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湖泊的水文特征_第1頁
22湖泊的水文特征_第2頁
22湖泊的水文特征_第3頁
22湖泊的水文特征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專題二水體運動規律專題三湖泊【體系建構】【必備知識】1、基本概念湖泊:陸地上洼地積水形成的、水域比較寬廣、換流緩慢的水體。由湖盆、湖水和水中所含物質(有機質、無機鹽和水生生物)組成。湖盆:指蓄納湖水的地表洼地。湖盆是湖泊形成的基礎,湖盆底部的原始地形及平面形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湖盆成因(內外力作用)。(特征描述:湖盆坡度陡緩、深淺、高低等判斷依據:等深線數值及疏密、不同年份或季節湖岸線疏密(水位與水面的變化關系)等。)湖泊的類型①按成因分類②按鹽度分類微專題1湖泊水文特征【典題導入】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伊塞克湖屬于內陸湖,湖水鹽度大。湖面平均海拔約1608米,面積約6200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終年不凍。該湖東西兩岸年降水量差異大,東岸地區有常年積雪。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區是吉爾吉斯斯坦的重要產棉區和畜牧區。隨著灌溉技術的提高,灌溉用水量明顯減少。材料二:下圖為伊塞克湖地理位置示意圖和1990—2015年湖泊面積變化曲線。(1)說明伊塞克湖的水位季節變化的特點,并分析原因。(8分)(2)簡述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終年不凍”特點的成因。(8分)(3)推測伊塞克湖1998年以來湖泊面積變化的自然因素。(4分)【核心歸納】1、湖泊水文特征2、湖泊水位變化的原因分析3、影響湖泊結冰的因素分析4、水體更新速度快慢的原因分析①從水循環環節分析水體更新的速度:需要考慮的環節有蒸發、降水、地表徑流等,再結合各環節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例如:②從進水量和出水量分析較封閉水體的更新速度(以湖泊為例:)③從深度、湖泊形狀分析水體更新速度:湖底深度越深,湖水更新速度越慢;湖泊形狀越狹長,湖水更新速度越慢。【知識遷移】(2022·惠州名校調研)唐朝初期,荊江與洞庭湖常年處于"湖高江低,江不入湖"的狀態。古籍記載青草湖"北連洞庭,南接滿湘,東納汨羅之水;水泛與洞庭為一,水涸則此湖先干,青草生焉",由此得名青草湖。此外,青草湖每年也都會出現"青草難覓"的自然現象。下圖為唐初期洞庭湖及青草湖流域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唐朝初期,導致洞庭湖區"江不入湖"的原因可能是(

)A.荊江徑流量減小B.洞庭湖區陸地沉降C.荊江徑流量增大D.洞庭湖區泥沙淤積3.青草湖每年出現"青草難覓"自然現象的季節最可能是(

)A.春夏季節B.夏秋季節C.秋冬季節D.冬春季節4.與洞庭湖相比,青草湖(

)A.湖水更淺B.水位更低C.鹽度更高 D.流域面積更大(2023·河南鄭州·統考二模)呼倫湖(左圖)為內蒙古地區最大湖泊,受湖泊自身特征和區域內氣象因素等影響,呼倫湖不同部位冰情復雜。在呼倫湖湖冰凍結消融過程中,湖泊南部是最早開始結冰的區域。右圖為呼倫湖封凍期與氣溫關系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呼倫湖南部水域結冰最早的原因最可能是(

)A.湖泊鹽度較低 B.湖泊深度較大 C.湖泊水域封閉 D.緯度位置較高6.受大風天氣影響,呼倫湖融冰最早的區域是(

)A.西南部湖區 B.西北部湖區 C.東南部湖區 D.東北部湖區7.呼倫湖封凍期(

)A.長短與同時段平均氣溫呈正相關 B.累積負積溫高,結冰早C.累積負積溫低,封凍時間長 D.同時段平均氣溫和累積負積溫呈負相關【課后鞏固】(2018·全國III)貝加爾湖(如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監測表明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可達8千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貝加爾湖形成于(

)A.地殼斷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斷河流2.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且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說明(

)A.湖區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徑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3.貝加爾湖湖水更新緩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發弱 B.湖泊面積大 C.湖水鹽度低 D.湖水深度大(2015·海南)下圖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紀30~50年代,該湖流域大規模開墾。據此完成下列各題。4.據圖中信息判斷,該湖泊()A.湖面少風浪B.北部湖水較南部淺C.冬季不結冰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5.在該湖①②③④四湖區中,最適宜淡水魚生長的湖區是()A.①B.② C.③D.④6.20世紀30~50年代,該湖水位下降加劇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年降水量減少B.流域年蒸發量增大C.入湖河水量減少D.出湖河水量增大湖冰從凍結到消融過程一般受湖泊形態特征、水體礦化度(礦化度升高會導致冰點降低從而延遲凍結時間)、局地氣候等條件的影響。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有湖泊群分布,湖泊冬季存在湖冰凍結及消融現象。下圖示意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群分布及2月份音德爾圖湖冰消融狀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推測該湖泊群的直接補給水源主要是(

)A.地下水B.積雪融水C.冰川融水D.雨水8.影響該湖泊群冬季湖冰消融的主要因素是(

)A.氣溫B.湖泊面積C.風力 D.水溫9.2月份音德爾圖湖冰南北消融狀況差異明顯,主要因為(

)①北部水溫較高

②南部風力較強

③湖泊形態阻礙水體交換

④南部水體礦化度低①②B.③④ C.②③D.②④下圖示意某湖7千年來的湖面變遷狀況,該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約95mm,蒸發量1315mm。讀圖完成以下各題。10.最能反映圖中PQ一線地形剖面圖的是(

)A.B.C. D.11.該湖泊變遷最快的時期是(

)A.距今7000~5700年B.距今5700~2700年C.距今7000年~20世紀50年代 D.20世紀50~80年代12.導致該湖7千年來變遷的主要原因有(

)A.氣候變干 B.綠洲萎縮 C.匯水面積減少 D.圍湖造田13.(2022·安徽黃山·統考二模)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賽里木湖是新疆天山西北部面積最大的高山內流湖,湖泊位于山間封閉的盆地內部。受氣溫、降水量、蒸發量等因素的影響,19602018年賽里木湖面積總體呈增加趨勢,面積增加了8.99km2,增長率為0.05%。湖泊面積的變化反映了湖泊水量的收支狀況。湖冰凍融過程(開始結冰到完全凍結屬于凍結過程;開始消融到完全消融屬于消融過程)與氣候和湖泊自身條件密切相關。圖1顯示了20172018年賽里木湖凍結與消融過程。圖1左上的參數日期均采用儒略日(例如1月16日為年內第16d、2月1日為第32d)等等”。圖2為位于賽里木湖畔的溫泉氣象站1980—2014年月平均氣溫和降水量變化。(1)說明1960—2018年賽里木湖面積變化及過程。(8分)(2)推測圖中西南湖岸最早形成湖冰的原因。(6分)(3)據圖2分析1980—2014年賽里木湖湖冰的凍融時段及理由。(6分)(4)為維護賽里木湖優美的環境,簡述該地區畜牧業發展所應采取的措施。(4分)【培優演練】(尖子生)1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區(下圖)的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并有冰川融水補給。發源于該地區的楚瑪爾河是長江北源之一。庫賽湖、海丁諾爾和鹽湖呈串珠狀排列在一個西北高、東南低的斷陷盆地內。可可西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