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標準分享吧標準分享吧http://www.bzfx標準分享吧JT/T324—2022前言 Ⅲ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分類與型號 25技術要求 36試驗方法 77檢驗規則 附錄A(資料性)常用溶劑蒸汽特性 附錄B(資料性)常用溶劑燃燒極限下限值 參考文獻 ⅠJT/T324—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代替JT/T324—2008《汽車噴烤漆房》,與JT/T324—2008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a)更改了整機性能技術參數,其中增加了小、中型分布式電加熱漆房和中型集中式電加熱漆房“升溫時間”,以及小型漆房“燃氣消耗量”和“電加熱裝置耗電量”的要求,更改了中、大型燃 b)增加了房體及保溫層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的要求(見5.2.1);c)增加了水性漆漆房房體內表面防銹防腐的要求(見5.2.3);d)更改了輕型復合材料拼裝結構漆房房體材料的要求(見5.2.4,2008年版的6.2.1.1);e)增加了房體安裝玻璃的要求(見5.2.5);f)更改了安全門的要求(見5.2.6,2008年版的6.8.2);g)增加了送、排風系統以及靜壓室控制氣流分布、水性漆噴涂漆房輔助送風裝置和送、排風系統h)更改了采用內循環加熱方式時,送風電機安裝位置以及安全防護的要求(見5.4.4,2008年版i)增加了排風管風量調節閥的要求(見5.4.6);j)增加了空氣凈化器標準符合性的要求(見5.5.1),更改了空氣凈化器性能等級的要求(見5.5.2,2008年的版6.4.1),增加了空氣過濾器燃燒性能等級的要求(見5.5.3);k)增加了加熱系統內循環加熱方式的要求(見5.6.1.1)、加熱系統加溫噴漆功能的要求(見5.6.1.2)、燃料供給管路緊急切斷閥的要求(見5.6.1.3)、燃氣加熱型加熱系統采用非直燃式燃燒器要求(見5.6.3.1)和電加熱系統的要求(見5.6.4);l)增加了作業區內不應設置移動光源的要求(見5.7.1);m)增加了照明燈具玻璃屏的要求(見5.7.2)、照明線路材質和耐溫性能的要求(見5.7.3),以及照明燈具隔爆連接的要求(見5.7.4);n)增加了控制系統類型及其設置位置的要求(見5.8.2)、分布式電加熱裝置的控制要求(見5.8.5)、內循環加熱風門控制的烤漆作業結束時加熱系統及送排風機關閉順序的要求(見5.8.8)和作業區內、外氣壓差監測裝置的要求(見5.8.11);更改了溫度控制器溫度示值誤差的要求(見5.8.9,2008年版o)增加了廢氣凈化裝置標準符合性的要求(見5.9.1);更改了有害氣體排放的要求(見5.9.2,p)增加了作業區內安裝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的要求(見5.10.1)和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與送、排風系統和加熱系統連鎖的要求(見5.10.2)。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全國汽車維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7)提出并歸口。ⅢJT/T324—2022本文件起草單位: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廣州鈺鉑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廣州市廣力機電設備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北京)交通產品認證有限公司、廣州聯合汽保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蘇州市強立汽保設備有限公司、廣州福田澳森空氣凈化設備有限公司、睿星志成(鹽城)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天意涂裝汽修設備有限公司、江蘇華耀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蘇一馳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發布情況為:—本次為第二次修訂。ⅣJT/T324—2022汽車噴烤漆房儲存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汽車噴烤漆房的設計、生產、檢驗和使用,其他用途的噴烤漆房參照使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6514涂裝作業安全規程涂漆工藝安全及其通風凈化標牌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空氣過濾器GB14443—2007涂裝作業安全規程涂層烘干室安全技術規定GB20101涂裝作業安全規程有機廢氣凈化裝置安全技術規定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用于汽車車身涂裝修復的封閉式作業設備。以柴油、煤油、廢油等液態油料燃燒產生的熱能間接加熱空氣介質的汽車噴烤漆房。以天然氣、城市煤氣、液化氣等氣態燃料燃燒產生的熱能間接加熱空氣介質的汽車噴烤漆房。以電能轉化的能量通過輻射或直接加熱空氣介質的汽車噴烤漆房。在電加熱型汽車噴烤漆房作業區內分散安裝的電加熱器。12JT/T324—2022在電加熱型汽車噴烤漆房作業區外集中安裝于送風系統內的電加熱器。汽車噴烤漆房內用于噴漆、流平和烤漆作業的區域。從燃燒器啟動到油(氣)路電磁閥開啟,噴嘴噴射燃料的時間。4分類與型號4.1.1按加熱方式,汽車噴烤漆房(以下簡稱“漆房”)分為:燃油加熱型、燃氣加熱型和電加熱型。燃油加熱型、燃氣加熱型漆房結構示意見圖1a),油加熱型、燃氣加熱型漆房結構示意見圖1a),電加熱型漆房結構示意見圖1b)和圖1c)。標引序號說明:1—房體;4—加熱系統;7—控制系統;10—排風系統。2—空氣凈化裝置;5—空氣凈化裝置;8—底座;3—照明系統;6—送風系統;9—廢氣凈化裝置;圖1漆房結構示意圖3JT/T324—20224.1.2按作業區長度,漆房分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按作業區長度分類的漆房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漆房的分類(按作業區長度)單位為米(m)規格小型大型特大型作業區長度(L)L≤8漆房的型號表示方法應符合圖2的規定。圖2型號表示方法示例:××××企業進行第三次改進設計生產的燃油加熱型5技術要求整機性能技術參數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整機性能技術參數要求主要技術參數類型小型大型特大型升溫時間燃油加熱型≤10≤20≤30—燃氣加熱型≤15≤25≤35—電加熱型分布式≤20≤35——集中式≤15≤25—能耗燃油消耗量(L/h)≤10———燃氣消耗量(m3/h)≤15 電加熱裝置耗電量(kW·h)分布式≤40 集中式≤86———作業區風速(m/s)作業區內、外壓差(Pa)噪聲[dB(A)]≤85潔凈度(個/m2)直觀評定:疵點數目≤8作業區照度值(lx)4JT/T324—20225.2.1漆房房體及保溫層應采用不燃材料或難燃材料,燃燒性能等級應符合GB8624—2012規定的A級或B1級。5.2.2漆房房體的保溫層應滿足:烤漆作業時,房體外表面溫升應不超過15℃。5.2.3具有水性漆噴涂功能的漆房,其房體內表面應采用防銹防腐材料或經防銹防腐處理。5.2.4采用輕型復合材料拼裝結構的房體,其實際板厚應不小于50mm,單層鋼板實際厚度應不小于5.2.5漆房房體上所安裝的玻璃應采用厚度不小于5mm的鋼化玻璃。5.2.6小型和中型漆房應至少設置一個安全門,大型和特大型漆房應每6.0m設置一個安全門。安全門應向外打開,其高度應不小于2.0m,寬度應不小于0.8m,安全門應具有泄壓功能。5.2.7用于車輛進出的房門和安全門應采用耐溫橡膠材料密封。在100℃的溫度下放置8h,橡膠材料應無硬化和變形。5.3.1裝有底座的漆房應根據適用車型的空載質量和作業區面積配置滿足承載要求的底座圍體、隔柵、防滑底板和支撐件。底座圍體應做防銹防腐處理,底座圍體鋼板的實際厚度應不小于1.2mm。5.3.2漆房底座的承載能力滿足下列要求:a)小型漆房:車輪所接觸的隔柵或防滑底板應具有承載1000kg負荷的能力。在此負荷下靜壓3h,不應產生斷裂、開焊和不可恢復的變形。b)中型、大型和特大型漆房:車輪所接觸的隔柵或防滑底板應具有承載適用車型空載時1.2倍最大輪質量的能力。在此負荷下靜壓6h,不應產生斷裂、開焊和不可恢復的變形。注:非承載的隔柵和防滑底板無承載能力要求。5.3.3漆房的底座應采用鋼結構進行橫向固定。5.4.1漆房應配置送風系統和排風系統,送風系統應采用靜壓室控制氣流分布,作業區內的可燃氣體應不產生聚集。5.4.2具有水性漆噴涂功能的漆房,可根據需要配備輔助送風裝置。5.4.3送風系統和排風系統的風道和風管應采用不燃材料,燃燒性能等級應符合GB8624—2012規定的A級。鋁材不應用于送、排風管道的加工制造。5.4.4當加熱系統采用內循環加熱方式時,送風電機應外置。如采用內置方式,則應選用防爆型電5.4.5排風電機應外置,排風機葉片的形式、排列以及排風管的設計應便于附著漆渣的清理。5.4.6排風管應裝有風量調節閥,確保安全通風。調節閥應能有效調節作業區內的風速和內、外壓差,風量調節閥應有最小安全開度的限位裝置。5.4.7送風機和排風機的外殼上應有葉片旋轉方向指示。5.4.8進風口和排風口應裝有防護網,并能有效防止鳥類、紙片和樹葉等異物的進入。5.4.9排風口與進風口的高度差應不小于3m。5.5空氣凈化裝置5.5.2進入作業區的空氣應至少經過兩級凈化。其中,一級凈化應采用粗效或中效空氣過濾器,并設5JT/T324—2022置在送風機前端,不應采用浸油式過濾器;末端凈化應采用中效及以上級別的空氣過濾器,并設置在送風機末端。5.5.3各級空氣過濾器均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燃燒性能等級應符合GB8624—2012規定的A級或B1級,空氣過濾器應方便取出、清理和更換。5.6.1.1加熱系統應優先采用外循環加熱方式。如采用內循環加熱方式,則滿足下列要求:a)內循環風門開度應能保證安全通風所需的新鮮空氣量,新風的補充量應不少于總進風量b)內循環風門應采用耐溫、耐腐蝕的密封材料進行密封,密封材料應符合5.2.7的規定。c)內循環風門前端應設置防止油漆顆粒和異物進入送風機和熱交換器室的過濾裝置。d)內循環風門的控制動作應準確、可靠,不應有卡滯現象。5.6.1.2加熱系統應具有加溫噴漆功能,采用分布式電加熱裝置的漆房除外。5.6.1.3燃料供給管路應設置緊急切斷閥,且連接可靠,不應有滲漏現象。5.6.1.4烤漆作業時,燃油(氣)加熱系統(金屬框架除外)的外表面溫升應不超過20℃。5.6.2.1燃燒器的掃膛延時時間應不小于8s,并具有點火超時斷油保護功能。熱交換器應滿足下列要求:a)熱交換器選用不銹鋼材料。c)熱交換器具有泄壓裝置,泄壓口面積不小于175cm2。供油管路前端(靠近油箱端)應加裝燃油單向止回閥。加熱系統應設置專用燃油箱,燃油箱應置于加熱系統墻板之外。5.6.3.1加熱裝置應采用非直燃式燃燒器。燃燒器的掃膛延時時間應不小于8s,并具有點火超時斷氣保護功能。熱交換器應符合的規定。燃燒器的火焰發生器下部應有空氣均衡裝置,空氣均衡裝置的調整應能確保燃氣充分燃燒。5.6.4.1采用分布式電加熱裝置(含移動式電加熱裝置)的漆房,應滿足下列要求:a)電加熱器表面工作溫度不超過所使用的溶劑的引燃溫度(見附錄A)。b)電加熱裝置置于箱體內,箱體裝有箱體門和金屬防護罩。c)電加熱裝置與供電導線采用隔爆裝置連接,其連接位置便于檢查。分布式電加熱裝置和集中式電加熱裝置的供電線路應采用銅質導線,耐溫性能應不低于120℃,導線線徑應滿足載流容量的要求,導線單位面積的載流容量按不大于6A/mm2計算。分布式電加熱裝置和集中式電加熱裝置與金屬支架間應有良好的電氣絕緣,常溫狀態下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4MΩ,電加熱裝置應與控制系統的接地端可靠相連。集中式電加熱裝置與支撐底座的連接應牢固。6JT/T324—20225.7.1作業區照明應選用日光燈,日光燈應安裝在封閉罩內,作業區內不應設置移動光源。5.7.2照明燈具的玻璃屏應采用鋼化或夾層嵌絲或貼膜等形式的安全玻璃,并應與燈具為一體。5.7.3作業區內的所有照明線路應選用銅質導線,耐溫性能應不低于120℃。5.7.4燈具和供電導線應采用隔爆裝置連接,其連接位置應便于檢查。5.8.1漆房的控制系統在下列環境條件下應能正常工作:b)相對濕度:不大于85%。5.8.2控制系統應為封閉型,并應設置在作業區外。5.8.3控制系統應設有溫度控制器,除具有烤漆溫度設定、控制等功能外,溫度控制器還應具有超溫報警保護功能,超溫時,系統應能自動關閉加熱裝置并發出聲光報警。5.8.4燃油加熱型、燃氣加熱型和集中式電加熱型漆房的加熱系統應與送風系統連鎖。送風機未啟動時,加熱裝置(含移動式烘干設備)啟動無效。加熱系統工作時,作業區內如裝有自動噴漆設備,其應自動停止工作。5.8.5分布式電加熱裝置的控制應滿足下列要求:a)噴漆作業時,箱體門處于關閉狀態。如箱體門開啟,送風機和排風機則無法啟動。b)烤漆作業時,箱體門處于開啟狀態。如箱體門關閉,電加熱器則無法啟動。5.8.6采用內循環加熱方式的漆房在噴漆作業時,風門應處于完全關閉狀態;烤漆作業時,風門的控5.8.7烤漆作業時,燃油加熱型、燃氣加熱型和集中式電加熱型漆房可關閉排風機,送風機應處于運轉狀態。采用分布式電加熱裝置的漆房,在升溫過程中可關閉送風機和排風機,當作業區溫度達到設置的烤漆溫度時,漆房進入保溫模式。其后,送風機應定時啟動,啟動時間間隔不應大于15min,運轉時間5.8.8烤漆作業結束時,應先關閉加熱系統,3min后方可關閉送風機和排風機。5.8.10送、排風電機總輸入功率超過11kW時應采用星三角或軟啟動等方式。5.8.11控制系統應配備用于作業區內、外氣壓差的監測裝置。5.8.12電氣系統裝配應滿足下列要求:b)導線線徑選擇合理,其載流容量能保證工作安全。c)電線、電纜穿過金屬物體時加裝絕緣套管。5.9.1漆房應配置漆霧過濾裝置與廢氣凈化裝置。漆霧過濾裝置應設置在廢氣凈化裝置和排風機的前端,廢氣凈化裝置應符合GB20101的規定。5.9.2漆房的有害氣體排放應符合GB16297及設備使用地區的規定。5.9.3漆房作業區內1.5m以上(呼吸帶)苯系物等有害物質允許濃度應符合GB6514的規定。7JT/T324—20225.10.1漆房作業區內應安裝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大型和特大型噴烤漆房應安裝多點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設定的報警濃度應不高于所監測的可燃氣體濃度(體積)爆炸極限下限和燃燒極限下限的25%。常用溶劑蒸汽的爆炸極限下限值見附錄A,常用溶劑蒸汽的燃燒極限下限值見附錄B。5.10.2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應分別與送、排風系統和加熱系統連鎖。5.10.3控制系統應裝有斷路器和漏電保護器,電機應有過載、斷相保護裝置。當送、排風電機發生過載、短路或斷相故障時,系統應能自動關閉電機和加熱裝置。5.10.4照明電路應采用獨立的保護器件進行短路保護,不應借用其他電路的保護器件。5.10.6漆房的控制系統應有接地裝置和接地標志。安裝使用時,漆房的所有金屬制件應具有可靠的電氣接地。5.10.7作業區內的所有電氣線路均應加裝絕緣套管并固定。5.10.8漆房控制裝置附近應裝有安全操作及維護保養的永久性文字標牌。5.11.2漆房作業區的對角線差應不超過其長度標稱尺寸的±2‰。5.12.1漆房外表面應平整、光潔,不應有明顯的磕傷、劃痕;涂層表面漆膜均勻,金屬基底應經過除5.12.2螺栓、螺母均應經過表面處理,并連接牢固。5.12.3部件鉚接面應貼合緊密、牢固,鉚點6試驗方法6.1試驗儀器及設備試驗儀器及設備應符合表3的規定。其中,計量器具應經過計量檢定或校準,并在有效期內。表3試驗儀器及設備序號儀器設備最大允許誤差(MPE)/準確度等級/不確定度1電子秒表2量筒3膜式燃氣表(數顯)4便攜式熱球電風速計5壓差計6聲級計7便攜式照度計8紅外測溫儀8JT/T324—2022表3試驗儀器及設備(續)序號儀器設備最大允許誤差(MPE)/準確度等級/不確定度9游標卡尺測厚儀鋼卷尺高溫試驗箱絕緣電阻測量儀數字式溫度計耐電壓測試儀6.2.1.1.3試驗車:車型應與漆房分類相適應,停放在作業區的作業位置。6.2.1.2.1讀取溫度控制器顯示的作業區初始溫度。6.2.1.2.2啟動加熱裝置,采用電子秒表測量作業區增溫40℃所需時間。對于采用分布式電加熱裝置的漆房,采用電子秒表測量作業區增溫30℃所需時間。燃油消耗量試驗條件應符合6.2.1燃油消耗量試驗按下列步驟進行:a)將適量的燃油經量筒計量后倒入漆房燃油箱,并記錄初始油量。c)用量筒計量油箱內的剩余燃油。d)按公式(1)計算燃油消耗量:y=…(1)式中:y—燃油消耗量,單位為升每小時(L/h);V1—試驗前的燃油初始油量,單位為升(L);V2—試驗后的燃油剩余油量,單位為升(L);9JT/T324—2022t—加熱時間,t=1,單位為小時(h)。燃氣消耗量.1試驗條件燃氣消耗量試驗條件應符合6.2.1燃氣消耗量試驗按下列步驟進行:a)將燃氣表連接在加熱系統進氣管路中,讀取燃氣表的初始數值。c)讀取燃氣表的終止數值,并計算與初始數值的差值,該差值即為燃氣消耗量。電加熱裝置耗電量按公式(2)計算:s×n×t…(2)式中:d—電加熱裝置耗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Ps—電加熱單元功率,單位為千瓦(kW);n—電加熱單元數量。試驗方法.1在試驗車車身兩側,沿作業區長度方向,以1.5m的間距設置測量點。對于具有水性漆噴涂功能的漆房,除以上測量點外,還應以1.5m的間距,沿試驗車上表面的縱向中心線設置測量點。測點布置應與圖3相符。標引序號說明:—作業區風速(照度)測量點;—水性漆作業區風速測量點。圖3作業區風速(照度)測點示意圖JT/T324—20.2采用便攜式熱球電風速計,在1.5m高度分別測取試驗車車身兩側各測量點的風速。對于具有水性漆噴涂功能的漆房,還應在規定的測量點測量距車身表面300mm處的風速。每測量點測量三次,并計算算數平均值。試驗方法開啟噴漆開關,采用壓差計測量作業區內和作業區外的氣壓,并計算氣壓差。試驗方法.1開啟噴漆開關,使送、排風系統的所有風機處于運轉狀態。.2采用聲級計分別測量作業區中心位置和作業區外(距送、排風系統1.5m處)的噪聲。噪聲測量點布置應與圖4相符。標引序號說明:1~5—噪聲測量點。圖4噪聲測量點示意圖當實測噪聲值與背景噪聲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10dB(A)時,實測噪聲值有效;差值為6dB(A)9dB(A)時,應將實測噪聲值結果減去1dB(A);差值為4dB(A)~5dB(A),應減去2dB(A);當差值小于3dB(A)時,測量無效。2(1m×1m)的金屬試件置于作業區中心位置,采用黑色低溫烤漆,按涂裝工藝噴涂三遍,加熱烘烤30min。JT/T324—2022檢視金屬試件涂層表面的疵點數目。6.2.7.1在作業區兩側,沿長度方向,以1.5m的間距設置測量點。測點布置見圖3。采用便攜式照度計,在1.5m高度分別測取各測點的照度。6.3.1查驗房體所用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生產企業應能提供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6.3.2具有水性漆噴涂功能的漆房,檢查房體內表面材質或防銹防腐處理情況。6.3.3房體保溫層按下列方法進行試驗:a)檢查房體保溫層。b)查驗保溫層所用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生產企業應能提供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c)取房體保溫層試樣一塊,對其施以明火,持續1min,允許有熔融、卷曲、結碳、滴落等現象,不應產生有焰燃燒。試驗應在無風、無易燃易爆氣體的安全場所進行。6.3.4啟動加熱裝置,當作業區溫度達到60℃時,采用紅外測溫儀等溫度測量裝置測量房體外表面任一位置表面溫度,并計算相對于環境溫度的溫升。采用分布式電加熱裝置的漆房,應測量與電加熱裝置安裝位置對應的房體外表面溫度。6.3.5對于輕型復合材料拼裝結構的房體,采用游標卡尺分別測量房體墻板和單層鋼板的厚度。6.3.6對于大型、特大型漆房,檢查房體的骨架結構。6.3.7采用游標卡尺測量房體上所安裝的玻璃厚度,同時檢查玻璃類型。6.3.8檢查房體安全門及其開啟方向和數量,采用鋼卷尺測量其高度和寬度,并檢查安全門的泄壓裝置。6.3.9截取用于車輛進出的房門以及安全門的橡膠密封材料一段,將其置于高溫試驗箱內,在恒溫100℃下放置8h,試驗結束后,檢查其性能及外觀狀態。6.4.1檢查漆房底座圍體的防銹處理情況,采用游標卡尺測量底座圍體鋼板的實際厚度。6.4.2底座承載能力按下列方法進行試驗:a)取承載隔柵或防滑底板一塊,按與漆房底座縱梁相同的支撐形式將其架空。型、大型、特大型漆房的加載質量為適用車型空載時最大車輪質量的1.2倍。c)在此負荷下,小型漆房靜壓3h,中型、大型、特大型漆房靜壓6h。試驗結束并卸載后,檢查隔柵或防滑底板的焊接位置及外觀狀態。6.4.3檢查漆房底座的橫向固定。6.5.1檢查漆房配置的送風系統和排風系統,同時檢查氣流控制方式。6.5.2檢查水性漆噴涂漆房配備的輔助送風裝置。6.5.3檢查送風系統和排風系統的風道和風管所用材料。6.5.4對于采用內循環加熱方式的加熱系統,檢查送風系統電機的安裝位置。如內置,應通過查閱電機銘牌信息或說明書,檢查電機類型、防護等級和絕緣等級。6.5.5檢查排風系統電機的安裝位置,同時檢查排風機葉片形式、排列以及排風管的設計。JT/T324—20226.5.6檢查排風管道的風量調節閥和最小安全開度限位裝置。6.5.7檢查送風機和排風機外殼上的葉片旋轉方向指示。6.5.8檢查進風口和排風口的防護網。6.5.9用鋼卷尺分別測量排風口下沿高度和進氣口上沿高度,并計算高度差。6.6空氣凈化裝置6.6.1查閱產品標識、說明書、供貨合同、檢驗報告等相關6.6.2檢查進氣凈化的級數、各級空氣過濾器類別和安裝位置。6.6.3空氣過濾器燃燒性能等級按下列方法進行試驗:a)查驗房體保溫層所用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生產企業應能提供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b)取空氣過濾器試樣一塊,按6.3.3c)的規定進行試驗;c)檢查進氣過濾器和排氣過濾器的安裝結構及取出、清理和更換的便捷性。6.7.1.1檢查加熱系統的加熱方式。如采用內循環加熱方式,風門開度、風門密封材料和風門控制動作試驗按下列方法進行:a)將漆房設置為烤漆工況,內循環風門自動開啟。b)采用鋼卷尺分別測量送風系統的進風口面積和內循環風門的開啟面積,按公式(3)計算內循環風門開啟面積占比:JS=×100%…(3)J式中:S—內循環風門開啟面積占比;SX—內循環風門開啟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SJ—送風系統進風口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c)檢查內循環風門的密封材料,高溫試驗按6.3.9的規定進行。d)檢查內循環風門的前端過濾裝置。e)連續啟閉內循環風門10次,檢查風門啟閉動作。6.7.1.2檢查并操控加熱系統的加溫噴漆功能。6.7.1.3檢查加熱系統燃料供給管路的緊急切斷閥和管路連接狀況。6.7.1.4采用紅外測溫儀測量燃油加熱系統、燃氣加熱系統外表面的初始溫度。啟動加熱裝置,待作業區溫度達到60℃時,再次用紅外測溫儀測量加熱系統外表面溫度,并計算與初始溫度的溫度差。6.7.2.1斷開燃燒器的油路并啟動燃燒器,用電子秒表測量燃燒器掃膛延時時間,同時檢查燃燒器的點火超時斷油保護功能。熱交換器按下列方法進行試驗:a)查閱供貨合同等相關資料,檢查熱交換器的材質。b)采用游標卡尺或測厚儀測量熱交換器的壁厚。c)采用鋼卷尺測量并計算熱交換器泄壓口面積。JT/T324—2022檢查供油管路前端安裝的燃油單向截止閥。檢查專用燃油箱及其放置位置。斷開燃燒器的氣路并啟動燃燒器,用電子秒表測量燃燒器掃膛延時時間,同時檢查燃燒器的點火超時斷氣保護功能。熱交換器試驗按的規定進行。檢查火焰發生器下部的空氣均衡裝置。6.7.4.1接通分布式電加熱裝置電源,采用紅外測溫儀測量電加熱器的表面溫度。當溫度示值達到最高值并趨于穩定后,讀取溫度示值,并與附錄A表A.1中的溶劑引燃溫度進行比較。檢查分布式電加熱裝置的箱體、箱體門和金屬防護罩。檢查分布式電加熱裝置與供電導線的隔爆連接,同時檢查連接位置。供電耐高溫導線按下列方法進行試驗:a)通過查閱導線的產品合格證、供貨合同、檢驗報告等相關資料,檢查電加熱裝置供電導線的類型。b)截取導線試樣一段,檢查導體材質,并在安全場所對其絕緣層施以明火,試樣不應燃燒和融化。c)根據電加熱裝置功率和導線線徑,按6A/mm2計算載流容量。在斷電狀態下,采用500V絕緣電阻測量儀測量電加熱裝置與金屬支架間的絕緣電阻,檢查電加熱裝置與控制系統接地端的連接狀態。檢查集中式電加熱裝置與支撐底座的連接。6.8.1檢查照明燈具的類型、安裝形式以及作業區內移動光源的設置情況。6.8.2檢查照明燈具玻璃屏及其類型。6.8.3照明導線按下列方法進行試驗:a)通過查閱導線的產品合格證、供貨合同、檢驗報告等相關資料,檢查照明供電導線的類型。b)截取導線試樣一段,檢查導體材質,并在安全場所對其絕緣層施以明火,持續1min,試樣不應燃燒和融化。6.8.4檢查照明燈具與導線的隔爆連接裝置,同時檢查連接位置。6.9.1檢查控制系統的結構類型,同時檢查其安裝位置。6.9.2檢查溫度控制器及其控制功能。設定超溫報警溫度(設定值低于烤漆設定溫度),啟動加熱裝置,當作業區溫度達到超溫報警溫度時,檢查加熱裝置的工作狀態以及聲光報警。6.9.3對于燃油加熱型、燃氣加熱型和集中式電加熱型漆房,關閉送風系統,啟動加熱裝置,檢查加熱裝置與送風系統的連鎖狀態。對于裝有自動噴漆設備的漆房,啟動漆房加熱裝置,開啟自動噴漆設備電源,檢查自動噴漆設備的通電狀態。6.9.4采用分布式電加熱裝置的漆房,按下列方法進行試驗:a)開啟分布式電加熱裝置的箱體門,打開噴漆開關,檢查送風機、排風機的工作狀態。JT/T324—2022b)關閉分布式電加熱裝置的箱體門,開啟烤漆開關,檢查電加熱器的工作狀態。6.9.5對于采用內循環加熱方式的漆房,分別開啟噴漆開關和烤漆開關,檢查內循環加熱系統的風門控制動作和風門位置。6.9.6對于燃油加熱型、燃氣加熱型和集中式電加熱型漆房,開啟加熱裝置,檢查送、排風機的運轉狀態;對于分布式電加熱型漆房,開啟加熱裝置,檢查送風機和排風機的運轉狀態,并采用電子秒表測量送風機的啟動時間間隔以及運轉時間。6.9.7將溫度控制器的烤漆時間設定為1min,啟動加熱裝置。當設定的烤漆時間到時,檢查加熱裝置和送、排風機的關閉順序,采用電子秒表測量加熱裝置停止工作時刻至送、排風機停止運轉時刻的時間。6.9.8將數字式溫度計的傳感器或其他測溫裝置放置在漆房自帶的溫度傳感器附近且等高位置,啟動加熱裝置,分別測取數字式溫度計在30℃和60℃時的溫度控制器溫度顯示值,并計算示值誤差。6.9.9對于送、排風系統的電機總輸入功率以及單電機功率超過11kW的漆房,檢查電機的啟動方式。6.9.10檢查控制系統電氣元件、部件、插接件的裝配、布線和焊接質量以及照明和電機的導線線徑,同時檢查電線、電纜穿過金屬物體時的防護措施。6.9.11檢查控制系統面板上用于監測作業區內、外氣壓差的監測裝置。6.10.1檢查漆房的漆霧過濾裝置和廢氣凈化裝置,同時檢查漆霧過濾裝置的安裝位置。6.10.2漆房生產企業應能提供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廢氣排放及作業區有害物質濃度的檢測報告。6.11.1檢查作業區內安裝的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并根據漆房分類檢查其數量。依據附錄A和附錄B,檢查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設定的報警濃度。6.11.2分別啟閉送、排風系統和加熱系統,檢查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與送、排風系統和加熱系統的連鎖狀態。6.11.3檢查控制系統的斷路器、漏電保護器以及電機過載、斷相保護裝置,并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啟動送、排風系統和加熱裝置,分別將送、排風電機的熱繼電器電流調節旋鈕緩慢下調,檢查送、排風電機的運轉狀態,同時檢查加熱裝置的工作狀態;b)將送、排風電機的熱繼電器電流調節旋鈕調至正常值,再次啟動送、排風系統和加熱裝置;c)分別在斷相保護器后端斷開送、排風電機三相電源的任意一相,檢查送、排風電機的運轉狀態,同時檢查加熱裝置的工作狀態。6.11.4檢查照明電路的短路保護裝置。6.11.5采用耐電壓測試儀,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對控制系統進行1.5kV、歷時1min的耐電壓測試。在斷電狀態下,采用500V絕緣電阻測量儀測量用絕緣材料隔開的兩導電體之間、導體與金屬外殼之間的電阻值。6.11.6檢查控制系統的接地裝置和接地標志,以及安裝使用后的接地狀態。6.11.7檢查作業區內的所有電氣線路加裝絕緣套管及固定情況。6.11.8檢查安全操作及維護保養的永久性文字標牌及其安裝位置。6.12.2采用鋼卷尺測量漆房作業區的對角線,并計算差值。JT/T324—2022檢查漆房的外觀質量、金屬基底前處理、螺栓及螺母表面處理,同時檢查螺栓及螺母連接、部件鉚7檢驗規則7.1.1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a)新產品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時。b)正式生產后,如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c)正常生產,每二年或累積300臺產量時。d)產品停產一年或一年以上,恢復生產時。e)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f)國家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出進行型式檢驗要求時,或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時。7.1.2型式檢驗內容應為第5章的全部內容。7.1.3型式檢驗的抽樣基數為3臺,抽樣樣品數為1臺。7.1.4在型式檢驗中出現不合格項時,應在抽樣基數中加倍抽樣,并對不合格項復檢。復檢合格,判定型式檢驗合格,否則,判定型式檢驗不合格。7.2.1漆房應檢驗合格并簽發產品合格證后方可出廠。7.2.2出廠檢驗項目應符合表4的規定。7.2.3出廠檢驗項目中,有一項不合格則判定為不合格。序號檢驗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1升溫時間2作業區風速34風量調節閥5內循環加熱的風門開度、風門密封性和風門控制動作6燃料供給管路連接7電加熱裝置的絕緣電阻與接地8集中式電加熱裝置與支撐底座的連接9控制系統的超溫報警保護功能分布式電加熱裝置控制內循環風門的啟閉控制烤漆作業時的送、排風機運轉狀態烤漆作業結束時的加熱系統及送、排風機關閉順序JT/T324—2022表4出廠檢驗項目(續)序號檢驗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溫度控制器溫度示值誤差送、排風電機啟動方式電氣系統裝配控制系統絕緣電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安工商學院《移動開發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城鄉規劃原理(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海大學《計量經濟學(中級)》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明學院《綠色體育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預防醫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桂林山水職業學院《中學小學綜合實踐活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世界廣告名人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通大學《商品開發與企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汽車銷售代理合同書年
- 公司企業房屋租賃合同
- 如何通過合理膳食安排促進嬰幼兒成長發育
- JJF(紡織) 061-2024 圓盤取樣器校準規范
- 智能健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探索
- 2025年宣傳策劃類面試題及答案
- DBJ50-T-047-2024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標準
- 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生物期中復習必背知識點提綱
-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
- 5.1《水經注》序教案-【中職專用】高二語文同步教學(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
- 【高考真題】2023年新高考歷史真題試卷(江蘇卷)
- 抖音陪跑合同范本
- 2025年春季教導處工作計劃(附2至6月工作安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