟隨李成梁出塞,抵達可可毋林,斬殺敵人無數。次年再次出塞,也有功勞。成梁攻打北關,有容沖入敵陣,坐騎一再更換一再死去,最后攻下了那座城。隨從宋應昌支援朝鮮,要求回來。分封日本的事情失敗,福建巡撫金學曾想用奇兵攻打他們的巢穴,啟用有容防守浯嶼、銅山。二十九年,倭寇劫掠各村寨,有容打敗了他們。倭寇占據東番。有容防守石湖,計劃全部殲滅他們,帶了二十一條船出海,遇到風,存下十四條船。經過澎湖,與倭寇相遇,打死數人,放火燒沉他們六條船,斬首十五級,奪回男女三百七十多人。倭寇于是離開東番,海上平息了十年。捷報上達,文官武將們都論功受賞,有容只是受賞白銀而已。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的紅毛番酋長韋麻郎駕駛三艘大船到澎湖,要求互通貿易,他們是征收商稅的使臣高寀召來的。有容告訴當權的人,自己請求前往勸說他們。見到麻郎,指明陳述利害關系。麻郎醒悟,叫來高寀的使者,討回賄賂高寀的金錢,揚帆而去。從浙江游擊將軍任上調到天津,又調任溫、處參軍,被罷免回家。四十四年,倭寇侵犯福建。巡撫黃承元請求特別設立水師,起用有容統領,在東沙擒獲倭寇。泰昌元年,遼東事務棘手,朝廷開始設立山東副總兵,駐守登州,就任命有容擔任這個職務。八月,毛文龍在鎮江打了勝仗。詔令有容統帥水師萬人,偕同天津的水師直達鎮江策應。有容嘆息說:“率領一支部隊,去抵抗正囂張的敵人,我知道那是不可能成功的。”沒有多久,鎮江果然被丟了,水師就不再前進。次年,廣寧失守,遼民逃往各島避難,每日盼望登州的部隊救援。朗先下令,敢擺渡一個人過來的斬首。有容反對,立即命令幾十艘船開往各島,幾萬人獲得了救援。當時金、復、蓋三衛都空虛沒有人,有人要據守金州。容說金州孤立地遠處海外,登州、皮島都與它遠隔大海,聲援不到,不可據守。等到文龍取得金州,沒有多久又丟失了。四年,有容因為年老請求退休,回到家中,去世。(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第8~9題。(11分)感事六言①老去轉無飽計,醉來暫豁憂端。 兩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書憤鏡里流年兩鬢殘,寸心自許尚如丹。 衰遲罷試戎衣窄,悲憤猶爭寶劍寒。 遠戍十年臨的博,壯圖萬里戰皋蘭②。 關河自古無窮事,誰料如今袖手看。注①《感事六言》寫于詩人83歲時。②的博:山嶺名,在今四川省。皋蘭,山名,在今甘肅省。8.下列對兩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感事六言》中,詩人借醉酒來暫時忘卻愁恨,他憂愁的是衰老頭白,貧困無飽。B.《書憤》頷聯寫詩人年老了才穿著緊身的軍衣出征,手握寒光閃閃的寶劍,滿腔悲憤從心頭涌出。C.《書憤》頸聯是詩人回想曾經近十年駐守在遙遠的博嶺前哨,還要到萬里皋蘭躍馬橫槍實現宏壯的理想。D.兩詩都寫到了人雖然鬢發已白,但一顆紅心依然不變。E.兩詩都運用了比喻、對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感情抒發得到強化。解析:A項,表面看如此,聯系《書憤》看,“憂端”絕不只是自身的年老和溫飽,憂的是關河和壯圖。B項,頷聯是說年事已高不能再穿軍裝,但不能從軍的悲憤常在,還想讓寒光閃閃的寶劍刺向敵人的心臟。答案:AB9.請根據“如丹寸心”結合詩作分析兩詩表達的情感的共同點和各自的側重點。(6分)參考答案:(1)“如丹寸心”是“窮且益堅,老當益壯”的報國赤子之心。兩詩都抒發了強烈的愛國之情和壯志未酬的憂憤之情。(2)《感事》言老、言窮、言憂,歸結為言志,抒發老當益壯的壯心豪情。(3)《書憤》前兩聯身心對比,一是遲暮之態,一是未老雄心,悲憤中流露出奮爭之情。后兩聯今昔對比,回想壯年的豪邁戰斗,慨嘆老年的袖手旁觀,歸結為無可奈何的嘆惋,心情悲痛蒼涼。(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在李清照的《聲聲慢》中,用這一意象表達愁苦的詩句是“,”。

(2)黃庭堅在《登快閣》中表明歸隱思想的兩句是“,”。

(3)白樸在《越調·天凈沙秋》中用“,”兩句描繪了畫面色彩斑斕,鮮艷明麗、充滿著勃勃生機的秋景。

答案:(1)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2)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3)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第Ⅱ卷表達題(共75分)三、語言文字運用(15分)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1)真正的君子不像那些的偽君子,害了人還要往自己的臉上涂脂抹粉。

(2)體驗式德育教育注重自我體驗與反思,這種方式比起地說教更易于學生接受。

(3)古人論文,講究氣貫長虹,力透紙背;今人為文亦應有丹田之氣,不可。

A.道貌岸然裝腔作勢一本正經B.道貌岸然 一本正經 裝腔作勢C.一本正經 裝腔作勢 道貌岸然D.一本正經 道貌岸然 裝腔作勢解析:“道貌岸然”,形容神態莊嚴(現多含譏諷意)。“一本正經”,形容很規矩,很莊重。“裝腔作勢”,故意做作,裝出某種神態。答案:B12.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A.我國首次實現萬米海底的巡航遙控和實時視頻影像傳輸播放,這一最新科技成果靠的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斗號”自主遙控水下潛水器取得的。B.最近,在馬達加斯加首都連續發生了幾起針對中國國民的惡性刑事案件,這些案件涉及的受害人主要以做生意、開餐館、辦中醫診所等方式賺錢謀生。C.為了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滿足信息時代語言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制定了《通用規范漢字表》。D.宋代以來,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蘇軾的《石鐘山記》、劉基的《賣柑者言》等作品有積極的思想傾向,因而文筆清新,耐人尋味。解析:A項,結構混亂,“靠的是”和“取得的”句式雜糅。B項,不合邏輯,并列不當,“做生意、開餐館、辦中醫診所”相互兼容。D項,不合邏輯,強加因果。答案:C13.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遙遠的箕山,漸漸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斷了我的視線。我在那個遺址上發掘了很久,但一無所獲。①如果是冬日晴空,從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齒形的輪廓。②箕頂寬敞平坦,煙樹素淡,悄寂無聲。③而遺址都在下面的河邊,那低伏的王城崗上。④山勢平緩,從山腳慢慢上坡,一陣工夫就可以到達箕頂。⑤如此空曠,讓人略感凄涼。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解析:從②④兩句中“箕頂”可知,④句應在②句前;⑤句中“如此空曠”承②句中“寬敞平坦”,是進一步描寫箕頂景象;③句“而遺址”引出后文“我在那個遺址上”。由此推斷順序應為④②⑤①③。答案:D14.下面文段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考①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6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頻發的霧霾,永久地離開所居住的城市,而且這些人中間很多還是城市的精英。可見,要讓城市可持續發展,首要任務是根除霧霾之害。若不能徹底控制霧霾,就吸納不了優秀人才,就不能提高當下城市化質量。①城市可持續發展首要任務未必就是根除霧霾。②。

③。

參考答案:②徹底控制霧霾未必就能吸納得了優秀人才(或“吸納優秀人才未必要徹底控制霧霾”)③提高當下城市化質量也未必單靠控制霧霾四、寫作(60分)15.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都市和鄉村,是我們棲居的空間;都市生活和鄉村生活,是我們平凡的生活。當我們從平凡中回望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觸和期待。請以“觸摸都市”或“感受鄉村”為題,寫一篇文章,可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闡明你的思想觀點。注意:(1)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2)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3)明確文體,但不得寫成詩歌;(4)不得抄襲、套作;(5)不少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