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核心觀點江蘇省GDP規模全國第二,制造業競爭力強qiushiliang@stocke.2023年江蘇省生產總值12.8萬億元,增長5.8%,規模全國第二,2024年目標增長率5%以上。制造業競爭力強,第二產業占比44.4%,高于全國均值(38.3%)及前五經濟大省。全國4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江蘇占據10席,全國第一,先進制造業集群規模占全省制造業比重達70%。強大高校教育資源支撐其科研和產業創新不斷突破,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2萬家,承擔國家工業強基項目74個、數量全國第一。外向經濟大省,向“新”而行,出口結構優化實現一季度開門紅2023年,江蘇省進出口總額5.2萬億元,下降3.2%,規模全國第二。其中出口額3.4萬億元,同比下滑2.5%。因其對發達國家出口占比高及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占比高而影響了其外貿表現。然而,依靠民企高活力,及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等新興市場出口,2024年一季度江蘇外貿實現開門紅,出口8291億元,增長7.5%,結構進一步優化,其中民企進出口增長20.7%,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5797.6億元,增長14.5%。2023年,江蘇A股實現出口總營收7280億元,同比增長1%,出口比重21%,高于同為出口大省的浙江省(18%)。2017年以來,江蘇A股出口營收占比持續提升,2022年達到21.7%。江蘇省上市公司694家,總營收/凈利潤/資產等均居全國第五,機械/電子/電力設備等行業靠前截至2024年4月30日,江蘇A股公司694家,總市值5.9萬億元。2023年總營收3.5萬億元,增長5%,歸母凈利潤2475億元,增長5%,規模均居全國第五;凈利潤率7.1%,ROE為7.9%。江蘇A股行業結構:上市公司家數靠前:機械(101家)、電子(85家)、電力設備(74家)、基礎化工(70家)、汽車和醫藥生物(各53家行業營收全市房地產(6%江蘇公司營收在全國占比靠前:商貿零售(22%)、電力設備礎化工和生物醫藥(均8%)等。江蘇省有5個萬億市,21個千億縣,區域產業各具特色,競相發展江蘇省現有13個市,其中萬億市5個,全國最多,分別為蘇州市(2.5萬億)、億全國2023年GDP過千億的縣有59個,江蘇占據21席,且占了前5中的4席,足見其縣域經濟強大。江蘇各市產業各具特色,競相發展,以A股上市公司維度看:南京市優勢行業有商貿零售、金融、鋼鐵、電力設備、醫藥生物、機械設備等;蘇州市優勢行業有石油石化、新能源、電子、通信、家用電器、社會服務等;無錫市的優勢行業有電力設備、電子、建筑裝飾、基礎化工、醫藥生物、紡織服常州市的優勢產業有電力設備、房地產、機械設備、汽車等;南通市的優勢行業有房地產、通信、電子、機械設備、紡織服飾等;徐州市的優勢產業有機械設備、煤炭、基礎化工等;鎮江市的優勢產業有有色金屬、汽車、輕工制造等;相關報告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宿遷市的優勢產業有食品飲料、農林牧漁等;連云港市的優勢產業有交通運輸、醫藥生物、基礎化工等;揚州市的優勢產業有電力設備、基礎化工、美容護理等;泰州市的優勢產業有汽車、基礎化工等;淮安市的優勢產業為食品飲料等;鹽城市的優勢產業有基礎化工、汽車等。投資建議1)省級維度:江蘇省經濟規模大,制造業競爭力強,擁有10個先進制造業集群,涉及物聯網、軟件和信息服務、電力設備、工程機械、海工裝備與船舶、納米新材料/新型碳材料、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高端紡織等產業。外向經濟發達,民企進出口活力高,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快,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實現一季度外貿開門紅。因此,江蘇省的先進制造業、出口產業鏈競爭強,或蘊含著較好投資機會,成為我們重點研究對象。業鏈或具備較好發展與投資機會。例如,南京的電力設備、醫藥生物、金融常州的電力設備、機械設備、汽車等;南通的通信、電子、輕工紡服等;徐州的工程機械等;連云港的醫藥生物等;鎮江的有色金屬、汽車等;揚州和泰州的汽車、基礎化工等;宿遷和淮安的食品飲料等。3)行業維度:江蘇省在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通信、紡織服飾等產業鏈的廣度和深度上具備較強競爭力,也蘊育出了較多全國性的行業龍頭上市公司,例如天合光能/國電南瑞、冠捷科技/東山精密/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徐工機械/恒立液壓、南京醫藥/藥明康德/恒瑞醫藥、亨通光電/中天科技、海瀾之家等。因此,江蘇省的優勢產業鏈、重點培育產業鏈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風險,數據結果測算偏差風險。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正文目錄1江蘇省:制造業強,十三市各具特色競相發展 71.1江蘇省面積超10萬平方公里、近1億人口、擁有13個設區市 71.2江蘇省經濟特點:制造業強,外向經濟占比高 81.2.1制造業大省強省,教育資源豐富,創新能力強 91.2.2外向經濟大省,出口結構優化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101.3江蘇省產業政策:鞏固制造業支柱地位,大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131.4江蘇省分市區經濟:五座萬億之城,十三市各具特色,競相發展 15 182.1江蘇A股業績增長有所放緩 192.2江蘇A股行業特征:機械設備、電子、電力設備等較為領先 212.3江蘇A股出口占比較高,增長好于整體 242.4江蘇市域上市公司特征:市域均衡發展,各有特色產業 262.5南京市:上市公司124家 282.6蘇州市:上市公司218家 302.7無錫市:上市公司123家 322.8常州市:上市公司69家 342.9南通市:上市公司51家 362.10徐州市:上市公司16家 372.11鎮江市:上市公司22家 392.12宿遷市:上市公司11家 412.13連云港市:上市公司12家 422.14揚州市:上市公司17家 442.15泰州市:上市公司19家 452.16淮安市:上市公司5家 472.17鹽城市:上市公司7家 48 50 52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7圖2:2023年江蘇省生產總值12.8萬億元,同比增長5.8% 8 9圖4:江蘇省高校資源領先 10圖5:江蘇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四年提升 10圖6:我國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額快速提升 12圖7:我國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增長率高于對發達市場 12圖8:向“新”而行,2024年一季度江蘇省進出口實現“開門紅 13圖9:江蘇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發展重點 14圖10:江蘇“1650”產業體系重點領域打造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50條重點產業鏈 14圖11:江蘇省“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體系 15圖12:2023年江蘇13市的三產結構,蘇州市第一、二產業規模最大;鹽城市第三產業規模最大 16圖13:2023年江蘇13市經濟增長結構,蘇州、無錫、南京出口規模強市 17 17圖15:江蘇省縣域地圖 17圖16:江蘇省上市公司數量占比13%,居全國第3 18圖17:江蘇省上市公司總市值占比7%,居全國第5 18圖18:2017-2023年江蘇A股營收復合增長率為10% 19圖19:2017-2023年江蘇A股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7% 19圖20:2017-2023年全部A股營收復合增長率為11% 20圖21:2017-2023年全部A股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8% 20圖22:江蘇A股凈利潤率和ROE變化趨勢 20圖23:江蘇A股的總資產和資產負債率變化 20圖24:江蘇A股民營企業占比73%(按數量) 20圖25:江蘇A股民營企業營收占比54%(2023年營收) 20圖26:全部A股民營企業占比64%(按數量) 21圖27:全部A股民營企業營收占比23%(2023年營收) 21圖28:江蘇省不同行業A股上市公司數量占比,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數量最多 22圖29:2023年江蘇省不同行業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占比,電力設備行業營收占比最高 23圖30:2023年江蘇A股商貿零售、電力設備、機械設備、紡織服飾、環保等營收規模在全國占比高 23圖31:2017-2023年江蘇A股出口營收復合增速為12% 25圖32:江蘇A股出口業務營收比重超1/5 25圖33:江蘇A股出口營收占比連續7年高于浙江A股 25圖34:江蘇A股醫藥、電力設備、機械行業出口增速快 25圖35:2023年江蘇A股美容護理、電子、輕工出口比例高 25圖36:2023年南京A股營收過萬億元,同比-1% 28圖37:2023年南京A股歸母凈利潤980億元,同比+19% 28圖38:2023年蘇州A股營收8347億元,同比+11% 30圖39:2023年蘇州A股歸母凈利潤438億元,同比-12% 30圖40:2023年無錫A股營收4709億元,同比+5% 32圖41:2023年無錫A股歸母凈利潤395億元,同比-3% 32圖42:2023年常州A股營收3902億元,同比+11% 34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圖43:2023年常州A股歸母凈利潤159億元,同比-2% 34圖44:2023年南通A股營收2502億元,同比+8% 36圖45:2023年南通A股歸母凈利潤58億元,同比+112% 36圖46:2023年徐州A股營收1317億元,同比-2% 38圖47:2023年徐州A股歸母凈利潤96億元,同比+11% 38圖48:2023年鎮江A股營收731億元,同比+1% 39圖49:2023年鎮江A股歸母凈利潤63億元,同比+4% 39圖50:2023年宿遷A股營收691億元,同比+7% 41圖51:2023年宿遷A股歸母凈利潤103億元,同比-11% 41圖52:2023年連云港A股營收1340億元,同比+11% 43圖53:2023年連云港A股歸母凈利潤107億元,同比+52% 43圖54:2023年揚州A股營收866億元,同比-8% 44圖55:2023年揚州A股歸母凈利潤36億元,同比-25% 44圖56:2023年泰州A股營收170億元,同比-22% 46圖57:2023年泰州A股歸母凈利潤1億元,同比-97% 46圖58:2023年淮安A股營收194億元,同比+12% 47圖59:2023年淮安A股歸母凈利潤44億元,同比+15% 47圖60:2023年鹽城A股營收78億元,同比-4% 49圖61:2023年鹽城A股歸母凈利潤-5億元,同比持平 49表1:江蘇省土地面積超10萬平方公里,包含13個市 8表2:江蘇省常住人口超8000萬,其中蘇州市超千萬 8表3:2023年全國生產總值規模前10大省(市江蘇省第二 8表4:2023年江蘇省產業結構與全國和經濟大省的對比,江蘇省第二產業占比高 9表5:高校科研轉化能力全國領跑 10表6:2023年GDP十強中,江蘇人均收入排第三 10表7:2023年全國進出口、出口規模前10強,江蘇排名居前 11表8:2023年全國10大GDP強省出口金額占比,江蘇排第四 11表9:2023年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出口普遍下滑 11表10:2023年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增長較快 11表11:一般貿易保持增長,加工貿易普遍下滑;民營企業普遍增長,外商投資企業普遍下滑 12表12:2023年中國26座萬億之城,江蘇占據5座,數量排名第一 15表13:江蘇省13市的GDP和總人口對比,蘇州市GDP和人口數量均在全省領先 16表14:我國各省上市公司數據對比(按照總資產從大到小排序江蘇省位列第五 19表15:江蘇A股分行業的指標匯總(按總資產由大到小排序銀行總資產位列第一 22表16:江蘇省前十大行業及代表公司;規模第一大行業為電力設備(代表公司-天合光能) 24表17:江蘇各市A股上市公司的規模、盈利能力、資產負債,以及估值(按總資產排名),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位列前五 26表18:2023年江蘇省及各市區的產業結構(超過10%標記為紅色即2023年各市該行業A股營收占全市總營收的比 27表19:2023年江蘇各市各行業占全省該行業營收的比例(超過15%標記為黃色,超過30%標記為紅色) 27表20:南京市前五大行業及代表性上市公司;商貿零售第一,代表公司蘇美達 29表21:南京市推進支柱產業轉型升級 29表22:培育壯大“2+6+6”創新型產業集群 30表23:蘇州市前五大行業及代表性上市公司;石油石化第一,代表公司東方盛虹 31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表24:蘇州市打造十大優勢產業鏈 32表25:無錫市前五大行業及代表性上市公司;電力設備第一,代表公司雙良節能 33表26:無錫市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33表27:無錫市打造“465”現代產業體系 34表28:常州市前五大行業及代表性上市公司;電力設備第一,代表公司天合光能 35表29:常州市十大產業集群重點發展方向 36表30:南通市前五大行業及代表性上市公司;房地產第一,代表公司中南建設 37表31:南通市優勢戰略性新興產業 37表32:徐州市前五大行業及代表性上市公司;機械設備第一,代表公司徐工機械 38表33:徐州市以工程機械為重點產業,徐州是“中國工程機械之都” 39表34:鎮江市前五大行業及代表性上市公司;有色金屬第一,代表公司鼎勝新材 40表35:鎮江市重點打造產業:高端裝備、生命健康、數字經濟、新材料 40表36:鎮江市構建“四群八鏈”產業體系 41表37:宿遷市前五大行業及代表性上市公司;食品飲料第一,代表公司洋河股份 42表38:宿遷市構建主導產業體系機電裝備產業、高端紡織產業、光伏新能源產業、綠色食品產業、綠色家居產業、新材料產業 42表39:連云港市前五大行業及代表性上市公司;交通運輸第一,代表公司遠大控股 43表40:連云港市重點建設產業:石化產業、醫藥產業、新材料、特色裝備制造產業 44表41:揚州市前五大行業及代表性上市公司;電力設備第一,代表公司寶勝股份 45表42:揚州市“323+1”先進制造業集群 45表43:泰州市前五大行業及代表性上市公司;汽車第一,代表公司華達科技 46表44:泰州市重點扶持產業 47表45:淮安市前五大行業及代表性上市公司;食品飲料第一,代表公司今世緣 48表46:淮安市重點培育三大主導產業:綠色食品、新一大信息技術、新型裝備制造產業 48表47:鹽城市前五大行業及代表性上市公司;綜合第一,代表公司悅達投資 49表48:鹽城市大力發展四大主導產業:汽車、鋼鐵、新能源、電子信息 49表49:浙商證券研究所已覆蓋重點公司(排名不分先后) 50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江蘇省簡稱“蘇”,取江寧、蘇州二府之首字而得名,地處我國沿海地區中部,長江、淮河下游,東瀕黃海,北接山東,西連安徽,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長江橫穿東西,大運河縱貫南北。江蘇省土地面積10.72萬平方公里,占全國1.12%。土地資源以平原為主,自然屬性好,土地開發利用率較高。沿海灘涂總面積573.62萬畝。202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52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萬人,增長0.1%。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較快,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5.0%,比上年末提高0.6個百分點。江蘇省共有13個設區市,包括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云港、淮安、鹽城、揚州、鎮江、泰州、宿遷;55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19個縣,718個鄉鎮(其中鄉17個、鎮701個519個街道。昆山市、泰興市、沭陽縣為省直管試點市地面積均超過了1萬平方公里;鎮江市土地面積最小,為3847平方公里。南通市、無錫市、鹽城市、常州市的常住人口均超過了500萬人;鎮江市常住人口最少,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城市土地面積(平方公里)市轄區城市土地面積(平方公里)市轄區縣(縣級市)建制鎮鄉村江蘇省總計10237855407011713715蘇州市5406無錫市46285234常州市437351徐州市552013揚州市332鹽城市36泰州市332鎮江市33484淮安市43宿遷市238連云港市335常住人口(萬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江蘇省總計85155.27.0-1.81蘇州市南京市9496.04.61.43無錫市749南通市774常州市5.56.0-0.47徐州市9026.37.0-0.70揚州市458鹽城市6693.69.7-6.10泰州市451鎮江市3224.2-4.01淮安市456宿遷市498連云港市4606.07.0-1.00省份2023年總量(萬億)2024年目標增速2022年總量66%左右656%左右根據國家統一初步核算,2023年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12.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8%,規模位居全國第二位,僅低于廣東省。2024年江蘇省目標增長率5%以上,與廣東第二產業占比高,增長快。分產業看,2023年江蘇省的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5076億、56910億和66237億元,分別增長3.5%、6.7%和5.1%,第二產業增長最快。江蘇省三次產業結構為4:44.4:51.6,第二次產業比重明顯高于全國均值,第一、三次產業比重低于全國均值(2023年全國三次產業結構為7.1:38.3:54.6)。全國前五大經濟省對比,江蘇第二產業比重明顯高于其他省份,而第三產業比重低于其他省份。例如,與GDP規模相近的廣東對比,兩省第一產業占比接近(4.0%VS4.1%江蘇第二產業比重高于廣東(44.4%VS40.1%第三產業比重低于廣東(51.6%VS55.8%),這一定程度上反應出江蘇制造業強勢地位。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表4:2023年江蘇省產業結構與全國上市公司家數GDP(萬億元)第一產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三產業全國5,355126.1 江蘇省69412.8浙江省7061.2.1制造業大省強省,教育資源豐富,創新能力強制造業大省強省。2023年,江蘇省制造業增加值達3.5萬億元,規模約占全國1/8,貢獻了全省34.5%的地區生產總值、39.1%的稅收。產業結構調整持續深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分別達到37.8%和46.5%,較“十二五”末分別提高8.0、6.4個百分點。先進制造業集群規模占全省制造業比重達70%。在工信部公布的全國首批4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中,江蘇占據10席,數量和規模均居全國第一。江蘇10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分別為:1.無錫市物聯網集群、2.南京市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3.南京市新型電力(智能電網)裝備集群、4.徐州市工程機械集群、5.蘇州市納米新材料集群、6.蘇州市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集群、7.蘇州市、無錫市、南通市高端紡織集群、8.常州市新型碳材料集群、9.南通市、泰州市、揚州市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集群、10.泰州市、連云港市、無錫市生物醫藥集群。制造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2%左右、較“十二五”末翻一番,創建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2個、占全國1/8,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2萬家,承擔國家工業強基項目74個、數量全國第一,高鐵齒輪傳動系統核心零部件、航空級鈦合金材料、高標準軸承鋼等基礎材料、零部件和工藝取得突破。骨干企業支撐有力,年營業收入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超百億元工業企業148家、其中超千億元企業12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達104家、113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創新能力背后是強大的教育資源支撐。近十年,江蘇普通高校數量由153所增至168所,數量居全國第一;高校專業總數由2500個增加至4000余個,總體規模擴大60%。其中,985高校2所,211高校11所,雙一流高校16所;26分之一,高校和學科入選總數均居全國第一。2022年高校R&D課題投入經費129億元,僅次于北京市,居全國第二位。2022年高校科技產出(有效發明專利件數)排名居全國第一。2022年高校科技產出(有效發明專利件數/萬件)2022年高校R&D課題投入經費2022年高校科技產出(有效發明專利件數/萬件)民營經濟活力強。民營經濟是江蘇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創業創新的主體力量、吸納就業的主要渠道和創造社會財富的主要來源。2023年,江蘇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7.9%,同比提高了0.2個百分點;民營經濟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民營企業上繳稅金7954億元;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2406億美元、占全省比重提升至43.9%,是外貿穩中提質的關鍵力量。根據江蘇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江蘇省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萬元,居全國省市第3位(僅次于上海、浙江)。省市GDP總量(萬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萬元)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廣東4.94.8%江蘇%9.24.06.2%浙江6.45.9%四川6.03.36.0%5.93.06.1%湖北%福建%湖南5.03.65.5%上海4.76.6%資料來源:江蘇省統計局,浙商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各省政府官網,浙商證券研究所1.2.2外向經濟大省,出口結構優化實現一季度開門紅江蘇省進出口總額居全國第二,出口總額居全國第三。2023年,江蘇省進出口總額5.2萬億元,同比下降3.2%,占同期全國進出口總額的12.6%,規模居全國第二,僅次于廣東省。其中,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為3.37和1.88萬億元,分別下滑2.5%和4.3%,規模分別居全國第三和第四位。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進出口總值(億元)福建省安徽省總值(億元)進出口總值(億元)福建省安徽省總值(億元)68%。江蘇省出口總額位列全國第三,出口經濟比重占比達26%,在前10大省份中排名第四,低于浙江省、廣東省與上海市。前十大經濟大省出口占GDP比重廣東省1廣東省1240%26%4浙江省43%我國出口經濟兩大變化趨勢:對比分析2023年全國、廣東、浙江、江蘇、山東、上海的出口數據,變化趨勢:1)出口目的地的分化,對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出口下滑,對新興市場國家出口較快增長;2)出口產品結構變化:加工貿易的下滑,一般貿易增長;3)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下滑,民營企業出口表現相對較好。出口目的地分化:對發達國家或地區出口下滑,對新興市場出口較快增長。對比全國和前五出口大省的出口目的地數據,趨勢類似,即對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出口較弱,而對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出口表現較好,尤其對印度、俄羅斯、非洲等市場的出口增長較快。2023年出口額(億元)全國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上海市同比增長同比增長同比增長同比增長同比增長同比增長35226-5.3%7540-1.5%6150-4.0%5807-7.5%23511.1%3102-1.0%-1.0%35198-8.1%8807-2.8%5604-2.1%5618-4.6%2520-9.4%2775-11.8%-11.8%11076-3.5%-4.8%-4.9%2066-8.0%-7.8%6.5%6.5%韓國10467-2.2%-1.3%-2.6%2305-4.4%-3.7%77516.5%16.5%中國香港19333-1.3%10138-1.3%0.0%-13.8%64042.0%15.6%15.6%主流發達市場(歐美日韓+中國香港)111300-5.1%29609-2.0%13631-3.2%17351-6.9%8662-2.6%95850.0%47%54%38%51%45%55%全部出口國合計2377260.6%543872.5%356663.9%33719-2.5%19430-4.5%173781.6%1.6%2023年出口額(億元)全國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上海市出口額同比增長出口額同比增長出口額同比增長出口額同比增長出口額同比增長出口額同比增長東盟368170%75954.9%4.9%45705%5003-0.1%2949-4.3%21853.1%印度82796.5%144011.1%13918.1%5724.8%俄羅斯782353.9%68628%71626.5%34052.2%52.2%巴西南非415916611%4.4%4.4%9479.7%9.7%3513.9%3.9%非洲309917.3%121216.4%拉丁美洲38168.1%2318-2.2%越南9801.8%全部出口國合計2377260.6%54387356663.9%33719-2.5%19430-4.5%共建一帶一路1073146.9%177219.9%99204.8% 占比45%50%5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4.5%1.9%2377261535304906217378942839231582691287545438733921128582647345741711719430140773738-2.5-2.933719196821099923361635614634356662786920902.5-972%78%49%62%64%3加工貿易其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6.7-16.06.0-8.7-16.18.012.3-6.79% 外商投資企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為我國出口增長主要動力。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9-4.5%1.9%2377261535304906217378942839231582691287545438733921128582647345741711719430140773738-2.5-2.933719196821099923361635614634356662786920902.5-972%78%49%62%64%3加工貿易其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6.7-16.06.0-8.7-16.18.012.3-6.79% 外商投資企業2013-2022年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19.1萬億美元,年均增長6.4%;2016年以來,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增長率一直高于對發達市場出口增長率。2023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額107314億元,增長6.9%,出口額占我國總出口額45%,成為拉動我國出口增長的重要力量。2023年,江蘇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達2.25萬億元,增長0.9%,占比較上年提升1.7個百分點至42.9%。出口產品結構變化:加工貿易的下滑,一般貿易增長。對比全國、廣東省、浙江省的出口結構,發現一般貿易占比高于加工貿易。而江蘇省加工貿易占比更高,在全國下滑情況下,實現了逆勢增長,擴大了加工貿易的份額和地位。出口主體的表現分化: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下滑,民營企業出口表現相對較好。參考廣東省、江蘇省、上海市的出口數據,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額普遍下滑,而民營企業出口額增長較快。2023年出口額(億元)2023年出口額(億元)出口額浙江省出口額廣東省出口額江蘇省出口額山東省出口額全國出口額(%)(%)(%)(%)(%)(%)上海市2.52.510.9-8.7-3.88.3-6.7江蘇省作為長期以來進出口經濟大省,進出口總量大,但其2023年出口表現卻弱于全國平均水平,以及同為出口大省的廣東、浙江和上海。我們認為,這與其出口結構有關:1)江蘇省對主流發達市場的開拓較為成熟,對其出口占比較高;2)江蘇的加工貿易占出口比重高;3)江蘇的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占比高。而這些結構特征與我國出口經濟變化趨勢并不十分契合,影響了江蘇省的出口表現。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江蘇對發達市場出口比例較高。2023年,江蘇省對美國、歐盟、韓國、日本、中國香港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出口比例為5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2023年江蘇對以上地區出口額分別下滑了4.6%、7.5%、4.4%、8.0%、13.8%。江蘇加工貿易占比高。2023年,江蘇的加工貿易出口占比為3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全國、廣東、浙江的加工貿易占比分別為21%、24%、6%)。而我國出口趨勢上反映了加工貿易表現不及一般貿易的特點。江蘇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占比高。2023年,江蘇的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占比達43%,高于廣東省(31%)。2023年江蘇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下滑了8.7%,同樣,廣東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也下滑了6.7%。然而,江蘇省作為制造業大省強省,政策規劃和執行好,民企活力高,創新能力強,其在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上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能量。2024年一季度,江蘇省經濟迎來開門紅,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呈現新特點、蓬勃新動力。據南京海關統計,2024年一季度,江蘇外貿實現進出口總值1.3萬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9.1%,增幅較全國高4.1個百分點,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2.8%,占比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8291.2億元,增長7.5%;進口4679.9億元,增長12%,實現“開門紅”。民營企業成為外貿增長主力。一季度,江蘇省民營企業進出口5988.2億元,增長20.7%,拉動全省進出口增速8.6個百分點,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4.4個百分點至46.2%。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表現亮眼。一季度,江蘇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5797.6億元,增長14.5%,拉動全省進出口增速6.2個百分點,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至44.7%。其中,對東盟和韓國分別進出口2001億元和1289.3億元,分別增長6.2%和13.2%。江蘇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在全省經濟中的支桂地位和全國的領先地位持續鞏固提升。打造1個綜合實力國際領先的集群,打造6個綜合實力國際先進的集群,培育10個綜合實力國內領先的集群。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聚焦‘1650’產業體系建設”,并進一步明確要“持續打造“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1650”指的是江蘇省在“十四五”時期重點打造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50條重點產業鏈;而“51010”則是打造5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10個國內領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10個引領突破的未來產業集群。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體系。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的實施方案》,對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體系建設做出了明確規劃,堪稱是產業發展的“施工圖”。方案明確,構建產業鏈條完備、產業特色鮮明、領先優勢突出的“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體系,包括5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10個國內領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10個引領突破的未來產業集群。全國26座萬億城市,江蘇占據5座,數量最多。隨著常州、煙臺在2023年晉級,中國萬億之城增至26座,江蘇省萬億之城也增至5個,數量居全國第一。福建(2座其余則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直轄市和強省會城市中。2023常住人口(萬人)城市2023GDP初核(億元)2487上海4721921862186北京4376143761深圳3460634606廣州303563035631913191重慶3014630146香港2675326753蘇州2465321402140成都22075杭州2005920012南京天津寧波青島無錫長沙鄭州佛山福州合肥泉州西安南通煙臺常州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從人均指標看,萬億城市中蘇錫常三市人均GDP在2.6萬美元以上,高的近2.9萬美元,已接近韓國、西班牙等發達經濟體水平。具體到發展階段上,城市GDP破萬億,比較優勢由傳統要素、區位優勢向創新優勢轉換,產業體系邁向現代化,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促進產業鏈現代化成為發展重點。江蘇省13市各具特色,競相發展。依據2023年經濟數據,江蘇省13市,5座萬億市常州市(1.0萬億最接近萬億GDP的市為徐州市,2023年實現生產總值8900億元。同時,連云港、宿遷和淮安等GDP規模靠后的市則表現出了強勁的后發追趕之勢,連云港市2023年GDP增速10.2%,全省第一;宿遷、淮安增速均為7.8%,并列第二。 從三產結構來看,蘇州市的第二、第三產業規模均為全省最大,分別為1.2萬億元、1.3萬億元;第一產業規模最大的是鹽城市,為819億元,也是第一產業占比最高的市(占比11.1%較全省均值(4.0%)高7.1個百分點。南京市的第三產業比例最高,為64%,高于全省均值(51.6%)約12.4個百分點;南通市的第二產業比例最高,為48.5%,高于全省均值(44.4%)約4.1個百分點。從經濟增長來源看,蘇州市的消費規模和出口規模均為最大。2023年經濟數據來看,蘇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最高,達9583億元。出口強市是蘇州,達15082億元;其次是無錫4658億元,南京3333億元。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序號百強縣所屬省GDP(億元)GDP增速(%)序號百強縣所屬省GDP(億元)GDP增速(%)1序號百強縣所屬省GDP(億元)GDP增速(%)序號百強縣所屬省GDP(億元)GDP增速(%)1昆山市江蘇51415.031溫嶺市浙江13514.12江陰市江蘇49615.932海寧市浙江13188.03張家港市江蘇34344.033靖江市江蘇13008.04晉江市福建33646.534瑞安市浙江12856.45常熟市江蘇28003.635南昌縣江西1280-6慈溪市浙江26396.036邳州市江蘇127710.07神木市陜西23474.137遷安市河北12635.18宜興市江蘇23386.238桐多市浙江12525.39長沙縣湖南21144.739惠安縣福建12505.6義烏市浙江20568.040寧鄉市湖南1227-仁懷市貴州18008.741伊金霍洛旗內蒙古12213.5諸暨市浙江17557.642石獅市福建12005.5太倉市江蘇17355.343興化市江蘇11557.3瀏陽市湖南1722-44肥西縣安徽11547.7南安市福建17076.245瓦房店市遼寧11366.5福清市福建16836.846東臺市江蘇11197.0樂清市浙江16648.447高郵市江蘇10575.9膠州市山東16386.848沛縣江蘇10524.0余姚市浙江15715.549榮成市山東10505.520如皋市江蘇15606.050儀征市江蘇10435.321溧陽市江蘇15579.751鄒城市山東10417.022龍口市山東15117.652閩侯縣福建10313.523丹陽市江蘇1500-53壽光市山東10295.124泰興市江蘇14607.054庫爾勒市新疆10196.025啟東市江蘇14476.255仙桃市湖北10144.626海安市江蘇14366.356鞏義市河南10116.027中牟縣河南1412-57平湖市浙江10096.028沭陽縣江蘇14128.358府谷縣陜西10025.429準格爾旗內蒙古14009.759寧海縣浙江10017.830如東縣江蘇13816.560長豐縣安徽94614.3強大的縣域經濟。根據招商引資內參披露2024中國100強縣最新排行,昆山市2023年GDP為5140.6億元,蟬聯百強縣第一;江陰市GDP為4960.51億元,排名第二;中國百強縣前5中位江蘇占據4席,百強縣前20位中江蘇占據7席,百強縣前30位中江蘇占14席,2023年全國“千億縣”位中江蘇占據21席,足見江蘇省縣域經濟之強大。2023年,昆山、江陰—江蘇縣域經濟的“雙子星”—將全國縣域金字塔頂端決賽圈門檻提升至5000億元,給予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更大的發展空間。21個“千億縣”均衡分布在“1+3”重點功能區,構成一幅蘇南引領、蘇中崛起、蘇北趕超的縣域經濟版圖。產業興城,上述市縣無一不是坐擁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和較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產業強弱已成為重塑區域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所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截止2024年4月30日,江蘇省有A股上市公司共694家,居全國第三位,僅次于廣東省(872家)、浙江省(706家占全國上市公司總數的13%。我們將江蘇省所有694家上市公司看作整體類比成一家上市公司,取名為“江蘇A股”,江蘇A股的各項指標均為江蘇省694家上市公司的加總。位,占全國上市公司總市值的7%。2023年江蘇A股實現營業收入3.5萬億元,歸母凈利潤2475億元。截止2024年3月31日,江蘇A股總資產為15.2萬億元,所有者權益為3.54萬億元。總量指標上,江蘇A股的營收、凈利潤、總資產、總權益均位列全國第五位,前四分別為北京市、廣東省、上海市、浙江省。盈利能力方面:2023年,江蘇A股的凈利潤率為7.1%,高于廣東省(6.7%)、上海市(5.5%)和浙江省(5.7%略低于全國均值(7.3%ROE為7.9%,略低于全國均值(9.2%)以及廣東(8.6%)和浙江(8.4%高于上海市(5.8%PE(TTM)為24.4不同省份上市公司指標差異較大,一是與當地產業屬性和結構有較大關系,二是受個別上市公司的影響較大。例如,貴州省上市公司2023年綜合凈利潤率為26.7%,ROE為21.3%,均處于全國較高水平,主要源于貴州茅臺影響較大,2023年貴州茅臺凈利潤占了全省87%,而其凈利潤率和ROE分別達到52%和34%;青海省上市公司2023年的ROE為21.6%,主要由于省內兩家最大的上市公司鹽湖股份、藏格礦業,2023年ROE(加權)均為28%,拉高了全省ROE水平。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2024/3/312024/5/12023/12/312023/12/312023/12/312024/3/312024/3/312024/3/312023/12/312024/5/12023/12/31上市公司家數總市值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凈利潤率總資產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率ROEPE(TTM)GDP(萬億元)5,355850,711726,86352,8377.3%4,215,753726,35183%9.2%16.3126.1浙江省69459,20634,8492,4757.1%152,32035,44477%7.9%24.412.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3年,江蘇A股實現營業收入3.5萬億元,同比增長5%;歸母凈利潤2475億元,同比增長5%;整體表現好于全部A股(2023年全部A股營收同比增長1%,凈利潤同比下滑1%)。2017-2023年,江蘇A股的營收和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0%、7%,略低于同期全部A股(2017-2023年營收和凈利潤復合增長分別為11%和8%)。2024年第一季度,江蘇A股實現營業收入7829億元,同比增長1%;歸母凈利潤663億元,同比下滑7%;2024年第一季度,全部A股實現營業收入16.9萬億元,同比下滑1%;歸母凈利潤1.4萬億元,同比下滑4%。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2023年,江蘇A股的歸母凈利潤率為7.1%,同比持平;ROE為7.9%,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2024年一季度,江蘇A股歸母凈利潤率為8.5%,同比下降0.7pct。截止2024年3月31日,江蘇A股所有者權益資產規模3.5萬億元,總負債1率76.7%,比較穩定。民營上市公司占比高。按照公司所有制屬性劃分,江蘇省有民營上市公司509家,占比約73%,高于全國水平(民營上市公司數量占比64%地方國有企業89家,占比約13%;公眾企業41家,占比6%;中央國有企業27家,占比4%。2023年江蘇省民營上市公司總營收1.88萬億元,全省占比54%,顯著高于全國水平(民營上市公司收入占比23%地方國有企業總營收7920億元,占比23%;公眾企業營收1878億元,占比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全部A股民營企業3402家,占比63.5%,但營收占比僅23.4%;地方國有企業952家,占比17.8%,營收占比22.4%;中央國有企業459家,占比5.7%,但營收占比達43.0%,占比最高;公眾企業304家,占比8.6%,營收占比約9.1%;外資企業家數占比3.5%,而營收占比1.7%;集體企業22家,占比0.4%,營收占比0.6%。2.2江蘇A股行業特征:機械設備、電子、電力設備等截止2024年3月31日,江蘇A股按行業總資產規模由大到小排序,銀行的總資產最大,為8.2萬億,占全省超過50%;其次為非銀金融、房地產、電力設備、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商貿零售、基礎化工、石油石化等行業。按2023年營業收入由大到小排序,前十大行業分別為:電力設備(5169億元)、商貿藥生物(1879億元)、基礎化工(1764億元)、石油石化(1697億元)、銀行(1626億元)、建筑裝飾(1515億元按2023年凈利潤由大到小排序,前十大行業分別為:銀行(644億元)、電力設備(310億元)、醫藥生物(190億元)、非銀金融(188億元)、機械飲料(138億元)、基礎化工(90億元)億元盈利能力:2023年,江蘇A股凈利潤率較為領先的行業包括銀行(39.6%)、非銀金融(31.3%)、食品飲料(26.1%)、美容護理(23.8%)、煤炭(19.9%)等;ROE較為領先的行業包括美容護理(23.6%)、食品飲銀行(11.9%)等;而盈利能力較差的行業包括:房地產(凈利潤率-0.5%、ROE-0.8%)、商貿零售(-0.2%、ROE-1.0%)、石油石化(0.5%、1.7%)、農林牧漁(0.5%、1.5%)、計算機(2.6%、1.7%)等。筑裝飾(16.7倍)、美容護理(17.9倍)、建筑材料(18.2倍)、煤炭(18.9倍)等。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2024/3/312024/5/12023/12/312023/12/312023/12/312024/3/312024/3/312024/3/312023/12/312024/5/1上市公司家數總市值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凈利潤率總資產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率ROEPE(TTM)96房地產9石油石化385鋼鐵7667751153社會服務8928上市公司數量:機械設備、電子、電力設備等上市公司比例高于全國。江蘇A股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行業是機械設備,共101家,全省占比15%,高于全國11%的占比;其次從上市公司行業分布結構來看,江蘇省在機械設備、電子、電力設備、基礎化工、汽車、建筑裝飾、銀行等行業的上市公司比例要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在計算機、醫藥生物、傳媒、公用事業等行業,不及全國平均水平。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上市公司營收:2023年,江蘇A股營收占比前10行業分別為電力設備(15%)、商貿江蘇A股某行業收入占比明顯高于全部A股的為:電力設備、商貿零售、電子、機械設備、房地產、基礎化工、醫藥生物、紡織服飾、環保等;而明顯低于全國均值的行業為:銀行、建筑裝飾、交通運輸、汽車、石油石化、有色金屬、非銀金融、公用事業、家用電器、計算機、煤炭等。江蘇A股部分行業上市公司營收規模在全國占據領先地位,例如,商貿零售(江蘇A股商貿零售公司總營收占全國該行業的22%)、電力設備(江蘇A股營收占全國的14%)、下表列舉了江蘇A股前10大行業的營收和代表性公司,部分行業集中度非常高。例如,房地產行業2023年總營收2168億元,前三大上市公司總營收1955億元,占比達到90%;銀行、建筑裝飾的前三大公司營收占比分別為81%、70%。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綜合分析,江蘇省在電力設備、商貿零售、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房地產、基礎化工、紡織服飾等產業鏈廣度和深度上具備較強競爭力,也孕育出了很多全國性的行業龍頭公司,例如天合光能/國電南瑞、蘇美達/ST易購、冠捷科技/東山精密、徐工機械/恒立液壓、南京醫藥/藥明康德/恒瑞醫藥、新城控股、三房巷等。因此,深入分析江蘇省優勢產業鏈,將是我們挖掘優質投資機會的有效路徑之一。2724億2482億元金螳螂2023年,江蘇A股實現總出口營收7280億元,同比增長1%,占總營收21%,較2022年下降了0.8個百分點。2017-2023年江蘇A股的出口營收復合增速為12%,略高于同期總營收復合增速(10%)。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江蘇省17%17%15%16%15%18%浙江省2017年以來,江蘇A股的出口營收占比整體呈現上升趨勢。2020年受影響下滑后,2021年和2022年出口比例快速提升,2022年出口比例達到21.7%,過去五年最高值。江蘇省17%17%15%16%15%18%浙江省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與同為外向經濟大省的浙江省相比,江蘇A股公司的出口營收比重更高。2017A2017A2018A2019A2020A2021A2022A2023A趨勢線22%22%21%20%20%19%19%18%18%18%2017-2023年,江蘇A股出口營收復合增長率靠前10個行業:非銀金融(系華泰證券海外業務增長)、醫藥生物、電力設備、機械設備、美容護理、鋼鐵、環保、電子、汽車、計算機,復合增速分別為30%、26%、26%、26%、22%、21%、19%、17%、16%、2023年出口業務營收占比超過30%的行業包括美容護理(出口占比62%)、電子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4江蘇市域上市公司特征:市域均衡發展,各 江蘇省694家上市公司,家數排名前五的市為:蘇州(218家)、南京(124家)、無錫(123家)、常州(69家)、南通(51家合計占全省84%,2023年五市合計營收、歸母凈利潤占比也均超80%,總資產占到全省95%。市域對比來看,蘇州上市公司218家,總市值1.51萬億元,領跑全省;其次,南京上市公司124家,居第二位,但2023年南京A股總營收、凈利潤和資產規模等均全省第一,這與南京市銀行業、商貿零售公司較多有關;無錫上市公司123家,總市值、營收、凈利潤、資產規模等指標也均位居全省第三位;其他市區的經濟規模盡管較小,但卻不乏特色產業,例如徐州市的機械設備,連云港市的交通運輸,鎮江市的有色金屬,宿遷市的食品飲料等,均在全省居于重要地位。盈利能力方面,淮安上市公司的2023年利潤率達22.6%,ROE達20.9%,均為全省最高值,主要由于其代表企業為食品飲料行業,代表公司為今世緣;宿遷市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也較強,2023年凈利潤率14.9%,全省第二高,ROE為13.6%,全省第三高,其主要行業為食品飲料,代表公司為洋河股份。我們通過三張表格數據深入分析江蘇各市區的上市公司特征:表17為各市區上市公司的營收、凈利潤、盈利能力、資產與負債,以及估值等數據;表18為各市區的行業(產業)結構,即每個行業上市公司的營收在全市的占比;表19為各市區的不同行業在全省的地位,即每個市區每個行業的營收在江蘇省的占比。2024/3/312024/5/12023/12/312023/12/312023/12/312024/3/312024/3/312024/3/312023/12/312024/5/12023/12/31上市公司家數總市值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凈利潤率總資產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率ROEPE(TTM)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鎮江市宿遷市揚州市泰州市淮安市5769459,20634,84912,4757%152,32035,444 77%77%7.9%24.4 128,222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江蘇省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鎮江市宿遷市連云港市揚州市泰州市淮安市鹽城市交通運輸4%3%0%0%0%0%0%0%66%0%2%0%0%石油石化5%0%20%0%0%0%0%0%0%0%0%0%0%0%電力設備15%7%17%23%35%3%0%0%51%3%0%0%基礎化工5%2%3%10%5%4%5%12%14%19%18%29%23%有色金屬2%2%3%0%2%28%0%0%0%0%0%4%0%2%9%6%3%14%0%0%15%48%5%21%醫藥生物5%7%9%5%4%12%0%22%3%0%0%建筑裝飾4%6%5%11%0%0%0%0%0%0%0%0%機械設備7%2%7%4%7%9%73%3%0%0%2%6%2%0%銀行5%12%4%2%0%0%0%0%0%0%0%0%0%0%計算機0%0%0%0%0%0%0%2%0%16%輕工制造0%0%0%3%0%10%0%0%0%0%13%0%公用事業2%4%0%2%0%3%0%0%0%0%0%0%0%0%紡織服飾0%5%0%6%0%0%0%0%0%0%0%家用電器0%3%0%0%0%0%6%2%4%0%0%0%0%鋼鐵3%7%2%0%3%0%0%0%0%0%0%0%0%0%房地產6%0%32%27%0%0%0%0%0%0%0%非銀金融2%5%0%0%0%0%0%0%0%0%0%0%傳媒2%0%0%0%0%0%0%0%0%0%0%0%6%13%12%2%12%0%0%0%0%0%0%環保0%3%2%0%0%2%0%0%0%0%0%建筑材料3%0%0%0%0%0%0%0%0%0%煤炭0%0%0%0%0%0%9%0%0%0%0%0%0%0%綜合0%0%0%0%0%0%0%0%0%0%0%0%40%商貿零售9%26%5%0%0%0%0%0%0%0%0%0%通信3%0%18%0%2%0%0%0%0%0%0%食品飲料2%0%0%0%0%0%3%3%48%0%0%0%52%0%農林牧漁0%0%4%0%0%0%33%0%0%0%0%0%美容護理0%0%0%0%0%0%0%0%0%0%0%0%0%社會服務0%0%0%0%0%0%0%0%0%0%0%國防軍工0%2%0%2%0%0%0%0%0%12%0%0%合計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江蘇省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鎮江市宿遷市連云港市揚州市泰州市淮安市鹽城市交通運輸21%7%0%0%0%0%0%0%72%0%0%0%0%石油石化0%99%0%0%0%0%0%0%0%0%0%0%電力設備516914%27%21%27%2%0%0%0%0%0%0%基礎化工9%12%27%12%5%4%5%5%6%9%2%3%有色金屬68118%20%22%2%3%4%30%0%0%0%0%0%2%15%32%18%6%0%0%10%6%醫藥生物37%6%23%2%7%3%5%0%16%0%0%建筑裝飾38%26%33%2%0%0%0%0%0%0%0%0%機械設備24827%24%7%11%9%39%0%0%0%0%0%銀行76%19%5%0%0%0%0%0%0%0%0%0%0%計算機26349%26%19%0%0%0%0%0%0%0%0%5%輕工制造2887%22%0%7%28%2%25%0%0%0%0%9%0%公用事業67%0%19%13%0%0%0%0%0%0%0%0%紡織服飾49511%7%52%0%29%0%0%0%0%2%0%0%0%家用電器4220%68%4%0%10%3%11%0%0%0%0%鋼鐵69%19%0%12%0%0%0%0%0%0%0%0%0%房地產21685%5%0%58%32%0%0%0%0%0%0%0%0%非銀金融60076.3%19%5%0%0%0%0%0%0%0%0%0%0%傳媒27084%0%14%3%0%0%0%0%0%0%0%0%0%272423%39%21%3%11%0%0%0%0%3%0%0%0%環保34814%23%37%6%16%0%0%3%0%0%0%0%0%建筑材料36271%13%0%10%5%0%0%0%0%0%0%0%0%煤炭0%0%0%0%0%100%0%0%0%0%0%0%0%綜合75%2%0%0%2%0%0%0%0%0%0%0%21%商貿零售302985%13%0%0%0%0%0%0%0%0%0%通信7%52%3%0%37%0%0%0%0%0%0%0%食品飲料0%7%0%0%0%4%62%0%0%0%19%0%農林牧漁24%2%0%30%0%0%0%45%0%0%0%0%0%美容護理69%0%0%0%0%0%0%0%0%31%0%0%0%社會服務21%50%0%23%0%0%0%6%0%0%0%0%0%國防軍工26630%6%36%2%19%0%0%0%0%0%0%0%合計3484929%24%14%11%7%4%2%2%4%2%0%1%0%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南京市作為江蘇省省會,擁有上市公司124家,全省占比18%,僅次于蘇州市。2023年南京A股實現總營收1.0萬億元,同比下滑1%;歸母凈利潤980億元,同比增長19%,全省占比40%;2024年第一季度,南京A股營收同比下滑4%,凈利潤同比增長2%,期末總資產8.7萬億元,所有者權益1.28萬億元,資產負債率85%。盡管南京上市公司數量不及蘇州,但其營收、凈利潤、資產規模等均居全省第一位。南京A股的盈利能力較強。2023年歸母凈利潤率為9.8%,ROE為8.8%,均高于全省均值;南京A股PE(TTM)為14.5倍,低于全省均值。這主要與南京市的銀行上市公司占比較高有關。南京上市公司主要行業分布:醫藥生物(13家)、機械設備(12家)、計算機(11南京市的優勢行業(營收占比商貿零售和銀行,營收分別占了全市總營收的26%南京市多個行業在江蘇省也占據重要地位,例如商貿零售(南京市該行業營收占全省公用事業(67%)、計算機(49%)、建筑裝飾(38%)、醫藥生物(37%)等,代表性公司包括蘇美達/ST易購、鳳凰傳媒/江蘇有線、華泰證券/江蘇金租、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南鋼股份、科思股份、江蘇國信/江蘇新能、潤和軟件/誠邁科技、中材國際/華設集團、南京醫藥/健友股份。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億元)(億元)金陵藥業南京市產業發展規劃。根據《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南京市實施固鏈強鏈補鏈專項行動,培育軟件和信息服務、新醫藥與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八大產業鏈,形成1個五千億級、4個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其中提到南京市的四大支柱產業為汽車、鋼鐵、石化新材料、電子信息制造業。加快突破整車、關鍵零部件等核心技術,形成自主品牌汽車研發創新與制造體系。推動傳統燃油汽車產重點發展汽車、高鐵、船舶、電力、油氣輸送和工程機械等產品用鋼,加快發展綠重點發展汽車、高鐵、船舶、電力、油氣輸送和工程機械等產品用鋼,加快發展綠推動石化產業向精細化、高端化、專業化發展,構建循環發展、綠色低碳、本質安全的現代產業鏈。加材料基礎研究與應用創新,提高有機原料、電子化學品等產品和高性能合成材料、功能性材料等新材料持揚子石化、揚巴公司優化調整產品結構,促進關聯產品向產業鏈后端發展。推動南化公司實施新材重點圍繞下一代顯示技術,構建以面板和模組制造為基礎、行業應用為牽引、網絡重點圍繞下一代顯示技術,構建以面板和模組制造為基礎、行業應用為牽引、網絡顯示產業發展體系。推進衛星導航與定位、傳感器、無線傳輸、數據挖掘和整合等技術在行業中 南京市,培育壯大“2+6+6”創新型產業集群。根據《南京市推進產業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到,圍繞“2+6+6”創新型產業集群,增強軟件和信息服務、新型電力(智能電網)兩大產業集群全球競爭力,拼奪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裝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型材料、航空航天六大產業集群國內制高點,搶占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基因與細胞、元宇宙、未來網絡與先進通信、儲能與氫能六個未來產業新賽道。宏觀深度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航空航天產業集群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基因與細胞、元宇宙、未來網絡與先進通信、蘇州市作為江蘇省GDP第一大城市,A股上市公司數量最多,有218家,全省占比達31%。2023年蘇州A股總營業收入8347億元,同比增長11%,全省占比24%;歸母凈利潤438億元,同比下滑12%,全省占比18%;2023年凈利潤率為5.2%,ROE為6.3%,盈利能力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4年一季度,蘇州A股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7%。截止2024年3月31日,蘇州A股總資產為3.05萬億元,所有者權益0.79萬億元,資產負債率74%;截至2024年4月30日,PE(TTM)為35.1倍,高于全省均值。基礎化工(12家)、醫藥生物(12家)等行業。其中,蘇州A股營收占比超過10%的行業有石油石化(20%)、電力設備(17%)、電子(13%其次為通信(8%)、機械設備(7%)、商貿零售(5%)等行業超過5%。各行業代表性上市公司包括東方盛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園藝產品質量控制試題及答案
- 智研咨詢發布:2025年中國文旅IP商業化行業市場現狀、發展概況、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面試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電器五金件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涉氨制冷考試題及答案
- 復習階段劃分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試題及答案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公共空間試題及答案
- 園藝師考試誤區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煅燒級氧化鋅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仲裁工程鑒定合同樣本
- 新高考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全套課件
- 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3年版)實施細則
-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血栓的結局
- 干部檔案專項審核工作重點難點問題
- 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方法Triz版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大連理工大學
- 室外消防鋼絲網骨架塑料復合PE管施工及方案
- 大念住經 排版用于打印
- 《產業基礎創新發展目錄(2021年版)》(8.5發布)
- GB/T 31266-2014過磷酸鈣中三氯乙醛含量的測定
- GB/T 16422.3-2014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試驗方法第3部分:熒光紫外燈
- DB36-T 1694-2022 餐廚垃圾集約化養殖黑水虻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