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瀘州市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仿真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二戰后,西歐國家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A.美國的大力扶持和援助B.采用最先進的科技成果C.制定了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D.加強聯合,建立經濟共同體2.印度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在近代深受英國的殖民侵略。1857年印度爆發了一場“土兵”起義,進而發展為反英民族大起義。印度土兵起義的導火線是()A.英國的殘暴統治 B.“涂油子彈事件” C.克萊武的野蠻掠奪 D.土邦王公的挑唆3.杜甫描述自己某段生活時期的社會現象寫到:“有弟皆分散,無家問生死。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與此相關的史實是()A.秦朝暴政 B.貞觀之治 C.安史之亂 D.開元盛世4.《馬關條約》規定:日本人有權在中國設立工廠,就近利用中國的原料,所制造的貨物免交內地稅。該規定A.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B.形成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C.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D.標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5.下圖是1898年法國報刊上刊登的一幅時事漫畫,標題為《列強瓜分中國大蛋糕》,以下哪一條約的簽訂刺激了漫畫中情境的出現()A.《南京條約》 B.《璦琿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6.據史書記載,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動用一百萬人修筑長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投入了七十萬人修筑阿房宮以及自己的秦始皇陵。這一記載說明秦朝A.賦稅沉重B.國力強盛C.實現統一D.徭役繁重7.法國國旗上的藍、白、紅三色分別代表自由、平等、博愛,是法國大革命的象征。當時資產階級頒布的綱領性文件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此文件是A.《權利法案》 B.《人權宣言》C.《獨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8.“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材料反映的商鞅變法的措施是()A.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 B.嚴明法度,禁止私斗C.獎勵軍功,鼓勵耕織 D.統一度量衡9.英國“光榮革命”后制定了《權利法案》,美國獨立戰爭后制定了1787年憲法,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這些說明A.新政權才需要法制建設B.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C.三國法制建設十分完善D.法制建設必定帶來民主10.周恩來說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這里與前一個“天安門”和后一個“天安門”相關的節日是A.端午節、中秋節B.青年節、建軍節C.建黨節、國慶節D.青年節、國慶節11.看下表,分析造成下列所述情況的原因不包括1949—1954年與中國建交國家數據簡表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1954國家數891003A.朝鮮戰爭的沖擊 B.美國推行遏制政策C.中國外交方針的限制 D.萬隆會議的召開12.20世紀70年代,日本、德國經濟實力相對上升,貿易順差不斷增長,因此這兩個國家的幣種也成為國際上最堅挺的貨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日元、馬克和美元已經逐漸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這意味著A.世界經濟呈現出多極化的趨勢B.美國經濟衰落逐漸落后于德日C.美元不再被國際經濟體系認可D.美國大力扶植德日經濟的發展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根據下面提示寫出相關內容。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的事件科學發展觀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在14.張楠對于“二戰結束至今的世界格局的變化”這一段歷史線索模糊不清,請你幫他理清大致的線索。(列出主要內容即可)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魏主欲變北俗,引見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資治通鑒》“魏主”指的是誰?上述材料是其改革中的哪一項?你能列舉出其改革中改變鮮卑族風俗的其他內容嗎?本次改革有何影響?從“魏主”身上,我們學到了什么?魏晉南北朝時期另一社會特征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西歐國家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二戰后,西歐國家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共同點是都得到了美國在經濟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進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教育,培養人才;都制定了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因此選項ABC符合題意,D項加強聯合,建立經濟共同體是西歐的特點,不是共同點,不符合題意;故選ABC。2、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57年初,英國殖民當局發給印度土兵一種涂有牛脂和豬油的紙包裝的新子彈,使用時必須用牙咬開。信奉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土兵認為這是對他們宗教信仰的侮辱,極為憤慨,印度民族大起義因此爆發。所以1857年的涂油子彈事件是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導火線。ACD項與題意不符,B項符合題意,故選B。3、C【解析】
根據“杜甫描述自己某段生活時期的社會現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目詩句反映的史實是安史之亂。755年,安祿山借口朝廷出現奸臣,和部將史思明一起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持續八年之久,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是北方地區遭到浩劫;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唐朝中央權力衰微,安史舊將和內地節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4、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在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中規定,日本可以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這標志著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方式,由原來的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這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5、C【解析】
依據題干漫畫“列強瓜分中國大蛋糕”可知,此內容與《馬關條約》有關。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戰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刺激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野心,使列強在中國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各國紛紛在中國建立“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故C符合題意;《南京條約》、《璦琿條約》、《辛丑條約》與題干無關,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列強瓜分”是解題的關鍵,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刺激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野心,使列強在中國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6、D【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據史書記載,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動用一百萬人修筑長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投入了七十萬人修筑阿房宮以及自己的秦始皇陵。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征發大量民工服徭役,秦朝徭役繁重,這是秦朝暴政的表現,秦朝暴政最終導致了秦朝滅亡,所以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選D。7、B【解析】
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注意題中題眼,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資產階級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法國大革命開始后,制憲議會通過了多項法令,1789年8月,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權等基本原則。B符合題意;《權利法案》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頒布的法律文件;《獨立宣言》是美國獨立戰爭頒布的法律文件;《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是美國南北戰爭頒布的法律文件;從而得出ACD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B。8、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的內容: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堂賜土地;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役,由此可知題干材料出自商殃變法的獎勵耕戰。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C。9、B【解析】依據材料英國革命后制定了法律文獻《權利法案》;美國獨立后制定了1787年憲法;中國建國后制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來臨時憲法的作用。由此可知國家的建設需要法律保障。B項符合題意。新政權才需要法制建設,錯在“才”,政權建設時刻需要法制建設。A項不合題意;材料只體現了三國建立后都頒布了法律文獻,但不能反映法制建設十分完善。C項不合題意;題干材料反映的先是國家建立,才是法制建設。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10、D【解析】
依據題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北京大學等校的學生走上街頭,在天安門前集會,游行示威,這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5月4日被稱為青年節,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舉行,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0月1日被稱為國慶節,D項符合題意;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設立的節日,A項不符合題意;建軍節是南昌起義設立的節日,B項不符合題意;建黨節是為中國共產黨誕生設立的節日,C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11、D【解析】
依據題干“1949—1954年與中國建交國家數據簡表”,可見這一時期中國外交面臨不利局面,與中國建交國家數量較少而且呈現下降的趨勢,萬隆會議召開于1955年,時間不符,而且周恩來在會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聯系,D正確。結合所學知識,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加劇了中國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對抗;美國敵視新中國,采取遏制社會主義的冷戰政策;中國當時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帶有強烈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色彩,ABC都是造成題干中外交情況的原因,故ABC排除。故選D。12、A【解析】
作為國際儲備貨幣,日元、馬克和美元已經逐漸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這意味著世界經濟呈現出多極化的趨勢。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不復存在,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過程中經濟實力越來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A符合題意;美國經濟衰落逐漸落后于德日與史實不符,B排除;美元不再被國際經濟體系認可表述與史實不符,C排除;材料沒有體現美國大力扶植德日經濟的發展,D排除。故選擇A。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南昌起義(2)中共十八大【解析】
(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明確了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14、二戰后,美國推行“冷戰”政策,隨著北約和華約的成立,兩極格局形成;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巨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90年代至今世界格局逐漸出現多極化的趨勢。【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二戰結束后的世界格局以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為界,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進行表述,即:二戰后,美國推行“冷戰”政策,隨著北約和華約的成立,兩極格局形成;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巨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90年代至今世界格局逐漸出現多極化的趨勢。15、(1)北魏孝文帝(2)學習漢語。(3)穿漢服;采用漢姓;與漢人通婚(4)促進了民族交融;使中原文化得到豐富和發展。(5)富有改革創新精神(6)政權分立【解析】
(1)依據材料內容“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內容是對孝文帝改革的描述。魏主是孝文帝。(2)依據材料內容“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內容是對孝文帝學習漢語內容改革的描述。(3)根據所學可知,除了學習漢語,還有采用漢姓;在朝廷上官員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廣告代理合同范本
- 2025長期手機租賃合同樣本
- 《帝國定型》讀書感悟課件
- 獨立單間轉租合同協議
- 玻璃幕墻裝修合同協議
- 班干部入職合同協議
- 豬場工地承包合同協議
- 電腦打合同協議
- 環衛崗亭出租合同協議
- 電信員工合同終止協議
- 延長石油題庫
- 湖南長沙民政局離婚協議書范本
- 醫學教材 醫藥市場營銷學(陳玉文主編-人衛社)0醫藥產品價格與價格策略
- 安全生產培訓方案模版(3篇)
- 《中國鐵路發展簡史》課件
- 材料吊裝施工方案
- 2024 Roadmap模板 真實項目案例 P PT可編輯 附配套方案【營銷干貨】
- 溫泉度假酒店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文化產業股東權益合作協議書
- 數字華容道+課時2
- 2024年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