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前言
根據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
發〈2022年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魯建標字
〔2022〕8號)的要求,編制組經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
參考國內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為:1.總則;2.術語和符號;3.基本規定;
4.材料;5.構件設計;6.構造要求;7.施工;8.質量驗收。
本標準由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由山東省建筑科學
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在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和
建議,請反饋至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山東省濟南
市天橋區無影山路29號,郵政編碼:250031,電話
郵箱:sdjkyts@126.com)。
主編單位: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參編單位:
主要起草人員:
主要審查人員:
目次
1總則..........................................................................................................1
2術語和符號..............................................................................................2
2.1術語...................................................................................................2
2.2符號...................................................................................................3
3基本規定..................................................................................................6
4材料........................................................................................................10
5構件設計................................................................................................14
6構造要求................................................................................................20
6.1混凝土保護層.................................................................................20
6.2鋼筋錨固.........................................................................................21
6.3鋼筋連接.........................................................................................23
6.4最小配筋率.....................................................................................25
7施工........................................................................................................27
7.1一般規定.........................................................................................27
7.2鋼筋加工.........................................................................................27
7.3鋼筋連接與安裝.............................................................................29
8質量驗收................................................................................................30
8.1一般規定.........................................................................................30
8.2鋼筋材料質量驗收.........................................................................30
8.3鋼筋加工質量驗收.........................................................................32
本標準用詞說明..........................................................................................34
引用標準名錄..............................................................................................35
1
1總則
1.0.1為規范耐低溫抗震熱軋帶肋鋼筋應用,做到技術先進、安全適
用、確保質量、經濟合理,制定本標準。
條文說明:《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規定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應當符合抗震設防強制性標準。縣級
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建設工程抗震性能、抗震技術應
用、產業發展進行調查,全面掌握建設工程抗震基本情況,促進建設
工程抗震管理水平提高和科學決策。
1.0.2本標準適用于山東省建筑與市政工程中采用耐低溫抗震熱軋
帶肋鋼筋的結構或構件的設計、施工及驗收。
1.0.3采用耐低溫抗震熱軋帶肋鋼筋的結構或構件的設計、施工及驗
收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和山東省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1
2術語和符號
2.1術語
2.1.1耐低溫抗震熱軋帶肋鋼筋lowtemperatureseismicresistant
hotrolledsteelbars
按熱軋狀態交貨的,且在低溫環境下仍能獲得較好的延展性的帶
肋鋼筋,進而保證重要構造部件在地震時具有足夠的塑性形變工作能
力和能耗工作能力。
2.1.2公稱直徑nominaldiameter
與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相等的圓的直徑。
2.1.3總延伸率maximumtotalelongation
鋼筋冷拉極限點即折斷時的總伸長度與原長度之比。
2.1.4基圓core
鋼筋橫截面上不包括橫肋和縱肋的橫截面。
2.1.5橫肋transverserib
與鋼筋軸線不平行的其他肋。
2.1.6錨固長度anchoragelength
受力鋼筋依靠其表面與混凝土的粘結作用或端部構造擠壓作用
而達到設計承受力所需的長度。
2
2.2符號
2.2.1材料性能
Es——鋼筋的彈性模量;
Ec——混凝土的彈性模量;
fyk——熱軋帶肋鋼筋屈服強度的標準值;
fstk——熱軋帶肋鋼筋極限強度的標準值;
fy、fy’——熱軋帶肋鋼筋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
fyv——橫向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
ftk、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標準值、設計值;
δgt——鋼筋最大力下的總伸長率,也稱均勻伸長率;
fd——動荷載作用下材料強度設計值;
f——靜荷載作用下材料強度設計值。
2.2.2幾何參數
Ate——有效受拉混凝土的截面面積;
As——受拉區縱向普通鋼筋截面面積;
Ap——受拉區縱向預應力筋截面面積;
B——矩形截面寬度,T形、I形截面的腹板寬度;
bf、hf——T形、I形截面受拉翼緣的寬度和高度;
c——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Cs——最外層縱向受拉鋼筋外邊緣至受拉區底邊的距
離;
3
D——鋼筋的公稱直徑(簡稱直徑)或圓形截面的直
徑;
d——錨固鋼筋的直徑;
deq——受拉區縱向鋼筋的等效直徑;
di——受拉區第i種縱向鋼筋的公稱直徑;
h——截面高度;
lab——縱向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
la——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laE——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
ωmax——按荷載準永久組合或標準組合,并考慮長期
作用影響的計算最大裂縫寬度;
γf——受拉翼緣截面面積與腹板有效截面面積的比
值。
2.2.3計算系數及其他
Cw——受拉構件裂縫寬度修正系數;
α——錨固鋼筋的外形系數;
αcr——構件受力特征系數;
ζa——鋼筋錨固長度修正系數;
ζaE——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
ρte——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
筋配筋率;
ρmin——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配筋率;
4
σs——按荷載準永久組合計算的鋼筋混凝土構件縱向
受拉普通鋼筋應力或按標準組合計算的預應力
混凝土構件縱向受拉鋼筋的等效應力;
Ψ——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
ni——受拉區第i種縱向鋼筋的根數;
vi——受拉區第i種縱向鋼筋的相對粘結特性系數;
γd——動荷載作用下材料強度綜合調整系數;
Bs——按荷載準永久組合計算的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
的短期剛度;
θ——考慮荷載長期作用對撓度增大的影響系數;
αE——鋼筋彈性模量與混凝土彈性模量的比值;
ρ——縱向受力鋼筋配筋率。
5
3基本規定
3.0.1對于持久設計狀況、短暫設計狀況和地震設計狀況,當用內力
的形式表達時,結構構件應采用下列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
γ0S≤R(3.0.1-1)
R=R(fc,fs,ak,···)/γRd(3.0.1-2)
式中:γ0——結構重要性系數:在持久設計狀況和短暫設計狀況下,
對安全等級為一級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1.1,對安全等
級為二級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1.0,對安全等級為三級
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0.9;
S——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作用組合的效應設計值:對持久設
計狀況和短暫設計狀況應按作用的基本組合計算;對地
震設計狀況應按地震作用的地震組合計算;
R——結構構件的抗力設計值;
R(·)——結構構件的抗力函數;
γRd——結構構件的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數:靜力設計和預埋件錨
筋截面積計算取1.0;抗震設計應采用承載力抗震調
整系數γRE代替γRd;
fc、fs——混凝土、鋼筋強度的設計值,混凝土設計值應符合現
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鋼筋
強度設計值應根據本標準第4.0.2條的規定取值;
6
ak——幾何參數的標準值,當幾何參數的變異性對結構性能
有明顯的不利影響時,應增減一個附加值。
3.0.2考慮地震組合驗算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承載力時,均應按承載力
抗震調整系數γRE進行調整,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γRE應按表3.0.2的
規定采用。當僅考慮豎向地震組合時,各類結構構件均應取γRE為1.0。
表3.0.2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
斜截面承
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局部
載力計算受沖
結構受壓
偏心受壓柱切承
構件偏心剪各類構件承載
受彎軸壓比載力
類別軸壓比不受拉力及框架節力計
構件小于計算
小于0.15構件墻點算
0.15
γRE0.750.750.80.850.850.850.851.0
注:預埋件錨筋截面計算的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應取γRE為。
3.0.3對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鋼筋混凝土構件按荷載準1.永0久組合并
考慮長期作用的影響,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按荷載的標準組合并考慮長
期作用的影響,并均勻采用下列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進行驗算:
S≤C(3.0.3)
式中:S——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荷載組合的效應設計值;
C——結構構件達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規定的變形、應力、裂縫
寬度和自振頻率等的限值。
條文說明:對于構件撓度、裂縫寬度計算,鋼筋混凝土構件采用荷載
準永久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的影響;預應力混凝土構件采用荷載標準
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的影響。
7
3.0.4結構構件正截面的受力裂縫控制等級分為三級,等級劃分及要
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一級——嚴格要求不出現裂縫的構件,按荷載標準組合計算
時,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不應產生拉應力。
2二級——一般要求不出現裂縫的構件,按荷載標準組合計算
時,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拉應力不應大于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
3三級——允許出現裂縫的構件:對鋼筋混凝土構件,按荷載
的準永久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影響計算時,構件的最大裂縫寬度不應
大于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規定的最大裂
縫寬度限值。對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按荷載的標準組合并考慮長期作
用影響計算時,構件的最大裂縫寬度不應大于《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規定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對二a類環境的預應力混凝土
構件,尚應按荷載準永久組合計算,且構件邊緣混凝土的拉應力不應
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標準值。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別根據《混凝土
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中的規定進行劃分。
條文說明:HRB400EC、HRB400ED或HRB500EC、HRB500ED鋼
筋的混凝土構件的裂縫控制等級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
范》GB50010中的三級進行控制,設計人員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不同
的裂縫控制等級。
3.0.5耐低溫抗震熱軋帶肋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最大撓度應按荷
8
載的準永久組合,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最大撓度應按荷載的標準
組合,并均應考慮荷載長期作用的影響進行計算,其計算值不應超過
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規定的撓度限值。
9
4材料
4.0.1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的鋼筋宜采用HRB400EC、HRB400ED或
HRB500EC、HRB500ED牌號的鋼筋,鋼筋牌號表示方法應符合表
4.0.1的規定。
表4.0.1鋼筋牌號表示方法
類別牌號牌號構成
HRB400EC由HRB+屈服強度標準值
耐低溫抗震熱軋HRB500EC+E+C構成
鋼筋HRB400ED由HRB+屈服強度標準值
HRB500ED+E+D構成
注:HRB——熱軋帶肋鋼筋的英文(HotrolledRibbedBars)縮寫;
E——“地震”的英文(Earthquake)首位字母;
C——在零度狀態下的耐低溫沖擊功不小于34焦耳;
D——在負20度狀態下的耐低溫沖擊功不小于34焦耳。
4.0.2鋼筋的屈服強度標準值、極限強度標準值、抗拉強度設計值、
抗壓強度設計值、最大力下總延伸率等力學性能特征值應符合表4.0.2
的規定,且鋼筋強度標準值不應小于95%的保證率。
表4.0.2力學性能特征值
最大
屈服強極限強抗壓強
抗拉強斷后伸力總
度標準度標準度設計
牌號度設計長率延伸
值值值
值(MPa)(%)率
(MPa)(MPa)(MPa)
(%)
HRB400EC400540360360—不小
10
HRB400ED于9.0
HRB500EC不小
500630435435—
HRB500ED于9.0
注:對于軸心受壓構件,鋼筋的抗壓強度設計值取值不應超過400N/mm2。
4.0.3鋼筋的夏比(V型缺口)沖擊試驗的試驗溫度和沖擊吸收能量
檢驗結果應符合表4.0.3的規定。
表4.0.3沖擊試驗的試驗溫度和沖擊吸收能量檢驗結果
沖擊試驗(V型缺口)
牌號公稱直徑(mm)試驗溫度沖擊吸收
(℃)能力(J)
HRB400EC
6~500≥34
HRB500EC
HRB400ED
6~50-20≥34
HRB500ED
4.0.4鋼筋按表4.0.4規定的彎曲壓頭直徑彎曲180°時,鋼筋受彎曲
部位表面不得產生裂紋。
表4.0.4彎曲壓頭直徑
牌號公稱直徑(mm)彎曲壓頭直徑
6-254d
HRB400EC
28~405d
HRB400ED
>40~506d
6-256d
HRB500EC
28~407d
HRB500ED
>40~508d
4.0.5鋼筋應進行反向彎曲試驗,經反向彎曲試驗后,鋼筋受彎曲部
位表面不得產生裂紋,可用反向彎曲試驗代替彎曲試驗。反向彎曲試
驗的彎曲壓頭直徑比彎曲試驗相應增加一個鋼筋公稱直徑。
4.0.6鋼筋的金相組織應主要為鐵素體加珠光體基圓上不應出現回
11
火馬氏體組織,鋼筋宏觀金相、截面維氏硬度、微觀組織應符合現行
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T1499.2
的規定。
4.0.7鋼筋應無有害的表面缺陷,當經鋼筋刷刷過的試樣的重量、尺
寸、橫截面積和力學性能不應低于本標準的規定。
4.0.8鋼筋的尺寸、外形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
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T1499.2的規定,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
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0.8的規定。
表4.0.8鋼筋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偏差限值
公稱直徑(mm)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
6~12±6.0
14~20±5.0
22~50±4.0
4.0.9按一、二、三級抗震等級設計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其縱向受力
普通鋼筋應符合下列要求:
1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不應小于
1.25。
2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準值的比不應大于
1.30。
3鋼筋最大拉力下的總延伸率實測值不應小于9%。
4.0.10防空地下室結構的鋼筋,在動荷載和靜荷載同時作用或動荷
載單獨作用下,材料強度設計值可按下列公式計算確定:
fd=γdf(4.0.10)
12
式中:fd——動荷載作用下材料強度設計值(MPa);
f——靜荷載作用下材料強度設計值(MPa),應根據現行國家
標準《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的規定取值;
γd——動荷載作用下材料強度綜合調整系數,應取1.2。
13
5構件設計
5.0.1配置耐低溫抗震熱軋帶肋抗震鋼筋的混凝土結構,其承載能力
極限狀態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驗算,應符合本章的規定;本標準未
做規定的,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3等的規定。
條文說明:配置HRB400EC、HRB400ED或HRB500EC、HRB500ED
鋼筋作為受力鋼筋的混凝土結構,在規定的荷載組合下的結構效應分
析與《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相同。配置HRB400EC、
HRB400ED或HRB500EC、HRB500ED鋼筋作受力鋼筋的混凝土受
彎構件的設計方法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因此設計可
利用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軟件,
但鋼筋強度需采用系數進行調整。注意盡量選用直徑較細的
HRB400EC、HRB400ED或HRB500EC、HRB500ED鋼筋,降低裂
縫寬度不能滿足要求的可能。
5.0.2對于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構件,以及要求不出現裂縫或處于三
a、三b類環境情況下的結構,不應采用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的分析
方法。
5.0.3當采用塑性內力重分布分析方法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
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4
1配置耐低溫抗震熱軋帶肋鋼筋混凝土連續梁和連續單向板,
可采用塑性內力重分布方法進行分析。重力荷載作用下的框架、框架
—剪力墻結構中的現澆梁以及雙向板等,經彈性分析求得內力后,可
對支座或節點彎矩進行適當調幅,并確定相應的跨中彎矩。
2按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分析方法設計的結構和構件,應滿足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要求且采用有效的構造措施。
3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梁端邊緣截面的負彎矩調幅幅度不宜大
于25%。鋼筋混凝土板的負彎矩調幅幅度不宜大于20%。
條文說明:本條給出了可以采用塑性條幅設計或結構類型以及塑性內
力重分布分析法設計適用范圍。
5.0.4在矩形、T形、倒T形和Ⅰ形截面的鋼筋混凝土受拉、受彎和
偏心受壓構件及預應力混凝土軸心受拉和受彎構件中,按荷載標準組
合或準永久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影響的最大裂縫寬度可按下列公式
計算:
d
seq
wmaxCwcr1.9Cs0.08(5.0.4-1)
Este
f
1.10.65tk(5.0.4-2)
tes
2
nidi
deq(5.0.4-3)
nividi
AsAp
te(5.0.4-4)
Ate
15
式中:ɑcr——構件受力特征系數,按表5.0.4的規定采用;
Ψ——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當Ψ<0.2時,
取Ψ=0.2;當Ψ>1.0時,取Ψ=1.0;
σs——按荷載準永久組合計算的鋼筋混凝土構件縱向受拉普
通鋼筋應力或按標準組合計算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縱
向受拉鋼筋等效應力;
Es——鋼筋的彈性模量(MPa);
Cs——最外層縱向受拉鋼筋外邊緣至受拉區底邊的距離
(mm);當Cs<20時,取Cs=20;當Cs>65時取Cs=65;
ρte——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
率;
Ate——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
As——受拉區縱向普通鋼筋截面面積;
Ap——受拉區縱向預應力鋼筋截面面積;
deq——受拉區縱向鋼筋的等效直徑;
di——受拉區第i種縱向鋼筋的公稱直徑;
ni——受拉區第i種縱向鋼筋的根數;
vi——受拉區第i種縱向鋼筋的相對粘結特性系數,帶肋鋼筋
取1.0;對環氧樹脂涂層帶肋鋼筋,其相對粘結性系數
取0.8;
16
Cw——受彎構件裂縫寬度修正系數:對承受吊車荷載但不需要
做疲勞驗算的受彎構件,取Cw=0.85;對按現行國家標
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有關規定配置
表層鋼筋網片的梁,取Cw=0.7;對e0/h0≤0.55的偏心
受壓構件,可不驗算裂縫寬度;對處于二a類環境下的
地下室底板,取Cw=0.7;其他情況,取Cw=0.85。當構
件為非受彎構件時,取Cw=1。
表5.0.4構件受力特征系數
ɑcr
類型
鋼筋混凝土構件預應力混凝土構件
受彎、偏心受壓1.91.5
偏心受拉2.4—
軸心受拉2.72.2
條文說明:構件最大裂縫寬度的基本計算公式參照現行國家標準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有關規定。裂縫計算公式得到的
計算值偏大,就會使構件為了滿足裂縫要求而配置更大的鋼筋截面
積,這將使鋼筋的經濟性優勢得不到發揮。本標準對現行標準中裂縫
計算公式進行如下修改。
(1)根據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對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較大、配置表層鋼筋網片的構件,其裂縫寬度修正
系數取Cw=0.7。
(2)對處于二a類環境下的地下室底板,迎水面混凝土保護層
厚度較大,對裂縫控制可略為放松,裂縫計算寬度可適當進行折減,
17
其裂縫寬度修正系數取Cw=0.7。
5.0.5耐低溫抗震熱軋帶肋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撓度驗算,應符合
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
5.0.6矩形、T形、倒T形和I形截面受彎構件考慮荷載長期作用影
響的剛度B可按下式計算:
B
Bs(5.0.6)
式中:Bs——按荷載準永久組合計算的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短期剛
度,按本標準第5.0.7條的公式計算;
θ——考慮荷載長期作用對撓度增大的影響系數,當ρ’=0時,
取θ=2.0;當ρ’=ρ時,取θ=1.6;當ρ’為中間數值時,θ按線
性內插法取用。此處,ρ’=As’/(bh0),ρ=As/(bh0)。對翼緣
位于受拉區的倒T形截面,θ應增加20%。
5.0.7在荷載準永久組合作用下,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短期剛度
Bs,可按下式計算:
EAh2
Bss0(5.0.7)
s6
1.150.2E
13.5f
式中:Ψ——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按本標準第5.0.4
條確定;
αE——鋼筋彈性模量與混凝土彈性模量的比值,即Es/Ec;
18
ρ——縱向受力鋼筋配筋率,取ρ=As/bh0;
γf——受拉翼緣截面面積與腹板有效截面面積的比值。
5.0.8當施工中進行混凝土結構構件的鋼筋、預應力筋代換時,應符
合設計規定的構件承載力、正常使用、配筋構造及耐久性能要求,并
應取得設計變更文件。
19
6構造要求
6.1混凝土保護層
6.1.1配置耐低溫抗震熱軋帶肋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滿足下
列要求:
1構件中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d。
2設計工作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
度應符合表6.1.1的規定;一類環境中,設計工作年限為100年的結
構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表6.1.1中數值的1.4倍;二、
三類環境中,設計工作年限為100年的結構應采取專門的有效措施。
表6.1.1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mm)
獨立、條形、筏
環境板、墻梁、柱基礎梁
板基礎
類別
C25≥C30≤C25≥C30≤C25≥C30≤C25≥C30
一20152520————
二a2520302540404040
二b3025403540404040
三a3530454045404040
三b4540555055504040
注:1鋼筋混凝土基礎宜設置混凝土墊層,基礎底部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
厚度應從墊層頂面算起,且不應小于40mm;無墊層時,不應小于
70mm。
2灌注樁的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腐蝕
20
環境中樁的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5mm。
3樁基承臺及承臺梁:承臺底面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當有混
凝土墊層時,不應小于50mm,無墊層時不應小于70mm;此外尚
不應小于樁頭嵌入承臺內的長度。
6.1.2當梁、柱、墻中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大于50mm時,宜
對保護層采取有效的構造措施。
6.1.3有防火要求的結構件,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尚應符合現行國家
有關標準的規定。
6.2鋼筋錨固
6.2.1配置耐低溫抗震熱軋帶肋鋼筋的混凝土構件中,受拉鋼筋抗震
基本錨固長度labE不應小于表6.2.1規定的數值。
表6.2.1受拉鋼筋抗震基本錨固長度(mm)
混凝土強度等級
鋼筋種類
C25C30C35C40≥C45
一、二級46d40d37d33d32d
HRB400EC
三級42d37d34d30d29d
HRB400ED
四級40d35d32d29d28d
一、二級55d49d45d41d39d
HRB500EC
三級50d45d4138d36d
HRB500ED
四級48d43d39d36d34d
注:1混凝土強度等級應取錨固區的混凝土強度等級。
21
2當錨固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大于5d時,錨固鋼筋長度范圍內應設
置橫向構造鋼筋,其直徑不應小于d/4(d為錨固鋼筋的最大直徑);
對梁、柱等構件間距不應大于5d,對板、墻等構件間距不應大于
10d,且均不應大于100mm(d為錨固鋼筋的最小直徑)。
3無抗震設計要求時labE等于四級抗震labE。
6.2.2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不應小于表6.2.2規定的數值。
表6.2.2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mm)
混凝土強度等級
鋼筋種類C25C30C35C40≥C45
抗震等級d≤d>d≤d>d≤d>d≤d>d≤d>
25252525252525252525
一、
46d51d40d45d37d40d33d37d32d36d
HRB400EC二級
HRB400ED三級42d46d37d41d34d37d30d34d29d33d
四級40d44d35d39d32d35d39d32d28d31d
一、
55d61d49d54d45d49d41d46d39d43d
HRB500EC二級
HRB500ED三級50d56d45d49d41d45d38d42d36d39d
四級48d53d43d47d39d43d36d40d34d37d
注:1當作為環氧樹脂涂層帶肋鋼筋時,表中數據尚乘以1.25。
2當縱向受拉鋼筋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受擾動時,表中數據應乘以1.1。
3當錨固長度范圍內縱向受力鋼筋周邊保護層厚度為3d(d為錨固鋼
筋的直徑)時,表中數據可乘以0.8;保護層厚度不小于5d時,表
中數據可乘以0.7;中間時按內插值。
22
4當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多于一項時,可按連乘計算。
5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計算值不應小于200mm。
6當錨固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大于5d時,錨固鋼筋長度范圍內應設置
橫向構造鋼筋,其直徑不應小于d/4(d為錨固鋼筋的最大直徑);
對梁、柱等構件間距不應大于5d,對板、墻等構件間距不應大于10d,
且均不應大于100mm(d為錨固鋼筋的最小直徑)。
7混凝土強度等級應取錨固區的混凝土強度等級。
8無抗震設計要求時laE等于四級抗震laE。
6.2.3配置于混凝土結構中的HRB400EC、HRB400ED或
HRB500EC、HRB500ED鋼筋,當計算中充分利用其抗壓強度時,錨
固長度不應小于相應受拉錨固長度的70%。受壓鋼筋不應采用末端彎
鉤和一側貼焊錨筋的錨固措施。
6.2.4簡支板或連續板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不應
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且宜伸過支座中心線。
6.3鋼筋連接
6.3.1HRB400EC、HRB400ED或HRB500EC、HRB500ED鋼筋可
采用機械連接、綁扎搭接和焊接。
6.3.2機械連接宜適用于不小于14mm受力鋼筋的連接。機械連接區
段的長度應為35d,d為連接鋼筋的較小直徑,機械連接接頭的類型
及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條文說明:采用機械連接時需對鋼筋端部加工螺紋,造成截面損失,
降低鋼筋承載力。本條將可采用機械連接的鋼筋規格提高至14mm,
23
防止因小直徑鋼筋螺紋加工的截面損失造成的鋼筋承載力下降,導致
結構構件不安全。
6.3.3縱向受力鋼筋的機械連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當縱向受拉鋼筋采
用機械連接時,接頭性能及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
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的相關規定。連接件的混凝土保護層
厚度宜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
必要時可對連接件采取防銹措施。
6.3.4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采用綁扎搭
接;其他構件中的鋼筋采用綁扎搭接時,受拉鋼筋直徑不宜大于
20mm,受壓鋼筋直徑不宜大于22mm。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
接頭面積百分率、搭接接頭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
計規范》GB50010的有關規定。
6.3.5HRB400EC、HRB400ED或HRB500EC、HRB500ED鋼筋采
用焊接時,受力鋼筋的直徑不宜小于16mm,且必須依據現行相關國
家標準進行焊接試驗,試驗結果滿足現行行業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
規程》JGJ18相關規定后方可采用。
6.3.6縱向受力鋼筋的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鋼筋焊接接頭連接區段
的長度為35d且不小于500mm,d為連接鋼筋的較小直徑,凡接頭中
點位于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焊接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
6.3.7混凝土結構中受力鋼筋的連接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在同
一根受力鋼筋上宜少設接頭。在結構的重要構件和關鍵傳力部位,縱
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連接接頭。
24
6.4最小配筋率
6.4.1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配筋率百分率ρmin
不應小于表6.4.1規定的數值。
表6.4.1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配筋率百分比ρmin(%)
受力類型最小配筋百分率
全部縱向鋼HRB500EC/D0.50
受壓構件筋HRB400EC/D0.55
一側縱向鋼筋0.2
受彎構件、偏心受拉、軸心受拉構件一側的受拉鋼筋0.20和0.45ft/fy中的較大值
注:1當采用C60以上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時,受壓構件全部縱向鋼筋最小
配筋百分率應按表中的規定值增加0.10采用。
2板類受彎構件(不包括懸臂板)的受拉鋼筋,其最小配筋百分率應
允許采用0.15和0.45ft/fy中的較大值。
3偏心受拉構件中的受壓鋼筋,應按受壓構件一側縱向鋼筋考慮。
4受壓構件的全部縱向鋼筋和一側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以及軸心受拉構
件和小偏心受拉構件一側受拉鋼筋的配筋率均應按構件的全截面面
積計算。
5受彎構件、大偏心受拉構件一側受拉鋼筋的配筋率應按全截面面積
扣除受壓翼緣面積(bf’-b)hf’后的截面面積計算。
6當鋼筋沿構件截面周邊布置時,“一側縱向鋼筋”系指沿受力方向
兩個對邊中一邊布置的縱向鋼筋。
6.4.2臥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鋼筋的最小配筋率不應小
于0.15%。
25
6.4.3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當板厚不大于150mm時不宜大于
200mm;當板厚大于150mm時不宜大于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于
250mm。
6.4.4按簡支邊或非受力邊設計的現澆混凝土板,當與混凝土梁、墻
整體澆筑或嵌固在砌體墻內時,應設置板面構造鋼筋,并應符合下列
要求:
1鋼筋直徑不宜小于8mm,間距不宜大于200mm,且單位寬度
內的配筋面積不宜小于跨中相應方向板底鋼筋截面面積的1/3;與混
凝土梁、混凝土墻整體澆筑單向板的非受力方向,單位寬度內鋼筋截
面面積尚不宜小于受力方向跨中板底鋼筋截面面積的1/3。
2鋼筋從混凝土梁邊、柱邊、墻邊伸入板內的長度不宜小于l0/4,
砌體墻支座處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不宜小于l0/7,其中計算跨度l0對
單向板按受力方向考慮,對雙向板應按短邊方向考慮。
3在樓板角部,宜沿兩個方向正交、斜向平行或放射狀布置附
加鋼筋。附加鋼筋在兩個方向的延伸長度不宜小于l0/4,其中l0應符
合本條第2款的規定。
6.4.5當按單向板設計時,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鋼筋外,尚應在垂
直于受力的方向布置分布鋼筋,單位寬度上的分布鋼筋截面面積不宜
小于單位寬度上受力鋼筋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于0.15%;分布鋼
筋直徑不宜小于6mm,間距不宜大于250mm;當集中荷載較大時,
分布鋼筋的配筋面積尚應增加,且間距不宜大于200mm。當有實踐
經驗或可靠措施時,預制單向板的分布鋼筋可不受本條規定限制。
26
7施工
7.1一般規定
7.1.1鋼筋工程除符合本標準要求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
土結構通用規范》GB55008、《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的相關規定。
7.1.2鋼筋連接方式應根據設計要求和施工條件選用。
7.1.3鋼筋的牌號和規格應按設計文件的規定采用。
7.1.4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性能應滿足設計
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滿足本標準相關材料性能要求。
7.1.5施工過程中同一構件鋼筋嚴禁混用。
7.1.6施工中發現鋼筋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
現象時,應停止使用該批鋼筋。
7.1.7鋼筋進場時應進行外觀質量檢查及力學性能檢測,鋼筋應無損
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
7.2鋼筋加工
7.2.1鋼筋加工宜采用專業化生產的成型鋼筋,并宜集中加工、配送。
7.2.2鋼筋加工前應將表面清理干凈,表面帶有顆粒狀、片狀老銹或
有損傷的鋼筋不得使用。
7.2.3耐低溫鋼筋可在鋼號對應的低溫環境下吊裝、加工,非耐低溫
27
鋼筋吊裝、運輸、加工嚴禁在低溫環境下進行。
7.2.4鋼筋不應采用具有延伸功能的機械設備進行調直。當采用冷拉
方法調直時,熱軋帶肋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鋼筋調直過程中
不應損傷帶肋鋼筋的橫肋。調直后的鋼筋應平直,不應有局部彎折。
鋼筋不得采用冷拉方法提高強度。
7.2.5HRB400EC、HRB400ED或HRB500EC、HRB500ED鋼筋彎
弧內直徑應符合下列規定:
1400MPa級帶肋鋼筋,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
2500MPa級帶肋鋼筋,當直徑為28mm以下時,彎弧內直徑不
應小于鋼筋直徑的6倍;當直徑為28mm及以上時,彎弧內直徑不應
小于鋼筋直徑的7倍。
3箍筋彎折處彎弧內直徑尚不應小于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
7.2.6當縱向受拉鋼筋末端采用彎鉤或機械錨固措施時,鋼筋錨固端
的加工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
1鋼筋端部的彎鉤及一側貼焊的錨筋,位于構件截面的側邊或
角部時,應該偏向內側布置錨固錨頭方向,防止由于偏向擠壓力造成
保護層混凝土外脹裂縫。
2錨板和錨頭的承壓面積不應小于錨筋截面面積的4倍:當錨
板和錨頭為方形時,邊長不應小于1.98d;圓形錨板時直徑不應小于
2.24d;六邊形錨板時直徑不應小于2.69d,d為錨固鋼筋直徑。
3當機械錨頭較集中時,機械錨頭的鋼筋凈距不應小于4d,d
為錨固鋼筋直徑。
28
4受壓縱向鋼筋不應采用末端彎鉤和單側貼焊錨固形式。
5采用鋼筋錨固板時,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筋錨固板應用
技術規程》JGJ256的相關規定。
7.3鋼筋連接與安裝
7.3.1耐低溫抗震熱軋帶肋鋼筋綁扎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
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的有關規定,綁扎網和綁扎骨架的
質量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的有關規定。
7.3.2焊接參數應經現場試驗確定,工藝試驗使用的材料、設備、輔
料及作業條件均應與實施施工一致。
7.3.3耐低溫抗震熱軋帶肋鋼筋電阻點焊施工及焊接骨架、焊接網的
質量驗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有關
規定。
29
8質量驗收
8.1一般規定
8.1.1當鋼筋的品種、級別或規格需要做變更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
件。
8.1.2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
1縱向受力鋼筋的牌號、規格、數量和位置等。
2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質量、接頭面積百分率、
搭接長度、錨固方式及錨固長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互聯網專業試題及答案
- 探討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復習中的互動學習方法試題及答案
- 母豬護理行業動態試題及答案
- 健康管理師的心理素質與職業表現試題及答案
- 春聯知識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共營養師知識點闡述試題及答案
- 下鄉宣傳面試題及答案
- 提升信心2025年計算機二級考試試題及答案
- 陜西省榆林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六次檢測物理試卷含解析
- 2025年初級會計師考試不同類型題目的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被盜竊賠償協議書范文范本
- 中職數學基礎模塊下冊8-1隨機事件教案
- 汽車行業系列深度五:復刻手機高端之路 華為賦能智電未來
- 物理因子治療技術-光療法
- 美觀而安全的衣衫-包裝設計 課件-2023-2024學年高中美術人美版(2019)選擇性必修4 設計
- 垃圾填埋場運營合同范本
- CJT 289-2008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制磚用泥質
- 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地理+生物試卷(含答案)
-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李景治 第八版 課件 第1、2章 當代世界政治、當代世界經濟
- 籃球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浙江大學
- 《歸去來兮辭(并序)》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