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曲陽縣重點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河北保定曲陽縣重點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河北保定曲陽縣重點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河北保定曲陽縣重點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河北保定曲陽縣重點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保定曲陽縣重點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最后沖刺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人們生來就是而且始終都是自由平等的。財產權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鄙鲜龇蓷l款選自A.《權利法案》B.《人權宣言》C.《獨立宣言》D.《共產黨宣言》2.當中國出現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的時候,那里也透射出歐洲第一縷文明的曙光;當東方誕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時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哲人的思想光芒?!澳抢铩笔茿.古埃及 B.古希臘 C.古羅馬 D.古印度3.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曾改變了整個世界,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學派,沒有一個顯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明在人類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边@里所說的影響主要是指()A.加速了西歐封建社會的瓦解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B.促進了西歐新式武器的制造C.推動西歐文藝復興運動的開展D.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4.“這場革命是歷史上第一次反對專制制度的革命,主要解決的問題是:誰是國家主權的代表——國王還是議會?”請問“這場革命”是()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美國獨立戰爭 C.法國大革命 D.美國南北戰爭5.伏爾泰說:“即使中國的皇帝,也不能向最下等的人說……禁止你思想?!边@表明他主張()A.人文主義 B.反抗神權 C.三權分立 D.自由平等6.他是個文采遜于武功的馬上皇帝,一個出身于普通農家的青年,靠著三千子弟起家,一路拼殺,滅秦敗項,終于一統天下,開創了傳承二百余年的王朝基業。他開創的這個王朝是A.秦朝B.西漢C.東漢D.明朝7.近年來,美國把大量先進武器部署到亞太地區;在中國與南海諸國爭端日漸平息時派軍艦到我國南海進行挑釁,并以各種名目公開無端指責中國。美國的這些行為說明A.霸權主義是和平的主要威脅B.冷戰仍未結束C.單極世界正在形成D.國際恐怖主義橫行8.下圖漫畫反映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態度的轉變,出現這種轉變的原因是A.新經濟政策推動了國民經濟穩步發展B.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成就顯著C.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遭到經濟危機破壞D.蘇聯開始進行大規模農業集體化運動9.有學者認為:“沒有一個國家能像日本那樣在西方經濟和軍事技術優勢的挑戰面前做出這樣迅速和成功的反應。”19世紀中期,日本面對西方挑戰作出的“反應”是A.實行大化改新B.廢除農奴制C.實行明治維新D.頒布《權利法案》10.歷史結論是在對歷史現象的理性認識和基本判斷基礎上形成的結論,下列不屬于歷史結論的是A.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B.1980年深圳對外開放C.我國已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D.我國基本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11.提出“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的人是()A.德謨克里特 B.蘇格拉底C.亞里士多德 D.牛頓12.宋元之際“市井間每有演說話者,演說古今驚聽之事。雜以諢語,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勸懲,是為小說;書賈或取說話人所說者,刻成書本,是為平話”。這反映出宋元時期A.市民娛樂活動極為豐富多彩B.文學形式適應統治階級需要C.文學作品敘事粗疏勉強達意D.城市經濟推動市民文學發展13.“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見織成的神學面紗最先在意大利煙消云散了?!保ㄊ穼W家布克哈特)文中評價的是A.新航路的開辟B.宗教改革C.文藝復興D.啟蒙運動14.19世紀最后30年,資本主義世界鋼產量從52萬噸增長到2800多萬噸;石油產量從80萬噸增長到2000萬噸。判斷與這一增長聯系最直接、關系最密切的發明是A.蒸汽機B.內燃機C.炸藥D.賽璐璐15.“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東的一個旅游口號。“山”即泰山,“水”指黃河,“圣人”指孔子。以下關于泰山、黃河、孔子的敘述正確的是()A.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到泰山去舉行封禪大典。該事件發生于公元前2世紀初。B.南宋時期我國完成經濟重心南移。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C.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政”,對歷史影響深遠。D.元朝時期,山東地區開始設立山東行省。16.有學者指出,秦朝雖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記?!吧羁潭志玫挠∮洝敝饕钙銩.修筑長城,抵御匈奴 B.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C.開發南疆,修筑靈渠 D.統一全國,加強中央集權17.近代中國的危機多從海上而來,這也引起了許多有識之士的警惕。洋務派針對這種狀況而采取的措施是A.興建軍事、民用工業B.創建近代海軍C.興建近代學堂D.派遣留學生18.下圖記載的歷史瞬間距今(2019年)A.17周年B.22周年C.27周年D.32周年19.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導致德國分裂的主要原因是A.柏林墻的修筑B.美蘇兩個大國的干涉C.馬歇爾計劃的推行D.民族矛盾的激化20.蘇聯為了加強社會主義力量,同時為了與美國對抗。采取了下列哪些具體措施①建立經互會②取消東歐各國共產黨的自主權③中蘇締結友好同盟互助條約④接受馬歇爾計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下列模范人物中,曾擔任河南蘭考縣委書記,為治理災害,改變貧窮面貌,與當地干部群眾同甘共苦,帶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被人民稱頌為“黨的好干部”的是A.王進喜B.鄧稼先C.焦裕祿D.孔繁森22.縱觀古今歷史,許多時間在特定地點發生都不是偶然的,它蘊含著很多內部因素。文藝復興運動首先興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A.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B.聚集了許多文化名人 C.教會勢力削弱 D.保留了古希臘和羅馬文化23.下圖反映了我國公有制、私有制經濟成分比重的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的是A.進行土地改革B.實行三大改造C.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D.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4.1905年清廷詔令停擺科舉,正式宣布廢除科舉制度。這一制度正式確立于下列哪位君主在位期間A.隋文帝B.隋煬帝C.唐太宗D.唐玄宗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讀“秦末農民起義形勢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在(地名)爆發的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次農民大起義。項羽率領起義軍在中以少勝多,將秦軍的主力殲滅。劉邦抓住有利時機,率軍直抵秦都,秦朝統治者被迫投降。26.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旗幟是________;指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光輝旗幟是________。27.________年1月,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________年德國工程師狄爾制成了以柴油為動力的內燃機。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材料,辨析作答。材料20世紀50年代,中國將自己確定為蘇聯的一個盟友。然后,在中蘇分裂后,中國把自己看作是反對兩個超級大國的第三世界的領袖,結果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而獲利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調整后,中國開始尋求在兩個超級大國的均勢游戲中充當第三方。70年代當美國似乎微弱之時,與美國結成了聯盟……。它確立了兩個目標:成為中華文化的倡導者,即吸引其他所有華人社會的文明核心國家以及恢復他在19世紀喪失的作為東亞霸權國家的歷史地位。——《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根據材料指出中美關系正?;脑?。你是否同意材料中關于中國外交政策的評價,并簡要說明理由。29.(6分)數字記憶法是學習歷史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數字年份住住對應了重大歷史事件,我們用這些數字可以將一件件歷史事件像珍珠般串起來。今天我們來到數字“9“結尾的歷史王國逛一逛。材料一: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除經議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維持常備軍,皆屬非法。……——330年前文獻(1689年)材料二:宣稱人們來是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墒枪惨庵镜谋憩F?!?30年前文獻(1789年)材料三:100年前的北平天安門廣場照片(1919年)材料四:毛澤東揮動電鈕,五星紅旗在雄壯的國歌中冉冉升起,54門禮炮齊鳴28響?!S后,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慶典。……——70年前(1949年)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說出這部文獻的名稱材料二是哪次資產階級革命頒布的文件內容?從材料三照片中事件提煉出一種精神,這種精神的內涵是什么?材料四的內容描繪的是哪一事件的場景?對中國社會有何影響?30.(7分)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M可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古代篇)材料一:中國是世界上原始農業產生最早的地區之一。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時期農業發展的表現,其中出現在黃河流域的有.(將文物的序號填在橫線上)材料二:東晉南朝的歷代統治者都比較重視農業,以農業是否發展作為考課官吏的標準,還特別注意流民的安置和小農因破產而再流亡的問題。這一時期,北方早已使用的鐵犁、牛耕在這里也已經普及。南朝時期,各地農業普遍有所發展,典型的如揚州三①吳地區“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rěn),則數郡忘饑。——摘編自朱紹侯《中國古代史》依據材料二,指出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農業狀況如何。分析其原因(近代篇)材料三:在半殖民地條件下,中國農業一方面被卷入世界市場,出現了某些農產品的高度商品化;另一方面在裝備和技術上并無重大變革,以致地力耗竭,收成下降?!栋俣劝倏啤方Y合材料三,說出近代以來中國的農業發展受到沖擊的原因。(現代篇)材料四:在和農戶簽訂的合同中規定,地方干部同意為農戶提供土地和農機,收獲之后農戶上繳一定數量的糧食和其他作物作為回報?!@種制度保證了國家對糧食、棉花和其他作物的需求得到滿足。農戶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種地,只要按合同交夠數量,剩余產品便可以自用或拿到集市上出售。——傅高義《鄧小平時代》材料四中“這種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這種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根據以上材料歸納,促進中國農業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人權宣言》的理想史實的識記。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第5課為爭取“民主”“共和”而戰,第二子目《人權宣言》的理想中的內容:“《人權宣言》主要內容有17條。在權利方面,宣揚人們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財產權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力,除非當合法認定的公共需要,并且在公平而預先賠償的條件下,任何人的財產不得被剝奪?!笨芍@些內容體現了《人權宣言》的核心思想,故選B。考點:《人權宣言》的理想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人權宣言》的理想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人權宣言》的時間、內容和意義。2、B【解析】

根據課本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哲人生活在古代的希臘社會,所以正確的是B項,故選B。3、A【解析】

依據“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曾改變了整個世界”和所學知識,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傳入歐洲后,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轉型,加速了西歐封建社會的瓦解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故A符合題意。促進了西歐新式武器的制造只是火藥傳入歐洲的影響,故B不符合題意。推動西歐文藝復興運動的開展只是印刷術傳入歐洲的影響,故C不符合題意。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只是指南針傳入歐洲的影響,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4、A【解析】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是一個全新的政治體制。《權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全新的政體實施,法律由議會制定,把王權“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因此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5、D【解析】

“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边@句話表明伏爾泰主張自由言論。這反映他主張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而且在伏爾泰看來這種自由是自然權利也即天賦人權,是人人應該享有的權利。故選D。6、B【解析】

依據題干關鍵信息“滅秦敗項”“開創了傳承二百余年的王朝基業”并結合所學可知,他開創的這個王朝是西漢。秦朝末年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大起義,劉邦和項羽是其中著名的兩支隊伍,秦朝滅亡后,經過楚漢戰爭,劉邦打敗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取西漢政權,建立新朝,西漢滅亡,共存在二百余年,所以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7、A【解析】

依據題干內容:近年來美國把大量先進武器布署到亞太地區,將軍艦派到我國南海進行挑釁,并以各種名目公開無端指責中國。結合所學可知,是對美國霸權主義的描述。結合所學可知,美國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在世界各地依然存在。說明霸權主義是和平的主要威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8、B【解析】

根據漫畫信息可知,西方國家開始認為蘇聯的一五計劃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到一五計劃完成時大吃一驚,這一轉變從側面反映出,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成就顯著。1928-1937年蘇聯實施兩個五年計劃,使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故B項正確。新經濟政策時間是1921年到1928年,A項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C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農業集體化運動主要在農村進行,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9、C【解析】

題目中給出的時間是19世紀中期,根據課本所學,可知在此時期日本的活動是明治維新,選擇C項,B是在1861年,DA項的時間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故選C。10、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1980年深圳對外開放,是對史實的陳述,故B符合題意。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我國已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我國基本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均是歷史結論,故A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11、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德謨克利特是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原子唯物論學說的創始人之一,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構成。故A符合題意。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并稱為"古希臘三賢",更被后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故BC不符合題意。牛頓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2、D【解析】

題中大意是:市井中有人演說,說的都是以前的或者現在的讓人驚訝的故事。中間摻雜著搞笑的話,博取大家的喜愛;講述故事原因和結果,用其中的含義勸解別人,就是小說;書賈或者取說話的人說的話,刻在書本上,就是平話。題中反映出市井小說和話本的形成,聯系宋朝政治經濟,可以得出城市經濟推動市民文學發展。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3、C【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見織成的神學面紗最先在意大利煙消云散了。”史學家布克哈特評價的是文藝復興。中世紀的歐洲被宗教神學所籠罩,氣氛沉悶、壓抑。14-17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煥發出人性的光輝。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提倡人性,反對神性,主張人的價值是追求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封建神學。意大利人但丁被稱為文藝復興的先驅,文藝復興的實質就是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意大利佛羅倫薩作為文藝復興的發祥地,在詩歌、繪畫、建筑、雕刻、音樂各方面成就突出。著名的文藝復興三杰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達芬奇全部誕生在意大利。所以說文藝復興運動使“由信仰、幻想和偏見織成的神學面紗最先在意大利煙消云散了”,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14、B【解析】

依據題干“19世紀最后30年,資本主義世界鋼產量從52萬噸增長到2800多萬噸;石油產量從80萬噸增長到2000萬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機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發明,故A不符合題意。內燃機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發明,一方面是當時工業生產的動力之一,另一方面需要石油為燃料,因此推動了鋼產量、石油產量的增長,故B符合題意。炸藥與石油的大量開采并無直接關系,故C不符合題意。賽璐璐是于1865年問世的首批人造塑料,與題干不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本題的關鍵在于把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一重大成就是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制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還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15、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宋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了長江流域。故B正確;公元前219年是公元前三世紀,故排除A項;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沒有“政”,故排除C項;元朝時期,山東沒有設立行省,歸中書省管轄,故排除D項。故選B。16、D【解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掉六國,建立了秦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D符合題意;ABC三項的內容不是“深刻而持久的印記”的表現,不符合題意;故選D。17、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挽救民族危亡,解決海上危機,洋務派創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近代海軍,故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CD項。故選B?!军c睛】解答本題的限定詞語是“近代中國的危機多從海上而來”。根據這一限定詞語可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解決海上危機,洋務派傳進了三支海軍。18、B【解析】

根據圖片“米字旗”,可知與英國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依據這一構想,中英聯合聲明,中國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因此香港回歸祖國到今年(2019年)是22周年。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9、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杜魯門主義出臺后,德國首先成為美蘇“冷戰”的主要地點,美國與蘇聯分別支持建立了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所以二戰后德國分裂的主要原因美蘇兩個大國的干涉,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20、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①1949年,蘇聯同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等國家建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簡稱“經互會”。蘇聯通過經互會幫助東歐國家克服了戰后經濟困難,但也利用經互會將各成員國的經濟納入蘇聯計劃經濟的軌道。因此建立經互會屬于蘇聯加強社會主義力量與美國對抗的措施,故①項正確;②隨著冷戰局面的形成,蘇聯要求東歐國家與自己保持高度一致。斯大林還取消了東歐各國共產黨的自主權,按照蘇聯模式對這些國家進行了全方位的內部改造。取消東歐各國共產黨的自主權屬于蘇聯加強社會主義力量與美國對抗的措施,故②項正確;③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久,蘇聯就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這對新中國是很重要的支持。1950年中蘇締結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加強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因此是蘇聯加強社會主義力量與美國對抗的措施,故③項正確;④馬歇爾計劃是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是美國實施的加強資本主義力量對抗蘇聯的措施。并不屬于蘇聯加強社會主義力量與美國對抗的措施,故④項錯誤;綜上所述①②③正確,故選A。21、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焦裕祿,山東人,1962年被調到河南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時值該縣遭受到了嚴重的內澇、風沙、鹽堿三害,他同全縣干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被譽為“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縣委書記的榜樣”、“共和國的脊梁”.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22、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前后,隨著意大利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的出現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越來越發現人的價值和作用,他們提出人文主義思想,反對以神為中心,要求以人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掀起了文藝復興運動。故文藝復興運動首先興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出現。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23、B【解析】

依據題干的圖片信息可知,1953-1956年底,我國開展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的公有制,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B項符合題意;土地改革的時間是1950-1952年底,A項不符合題意;人民公社化運動是1958年以后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左傾錯誤,C項不符合題意;1978年,我國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D項不符合題干圖片的時間;由此可知,ACD三項的內容都與題干無關,排除;故選B?!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善于觀察題干圖片包含的信息,抓住關鍵時間1925-1957年之間的變化,私有制幾乎為零,公有制大大增加的內容,結合課本關于三大改造的知識點解答本題,其他三項的事件的時間都與題干不相符,可以排除,由此可得正確答案。24、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文帝開始用考試的辦法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設置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創立。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1)大澤鄉一或1(2)巨鹿(3)咸陽【解析】

依據題干“秦末農民起義形勢圖”,結合所學知識,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1)公元前209年,在大澤鄉(地名)爆發的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2)項羽驍勇善戰,率領起義軍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將秦軍的主力殲滅。(3)劉邦抓住有利時機,率軍直抵秦都咸陽,公元前207年,秦朝統治者被迫投降。26、三民主義鄧小平理論【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旗幟.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開,會議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是指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光輝旗幟.27、19791892【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雙方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1979年1月1日,中國與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國的一部分。1892年德國工程師狄爾制成了以柴油為動力的內燃機。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中蘇關系破裂;美國在美蘇冷戰中處于守勢。(2)不同意,中國的外交政策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其他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中國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為解決區域性爭端、維護世界和平和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1)根據“在中蘇分裂后,中國把自己看作是反對兩個超級大國的第三世界的領袖,結果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而獲利甚少?!薄?0年代當美國似乎微弱之時,與美國結成了聯盟”可知,中美關系正?;脑蚴侵刑K關系破裂;美國在美蘇冷戰中處于守勢。(2)根據“成為中華文化的倡導者,即吸引其他所有華人社會的文明核心國家以及恢復他在19世紀喪失的作為東亞霸權國家的歷史地位?!钡刃畔?,我不同意材料中關于中國外交政策的評價,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的外交政策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其他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中國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為解決區域性爭端、維護世界和平和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29、(1)《權利法案》。(2)法國大革命(3)愛國、擔當、勇敢、反帝反封建等(寫出2個即可)。(4)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解析】

(1)通過對材料一的內容及時間“1689年”,結合所學知識,1689年,英國議會審議并通過《權利法案》,它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2)根據“宣稱人們生來是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人權宣言》的內容,是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3)根據材料時間“1919年”、“取消二十一條”、“外爭主權,內除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