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共同責任》測試卷一.選擇題(共10題,共20分)1.表示自然災害嚴重的是(
)。A.橙色B.黃色C.藍色D.紅色2.以下避險方法正確的是(
)。A.雷電交加時,在大樹下避雨B.夏季在山區露營時,選擇在山谷扎營C.當地震發生時,如果不能及時撤離,暫時躲在小房間的墻角,護住頭部3.下列不屬于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是(
)。A.種類多B.時間長C.分布廣4.下面不屬于地震前兆的自然現象是(
)。A.冬眠蛇出洞B.井水異常C.動物吃食5.氣象災害特別較重的預警信號是(
)。A.藍色B.黃色C.紅色6.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2015年12月,近200個締約方在氣候變化大會上一致通過(
)。A.《巴黎協定》B.環境保護公約C.《紐約協定》D.《北京協定》7.下列不屬于清潔能源的(
)。A.太陽能B.煤C.風能8.下列不屬于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的是(
)。A.旱災B.臺風C.流行感冒9.組織的成員來自全球各地的是(
)。A.世界性國際組織B.區域性國際組織C.一般性國際組織10.下列自然災害與防災措施對應錯誤的是(
)。A.西北防護林——防御風沙B.砍伐森林——防治滑坡C.設置防護網——防崩塌二.填空題(共10題,共38分)1.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侵占、毀損水庫(
)、(
)、(
)、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
)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等。2.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2016年4月22日,175個國家簽署(
)。3.除了(
)的原因外,人類在生產生活中(
)的行為也會誘發或加重自然災害。4.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國人民發揚“一方有難,(
)”的精神共同應對災難。5.我們生存的家園是(
)。它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
)、環境和資源等。6.人類居住的地球,約71%的面積被海水覆蓋。(
)僅占地球表面積的29%。7.(
)的意識、(
)的知識和能力,可以防止或減輕自然災害帶給我們的傷害。8.對我國影響范圍最廣的自然災害是(
)、(
)。9.在人類與自然災害的抗爭過程中,人類形成了(
)、(
)的抗災精神。10.(
)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間、環境和資源等。三.判斷題(共10題,共20分)1.出門之前關上電視、關掉電燈這是環保的行為。(
)2.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冷。
(
)3.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生存離不開地球。(
)4.董軒認為,和小伙伴在竹林里玩火被罰,認為家人小題大做,自己不過是玩兒下火而已,又沒有造成不良后果。(
)5.現在科技發達,自然災害不會造成嚴重后果。(
)6.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7.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發生的自然災害種類多、分布廣。(
)8.宇宙空間很大有數不清的星球,如果地球環境惡化我們可以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
)9.遇到泥石流的時候千萬不要選擇在陡峻的山坡下面躲避。(
)10.長江的通航里程很長,素有“黃金水道”的美譽。(
)四.連線題(共1題,共5分)1.將下列這些環境問題與其危害連起來。燃煤電廠正在排放廢氣海洋上大面積的石油泄漏
資源短缺石油、天然氣過度開采
環境污染島嶼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生態破壞沙漠在悄然擴大五.簡答題(共6題,共42分)1.請結合學校實際,設計一份班級環保公約。2.地球越來越不堪重負的表現有哪些?3.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地球?4.面對災難,我們應該有怎樣的精神?5.長期以來,我們所生存的環境出現了哪些問題?6.據科學家們觀測,全球氣候在逐漸變暖,造成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六.材料題(共1題,共15分)1.材料:《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稱,汶川地震發生后,深入災區的國內外志愿者超過300萬人,而在后方參與抗震救災的志愿者超過1000萬人。鏡頭一:在災情最重的北川縣,一名受災者從廢墟中爬出來。他強忍著在地震中失去15個親人的悲痛,到處救人,用雙手從廢墟中刨出10名幸存者。鏡頭二:一天中午,一名頭發花白的拾荒老人,用顫抖的手從口袋里掏出5元錢,放進了募捐箱。下午,老人再一次出現,又捐出了100元。原來,他中午到銀行把零錢兌換了整錢。“災區的人比我更困難!”問:①請列舉你身邊類似的示例,這些事例體現了怎樣的抗災精神?②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應該怎么辦?七.綜合題(共2題,共22分)1.讀“中國自然災害分布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自然災害發生頻率(
)(高或低)。(2)從圖中總結出我國自然災害分布的特點?2.我國是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家。(1)當地震發生時,可能誘發哪些自然災害?(2)當地震發生時,如果你正好在室內,應采取怎樣的自救措施?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2.C3.B4.C5.B6.A7.B8.C9.A10.B二.填空題1.大壩;堤防;水閘;通信2.《巴黎協定》3.自然;不合理4.八方支援5.地球;空間6.陸地7.防災避險;自救自護8.旱災洪澇;臺風9.不屈不撓;團結互助10.地球三.判斷題1.√2.×3.√4.×5.×6.√7.√8.×9.√10.√四.連線題1.如圖:五.簡答題1.(1)不傷害樹木;(2)節約用水;(3)不亂扔垃圾;(4)不捕捉小鳥;(5)看到破壞環境的行為,主動勸說。2.生物賴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濕地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因過度開采而面臨枯竭;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地球出現了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3.(1)植樹造林,為地球增添綠意。(2)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3)垃圾分類,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此題答案不唯一)4.(1)面對災難,我們應該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堅強面對災難不被打倒。(2)面對災難,我們應該有團結互助的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共同應對災難。(3)面對災難,我們應該有尊重生命、永不放棄的精神。5.答:(答案不唯一)環境問題早已敲響了警鐘!近百年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類需求的增加,地球越來越不堪重負。生物賴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濕地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因過度開采而面臨枯竭;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地球出現了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6.人類生產活動所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碳。六.材料題1.①我身邊的事例:三年級時我用積攢的零花錢為災區捐款10元。以上事例體現的精神是對災害,我們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堅強面對災害,不能被災害打倒;面對災難,我們要有團結互助的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災難,我們應該有尊重生命,永不放棄的精神。②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首先應該學會自救、自護,降低災害的危害。在災害面前,我們要盡最大的力量,全國上下形成減災共同體,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預防、減少自然災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碌曲縣2025年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答案
- 長春建筑學院《形體訓練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襄陽科技職業學院《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伊吾縣2025屆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2025屆初三調研測試(二)物理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骨科機器人手術個案護理
- 銷售新人培訓方案
- 煤礦安全規程培訓課件
- 淘寶售后規則培訓
- 物流訂單管理培訓課件
- 《三角形的外角》優秀課件
- 如何進行社會調查研究課件
- 鵪鶉蛋脫殼機的設計
- 項目管理進度表模板(全流程)
- 行為安全觀察behaviorbasedsafety研究復習過程
- 鍋爐專業術語解釋及英文翻譯對照
- 《小石潭記》作業設計
- 體育測量與評價PPT課件-第五章身體素質的測量與評價
- 過程分層審核檢查表
- 氣井地面排采技術方案
- 旅行社等級評定申報材料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