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一輪復習導學案教學資源網教學資源網教學資源網教學資源網教學資源網教學資源網之必修二文言文教學資源網教學資源網教學資源網教學資源網教學資源網教學資源網設計人:侯華峰三河三中【學習目標】.識記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理解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教學資源網【考點梳理】教學資源網一、通假字、無能為也已(“已”同“矣”)、夫晉,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秦伯說(“說”通“悅”,高興)、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明智)、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給)、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內通納)、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蚤”通“早”)、今者有小人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坐”通“座”)、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不”通“否”,如果不這樣)二、古今異義、且貳于楚也古義:從屬二主今義:二、臣賤息舒祺古義:后代,此指兒子今義:嘆息,休息、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義:請客的主人、行李之往來古義:出使的人今義: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等、共其乏困古義:缺少的東西今義:困乏,疲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也古義:那個人今義:對已婚婦女的尊稱、今老矣,無能為也古義:不能今義:沒有能力、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古義:黃河以北,黃河以南今義:省名、約為婚姻古義:兒女親家今義:結婚的事情,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古義:意外變故今義:十分,極、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古義:魚和肉今義:魚身上的肉、所以遣將守關者,古義:……的原因今義:表示結果、而聽細說古義:小人的讒言今義:詳細說來、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今義:貧窮、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持千金之資幣物古義:禮品今義:貨幣、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古義:袒露一只臂膀今義:偏護矛盾雙方中的一方、諸郎中執兵古義:宮廷的侍衛今義:稱中醫醫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義:擊今義:垂手拿著、親戚補察古義:父母和兄弟在內的內外親屬今義:跟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緣關系的人、國人謗王古義:公開批評、指責別人過失今義:誹謗,無中生有,說別人壞話,毀別人榮譽、今人有大功而擊之古義:現在別人今義:與“古人”相對,現在人三、詞類活用、名詞作狀語既東封鄭向東夜縋而出在晚上朝濟而夕設版焉在早晨吾得兄視之像對兄長一樣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頭發上指向上間至軍中從小路函封之用匣子、名詞用作動詞晉軍函陵駐扎,駐軍越國以鄙遠以……為邊邑刑人如恐不勝施刑籍吏民,封府庫登記沛公軍霸上駐軍皆白衣冠以送之穿戴著白色的衣服和帽子、動詞用作名詞且君嘗為晉軍賜矣恩惠,好處亡秦之續耳后繼者、動詞的使動用法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滅亡項伯殺人,臣活之使……活下來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使……跟從四、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當其欣于所遇:()不能喻之于懷:.將下列句子按要求歸類①固一世之雄也②而又何羨乎③月出于東山之上④客有吹洞簫者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⑥此非曹孟德之詩乎⑦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⑧而今安在哉⑨寄蜉蝣于天地⑩渺渺兮予懷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然力足以至焉有志者,不隨以止也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判斷句:()賓語前置句:()狀語后置句:()定語后置句:()被動句:()主謂倒裝句:()省略句:[參考答案].()“之盛”,定語后置句()“之大”“之盛”,定語后置句()“于所遇”,介賓短語后置句()“于懷”,介賓短語后置句.()①⑤⑥⑦()②⑧()③⑨()④()⑤()⑩()五、重要語句翻譯.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譯文:.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譯文:.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譯文:.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譯文:[參考答案].人與人相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傾吐自己的胸懷抱負,在室內暢談;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懷,不受約束,自由放縱地生活。.每當我看到古人對死生發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樣相合,未曾不面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嗟嘆感傷,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說明。.如果從那變動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這是自然界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六、名句名篇.《蘭亭集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碧K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笨拖捕Γ幢K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游褒禪山記》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高考演練】.(·福建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記[元]虞集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吳幼清先生于臨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澤。明日,登小孤山,觀其雄特險壯,浩然興懷,想夫豪杰曠逸名勝之士,與凡積幽憤而懷感慨者之登茲山也,未有不廓然樂其高明遠大,而無所留滯者矣。舊有亭在山半,足以納百川于足下,覽萬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終日。石級盤旋以上,甃結②堅縝,闌護完固,登者忘其險焉。蓋故宋江州守臣厲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毀,聚足③以涉,顛覆是懼。至牧羊亭上,蕪穢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時,彭澤邑令咸在,亦為赧然愧,赩然怒,奮然將除而治之。問守者,則曰:“非彭澤所治境也。”乃相與憮然而去。明日,過安慶,府判李侯維肅,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為子新其亭,而更題曰‘一柱’,可乎?夫所謂‘一柱’者,將以卓然獨立,無所偏倚,而震凌沖激⑤,八面交至,終不為之動搖;使排天沃日之勢,雖極天下之驕悍,皆將靡然委順,聽令其下而去。非茲峰其孰足以當之也耶!新亭崢嶸在吾目中矣,子當為我記之。”李侯真定人,仕朝廷數十年,歷為郎官,謂之舊人⑥,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剛氣自持,頗為時輩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憤其不足,侯不屑也。觀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見其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損益也,到郡未旬日,一知其當為,即以為己任,推而知其當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為無疑矣。(選自《道園學古錄》卷七,有刪節)【注】①某:我。②甃結:磚塊建筑。③聚足:登臺階一步一停。④徙倚:來回走動。⑤震凌沖激:指江水侵凌撞擊。⑥舊人:有資歷的老臣。.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舟次彭澤次:排列.蕪穢充斥穢:雜草.乃相與憮然而去憮:失意.起佐郡起:起任【解析】選。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需要結合原文語言環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延祐五年”“七月二十八日”“明日”這都是表示時間順承的詞語,作者在臨川見完吳幼清后,又來到了彭澤,并在此停留下來,還在第二日登上了小孤山,因此,“次”應為“駐止”之意,而不是“排列”的意思。.下列句子陳述的內容與“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關系的一組是()①召吳幼清先生于臨川②登者忘其險焉③日就圮毀④府判李侯維肅,某故人也⑤因以告之⑥必能有為無疑矣.①②③.①④⑥.②⑤⑥.③④⑤【解析】選。本題考查對文中信息的篩選能力。解答本題要把握住選擇標準,即題干中“下列句子陳述的內容與‘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關系的一組”。①只是說明作者履行了自己的使命,⑥句只是對李維肅的一個判斷,兩句和“新修一柱峰亭”沒有任何關系。而②說明了以前舊亭剛修成時的堅固,雖論述對象也是亭子,但沒有直接關系。做此題,也可以用排除法,凡是帶①②⑥的都不對。.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小孤山山腰有個舊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厲文翁主持修建的。.虞集來到小孤山,發現牧羊亭破敗不堪,認為是彭澤縣令失職所致。.李維肅想將新亭更名為“一柱”,表露了他“直道剛氣”的個性。.文章借修一柱峰亭之事,表達了對新任府判李維肅有所作為的期待?!窘馕觥窟x。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題要審準題,找出“不正確的一項”,從原文“守者弗虔,日就圮毀,聚足以涉,顛覆是懼”,可以看出,牧羊亭破敗不堪主要是守護者造成的,后文又提到“非彭澤所治境”??梢?,彭澤縣令不是牧羊亭破敗不堪的責任人。.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吾為子新其亭,而更題曰“一柱”,可乎?譯文:()觀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見其為人矣。譯文:【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注意聯系前后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做到文從句順。本題的答題誤區在于對重點字詞錯譯、漏譯;再就是翻譯時詞不達意做不到文從句順。第()題翻譯時要注意“新”為動詞,新修;“更題”為“重新題寫”的意思。第()題翻譯時要注意“其”代指李維肅;“以”為介詞,“憑借”的意思;“少”為通假字,通“稍”,意為約略。答案:()我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題名為“一柱”,可以嗎?()(我)體察李維肅給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據(此)約略看出他的為人。附【譯文】延祐五年,我憑借天子的命令,在臨川召見吳幼清先生。七月二十八日,我乘船旅途停留在彭澤。第二天去攀登小孤山,觀看到它的雄偉突出險要雄壯,豪邁地抒發情懷,想起那些曠放逍遙于山水名勝的杰出人物,以及所有心里郁積憤懣而懷有感慨的人,當他們登上小孤山時,都會覺得心胸開闊,樂于那樣眼界高明,目光遠大,而沒有什么排遣不了的幽憤感慨了。從前有一座亭子在山半,完全可以在自己腳下容納天下的流水,從這一角放眼廣大的世界。神態自若地坐在那里欣賞景色可以享卒余年。石級盤旋而上,以磚石砌成,堅實而細密。欄桿扶手完整堅固,登山的人忘記了它的險要。這大概就是從前宋朝江州守臣厲文翁修筑的吧,距離現在六十二年了。然而看守此亭的人存心不誠,一天天倒塌毀壞,每上一級,都要等兩腳站穩,就怕倒塌傾覆。以至于牧羊亭上,荒蕪骯臟不堪,竟使人一點不能在亭上停留。這時彭澤縣令都在場,也為此感到羞愧而激怒,振足精神,要鏟除荒穢,把亭管好。問看守亭子的人,回答說:“小孤山不屬彭澤縣管轄?!辈乓黄鸷鵁o奈地離開。第二天經過安慶,府判李侯維肅,是我的老朋友,于是把這件事告訴他。他說:“這是我管轄的土地。我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題名為‘一柱’,可以嗎?所以稱‘一柱’的原因,是因為它卓然獨立,不偏側哪邊,也不倚傍什么,并且各種打擊破壞勢力,從各方面一起涌來,始終不因為它動搖;使它具有排斥上天,澆灌太陽之勢,雖然把天下所有的驕橫強悍的力量都使出來,都將倒下馴服順從,在一柱亭下聽從它的命令而離開。不是這個山峰,那么誰能夠抵擋呢?自己能想象出要修建的一柱峰亭高峻特立的模樣了,您應當為我記錄下它?!崩詈钍钦娑ㄈ?,在朝廷做官幾十年,歷任郎官,(大家)稱之為“有資歷的老臣”,文雅有高材,因為正直有骨氣自我把持,很是被迎合世俗風氣的人們顧忌。時間長了,被任命為安慶府判。有的人對于起用李維肅擔任府判感到憤憤不平,認為他不夠資格。李維肅認為不值得與他們計較。(我)體察李維肅給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據(此)約略看出他的為人。況且一座微小的亭子,對于郡政沒有大的損益。到這里不到十天,一旦知道自己應當做的事,立即把它作為自己的責任,由此可以推想而知道,對于興辦那些比筑亭重要的大事,他一定能夠有所作為。.(·上海卷)閱讀下文,完成第—題。(分)九疑山圖記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稱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謂之九疑。②九峰殊極高大,遠望皆可見也。彼如嵩、華之峻崎,衡、岱之方廣,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數。中峰之下,水無魚鱉,林無鳥獸,時聞聲如蟬蠅之類,聽之亦無。往往見大谷長川,平田深淵,杉松百圍,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飛流,異竹雜華,回映之處,似藏人家。實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為洞庭。不知海內之山,如九疑者幾焉?③或曰:“若然者,茲山何不列于五岳?”對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萬里臣妾;國門東望,不見涯際;西行幾萬里,未盡邊陲,當合以九疑為南岳,以昆侖為西岳,衡、華之輩,聽逸者占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園囿耳。但苦當世議者拘限常情,牽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創也,如何?”④故圖畫九峰,并隨方題記,傳于好事,以旌異之?!咀ⅰ竣俜饩侯I受封邑的貴族。②表:標記。.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分)答案:規模和得名緣由.簡析第②段中“時聞聲如蟬蠅之類,聽之亦無”的表達效果。(分)答案:這句話描寫了山中若有若無的蟬蠅一類的聲音,以聲襯靜;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靜寂。.對“聽逸者占為山居”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分).任憑隱居者將衡山、華山據為己有。.聽說逃亡者到衡山、華山安家藏身。.聽任出世者在衡山、華山結廬隱居。.聽說出世者在衡山、華山安居生活。答案:.從句式的角度賞析第②段中的畫線句。(分)答案:這句話整散結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華、衡、岱的特點,強調其峻峭與宏偉,節奏鮮明;再用散句描摹這樣的山峰很多,句式參差,富于變化。.簡述本文的寫作意圖。(分)答案:九疑山地處衡山之南,宏偉美麗;卻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對此表示不滿;希望人家認識九疑山特有的長處。.(·安徽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游東山記[明]楊士奇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蔣隱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書。其子立恭,能詩。皆意度闊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獨與余相得也。是歲三月朔,余三人者,攜童子四五人,載酒肴出游。天未明東行,過洪山寺二里許,折北,穿小徑可十里,度松林,涉澗。澗水澄澈,深處可浮小舟。旁有盤石,客坐十數人。松柏竹樹之陰,森布蒙密。時風日和暢,草本之葩爛然,香氣拂拂襲衣,禽鳥之聲不一類。遂掃石而坐。坐久,聞雞犬聲。余招立恭起,東行數十步,過小岡,田疇平衍彌望,有茅屋十數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歲,素發如雪,被兩肩,容色腴澤,類飲酒者。延余兩人坐。牖下有書數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難于言。叟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备鲬阎?。還坐石上,指顧童子摘芋葉為盤,載肉。立恭舉匏壺注酒,傳觴數行。立恭賦七言近體詩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騎而過者,余故人武昌左護衛李千戶也,駭而笑,不下馬,徑馳去。須臾,具盛饌,及一道士偕來,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圖》求詩。余賦五言古體一章,書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飲道士不已。道士不能勝,降跽謝過,眾皆大笑。李出琵琶彈數曲。立恭折竹,竅而吹之,作洞簫聲。隱溪歌費無隱《蘇武慢》。道士起舞蹁躚,兩童子拍手跳躍隨其后。已而道士復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道士詩?”立恭援筆書數絕句,語益奇,遂復酌,余與立恭飲,少皆醉。已而夕陽距西峰僅丈許,隱溪呼余還,曰:“樂其無已乎?”遂與李及道士別。中道隱溪指道旁岡麓顧余曰:“是吾所營樂丘①處也。”又指道旁桃花語余曰:“明年看花時索我于此?!奔葰w,立恭曰:“是游宜有記?!睂傥聪疽病J嵌?,隱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與立恭豫約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幾,余歸廬陵,過立恭宿別,始命筆追記之。未畢,立恭取讀,慟哭;余亦泣下,遂罷。然念蔣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屢矣,而樂無加乎此,故勉而終記之。手錄一通,遺立恭。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記。(選自《東里集》,有刪節)[注]①丘:墳墓。.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分).延余兩人坐延:邀請。.降跽謝過謝:感謝。.過立恭宿別過:拜訪。.而樂無加乎此加:超過?!窘馕觥窟x。“謝”應該是“認錯、道歉”的意思。本題所考查的四個實詞中的“謝”、“過”是老大綱規定的個詞語中的。.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分).遂掃石而坐.有茅屋十數家,遂造焉棄甲曳兵而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樂其無已乎.遂與李及道士別其孰能譏之乎今君與廉頗同列【解析】選。組的兩個“其”都是副詞,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項中的“而”是連詞,第一個表示承接關系,第二個表示修飾關系。項中“焉”,第一個是代詞,作賓語,相當于“之”,那里;第二個是兼詞,相當于“于之”,在那里。項中的“與”,第一個是介詞,和;第二個是連詞,和。這個選項值得推敲。.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分).隱溪隱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謹慎,樂觀曠達,對生死也很淡然;雖然年事已高,還能怡情山水。.立恭性情率真,能飲酒,好讀書,擅長詩歌寫作,與作者有著很深的交往,對已逝的父親充滿懷念。.立恭提議出游后應該有游記,可是作者因為事務繁忙,一直未能寫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動筆寫成。.文章主要記述了游東山的情況,表現了作者與隱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對老友逝去的感傷?!窘馕觥窟x。“是游宜有記”的意思是“這次游覽可得寫篇游記”,再者一直未能寫成,不僅僅是事務繁忙,還因為“未畢,立恭取讀,慟哭;余亦泣下,遂罷”。.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分)()叟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各懷之而出。()立恭折竹,竅而吹之,作洞簫聲。()已而道士復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道士詩?”【解析】今年文言翻譯選取三個句子,應該說難度更低。第()句中的關鍵字是“識”、“無用”和“懷”,分別是“知道、懂得、明白”、“不需要”(本人認為譯為“沒有用處”也可),“懷藏、懷揣”(如“懷其璧,從徑道亡”)。第()句關鍵詞為“竅”、“作”,分別是“鑿孔”(本人以為“挖孔、鉆孔”更貼切)、“發出”。第()句的關鍵詞是“揖”、“奈何”、“與”,分別是“拱手行禮”、“為什么”、“給”。(本人感覺答案的翻譯不夠貼切,不如譯為“先生為什么不肯送我一首詩呢?”【答案】()老人知道了我們的心思,說:“我不需要(它們)了?!保ㄓ谑俏覀儯└髯源е鴷鰜砹?。()立恭折斷一根竹子,鑿出孔吹奏起來,發出洞簫一樣的聲音。()一會兒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禮說:“為什么不給我詩呢?”參考譯文: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蔣隱溪先生,祖上也是我們廬陵人,已經八十多歲,愛讀道家書。兒子立恭會寫詩。父子二人都是氣度曠達的人,平日深居簡出,隱藏自己的志向和才氣,不隨便與人來往,只和我情投意合。這年三月初一,我們三人帶著四五個童仆,攜帶酒食,出門遠游。天還沒有亮,朝東走,走過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約十里,穿松林,趟水過山澗。澗水清澈,深處可以泛小舟。溪邊一塊大圓石,能坐十幾個人。青松翠竹,綠陰掩映,十分茂密。這時風和日麗,野草與樹木的花朵盛開,香氣飄拂沾染衣裳襲人,百鳥爭鳴。于是動手清掃石面,坐在上面。坐了許久,聽見雞叫聲和狗吠聲。我招呼立恭起身,向東走了幾十步,翻過一道山岡,只見田野平坦廣闊,近處有十幾間茅舍。于是前去拜訪。一位約有七十多歲的老者,長長的頭發像雪一樣白,披落在雙肩,面容紅潤光澤,好像是會飲酒的人。老者邀請我們兩人坐下。窗下有幾套書。立恭抽出一冊《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書帶走卻不便開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們的心思,說:“這兩部書我沒有用處?!庇谑?,我們兩人各自將書揣在懷里,告辭離開。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來芋葉當盤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舉起酒葫蘆斟酒,傳遞酒杯依次喝了幾輪,立恭乘興寫了一首七言近體詩,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個騎馬經過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武昌左護衛李千戶。他先是感到驚訝,相視一笑,卻并不停留,徑直驅馬離開。不久,便備辦了豐盛的酒菜,帶著一位道士一起來。于是我們和他們一起喝酒。道士拿出一幀《太乙真人圖》請我們題詩。我題寫了一首五言古詩。立恭不寫,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饒,引得眾人捧腹大笑。李千戶取出琵琶連彈數曲。立恭也折斷一根竹子,鉆了幾個孔,吹奏起來,發出洞簫般悅耳的聲音。隱溪老先生也忍不住唱了一闋費無隱的《蘇武慢》。道士翩翩起舞,兩個童仆也跟在他后面拍著手跳了起來。之后,道士再次拱手行禮問立恭:“先生為何不肯為貧道賦詩!”立恭提筆寫了幾首絕句,詩句更加新奇。于是重新喝酒,我和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不久,太陽西下,距離西邊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隱溪先生喚回我倆,說:“玩樂難道沒有止境嗎!”于是,我們和李千戶、道士拱手作別。途中,隱溪先生指著道旁山岡腳下,回頭對我說:“這里就是我修建墳墓的地方?!庇种钢愤叺奶覙鋰诟牢遥骸懊髂曩p桃花時就到這里來找我吧。”回來之后,立恭對我說:“這次游覽可得寫篇游記。”可是當時我沒有閑暇寫作此文。這年冬天,隱溪先生竟溘然長逝。我痛哭哀悼。第二年寒食節,與立恭相約去給老人家掃墓。沒想到那時我又鬧了一場病,未能如約前往。過了不久,我將要返回廬陵,臨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話別,這才動手追記東山之行。沒有寫完,立恭拿去讀,邊讀邊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淚下,于是再次擱筆。但是想到自己往日與蔣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給送立恭。東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記。【考點模擬演練】.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終老不復取蒲葦紉如絲.郁乎蒼蒼馮虛御風.王回深父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諾諾復爾爾而卒莫消長也【解析】選。.“紉”通“韌”;.“馮”通“憑”;.“父”通“甫”。.下列加點詞不屬于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怨靈修之浩蕩兮.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解析】選。項“浩蕩”,古義:荒唐,沒有準則;今義:形容廣闊或壯大。項“交通”,古義:連接,通連;今義:現指各種運輸往來、郵遞通訊事業的總稱。項“非?!?,古義:不平凡,非同尋常;今義:副詞,十分、極。、(·淄博一模)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最恰當的一項是.國學經典是華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凝聚了我國數千年的文明史和傳統文化,是蘊蓄常理常道、教導人生常則常行的文獻。年中國毫無懸念地超過日本,躋身世界第二,值得關注的是,從政府到民間,面對這樣的成績卻似乎“無動于衷”,普遍認為“意義不大”。.蘇東坡的《瀟湘竹石圖卷》,匠心獨運,使人在窄窄畫幅內如閱千里江山,是以竹石寄托文人情懷的中國畫典范之作。.范曾在藝術上提倡“回歸古典,回歸自然”,并處心積慮,創造了一大批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象,開創了“新古典主義”藝術先河?!窘馕觥窟x項,“蘊蓄”:指積蓄或包含在里面而未表露出來,應該用“蘊涵”。項,“躋身”:指“使自己上升到某種行列”,多指進入某個范圍,不指名次。此處應用“躍居”。項,“處心積慮”,千方百計地盤算,多含貶義,應該用“身體力行”之類的詞語、(·金麗衢十二校第二次聯考)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證監會和深交所從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制定創業板相關規則,這是以中國資本市場是一個新興加轉軌、散戶投資者為主的市場為根據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有利于主動接軌上海,擴大開放,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合作與交流,增強浙江省特別是寧波市和嘉興市對內對外開放水平,提高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目前多所高水平大學自發聯合起來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的自主招生“聯考”,在考試內容形式如何突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考查、如何突出不同高校學科特色、建立多元評價標準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要加大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投入,通過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實施重大文化工程等多種手段,向全社會提供更多免費或優惠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窘馕觥窟x。.以……為根本出發點;.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競爭力;.應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前加上“建立”、下面語段中劃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雖然國家對“低碳”理念大力宣傳,同時有關部門也制定并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對行業的“低碳”標準進行了規范,但我們許多生產“環保、低碳”產品的企業不重視產品的宣傳,以致產品雖好卻無人問津。企業應該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呢?首先,企業的高層要有高山仰止的戰略眼光。其次,立即開展品牌宣傳?,F在不是“人怕出名豬怕壯”的時代了,你如果還顧慮重重,就只能被淘汰出局。.制定.無人問津.高山仰止.人怕出名豬怕壯【解析】選 。 “高山仰止”指像仰望高山那樣,對偉大的人物表示仰慕和崇敬。不合語境,應用“高瞻遠矚”。.“制定”指定出法律、規程、政策等。.“無人問津”比喻無人過問而十分冷落。.“人怕出名豬怕壯”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煩,就像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殺一樣。意指行事不要太張揚,低調一些,以保護自己。、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諸:之“于”,“之”,代詞,于,從……中.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狼籍:凌亂.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將:愿,請.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卒:最后,終于【解析】選。“卒”是“死”的意思。.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猶不能不以之興懷【解析】選。、、三項都是結構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項是代詞。(·煙臺市模塊檢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真州東園記歐陽修真州當東南之水會,故為江淮、兩浙、荊湖發運使之治所。龍圖閣直學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許君子春之為使也,得監察御史里行馬君仲涂為其判官。三人者,樂其相得之歡,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監軍廢營以作東園,而日往游焉。歲秋八月,子春以其職事走京師,圖其所謂東園者來以示予曰:“園之廣百畝,而流水橫其前,清池浸其右,高臺起其北。臺,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虛之閣;水,吾泛以畫舫之舟。敞其中以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為射賓之圃。芙渠芰荷之的歷,幽蘭白芷之芬芳,與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陰,此前日之蒼煙白露而荊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動搖而上下,其寬閑深靚,可以答遠響而生清風,此前日之頹垣斷塹而荒墟也;嘉時令節,州人士女嘯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風雨、鼪鼯鳥獸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圖之所載,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遠近,嬉于水以逐魚鳥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臨之樂,覽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畫者,吾亦不能言也。其為吾書其大概焉!又曰:“真,天下之沖也。四方之賓客往來者,吾與之共樂于此,豈獨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臺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無日而不來,而吾三人者有時而皆去也,豈不眷眷于是哉?不為之記,則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予以為三君子之材賢足以相濟,而又協于其職,知所后先,使上下給足,而東南六路之人無辛苦愁怨之聲;然后休其余閑,又與四方之賢士大夫共樂于此。是皆可嘉也,乃為之書。廬陵歐陽修記。.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真州當東南之水會 當:處在。.圖其所謂東園者來以示予 示:指示。.吾于是信有力焉 信:相信。.予以為三君子之材賢足以相濟 濟:得益。.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①而因其暇日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①凡圖之所載 ②為秦人積威之所劫.①其為吾書其大概焉 ②其孰能譏之乎.①乃為之書 ②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其中全都屬于真州東園美景的一項①流水橫其前,清池浸其右 ②芙渠芰荷之的歷③蒼煙白露而荊棘 ④水光日景,動搖而上下⑤嬉于水以逐魚鳥之浮沉 ⑥晦冥風雨、鼪鼯鳥獸之嗥音.①③⑤ .②④⑥ .①②④ .③④⑥.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東園是施正臣、許子春和馬仲涂三人于閑暇之時,利用監軍荒廢的營地修造建成的一處園林景觀。.許子春的陳述流露了其三人建造東園的自豪感,讓人從中強烈感受到了東園無法言說的美麗。.許子春認為,四方人士天天前來東園游覽,他們三人總會離開,也為讓后人知道東園的來歷,有必要作文留念。.歐陽修面對東園艷麗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歡樂景象,激動不已,欣然命筆,為園作記。.把文言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遠近,嬉于水以逐魚鳥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臨之樂,覽者各自得焉。()真,天下之沖也。四方之賓客往來者,吾與之共樂于此,豈獨私吾三人者哉?答案:.【解析】選(給……看。).【解析】選(兩者都是介詞,趁著。項①是代詞,所畫的地方;②是助詞,與“為”呼應,表被動。項①表祈請,請求;②表反詰,難道。項①副詞,就;②表判斷,是。).【解析】選(③⑥建園前的荒涼;⑤想象中的行為。).【解析】選(作者并未親到東園,為園作記只是根據一幅圖和許子春的介紹。).【答案】()假如登上高處眺望遠近的山河,在水中游玩追逐游動的魚兒,那景象情趣和登臨的歡樂,游覽的人自己才能感受到。()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來往的四方賓客,我三人與他們在此同享歡樂,難道(修建東園)僅僅為了我們三個人嗎?【參考譯文】真州正處于東南各路水上交通的交會之處,所以成了江淮、兩浙、荊湖發運使衙門的所在地。龍圖閣直學士施正臣、侍御史許子春兩君擔任正副發運使的時候,監察御史里行馬仲涂君做他們的判官。三人為他們能合作共事而感到很高興,因而趁著閑暇時間找到州里監軍荒廢了的營地建造了一座東園,天天去那兒游覽玩。今年秋天八月,子春因為公事來到京城,畫了他們稱作“東園”的圖給我看,說:“東園的面積約有一百畝,前面有一條小河流過,右邊有一泓清池,北面筑起了一座高臺。在臺上修一座拂云亭,我們可以眺望遠方;在池邊建一座澄虛閣,我們可以俯瞰池水;在水上我們可以泛著華麗的游船;擴建東園,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會廳堂,開辟了后園,作為賓客戲射的場所。水面上荷花艷麗鮮美,岸邊幽蘭,白芷放出芳香,還有那些佳花美樹成行排列,陰影交迭。這是過去蒼煙白露和長滿荊棘的地方;高高的屋脊、巨大的飛檐,在日影水光里上下搖動,寬敞而幽靜,可以產生回聲與陣陣清風,這便是過去斷墻破壁十分荒涼的地方;現在,每逢良辰佳節,真州的男女,聚集一起吹彈歌唱,這便是過去天色昏暗如黑夜、風風雨雨,鼬鼠蝙蝠以及飛禽走獸吼叫的場所。我因此相信有力量可以改變環境。圖畫中所畫的,不過是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杏林科技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AFP培訓課件2022教學課件
- 旅途中的一見鐘情
- 計量單位書寫規范
- 教育行業股東大會
- CAD基礎知識課件
- 異常子宮出血護理查房
- 土木工程論文范文
- 甲流及其檢測方法檢驗科
- 人工智能機器人研發合同
- DB35-T 2208-2024 面向視頻圖像識別的AI邊緣計算系統應用技術要求
- 放射防護知識培訓
- 《社區智慧養老模式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4200字
- 專題13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三年(2022-2024)高考地理真題分類匯編含答案與解析
- 旅游險培訓課件
- 谷雨節氣與養生知識
- 監控安裝實施供貨方案
-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課程教學大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