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考試試題答案_第1頁
《生理學》考試試題答案_第2頁
《生理學》考試試題答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理學》考試試題答案/《生理學》試卷答案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5分)1、是指細胞接受刺激而產生興奮時,膜電位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出現快速而短暫的、可向周圍擴布的電位倒轉和復原的電位波動。2、是指以單位體表面積計算的心輸出量。3、是指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4、是指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血漿流量的比值。(19%)。5、是指由突觸前神經元合成并在末梢處釋放,經突觸間隙擴散,特異性的作用于突觸后神經元或效應器細胞器細胞上的受體,引致信息從突觸前傳遞到突觸后的一些化學物質。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易化擴散,主動轉運

2、Ca2+,Na+3、心射血能力,靜脈回心血量4、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增多5、升高,減慢6、自律性,傳導性7、內因子,淋巴循環途徑8、RAAS,血鈉和血鉀濃度9、中樞延擱,易疲勞性10、肌緊張,腱反射三、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1-5BDBDB6-10ACABC11-15BBDAA16-20DBCAA四、判斷改錯題(每題2分,共10分)1、對2、錯,(沒有漿液,僅有少量氣體)改為(沒有氣體,僅有少量漿液)3、對4、對5、錯,(滲透性利尿)改為(水利尿)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15分)1、答:(1)將獻血者紅細胞和血清分別與受血者血清和紅細胞混合,觀察有無凝集反應,這一試驗稱為交叉配血。主側反應,也叫直接配血。次側反應,也叫間接配血。(2)交叉試驗的結果是確定能否進行輸血的重要依據,若主側發生凝集,不論次側凝集與否,均應禁止輸血,主側和次側均未發生凝集,可進行輸血,主側不凝集,次側凝集時,輸血要慎重,掌握少量,慢速的原則,并進行詳細的臨床觀察。2、答:正常人一次飲用1000mL清水后,約過半個小時,尿量就開始增加,到第一小時末,尿量可達最高值;隨后尿量減少,2~3小時后尿量恢復到原來水平。這是因為大量飲清水后,血液被稀釋,血漿晶體滲透壓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使腎對水的重吸收減弱,尿液稀釋,尿量增加,從而使體內多余的水排出體外。3、答:(1)完整性

(2)絕緣性

(3)雙向性

(4)相對不疲勞性六、論述題(每題10分,共20分)1、答:(1)動脈血壓的形成。1)動脈血壓的形成有賴于心射血和外周阻力兩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心舒縮是按一定時間順序進行的,所以在心動周期的不同時刻,動脈血壓的成因不盡相同,數值也不同。2)心每收縮一次,即有一定量的血液由心室射入大動脈,同時也有一定量的血液由大動脈流至外周。但是,由于存在外周阻力,在心縮期內,只有大約1/3的血液流至外周,其余2/3被貯存在大動脈內,結果大動脈內的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加大,從而形成較高的動脈血壓。由于大動脈管壁具有彈性,所以當大動脈內血量增加時,迫使大動脈被動擴張,這樣,心室收縮作功所提供的能量,除推動血液流動和升高血壓外,還有一部分轉化為彈性勢能貯存在大動脈管壁之中。心室舒張時,射血停止,動脈血壓下降,被擴張的大動脈管壁發生彈性回縮,將在心縮期內貯存的彈性勢能釋放出來,轉換為動能,推動血液繼續流向外周,并使動脈血壓在心舒期內仍能維持一定高度。由此可見,大動脈管壁的彈性在動脈血壓形成中起緩沖作用。(2)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1)每搏輸出量:當每搏輸出量增加時,收縮壓必然升高,舒張壓亦將升高,但是舒張壓增加的幅度不如收縮壓大。這是因為收縮壓增高使動脈中血液迅速向外周流動,到舒張期末動脈中存留的血液量雖然比每搏輸出量增加以前有所提高,但不如收縮壓提高的明顯。這樣由于收縮壓提高明顯而舒張壓增加的幅度不如收縮壓大,因而脈壓增大。如每搏輸出量減少,則主要使收縮壓降低,脈壓減小。因此,收縮壓主要反映心室射血能力。2)心率:若其他因素不變,心跳加快時,舒張期縮短,在短時間內通過小動脈流出的血液也減少,因而心舒期末在主動脈內存留下的血液量就較多,以致舒張壓也較高,脈壓減小。反之,心率減慢時,舒張壓較低,脈壓增大。因此,心率改變對舒張壓影響較大。3)外周阻力:如果其它因素不變,外周阻力加大,動脈血壓升高,但主要使舒張壓升高明顯。因為血液在心舒期流向外周的速度主要取決于外周阻力,因外周阻力加大,血液流向外周的速度減慢,致使心舒期末存留在大動脈內的血流量增多,舒張壓升高,脈壓減小。反之,外周阻力減小時,主要使舒張壓降低.脈壓增大。因此,舒張壓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外周阻力過高是高血壓的主要原因。4)循環血量與血管容量正常機體循環血量與血管容積的適應,使血管內血液保持一定程度的充盈,以顯示一定的壓力。如在大失血時,循環血量迅速減小,而血管容量未能相應減少,可導致動脈血壓急劇下降,危及生命。故對大失血者,急救措施主要是應給予輸血以補充血量。若血管容量增大而血量不變時,藥物過敏或細菌毒素的作用,使全身小血管擴張,血管內血液充盈度降低,血壓急劇下降,對這種患者的急救措施是應用血管收縮藥物使小血管收縮,減少血管容量,才能使血壓回升。5)大動脈管壁的彈性上面又指出,大動脈管壁的彈性具有緩沖動脈血壓變化的作用,即有減小脈壓的作用。大動脈的彈性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有明顯變化。在老年人血管硬化時,大動脈彈性減退,因而使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脈壓增大。但由于老年人小動脈常同時硬化,以致外周阻力增大,使舒張壓也常升高。2、答:甲狀腺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物質與能量代謝,促進生長和發育過程。(1)對代謝的影響1)產熱效應。甲狀腺激素可使絕大多數組織的耗氧率和產熱量增加,尤其以心,肝,骨骼肌和腎等組織最為顯著,甲亢時,產熱量增加,基礎代謝率增高,患者喜涼怕熱,極易出汗。反之,甲低時,基礎代謝率降低,喜熱怕涼,均不能很好的適應環境溫度的變化。2)對蛋白質,糖和脂肪代謝的影響。a.蛋白質代謝,T3、T4分泌不足時,蛋白質合成減少,肌肉無力,但組織間的粘蛋白增多。可結合大量的正離子和水分,引起黏液性水腫,反之,則加速蛋白質分解,特別是加速骨骼肌的蛋白質分解,使肌酐含量降低,尿酸含量增加,并可促進骨的蛋白質分解,從而導致血鈣升高和骨質疏松,尿鈣的排出量增加。b.糖代謝,甲狀腺激素一方面促進小腸粘膜對糖的吸收,增強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并加強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質醇和生長素的升糖作用。另一方面,還可加強外周組織對糖的利用,可降低血糖。c.脂肪代謝,甲狀腺激素促進脂肪酸氧化,增強兒茶酚胺與胰高血糖對脂肪的分解作用。T3、T4既促進膽固醇的合成,又可通過肝加速膽固醇的降解,但分解的速度超過合成。(2)對生長發育的影響在人類哺乳動物,甲狀腺激素是維持正常生長和發育不可缺少的激素,特別是對骨和腦的發育尤為重要。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兒童,表現為以智力遲鈍和身材矮小為特征的呆小病。(3)對神經系統的影響不但影響中樞神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